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描写安静的古诗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译文] 蝉儿的叫声越喧闹,森林就越发显得静寂;鸟儿的鸣叫声越响亮,山野就更加显得清幽。

[出典] 南北朝 梁王籍 《入若耶溪》

注:

1、 《入若耶溪》王籍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 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 长年悲倦游。

2、注释: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艅艎(yú)(huáng):舟名。泛泛:船行无阻。

阳景:日影。

回流:曲折的溪流。

逾:同“愈”,更加。

长年悲倦游:诗人多年以来就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以此而悲伤。倦游:厌倦仕途而思退休。



3、译文1:

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在这地产生了归去念头,长年悲哀这疲倦的游走。

译文2:

艅艎船多么畅通无阻啊,空旷的青水同它一起流。

傍晚的霞出现在远山中,太阳的影子追逐着水流。

蝉的噪音显得林子更静,鸟的叫声显得山中更幽。

在这地产生了归去念头,长年悲哀这疲倦的游走。



4、王籍,文海。琅邪临沂(属山东)人。其父王僧佑为南齐骁骑将军,晋安王文学。王籍自幼习文,博涉有才,为任、沈约所赏识。仕齐为冠军行参军,入梁为安成王主簿,天监中为湘东王萧绎谘议参军,迁中散大夫。547年(太清元年)引安西府谘议参军,带作塘令,不理县事,不久逝世。

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联颇得谢灵运诗风的神韵,所以“当时以为文外独绝”(《梁书》本传)以至“简文吟咏不能忘之;孝元讽味,以为不可复得。”(《颜氏家训》)可见当时影响之大。至于后世,追摸王籍而造成新诗的如王维、柳宗元以及诸多画论家,大抵都从该诗得到教益。在中国文学史上,以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奠定自己地位的人不少,王籍即其中突出一例。



5、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诗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首创。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本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于含长久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



6、这两句的意思是蝉儿越喧闹,森林就越发显得静寂;鸟儿的鸣叫声越响亮,山野就更加显得清幽。深山老林,数声鸟鸣,看似破山林之寂静,实则以局部喧哗,反衬整个山林之幽寂。后人常常引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来描写山林的幽静。蝉越噪,鸟越鸣,就越表示无人影、无人迹的山林中,只有大自然的声音,当然使人觉得格外幽静了。



7、蝉是属于夏天的,是夏天特有的一个符号。当你发现自己被重重包围时,夏天便到了。

每年夏天,蝉音澎湃,一树接一树,一声连一声,从日出到日落,从傍晚到黎明。那时缓时急、忽高忽低、似有似无的蝉声,恬静旷远了一个单调而燥热的季节。

这是夏日特有的风情。

可以说,无蝉不夏。正如有花而无蝶飞蜂绕,清风明月在怀却无无琴无酒无茶无诗书相伴一样,总觉少了几分意境。

蝉声四起,在风里流动,于柳岸清绝,在山林热烈,于乡间喧响,像一壶老酒,把千村万落熏得有点微醉。细细聆听,似乎感觉那声声蝉唱在风里轻轻摇动。

于这样的氛围里,可以簟枕邀凉,琴书换日,墙头唤酒,摇扇拈棋,泼墨挥毫,手倦抛书,偷得浮生半日闲。当是时也,那些悠闲的、散淡的、逍遥的,甚或是倦怠的、慵懒的、枕着蝉声入眠的人们,都化作了夏日绝句的一部分。

古人常听蝉。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内乃声,方不虚生此耳。”由此可见,这质朴的带着乡土味的最初的音乐,是一种多么诗意的存在!

然而,这悠扬幽远的蝉声到底是何时出现在文人墨客笔端的呢?

翻开一卷卷古籍,我们很容易找到这乡间这最常见的物象,它们常常于闲中、客中、愁中在人们的心头奏响,牵动心灵深处的柔软和悠远。

最早文字记载的蝉鸣,可溯源到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三百》,》:“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如蜩如螗,如沸如羹”,“菀彼柳斯,鸣蜩嘒嘒”。《礼记》里也记载了这个有古典诗歌美感的名称,“仲夏之月蝉始鸣,孟秋之月寒蝉鸣”。《楚辞?九辩》有云,“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既交代了时序的更迭,又渗透了作者主观的情绪,令人不免凄凉哽咽。

之后,蝉声如雨,在诗人的耳畔回旋萦绕,经久不散,咏蝉之诗更是层出不穷,佳作频传,诗中之蝉,亦被多情多感的诗人们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兴寄遥深。

我想,诗人怕是最能深味蝉声的含义的。

无论是王维、卢仝、虞世南,还是朱熹、柳永、骆宾王,他们对蝉声的理解多饱含了身世之感、君国之忧、人生之智,离别之苦。蝉的声音,便是诗人心底的声音。他们对蝉有着复杂的情结,褒贬不一,爱恨迥然,所咏之蝉,更是各有各的意态,各有各的丰神,写尽了蝉之高洁之清雅之幽寂之萧瑟悲凉……

或许蝉夏生秋亡,和春花、朝露、夕阳一样匆匆去来,因此,这千古如斯的小小尤物,常常使人有一种人生苦短而宇宙永恒的伤逝之感,再加上羁旅异乡,迟暮不遇等因素,则更觉难以为情,闻蝉而悲而愁而寂而肝肠揪结者数不胜数。

蝉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诗人在蝉声里,看到魂牵梦萦的土地,看到故乡最美最朴实的风景。蝉把乡村当成了永远的故乡,人又何尝不曾把蝉当作乡情的眺望?其中,洋溢着最浓重最稠密的乡愁的诗篇,当属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早蝉》“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村蝉声,先听浑相似”。

和“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类似,听过蝉鸣的诗人,大多也会感时伤世,产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苦闷抑郁悲愤无奈,以及时光短暂而宇宙无穷的遥想,如司空曙的《新蝉》“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许是蝉餐风饮露、高栖深树的缘故,历来被认为是高洁的象征,“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当然,在有蝉的长长时光里,带着老庄的色彩的蝉鸣,也曾让很多诗人恬静、悠闲、超然物外,宛入太古之境。较为典型的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那,是秋天到了。

水瘦山寒,草木有时,蝉声渐稀渐老渐趋于无声。自此后,我们再也听不到满堤的蝉声,满塘的蝉声,满世界的蝉声了。

秋日听蝉,总带了几分苍凉,一声,足以断了人的肝肠。

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寒蝉就这么悲吟着,声声随风轻送,似乎把一腔寒意,都散布在了这暮色之城里。

岑寂。高柳晚蝉,听西风消息。所有声音的本质,其实都是安静的。白石道人在一片清寂中诉说着时序将变的冷清寂寥。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的心头必是凄然以悲、千头万绪的。

就如同晋代的张翰见秋风起而思吴中鲈鱼之美一样,如果说,落叶是秋天的提醒,那么,蝉声则是生命的提醒。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告诉我们,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庄子曾经感慨“蟪蛄不知春秋”,然而,那餐风饮露、用尽一生光阴歌唱生命的生灵,却向我们庄严宣告,这世界,我来过。它们,把自己的理想活成了自己的摸样。

这,是一种境界。

万籁俱寂,惟余蝉声在耳。

我突然对蝉新生崇敬起来。

蝉鸣“知——了”,那一声又一声的知了,唱出一片了然的意境。

蝉已知了,你可知了?



