转贴 从NEX6开始,转转接接。。。 nex6连接手机

一、俺与微单

相机对俺来说就是一个用来消磨时间的玩意儿,单反玩够了,开始玩单电,单电玩还没玩够,又想玩微单了,这不,俺又进了一台NEX6。

其实,俺玩微单类相机的历史并不短,如果从时间上算,俺在微单转接方面应该是元老级的了。四年前,松下发布G1后俺就买了一台,并为之买了两个转接环和相关镜头,还在无忌上发表了一个题为理想的单反备机松下G1使用感受的帖子。只不过当时还不知道这种无反相机以后就是“微单”。当时,人们对其并不看好,认为不伦不类。后来俺也由于不喜欢4:3的画面比例,尤其不喜欢小底,因此没有继续深入下去。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松下G1既然是微单类相机的鼻祖,俺也应该是为此率先牺牲的小白鼠之一了。俺从索尼707或717一类的大炮开始,就对电子取景器留下了深刻印象,念念不忘,而G1的电子取景器更成为了俺后来加入索尼单电行列的第一动力。

二、选择NEX6的原因

现在和几年前大不一样,适合玩转接的微单已有很多,除了M4/3系统之外,还有富士的X系列以及索尼的NEX系列。棒子出产的相机俺肯定不考虑,因此不在选择范围之内。

俺买器材向来用排除法,先从品牌上排除,后从型号上入手。首先,俺从候选名单中delete掉了M4/3系统,尽管奥林巴斯的那款银白色的OMDEM5/E-M5的复古造型让俺一直心动不已,但鉴于和G1相同的原因,俺还是忍痛割爱了。剩下的就是X-Pro-1和XE-1了,但后来由于没有峰值对焦,不利于手动转接,也将其删除了。

剩下的就是索尼NEX了。首先放弃了NEX3和NEX5,因为不愿考虑低型号和没有EVF的产品。不过放弃5n着实有点心疼,因为放弃5n等于同时放弃了手动对焦触摸放大。在NEX7和NEX6之间,俺选择了后者。目前两者的价差也就1000多块钱,因此价格不是原因,而在于高感与像素之间的取舍。在N7的高像素、优秀的造型与操控、丰富的自定义和N6的高感表现之间,俺再次忍痛割爱,选择了NEX6。十几年前,俺初玩数码时,一味追求高像素,但后来越来越觉得能在恶劣的光线条件下拍到你想拍的照片,比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照片尺寸更重要。

三、机身细节点评

NEX6是俺的第一台微单,由于俺是从单电入手索尼的,因此自然会将NEX6和a77或a99进行一番比较。这些比较主要是功能和操控上的,因为索尼机器的CMOS和算法基本相同,单电和微单在画质上不会有太大差异。由于做过很多功课,因此也会针对别人的观点印证一下。

1. 电源开关

有人说NEX6的电源开关太紧,但俺觉得不紧,认为松紧正合适。电源开关太松不是好事,容易误开。俺的富士X100的快关就太松,有几次从包里拿出相机时,发现已经处于开的位置上了,由于快门按钮是突出的那种,因此休眠经常被唤醒,有时候还没拍摄,就发现电池没电了。另外,俺把NEX6的电源管理设定为20秒关机,因此当俺进行拍摄时,只需要打开一次快关即可,其余时间任由相机进入节电休眠状态,因为唤醒时间并不慢。

2. 充电器

索尼确实比较抠门,标配中没有电池充电器,只能用USB线将相机连接到充电盒或电脑上充电,充满一块用光的电需要好几个小时,而且开机状态下不能充电。这种设计有利有弊,对于有几块备用电池的用户来说很不方便,但对于喜欢用电宝或车充等移动电源充电的用户,这种设计也不失灵活。NEX6电池的续航能力并不强,至少要有一块备用电池,所以俺的做法是,买备用电池时再买一个品胜充电器。

3. APP

索尼国行和港行相机总是有区别,俺讨厌这种做法。俺的a77、a99以及这个NEX6买的都是大陆行货,因此单电上没有GPS,微单上没有APP。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索尼的原因,俺都非常愤慨,在这里声讨一下!

4. 眼罩

有人说NEX6取景器的眼罩太大太蠢,但俺觉得还行。不过,俺是戴眼镜一族,觉得不用眼罩更舒服一些。

5. 快门声

还有人说NEX6的快门声音太大,甚至比单电还大。俺特意比了比,感觉这种说法有些言过其实。俺的单电和微单都设置成使用前帘快门,NEX6的快门声比a99小很多。俺手里的富士X100,其快门声音确实很小,几乎听不见,但那是镜间快门,两码事,没有可比性。

6. 背带

俺没用标配中的相机背带,因为俺觉得那么小的相机再用背带有点二,因此随便找了一根手绳,拍照时将其套在右手上,这样比较安全,免得相机意外脱手。

7. 热靴和外闪

NEX6的热靴采了通用热靴插口规格,这应该是NEX6的一个小小亮点。有影友发帖说,让大家检查一下自己的NEX6,看看热靴是不是歪的。为此,俺将索尼60闪灯安装到机身上,没发现歪。不过,说起热靴的问题,不由得想起了外闪的选配。索尼目前只有一款最新的60闪灯支持新的热靴插口,这个闪灯放在NEX6上显得奇大无比,其他体积略小的闪灯又必须使用转接器,因此索尼应当为NEX出几款支持新热靴的小闪灯。

8. 没有机身防抖

NEX6的菜单中,有一个SteadyShot选项。在a77和a99里,SteadyShot的作用是打开或关闭机身防抖。但在NEX6中,只要用的是手动头,这个选项就永远是灰的,无法使用。看来NEX没有机身防抖功能,这个SteadyShot只是用来打开或关闭相应镜头的防抖功能罢了。俺觉得这是NEX系统里的一大遗憾,因为很多人玩奶昔主要是为了转接,手动头如果能有机身防抖将是如虎添翼,希望未来的全画幅NEX能够支持这一功能。

9. 没有多帧降噪

俺在进NEX6之前,将很多微单的说明书从官网上下载下来,做了一番功课。俺发现NEX系列貌似都没有多帧降噪功能。俺在帖子上问这个问题时,有前辈明确告诉俺说有,并指出“手持夜景”和“动作防抖”就是“多帧降噪”。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说话者并没有用心研究过a99等单电里的多帧降噪。

目前,索尼单电和微单一共有三种类似功能。微单上出现的是“手持夜景”和“动作防抖”,单电上出现的是“手持夜景”和“多帧降噪”。这三种功能有其类似之处,都不支持RAW,都是通过一次连拍多张然后在相机内叠加优化合成为一张。但是,你用“手持夜景”和“动作防抖”时,只能在场景模式下使用,ISO最高为6400,要把模式转盘放在CSN的位置上,在A、S、P和M下无效,因此不能自己选择ISO、光圈和速度。而“多帧降噪”则不然,你有充分的自由,可在A、S、P和M模式下使用,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设定快门、光圈以及感光度。设定感光度时,可以从ISO100至51200中选择任何一档感光度使用多帧降噪。对于有多帧降噪的机型,比如a99,你可以选择12800、25600,甚至51200的感光度进行多帧降噪。但NEX6则不行,你用6400以上的感光度可以,但却用不了多帧降噪,而6400以上的感光度恰恰需要用多帧降噪,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另外,不要以为一听到快门自动连续响几下然后合成就以为是多帧降噪,单电和微单里面的那个HDR功能以及“丰富黑白”模式,不也是自动连拍几张然后自动合成吗?但肯定不能叫做多帧降噪,尽管用的都是叠加原理。

说明:俺买的是国行,至于港行,可以后期通过APP增加多帧降噪功能,因此不在讨论之列。

10.手柄

有朋友认为NEX系列的手柄太小,把持感不好,并特意为之制作了红木或紫檀木一类的手柄。俺也曾认真考虑过要不要也定制一个,但想了想,觉得还是算了,NEX的特点就是小,如果要追求把持感,那俺就直接用单电了,所以最终放弃了给奶昔加手柄的想法。

11. 翻转屏

和RX1相比,NEX6有翻转屏,尽管角度有限,但能便于腰平取景或低机位拍摄,俺觉得也够了。因为进行抓拍时,盲拍固然可以,但总归没有把握,放在腰间通过LCD取景,则会大大降低被摄对象的戒备,便于成功。

12. 高感表现

这是俺对NEX6高感表现进行的测试结果,更多比较信息见本帖第245-251楼。

索尼目前的机器都不支持为自动ISO设定最低快门速度,索尼的单电如此,微单亦如此。这是索尼目前的通病。而微单在自动ISO上变得更为简化,不但不能设定最低快门速度,连最高ISO也不能设定,直接默认为3200,好在NEX6的像素不高,ISO3200下的画质可以接受。另外,相机在手动调整ISO时,不能以1/3步进,这个虽然问题不大,但也在这里提一下吧。

