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2007-12-24
2007年第48期
总第462期
P114
上世纪70年代,美国CPI年均7.4%,10年间,1970年底道指为839点,1979年底是839点,9年纹丝不动,大大不如定期存款。
上世纪90年代,印度GDP增长率年均6%、CPI一直在5%以上,9年中股市跌6年,CPI较高的年份股市暴跌。
通胀是大敌啊!
2008,全球通胀下的中国市场
◎ 邢海洋 2007-12-18
经济学里有“牺牲率”的概念,指的是通货膨胀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所必须放弃的一年实际GDP增长的百分比。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里,他给出了一个理论估算的数字,即通货膨胀每下降1%,一年的GDP必须牺牲5%。这一数字想必是没有哪个政府愿意牺牲掉的,这也就造成了通货膨胀一旦形成,很难刹车的事实。不过实际操作中,作者计算出的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反通胀时代GDP损失率为2.9%。在研究了19个国家65次反通货膨胀行动后,作者发现降低通胀都是以暂时减少产出为代价,只是情形不同:通常迅速的反应,“冷冻鸡”式的反通胀比缓慢的反通胀损失的GDP要小。
全球同“胀”
12月14日,11月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公布,让人大吃一惊。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比上一个月升了0.8%,比上一年升了4.3%。而仅3天前,美联储才降低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25%。通胀率高于储蓄利率,至此,美国也“负利率”了。
通货膨胀之蔓延不可谓不快,连始作俑者也被波及。至此,全球经济几乎无一幸免,均被“通货膨胀”这一财富掠夺者一一顾及。“发改委”为了佐证通货膨胀并非只是我国独有的问题,在一份报告中列举了各国物价情况。报告显示,2007年9、10月份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超过5%的国家有7个,最高的要算俄罗斯,高达10.8%。其次是南非,也高达9.7%。其余的是阿根廷、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我国。我国6.5%的CPI不过是垫底状态。这一组数据还暗示一个问题,除了巴西——一个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金砖四国”中的三个都不能幸免。
全球性的通货膨胀背景下,发达国家也不能幸免,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10月份美国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达到3.5%,已经超出美联储的警戒上限。10月份欧元区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也达到了2.6%,欧洲央行对通货膨胀的容忍目标上限只是2%。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主要经济体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均超过2%。
通货膨胀的制造者,按“发改委”的解释,包括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部分农产品主产国减产、欧佩克限产、国际投机资金炒作及世界生物燃料产业迅速发展增加粮食需求等多种因素。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今年以来国际市场石油、粮食、食用植物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各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
如此包罗万象的解释想必是任何人也找不出漏洞的。但如果更深入研究,或许能找到破解全球物价上涨的“纲”。兴业银行分析师鲁政委分析了11月份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RPI)和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等四大价格指数,结果发现所有指数同时上行可能来自同一个因素,那就是原油价格的上升。比如CPI,与上月相比,位列涨幅前三位的项目分别是“交通通讯”中的“交通燃料”、“食品”中的“新鲜水果”和“居住”中的“水电煤”,分别相对上月上涨6.9、4.4和2.7个百分点。三项中并无食用油和猪肉等“敏感”项目,而多是与能源运输有关的项目,甚至“新鲜水果”也是和长途贩运有关的。PPI也是如此,在PPI两大子项中,11月相对上月涨幅变化最大的是“生产资料”中的原油出厂价格,11月上涨22.6%,环比大幅提高18.4个百分点。同样,在CGPI的各分项中,涨幅最大的同样是“煤电油”子项。所有这些,都与“发改委”11月1日成品油零售涨价8%暗合。更应验了此前普遍认可的,成品油上涨10%,CPI上涨0.2%~0.3%的关系。而与“发改委”在成品油提价时许诺的CPI上涨0.05%则相去甚远。
可见,至少在这一时刻,左右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是油价。而尚未调节到位的油价又为下一轮通胀埋下了隐患。甚至美国11月CPI上涨也是油价上涨引起,11月能源价格环比上升5.7%,其中汽油价格环比升9.3%,电力价格月升0.6%。而相对,食品价格环比只上升了0.3%。更有甚者,美国11月份产成品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上升3.2%,单月升幅达到1973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那时正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后西方全面“滞涨”的开始。此前华尔街曾预计,11月份总体PPI上升1.7%,核心PPI上升0.2%。而实际升幅为预期升幅的两倍。《华尔街日报》上有文章预测,若石油价格始终居高不下,至年底2007年美国通胀率将达到5%。
由此可见,油价上涨是物价上涨的“幕后黑手”。甚至连赚得盆满钵满的产油国也未能摆脱通胀厄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发布的一项报告,阿联酋的通货膨胀率达10%,沙特阿拉伯的通胀率也达到了10年来的新高。卡塔尔今年前两个季度的通胀率分别高达15%和13%,列海湾国家通胀率之首。究其原因,通货膨胀由这些产油国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所致。它们售出石油换得日益贬值的美元,却不得不以不断升值的欧元向欧洲国家购买各类商品,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
传导中的通胀
经济决策者的两个目标是低通胀和低失业,但这两个目标往往是冲突的。当决策者希望降低通胀率时,会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降低总需求,从而拉低就业。二者不可得兼,就要看政府更看重就业增长还是物价稳定。夏天以来的信贷危机使美国媒体对美国未来经济的预测基本是一片悲哀,逼迫美联储在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之间不得不选择对抗经济衰退:不但不升息反而降息,对通胀持容忍态度。即使是最近一次降息,美联储对通胀威胁轻描淡写,甚至有放纵之嫌。
何止美联储,当年初我国物价指数开始上涨时,经济学家发明了一个名词,“结构性通胀”。经济学家周其仁对这一提法提出质疑,因为经济学概念里根本不存在“结构性通胀”概念,任何一次通胀都不可能是所有商品的价格齐涨齐跌,且幅度一致。而所有物品都随着货币发行量一起同幅度地上涨不过是理想状态罢了。世界上的所有通胀,都是先由一部分商品涨起,再传到邻近商品,最后扩散到整个市场。即使在11月份通胀主要由石油引起,并且高达6.9%时,解读通胀的统计官员仍突出猪肉同比增长54%的数字,仍然坚信物价上涨只是食品上涨,并未传递到其他领域。
“结构性通胀”的提法模糊了通胀和货币发行的关系,仿佛只要用行政手段刺激了粮食和生猪生产,物价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在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教授看来,通货膨胀永远是、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政府发行货币过多。他甚至说,“通货膨胀的问题,只是印刷行业的问题”。作为对策,根治通货膨胀的唯一出路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控制货币增长。控制货币增长的方法是实行“单一规则”,即中央银行在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时候要“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这里不去讨论这一理论是否可行。人们普遍相信,正是美国政府大肆借债印钞票的弱势美元政策引发了全球通胀。国内的钞票印刷,则是被美国拖着走:美元贬值,我们不得不跟随贬值,以致要大量买入美元。凭空印出来的如果不冲销掉,流入市场,找不到实物对应,便稀释了已流通的人民币的“含金量”。这个意义上,通货膨胀率对政府是一个警示,因为自从废除了金本位,人民把发行货币的权力托付给政府,也只有政府有这个权力。物价上涨了,一定是政府多印出了货币。
既然是一种货币现象,物价上涨显然不会局限于食品,一个物价上涨的链条实际上已经形成。本次物价上涨甚至要在CPI外找原因,土地价值随着房地产热潮而增加,造成了供给短缺,引发了食品涨价。食品涨价又反作用于土地,凡是和资源有关的要素价格都有了新的估值参照。而此时,恰逢石油上涨,美国的《生物能源法案》刺激了粮食的涨价。在长期扭曲的价格形成机制下,我国一直人为地压低资源要素的价格。此时,内外因素夹击下,压力一下子释放,剧烈的复位过程短时间发生,带来“地震”般的震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之外,我们还面临输入型通货膨胀,一大特征就是我们用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换回他国的高价商品,以廉价换高价,如同平白往人家的市场输入了大量商品,缓解了他人的通胀压力的同时,自然给自己带来了通胀。单向的输入型通胀也在改变方向,有报道说,沃尔玛已经全面接受了中国产品提价的要求,美国人购买中国廉价商品的时代正在逐步终结。由于我们未来一年经济不可能明显减速,通货膨胀也不可能大幅度下降,物价涨势仍然会维持,这会带动美国和全球物价的持续上涨。又因为中国和印度,加起来比发达国家多出一倍多的人口正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且势头绝不会因为物价因素停止,种种迹象表明,一轮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的物价上涨正在成型。
保值品
通胀既然已经成型,2008年,投资者乃至普通人,想必要投入远比2007年多的精力“战胜”通胀。不幸的是,大多数投资者冀望的股市,并不能提供物价疯狂上涨时的保障。
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一般呈正比关系,货币供应量增大使股票价格上升,而货币供应量缩小则使股票价格下降。但实质上,上涨的价格并不能代表实际价值的增加,不过是记账符号而已。只不过,在通胀发生之初,没有人意识到这不过是一个数字游戏。在通胀刚抬头的时候,货币供给量增加,一方面可以促进生产,扶持物价水平,阻止商品利润的下降;另一方面使得对股票的需求增加,促进股票市场的繁荣。货币供给量增加引起社会商品的价格上涨,股份公司的销售收入及利润也相应增加,从而股票价格也相应上涨。通货膨胀还带来虚假的市场繁荣,造成一种企业利润普遍上升的假象,更助长市场的繁荣遐想。通货膨胀初期被人形容为“带甜味的毒药”,投资者看着自己的财富一夜间升值,还会感叹自己的好运气,甚至佩服自己的能力。殊不知,这些纸面财富很快就现形。
通货膨胀如果达到了10%以上,就是严重通货膨胀。此时因为市场动荡,预期不稳,并且存款利率高达两位数,没有人愿意再把钱投资股市。记忆犹新的两次恶性通货膨胀发生在1988年和1993年,198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一年上升了18.8%,升幅比上一年高出11.5个百分点,1989年又在1988年的基础上上涨了18.0%。那次还没有股票市场。1993年再次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的时候,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比1992年上涨了14.7%,1994年又比1993年上升了24.1%,1995年在1994年的基础上又上升了17.1%。那时候正是市场最低迷的时候,1993年,上证指数一度上涨到1560点,随后下跌到386点。物价飞涨波及经济各个方面,居民唯愿把钱放在银行,享受“保值贴补”。
高通货膨胀时期股市表现不佳甚至下跌,原因在于股市本质上是对企业利润前景的折现。高通胀扰乱经济秩序,从而很容易在整体上伤及企业利润。部分企业的名义利润或许因通胀而上升,但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利润往往下降。更多企业还会因通胀而陷入现金流管理上的困境。尤其对于外向型经济体,要在汇率和物价两方面应对国际和国内市场,其难度可想而知。
围绕着通胀之下市场将如何演变,市场上分为两派,上海大学的周洛华教授坚信“通胀之下无牛市”,他的推理是:买股票更多是看好公司创造新价值的能力,通货膨胀说明企业的能力改善的前景到了极限,“设想,如果上海汽车能够开发出具有规模应用前景的新能源汽车,我们就根本不用担心石油涨价了,我们放心继续持有上海汽车的股票就是了”。对于那些渴望用资源类股票分享资源上涨的投资人,他也指出这种不确定性,因为“石油公司的股票存在两个头寸,一个是石油看涨的头寸,一个是看好该公司找油能力的头寸”。这种情况下,还是直接买石油更安全保险。
实际上,很少有股评家敢于坚持通胀制造牛市的看法,因为无论发达市场如美国还是新兴市场如印度,高通胀期股票回报率都很低,甚至负回报。相反,大牛市都发生在通胀得到治理,“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期。即使起始于2005年的大牛市也可以归因于“高增长、低通胀”的赐予,评论家叶檀举了这样一个证据:据世界大企业联合会的研究人员发现,在1995年到2003年期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幅达到了“惊人的”20.4%。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工作岗位再分配,推动了生产率增长,中国制造业工作岗位的消失与创造速度都明显高于美国。而世界银行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更高,达到25%左右。所以,中国的CPI上涨并不意味着企业效率的下降,与农产品价格上涨相反,工业品价格一直处于平稳通道,这才是CPI上涨而股市不跌的关键因素。