8、时常,在脑海里回忆起这一幅画面:家园后,有一畦畦碧绿的桑地,尽头,有一条小溪,岸边摇曳着芦苇,蓬蓬勃勃,倩影婆娑。喜欢在春日的黄昏,一卷在握,徜徉于这样的曲径通幽,看满眼的绿荡漾,听归巢的鸟喃呢,望远处春色中流动如烟的油菜花,陶醉于这份不为人知的清新与恬淡,在落日黄昏和茸茸芦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独享一份隔绝尘寰的幽静。这分盎意的葱茏,像一种奇妙的梦幻,一直把我的心染成得绿涔涔的。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当暮色四冥,另一种风景便闯进了我的视野。月色朦胧,门前庭院里,有一株壮实的梧桐和一树灿烂的桃花,独坐台阶抱膝望月,遥想嫦蛾奔月的神话,掬一片月色在手,却如镜中望月,在满园如积水空明的情调里,飓风骤起,不知不觉笼上了一片阴影,是无言独上西楼的落寞还是罗衾不耐五更寒的清冷?惊起,发觉襟袖已经沾湿,月色的余辉透过一个寂冷的世界。

月渐西斜,半夜凉透。回屋寻衣把自己裹住,仍觉握一把苍凉,点一盏清灯,决意坐下去,外面的梧桐树正在涨潮,只想留住“流水绕孤村”的潺潺之音,留住窗外的桃花月色云影,可听到的却是“噼啪噼啪”之声,想明晨满地桑葚堆积,憔悴损,有谁堪摘,不觉忧从中来。心潮经得起疾风袭击,却无法承受花心的破碎,桑果的凋落。

无可奈何花落去。只渴求沉沉的睡去,寻个美梦吧,想明朝深巷花重小城,鸟鸣婉转……

清早开门,无情的现实把梦击碎,回身关门,继续寻梦,踽踽独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心中莫名产生了一丝两丝一片几片对活生生的人沟通的愿望,渴望可以阪依,让一颗疲惫的心安歇片刻。

可我注定是一个独行客,慵懒于一个人的世界。只是因为青春缺少″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的情致。

“嘟嘟”,有人敲门,你来了,进门便嚷嚷,这么大的声音就不能敲响你沉睡的梦吗?哎呀,这屋里太暗太潮了。你看,墙角生起了一条条长长的蛛丝!我的目光蘸着外袭的一丝光亮探进你的眼睛,触到了一丝久违的温情。你扬起你的嘴角继续絮叨,你向往“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吧,想像一下如果时代允许的话,王籍不定会在早起兴致之时,拨个电话和跟山中友人聊上几时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渊明也高山流水觅知音呢!你微笑道,我开始专注于你的笑容了---别老困倦于你的小屋,什么是孤寂呢?不是肉体和灵魂的割裂,而是你无法把自己从心囚里释放出来。这屋子太闭塞了,敞开你自设的心门吧。

你拉开窗帘,一束光便跃入眼帘,眉毛一挑,你说大街上陈列着应季时装,广场的飞扬着激情街舞,孩子的童音温润着你干涸的心湖啊。你明亮的眸子一闪,继续着,不必祈求隔绝人寰——青山碧水,清风明月可遇不可求,但人间的温情足以点亮你灰暗的旅程呀!

奋力起身,跨出门槛,真的,原来久违的阳光已强烈地刺进眼球,开始温暖这冰冻的小城。

极力捕捉这一瞬的温存,把心灵之音,谱入诗句,用键盘敲走这漫漫长夜。

三世人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但愿你能听懂我的呓语。只想知道,我的路途是否有你的影子。

9、旭日东升,一米阳光透过半开的窗户,暖暖地照在床头。我慵懒地起来,踱着碎步,来到院子里,一边轻轻地梳理秀发,一边欣赏漫山遍野的青松翠柏。那林间的声声蝉琴与鸟儿的婉转歌唱,不正验证了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么?喜爱清静的我,对本色的和谐自然情有独钟,我轻轻地微闭双眸,静听涧泉为林中的歌手伴奏,陶醉在这山林的柔美的乐章中,让闲情逸致在林间跟随清泉一起流淌。

我们的爱情,会不会就像这山林中的万物一样朴实、和谐?我们的爱情,会不会就像这山林中的虫吟鸟鸣那样耐人回味?我们的爱情,会不会就像这山林中的鲜花,灿烂芬芳、沁人心脾?



1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提起枫叶,人们就会想起北京香山的枫叶林。丹红似火,满山红霞,然而,后洋他村的枫叶,也叫人留连忘返。

每天清晨,我走往后洋他村头,一见那五株枫树就萌动我的诗兴。枫叶使我遐思,引我入胜。枫树高大,枝桠横生,根深叶茂。与山林为伍,与山涧流泉相伴,迎朝阳,送晚霞,像古老又慈祥的老人,在村头路边伺侯进出的客人,村民说:“这是村里风水树,历代山民,毋以砍伐 。”

夏天,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游人择阴而憩,感到清凉与适意。

想天地之广大,念人生之匆忙,枫在自然界,有它一片天地,有生机勃发的岁月,也有枯败的日子。今日,细雨霏霏,我拾得一片凋零的残叶,看着它纤纤的细脉,引起我几缕淡淡的忧思。

枫,开着小花,果带着刺,它在隙缝里,道路旁,沟溜中顽强地萌芽生长。金秋,枫叶殷红如火,枫林像在燃烧。



11、我是被鸟鸣声催醒的,睁眼看时,窗外已有蒙蒙亮,只因是雨天,黎明显得有几分颓废,缺少了阳光的明朗。拉开阳台玻璃门,鸟声更加清晰悦耳,原来正对着房间的,竟是一园子,种满了梨树。虽然错过了“一路梨花压海棠”的光景,却正是硕果累累的时节,那梨都生得如婴儿拳头大小,把树挂得满满当当的,数也数不过来。一些不知名的鸟,就藏在树枝之中,或觅食,或嬉戏,发出阵阵欢悦之声,不时还抖落枝上残存的雨滴。更有隔夜的雨水润透了大地的肌肤,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体香,好一个田园风光,好一派安静祥和,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诗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习惯了早起。于是,趁着清晨的凉意,走了出去。