13. wifi

国行机器的APP功能已经被阉割得所剩无几,只剩下用wifi上传文件了,所以也没太多要说的。过程简单之极,把随机光盘安装插到光驱,在台式机(俺是win7)上安装里面的PlayMemoriesHome,然后将随机的USB线连接电脑和相机一次,打开这个软件进行初始化,然后就通过无线方式将相机里的照片上传到台式电脑了。对于苹果的iPad,可从APPStore里下载一个PlayMemoriesMoble,然后就可以利用NEX6中菜单里的“智能手机观看”将相机里面的照片通过无线传输到iPad上了,但只能上传JPG。iPad的默认是对JPG进行压缩,如果想上传原片,只需在iPad的系统设置里面,将PlayMemoriesMoble中的“图片质量”改为“原始”即可。

14. 取景器

有人说NEX6的EVF电子取景器不如单电,俺查了查NEX6、a77和a99的说明书,发现有关规格都是一样的,都是(0.5型)1.3cm的屏幕尺寸,2359296点的总点数。至于显示效果,全开光圈取景时应该一样,但缩光圈时总会有所不同。由于单电永远都是在全开光圈下取景,而微单在转接手动头时则是实时状态取景,用多大光圈拍照,就用多大光圈取景,因此会造成视觉上的不同。其实,微单在缩小光圈取景时尽管有增加噪点的可能,但却真正做到了所见即所得,不用像单反或单电那样,再按景深预览按钮了。

15.模式转盘

NEX6的模式转盘手感不错,阻尼大小合适。俺比较害怕那种过于灵活的转盘,稍不留心就会无意中改变了拍摄模式,造成不必要的拍摄失误。

16.曝光补偿

俺在玩a77和a99的时候,因为曝光的所见即所得特性,喜欢把后拨轮设定为曝光补偿,取景时根据画面的明暗随时调整。俺用NEX6上,也基本能保持这个习惯,只需将机身背面的控制拨轮向下按一下,然后根据需要旋转即可。俺认为NEX6的这种单手调整曝光补偿的设计还算合理,能保证单手操作,值得称赞。

四、NEX6的自定义问题

NEX6的自定义问题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NEX6可自定义的按钮只有三个,不仅少,而且里面的选项也很有限,由于这个功能要涉及好几个地方,因此本部分内容独立成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探讨。

1. 清晰影像缩放

俺很喜欢这个功能,因为俺在a99上对其进行过认真测试,发现效果相当不错。当手头镜头的焦段不够长,但又必须拍的时候,便可用这个功能抵挡一下,画质完全可以接受,NEX6上有这个功能俺当然很高兴。不过,别扭的地方是,要启动这个功能,只能进入菜单将其打开,本想将其自定义给某个按钮,可在那三个可以自定义的按钮的自定义选项中都没有这个选项,无法自定义。这是俺在自定义上遇到的第一个不便之处。

2. 峰值对焦

峰值对焦无疑是索尼单电和微单的最大亮点或特点之一,它给手动头的对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方便程度超过了俺用过的列像屏和黄斑对焦。不过,根据光线条件和拍摄对象,有时需要增加或降低峰值水平,将峰值关闭,因此经常需要对峰值的相关设定加以调整。本来也想将其定义到某个按钮,但三个自定义按钮里面也没有峰值选项,只能进入菜单完成。这是俺在自定义上遇到的第二个不便。

这里顺便说一下手动头对焦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俺给俺的a77和a99一共配备了八个镜头,都是自动对焦镜头。俺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在明亮的光线下利用这些自动头对焦并合焦时,从取景器里可以看到被拍摄对象边的缘部位往往会出现类似摩尔文的光线衍射现象。这种现在尽管十分轻微,但用心观察仍不难发现。开始觉得这是电子取景器固有的缺点,矩阵结构上的条纹和被摄物体上的条纹难免不发生衍射,所以后来也就对之淡漠了。

后来在买NEX6之前在论坛里做功课,从无忌资深PENTAX67II的帖子里又发现了他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并说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方便地进行手动对焦。对此,俺大受启发,NEX6到手之后立刻对这一方法进行验证。不知什么原因,俺觉得这种衍射现象在NEX6上比在a77和a99的单电上更加明显,因此正如PENTAX67II大侠所说,在很多情况下可将峰值关闭,仅用这种方法即可实现精确对焦,既快又准,十分好用,谨在这里推荐给大家。注意,这时首先要把相机取景器的屈光度调整正确,根据自己的视力情况,将合焦时的影像调整为最清楚才行。另外,用LCD取景也可看到这种衍射现象,但不如用EVF明显。

补充:其实任何电子取景器在合焦的时候,都会发生这种衍射现象。俺特意将俺的富士X100镜头上的开关放在MF的位置上,仔细观察,当慢慢把对焦环旋转到合焦的位置上时,也看到了这种衍射。只不过X100的取景器像素只有144万,而NEX6则将近240万,取景器的像素低了,这种现象就不太明显了。

3.对焦放大

这里俺先指出索尼NEX6机身上的一个明显错误。对于NEX6来说,只要机身上是手动头或手动对焦,NEX6上的软键B就变成了对焦放大按钮。连续按这个按钮,你会发现有两个放大率,一个是x4.8,一个是x9.6。从字面上看,9.6倍的放大率应该大于4.8倍,但事实就是这么可笑,NEX6上的放大就是4.8大于9.6。难道索尼都是喜欢这种逆向思维吗?为此,俺打开了a99的手动对焦放大,a99上的对焦放大有两档,一个是x5.9,一个是x11.7,并且逻辑正确,即11.7大于5.9。俺又看了看a77,结果和a99一样。看来NEX6在这里犯了一个非常弱智的低级错误。

NEX6中的“MF帮助”就是a77和a99里的“对焦放大”。在手动对焦时,如果峰值对焦和衍射对焦都无法做到精确对焦时,这个“MF帮助”就有用了。索尼知道很多人会在奶昔上玩手动转接,因此特意将对焦放大功能指定给一个按钮,即所谓的“软键B”。但实际使用发现,这个按钮的位置极不方便,最方便的应该是那个离大拇指最近的AEL键。但问题在于,尽管这个软键B可以自定义,但相机一发现是手动对焦,无论事先将其设定为什么,这个软键B就立马变成了对焦放大,并且无法改变,哪怕你将AEL键也自定义为对焦放大,一个机身上有两个对焦放大,也不能改变软键B的立场。这是俺在自定义上遇到的第三个问题,而且俺认为这是NEX6的最大败笔。

五、俺要如何玩转接?

俺买NEX6的目的是为了换个玩法,所谓换个玩法就是玩转接。NEX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在相对较大的在APS-C画底上,通过法兰距短的优势,使大多数(除个别小像场电影头外的)新老镜头得以放在NEX上使用。因此,单反单电相比,从而大大扩展了NEX的可玩范围。由于机身一样,各种镜头均可在微单上进行对比,排除了不同机身对色彩造成的影响。俺决定玩微单,当然也有这些因素。

问题在于究竟要转接哪些镜头?究竟要如何换个玩法呢?

1. 单反镜头

俺是从玩单反起家的,手中的单反镜头大大小小有几十个。因此玩转接当然要转接一下这些单反镜头了。

对于尼康口镜头来说,最适合玩转接的应该是尼康的D头和蔡司的ZF镜头了。但遗憾的是,以前由于没有想到今天的玩法,把很多ZF头如35/2和25、2.8以及D头都低价出掉了,目前只留下了50ZF、100ZF和1352DC等不多几个,剩下的都是诸如大三元等G头。至于佳能镜头,俺有五个红圈,这些镜头的个头都很大,俺太太看到俺这么玩说不是相机是怪物。其实她的这句话说明正是说明了哪些镜头适合玩转接的问题。

除了尼康佳能单反镜头之外,俺还有八个索尼单反/单电用的A口镜头。姑且不说索尼自己的A-NEX转接环价格很高,即使不贵,俺也不会考虑的。索尼相机的感光器件和控制电路一脉相承,将A口镜头放到微单上用,片子的画质特点不会有太大差别。如果想用,俺直接将其放到a77或a99上即可,何必再通过LA-EA2转接环给微单加上一个半透反光板将其变成单电使用呢?因此对俺来说这种高价的原厂自动对焦转接环没有任何意义。顶多俺会买一个几十块钱的可调光圈的转接环,以备不时之需,比如需要将A镜头镜头和其他进行进行比较时。

由于俺去年迷上了适马单反,因此手里还有四只适马SA口的镜头,但问题是,到现在为止,俺还没发现有卖SA-NEX转接环的,专门为这四个镜头定做接环又不值得,因此,俺的适马口镜头肯定玩不得转接了。