问题是,一旦物价上涨从“结构性”扩散开,工业部门也难免被殃及。只要看一组数字就能感觉到这种势头的步步紧逼,9月份,CPI上涨6.2%,PPI上涨2.7%;10月,CPI上涨6.5%,PPI上涨3.2%;11月,CPI上涨6.9%,PPI上涨4.6%,两者之间的差距一步步缩小,意味着工业部门的成本正加快赶上来。普遍认为,工业部门的生产率迅速提升是造成人民币含金量大增的主要因素,只是由于货币传导不畅,这一先天优势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反而间接带来了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期,最好的保值品绝不是股票,而是那些膨胀中的商品。这一思路下,“天价”的大豆和石油,乃至黄金,不过都处在上涨途中罢了。
石油到食用油价格的结构性上涨
◎ 邢海洋 2007-12-04
美国政府的能源战略,导致粮食价格出现全球性震荡,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但中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正努力抑制价格上涨,保证供应,降低这种全球性价格影响,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
石油和大豆的纽带
石油与大豆,一个是埋藏于地下的矿物燃料,一个是生长于地表的作物。一个生成于亿万年前的地质时代,一个是一年一季,人工种植。两个看似无关的物品,却在这个初冬成为普通人关注的两样商品。11月21日,原油价格摸高到99美元/桶,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高价。几乎是同时,我国大连期交所的大豆也达到了4600元/吨,自1994年大豆品种面世以来最高价格水平。
至今,“发改委”尚未放开成品油的零售价格,消费者仍享受着相当于80余美元/桶的汽油“补贴价”。大豆却是与国际完全接轨,大豆价格上涨的直接后果是大豆油上涨,同样在期货市场,大豆油上涨到9700元/吨,一年中价格上涨了近一半,相对于两年前则翻了番。原料的上涨直接作用于厂商,最终传导给消费者。11月初的批发市场上,色拉油、豆油和花生油不约而同地涨价近10%,构成了猪肉等肉类之后又一推动物价上涨的动力。
大豆何以如此上涨?直接原因是我国北部夏天的大旱,但天气之外则是今年播种面积锐减。农民放弃种豆后,很多土地要么撂荒,要么改种玉米,这就把我们的思考引向两个方向,一是种植大豆已经没有了经济价值,二是农产品品种间的投入和收益不平衡。这两点又分别引出两段历史,一可以追溯到1995年来我国大豆产业一步步被国际市场打垮的历史;二则是2005年8月8日,美国《新能源法案》正式生效,开始大规模补贴玉米乙醇的提炼,美国的生物能源政策导致玉米提价,至此,石油与大豆的联系正式开始。
提倡生物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缓解石油不断上涨的压力,美国政府似乎并没有做错什么。但面对油价上涨,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美国至少有四种政策选择:一是提高汽车能耗标准;二是严肃监管措施,打击擅自提高油价行为;三是加大对美国近海和本土的石油开采;四是寻求替代能源。这就是所谓的“四轮驱动”,但4个轮子的能源法案直到今天还在争议之中,美国汽车最低能耗标准20年都没有变动过,玉米乙醇补贴却先期出台了。
实际上,美国应用燃料乙醇的经济政策始自1978年的联邦《能源税收法案》,当时美国政府为鼓励乙醇汽油的使用,免除乙醇汽油4美分/加仑的消费税。此后,联邦政府对乙醇汽油的消费税减免一直在4~6美分/加仑浮动。但4~6美分的补贴对当时一两美元的汽油价格只是象征性的,对厂商不构成很大激励,只是在石油价格上涨后,玉米乙醇生产才加速,2004年燃料乙醇的生产量达34亿加仑(约1014万吨)。《新能源法案》为燃料乙醇逐年设定了目标,2012年将是2004年的一倍,75亿加仑。今年,在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布什政府提出新的能源战略目标,并要求国会通过相应法律,强制美国消费者到2017年每年消费350亿加仑的替代燃料。
现在,政府对燃料乙醇的补贴达到每年50亿~70亿美元,每加仑汽油里相当于有1美元。据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师的统计,美国生产乙醇的成本为每加仑2.50美元。如果除去政府补贴,乙醇生产成本将高达每加仑3.50美元,甚至更高。如果取消政府补贴,乙醇的价格优势将很快消失,正是政府补贴使生物能源得以立足市场。
大规模补贴的结果,需求带动玉米价格翻倍上涨,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今年3月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报告透露,美国2007年农民玉米种植面积将达到9050万英亩,比2006年增加了15%,也是1944年以来最多的年份。玉米种植热还带动了美国中西部耕地价格走高,一年前每英亩仅售4500美元的土地,如今已涨至6000美元。2006年,美国玉米价格更是翻倍上扬,创下了10年新高。
我国的大豆危机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埋下隐患。玉米价格暴涨时,与其有互补性的大豆受到抑制,此消彼长的结果,今年6月底美国农业部数据出台,今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为6408万英亩,远低于分析师预估,是1995年以来最低水准。此外,今年玉米种植面积预估为9289万英亩,高于3月时预估的9050万英亩,是60多年来的最高水准。小麦种植面积预估也被上调至6050.5万英亩。种植数据出来,再也没什么阻止大豆的上涨了。其实,早在2006年10月,预感到玉米和大豆将要发生“角色互换”的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即开始做多大豆,从去年9月的5.4美元/蒲式耳一路涨到今年11月的11美元/蒲式耳。
在美国,厂商选择了玉米。在欧洲气候不适合玉米生长,炼厂以小麦做原料,自然成本也提高了。
生物能源的实质期
如果说全球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全归因于美国新能源法案,似乎有失偏颇。小麦并非适合提炼生物燃料的作物,但从2005年底便开始缓慢上涨,到今年中才加速,从最低到最高,小麦价格上涨了两倍,达到9美元/蒲式耳。天气和生物能源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一次历史罕见的长周期上涨。大豆则颇为特殊,直到今年初还拥有大量库存,因而使整个2006年都处于相对稳定的趋势。
2006年的粮食收割入库后,全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为19.67亿吨,而预计粮食消费量将达20.4亿吨,相差7300万吨,差额几乎占消费量的4%,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更为严重的是,最近7年中有6年的世界粮食产量都低于消费量。世界粮食库存已经下降到仅能维持57天消费的水平,为34年来的最低值。公允地说,这才是粮价飞涨的主要原因,但美国政府偏要在这个时候扫荡库存,不能不说是人为加重了危机,在人类的口粮中硬要给汽车夺取粮食。根据再生能源协会的数据,美国2002年乙醇加工消耗玉米为2529万吨,至2006年消耗玉米就达到5460万吨,这已是美国玉米产量的20%了,短短4年,乙醇加工玉米消耗量就翻了一番。
今年是粮食连年歉收后首次大丰收,不能不“感谢”经过两年的价格传递,生物能源需求对全球粮食种植的刺激。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因用来生产生物燃料的玉米需求扩大和价格高涨,2007年世界粮食产量预计将达21.21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将比去年增长5.3%。并且,粮食生产扩大主要发生在美洲,但由于干旱和洪水等异常天气影响,非洲的粮食收成将减少。联合国粮农组织把粮食划分成“粗粮”、小麦和大米三部分,其中玉米又占粗粮的七成。粮农组织最新预测,今年世界粗粮产量将比去年增长8.3%,达10.76亿吨。其中,仅玉米产量就将达7.78亿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大大超过小麦和大米的产量。
可即使如此高的产量,仍没有令玉米价格在去年涨一倍多基础上有所回落,今年玉米的价格稳定在每蒲式耳3.5美元到4美元,已经是2005年价格的两倍。如果再回溯,从1997年到2005年的9年,玉米价格多稳定在1.7~2.4美元的范围内,只是在2004年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有过短暂的、摸高到3.3美元的上涨,但很快又回落。玉米价格的变动不难看出,在没有加大补贴前,只有当玉米和石油的差价大到一定程度提炼玉米乙醇才有利可图,而一旦玉米价格涨高,差价变小,又抑制了厂商的开工。开工和停工的交替自然不利于一个产业的发展,但对粮食的消费者,这未免不是幸运的事。可惜,平衡很快被美国的《新能源法案》打破,大量乙醇工厂拔地而起。
2006年美国国内乙醇工业生产能力是53.86亿加仑,按照1蒲式耳玉米生产2.8加仑乙醇的比例,这将净消耗掉19.24亿蒲式耳玉米,而美国在建的乙醇工厂生产能力已经从2006年6月时的22.23亿加仑增加到了12月底的60.05亿加仑。按照乙醇企业12~18个月的筹建周期,这部分生产能力均有望在2008~2009新年度开始之前实现。此外,布什总统2007年1月23日发表的国情咨文表示,美国应在未来10年内将石油消耗量减少20%,计划在2017年之前产出350亿加仑的可更新能源。可见美国生物能源业的发展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已转入实质阶段,不再只是一个趋势性概念的炒作。历史上前几波上涨,只要一炒作到玉米的“生物能源”概念就见顶回落,这一波上涨却没有出现这一情况,也直接印证了这一“生物能源”的发展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已转入实质阶段,己深刻改变了全球玉米的供求关系。
国内市场的滞后与联动
美国过去20年中玉米产量一直在全球产量的40%左右波动,2003~2004年度占到全球产量的41.8%,玉米出口更曾占到世界粮食市场的75%。一下子20%的玉米从传统的农业部门流入到工业部门,粮食市场本来紧绷的神经拉得更紧。由于消费突涨,2006~2007年度全球玉米库存比2005~2006年度剧减了2800万吨,是历史低位。
难怪一年中,全球粮油主产区的任何一个地方出现持续干旱或洪涝灾害,全球期现市场都会出现强烈反应。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20%,2005年产量曾达到创纪录的1.4亿吨,除了自己使用还略有出口。但随着市场供求紧张,我国玉米产量可能降低,而国内工业需求以及饲料需求增长,库存呈现降低趋势。2007年3月国际文传电讯社曾有报道说,中国今年将会净进口930万吨玉米,并说明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很快粮油信息中心即予以辟谣,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对于玉米进口前景的判断是,2007年中国不会大量进口玉米,未来几年内中国还将保持玉米净出口国地位。其原因之一便是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并远高于中国国内市场价格,进口玉米没有任何价格优势。
我们得以躲过本轮玉米带来的粮食危机,还要感谢1998年后的连年歉收和由此带来的粮价上涨。5年中,我国粮食总产量连年下降,2003年的粮食总产量只有4.31亿吨,仅为历史最高年份1998年粮食产量5.12亿吨的84%,当年的粮食生产量与粮食消费需求量形成了较大的供需缺口。正是在粮食5年连续减产的背景下,2004年我国对种粮农民全面实施了粮食直补,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安排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以刺激粮食增产。当年,我国粮食产量即增加9%,随后在农业补贴、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下,2005年和2006年产量分别达到4.84亿吨和4.9亿吨,今年更可能超过5亿吨。粮食种植面积也增加了近9000万亩。而为了获得粮食安全,政府付出的代价是每年几千亿元的补贴,比如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将达3917亿元,比2006年多520亿元,主要用于继续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2006年用于粮食直补资金142亿元。
丰收是否平抑了价格?比较了芝加哥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历史价格就不难发现,美国玉米自《新能源法案》后开始了横跨2006年的大牛市,价格最高涨幅140%,而我们的玉米最高涨幅只有50%。比较小麦的走势得出的结论更明显,2005年来我们的小麦价格最高涨幅不过30%,而美国小麦高达200%。当然这期间也是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的时期,但即使考虑到汇率,我们的粮价涨幅也远低于国际市场。
滞涨的根源在于内外市场的比价,还在于昂贵的海运费用阻隔了市场,暂时阻断了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的反应。自2004年以来,大洋运费价格经历了两次较大起伏,一次是2004年秋季,价格在50美元/吨波动,但到年末价格升至约73美元/吨;另一次是2005年7、8月份价格降至35~40美元/吨,随后持续了一年左右的稳定期,于2006年8月起再逐步上升,达到90美元,有时甚至高达100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在玉米和大豆到岸价格中,包含出口国的离岸价格和运费两个主要部分。2007年10月,美国玉米离岸价格约为160美元/吨,大豆离岸价格约为310美元/吨,大洋运费则均为90多美元/吨。这个时候进口玉米需支付至少270美元/吨的费用,而国内市场价格仅1600元/吨,远不值得进口。
而大豆,早在10年前我们已经成为纯进口国,一大半的消费需要进口,市场完全随着国际市场浮动。甚至是玉米,随着库存消化,价格也开始了补涨,2007年7~11月,价格上涨了近20%。
全球粮荒?