这里号称是中国最美的农家,虽不排除王婆卖瓜之嫌,倒也的确有几分景致。一面临湖,只因湖离得有些距离,那份大气磅礴得凭想象。三面环山,山上蓊蓊郁郁,都是水泼般的绿,没有一丝杂色;稍远一些的是池塘,池面荷花朵朵,池上白雾缭绕;池塘边是竹林,竹叶修长碧绿,竹身青翠欲滴;掩映在竹林之中的,是一座座仿古建筑,真切的江南特色,白墙,黑瓦;木窗,翘檐。有山,有水,有竹,有屋,相互依托,互相点缀,巧妙组合在一起,宛若一幅空灵绝美的山水画。不,画是没有气息的,这里除了竹叶的清新,隐约还能嗅到一股清香,那是栀子花散发的芬芳,随晨风徐来,时而浓郁,时而清淡,袅袅不绝,沁人心脾……

漫步而行,忽觉沉重,原来是晨雾浸湿了发梢。再看那远山,云遮雾掩,更显缥缈虚幻;近处的竹林,恬静怡然,绿意深邃莫测,自是另一番景致。还是前人说得好啊: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闭上眼睛,心动身不动,顿有不知今昔何昔之感;睁开眼睛,这边山清水秀,那边林峰竹海,惟独多了一位凡夫俗子。

古人云,巧者劳智者忧,无知者无所求。无知则无为,无为则无志,想我等浊物,虽刻意探古寻幽,却往往来去匆匆;虽流连山水,却无法寄情于斯。风景可以在任何地方,风景不属于任何人,就如此时,有山,有雨,有竹,我,却迷失了自己。



12、走进气势森然的林子,就象走进气韵流动的海市蜃楼,心灵得到的是另一种寄托。漫步布满青苔的林荫山道,呼吸着参天古木散发的氤氲气息,心灵归于恬静;伴着林间的鸟雨花香,寻觅着唐诗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静谧,心灵归于孤寂;树木间流荡着飘渺的烟雨,流荡着几许清新的气息,流露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纯意境,心灵归于自然;灵魂渐渐游移躯壳,淌洋于淡烟薄霭之中,和着风声林籁与大自然在同一旋律中跳动。

登上山顶,细细品味天地间浩然正气,暴雨不期而至,万千道雨帘在山脚织起了一层层白色雾霭,雾霭向上漫卷了,扯起天地间的一片迷蒙。灵魂并没有惊慌地逃循那场难得一遇的山雨已来风满林,而是坦然地接受了山雨淋漓尽致的洗礼,一种从没有过的畅快流通全身,仿佛是瀑布激溅飞流直下三千尺;仿佛是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仿佛是雄鹰搏击万里长空翱翔天际;仿佛是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仿佛是空穴长风来去自如横亘千载。矗立在山巅,吸纳万物灵气,天地间只剩下我一个精灵在极乐的世界里游荡。

曾几何时,我全身心地品味着烟雨空蒙的香溪,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烟雨空蒙的香溪新世界里,走进烟雨空蒙的怀抱,走进烟雨空蒙的心境,找到了一段人生的真实和平淡,找到了心灵的旷世闲适。



13、生活是什么呢?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想想,每个人都过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生活,在那一份生活中,有自己的甜蜜,有自己的辛酸,更多的是平平淡淡。是啊,不是有一首歌就是这样唱的吗,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以前写过一首小诗,现在记不起来了,唯有最后的一句还记得,“静静地听着世界的声音,是宁静,我所希望的生活”,我喜欢在雨后雾蒙蒙的感觉,站在其中,闭上眼,静静地呼吸,让那湿润地空气慢慢地沁入心里,那是一种说不出舒服。

其实,我是知道的,我向往着的感觉不会一直伴随着我,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地喧哗,时刻让人感受到它在变化,水泥钢筋中弥漫着文明的味道,但你是否还记得有那么一片儿,天空中是鸟儿的天堂,湖水中有船儿在荡漾,微风吹过脸庞,陶醉于阵阵的花香,也许,这就是生活。生活在嘲杂的世界,有谁不希望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宁静呢?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只要心中有着那一份宁静,即使世界再如何的嘲杂,我们依然可以听到悦耳的声音,记得,要守住自己的心。



14、杳无人烟的青山里,茂林修竹随处可见,以致湮没了丛山和峻岭。“山光悦鸟性”,知了害羞似的躲在树枝下,唱着嘹亮的歌;麻雀捉谜藏地在树林中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黄鹂入乡随俗,不再“鸣翠柳”,摇身一变而鸣起了翠竹;蝉又怎能耐住寂寞而无动于衷,不也参加这音乐派对?尽情欢唱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一条清澈的溪流从未知的远方,从茂密的丛林,蜿蜒而来。时而宁静,悄无声响;时而喧闹,落声点滴,醉人耳蜗。伴随潺潺的流水声而来的一种至今我都没弄明白的空鸣声,嗡嗡的,圆润醇厚。我想,在溪水深处定有些浅潭吧,潭中有鱼儿、蝌蚪之类,翔游浅底;有青蛙、石蚌之属蹬坐其中。在音乐的中段,时不时会有蛙声蚌声传来,给整首音乐添了不少天籁之音。潭中倒影,像一张黑白的照片定格瞬间的美丽。置身在这里,“潭影空人心”,曾经那个让我闹心的人不在,曾经那些让我烦心的事不在,静静地对着潭水,便也觉得是个自由而又快活的人。­

溪流两岸,“芳草鲜美”,嫩绿的叶片上零星地挂着些露珠儿,露珠晶莹剔透,像少女为心上人而抹的泪水。随时间的推移,露珠便散开了,无心打湿了叶片,有的像落败的兵随叶脉顺势滑落了;有的像刚要离家的游子那般恋恋不舍,但又始终要离开;有的像袅袅炊烟舞动着升华了。在这样的风水宝地,野花婀娜多姿,秀色可餐。蝴蝶自由穿梭其间,双双对对,飞上飞下,飞里飞外;蜻蜓浪漫开放些,忘记所有相拥亲吻着;蜜蜂不懂浪漫,可能也不屑于浪漫,只是一味地采着花粉。而落英纷纷扰扰,悬浮空中,像飘零的雪花般温柔,这温柔似水又比水有情,化为泥土,心甘情愿地成为了护花的使者。­

这时,从山里看太阳,太阳青春年少,放出既柔情更好趣的光,似乎想一览似女子般多秘密的丛林的珍奇?但茂密的枝叶是丛林最好的点缀,也是丛林最好的遮羞伞。因此,阳光无论怎么努力,也难透过这重重地的绿叶。偶尔,也还是会有几束幸运的光穿透了,看到了,但时间定不会太长,因为太阳在长大,会害羞而自动移开。­

而后,山里好像起风了,微微的,像是在唱山歌,多情地吹拂着,翠竹应和似地发出和风铃一样清脆悦耳的音响,但也不尽然,也许真的是风铃声,在制作这首轻音乐时将其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配乐,因为那清脆之声清脆到自然无法做到的地步。



15、假如可以的话,假如,“一片小竹林,一间小木屋,一个人,一杯茶”,啊,这是何等的安宁,静谧,清凉——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甚好!甚妙!