其实,在微单上转接单反镜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玩法,尤其是长焦。不过,俺经常好奇,同样焦距和光圈的NC镜头到底哪一个好,尤其是色彩表现。但俺一直认为,如果要单纯评价镜头的色彩倾向,除非用胶片机和相同的胶片,否则不将其放在同一机身上进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也许两个镜头出片上的色彩差别不是镜头的原因,而是机身的不同所致呢。比如人们说的尼康黄和适马黄,到底是镜头所致,还是机身的原因呢?因此,俺还是会买两个转接环用于转接佳能和尼康镜头。

2. 国产35mm/F0.95镜头

“沈阳中一”出过好几个镜头,但引起俺注意的只有一个,即35mm/F0.95。之所以把这个镜头单独提出来点评,是因为俺对超大光圈情有独钟,并在这个镜头上纠结过良久。

该头问世时,俺曾留心了一下,第一感觉是六千多元的价格有点些离谱。由于现在想换个玩法,因此开始重新考虑此头。俺对“心在旷野”的那个感受贴进行了反复研究。该帖技术含量高,很客观,从贴主到其他人的回复都很认真(至于那个35/0.95的俱乐部可直接忽略,里面除了几个小丑吵架之外,没什么实质性内容)。研究后发现,该头的光学素质非常不错,全开光圈可用,分辨率高,二线性也不严重,就算色彩倾向有点偏黄,但后期可以纠正,也不算什么问题。至于分量重俺倒是不介意,重一点反倒容易拍清楚。唯一不爽的是无级光圈没有档位感,但成像质量摆在那里,这个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此外,当前的价格是4500元,还算靠谱。何况淘宝上还有几乎全新的二手货,价格只有4000块钱。因此,几次三番想进一只。不过,后来经过认真考虑,还是将其PASS掉了。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该镜头是个半幅镜头,俺一直觉得索尼会在不远的将来推出全画幅NEX,因为RX1就是一个信号,所以除了16-50套头之外,俺不想进任何E口镜头,当然也包括这个35/0.95。因为4500元毕竟不便宜,不好和几百元的套头相提并论,如果奶昔升级为全幅,这个头必然尴尬,出二手不值钱,而且识货者太少,肯定不好出。这里,既然说到了画幅,不得不提一下淘宝上对这个镜头的宣传。淘宝上所有经销该镜头的商铺几乎都这样吹捧,说“此镜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光圈的民用35mm单电(有聪明一点将其改成了“微单”)镜头,打破之前福伦达35mmF1.2的最大光圈记录”云云。这样说是严重误导,因为福伦达35mmF1.2是全画幅镜头,用半幅的0.95打破人家的全幅的1.2记录,真是太可笑了。俺非常讨厌这种忽悠人的做法,因此要在这里声讨一下。俺支持国货,但憎恨任何欺骗性宣传,这种拙劣的手段只能给国产品牌抹黑。

第二,质量上的担心。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心在旷野”的那个感受贴上,已有四个人指出了该头存在的细小质量问题。有两个人说他的35/0.95在调节光圈时出现卡住的现象,一个人说买来之后就发现镜片之间有灰,一个人说看到镀膜上存在瑕疵。其实这种纯手动头基本上就是一个金属筒和几片玻璃镜片,由于没有任何电子电路和对焦马达一类电子器件,应该不会出太大问题。但光圈叶片和镜片镀膜恰恰是这个镜头所剩无几的关键技术,尤其是镀膜,需要一段时间的考验才能知道结果,因此不能不令人担心。恰恰是这几个细节问题让俺顿时中止了纠结。目前,随着国家的发展,国货的质量都在提高,大部分产品的外观已经能做到十分光鲜,但国货的问题就在于细节,俺不是追求完美的人,但也不愿意买到质量不好的产品。所以,最终放弃了进这一镜头的想法。

2013年2月23日说明:今天偶然到淘宝上看了看,这个镜头的价格已经从春节前的4500元降到3800元了。

六、相关转接环点评:

既然玩转接,转接环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在淘宝上搜一搜,会发现各式各样的镜头和转接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除了M口的福伦达或徕卡之外,俺肯定还要玩玩康泰时g头,尤其是那个g45。至于手中的尼康和佳能单反镜头,当然也需要转接,其他老镜头乃至电影头,俺也要尝试几个,因此要好好研究一下转接环才行。

1.NIK-NEX转接环 — CIRING

尼康转奶昔的接环不少,品种繁多,价格悬殊。俺对尼康环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同时支持D头和G头,否则俺的很多新型G头就无法使用。NOVOFLEX路华仕的最贵,要一千多元,但俺实在不喜欢那个蓝圈圈,但俺也不喜欢抵挡的山寨货。至于号称国货精品的Kipon,价格不低,但做工粗糙,感觉对不起自己的银子。经过再三考虑,俺选择了一款中档产品,即CIRING转接环。该环号称“拒绝松旷,体验纹丝不动”,到手一看果然如此,两头的卡口松紧也合适,无任何漏光现象,感觉满意。但更满意的是那个金色的光圈环,是带有真实档位感的那种(见50mm/F1.4ZF图),不像其他转接环那样属于无级光圈,因此感觉甚好。不过价格稍贵,689+22元顺丰快递,尽管如此,俺觉得还值。

2.EOS-NEX转接环 —TECHART

佳能转接环的品种更多,从单纯的一个金属环,到支持Exif信息的六代或七代产品等。不过俺的注意力仅放在了两个产品上,一个是国外的Metabones,一个是梁建平的TECHART。开始非常想买那个四千多的MetabonesSpeedBooster,因为这个转接环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对焦和支持镜头防抖,更主要的是可以通过一枚折射镜能够基本抵消APS-C画幅的1.5倍系数。经过多日纠结,俺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俺对那个增加的玻璃片不大放心,另外,如果索尼果真在2014年发布了全画幅微单,这个四千多块钱的东西就有些不太值了。因此,俺决定买个一千八百多的TECHART。

TECHART的EOS-NEX转接环有好几种,支持自动对焦的又分为带脚架环和不带脚架环的,俺买的时候太粗心,觉得还是有脚架环更妥当,没有仔细看说明,转接环到手之后发现,无法安装俺的50L和85L,只好又换了一款。梁先生很好沟通,艺能的服务也很到位,所以很快就更换完毕,唯一的代价就是多花了22元的快递费而已。这里谨向老梁和艺能表示感谢。

下面说说这款转接环的优缺点。

首先是外观的做工,俺认为基本满意,因为国货能到这种工艺水平已经可以称为精品了,卡口松紧合适,不漏光,包装也算讲究,这些无需过多评价。这里主要谈谈自动对焦问题。

俺没买这个转接环之前听说自动对焦并不快,但俺想,反正俺的镜头都是支持实时手动对焦的镜头,俺先手动把焦距粗略调好,然后半按快门即可通过自动对焦功能实现快速对焦了。但拿到转接环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无论你事先如何手动调教,只要半按快门,镜头都要前后来回寻找一遍才能对上焦。这个过程有1到3秒左右,虽慢但还可以忍受。但问题在于,这种每次都要运动一番的方式实在不能用于模特抓拍。如果用单电或单反加自动对焦镜头,只要相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大太变化,镜头就不会来回重新对焦,能很快合焦并按下快门。但NEX6加上这个转接环后,但凡你半按快门,镜头就要从始至终地拉一次风箱,完成这套动作。在这种情况下,比如对着外模进行群殴拍摄时,如果想快速抓拍,恐怕还是改成手动对焦为好,要么通过衍射,要么通过峰值。

不过,这个问题并不应该算是问题,因为NEX和佳能镜头并非一套产品,镜头和机身的通信协议都不一样,佳能镜头能在奶昔上实现自动对焦和镜头防抖已经很了不起了,如果尼康转接环能做到这点,俺也会非常高兴的。再者,俺也不会在实战中,真用NEX+佳能镜头去拍模特,俺有很多单反和单电,这个工作还是交给它们来完成吧。

在使用过程中,当俺把50L和85L这两个镜头安上之后,无论你如何调整光圈,相机上的最大光圈永远是f1.3,不是1.2。俺不知道这个现象转接环不支持1.3以上的大光圈,还是NEX6本身的问题呢?或者,是不是机身或转接环的个案?由于俺只有一个微单,并且没有大于1.2光圈的其他镜头,比如1.0的那个,因此不知道更多的结果会如何,这里姑且质疑。

3.LM-NEX转接环 — IRING

在如何换个玩法的问题上,俺已经明确了基本方向,即往转接旁轴镜头方向发展,徕卡M卡口当然不可忽视。鉴于很多人都说福伦达的35/1.2的表现不错,因此先用这个头热热身。以后如果兴趣大增,再买徕卡镜头不迟。35/1.2是M口镜头,因此必须买一个LM-NEX转接环。