2006年,美国投入4200万吨玉米生产乙醇,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费水平计算,足可以满足1.35亿人口整整一年的食品消耗。玉米不仅是口粮,更是最重要的饲料,包括玉米在内的粮食价格的上涨势必引发食品价格的连锁反应。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2007年,美国鸡肉批发价将比去年提高10%,鸡蛋价格将上涨21%,牛奶的价格也将上涨14%。美国商业部公布的数字,前三季度,美国国内食品价格又上涨了6.7%,照此水平上涨,到今年底将是1980年以来最大的年增长幅度。
此轮食品价格上涨中,美国扮演着全球食品价格上涨急先锋的角色,但欧洲地区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同样明显。在欧洲,过去一年里,衡量小麦、食糖和玉米等8种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的指数上涨了10%。有统计数据显示,德国的黄油价格在过去一年上涨了50%,意大利的面条和空心粉的价格上涨了20%。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该国食品价格年增长率达到了6%,是近6年来的最高水平。
我国,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6.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7.6%,食品中油脂价格上涨34.0%,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8.3%。
不过,同样的涨价,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感受却完全不同,发达国家恩格尔系数基本在20%附近,居民用于食品的消费在支出中比重极低,收入更是发展中国家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发展中国家,恩格尔系数大于50%的比比皆是,全世界更有15亿人每天只能花费1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是用来购买食物。如果食物价格上涨50%到80%,很多人将会陷于饥饿。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发展中国家去年的食品价格通胀率达11%,非食品通胀率达7%。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低收入的粮食进口国在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将花费2810亿美元用于进口粮食原料,这比2000年增加了一倍。
如今的玉米价格已经接近上世纪70年代全球食品大短缺时的价格。那是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1972年自然灾害席卷全球,世界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少2.9%,许多国家发生严重的饥荒。苏联在这一年到处抢购,大量进口,造成战后前所未有的粮食短缺。1974年世界粮食再次减产,紧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第二次石油危机出现之前的1978年,再次出现世界粮食短缺。由于粮食供应不足,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成为推动各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例如,1973年和1974年,美国食品和饮料价格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3.2%和13.7%;1978年和1979年,上涨幅度分别达到9.7%和10.7%。
粮价飞涨也是导致西方国家发生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只不过今非昔比,30年来,西方国家调整了能源和粮食政策,再高的油价和粮价都不能构成对经济全局的威胁。相反,世界上三大粮食出口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几乎垄断了全球粮食出口的大半,仅美国一国,粮食年出口量所占全球份额常年稳定在35%左右,其中小麦更高达60%。为了加强在农业上的竞争力,美国政府投入了数千亿美元的农产品补贴,并在WTO农产品谈判中立场强硬。现在,石油价格的上涨正提供着奇迹,它足可以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索取高价了。
过去的紧缺一般维持2~3年,作物一年一熟的属性使问题总容易克服。可这次维持近5年依然涨势如虹。而这一切都因作物被附加了工业属性。■
廉价美元与中国的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货膨胀
2007-11-15
廉价美元与中国的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货膨胀
中国的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货膨胀有自身的内在因素,但更有深刻的全球化背景,由于中国经济的高度对外依存度,强劲的经济增长率及高资本回报率,中国市场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不可抵挡。在此情况下,本币升值、流动性过剩引起的资产价格膨胀还将继续。而在弱美元、强商品的格局下,中国的通胀形势除了需考虑中国独特的经济因素外,还需要考虑复杂的全球背景。就调控而言,目前政府以全球化视野、从货币数量(货币供应量)和价格(利率、汇率)入手,辅以增加供应的方式来调控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货膨胀,而不是简单地以急于求成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货币问题,即货币的数量(货币供应量)和价格(利率、汇率)问题。由于美元是主要的国际储备和国际结算货币,所以美元的影响力可以说在金融市场无所不及,即使是实行了资本管制的中国市场也到处有美元影响力的影子。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和主要的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决定了单纯以美国国内供需看美元供应量已没有太大意义,因此美联储现在并不公布美元货币供应量,美元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通过其价格——利率、汇率发挥作用,并将其影响力渗透到全球各个角落。
一、双赤字背景下的美元持续性贬值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彻底脱离了金本位制下对货币供应量的约束。当前廉价货币和高负债已成为美国经济的典型特征。1980年以来美国累计的财政赤字超过4万亿美元,累计的经常项目逆差超过6万亿美元。2007年6月美国政府债务接近9万亿,比1980年增长10倍。在此背景下,美元呈现持续性贬值趋势,1971年至1995年,美元兑日元贬值75%;2000年以来,美元兑欧元贬值40%;2002年以来,根据贸易额加权的美元指数下跌25%。自1971年美国结束金本位制以来,以金价计,美元的购买力只剩不到5%了。
二、次按危机下的减息及美元的进一步贬值
今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从此拉开次按危机的序幕。7月份以来,贝尔斯登、麦格里银行、巴黎银行旗下对冲基金暴露巨额损失,接踵而来美林证券、花旗银行、摩根斯坦利、瑞银、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美国国际集团等三季报都因为次按出现巨额拨备,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大动荡,美林证券、花旗银行CEO相继辞职。据苏格兰皇家银行分析师BobJanjuah在11月7日作的分析,在新会计准则下,全球金融机构为次按作的拨备将达到2500至5000亿美元。因此,全球金融机构第四季度业绩公布后,将面临新的压力。
所谓美国次级按揭市场,主要是金融机构为信用评分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房屋按揭,并通过资产证券化技术包装成各类资产支持证券出售、交易、流通形成的市场。次按风暴源于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2001年“9·11”事件后,美联储为挽救市场、刺激经济,连续大幅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由2001年初的6.5%降至2003年的1%。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信贷迅速扩张,按揭贷款迅速发展,刺激了楼市。由于货币和信贷的过于宽松,增加了通胀风险,美联储被迫在2004-2006年间17次加息,导致楼价下跌,次级按揭贷款的债务人还款压力不断抬升,尤其是大部分次级按揭贷款通常采用二到三年固定利率+27/28年浮动利率模式,2004-2005年发放的大量次级按揭贷款集中在2007-2008年转按并上浮利率,使次按市场违约风险急剧上升。次按危机爆发后,各大金融机构急于出售持有的次级按揭贷款抵押证券头寸,但在极度恐慌的市场氛围中,买方力量急剧萎缩,银行系统出现流动性紧张局面。
为了缓解金融市场的紧张情绪,尤其是避免次按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扩散至整个信贷市场导致经济衰退,缓和各类信用风险溢价重估带来的市场调整压力,在各国央行相继向市场注资超过8000亿美元的同时,美联储启动降息,9月18日一次性降息54BP,10月31日再次降息27BP,并由高盛、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于近日牵头筹组750亿美元的超级基金,以购买结构性投资产品(SIVS),防止其价格非理性下跌。值得关注的是,本轮降息是在通胀压力并未有效缓解的背景下实施的,美国9月份的通胀为2.8%,有人甚至预测10月份通胀可能高达4.5%。在此背景下,美元加速贬值,在过去的一个月,美元对欧元贬值了4%,欧元、日元对美元汇价屡创新高。
三、美元创新低与石油等商品价格创新高
廉价美元推高了商品价格,增加了全球通胀风险。9月18日美联储启动本轮降息之后,美元汇率再次出现一轮加速下跌走势,11月7日创1.4666美元兑换1欧元这一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的最低汇率。由于大宗商品都以美元计价,国际各大投资机构纷纷运用大宗商品投资对冲美元贬值的风险。受此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犹如服用了兴奋剂一般疯狂上涨,屡创新高。其中,原油期货价格曾摸高98美元,创历史新高;金价曾突破840美元/盎司,创1980年以来的新高,表明全球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的升温。
四、国内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的资产价格膨胀
中国A股市场2005年底以来经历了持续的快速上涨。上证指数从2005年底的1161点上涨到2007年11月9日的5319点,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上涨了358%,这个上涨速度远远超出国内投资者的预期,甚至超过1985年至1989年间日本股市泡沫膨胀的速度,当时日经指数在4年的时间里上涨了大约4倍。在这两年间,A股总市值从3.1万亿增加到近38万亿。同时快速提高的还有A股的市盈率,2005年初A股考虑股改对价后的静态市盈率约11倍,目前接近60倍。与此同时,快速上涨的还有房地产市场,2004年以来全国商品房年均涨幅连续4年在10%以上,累计涨幅达到61.8%。
中国资产价格的膨胀有着内在的驱动因素。宏观经济形势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而且我们正处于“人口红利”的阶段,中国经济以过去28年来平均经济增长率9.4%的速度创造着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上市公司盈利增长、股权分置改革、新会计准则、股权激励机制、资产重组、本币升值、流动性过剩等都是推动A股市场资产价格膨胀的因素。房地产等其他资产在此背景下,其价格也不断飙升。
目前,从基本因素看,已较难找到支持资产价格继续快速膨胀的令人信服的理由。在支持资产价格膨胀的动力都已释放的情况下,未来推动资产价格膨胀的主要因素将是人民币升值及其导致的流动性过剩。美国出于政治、经济考虑在强美元口号下推行弱美元政策,并通过政治、经济力量迫使人民币升值。次按风暴后,人民币面临加速升值的压力。从国际市场的经验来看,本币大幅升值的阶段往往也伴随着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和本国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中国A股市盈率已经成为全球市场最高市盈率,房地产价格即便在政策调控下仍不断创出新高,资产价格膨胀越来越体现出资金推动的特征,流动性过剩成为推动市场上涨的主导因素。在今年5月之前的股市上涨中,储蓄分流和个人投资者入市对股票价格的推动表现得淋漓尽致。5月28日A股总户数突破1亿,小盘股、低价股、绩差股大幅上涨,甚至引发了对价值投资的争论。流动性过剩通过加重资产市场供求的失衡、压低实际利率、降低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溢价等方式对资产价格的持续膨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对流动性预期的变化也会导致市场的大幅波动。
流动性通常来自于两个方面,即货币供应量和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货币供应量是流动性的基础,而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乐观预期,大大活跃了市场交易,增强了资产市场的流动性。从货币供应量来看,我国货币供应量过大比较明显。2007年10月底M2达到3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8.47%,从2002年以来的M2增长率是美国20年代货币供应增长率的3倍,是日本80年代的2倍,M2占GDP的比重接近180%。M1的增长率继续高于M2的增长率,10月份M1增长22.21%,高于M2同期18.47%的增幅,意味着货币结构的流动性上升十分明显。从资金成本来看,我国目前基本处于负利率状态。2007年10月CPI同比增长6.5%,市场预测2007年CPI涨幅在4.5%-4.8%,而目前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3.87%,1年期央票利率是3.8%,负利率状态比较严重。从投资者信心来看,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和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市场普遍看好,加剧了全球资本向中国的流入,导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不断增加,成为制造流动性的重要来源。
流动性过剩加剧了资产市场的供求失衡。目前A股市场仅有25%不到的股本可以流通,供求的失衡导致价格的上涨。金融资产的内在价值决定于三个要素:一是未来的现金流,二是贴现的利率水平,三是投资者信心。流动性过剩会扭曲资产的供求关系,使价格严重高于价值,这种情况在经济繁荣时期经常出现。负利率则通常会推升资产价格。而投资者信心影响到对风险/收益预期的变化,使贴现因素随狂热和恐惧而变化。目前市场的风险溢价水平不断下降,高企的市净率、市盈率正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的乐观预期。所以,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资产价格继续膨胀将难以避免,直到投资者的风险/收益预期发生根本性变化为止。
目前,次按风暴引致的金融动荡将不会改变中国资产价格膨胀的长期趋势。而美元加速贬值,使全球资本进一步涌向中国,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资产升值的压力。
五、中国通胀因素中的廉价美元等全球性因素
2005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通胀压力。2006年来,即便在政府对公用事业、能源等价格进行管制的情况下,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仍显著上升。2007年10月,中国CPI继8月份创出近年来新高后,同比增幅再次达到6.5%。我认为,中国的通胀除了货币供应量因素外,还有深刻的廉价美元及全球通胀背景。
一是全球粮食供求的紧张格局和国际粮价的不断攀升。今年来,国际粮价不断走高。9月份的国际市场农产品现货、期货价格分别同比上升26%和57%。2006年在美国燃料粮食需求爆炸性增长的驱动下,全球粮食价格大幅攀升,全年涨幅超过10%。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最新的《农作物前景展望及粮食形势》报告,预测2007年全球谷物生产将达到创纪录的20.95亿吨,将比去年增长4.8%;但当前的谷物库存量为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谷物的价格将继2006年上涨之后,继续维持上扬态势。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预测,受缺水、土地沙化、洪水暴风、资源开发及生物能源对土地的占用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将持续面临农产品价格上升的挑战。目前国内粮食价格上升是与全球性趋势同步的。从国际粮价看,未来几年粮价都可能持续高居不下,这对全球和中国的通胀将带来持续的压力。
二是廉价美元下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由于美元的加速贬值,目前油价、金价及原材料价格屡创新高,而当前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高,原油、氧化铝、铁矿石、铜精矿等主要资源的进口依存度在40%以上,而今年一季度,中国由煤炭净出口国变成煤炭净进口国。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升既与需求上升有关,也直接与廉价美元有关,油价最近屡创新高,曾接近100美元/桶,高企的油价除了地缘政治因素外,很重要的因素是美元因减息引起的进一步贬值。在弱势美元格局未变的情况下,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将有可能长期居于高位,推升全球通胀,美国和欧洲有滞胀来临的风险,而中国则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
当然中国的通胀也有自身人口结构变化及消费升级的因素。中国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人口结构变化导致劳动力供应增长放缓,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最近4年GDP年增长率连续超过10%,这导致居民人均收入提高、财富积累加速、消费能力增强和消费升级。2007年9月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7.2万亿,是1978年的819倍,居民财富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总体增长水平。同时,股市和房地产及其它资产价格的上涨也大大增加了居民的财富。收入效应和财富效应提升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强了消费需求,改变了消费习惯,实现了消费升级,中国通胀面临需求推动的压力。
因此,我认为中国的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货膨胀有自身的内在因素,但更有深刻的全球化背景,由于中国经济的高度对外依存度,强劲的经济增长率及高资本回报率,中国市场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不可抵挡。在此情况下,本币升值、流动性过剩引起的资产价格膨胀还将继续。而在弱美元、强商品的格局下,中国的通胀形势除了需考虑中国独特的经济因素外,还需要考虑复杂的全球背景。就调控而言,目前政府以全球化视野、从货币数量(货币供应量)和价格(利率、汇率)入手,辅以增加供应的方式来调控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货膨胀,而不是简单地以急于求成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缪建民作者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总裁、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8年将是个复杂的牛年!