在这样的境界中,远离尘埃,不用抱着世俗打滚。当你总是忙忙碌碌地追随岁月,奔波在时间的边缘而感觉疲惫的时候,当你轰轰烈烈地尝尽各种另类“果实”而渴求宁静的时候,不妨随心所欲地坐下来,为自己的心灵腾出一方净土,放上一首歌曲,泡上一杯茶,让柔和的音符与浓浓的茶香沉浸于你的私人空间,寻找那份实实在在的快乐,填满空虚的精神宫殿。这是深沉,平凡中的深沉!

呵,这个“假如”当然可以喽!

绵绵生活之道,不管是平凡的,还是灾难的,繁华与否,欢乐与否,总是在寻寻觅觅中渡过的,其实,也算精彩吧。毕竟,酸甜苦辣涩,柴米油盐酱醋茶,才能构成美丽的生命画卷,这也才是真实的日子,它能使阳光明媚的季节倍添温馨的春风,能使乌云阴雾的气候展示蔚蓝的云彩。这样,长途跋涉中流下的汗水将成为荷叶上滚动的珍珠,也没有那种清闲的疲靡,一切会生机勃勃……

嘿,对了!在城市生活习惯了,就追求一点乡村的韵味儿,在高潮之余品尝低潮,随心所欲,这就是适度、协调,是生活的调味剂。



16、窗外,雨声潺潺。

一册诗集,一壶清茶。

绵绵的雨声敲打着心灵的屋檐,是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还是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样的雨天,容易漂浮思绪,是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思恋也好,还是冯小青的“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读牡丹亭”的闲适也罢,或者是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壮志,总之,雨声,总是给人生无尽的遐想,不是么,你看南朝的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燕听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关情,一任阶前雨滴到天明!”

雨骤停。远处,山色空朦,胜似仙境。遂约几位友人一同登山赏景。陶醉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静谧里,远望低处的“漠漠水田飞白鹭”,似乎听到秋日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之音。

山林深处,一股溪流从山坳间流下,虽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却也不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柔情温婉,更精致的是,微风吹过,一旁的花朵落英缤纷,盈盈的花瓣轻歌曼舞,有些落在了水里,成了一叶叶的小舟。这时候,“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美景尽收眼底,“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我相信,每朵花都是自然的精灵,绽放着美丽的物语。不是么?春天,我们可以采撷“竹外桃花三两枝”,炎炎夏日,又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秋高气爽的季节“枫叶红于二月花“,在飘雪的冬日,“梅花香自苦寒来”铮铮傲骨挺立在严寒中。

一场登山,与友人一起沉醉在“苍茫云海间”,体验着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卸下名利的重负,纵情山水,看着一草一木都生长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轻松。

不觉已是黄昏迫近,翻过山头,真不失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远处,村舍炊烟袅袅。我们顿觉饥肠辘辘,平日里的“白菜青盐糙米饭”亦成了美味。行至路口,一农妇在摊前“纤手搓来玉色白,碧油煎出嫩黄深”,我们手捧煎饼,遂想起一句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看看友人,吃得一脸知足。

抬起头,一眉瘦月,几缕清风。

友人脱口而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们相视一笑,“人生,诗意无所不在”!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描写安静的古诗



17、窗外有清脆的虫子的鸣叫,这是一个秋天的夜晚。北方此时的夜晚,应该是万籁俱寂了,但是我所在的这个南方城市,夜晚却有无数的小生灵在人类栖息之后,开始它们其乐无穷的夜生活。最宁静的夜晚,才能听到这样的天籁之音。诗人王籍用千古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阐释了自然超然物外的宁静。可是,这种恬静在人类工业化的进程中,早已经销声匿迹。因为在这个工业文明日新月异的大城市,人类占据了几乎所有的空间。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值得庆幸。



18、聆听听自然涤心境

聆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空灵,让心灵的尘垢在自然的吟唱中涤荡,身心清朗,通透。让这淡然平静的心态涵养性情,旷达胸臆,怡情忘机。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二)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译文] 蝉儿的叫声越喧闹,森林就越发显得静寂;鸟儿的鸣叫声越响亮,山野就更加显得清幽。

[出典] 南北朝 梁 王籍 《入若耶溪》

?

注:

1、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 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 长年悲倦游。

2、注释: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艅艎(yú)(huáng):舟名。泛泛:船行无阻。

阳景:日影。

回流:曲折的溪流。

逾:同“愈”,更加。

长年悲倦游:诗人多年以来就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以此而悲伤。倦游:厌倦仕途而思退休。



3、译文1:

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在这地产生了归去念头,长年悲哀这疲倦的游走。

译文2:

艅艎船多么畅通无阻啊,空旷的青水同它一起流。

傍晚的霞出现在远山中,太阳的影子追逐着水流。

蝉的噪音显得林子更静,鸟的叫声显得山中更幽。

在这地产生了归去念头,长年悲哀这疲倦的游走。



4、王籍,文海。琅邪临沂(属山东)人。其父王僧佑为南齐骁骑将军,晋安王文学。王籍自幼习文,博涉有才,为任、沈约所赏识。仕齐为冠军行参军,入梁为安成王主簿,天监中为湘东王萧绎谘议参军,迁中散大夫。547年(太清元年)引安西府谘议参军,带作塘令,不理县事,不久逝世。

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联颇得谢灵运诗风的神韵,所以“当时以为文外独绝”(《梁书》本传)以至“简文吟咏不能忘之;孝元讽味,以为不可复得。”(《颜氏家训》)可见当时影响之大。至于后世,追摸王籍而造成新诗的如王维、柳宗元以及诸多画论家,大抵都从该诗得到教益。在中国文学史上,以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奠定自己地位的人不少,王籍即其中突出一例。



5、若耶溪是浙江绍兴境内的一条名溪,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是较早描写若耶溪的名篇。诗中有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被后世传为绝唱。王籍此联句,是他踏访若耶溪时,感受山中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统一之神出妙语。王籍以“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独具匠心的文学构思与充满哲理的人生思辨———统贯一体。同时,在幽深的山林之中,“蝉噪”、“鸟鸣”,可令人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和谐与深远;鸟语清脆啁啾的音韵和鸣唱,正是大自然幽深性格的真实展现。

宋代诗人王安石对王籍名句心存怀想,著有一首《钟山即事》:“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但王安石之“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不是脱化之语,乃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翻案诗句。王安石喜好与古人争强,由此可见一斑。也许正是王安石的钟山与王籍的若耶山不可同日而语,王安石此地“终日处闲”,王籍彼时“深山访幽”,一是坐取小情趣,一为探游大深邃,主观意趣和感受相差甚远。所以,黄庭坚评王安石是“点金成铁”。