俺在淘宝上看了半天,最后看上了福伦达的原厂接环,尤其是喜欢那款银色接环。不过用旺旺和每家掌柜一聊后发现,他们都只有黑色的,没有银色的。既然想花1300多元的高价买个转接环,就是为了自己满意,没有称心的颜色那就要换个牌子了。由于以前尼康环买的是CIRING,感觉很好,既然是买黑色的,那就再买一个CIRING的M口的接环吧。该环的价格是669元,加上快递费也比黑色的福伦达便宜了好几百。然而,福无双至,转接环到手之后发现,那个用于卸载镜头的按钮位置和尼康环不一样,不是朝外,而是朝着手柄。由于镜头卡口的设计,那个按钮的位置恐怕不好改变,但和原厂的福伦达接环相比,那个镜头释放按钮很高,很突出,拿起相机时,经常会碰到手指,非常不舒服(见VM35/F1.2图)。唉,谁让你省了钱呢?自己受点罪吧,算了,不说了。

4.Contax G-NEX转接环 —SHOGUN

买之前考察了一下,ContaxG-NEX的转接环网上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Kipon的七百多块钱,一是仿K环的一百多块钱,一是日本的将军环七百多块钱。其实,在这个阵营里,最有吸引力的应该是那个尚未上市和正在测试阶段中的梁环,即能够实现数据交换的自动环,俺的那个EOS-NEX自动对焦环就是梁环中的第一个产品。不过,最后俺选择了日本的将军环,因为奶昔对俺来说主要是用于把玩,比较在乎做工,K环和及其纺织品的工艺质量不敢恭维。既然是把玩,手动对焦似乎更对路。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用梁环自动对焦拍摄完一张之后,第二次按快门时,即使模特不动,镜头还必须从头到尾拉一次风箱,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手动对焦方便。如果梁环以后能解决这个问题,再做考虑不迟。

将军的英文名叫做Shogun,而且银色的还号称是什么限量版。俺经常搞不懂到底啥是限量,宾得三公主这么多年不是一直在不断生产销售吗,咋限量了?不过,俺没有选择黑色不是因为限量,而是因为香槟色是镜头的颜色,有一种原配感。由于产品没有配备说明书,买之前听很多人说“上环”非常困难,有人居然用了一个多小时,直至观看安装视频。俺的环到手之后,在群里问了一下,按照群友“韩大仙”的提示,两秒钟搞定。其实过程很简单,只需将转接环里螺丝刀一样的东西对准镜头里螺钉一样的东西用力一拧然后锁定即可。不过,如果要更换镜头,必须先将转接环从机身上取下来才行,感觉有些不太方便。

这个转接环做工很好,至少俺觉得如此,但也有人说不好,可能俺的要求不高或者没见过真正好的东西吧。俺的奶昔是N6,通过该环转接g头很般配(见本帖第266楼),不存在N5用户说的转接环太大从而妨碍闪灯的问题。这个转接环有一定份量,很重,拿在手里感觉踏实。为了便于手动对焦,对焦环的尺寸做得非常大。旋转起来尽管没有蔡司ZF镜头或福伦达VM镜头的那种丝丝入扣的油润感,但也相当顺畅,以前听人说对焦环会卡住的担心没有了。俺觉得顺畅与否不见得就是接环的问题,也许还和镜头有关,至少一样一半才对。有人认为对焦环太大,导致镜头和手柄之间的距离过小,妨碍把持手感,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由于g45是一个自动头,而自动头为了提高对焦速度,对焦行程往往不是很长,g45也一样,从最近对焦距离到无限远不到180度,正是这个大直径的对焦环才方便了NEX的手动对焦,这恰好是设计者独具匠心的地方,也是俺最后没有选择K和仿K的原因之一。不过,由于对焦环靠近机身,如果依然采用单反的标准持机姿势,手心向内调整光圈,会觉得对焦环有点窄,更宽一点才好,但造型肯定不如现在好看,想想也罢。

八、有关镜头点评:

NEX6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数码后背,只要有转接环,可以转接任何像场大于APS-C画幅的镜头。但俺不喜欢那种和变形金刚一样的玩法,把各种长焦或大变焦纷纷转接到奶昔单薄的机身上,该单反干的工作还是由单反来完成吧。因此,俺转接的对象仅限于135mm焦距以下的定焦镜头,以不用三脚架可以胜任手持拍摄为准。下面,俺将针对20款不同镜头进行主管点评,由于不像有的大侠那样对品牌情有独钟,比如专门玩ZM、LM或VM,俺属于杂牌玩家,因此镜头顺序以焦段递升顺序出现。

1.圆形鱼眼 MADOKA 1804/7.3

镜头卡口:SONY E
对焦方式:手动
焦距:7.3mm
视角:180 度(圆形鱼眼)
最大光圈:F4
最小光圈:F22
最近对焦距离:10cm
镜片结构:7片6组
【转贴】从NEX6开始,转转接接。。。 nex6连接手机
滤镜口径:不能使用滤镜
光圈叶片数:5
光圈环:有
对焦环:有
尺寸:61mm x 3mm
材质:全金属
重量:200g
生产年代:在产

本来俺手里已经有一个鱼眼镜头,即Nikkor AF10.5mm/F2.8,是尼康仅有的三个DX金圈镜头之一,成像非常出色。不过,10.5mm仅属于对角线鱼眼,因此一直想买一只圆形鱼眼。当俺围绕NEX6在网上做功课时,意外地发现了这个安原鱼眼。鉴于价格不贵,略加考虑之后,即果断购入。安原是日本的一个小品牌,仅有两只镜头,除了这个圆形鱼眼之外,还有一个1:5的超微距。安原鱼眼的焦距为7.3mm,最大光圈f4,手动对焦,和那个超微距一样,目前仅有E卡口。俺的镜头编号为No.00657,用户之少,可见一斑,堪称极小众。

镜头到手后,感觉良好,全金属镜身沉甸甸的,做工精致简洁,触手冰冷。对焦环阻尼合适,光圈环档位清晰。由于只有7.3mm的焦距,光圈又小,故景深极大,对焦行程不长,略加对焦,一按快门,即可得到清晰锐利的影像。另外,尽管这只安原鱼眼是圆形鱼眼,但打开NEX6上的“清晰影像缩放”功能并将其调整为2.0时,即可拍出满画面的对角线鱼眼照片。至于该头的成像,恐怕要进行更多拍摄才能作出最后评价。目前,根据花冠和kmnet两位老师的估计,该头的画质很可能强过佳能那只万元左右的8-15mm/f4.0变焦鱼眼,是否果真如此,俺不得而知,因为俺手里没有佳能的那只镜头。

2.尼康 Nikkor AF DX 10.5mm/F2.8GED Fisheye

镜头卡口:Nikkon F
对焦方式:自动
焦距:10.5mm
视角:180°(对角线)
最大光圈:F 2.8
最小光圈:F 22
最近对焦距离:14mm
放大倍数:0.2
镜片结构:7组10片
滤镜口径:不能用滤镜
光圈叶片数:7
光圈环:无
对焦环:有
尺寸:63mm x 62.5mm
材质:金属/塑料
重量:305克
转接推荐指数:高

这个鱼眼和上面的不一样,是对角线180度鱼眼,片子充满画面,而非圆形。这个镜头是尼康仅有的三个DX画幅金圈镜头之一,画质出众,成像锐利,色彩还原出色。该镜头体积小巧,做工精致,转接到NEX6上与机身非常般配。和上面的那个圆形鱼眼一样,有非常强大的近摄能力,可以用其拍一些效果夸张的照片。由于焦距短,手动对焦无压力,稍稍一对或缩一点光圈,按下快门即可得到锐利的图像。有一点值得注意,此头的镜头盖和安原鱼眼一样,仅仅是扣上去而已,镜头挂机时需多加留心,容易不慎丢失。有一次,俺出去拍摄,突然发现镜头盖没了,马上顺原路寻找,发现掉在路边。目前行动不便,尚未用其拍摄转接N6的样片,仅发几张以前片子,供大家参考,具体见本帖第313-317楼。

3.佳能 35mm/F1.4L USM

镜头卡口:Canon EF
对焦方式:自动
焦距:50mm
最大光圈:F 1.4
最小光圈:F 22
镜片结构:9组11片
最近对焦距离:30cm
视角:46°
放大率:0.18
滤镜口径:72mm
光圈叶片数:8
光圈环:无
对焦环:有
材质:金属/塑料
尺寸:86mm x 79mm
重量:580g
转接推荐指数:中低

该镜头于1998年年底发布,距今时间不短了,很多佳能用户都说这个镜头应该更新了,然而在35/1.4或相近焦段的阵营里,它依然是一个傲世群芳的牛头。该头成像锐利的同时不乏油润,即使是全开光圈。35L在佳能的红圈头有“夜眼”的称号,俺特意用其在夜晚拍摄,深感名副其实。很多人抱怨其紫边严重,原因在于他们接触器材太少,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紫边严重。佳能的紫边控制在诸多镜头中应属上乘,50L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这个35L当然也不例外。有兴趣者可参加本帖中的相关对比测试图。鉴于价格较高,体积较大,转接推荐指数定为中低。