2008年01月01日 14:15:28 中财网
2007年的A股市场超越了大部分人的想像力,几乎所有的纪录都被改写。上证指数以全年大涨近97%的涨幅连续第二年雄冠全球主要市场。不过,快牛在奔腾了两年之后,2008年的"慢牛"行情可能将充满波动与复杂,全面型牛市正逐渐演绎为"结构性牛市"。
2007:全面型牛市
回顾2007年,不断被刷新的是指数的高点和成交的水平。但实际上,正在被刷新的则是整个市场。
跌宕起伏的2007年行情于上周五(2007年12月28日)正式收官。从指数情况来看,上证综指报收于5261.56点,全年涨幅为96.66%,年内最高为6124.04点。深证成指收报17700.62点,全年涨幅为166.29%,年内最高达19600.03点。中小企业板指数收报6247.56点,上涨153.17%。
2007年沪深股指连创新高,总市值亦快速增长。统计显示,目前两市上市公司达153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达158%。仅仅两年时间,两市总市值增长了10倍,单2007年两市总市值就增长了4倍。
除了涨幅雄冠全球外,A股市场2007年融资额也居全球首位。根据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2007年沪深两市累计发行123只新股,包括再融资在内的股票筹资额达8127亿元。
2007年牛市是指数型大牛,更是个股全面开花的牛市。在这波大牛市中,整年涨幅为负的股票为零。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12月28日,相对2006年12月29日的收盘价而言,沪深两市已经没有一只下跌的股票(复权计算,剔除今年年内上市的新股和长期停牌的股票)。
鑫富药业以全年大涨1194%摘得"2007第一牛股"的桂冠。鑫富药业、锦龙股份、海通证券、广济药业、中国船舶、锡业股份、渝三峡A、科达股份、川投能源、美尔雅为2007年涨幅最大的十大股票,其中美尔雅全年大涨也在六倍以上。
另外,从板块上看,采掘板块、石化板块、医药板块等几个板块走得最牛。相应地,从板块指数涨幅上看,采掘指数以大涨350%位列第一,深证红利指数位列第二。
从开户数量来看,2007年几乎到了全民炒股的境界。2007年第一个交易日开户数为55112户,5月28日,A股开户数达到历史高点385302。同时,A股开户总数超过1亿户。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达到13870.21万户。比2006年底账户总数7854.01万户增加了6016.2万户。这一数字创下年度新增开户数纪录,是2006年新增开户数总和的近20倍。
2008:年初行情难乐观
虽然券商、机构对于2008年的高点预测各有不同,但大家均认同,2008年A股市场无疑仍将维持牛市格局。但是,市场上升的力度和广度可能都将逊色于2007年,估值和盈利的剧烈上升阶段已经过去,将转入缓慢上升。
虽然2008年将是一个"复杂"的牛年,不过投资者无疑仍然对2008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充满期待。回顾2006、2007年,这两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均是以"开门红"收盘。
这几日大盘休市期间,消息面上的一些变化可能都将对1月2日的首日开盘产生影响。令人欣喜的是,回顾近几日的消息,利多消息明显多于利空消息,其中港股昨日在2007年最后一交易日大涨442点及新的企业所得税率政策将正式实施,可能是支撑市场2008年首日上涨最好的做多理由。
不过有分析人士表示,需要提醒的是,由于2007年10月份以来的中期调整仍然没有结束,估值压力及新基金仍然停发,即使是开门红,但也不能对2008年年初的行情过于乐观,不可能复制去年1月份的"井喷"行情。(孙立云)
东方早报
A股不可能重演大涨 2008中国经济十大预测十大敏感点
2008年01月02日 04:19:31 中财网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下一页
□投资同比增长24%
□外贸同比增长20%
□CPI同比增长4.5%
□GDP能耗降至4.4%
□财政收支增速20%、14%
□M2同比增速约16%
新年伊始,本报与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联袂推出《2008中国经济十大预测》系列报告,从投资、外贸、消费物价、节能环保、财政、金融、产业、区域、大宗商品、劳动就业等十个方面,进行系统完整的分析预测。
报告认为,今年我国国内的体制政策环境、生产要素供给条件等因素,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全年GDP增速将从上年的11.5%回落到10.8%,国民经济将由加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回落到4.5%左右,大约比去年下降0.2个百分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为12.5%左右,基本与上年实际增长率持平,仍为正常偏旺。
关于2008年的房市、股市,报告称,今年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将出现转折性变化,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有望初步得到遏制。
而股市,报告认为,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总体上紧缩力度将加大,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有所改观,资金推动型的资产价格上涨动力减弱。A股市场不可能重演2007年股价普遍大幅上涨的一幕。 ⊙主持人:邹民生 乐嘉春
嘉 宾:范剑平(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
主持人:不同寻常的2008年开始了。从你们的预测分析看,在经济上有哪些方面最值得关注?比如GDP增长会是什么样子?还有老百姓最关心的物价涨幅会有多大?
范剑平:大概有十个方面吧。我们就从GDP和CPI谈起。
敏感点一:国民经济由加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GDP增速将小幅回落
受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内需求旺盛的拉动,去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的势头比较明显。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加大了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相关政策措施对抑制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宏观经济先行合成指数走势、季度经济预测模型测算和国际形势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07年全年GDP增长11.5%,略高于上年。
展望2008年,国内体制政策环境、生产要素供给条件等因素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去年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在2008年将更加显现积极的政策效果,有利于缓解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而近5年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形成的生产能力在2008年将大量投产达产,这将大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供给保障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有所增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有望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状况。
当然,2008年国内外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一是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二是粮食连续四年丰收增产后进一步增产难度加大;三是证券市场已经积累了较大风险,如何在化解证券市场风险的同时减少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将是宏观调控面临的严峻考验;四是出口减速可能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显性化,对新增就业、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都有不利影响。
中央明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在政策因素和国际市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社会总需求的强劲自发扩张势头有所减弱,国民经济运行将由过去五年的加速增长态势转为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态势,GDP增速将从2007年的增长11.5%回落到2008年10.8%,下降0.7个百分点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增幅与2007年持平;第二产业增长12.6%,增幅比2007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10.5%,增幅比2007年下降0.5个百分点。
敏感点二:CPI涨幅回落,物价总水平或呈前高后低态势
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以来,我国出现了较长一段时间的"高增长、低通胀"组合,2006年甚至出现GDP增长11.1%但CPI仅为1.6%的情况。其实,这种"高增长、低通胀"组合是由我国经济增长结构严重失衡导致的非正常组合。
2007年,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月提高。当前的物价波动仍属于农产品局部供求不平衡引发的结构性物价上涨性质。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看似偶然其实必然,是对"高增长、低通胀"非正常组合的校正。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预计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7%,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成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根据近十年来的经验,我国食品价格上涨存在大约三年左右的短周期,国内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将引导农民和企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生产。据此估计,2007年三、四季度应是食品价格上涨的高峰期,年底之后将开始回落,2008年将延续下行走势,消费价格涨幅呈现前高后低、小幅回落趋势。
初步测算,2008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回落到4.5%左右,大约比2007年下降0.2个百分点。
主持人:扩大消费现在被视为经济增长的第三大引擎。那么,国内消费,还有投资、进出口这三驾马车的情况又将怎样?
范剑平:这三驾马车的协调增长是我们的政策基调。我们就分别来看看今年的趋势。
敏感点三:百姓分享更多经济发展成果,居民消费实际增长保持高位
在宏观经济持续高涨的带动以及国家积极就业政策的引导下,2007年我国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由于就业状况好、新增就业人数多,企业效益好转使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提高,农产品涨价使农民普遍受益,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广大居民从经济增长中得到的实惠增多。
展望2008年,连续多年宏观经济景气较旺,新增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结构升级对消费仍然会保持较强的促进作用,这些基本因素决定了2008年我国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率仍将保持高位。此外,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举行,也将会对国内市场销售产生"奥运景气"推动作用。
根据我们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潜在增长率研究,与10%左右GDP增长率相匹配的消费品零售额潜在增长率大体在12%左右,2006-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已经超过12%,2008年进一步提速的可能性不大。预计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5.8%,比2007年低0.6个百分点左右,但实际增长为12.5%左右,基本与2007年实际增长率持平,仍为正常偏旺。
敏感点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略有回落,投资结构明显改善
我国这一轮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在20%以上运行已经79个月(6年多),目前尚未显示出疲态。2008年,促使我国投资保持较高增速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2007年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呈现逐月提高的势头,为2008年投资提供了增长惯性。
从国家投资调控政策来看,"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是政策主基调。为了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和节能减排,需要加大对先进产能和节能减排设施的投资。
2007以来,国家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从以需求调控为主转向增加供给、改善供给结构,加大了对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支持,2008年小户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项目增加较多,房地产投资成为带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是,2008年投资增长也面临一些限制因素。由于近期中央银行频频提高利率,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对企业的投资行为将起到抑制作用。同时,高能耗产品出口限制政策可能使这些行业供求和价格形势发生变化,不少行业投资回报预期降低。
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我们估计,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偏快区间运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依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预计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3.5%,比2007年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4%,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长25%,比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
敏感点五:受外部因素影响,我国贸易顺差增幅将明显下降
根据国内外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07年全年外贸出口增长25.7%,进口增长20%,外贸顺差约2680亿美元,比上年扩大约905亿美元,增长51%。
2008年我国出口将呈减速态势,一是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增多,特别是炒作中国产品质量问题对2008年的出口负面影响较大。二是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大,多年来建立在信用经济和财富效应两大基石上的美国居民消费快速增长可能减速;由于我国对美国出口主要以消费品为主,美国消费减速将对我国出口不利。三是国内2007年密集出台的控制出口过快增长和调整外贸结构的政策效果在2008年进一步明确显现,人民币升值步伐有所加快,各方面生产要素成本逐步提高。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使得2008年我国出口增速下降。
综合多种因素,初步估计,2008年我国出口增长19%,进口增长18%,贸易顺差规模大约为3284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604亿美元,贸易顺差的增幅由2007年的51%明显下降为22.5%。
主持人:还有两个敏感点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当期利润有关,这就是节能减排的情况以及行业效益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范剑平:这两个方面确实是投资界很关心的。我们也分别来谈。
敏感点六: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首次有望达到年度目标
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中央提出,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迎难而上,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将完善政策法规,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订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
同时,政府要求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中央政府还强调,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同时,近三年,对节能减排装备设施的投资2008年开始越来越多发挥作用,预计2008年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有望首次达到4.4%以上的年度目标,但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下降速度尚难达标。
敏感点七:工业生产增速稳中有降,行业经营效益逐步分化
随着出口和投资增速的放缓,工业生产先行指数预示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将延续去年的下行趋势,初步预测全年同比增长16.5%,比2007年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速由2007年的19.3%下滑到2008年的17.5%,轻工业增速由2007年的15.9%下滑到2008年的14.1%。
由于国际能源、原材料、农产品和海运价格大幅上升,同时,国内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环保成本、安全生产成本、利率、汇率和能源价格等各种影响成本的要素价格也明显上升,而工业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在经历了几年挖潜后开始减弱,在出口减速、投资转为平稳增长的市场需求背景下,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总体呈下降趋势,各行业之间更是明显分化。
主持人:回到股市、楼市,还有财政货币政策这些市场人士最关心的话题上来。你们怎么看?