其实,以王安石的智商,未必不知“鸟鸣山更幽”的理趣;只是他太爱玩弄文字,有些游戏文字之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言: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一句,素来认为无人能对,王安石用“鸟鸣山更幽”来对,集句成妙。可见,王安石是知道“鸟鸣山更幽”的某些妙处所在的。沈括后来还说,王安石这一集对,比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更工稳有味;王籍原句,上下句只是一个意思,而王安石集句“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我虽然基本同意沈括的看法,王安石集句富于变化之美,但是———它好像给人以动静描摹的感觉,表达的只是私家园林的玩味,丧失了深山林间出乎天然的深意。

唐代诗人王维也有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鸟鸣涧》,却是化境之作。诗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风景幽美的鸟鸣涧,其实就在浙江若耶溪边。因为《鸟鸣涧》这首诗,是王维为居住在若耶溪边的皇甫岳而写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组诗之一,而“云溪”是王维顺其好友徐浩———称呼“若耶溪”(若耶,音若爷,有不敬之嫌)为“五云溪”而简而称之的。

可以说,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两句诗,是不落痕迹地脱化自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但王维这两句诗,并非像后世的王安石那样简单地套袭,而是“静而制动”,与王籍的“动而制静”,恰恰相对而出。在意境、理趣方面,王维创造性地继承了王籍,且有发展;他所体现的自然生机———寂静间交融互动,有洗涤心灵之深味。

也许当时王维游若耶溪,触景生情———联想到了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于是他从相反的角度阐释了“静极而化动”,显然是“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精彩妙语。《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8月10日 第八版)



6、《菜根谭》:动中静真 苦中乐真

【原文】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译文】在寂静处得到的静,并非真正的静, 在骚动喧嚣处保持一分静心,才算是达到了合乎天性的真正境界,在享乐处得到的快乐,并非真正的快乐,在艰难困苦中保持一分乐观才算是获得了合乎心性的真正机趣。

【评析】静中得静,得来的只能是孤寂,反失了静的妙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以静寓于动中,以动衬静,其静反而更加深透。 静其实是一种"旁若无人"的心境,在沸反盈天的闹腾之中,其时心静,则能头不昏、眼不花、心不烦。能心静到 "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的地步,更是入了 动中得静的佳境。人心静则万事可做,动中得静就是得此益处。



7、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夏天,那些充满激情,喧闹,躁动如铜铁班驳的回忆是否已经沉淀,酝酿,馥郁如酒香扑鼻?一个人在人生的夏天能活出夏天的味道,心境清凉,听到蝉音不说其噪,不厌其烦,可谓清淡出尘,别有一番境界。

诗人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真的是蝉噪与鸟鸣使“林逾静”“山更幽”么?“幽静”之说当推“幽静”之人吧。像骆宾王在高墙湿暗的牢狱之中,借着铁窗槛栅之外关不住的鸣蝉,托物言志,“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尽将其高卓旷远之志一吐于蝉,蝉声顺着心声,心声应着蝉声,互相唱和,愈飘愈远,响彻千年。

历史有盛衰兴亡,人生有生老病死,蝉亦有春夏秋冬。

早在庄子《逍遥游》里就拿蝉作了文章,说“蟪蛄不知春秋”,又说“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言外之义,蟪蛄冬生夏死,是为寒蝉。一个小小的蝉因不知道有春秋的存在却能逍遥游于天地之间,诚可叹也。

其中,还讲了一个寓言故事。蝉在树梢,不知背后有螳螂舞动双钳,欲捕而食之;又不知树林深处有黄雀作展翅欲扑螳螂之状,螳危在旦夕;岂又不知黄雀身后有人拈弓搭箭,欲射之。一个小小的蝉竟然引起了一场浩大风波,像战国七雄的逐鹿,三分天下的魏蜀吴,在朝代兴亡交替的更迭中,充满了血腥与杀戮。

如今,在职场官场,乐于名者身疲于奔波劳碌,衷于利者心累于尔虞我诈,在名利场上,一不知乐生之道二不知养生之学,攻伐除异,伤人伤己,不断地上演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类似“野鸭子定律”一般的人类悲剧,诚可哀也。

随着年事渐长与阅历的增多,现在的我喜欢临风听蝉,不求其趣,不望其形,任其挂在树梢趴在叶腹之上,不管是聒噪不休作乱弹琵琶状,还是行将就木作长歌当哭状,我都不管不问,顺其自然赋其声,静观其变流其形,有些东西已经放下不再强求了,比如:爱情,友情。就像面朝大海惊涛拍岸之后沙滩上留下的一串串足迹,即使我不将其抹杀,也会随风吹而被抚平,就像伤痕总会愈合。只要我已走国,就像一位旅人,在黄昏的时刻听过海浪发出的最美的歌声。



8、东边的天空已是一片朝阳,窗外的春天早已温馨明亮。明媚的天气加上灰色的麻雀,黝黑的燕子,虽没有梦境里那片开满白花的黛绿为底色,也一样是一种旖旎的画境。麻雀的欢快,燕子的悠扬,加上童子的纯真,不是一样有种幽深清朗、素净高远的情怀吗。来到院落,阵阵清风吹来,伴着一株盛开的樱桃花淡淡散开,吹醒了一夜缠绵的春梦,吹热了一日寂静的心情。纷纷扬扬,点点滴滴,滋滋润润,安安详详。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鸟涧中。”就在这简单的乡下人家,不是一样可以享受这份幽静闲适情怀吗。

麻雀丝毫没有因怕人而飞走的意思,燕子们却早已不见了踪影。在麻雀的叫声里,欢快的情绪淹没了多日的烦躁。在鸟儿的跳跃中,轻盈的腾跃也让沉重的灵魂放松。

春天是薄薄的挂在树梢上的几丝新绿,春天是暖暖的拂在脸颊上的几缕微风。春天是唧喳着的小鸟开心的鸣叫,春天是孩童没有遮拦的稚嫩童声。在这个美妙的春日清晨,你已经拥有了春天的一切美好,还有什么其他的奢求吗?

现代的都市到处是水泥冰冷的世界,高耸的楼房遮掩了奔驰的原野,轰鸣的马达湮没了自然的清灵,厚重的伪装覆盖了本源的人性,斗争的哲学取代了关爱的人情。奔流的车海里我们随波逐流,黯淡的生活中我们茫然魂惊。梦境里没有了清新的世界,生活中消失了渴求的激情。

内心的孤独,莫名的等待,就像这久违的鸟鸣;记忆的花香,和煦的春风,变成了黄沙的峥嵘。踽踽的足音找不到还乡的路径,猛回头才发现好像已度过了一生。就是人生走完,不也像婴儿出生时那样圣洁?为什么要用烦恼和诅咒充填这短暂忙碌的人生?