4.福伦达 Voigtlander Nocton35mm/F1.2 II Aspherical VMII

镜头卡口:VM Leica M
对焦方式:手动
焦距:35mm
视角:63°
最大光圈:F 1.2
最小光圈:F 22
最近对焦距离:0.5米
镜片结构:7组10片
滤镜口径:52mm
光圈叶片数:12
光圈环:有
对焦环:有
尺寸:62.0mm x 60.8mm
材质:全金属
重量:470克
转接推荐指数:极高

如果从机身与镜头的般配上考虑,应以旁轴短焦镜头为主。如果从画质和“味道”上考虑,徕卡镜头应是首选。如果从价格上考虑,可从“副厂徕卡”镜头入手,所谓副厂徕卡即福伦达。根据看到的各种有关评论,俺选择了福伦达VM35m/F1.2二代,现在用该头转接NEX6,如果以后有了徕卡机身,安上去即可使用。据说这个镜头除了“味道”上和徕卡不太一样外,全来光圈时的锐度极高,堪称35mm焦段大光圈镜头中的佼佼者。凡是用过或拥有这只镜头的人,观点基本一致。因此,这只头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俺的第一只旁轴M口入门镜头。

镜头到手后进行了测试,结果和福伦达50mm/1.1相同,全开光圈可用,有一定色散,收到2.0后明显改观,具体见本帖第335-336楼。俺买的是全新镜头,包装简单,镜头体积不大,但沉甸甸的,放在NEX6上还算般配,但由于细长的镜身造型,转接之后不如NEX6+ZF50/1.4耐看,后者看上去更经典。与蔡司ZF50/1.4相比,最大差别就是对焦环手感较差,阻尼过紧。俺是直接在实体店购买的,当时有两只可供挑选,但情况一样。后来和别人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交流,他们也有类似感觉,看来不是个案。据说此头抗眩光性极强,无需使用遮光罩,但厂家也不应以此为藉口在标配中不提供遮光罩啊?因为遮光罩的作用不止用于遮光,还有一定的镜头保护作用,可一个原厂的遮光罩居然要一千多块,实在划不来,只好为其配了一个52mm的山寨金属镂空遮光罩,效果还不错。

5.康泰时 Carl Zeiss T* Plannerg45mm/F2.0

镜头卡口:Contax G
对焦方式:自动
焦距:45mm
视角:50°
最大光圈:F 2.0
最小光圈:F 16
最近对焦距离:0.5米
镜片结构:5组6片
滤镜口径:46mm
光圈叶片数:6
光圈环:有
对焦环:无
尺寸:56mm×38mm
材质:全金属
重量:190克
转接推荐指数:极高

在转接上,与NEX最般配的应该是旁轴镜头。相对徕卡的天价而言,蔡司旁轴镜头应该算是比较亲民的了,因此玩不起徕卡旁轴的人,往往不会错过康泰时G系列蔡司镜头,俺当然也不例外。

查了查有关资料,康泰时旁轴相机使用的G系列镜头一共有七只,六定一变,分别为一只Hlogon结构的16mm/F8;两只Biogon结构的21和28mm/F2.8;两只Planar结构的35和45mm/F2,以及一只Sonner结构的90mm/F2.8定焦和一只相同结构的35-70mm/F3.5-5.6变焦。俺对品牌没有追求,从来没有产生过想收齐某一品牌镜头的念头,因为俺更看重手中器材的差异性,东西越不一样,越好玩。因此下面所要说的是俺选择镜头的原因,不代表不选择就是不好。

首先,俺发现几乎没人转接一档光圈的神镜g16mm/F8,当前一万多的价格也许让人望而止步的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恐怕是目前CMOS无法很好处理斜光带来的种种成像问题。g21的价位在几千块钱,而红移现象在1600万像素的NEX上几乎没有,因此大家往往从这个头开始。据说g21转接时还要锯屁股,但这不不妨碍俺选择,主要是俺要进一台RX1,35mm左右焦段的拍摄就用RX1了,因此没必要再买一个g21或g28,除非索尼出全幅NEX。g35/F2争议较大,据说大光圈下的分辨率和反差在六个g定中最差。但俺最不喜欢的是那种严重的漩涡焦外,有人说这是该头的独特味道,其实不然。很多镜头都有这种漩涡焦外,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比如,俺将尼康小竹炮出掉的原因之一就是漩涡焦外,俺的蔡司100mm/F2也有类似现象,但都不如这个g35明显,俺不喜欢的东西俺当然不会买。至于g35-70mm则不考虑,因为俺玩转接只限于定焦。g90价格便宜,可最大光圈才2.8,俺手中85-135焦段的镜头有六个之多,拍糖水人像需要大光圈,不会用g90,所以想了想还是算了。

剩下的唯有g45而已,而45mm焦段的镜头俺还真没有。看了大家用其拍摄的片子,感觉比较对路,俺追求全开光圈下的锐度,g45符合要求。镜头到手后又特意进行验证,全开光圈接近最佳光圈f4的效果(见本帖269和272楼)。买蔡司镜头无需担心色彩,至于紫边,俺觉得不像有人说的那么夸张。高锐度大光圈镜头紫边大并不少见,看看85ZA就知道了。g45的紫边是收到2.8时已经很轻微,可以接受。俺讨厌漩涡焦外,但更讨厌二线性,据说g45的二线性比较明显,远不如索尼E50。E50的光圈比g45大,焦外更好,自动对焦加防抖,而价格只有一千多,如果单纯为了拍照,E50无疑是首选。不过,尽善尽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这只蔡司自己号称最好的标头也不例外。俺买奶昔的目的是为了把玩,从这一点上来说,还是g45更有价值,只是以后用其外拍时,要尽量避免杂乱的背景了。

6.尼康 Nikkor AF50mm/F1.8D

镜头卡口:Nikkor F
对焦方式:自动
焦距:50mm
视角:46°
放大率:0.152
最大光圈:F 1.8
最小光圈:F 22
最近对焦距离:45cm
镜片结构:5组6片
滤镜口径:52mm
光圈叶片数:7
光圈环:有
对焦环:有
尺寸:63.5mm x 39mm
材质:塑料
重量:155克
转接推荐指数:高

这个镜头本身没有什么可点评的,很多尼康用户都有或曾经有过这样一只50mm1.8D,很多佳能的用户都有或曾经有过那个5018“小痰盂”。从外形上说,NC的这两个镜头都是深眼窝式结构,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被吹捧为“人类光学精华”,另外一个却得到了一个如此不雅的昵称。但俺认为,两个镜头的光学素质应该差不多。

其实,精华也好,痰盂也好,如果不是进了NEX6,俺也不会想起要买这样一个镜头。如果是在单反上用,适马50/1.4是最好的选择。至于5018为什么会拥有这么多用户,不是因为它们太出色,而是太便宜了,可惜索尼没有这么一只几百块钱的5018。便宜镜头无疑也能出好片,但好片产生的过程,与其说是对器材的挑战,不如说是对拍摄者的挑战。有关这两只头的评论及作品,搜索一下“标准的力量”、“人类光学精华”或“小痰盂”即可。

俺没有选择佳能的5018是因为俺觉得有光圈环者更好看,而尼康的5018D放在NEX6上,比放在单反上似乎更顺眼(见176楼)。天极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全幅时代D700搭配最佳标准镜头对比评测的文章,将尼康5018D和蔡司50mm/F1.4ZF进行过一番对比,没想到号称“人类光学精华顶峰”的蔡司5014居然败下阵来。这两个镜头俺都有,所以孰胜孰败,俺都非常淡定。俺认为,两个镜头转接到NEX6上之后各有各的用途。如果是想玩内容,尼康5018D是最佳选择,该头以锐利见长,光圈也不算太小,尤其是全开光圈可用,至于二线性,人文扫街以拍到就是胜利为原则,谁也不会死盯着焦外不放。由于该头是自动对焦头,对焦环不仅小,而且手感极差。50mm的焦距放在半幅的N6上相当于75mm镜头的视角,可作为抓拍或偷拍之利器。至于蔡司的那个“顶峰”之作,既然不锐,必然油润,想玩玩“感觉”或“味道”的时候,自然就会想起它来了。鉴于该头价格便宜,成像中规中矩,转接推荐指数定为高。

7.国产凤凰 Phenix 50mm/F1.7MC

镜头卡口:Pentax K
对焦方式:手动
焦距:50mm
视角:46°
最大光圈:F 1.7
最小光圈:F 22
最近对焦距离:45cm
镜片结构:5组6片
滤镜口径:52mm
光圈叶片数:6
光圈环:有
对焦环:有
尺寸:63mm×46mm
材质:全金属
重量:200克
生产年代:在产
转接推荐指数:中高