范剑平:这是和经济全局有关的话题,我们分别来谈。
敏感点八:宏观调控政策从紧力度加大,资产价格过快增长有所控制
不可否认,2006年以来股指、房价快速上行局面的出现,有诸多因素的支撑:我国宏观经济多年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股权分置改革等各项市场制度进一步完善,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步伐加快,企业和家庭资金充裕,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存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这些因素为我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了机遇。
但也不能忽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非理性现象。从股市看,2007年上半年,大量业绩平平甚至亏损的上市公司在各种题材、消息的作用下,股价攀升较快;下半年,本应发挥市场稳定器功能的大盘蓝筹股则发力上涨,并带动指数迅速攀升。但在近几个月,股市出现剧烈震荡。与此同时,2007年房地产价格上涨势头较2006年有所加快,并呈现逐月加快的势头。不少城市涨幅在两位数以上。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令人关注。
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将加大,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有所改观,资金推动型的资产价格上涨动力减弱。预计2008年A股市场不可能重演2007年股价普遍大幅上涨的一幕。而随着对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调控政策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在2008年将出现转折性变化,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有望初步得到遏制。
敏感点九:财政政策真正回到稳健操作,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
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小幅回落,企业收入增速将难以保持2007年的高增长,再加上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企业所得税增幅将会有所下降;增值税改革试点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增值税收入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进出口贸易增速也会有所回落,进口环节税收增速会出现回落;证券交易印花税将难以保持2007年的高增长。
考虑以上这些减收因素,并结合数量模型测算,初步预测,2008年财政收入将增长20%左右,比2007年增收10000亿元左右。为了防止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2008年财政政策应该真正回到稳健的轨道上来,进一步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和财政赤字规模,同时把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财政建设投资支出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和一些已批准的建设规划重大项目,特别要从严控制各级政府楼堂馆所项目重新抬头。应出台严厉政策控制地方财政实际上的"赤字"规模,对政府负债经营城市建设的做法加以规范管理,控制政府投资扩张势头。
敏感点十:货币政策真正从紧,多举齐发回收货币流动性
从防止经济运行从偏快转向过热和防范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等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2008年货币政策明确从紧的政策取向。在货币政策执行上,将保持前瞻性和主动性,更加注重预调和微调。
2008年在利率调控上,将从国内经济运行需要出发,不能囿于中美利差的限制,必要时选择自主加息,来消除负利率,使利率水平不断趋近均衡利率。
在当前形势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利大于弊,对外可以降低进口成本,促进国内企业更多利用国外技术设备、资源和加快"走出去"步伐,对内可以提高出口门槛,压缩国内落后产能通过出口继续生存的空间,加大推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2008年应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适度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区间,不仅要实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更要引导人民币一揽子货币实际有效汇率实现小幅升值。
2007-2008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表指标 07年预测
指标 07年预测 08年预测(中方案)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亿元)
(%) (亿元) (%)
GDP 246135 11.4 282316 10.8
一产 28453 4.0 31071 4.0
二产 121899 13.4 141871 12.6
三产 95783 11.0 109374 10.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8.2 16.5
重工业 19.3 17.5
轻工业 15.9 14.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37887 25.5 170290 23.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18056 26.3 146389 24.0
房地产投资 25100 29.5 31375 25.0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89094 16.6 103259 15.9
出口(亿美元) 12182 25.7 14497 19
进口(亿美元) 9502 20 11212 18
外贸顺差(亿美元) 2680 328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4.7 4.7 104.5 4.5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02.9 2.9 103.5 3.5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 104 4 104.5 4.5
M0 30592 13.0 34569 13
M1 153124 21.5 182218 19
M2 4088819 18.3 4763474 17
08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一、出口增幅低于进口 贸易顺差明显下降
今年我国经济仍将在高位运行。综合考虑影响国内外因素,预计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6100亿美元,增长20%左右。其中,进口增速降低幅度将明显低于出口,贸易顺差增速将有所放慢。
一、2008年中国外贸走势预测
从经济运行总体态势看,2008年中国经济仍将在高位运行。综合考虑影响中国外贸的内外因素,预计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6100亿美元,增长20.4%。其中,进口增速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出口,贸易顺差增速放慢。出口将达14800亿美元,增长15.5%;进口11200亿美元,增长18.0%。贸易顺差达到3600亿美元以上,顺差的增幅将明显下降。
(一)国际环境
1、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尽管去年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但是大部分国际机构认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世界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一方面,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或有小幅下调,将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中国外贸出口持续快速扩大;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与非洲国家增长势头明显加快,对中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与走出去战略有积极意义。
综合来看,由于世界经济前景复杂,如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石油市场不稳定性、外汇大量流入给新兴市场经济造成影响以及全球失衡等问题,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面临的形势不乐观。但这也为中国降低出口增长速度,缩减贸易顺差提供了外在机遇。
2.国际商品市场走势分析。2007年,国际商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全面上涨,贸易量大幅增加。估计2008年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会出现一定波动,由于美联储降息以及美元贬值,将使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出现相应上涨,拉动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升,提高我国初级产品进口成本。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世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除个别商品外,国际市场工业品价格也出现普遍上行的趋势,将为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提供有利条件。
(二)国内环境
1、国内经济发展趋势。2008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国内投资继续保持较高速度,消费需求明显上升。投资与消费的持续扩大将对进口产品需求增加,2008年中国对国外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先进设备和零部件进口将明显扩大。同时,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定价能力不断提高,这将使中国2008年出口规模保持稳定。
2、影响中国外贸的长短期因素。目前外贸领域存在的某些因素仍将影响我国2008年外贸运行。(1)由于很多出口企业提前签订了大量出口货单,中国今年出口具有一定刚性。(2)国外技术和贸易壁垒将继续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3)由于中国要素价格改革已经迫在眉睫,2008年出口产品成本可能大幅提高。(4)我国当前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加工制造环节,这一局面短期内不改变,中国出口仍会面临较大压力。(5)中国加工贸易比重偏大由来已久,而且短期很难大幅下降,这必然对对外贸易方式转变产生限制作用。
二、主要政策措施建议
2008年,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多渠道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
(一)优化出口结构
在保持出口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出口结构,着力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1、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2、以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3、支持自主性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完善加工贸易行业准入标准,实行鼓励、限制和禁止的分类管理;5、加强对出口商品价格、数量的动态监测。建立健全重要商品出口预警机制,引导出口企业合理自主调节出口,避免在某一市场集中过快增长。
(二)积极扩大进口
完善进口政策与制度,积极鼓励进口,优化进口产品结构。1、清理各项限制进口的政策,对不合理的限制进口政策进行修改和完善;2、恢复进口信用保险,使中小企业的进口潜在需要为实际可操作的进口需求;3、扩大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口;4、利用贴息和政策性进口信贷鼓励进口高新技术产品、重要装备、能源和原材料;5、扩大国内有需求的肉制品、奶制品等食品进口,适当扩大名牌家电、服饰、工艺品等高档消费品进口,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三)提高参与国际定价和应对贸易磨擦的能力
健全贸易运行监测预警体系和摩擦应对机制,深入研究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健全贸易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统一、协调的多双边反应机制,多渠道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1、合理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增强应对贸易争端的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2、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要从源头抓起,加快能源、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提高出口产品的环保成本;3、敦促美欧等发达国家放宽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4、适当扩大企业和商品储备进口,分散国家集中进口的风险,择机进口一些国内短缺、长期依赖进口的石油、棉花等重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用于充实国家储备;5、规范、引导企业积极稳妥地运用期货贸易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国际市场风险。建立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中介机构间分工合作的产业安全协调机制,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
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
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外贸领域宏观调控效果开始显现,出口增速下降,进口增速趋升,外贸产品结构不断改善,利用外资质量提高,"走出去"战略实施成效明显。"两高一资"性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抑制,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资源性产品进口有所加快。但是外贸领域贸易顺差规模持续扩大、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外贸依存度过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综合各方面因素,初步预计,2007年全年我国进出口增长速度将达到23.1%,总额实现21670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26%,达12210亿美元;进口增长20%,达9460亿美元;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700亿美元。
(一)2007年我国外贸运行四大特点
1、出口增速较快,进口增速平稳。2007年1-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19690.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6%。由于国家加大了外贸领域调控力度,外贸领域的宏观调控措施成效已经显现。
2、初级产品及资源类产品进口扩大,进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重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放缓。在国家一系列调整外贸出口产品结构措施出台后,钢铁等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简称"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3、贸易方式转变步伐加快,一般贸易加速发展。2007年以来,国家在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继续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方面力度进一步加强,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一般贸易快速发展。一般贸易发展速度持续高于加工贸易,说明我国贸易方式正在逐步发生转变。
4、多元化市场战略进一步取得成效,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以及新兴市场贸易增长情况良好。数字显示,我国外贸多元化市场战略正在稳步推进。
(二)外贸运行中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尽管我国外贸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当前外贸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与解决。
1、对外依存度过高,世界经济对我国的影响明显加深。外贸依存度过高是近几年我国外贸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2007年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2007年1-9月,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71%,创建国以来最高水平。
贸易依存度的快速提高,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安全。一方面,进口的高依存度将给国内经济安全造成隐患。另一方面,这种外向型经济无疑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造成影响。
2、外贸顺差激增,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加大。2007年以来,贸易顺差扩大趋势仍然较为明显,顺差问题成为我国外贸领域的突出问题。巨大的贸易顺差不仅给人民币升值带来更大的压力,而且会加剧中国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同时加大国际收支失衡程度,使外汇占款过多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
3、国际收支失衡,流动性过剩较为严重。截至2007年11月,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接近15000亿美元,同比增长45%左右。国际收支失衡、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货币流动性压力加大。而美元贬值将引起我国以美元为主要内容的外汇储备和投资于美国国债的外汇资产严重缩水,使我国外汇资产蒙受巨大损失。此外,在我国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下,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必然引起外汇占款量的相应增加,造成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M2)的大量投放。央行不得不通过大量发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提高利率,回收流动性,冲消外汇占款上升对基础货币和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严重影响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二、投资增长促进因素大于投资抑制因素
2008年我国投资快速增长的国内条件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促进投资快速增长因素的作用要强于抑制投资增长因素的作用,这将使得我国投资在2008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会较去年有所回落。
一、2008年我国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投资快速增长是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综合考虑各项因素,预计2008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达到170290亿元,同比增长23.5%左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638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4%左右;其中房地产投资额将达到31375亿元,同比增长25%。
(一)促进投资增长的三大因素
2008年,有三大因素促使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较2007年将有所降低。
1.在建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投资增长的惯性较强。由于2007年新上项目较多,使得目前的在建项目投资保持较大规模。巨大的在建项目计划投资额为2008年的投资增长提供了空间,按照目前240922亿元的在建项目计划投资额和2007年预计月度平均投资完成额,目前的在建项目计划投资额足以维持近两年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
2.企业产销和赢利状况良好,投资积极性较高。2007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企业产销和赢利状况良好,投资积极性较高。1-11月份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9%,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企业产销两旺,利润大幅增长,选择扩大投资是其当然之举。
3.企业资金充裕,投资资金来源有保障。由于企业赢利状况较好,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增长较快,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从股票市场筹资金额增长较快,目前企业用于投资的资金来源比较充裕。除了企业赢利状况较好之外,2007年前11个月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股票市场保持高涨态势,截至2007年11月5日,企业通过公开上市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达4081.8亿元,直接融资已经成为企业首要的融资渠道。宽裕的资金为2008年投资的增长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抑制投资增长的四大因素
2008年也存在一些抑制投资增长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外贸出口增速下滑不利于企业销售收入和赢利的进一步增长。2007年前7个月我国出口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8月份以后受国家出台的降低出口退税率、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口增速开始明显下降。考虑到受美国经济下滑影响,且从美国经济下滑到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存在2-3个季度时滞,我们预计2007年8月份以来我国出口增速下滑的态势有可能在2008年较长时间内持续下去。由于目前我国许多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出口的下降将会明显地影响企业的销售和赢利状况,企业利润增长的下降,将会降低部分行业内企业的利润率,从而对企业的投资产生抑制作用。
2.企业发行股票的步伐将放缓,对企业资金来源产生一定影响。2007我国企业发行股票融资的规模大幅增长,国内资质良好的大型企业多数已经上市。由此来看,2008年企业发行股票融资的规模不大可能再出现2007年这样的增幅,这将会使得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受到影响,从而对企业资金来源的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将对企业投资产生抑制作用。
3.石油价格上涨和资源价格改革等措施将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最近一个时期,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已经传递到我国国内。考虑到各类能源之间的比价关系,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还将会逐渐对国内煤、电、汽、天然气价格产生影响。在这种背景下,2008年国家出台资源价格改革的可能性加大,资源价格水平将会提高。再者,国家关于提高资源税的方案已经酝酿多时,出台的条件基本成熟,一旦出台,也会对企业的投资成本产生影响。此外,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国家提高了许多行业的技术标准,这些技术标准的实施,短期内将会加大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成本,抑制企业的投资。
4.货币政策的收缩将会对投资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为抑制经济偏热和价格上涨幅度明显提高,2007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收紧货币供应和信贷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近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尝试对购买第二套商品房的贷款者采取提高首付比例的措施。随着这些措施效果的显现,将会逐渐对投资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国家收紧了银行的贷款,将会对国内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产生较大影响,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将会对房地产投资的偏快增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影响投资增长的两大不确定因素
除了上面所述促进和抑制投资增长的因素之外,也存在将会对2008年投资增长产生较大影响、但影响效果难以确定的因素,这类因素主要包括:
1.内外资所得税税率合并的影响。企业所得税法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企业所得税法的关键性变化是取消了原来对外资企业的优惠税率,改为内外资企业实行统一的所得税税率。实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如果对吸引外资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那么就会对2008年我国投资增长起抑制作用。
2.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似乎有加大迹象。如果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降,那么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相应会大一些。除了对出口的影响之外,美国经济增速下降还会对我国利用外资产生一定影响。当美国经济状况不景气时,外资在美国的投资机会相对较少,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的外资增多,对中国全部投资的规模会产生带动作用,从而对经济增长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二、2007年投资高位稳定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去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高位增长态势,符合国家调控方向的领域投资增长明显加快,但部分高耗能产业投资的增速依然很快。
(一)投资高位稳定增长,呈现三大特点