踏着鸟鸣的节奏,随着树梢的摇摆,顺着阳光的摇曳,赏着花儿的娇容。相信这就是真切的自然,这就是上帝给的恩宠。在这自然和恩宠里,我们有什么理由要装得傲然无物行色匆匆?

崭新的一天,很好的日子,很好的春风,很好的鸟鸣。给自己的心情放个长假,让今天的24小时过得快乐无穷。



9、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爱上山里行也是有缘由的。

那是初春时节连日阴雨后天空初晴的一个下午。蔚蓝的天空如同经人擦拭过一般明净,纤云不染;温润的空气中飘逸着一丝花草的芬芳,沁人心扉;和煦的阳光挥洒在绿意萌动的原野上,金光灿灿。内心无法抗拒明媚春光对我的诱惑,我换上鞋子就去赶赴春天的约会。

我只身沿着蜿蜒盘旋的山间小路慢慢前行。细看路边的小草,它们的头上顶着鹅黄色的嫩芽儿,犹如一群破壳而出的小鸭,那么鲜嫩,那么可爱,又像一伙春光初现的小姑娘,那样生机,那样靓丽。草尖儿好像一把利剑,直刺霄汉,给人一种无比自信与非凡力量的视觉冲击。小草是渺小的,它们却活得不卑不亢、不屈不挠。

叽叽喳喳的鸟雀声把我的目光吸引到了树丛里去。山间的鸟雀们实在悠游自在,它们欢呼雀跃地从一根树枝上跳跃到另一根树枝上,嘴里叽叽喳喳地唱着欢快的小曲儿。我真想明白它们是在欢唱甜美的情歌还是在深情地私语?“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遗憾的是我没有那个本领,我附和它们享受着这片绝世又绝尘的静谧。“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份清静犹如天籁之音,使久滞在利欲熏心、铜臭熏天之尘世的蒙尘心灵得以洗涤、得以净化。许多人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作为人生信条。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他们不惜出卖良知,辱没人格甚至铤而走险。诚然其结局是自己悔恨交接、家破人亡,又令人唾弃与不齿。但是又有几人能真正参透“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昼心愁;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之道理呢?人生几何?譬如朝露。珍惜拥有活好当下是人生最为踏实的幸福与智慧。

傲然挺立的青松苍翠欲滴,犹如一把绿色的擎天大伞;修长俊秀的毛竹生机盎然,宛如一位谦恭而秀气的君子;郁郁葱葱的杂木鳞次栉比,好似一个鲁莽又带刺后生。山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闲适而从容,自信而淡定。

夜色垂暮,我不舍地往回走。我边走边想:它们才是真正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的自然造化啊!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而自私自利的人类总喜欢把自己称为万物之灵。但是我们却忘却了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分子,而且是最为脆弱的那一分子。身处钢筋混泥土丛林的人们,久滞纸醉金迷之红尘的人们,不妨走近大山,走向自然,向天地汲一丝灵气,向日月讨一杯精华。因为我们都希望活得更加健康,更加幸福。



10、“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春回大地了。轻轻松松换上春装,潇潇洒洒打个电话:“三月,我们去踏青。”蜂喧蝶舞,树笑花闹,我们去那快乐的老家,追寻春的倩影。笑声奏响了清流,脚步惊醒了春草,心情感染了万物。春风里,我们尽情跳舞。景好美,心好乐,情好悦。“喀嚓”,友人定格下我灿烂的笑容。阳春美景令人陶醉,是春风吹醒了我刚刚经历冬眠后的快乐。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炎炎夏日,夹一本书,我躲进了竹林,眼睛旅行在竹林的小道,心灵便开始散步在美妙的故事中。曼妙的自然之景里,我放任着;美妙的书本之旅上,我忘情着。情飘着,心也荡着,直到山那边的快乐王国。蝉的大联唱中,昭君出塞时的黄沙,貂蝉月下轻舞时的团扇,玉环华清池洗浴时的白绫,西子浣沙时的波纹,已是潜意识里的另一种快乐!让人慨叹的乐,原来在夏日树阴下的书页里。

“一片梧桐一声秋,一支芭蕉一分愁。”然而,愁云散尽乐不尽,秋至喜随亦未知。梧桐结出了黑黑的籽,枫叶换上了红红的衣。于是快乐便装满了梧桐籽,夹满了枫叶片。月上柳梢头,我独自吹笛黄昏后。一种意境,它朦胧着;一支乐曲,它飘荡着。我邀明月共舞,月无语,惟有清辉悠悠,送我一份清幽之乐。有点儿枯败的柳枝不想扫我兴,送我一段婆娑舞。我吹着,它舞着,月夜里,这儿有一幅欢乐的清秋图。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冬雪预兆出一个丰年,呼唤出丰年竹篮里的风情。雪花飘飘,如白蝶舞空,似仙鹤蹈云。房白了,树白了,人也白了。粉妆玉砌的世界里,孩子们在嬉戏,我也在嬉戏。给雪翁抹个鬼脸,给雪婆涂个红唇,给雪郎戴个瓜帽,给雪姑系块红绸,快快乐乐,无长无少,无忧无虑。寒气早飞九天外,暖意正蕴五脏内。这是一幅冬欢图,它的线条是好心情,它的色彩是心情好。

四季皆可乐,乐在四季中。常与四季下棋,以心作注,以乐为子,睹得风风火火,赢得快快乐乐,何乐而不为?



11、夜是如此的清馨。我信步在田间的小道上,迎面吹来阵阵清香的微风。此时我有如沐浴春风,那么的怡然自得。野草散发的是淡淡的香,就像一个温柔可人的嗲妹妹;野花散发的是一种清爽的香,就像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家碧玉;禾苗散发的是一种浓郁的香,就像一个秀丽端庄的大家闺秀。她们各有各的美,世界正因为有这么多不同的美才变的完美。

夜是如此的寂静。我仍向前走着,耳畔不时想起远处青蛙呱呱叫声,那么的清亮,穿越了整个夜空;溪涧清水哗哗地流淌着,是一首舒心悦耳的摇篮曲;远处的村庄偶有传来一两声汪汪的狗叫,那么的急促高亢,它叫出了人们勤劳奋发的心声。到此时方能体会儿时诗中之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奥妙。

夜是如此的绚丽。抬头仰望,皓月当空,一颗颗绚烂的星星点缀着浩瀚的宇宙,它们镶嵌在飘渺的夜空中有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我蓦然发现它们正对着我在笑,有的在微笑;有的抿着嘴笑;有的嫣然一笑;有的腼腆一笑;也有的哈哈大笑。我不禁也笑了,先微笑,然后哈哈大笑。