尼康的5018D到手之后随便试了两张就放在那里了,因为从外观到成像,一切都在俺的预料之中,既无失望,也无惊喜,到手后只是稍微惊讶了一下,因为买的是二手货,可成色如新,看来它的主人没怎么用就奔着牛头去了。

然而,这只凤凰到手之后,俺却用了三天时间,反复用其拍摄测试,从全开光光圈到f8,从暗光到强光,从室内到室外,就差到外面对着美女拍拍人像了。因为国产镜头对俺来说一直是个谜,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直想买一个玩玩。但沈阳中一那只35/0.95有点贵,万一砸在手里不值,因此进了这只凤凰50/1.8,即使不堪使用,损失也不大。由于全新的才300元,就没去买二手的,就算支持一下国货了。下面先说说优点。

凤凰50/1.8个头不大,和尼康50/18D差不多,由于是全金属镜身,有重量,显得很实在。由于是手动头,对焦行程长,便于精确对焦。另外,对焦环的手感非常好,虽不像5014ZF那样丝丝入扣,但阻尼合适,旋转起来,也比较油润,这一点令俺满意。六片光圈中规中矩,没有漏油和卡住的现象。光圈环是有档位感的光圈环,不是沈阳中一35/0.95那种无级光圈,而且档位清晰,不松不紧,正合适。此外,镜片通透,无黑点一类的杂质,镀膜也没发现问题。镜头的机械性能可以说总体达标。和NEX6的搭配效果,见第191楼。

至于画质,买之前看过不少评论,大多是负面的,有人甚至说这个头必须把光圈缩小到f4才行。就算对该头比较认可的人也说“F1.7很明显是只能看不能用的,连DC拍的都不如”(见凤凰50mm/F1.7测试记录一文),可见大家对国产头的印象有多差。因此,俺拿到镜头后首先就是用全开光圈试拍。

该镜头全开光圈时,在室内或阴天室外近距离拍摄,全开光圈不仅可用,并且不乏锐利,仅比尼康5018D稍差,但大大强于蔡司5014ZF。至于人像表现,目前限于身体条件,尚未测试。具体试拍见本帖第192-212楼,各光圈下的成像表现见第343楼。总之,该头的成像不差,如以富士X100为主体三张试拍,质感非常好。

当然,这么一个低价位产品,不可能尽如人意,缺点也很明显。除了上面提到的强光下色散之外,层次表现不佳,和所有国货一样,做工粗糙,尤其是细节,这一点和前苏联或东欧的产品如出一辙。比如镜头上的刻度。光圈环的刻度是印上去的,工整而规范,但距离和景深刻度却采用了蚀刻,刻蚀字迹的边缘呈锯齿状,里面的红白漆有的已经脱落,看着烂糟糟的。厂商采用蚀刻也许是想让镜头显得更专业一些,但工艺不到位,结果事与愿违,弄巧成拙。另外,镜头后组黑色的内圈以及白色的卡口,都留有粗糙加工的痕迹。相比尼康的5018D,尽管也是中国制造,但工艺明显好,找不出明显缺陷。

目前,网上有不少二手,最便宜的还不到两百。俺觉得与其从网上寻找别人弃置不用的廉价垃圾头,不如支持一下国货。而最重要的是,这个镜头根本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烂。俺怀疑这些人是真用过觉得不行,还是骨子里就看不起国货,因此,俺要在这里给凤凰翻翻案!总而言之,这只国产镜头虽然不能说如何出色,但至少是一只堪用的标头,转接推荐指数中高。

8.蔡司 Planar T* 50mm/F1.4ZF

镜头卡口:Nikkor F
对焦方式:手动
焦距:50mm
视角:46°
最大光圈:F1.4
最小光圈:F16
最近对焦距离:45cm
镜片结构:6组7片
滤镜口径:58mm
光圈叶片数:9
光圈环:有
对焦环:有
尺寸:69mm x 66mm
材质:全金属
重量:330克
转接推荐指数:中

这不是一只为初学者准备的镜头,它的价格几乎是尼康的50mm/F1.8D六倍,但大光圈下却不如后者锐利。该头在各档光圈下的成像表现见本帖第345楼。如果前者图的是实际拍摄,追求锐度,后者就是为了追求“味道”,追求焦外和小光圈下的质感了。镜头金属感强烈,做工精美,转接到NEX6上,无论是重量还是外形都非常般配,给人以高贵典雅之感,把玩抚摸指数极高。光圈环档位清晰,力度适中,对焦阻尼合适,行程长短恰当,令手动对焦变得轻而易举。尤其是旋转对焦环时,那种绸缎般顺滑和丝丝入扣的感觉,令人爱不释手。在分辨率方面,全开光圈和最佳光圈相差较远,与上述福伦达VM35/1.2和康泰时g45/F2不同,福康二头全开光圈效果接近最佳光圈,而蔡司50mm/F1.4则不然,全开不锐,被摄物体四周泛光弥漫,由此构成此头之鲜明特色。2.8之后,锐度陡增,最佳光圈约为5.6。该头色彩出众,焦外柔和迷人,无明显二线性,出片油润。但价格较贵,故转接价值一项给予中评。

9.佳能 EF 50mm/F1.2 LUSM

镜头卡口:Canon EF
对焦方式:自动
焦距:50mm
最大光圈:F 1.2
最小光圈:F 16
镜片结构:6组8片
最近对焦距离:45cm
视角:46°
放大率:0.15
滤镜口径:72mm
光圈叶片数:8
光圈环:无
对焦环:有
材质:金属/塑料
尺寸:65.5mm x 85.5mm
重量:580g
转接推荐指数:中低

这是俺手中最好的一只标头。大口径,f1.2超大光圈,全开锐度一流,成像油润,色彩浓郁,无二线性,近摄远射均非常锐利,由于针对数码特性进行优化,有很强的抑制鬼影和眩光能力,非FD口同样规格的老款镜头可比。此头用于目前APS画幅之奶昔,相当于75mm镜头的视角,便于拍摄室内人像,不过此头通过梁环转接,尽管可以实现自动对焦,但对焦速度缓慢,尤其是无法解决二次对焦拉风箱现象,故建议抓拍时还需手动对焦。鉴于此头价格较高,光圈超大,不适合新手使用,和奶昔机身相比体积过大,故转接推荐指数为中低。

10.福伦达 Voigtlander Nocton50mm/F1.1

镜头卡口:VM Leica M
对焦方式:手动
焦距:50mm
视角:45.9°
最大光圈:F 1.1
最小光圈:F 16
最近对焦距离:1米
镜片结构:6组7片
滤镜口径:58mm
光圈叶片数:10
光圈环:有
对焦环:有
尺寸:69.6mm x 57.2mm
材质:全金属
重量:428克
转接推荐指数:极高

其实,玩转接就是玩镜头,玩镜头就是玩光圈,光圈当然越大越好,但最重要的是最大光圈必须可用。以上这个说法未必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但这就是俺的追求,因为俺在机身选择上属于高感控,在镜头选择上属于光圈控。俺手中的50标头已经有N多只,除了佳能的50L外,数这只50/1.1的价格最高。在俺几十只镜头中,数这个镜头的光圈最大。当然,买这个镜头的人不会将其和普通标头相提并论,他们比的对象要么是四五万的价格的徕卡50mm/F1.0,要么就是七万左右的徕卡50mm/F0.95ASPH。但这两个价格高出福伦达数倍甚至十倍的徕卡镜头拍出的片子难道真比福伦达50mm/F1.1好非常多吗?请看无忌资深james0075的题为当福伦达Noktonf1.1碰到徕卡夜之眼(50mm/f0.95)时的主题贴。尽管有人看了贴主贴出的大量对比照片后得出“leica温润如玉,色彩纯粹,栩栩如生。伪福伦达就是块石头”的结论,但俺严重怀疑,如果拍摄者隐藏了拍摄信息,让大家盲猜,说这话者还能这么果断地分清谁石谁玉吗?俺知道自己没有那位大师火眼金睛般的眼力,删了拍摄信息,肯定会抓瞎。不过,但俺对徕卡0.95和福伦达1.1价格上的巨大差别却毫不含糊。俺手里的银子还没多到不知如何花的地步,俺连差别都看不出来了,还有啥必要多花那几万块钱呢?坚决进福伦达50/1.1!