200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有三大特点:增长比较稳定、与消费增长更趋协调、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1、投资高位稳定增长,上半年加速增长势头得到抑制。2007年1-11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保持高位稳定的状态,月度累计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5%上下两个百分点的区间内。从月度之间的变化情况来看,上半年呈现逐月加快增长的势头,进入三季度之后受收紧信贷、提高利率等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加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抑制,三季度各月累计增长基本保持不变。
2、投资与消费增长更趋协调。2007年1-11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8%,比上年同期仅加快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07年1-11月份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同比增长16.4%,较2006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由于投资增速提高幅度明显低于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的提高幅度,使得两者之间的增长更趋协调。
3、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2007年我国投资结构有所优化,符合国家调控方向的领域投资增长加快,具体表现:一是农林牧渔业加快。1-11月份农林牧渔业投资1235.29亿元,同比增长37.6%。二是经济适用房投资增长明显加快。1-11月份城镇经济适用房投资同比增长31.7%,比上年同期加快21.3个百分点。三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投资增长较快。1-11月份环境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51.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近两倍,虽然这方面的投资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不大,但投资的社会效益较大。
(二)投资总量及部分高耗能投资增长仍然过快
1、投资总量的增长仍然偏快。2007年1-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6.6%,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这样的增速是偏快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比较来看,2007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明显高于消费,而投资增长偏快是经济偏热的重要原因之一。
2、高耗能行业投资过快,节能减排压力很大。2007年在投资增速加快和出口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加快,给节能减排造成很大压力。1-11月份,高耗能行业投资16876亿元,同比增长24.6%。受投资和出口增长的拉动,高耗能行业工业产品增速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由于工业生产增长快于上年同期,尤其是高耗能产业增长快于上年同期,2007年前11个月电力消耗增长明显快于上年同期。发电量的加速增长,必然会加大能源的消耗,并加大对环境的压力。
三、消费稳步增长 CPI前高后低小幅回落
2007年,我国消费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物价总体水平明显上升。展望2008年,消费需求仍将呈现稳步上升的走势,消费的实际增长仍将保持在12.5% 水平,与 2007年增长水平基本持平,并将继续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8年消费价格涨幅将呈现前高后低、小幅回落趋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回落到4.5%左右,大约比2007年下降0.2个百分点。
2007年我国消费需求增长五大特征
2007年消费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预计全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有望达到 16.6% ,由此成为自 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与此同时,我国物价总体水平明显上升,是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
根据我们的分析预测,2007 年全年,我国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89094 亿元,同比增长 16.6% ,比上半年加快 1.2个百分点,比 2006 年增幅提高 2.9 个百分点,这是 1997 年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的最快速度。考虑到 2007年物价涨幅较大,消费实际增长大约在 12.6% 左右,增幅基本与 2006 年持平。
第一,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和实际增长达到 10 年来较高水平。2007年我国的消费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呈现逐季加快的态势。1-11月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0194.7亿元,同比增长 16.4% 。1-11月累计增速比 2006 年同期提高 2.8 个百分点,比 2006 年全年提高 2.7个百分点。如果扣除物价因素后, 1-11 月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 12.4%。这是自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的最高速度。
第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所提高。2007年以来,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但消费需求的贡献率却有所加大。数据显示,1-11 月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 16.4% ,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 2.7 个百分点。2007年 1-11月份,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 12.4%,继续高于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稳步提高。这表明,我国经济高增长已成功地由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新一轮消费增长的稳步攀升将继续引领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第三,服务消费对零售额大幅提高影响深远。2007年以来,我国的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主要表现为速度加快、比重提高、贡献率提高三大特点。
第四,消费者信心指数创近三年来新高。2007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逐季提高,并创下近三年来最高水平。从目前来看,国内经济持续高增长、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提高,这些因素促进了我国消费者信心的持续走高。
第五,八大类消费支出有增有减,恩格尔系数趋于平稳。根据对城镇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分析, 1-6月份家庭设备用品、衣着、交通和通讯、食品、医疗保健和杂项等六类消费支出增速明显快于上年,娱乐教育和居住两类支出增速有所减缓。另外,恩格尔系数呈平稳甚至下降态势。
2008年消费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由于消费需求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积极、最有效、最不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也是结构调整和政策鼓励的着眼点,2008年消费需求仍将呈现稳步上升的走势,继续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中,支撑2008 年消费持续增长有五大因素。
第一,本轮消费增长更具持续性。 起始于 2002 年三季度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距今已有 6 年多的时间,居民消费需求在 2004年以后才启动与升温。这表明,消费需求增长要晚于经济增长,本轮消费增长更具有持续性。
第二,伴随着未来我国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 2008年消费增长将更具持续性和扩展空间。随着我国个人收入及储蓄持续增长,必将带动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热点转换,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而非外在因素,也会增强2008 年我国消费非但不会减弱,反而还会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仍将支持消费扩大。近几年来,收入增加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显著提高。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城市居民每百元收入带来的消费增量是 55.4 元,比 2000 年提高 18 元;农民每百元收入带来的消费增量是 79.9元,比 2000 年提高 30.6 元。随着对我国城乡居民未来收入增长预期趋于乐观,这一因素将会促进城乡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并继续支持2008 年我国的消费增长。
第四,抑制出口将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台了一系列取消优惠和限制性措施,调控政策有所见效,出口增速也呈逐月有所减缓之势。如果这一势头在2008 年得以延续,在客观上会促使国家采取措施扩大国内消费,从而有利于 2008 年我国的消费增长。
第五,奥运会将促进我国消费大幅增长。从其他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经验显示,举办奥运会将对该国发展经济和扩大消费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据专家测算,奥运会将拉动中国经济当年增长0.3个百分点。除了对投资有拉动作用外,奥运会还具有对旅游业、餐饮业、商业等服务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此外,税率成本降低将带动服务消费行业价格下调,将刺激和拉动服务消费增长。
初步预计 2008 年的消费需求增长情况为:消费品零售额将实现 102993.9 亿元(同比增长 15.9%),尽管预期消费的名义增速可能会低于 2007 年约 0.7 个百分点,但扣除物价因素后, 2008 年消费的实际增长仍将保持在12.5% 水平,与 2007 年增长水平基本持平。
2008年物价上涨水平将会小幅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2007 年消费品零售额快速增长有消费需求自身扩大的因素,也与 2007年物价水平涨幅较高有关系。而2007年我国物价总体水平明显上升,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
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例来看,2007年1月份的CPI同比增长为2.2%、2月份为2.7%,3月份为3.3%,4月份为3.0%,5月份为3.4%,6月份为4.4%,7月份为5.6%,8月份为6.5%,9月份为6.2%,10月份为6.5%,11月份为6.9%。1-11月份CPI同比增长为4.6%。同时,工业出厂品价格指数(PPI)也呈现同样的波动趋势。这表明,物价水平已呈现加快的上涨态势。
导致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受到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的突出影响,而非食品价格涨幅相对比较稳定。2007年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物价指数单月涨幅和年涨幅都将创1997 年以来的新高。从当前来看,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仍然属于农产品局部供求不平衡引发的结构性物价上涨。
尽管目前我国商品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但受生猪、油料产能恢复的周期性影响,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拉作用将持续一段时间,且有可能出现向其它领域价格一定程度的传导。
2007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对稳定价格预期、控制物价进一步上涨将起到一定作用;但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没有改观,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客观存在,居民和企业通胀预期走高,新涨价因素的影响程度较难确定,对控制物价十分不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预计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7%,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根据近十年来的经验,我国食品价格上涨存在大约三年左右的短周期,国内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将引导农民和企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生产。但是,随着政府将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货币政策从紧操作将使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局面有所改观,同时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完善储备体系,提高价格调控预见性,加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及时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
据此估计,2007年三、四季度将是食品价格上涨的高峰期,年底之后将开始回落,2008年将延续下行走势,消费价格涨幅呈现前高后低、小幅回落趋势。2008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回落到4.5%左右,大约比2007年下降0.2个百分点。
■政策建议
从四方面入手扩大消费
第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优先考虑低收入群体。从目前来看,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预期得到改善,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消费需求增长。但是,目前我国的医疗、养老和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仍需完善,这一因素成为制约和影响低收入群体扩大消费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完善和健全合理恰当、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考虑如何保障低收入者问题,由于这部分人的数量庞大,消除他们消费的后顾之忧,将有利于刺激和扩大我国的消费增长。
第二,需要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保障机制。由于目前我国仍是世界上基尼系数最大的国家之一,目前国家财力日趋增强的条件下,要想提高全民的整体消费水平、消除贫富差距及保证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正常增长,建议国家应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从目前来看,我们的补贴制度不够完善,补贴标准、补贴经费来源、补贴时间和补贴对象短期随机性较强,如何定期更新信息,把补贴制度长期化、规范化,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低收入者能及时得到政府的补贴资助。这也是我们扩大消费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第三,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扩大农村消费力度。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支持下,尽管农民收入自 2004 年以来已连续三年保持 6%以上较快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由 1994 年的 3.21 倍扩大到 200 年的 3.28 倍。
如果考虑到当前物价上涨等因素,尽管这两年农民消费增速与自身相比提升较快,但农民的消费增幅仍低于城市消费,且农村消费所占总消费比重无明显提高。所以,当前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而且还要拓展农村的消费力度。尤其是要将适合于农村消费的产品送进农村,以此来有效地刺激和扩大农民的潜在消费欲望,并提升农民的即时消费水平。
第四,服务消费统计体系尚需规范、科学和定期公布。目前,由于我国在统计制度存在着一些不完善因素,导致服务消费缺乏准确的统计,如服务消费的统计缺乏连续性和可比性,低估、漏报的现象普遍发生。因此,如何建立科学、规范化和定期发布的服务消费统计核算系统,这是国家应当考虑的问题。由此,建议我们应在双月或每季度公布一次服务消费的统计数据,以此来准确地反映服务消费的增长变化,并及时反映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于我们认识和判断我国消费增长形势是相当关键的,而且还有利于国家为制订扩大服务消费的政策措施提供扎实的基础,最终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消费服务业发展,并刺激和扩大消费增长。
四、单位能耗有望首次达到年度目标
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节能减排的政策环境将有一定好转。预计2008年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有望首次达到4.4%以上的年度目标,二氧化硫排放量也有望下降2%以上,但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尚难达标。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07年前三季度在经济增长11.5%的同时,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单位GDP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的拐点已经出现,为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然而,无论是从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艰巨型还是从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上看,节能减排形势都不容乐观。做好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任务仍相当艰巨。
2007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
近年来,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情况继续趋好。其中,前三季度,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主要产品能耗继续下降,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实现双双下降。
第一,积极淘汰落后产能,通过结构调整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2007年以来,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依法停止供电。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二,燃煤机组的脱硫率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高。2007年前三季度,新增燃煤脱硫机组227台,装机容量7412万千瓦,全国脱硫装机容量累计达到2.23亿千瓦,占火力发电装机容量的42%;我国已新增2000余万吨的城市污染处理能力,1700多家重点企业采取了污水深度治理措施,占全国化学需要量排放量三分之一的造纸行业有1000多家被停产整治或限期治理。洞庭湖流域在关闭200多家造纸企业后水质明显好转。
第三,实行区域和流域限批政策,督促违规项目进行整改,从源头控制污染。2007年是环保部门近30年来首次启用"区域限批"行政惩罚手段,对4个行政区域、4个电力集团所有建设项目实行停批、限批,并建议追究有关人员行政责任。7月份环保总局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
第四,加强对节能减排的统计监测与考核工作,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2007年11月份,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关于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开始纳入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在节能减排中的责任主体作用。这样,节能减排目标作为对各地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中面临五大困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第一,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增加了理顺要素价格的难度。当前,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还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供求关系,"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没有很好落实。理顺以资源性产品为代表的要素价格,无疑对形成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起着重要作用,但这也将进一步加大整体物价水平上涨的压力。
第二,在就业压力和税收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做好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存在难度。当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资源型产业中的中小企业)的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把GDP增长当作硬任务、把节能减排当成软指标。
第三,从行政手段向市场化的方式过渡,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尚需时日。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仍然主要是由中央政府主导和以行政手段为主,依靠节能减排指标的层层分解来约束地方政府和企业实施,缺少长效机制,没有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由此,出现了类似资源性产品价格仍然偏低、违法成本低和守法成本高等问题,要较好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较长时期的努力。
第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支撑作用发挥不够。我国大部分企业作为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主体,但缺乏加大投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另外,各级政府的投入又普遍偏低,支持节能减排的稳定投入机制还未形成。与此同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大技术的研发还比较薄弱,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广泛。
第五,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节能减排面临较大的难度。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在增加,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难度还很大。
2008年节能减排政策环境将进一步好转
2008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三年,也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与前几年相比,2008年节能减排的政策环境将有一定好转。预计2008年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有望首次达到4.4%以上的年度目标,二氧化硫排放量也有望下降2%以上,但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尚难达标。
第一,节能减排的法律、政策环境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2007年,国务院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工作部署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对落实方案进行了部门分工。各地也相继研究制定了本地区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或决定,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在法律建设方面,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已颁布实施,《能源法》正在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可望在2008年年中正式实施。做好《循环经济法》的立法准备工作,以及发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这表明,2008年节能减排的政策环境在进一步好转。
第二,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体系,服务于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2008年,预计我国将扩大资源税征收对象、上调资源税税率,并由目前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将税收与资源市场价格直接挂钩,以体现对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付出的代价。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探索建立环境税收制度,运用税收杠杆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
第三,节能减排投入将有较大幅度增加,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预计2008年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将继续有较大幅度增加,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8日在中欧工商峰会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30%。
第四,加强做好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工作,继续把实施节能工程作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环境治理工程。2008年将继续切实抓好钢铁、有色等重点耗能工业以及建筑和交通行业的节能工作,加强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管理,开展重点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以保证"十一五"期间的一些节能目标,如形成2.4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等。另外,支持节能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等。
