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ke ofRichmond,国内译作里士满公爵,台湾译作里奇蒙公爵,港澳译作列治文公爵,得名于北约克郡的里士满和它附近的里士满郡。它在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时授于皇室成员。前后共有三次受封,第三次授封在1675年8月,查理二世将此头衔授于查尔斯•伦诺克斯,他是查理二世与其情妇朴次茅斯女公爵路易丝•德•克罗亚勒(LouisedeKeroualle)的私生子。查尔斯•伦诺克斯在一个月后另外被授予伦诺克斯公爵。查尔斯之子也叫查尔斯,1734年继承了他祖母的法国头衔欧比尼公爵(法国的Aubigny-sur-Nère地区),到第六代里士满和伦诺克斯公爵1876年又增加了戈登公爵爵位。至此公爵拥有三个(四个,如果加上欧比尼公爵)公国,比任何其他人都多。附带的头衔:马奇伯爵Earlof March (1675年授),达恩利伯爵Earl of Darnley(1675年),金拉拉伯爵Earl of Kinrara(1876年),塞特林顿男爵Baron Settrington(塞特林顿在约克县)(1675年),和托博尔顿勋爵LordTorbolton(1675年)。马奇伯爵和塞特林顿男爵附属于英格兰的里士满公国。达恩利伯爵和托博尔顿勋爵附属于苏格兰的伦诺克斯公国。金拉拉伯爵附属于英国贵族院的戈登公国。公爵的长子使用马奇和金拉拉伯爵Earlof March and Kinrara。戈登公国未获得前称马奇伯爵Earl of March.
家族的古德伍德宅第在西萨塞克斯郡(West Sussex)的奇切斯特(Chichester)附近。
这个故事是讲述的第三次受封的Duke ofRichmond的四个女儿的感情和一生。由于我长期看台译版的西曼,按照习惯,延用台译“里奇蒙公爵”。
里奇蒙公爵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卡洛琳,二女儿爱米莉,三女儿露意莎,四女儿莎拉,最小的妹妹叫西西莉亚。里奇蒙公爵很爱他的夫人,大女儿和小妹妹之间,年龄相差足有十几二十岁,当她私奔嫁给不是贵族出身的福格先生时,西西莉亚还没有出生。亲眼目睹大姐被父亲赶出家门,二女儿爱米莉小心谨慎地和来自爱尔兰的贵族基达勋爵来往,态度赢得赞同,她嫁给了他,婚后生了十二个孩子。卡洛琳在七年后才被父亲原谅,之后里奇蒙公爵死了,里奇蒙公爵夫人跟着下世,遗嘱让爱米莉监护未成年的露意莎、莎拉和西西莉亚,这让卡洛琳十分不满,认为父亲始终没有认同她,而爱米莉也让她伤心,因为她不肯把监护权转让给她。姊妹间有了矛盾,再一次分开。
三个妹妹都在爱米莉的爱尔兰庄园里长大,九年后露意莎嫁给了卡诺里勋爵,两个人相亲相爱。这让卡洛琳很失落,等莎拉成年后,邀请她到伦敦,由她来帮着挑选如意郎君。在进宫靓见国王时,乔治三世过了十多年还记得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把孙子威尔士王子介绍给她,威尔士王子对她十分衷情。不久乔治三世过世,威尔士王子继任成为乔治四世,却迎娶了德国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的索菲娅•夏洛特女公爵为妻。莎拉沦为笑柄,之后匆匆嫁给了一个没有财产和爵位的乡绅查利·邦巴利,婚后两人关系冷淡,莎拉到了法国先是豪赌后是有了情人,生下一女传出丑闻,与情人分开后又和邦巴利离婚。小妹西西莉亚因为在莎拉私奔时传递信件,自责过深,导致病亡。这一事件,又一次让卡洛琳和爱米莉断绝了来往,只有露意莎在其中周旋。
时移世易,转眼人到中年。先是福格死了,卡洛琳病重,姊妹们重新聚首。过后基达勋爵也病故了,爱米莉和情人家庭教师欧维先生结婚。这时革命浪潮席卷这个古老的社会,冲击着爱米莉的世界。法国大革命爆发,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爱米莉的爱子爱德华是叛军领袖,最后死在了狱中。
到了暮年,三姐妹站在爱尔兰的海岸边,回望过去。不管世事怎么改变,不变的是她们的姐妹情深。她们本是生长在伦敦在公爵千金,只因为爱米莉嫁了基达勋爵,三姐妹以爱尔兰为家,生与死便与爱尔兰休戚相关。她们的男性亲人中,或高官或显爵,参与着决定着当时的国家命运,而她们,又影响了他们。
片子只有六集,却有这么大的容量,BBC剧集一向有好的传统,不拖沓节奏快,可以一口气看完。英剧向来熟面孔,这部片子拍于1999年,估计因为太早,面孔都不熟,唯一一个认识的,是女主角爱米莉的扮演者,她是《哈利波特》里的莉莉,哈利他妈。
“本剧改編自同名暢銷書,作者有一次意外發現這四姊妹,有人嫁給重要人物,有人的子孫則是在歷史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好奇心驅使作者展開研究,由這四姊妹間的書信往來和其他史料,拼湊出這四位個性大不相同的姊妹,以及她們超時代的作風。本書出版數週便登上暢銷書排行榜,BBC也馬上被這個題材吸引,改編播出。
本劇大部分的場景都是在里蒙姊妹生前曾居住的豪宅中實地拍攝,這些建築讓整齣劇瀰漫著懷舊的風味。”——引自豆瓣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