在无忌上搜了一下,不知何故,用NEX转接此头的人貌似不多,因此俺更要对其多下些功夫,好好研究一番。镜头到手之后首先旋转了几下对焦环,对于这样的手动头来说,俺特别在意对焦阻尼。结果非常满意,居然和俺认为对焦手感最好的蔡司50/1.4ZF的感觉一样,不松不紧,顺滑柔润,光圈档位的力度也恰到好处。不过,旋转了几次之后突然觉得对焦行程似乎短了一点,和VM35/1.2一比下果然如此。前者只能旋转大约90度,后者则在120度左右。这一点俺有些不太理解,50/1.1比35/1.2的焦距长了15毫米,景深更浅,理应更需要精确对焦,可对焦行程为什么反倒短了呢?另外,感觉50/1.1的对焦环有点窄,应该和35/1.2才舒服。在重量上,前者比后者轻42克,但感觉50的头应该更重才对,因为在外形上,50/1.1属于短粗形,35/1.2属于瘦长形。至于哪种造型更养眼,只能说各有千秋,个人感觉前者更复古一点。

作为光圈控,俺最关心的肯定是全开f1.1是否可用或好用,因此俺特意拍摄了9张从f1.1-f16的对比图,详见本贴第323-326楼。结论是:和福伦达VM35/1.2一样,全开光圈f1.1可用,伴有一定色散,收到f2.0时明显改观,分辨率和色散与佳能、康泰时等相近焦段的其他牛头难分伯仲(见本帖第335-336楼)。镜头除了光圈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即色彩倾向。色彩是镜头“味道”的一个主要内容,有人津津乐道的“德味”貌似就是徕卡那种幽幽的蓝色。俺没有徕卡,所以从未体验过的“德味”,因为俺用蔡司拍的片子从来没有这种感觉。不过,这个50/1.1好像让俺感到了一些不同。俺拍摄对比测试时,觉得取景器里的颜色不如以前亮丽,总觉得有些偏冷,拍摄结束时,又特意换上了VM35和g45,熟悉的感觉立刻回来了,原来50/1.1的色彩确实偏冷,有些偏蓝的趋势。难道这就是传说中所谓的“德味”吗?(说实话,俺并不这样认为。)

从转接角度上看,俺认为,这只镜头非常适合奶昔转接,由于NEX不是旁轴,因此没有用于徕卡M9一类机身上镜身遮挡取景器的问题。该头全开光圈可用,和VM35/1.2的表现十分接近。VM35/1.2的标配中只有前后盖,想要遮光罩还要再一千多,但50/1.1的标配中配有金属遮光罩,尽管是件小事,也值得一提。50/1.1的最近对焦距离是1米,对焦距离远,意味着镜头的放大率不高,不利于近距离静物拍摄。目前,俺手里一共有两只福伦达旁轴镜头,一个35/1.2,一个50/1.1,从色彩偏冷、对焦行程短和最近对焦距离长三项缺点考虑,后者不如前者。但从价格、最大光圈以及原厂遮光罩三个优点考虑,后者胜于前者,由于前者的价格是八千多,后者五千多,相差不是一星半点,因此就综合评价而言,俺认为后者更值得推荐。由于俺手中有一只规格相近的佳能50mm/F1.2L,因此又拍了一组对比测试,结果佳能50mm/F1.2L完胜,尤其是在色散方面(见本帖第335楼)。价格这一屡试不爽的准则,在这里又再次得到验证。佳能5012的价格几乎是福伦达5011的一倍,如果后者比前者好,那才是见鬼了呢!

11.美能达 Minolta MC Rokker 58mmF1.4 PF

镜头卡口:Minolta MD/MC
对焦方式:手动
焦距:58mm
最大光圈:F 1.4
最小光圈:F 16
镜片结构:5组6片
最近对焦距离:60cm
视角:41°
滤镜口径:55mm
光圈叶片数:7
光圈环:有
对焦环:有
材质:全金属
转接推荐指数:中

自从俺进索尼门之后,就经常看到有人对美能达镜头津津乐道,尤其是老美能达镜头,说其色彩焦外如何如何,推崇备至。俺是美能达的老用户了,20多年前,俺用的胶片机就是美能达单反,没觉得这么神秘,难道老镜头到了数码机身上就变成了神器?所以一直想搞一只玩玩。变焦头肯定不要,长焦肯定不要,小光圈的肯定不要,太贵的也肯定不要,因此瞄上了MC58mm F1.4。

进之前先在网上搜了一下相关信息:该头于1966年出品,5组6片结构,全金属镜身,最近对焦距离0.6米,6片光圈叶片,为保证高折射率,采用了类似徕卡的钍系镧系玻璃,属于当年豪华级镜头。俺的这只二手,镜片通透,镜身无伤,阻尼合适,叶片无油,档位清晰,螺钉上无拆卸痕迹,调焦环锯齿处露白,非原厂前后盖。700多块钱拿下,别指望用其拍啥大片,用于把玩,感觉还行。各光圈下的具体成像表现见本帖第344楼。

网上有一种说法,认为镜头中的钍和镧属于放射性物质,由于半衰期所致,时间长了会导致镜片变黄,从而影响镜头的色彩倾向。俺仔细看了看镜片,看不出所以然来,和尼康的5018D以及凤凰的5017一起同时进行了对比拍摄,也没发现发黄的现象,不知是俺这个镜头的个案还是网上的说法不靠谱(具体对比见本帖第239-241楼)。这只镜头造型经典,用料十足,光圈大,绝对是当年的牛头,荣耀一时,但如今放在数码机身上成像效果并不如人意,主要问题是分辨率低,成像松散,缺乏质感,至于“味道”,俺肉眼凡胎,没啥感觉。不过,和标头相比,该头焦距长了8mm,光圈1.4,因此以后可以用其拍拍美女,找找当初厂商推出此头的初衷。

除了这只58/1.4外,还有一只58/1.2,网上也有二手,但价格一下贵了很多,要两三千块钱,想了想没意思,如果真要追求大光圈,不如再多花三千多买一只全新的福伦达的50/1.1。俺认为这种老头一千元之内尚可考虑,超过一千者直接忽略,昨日黄花,一只足矣,知道是啥效果就行了,免得人家说起老美头来总觉得神秘兮兮的,没必要整一大堆。鉴于在了解老美头方面有一定价值,转接推荐指数定为中。

12.佳能 EF 85mm/F1.2 L IIUSM

镜头卡口:Canon EF
对焦方式:自动
焦距:85mm
最大光圈:F 1.2
最小光圈:F 16
镜片结构:7组8片
最近对焦距离:95cm
视角:28.5°
放大率:0.11
滤镜口径:72mm
光圈叶片数:8
光圈环:无
对焦环:有
材质:金属/塑料
尺寸:91.5mm x 84mm
重量:1025g
转接推荐指数:低

这是俺最喜欢的人像头,没有之一,喜欢程度远远超过85ZA,俺宁可将85L转接到NEX6上,也不愿意转接85ZA(想用就直接放到a77或99上了)。俺评论镜头时,从来不用极其夸张的形容词,但如果非要用无忌几年前曾经风靡的“泪流满面”四个字,那么这个二代85L可以算上一个。有人说,佳能50L是小号的85L,这种说法反过来亦成立,因此,50L的种种优点和缺点也几乎全部适用于85L,因此无需过多评论。有人抱怨说这个镜头对焦太慢,其实说这话的人的所用机身大都不是5D3,85L在5D3上的表现很好,对焦不慢,也不拉风箱。另外,转接到NEX上之后,如果使用手动对焦,对焦速度问题已不存在。鉴于该头价格昂贵,体积过大,重量过沉,不适合初学者,故转接推荐指数定为低。

13.腾龙 SP AF 90mm/F2.8 Di Macro272E

镜头卡口:Minolta/Sony AF
对焦方式:自动
焦距:90mm
最大光圈:F 2.8
最小光圈:F 32
镜片结构:9组10片
最近对焦距离:29cm
视角:27°
放大率:1:1
滤镜口径:55mm
光圈叶片数:9
光圈环:无
对焦环:有
尺寸:97mm x 71.5mm
材质:塑料
转接推荐指数:极高

该镜头的价格两千出头,是真正的1:1全画幅微距镜头。一般来说,100mm焦距左右的微距头除了拍微距之外,还可作为人像使用,对于自动对焦头在比较好的自动对焦的机身上拍人像时一般没有太大问题,但转接到NEX上手动对焦拍人像时,由于对焦行程在3米以内很长,3米至无限远则很短,因此不太便于精确对焦。在画质上,该头近摄和远射都很锐利,全开效果极好,该头镜头做工不错,外观漂亮,蓝圈、金圈和金色字体相得益彰,大小和重量都非常适合于转接到NEX6上。一般用户所说对焦慢和对焦声音大的缺点用在NEX6上已经不复存在。虽然是塑料机身,但采用了金属卡口。标配自带遮光罩,由于是深眼窝结构,也可不用。推拉式手动自动切换,很有意思。对焦时镜头前筒会伸出很多,是该头的缺点。鉴于该头的成像、价格、重量以及体积等综合因素,腾龙SP90是本帖提到的四款微距镜头用于微距拍摄时最值得推荐的一款,转接推荐指数为极高。