一阵凉风吹来,我略感一丝寒意。才发现夜已深了,村庄的灯火零星亮着,我随着微光匆忙赶了回去。



12、蓝天偕白云,碧草伴黄昏。彩虹间酥雨,青山恋花春。

我们用心去感悟自然,自然就会带给我们宁静和快乐。

走进山林,山林音乐视觉化。你会听到鸟语虫鸣,溪水湍流的声音——一种原始天籁,很自然,自然得让你陶醉,自然得让你往返。每一个音符,都是层层压缩到你内心的感动。虽然听似遥远,却点点滴滴敲击着你的心扉。置身其中,一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感觉油然而生,心灵也变得恬静起来。感悟这些声音,让你烦躁的心灵被山林的绿意洗净,于是你能用心地去完成生命所交付的课题,在自身周围搭建起你自己的仙境。

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春雨的缠绵,那“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大山的空灵,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秋的韵致,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冬雪的静默。聆听清风踽踽低语,聆听松涛娓娓吟唱,聆听蛐蛐细细鸣叫,聆听山林中鸟儿欢啼。那脆灵灵的音符好似一颗亮露滴落,使你的心中也流淌出一挂清粼粼的飞泉。

感悟自然,可以涵养了你的性情,旷达你的胸臆;愉悦了我们的心情,启迪我们的心智。感悟自然,是一种怡情忘机的人生态度,充满着潇洒的生活情趣。有时候,我们失去了很多快乐,并不是无法引起快乐,而是缺少爽朗清静的心情,缺少毫无掩饰的童稚的天真。缺少孩童般和自然亲近的心。

大自然是需要感悟的,大自然是需要用心欣赏的,大自然是需要用心去倾听的……有人看到了昙花的一瞬即逝,有人看见了鱼儿在池中的欢乐,有人看到了风吹帆动的思辨,大自然的歌声时而婉转动人,时而铿锵有力,但永远都是那么发人深省。那优美的旋律、那悦耳的歌声,引发我们无限的思绪。正是那一个个动人的音符、那充满律动的节奏,激起我们心潮的澎湃,让我们面对自然的歌声,引发无限沉思。

我们对自然了解越多,便越发爱生活,我们对自然的探讨越深越热爱生活,感悟自然,做生活的弱者,学习自然界顽强精神。



13、人类听蝉鸣,是颇依赖心境的。何处听蝉,也是讲究意境的。

有很著名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处的蝉噪近乎禅机,妙在一对矛盾的事物相互转化成和谐共处的哲理。俗语心静自然凉,林子多么安静啊,唯有蝉鸣阵阵,听着听着,溽暑酷热被消减成丝丝清凉。您说是蝉耶?禅耶?

因着禅这条思路而去,听蝉的最佳去处该当是深山里的枯庙孤寺。入定的老僧,禅之鸣于他介乎似有亦无间,香烟缭绕中是一颗心的静谧。其次是行走在山阴道上,不疾不徐于风月无边(乂二)的飒飒风起处,潺潺溪流边坐地休憩,听蝉噪声声恰似美妙无比的乐曲。最次如我现在呆坐闹市的空调房里,电脑里播放着歌手杨蔓悠扬的江南丝竹调的歌,再将窗外路边梧桐树上的蝉鸣作为配乐,过滤掉汽车奔驰等等的市声杂音,亦不失悠然度夏的妙法。

以笔者听蝉的体验,最震撼心灵的时刻并非群蝉轰鸣之时,而是蝉声嘎然停顿的刹那。刹那之间万籁俱寂,时间似乎也静止了。若在深山古庙,这种感受更强烈。蝉声的这一特征被人类应用到艺术表现上,其中电影艺术运用得最娴熟,譬如表现紧张或悬念时突然静音,观者就有屏住呼吸的感觉,对导演来说正是要的这种效果。导演可知否他的老师的老师是古老的蝉。

蝉是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具有独特意义的物象。它透明的一双翅翼下是一团墨黑的身子。墨者,沉郁而庄重,象征文墨,获文人爱。于是有制成蝉形的墨,雕镂成玉蝉的镇纸和石蝉的印章。于是蝉的精气神灵便延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了。



14、春的萌动,夏的奋发,秋的成熟,冬的蛰伏,是自然以季节为单位发展着它的生命,季节是生命回想曲中的每个段落,一束花、一阵风、一片叶子、一只飞鸟是季节彼此之间的一回眸、一顿足,正是每个鲜明的段落,才诞生连贯充实的全过程。写的太好了!是啊,我们生命的段落在哪呢?看过这段话,心中一片茫然?

一片叶子,从初春在树干上鼓起的嫩芽,告诉人们春天到了;到吸取阳光雨露,长成一片片翠绿的叶子,在炎热的夏天为人们遮挡炙热的阳光,送去一丝丝清爽的凉意;在到秋雨袭来,枯黄的叶子在雨中垂挂,冷风吹过,叶子随风飘落,虽然无奈,但更多几分潇洒,有着诗意的舞动,像辉煌过会美丽的谢幕。它知道那是生命的回归,虽然平凡但寓意久远,因为它的飘落绝非没有意义,这是叶子的生命段落。一片叶子都能美丽的舞动它短暂的一生,而我呢?

想想我还不如一片叶子,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计划的未来?算得上得过且过,无所事事了,人生没有规划、没有奉献、没有总结,任由时间在身边匆匆流逝,没有痛惜时针的飞快运转,也没有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在我脑海里没有任何意义。把时间停留在大自然中寻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致,寻觅“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空灵和“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的意境中。生命的段落只显示在幻想和空洞之中!

学学叶子吧!它的短暂一生是多么美丽潇洒,努力的生长,充实的走过,虽然无奈的悠然飘落,但没有太多的遗憾,只有几分坦然和宁静!人生和叶子的过程又有什么两样呢?



15、那天,下雨了。旅游遇到阴雨天,许多人也许感到不便,我却为这样的环境迷离陶醉。打着雨伞,踩着石级,雨滴从树叶上落下来,润泽恬静。记得古人曾说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在我看来,下雨天更能让山林深邃静幽。我踏上一处座落在林中悬空的凉亭,细雨绵绵,绿意浓密。近处景色清晰如碧,远方青山朦胧缥缈,情愫一下子扑到云雾缭绕的景致里不能自拔。仿若如水般涟漪的音乐徐徐弹奏,清凉如斯。初秋的雨在林中淅淅沥沥,凉柔莫名。如果说,春风扑面给人一种温柔体贴的舒适,那么,秋雨连绵则让人凉爽惬意。我分辨不出凉柔与温柔那个更让人动魄,但是,我切肤感觉到飘过来的雨丝柔柔缠绕心的美妙。这时候,一切都凉静幽幽,恰似一曲如梦的清韵拨动,让我的心绪时而云逸时而凝滞。聆听雨声滴嗒脆甜的节拍,灵魂早已和山诗水韵情景交融,幻化一副无比魅惑的人间仙境。喜欢在人流中把我分离出来,独品山魂水灵演绎的婆姿,偷看蒙纱的天然丽质。