第五,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持把"压小"作为"上大"的前提条件,切实落实关停责任,妥善安排好企业职工。促进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稳步发展替代能源,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05年的7.5%提高到10%。
五、财政政策真正发挥优化结构稳健功能
为了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2008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完善落实政策内容,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方面的独特功能。
一方面,要在短期调控政策层面上防止经济从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另一方面,要加大制度层面上的改革力度,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
2008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完善落实政策内容,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方面的独特功能。
1、继续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与结构
考虑到2008年经济增速依然较高,财政收入增长仍然较快。2008年可以进一步减少长期建设国债与财政赤字规模,降低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的投资,使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比2007年有所增加。财政建设投资支出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和一些已批准的建设规划重大项目,特别要从严控制各级政府楼堂馆所项目重新抬头。同时,对有利于技术升级和优化部门结构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主导产业以及对于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公共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中形成瓶颈制约的基础设施项目继续提供支持。确保中央政府建设投资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比例高于上年,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项目建设。
2、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一是确保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比2007年有所增加。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是农村水利、道路、安全饮水、电力、沼气等方面的建设。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文化设施。二是加大支农补贴力度。进一步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并改进补贴政策和方式。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办法,探索建立粮食综合补贴制度。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稳定农民种粮收益。三是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财政安排一定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支出,用于鼓励已经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制度。四是加大对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支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五是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六是继续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切实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保障范围。
3、加大财政政策结构调节力度,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一要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率和进出口关税税率,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扩大资源性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二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优化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继续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动科研机构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推动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运用补助、贴息、税收、价格等扶持政策和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金投向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三是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研究出台鼓励废旧物资回收,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等的相关财税政策,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排污收费政策,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四是制定鼓励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同时,对高效节能新产品的生产或销售过程实行优惠税率,对提供节能服务的企业给以适当的税收优惠,推动节能产业发展。五是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研究设立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基金。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提高铁路、地铁车辆,造船基础设施和重点船用配套设备,重大电力、石化、大型施工机械等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
4、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
一是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支持扩大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继续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支持做好农民工及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二是完善城镇职工最低工资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完善企业收入分配政策,调节国有企业管理者与职工的收入差距,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规范垄断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三是通过税制改革、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整顿分配秩序等措施,加大收入再分配力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三是加大对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加快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四是支持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落实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着力支持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5.深化财税改革,推进税制结构性调整
一是企业所得税法及其配套措施将从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是增值税改革试点将继续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实施,全国性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方案将研究制订。三是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作用。四是资源税改革将积极推进。我国改革资源税制度,将实行从价计征和保护资源的方法。
6.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一是运用财税杠杆,大力支持粮油肉等农产品生产,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二是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相关财政工作,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三是密切关注价格上涨对民生的影响,及时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政策,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收入增速约20% 支出增幅约14% 赤字率继续下降
2008年财政收支形势展望
考虑下列多种因素,并结合数量模型,初步预测,2008年财政收入将增长20%左右。
第一,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出现回落,主要税种增速也将出现一定回落。关系税收增长的主要经济指标是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企业实现利润、进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等。初步预计,2008年GDP增速将从2007年的11.4%左右回落到10.8%左右,其中投资增速和出口增速将分别从25.5%和26.0%回落到23.5%和19.0%,在这种背景下,工业增长速度将从18.0%左右回落到16.0%左右,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会明显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从16.3%左右回落到15.5%左右。因此,来源于工商业增加值的国内增值税和来源于企业利润的企业所得税增速将较2007年有所降低。
第二,国内消费需求会有所减缓,以特定品目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计税依据的国内消费税增速将不会高于2007年。2008年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保持一定的水平,但作为消费税主要税源的卷烟和汽车、摩托车消费难以出现明显高于2007年的增长,因此国内消费税增速预计不会高于2007年。
第三,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建筑安装和房地产业增长减慢,以经营收入作为计税依据的营业税将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营业税收入总增收额的50%左右来自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营业税,受宏观调控的影响,2008年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增长将放缓,相应的营业税增长也将减慢。2008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将受到一定的控制,金融保险业营业税增长将比较平稳。交通运输、电信、住宿餐饮和服务业营业税也将稳定增长。
第四,经济增速回落影响进口增长,进口增速的回落将影响海关代征两税和关税的增长。
第五,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实施,国内企业所得税税率将适当下调,2008年企业所得税增幅将会有所下降;2008年,国家将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个人所得税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增值税改革试点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增值税收入增长将受到负面影响;证券市场将难以出现2007年的火爆场面,证券交易印花税将难以保持2007年的高增长。
2008年财政收入增幅明显低于2007年,财政支出增幅也将低于2007年,初步预计增长速度在14%左右。财政赤字将比2007年减少,赤字率继续下降。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为政府增加财政投入打下了良好基础。2008年财政支出的重点将进一步转向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基建支出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2008年国家将保持一定规模的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比上年有所增加。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重点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保、社会事业领域项目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3)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投入。2008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优先发展教育,并将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将进一步提高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地方财政负担免费提供地方课程的教科书所需资金。2008年政府将支持建立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个体系。还将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较大幅度提高财政补助标准;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逐步将城镇非从业居民纳入覆盖范围。2008年政府将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好扩大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4)支持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2008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节能减排投入,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西部地区污水管网、污染减排监管体系等建设,加大"三河三湖"以及松花江等重点流域的治理投入。对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项目及专用设备投资实行定期减免或抵免企业所得税,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抵扣。
2007年1-11月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当月收入5196.01 3045.54 3542.07 5832.41 4107.50 4394.31 5212.32 3495.424091.32 5347.12 3913.10 当月增速 34.2 20.2 22.4 36.6 34.2 30.2 28.929.7 42.2 40.7 47.1 累计收入 5196.01 8241.55 11783.62 17616.03 21723.5326117.84 31330.16 34825.58 38916.90 44264.02 48177.12 累计增速 34.228.7 26.7 29.8 30.6 30.6 30.3 30.2 31.4 32.4 33.5
2007年1-11月财政支出增长情况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当月支出1870.86 2543.71 2874.18 3220.47 2922.2 4488.57 3236.56 3426.674433.11 3560.25 4508.19 当月增速 -16 63.1 14.8 18 34.9 31.5 28.2 31.529.4 33.3 19.1 累计支出 1870.86 4414.57 7288.75 10509.22 13431.4217919.99 17125.86 24583.22 29016.33 32576.58 37084.77 累计增速 -16 16.615.8 16.5 20.1 22.7 23.5 24.6 25.3 26.1 25.2
2007年
财政收支结构调整明显
我国经济在2007年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速度和效益同步提高,财政收支状况良好。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07年前三季度GDP增长速度达11.5%,比去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速明显加快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快,再加上物价上涨和税收征管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在近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出现了进一步加快的势头。1月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48177.12亿元,增长33.5%,较上年同期增速高出8.8个百分点,完成年度预算的109.3%。
2007年财政收入增长有以下几个特点:
(1)税收收入快速增长,主要税种收入呈现了与经济增长较为协调的发展态势。2007年1月至11月,与税收相关性较大的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增长18.5%、26.8%、16.4%、23.6%,均保持较快增长,为税收收入的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海关代征进口税收等主要税种增幅均在20%以上,从税收增幅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看,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协调。
(2)国内流转税增长平稳。国内流转税主要涉及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和营业税三大税种,1月至11月份,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和营业税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1.4%、17.6%和29.7%,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加快。1月至11月份,国内流转税收入22242.01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46.2%,同比增长23.2%,比上年同期多增4190.41亿元,拉动财政收入增长8.7个百分点。
(3)所得税增长加快。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1月至11月,由于经济增长较快,企业利润增加较多,企业所得税增幅高达39.2%,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个人所得税增长30.1%,比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
(4)进口产品消费税、增值税和关税速度增长较上年同期有所加快。1月至11月,一般贸易进口增幅同比增长27.4%,相应地,前11个月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完成5661.60亿元,增长23.1%。关税完成1318.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
(5)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大幅增长。自2007年1月1日起,国家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标准和征税范围,同时,加强对土地增值税预征和清算的征管力度。1月至11月,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102.7%,土地增值税增长80.3%。
(6)证券交易印花税增幅巨大。2007年沪深股指迭创历史新高,两市股票交易金额大幅上升,再加上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上调,1月至11月,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同比增长1152.5%,比2006年同期加快1014.1个百分点。
(7)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增速大幅回落,增加了财政收入。2007年,为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较大调整,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和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1月至11月,外贸企业出口退税4740.74亿元,增长12.9%,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8)非税收入增长较快。1月至11月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长75.6%,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123.5%。
财政支出进一步向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
2007年1月至11月,全国财政支出37084.77亿元,增长25.2%,比上年同期加快8.3个百分点,完成年度预算的79.7%。1月至11月财政支出增速比财政收入增速低8.3个百分点,由于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快于支出的增长,收支余额由上年同期的6472.37亿元增加到11092.35亿元,多结余4619.98亿元。
2007年,当月财政支出增速波动较大,累积财政支出基本呈现逐月上升走势。从财政支出结构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政府对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等民生事业投入大量增加,相关财政支出均高于当期财政支出的增长。1月至11月,教育支出5578.19亿元,增长3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28.46亿元,增长28.6%;医疗卫生支出1418.85亿元,增长40.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377.69亿元,增长26.8%;交通运输支出1503.08亿元,增长61.7%。以上五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0.5%,拉动财政支出增长10.2个百分点。
(2)财政支出向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1月至11月,农林水事务支出2360.97亿元,增长31.4%;科学技术支出1173.93亿元,增长33.0%。
(3)保障公共支出需要,压缩一般性开支。1月至11月,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678.43亿元,增长11.3%;外交支出186.66亿元,增长31.8%;国防支出2822.90亿元,增长10.7%;公共安全支出2764.71亿元,增长22.2%。以上支出项目增速大多低于同期财政支出的速度,这表明2007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向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群体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着力支持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六、货币政策从紧 多手段收回货币流动性
在2008年的金融调控中,"三率"--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将继续调整,实际利率和汇率水平将告别"名紧实松"的状态,公开市场操作也将灵活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将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将适时、适度调整,形成动态协调配合机制,更好地发挥综合调控作用。在近一轮的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稳健不足、实际偏松的现象,也将真正回到"稳健"的轨道上来,与货币政策形成紧缩合力。
按照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基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首次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
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首先,为提高金融调控的效率,货币政策在执行中,将在继续协调使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同时,加强对价格型工具的运用。我们估计在2008年的金融调控中,"三率"--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将继续调整,实际利率和汇率水平将告别"名紧实松"的状态,公开市场操作也将灵活运用。其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将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将适时、适度调整,形成动态协调配合机制,更好地发挥综合调控作用。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在解决结构失衡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通货紧缩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刺激内需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近一轮的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稳健不足、实际偏松的现象,也将真正回到"稳健"的轨道上来,与货币政策形成紧缩合力。
还可能有不对称加息
2008年通货膨胀压力将持续存在,物价上涨压力主要来自以下方面:首先,国家将不断完善资源性产品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价格机制,理顺土地、石油、天燃气、煤炭、电力、淡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这会增加其下游产品的生产成本,抬高部分生产资料产品的价格。
其次,劳动力工资上涨加大物价上涨压力。"调高、扩中、保低"的收入分配政策说明,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将是未来政府的重要工作方向。增加这部分人的收入,意味着大部分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企业将会增加工资支出。而工资支出的增加最终必定会传导到产品价格上。