14.蔡司 Planar T* 100mm/F2ZF

镜头卡口:Nikkor F
对焦方式:手动
焦距:100mm
视角:25.2°
最大光圈:F2
最小光圈:F22
最近对焦距离:44cm
放大倍数:0.5
镜片结构:8组9片
滤镜口径:67mm
光圈叶片数:9
光圈环:有
对焦环:有
尺寸:76mm x 112mm
材质:全金属
重量:680克
转接推荐指数:高

这个镜头和上面提到的50mm/F1.4不一样,大家对5014有褒有贬,但几乎没人说这个100/F2不好,甚至有人说这个镜头是尼康机身所能使用的最好的镜头,蔡司用户必玩。俺拥有这个镜头已有好几年,尽管用得不多,因为靠尼康取景器里的那个合焦小绿点拍照太累,但一直没有舍得将其出掉,如今将其转接到NEX6上好比如鱼得水。只要换上这个镜头,从取景器里就能立刻被其靓丽的色彩所迷倒,这是从传统单反机身上找不到的感觉。该头做工极好,对焦阻尼均匀流畅,行程长,不仅是一米以内,一米到无限远的行程也足够,可以完美地兼顾人像与微距拍摄。有人说这个头价格太贵,性价比不高,但有了这个镜头可以帮你剩下很多银子,因为85和135的人像头完全没必要再买了。有这样一种说法,说蔡司将电影头的技术应用到这个镜头上了,并以此抬高此头的身价。但俺认为,姑且不说这种说法是否能属实,仅是那种用电影头抬高摄影镜头的做法就很值得怀疑。电影头是电影头,摄影头是摄影头,两者用途不同,技术要求也不同,前者用于摄影未必就比后者好。俺见过很多转接电影头拍的片子,除了有些不同“味道”之外,没看到更多吸引人的地方,反倒是很多电影头用于摄影有很严重的漩涡焦外,而蔡司的这只100/F2恰恰也有这种焦外,与其说这是该头的优点,不如说是一个败笔。

该头的放大率为1:2,属于准微距,非常适合拍摄花花草草和静物等题材,而在人像拍摄上,除了有俺不喜欢的漩涡焦外之外,成像可以和最好的人像镜头佳能85L一比高低,鉴于价格昂贵,故转接推荐指数定为高。

15.尼康 AF-S 105/2.8G ED (IF)Micro VR

镜头卡口:Nikkor F
对焦方式:自动
焦距:105mm
视角:23°
最大光圈:F2.8
最小光圈:F32
最近对焦距离:31cm
放大倍数:1
镜片结构:12组14片
滤镜口径:62mm
光圈叶片数:9
光圈环:无
对焦环:有
尺寸:83mm x 116mm
材质:全金属
重量:790克
转接推荐指数:中高

如果将这个头和上述腾龙90微相比,除了价格和体积之外,可以说没有任何缺点。在最大光圈成像上,尼康105比腾龙90好(具体比较见本帖第353楼),但如果两个镜头都用于纯微距拍摄,也就无所谓了,因为对于微距拍摄来说,重要的不是光圈全开下的成像,而在于小光圈下的成像,在小光圈下,两者相差无几。和腾龙90一样,该头也可以用于人像拍摄,其3米到无限远的对焦行程比腾龙90稍长,因此手动对焦会更容易一些。鉴于该头的价格比腾龙90贵一倍以上,加之体积稍大,故转接推荐指数为中高。

16.尼康 AF 135mm/F2DC

镜头卡口:Nikkor F
对焦方式:自动
焦距:135mm
视角:18°
最大光圈:F2
最小光圈:F32
最近对焦距离:110cm
放大倍数:0.14
镜片结构:6组7片
滤镜口径:72mm
光圈叶片数:9
光圈环:有
对焦环:有
尺寸:79mm x 120mm
材质:全金属
重量:815克
转接推荐指数:中高

这个镜头是赵嘉认可的为数不多的尼康镜头之一(另一款是尼康28/1.4)。俺一向不喜欢老镜头,俺买这个镜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除了光圈环之外,还有一个散焦环,向左向右调整可以分别虚化前景和背景。作为人像头,该头成像虽不以锐利见长,缩到f4时才锐利起来,但全开光圈拍摄人像,效果极好,至于和其他人像头的锐度比较,见本帖第352-355楼。该镜头最大的优点乃焦外极其出色,无任何二线性,配合散焦环,可让焦外完美融化,用在NEX这样的半幅机身上,可权当200mm/F2使用。尽管这个老头没有任何ED镜片或纳米镀膜等最新技术,但该头的彩色表现却丝毫也不逊色。由于是人像专用头,对焦行程设计得非常长,是俺手中几十个镜头中对焦行程最长的一个,尤其是两米到无限远这个区间,转接到NEX6上之后,手动对焦可以做到非常精确。此外,这个镜头没有另外的遮光罩,遮光罩很短,和镜身在一起,是伸缩形式,这是该头的另外一个特色。该头和尼康以前的顶级D头一样,做工讲究,造型非常经典,极具把玩价值,尤其那种皱纹烤漆,尽管俺后来买了135/F1.8ZA,但尼康这个135/F2DC也要永远保留。

17.尼康 AF-S 17-55mm/F2.8GDX

镜头卡口:Nikkor F
对焦方式:自动
焦距:17-55mm
等效焦距:25.5-82.5mm
视角:28.5-72°
最大光圈:F2.8
最小光圈:F22
最近对焦距离:36cm
放大倍数:0.2
镜片结构:10组14片
滤镜口径:77mm
光圈叶片数:9
光圈环:无
对焦环:有
尺寸:85.5mm x 110.5mm
材质:金属/塑料
重量:755克
转接推荐指数:中高

也许是出于体积的考虑吧,到目前为止,索尼尚未发布任何恒定2.8的E口标变镜头,APS画幅镜头中只有一个A口的16-50。由于俺有a77,所以不会想到将其转接的NEX6上,因此想起了尼康的17-55。尼康仅发布过三款DX画幅的金圈头,一个是上文提到的10.5鱼眼,一个是12-24超变,再有就是这个这个AF-S17-55mm/F2.8G了。俺一直在精简手中的半幅器材,但这个17-55却一直留在手中。和索尼A口的16-50相比,该头缺少24mm的广角,但长焦端却多了几厘米,可谓各有千秋,但从实用角度看,24mm视角更可爱。通过转接环,俺将两款镜头分别放在NEX6上在全开f2.8下进行了对比。尽管两者的价格相差一倍,但差距不是很大,尼康17-55在分辨率和对比度上比索尼16-50表现得好一些,尤其是长焦端。在色彩方面,尼康头似乎更有“德味”(见本帖第366楼图103),而且层次和质感更好,与俺蔡司的g45mm/F2非常相似(见本帖第358楼图98),反映出牛头和普通镜头的根本区别。很多人一直在声讨所谓的“尼康黄”,通过这个对比,俺可以肯定至少这款17-55没有。俺觉得所谓的尼康黄和镜头关系不大,主要是尼康的低档机身问题,尼康为了拉开产品差距,在白平衡上做了手脚。尼康的17-55拥有了牛头的全部特征,全开光圈的表现和最佳光圈极其接近,焦外柔和,色彩还原出色,出片油润,是尼康近年来的一款用心之作。玩奶昔者一般以定焦为主,但一旦想玩变焦,该头实为第一选择。
(天漠虎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0089.html

更多阅读

页码怎么从正文开始 目录怎么从正文开始

?word文档中比较常用的就是希望设置页码从正文开始,最常用的操作是(我用的是2010,如果是07word也应该类似操作):1、在正文的起始页面处,设置分节。?? 找到页面布局——分隔符——分节符——下一页(插入分节符,并在下一接上开始新节)2、页

老六说:#思路贴#从零开始学天猫店铺运营技巧附思维脑图

老六这厮 昨天 19:49导读:无分享、不电商,我是老六,我们都知道淘宝跟天猫越来越难做了,但是在电商里面充斥着泡沫,月薪上w不是梦,招聘牛逼运营,很多人抱着高薪梦想跟盼头就进来,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来论坛学习,目的是什么?追求进步!!老六不才,擅

转载 兰度手机,从一开始就输了! 刮板输送机转载机

原文地址:兰度手机,从一开始就输了!作者:omg99兰度手机把目标人群定位为高端商务人士,这类人对工业设计抱有艺术挑剔目光,拒绝低质低价,又追求个性时尚,不屑于使用IPHONE、三星等街机,同时又对商务功能要求很高。作为新生品牌,兰度手机具有成

学会演讲 快速学会演讲从模仿开始

     成功的演讲从模仿开始,想象一个你的特长,你能有今天的特长,难道没有模仿这个领域里成功的人吗?科比坦言,他大量的模仿乔丹,小罗纳尔多不停地模仿马拉多纳的花样动作,华人成功学老师陈安之坦言,他大量的模仿安东尼?罗宾!  事实上,

声明:《转贴 从NEX6开始,转转接接。。。 nex6连接手机》为网友行云流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