雨幕似乎格外善解人意,悄悄把美景推移到我的眼眸,构成一个让我与幽林亲密接触的难得机会,心如水洗一样清净。此刻有种神秘的力量,突破躯体的局限,情思在翠绿如滴的林间游离,体会凉、柔、静的秘密。由衷心语,享受如此美妙的景色,需要沐浴斋心。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尘世中,能够开辟一处心灵与山林雨雾交融的空间,窃窃私语一溜和谐的诗行,感受来自于自然的睿智淡泊,这是多么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啊。



16、曾一度有过看破红尘,欲避世山林的念头,想远离世俗的纷扰是非,在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中,寻找一份宁静与恬淡。一人一灯一竹舍,闲时坐拥书卷,忙时锄作山田。虽不能领略东方曼倩避世金马门的气概,却也能浅尝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淡雅。

自然,这只是一种向往,一个美好而遥不可及的桃源梦境罢了。

“非宁静无以致远”,努力思索着,是否能够在这尘世的浮华与喧嚣中,找寻一丝云淡风轻的宁静。

只记得,某个夜晚,一个人独坐在湖边沉思,抬头间,夜风习习扑面而来,夜虫声声入耳,更见月华似霰,铺满了一湖,水波粼粼,如碎玉浮于湖面。那一刻,悸动的心悄然安静了下来。把自己融入在这黑夜里,陪清风,伴明月,仿佛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是的,这便是宁静,它,是黑夜赐予的。黑夜隐去了世俗的一切真真假假,驱逐了白日的喧嚣,也抚慰了一颗躁动的心。

于是,我便恋上了这黑夜。每每被白日的繁琐困扰得焦头烂额,无所适从时,便会独自一个人投入夜的怀抱。或独行林间小道,或独坐湖畔石阶,或独卧园间草坪,放纵自己的内心。感受着夜的静谧与安详,呼吸着身旁花草的清香,触摸着面前湖水的清凉。这时候,掬一捧水,倾洒在脸上,让夜风慢慢拭干,风的温柔与水的清凉,交融在脸庞,沁入心房。

当远处的晚霞轻轻掩去她娇美的容颜,整个世界都披上了一层黑纱。在这夜幕下,白日喧哗的城市也渐渐走向静寂,连那“遮望眼”的林立高楼也显得那么柔和,车辆的轰鸣声亦渐行渐远,消散在黑暗里……与白天相比,黑夜简直就是一个圣境,单一个“静”字足以体现其魅力,无论你是在为生活奔波,还是在为情感纠葛,在它的面前都会告一段落,一切都会归于平静。

如今,能在夜里独自一个人思考人生,是何等奢侈的享受?

白日的你已经被生活折磨的疲惫不堪,而黑夜却给予了你思考的时间,在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今天,你是否能保存一颗心的平静?在承受了背叛和出卖之后,是否还会相信爱情与友情?在看透了这个社会现实之后,是否还能坦然面对人生?

抬头望,虽未见漫天繁星,却有明月一轮。清冷的月辉,为这安详的夜,增了一丝神秘。夜,还是那么静。



17、一级级的石阶从我的脚边沿伸上去,下雨时的石阶盈了水,看上去晶莹一片,还微微透着白光,而不时落下的小雨滴又隐约在这片莹白上打起一个个小圈。这一切真让人有一种想踏上去的欲望,可又有几分不忍,就像初冬的第一场落雪后,面对着粉装玉砌的世界而舍不得落足。

雨依然下着,不大,雨声是淅淅沥沥的,落在树叶上,落在地面上,不成乐章。一时间,仿佛天地间仅有我一个人,背靠着寂静无声的教学楼,面对着万籁具寂的花园石级,听取雨声一片。我在心中默默地领略着那份从容与安详,而这从容与安详,更让我想起“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一千古名句。这儿没有蝉噪,也没有鸟鸣,只有雨声透耳送来的那片宁静,宁静到了心底。

曾听人说,“细雨是月夜的诗”,今晚不是月夜,可是这如诗的静谧让我心醉,我不由自主地走进雨帘,任柔和的雨水拂过我的脸堂,沿着面颊落下,滴入衣领内,凉凉的,一直凉到心里。

“滴嗒……”一声轻响,就在我面前,一滴凝在叶上的雨珠,随着夜风滑落,再次好似引子,让我多天来积郁于心中的委屈,化作泉涌与雨水一起落下。我的内心,在这一刻,充盈着宁谧。

很久以后,我还是会记起那个雨夜,记起那个雨夜的降水冲刷了我心中的不快,那个雨夜的宁静荡涤了我心中的躁动。尤其是那份静之韵,会伴随我到永远,让我能定下心来看待万事万物。

漫长的冬季即将离去,开始对那“润物细无声”的雨滴和那夜留下的那份静之韵也有了再次妄想。



18、回荡在城市的边缘,数不尽的人情冷暖。听不尽的冷言热嘲,看不尽的悲欢离合,突然发现,现在全部都消失殆尽了。留下的只是一份田园之景色。小鸟的鸣叫,显得是那么的美好,在这个一望无际的田野中,仿佛鸟的鸣叫,带给我的是更多的一份幽静,让人心旷神怡。

不知道旅行的意义,只知道带着宁静私奔是多么愉悦的事情。回过头,发现这一些些的所谓的数不尽,所谓的听不尽,所谓的看不尽是多么的渺小。不怕宁静,只怕喧噪。不怕生活,只怕丢失。知道了旅行的意义,我便踏上了寻找安静的生活。

听到过这句话“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总觉得说的非常美妙。于是我便踏上了小隐之路,但却发现越是安静,越是慎得慌。于是我选择了后者,我才发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思了,所以我便放弃了寻找安静生活的路途,回到了家里。才发现让人又一次的心旷神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0632.html

更多阅读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晏殊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译文] 溶溶的月光洒落在庭院的梨花上,洒落在柳絮上;淡淡的微风吹拂着梨花,吹落了柳絮在池塘里。[出典] 北宋 晏殊 《寓意》(一作《无题》)注:1、 《寓意》 晏殊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

其实我想走,其实我想留。 其实我想留电视剧

作者:刘春民单位:深圳市坪山新区博明学校电:13410811351邮箱:1208825451@qq.com三尺讲台,一方黑板,陪我20个春秋,回想往日的岁月,实在是太平淡。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唯一欣慰的事,在我的培养下,目前已是桃李满天下。时间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 王维辛夷坞赏析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译文] 寂静的山沟里再没有别人了,花儿们纷纷开放后又片片洒落。[出典] 王维 《辛夷坞》注:1、 《辛夷坞》 王维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2、注释:辛夷坞,蓝田辋川(今陕西省蓝田县内)风景

声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描写安静的古诗》为网友成为黑暗中的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