再次,2008年美元可能会持续走软,以美元标价的国际油价、粮价、有色金属价格还会在高位波动,甚至上涨。受国际传导影响,国内相关商品价格也将维持高位,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仍存在。我们预计,2008年CPI涨幅将达到4.5%左右。而经过2007年的六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为4.14%。按照2008年CPI涨幅为4.5%计算,在扣除5%的利息税后,实际利率仍为负利率。为避免负利率对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利率仍有上调的必要。如果存款利率恢复到正值并逼向均衡利率,货币政策应能起到稳定通胀预期、控制资产泡沫的效用。
很多人认为,加息政策使用的空间主要来自外部限制。美联储已经在降息,如果中国持续加息的话,中美利差将缩小,或将进一步吸引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并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但就目前形势而言,具有很强的投机性的国际游资,进入我国投机套利,主要是选择进入具有极大投机潜力的股市、楼市。因此,中美利差对国际短期资本的影响已基本失去意义。因此,在利率调控上,要从国内经济运行需要出发,不能囿于中美利差的限制。如果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过热趋势愈加明显,应选择自主加息。预计2008年仍有加息1至2次的可能,考虑到存贷利差对商业银行放贷的刺激作用以及贷款利率过高对实体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冲击,在加息时,央行可能选择不对称加息、结构性调整,根据需要,对不同期限的存贷款利率不同程度地调整,也可能维持贷款利率不变,仅提高存款基准利率,从而实现存款实际基准利率由"负"转"正"。不对称加息有助于缩小存贷款利息差,减弱商业银行利润对利差和贷款规模的依赖,从而有效地抑制商业银行过强的贷款扩张冲动。
货币与贷款增速将趋缓
信贷和外汇占款是推动货币投放增长的两个重要力量。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并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我国出口面临的外部需求将有所减少。此外,受我国"促进口、压出口"的外贸政策影响,2008年出口增速将有所放慢,同时进口增速将保持平稳或小幅加快,从而导致贸易顺差过快扩张的势头减缓,并使得外汇占款带来的货币投放压力有所减轻。在外汇占款和人民币贷款增长均高位趋缓的双重作用下,2008年货币投放也将减速,预计M2同比增速在16%左右。
2007年以来,贷款增速持续攀升,在8、9、10月份这样往年的相对淡季,依然出现同比增加较多的情况,信贷投放过快的势头并未得到控制。11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03%,增幅比上年末高1.93个百分点,比2006年同期高2.23个百分点。2007年前三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规模已超过2006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1至11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8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多增6203亿元。从期限结构上看,贷款仍保持中长期化势头。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由年初的21.5%提高到11月末的24.5%,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也由年初的47.2%上升到11月末的49.9%。从部门结构看,"居民户"已取代"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成为贷款需求的主力军。从居民户贷款同比多增额占各项贷款同比多增额的比重看,除一季度占比较低外,此后占比均高达60%以上;特别是二季度以后该比重出现明显的持续走高趋势,前9个月居民户贷款同比多增额占各项贷款同比多增额的比重高达85%。
在央行与银监会不断提示贷款风险,要求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投放的背景下,2007年信贷投放仍然过多,信贷政策面临失效的尴尬境地。我们认为,正是商业银行改革和上市造成银行放贷意愿和能力提高,造成信贷内生性增长,削弱了信贷政策的效力。2003年底启动的以制度变革为主线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在经过四年后,工、中、建三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通过注资、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等步骤,已经顺利完成任务,而交通、华夏、中信、兴业等股份制银行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地方性商业银行也已在完成改革、上市任务。商业银行改革、上市的结果是资产质量普遍大幅提高,放贷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化运作成为常态,利益最大化的取向更加明显。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变化使其由"听令于政府、听令于央行"转为"听令于市场",因此,当企业和居民贷款需求旺盛之时,商业银行必将积极放贷。
在存贷利差收入仍然是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完成改制和上市,银行贷款扩张的动力和意愿仍较强。而经济的强劲、持续、高速增长给广大企业和居民带来了良好的收入增长预期,企业家与消费者信心在不断增强。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7年三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7,为近三年来最高水平。三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3,继续处于景气高位。预计企业和居民的乐观情绪将持续到2008年,贷款需求仍将保持较为旺盛的势头。
不过,需要看到,受"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影响,贷款需求会有所下降。央行发布的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贷款需求景气度在四季度大幅下降,贷款需求景气指数较上季大幅回落了2.6个百分点至66.8%。在各行业贷款中,房地产业和教育贷款需求降幅最大;在各类企业中,小型企业贷款需求下降最为明显,中型企业次之,大型企业降幅微弱。在不同用途贷款中,个人消费类贷款尤其是个人购房贷款降幅最突出。此外,据报道,银行监管部门对2008年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和进度给予了较为严格的限制,违规处罚更加严厉,2008年信贷政策从紧的程度将大于2007年。总体来看,受"从紧"的货币政策影响,以及2007年9月份以来央行与银监会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影响,预计2008年信贷过快增长的势头将有所放缓,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
股市分流储蓄存款速度将减慢
近两年股票价格快速上涨带来了丰厚的资产收益,而持续为"负"的存款利率则降低了储蓄存款的吸引力,从而促使居民减持银行存款。2007年以来,伴随着股指的节节攀升,储蓄存款增速自2007年1月起持续下滑,10月末,人民币储蓄存款同比增长3.7%,同比增速自2006年1月份的高点累计下降17.4个百分点,创2001年以来的新低。10月中旬以来,伴随股指下跌,央行加息,居民投资股票和基金的兴趣下降,11月末,储蓄存款同比增长4.27%,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的势头有所企稳。自2005年下半年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引发股市走出的新一轮牛市行情,在经过2006年持续上涨,2007年快速攀升后,预计2008年股市的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股市对储蓄存款的分流力度也将有所降低。
居民储蓄存款来源于居民收入,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有利于储蓄存款的增长。2007年,经济快速增长也给居民带来了实惠,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4.8%,高于上年同期3.4个百分点。2008年,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为刺激内需,政府将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国民收入分配逐步向居民倾斜,如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预计居民收入仍将快速增长。
在央行不断加息的刺激下,在股市调整、楼市成交低迷的影响下,城镇居民储蓄意愿在2007年四季度止跌回升,投资股票和基金的热情降低,购房意愿低位徘徊。央行发布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2007年二季度,居民认为存款利率"适度"的比例逐季攀升,由一季度的39.6%提高到四季度的46.3%,并达到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平。四季度,认为"更多储蓄"合算的居民占比为30.2%,改变了连续四个季度下跌的态势,比上季度大幅提高4.9个百分点。无论从居民收入增长、居民储蓄倾向来看,还是从储蓄存款分流因素来看,2008年储蓄存款增长都有望回升,2008年储蓄存款同比增速可能回升到10%以上。
2007: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 "组合拳"中有创新
在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方面,2007年央行除了采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些常用的数量型工具外,还推出了吸收特种存款和特种国债市场化发行等创新工具,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先后十次调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9%提高到14.5%,达到了198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还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4%上调至5%。
(2)公开市场操作仍以发行央行票据为主。在央行票据发行中,采取了市场化发行与定向发行相结合的方式。截至目前,央行已先后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发行6期定向央行票据,共7050亿元。
(3)2007年10月下旬和12月底,央行在时隔20年后两次启用特种存款,以回收城商行及农信社的流动性。
(4)通过特别国债市场化发行和以特别国债为质押的正回购来回收流动性。6月下旬,经人大常委会批准,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15500亿元人民币,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组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来源。截至2007年12月中旬,已累计发行特别国债七期,其中,8月29日发行的第一期额度为6000亿元特别国债和12月11日发行的第七期额度为7500亿元特别国债,均由财政部向中国农业银行发行后,再由央行向农行购买,最终由央行全额持有,其余2000亿特别国债则由财政部面向社会公开市场化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均为10年期、15年期的长期国债。截至12月中旬,已累计完成特别国债市场化发行五期,共1739.1亿元。
由于直接面向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公开发行,特别国债的市场化发行起到直接回收流动性的作用,而绕道农行由央行购买的特种国债操作,虽然对市场流动性基本没有影响,但增加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2007年9月5日,央行开始以特别国债为质押的正回购操作,截至11月1日,通过国债正回购操作回收流动性达2300亿元。
尽管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提高到14.5%,但面对流动性过剩持续存在的局面,存款准备金率仍有继续上调的空间。据测算,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4.5%已经对银行资金形成实质性压力;上调至15%以上银行将可能被动压缩债券、信贷等资产规模占比,考虑到商业银行的承受能力,预期未来存款准备金率高点在17%左右。因此,2008年存款准备金率仍有2%至3%的调整空间。除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锁定流动性外,定向和市场化发行央行票据、运用特别国债进行正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仍是控制流动性的常规工具。此外,特别国债市场化发行、特别存款、货币掉期等创新手段在2008年仍将发挥一定作用。
■政策建议
化解"外升内贬"矛盾
适度加快本币升值步伐
为缓解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结构性矛盾,2008年在保持人民币小幅升值的前提下,可能通过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区间等方式来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目前人民币升值主要体现在对美元的汇率变化上,由于国际市场上欧元对美元走强,人民币对欧元反而是贬值的。因此,在引导人民币小幅升值的问题上,未来不仅要实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小幅升值,更要引导人民币有效汇率实现小幅升值。
2007年以来,按照国际清算银行测算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计算,1至11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2.87%。与此同时,国内物价总体水平持续上涨,1至11月份CPI累计上涨4.6%,高于去年同期3.3个百分点。此外,资产价格膨胀仍在持续,股票、住房等资产价格高位攀升。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由1月份的5.6%持续攀升至11月份的10.5%。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膨胀让人明显感到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下降。
产生人民币对外呈坚挺升值对内却疲软贬值的特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美元持续走软给人民币不断带来升值压力。而在国际大宗商品(原油、有色金属、粮食等)仍主要以美元标价的背景下,美元持续走软将使得以美元标价的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当人民币升值步伐落后于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时,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能源、原材料价格也会出现上涨。从而造成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传导到国内相关商品,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其次,尽管人民币小幅升值,但升值预期不减反增。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加大的影响下,国际"热钱"也不断涌入我国。国际游资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投机性,进入我国投机套利,不会仅满足于兑换成人民币存入国内银行来获取稳定但有限的收益,而是选择进入具有极大投机潜力的股市和楼市,以获取高额利润。外部投机性资金成为推升我国资产价格的重要力量。
最后,造成人民币内外币值走势不一致的根源在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即巨额"双顺差"。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巨额"双顺差"不断转化成外汇储备,并形成大量外汇占款投放,从而带来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流动性过剩为国内资产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提供了资金基础。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同比增长45.11%,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6.64个百分点。1月至9月,国家外汇储备累计增加3673亿美元,同比多增1983亿美元。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意味着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货币大量增加。9月末,外汇占款余额同比增长40.22%,比去年同期高4.98个百分点。
就实体经济的需要来看,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包括对外经济和内部结构调整等发展变迁,所要求的往往是长期的和循序渐进的汇率波动。就虚拟经济、资产价格波动的需要看,保持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小幅升值"的态势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预期。而人民币的过快升值会激发国际游资的剧烈变动,对缓解人民币升值预期和防范金融风险而言都很不利。总之,从经济和金融平稳运行的需要出发,人民币汇率应保持小幅升值的态势,切忌升值过急、过快。
2007年人民币对主要外币升(贬)值幅度
人民币/美元 人民币/欧元 人民币/100日元 1月 0.44% 2.25% 3.22% 2月 0.45% -0.21%0.55% 3月 0.20% -1.23% -2.58% 4月 0.19% -1.70% 1.54% 5月 0.71% 0.75%2.44% 6月 0.46% 0.41% 1.76% 7月 0.55% -1.45% -2.93% 8月 0.17% 0.50%-2.29% 9月 0.66% -2.81% 0.14% 10月 0.56% -1.41% 0.00% 11月 0.94%-1.32% -3.19% 1-11 5.53% -6.05% -2.40%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网站 (按中间价计)
七、区域经济向好 区域间合作向纵深挺进
2008年,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影响下,区域经济向好发展的态势将得以延续,区域合作将向纵深推进。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议完善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组建负责区域发展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加快建立开放公平的国内市场,加强区际横向联合,加大和改善财政转移支付。
近年来,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区域特色与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可以预见,随着区域政策的逐步细化,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将得以延续,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将有所增强。
当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盲目发展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二是区域冲突的内在机制未见好转,三是区域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随着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2007年7月)下发,意味着区域经济政策的制订、实施将更有针对性,2008年区域政策已发生了重要变化,并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六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势良好
第一,京津冀都市圈机遇比较好,发展值得期待。作为国家战略的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正快速发展,这为京津冀都市圈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而首都北京作为核心区是京津冀都市圈中最显著的优势之一。另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为京津冀都市圈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奥运的带动下,区域内的合作将会增加,一体化进程将会加快,后奥运经济也将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动力。
第二,长三角地区经济仍将保持稳步较快增长的态势。近年来,长三角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有了一定的改善。另外,投资需求的理性化得到加强,收入和消费增长步入快车道,服务业发展进入提速期,消费扩大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将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格局下,预计2008年长三角经济稳步较快增长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第三,中部地区经济仍处上升阶段,增幅回落有限。2008年,中部崛起政策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3个基地、1个枢纽"在全国的地位,中部地区受到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概率比较大。同时,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进程明显加快,国家将逐步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向中部地区转移。另外,中部地区资金、土地、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资源将加快流向现代工业部门,将增强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从总体上看,2008年中部地区增长速度虽可能会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第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增强。2008年,国家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的同时,将继续强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实施力度。随着政策效应的显现,全国产业布局、投资流向都会出现新的变化,这为东北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其自身看,支柱产业高速发展的势头不减。特别是随着国企改革逐步深入,东北地区企业竞争能力及适应市场能力不断提高,国企改革成果逐步释放,会吸引众多战略投资者,并将有助于做大做强企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因素。
第五,广东经济有望沿其内在惯性延续发展。尽管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效应对广东出口的影响将在2008年逐步显现,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增加的城乡居民收入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些因素将为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并将明显增强广东经济的内在动力。虽然受金融房地产政策调整影响,广东第三产业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工业对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第六,西部开发将继续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人才开发等薄弱环节,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继续打好长远发展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完善促进西部地区长远发展的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融资体制、公共财政体制、人才流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加强东西互动,着力推动重点区域加快发展;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保持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坚持重点突破,加大力度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积极推进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发展,使其成为带动西部发展的增长极。
区域经济发展三大特点
第一,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目前,大中城市已基本完成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区的扩散效应将进一步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上升。
第二,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2007年,欠发达地区的消费开始活跃,各地区消费增长差距趋于减小。2008年,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建立以及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从区域的角度看,最大获益者可能是中西部地区。这是因为,实行这一制度将意味着中央财政支出结构要调整为追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使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贫困地区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由于中央财政支出方向的调整,相对降低了不同城乡居民在人均享受公共福利水平上的差距,将促使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变相增长。这样,过去那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领先增长的局面将发生变化,中西部地区消费增幅有望提升,各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差距不断缩小。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中部地区继续领先。2008年,随着国务院部门落实中部崛起有关政策措施,中部地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比如,根据交通部联合中部6省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中部地区铁路建设总规模将达4500亿元左右,新建铁路6500公里,"十一五"期间,中部6省省会城市机场将全部进行改扩建。商务部决定选择中部地区作为全国投资促进规划准备工作的试点地区,制订中部地区投资促进规划,将切实改善本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吸收外资工作的质量。海关总署也出台10条措施,支持中部地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推动中部6省的经济发展。同样,西部和东北地区受政策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也会保持比较高的增幅,而东部地区受土地资源的约束,增幅会略低一些。
■政策建议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六大建议
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区域差异或区域分工,协同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实践基础,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妥协、折中、放弃或牺牲。建议从六个方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