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歌》《明日歌》《昨日歌》
这是三首咏时诗,可以把它看作时间三部曲。虽然在中华诗坛上没有它们的位置,但在世人心中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其中《明日歌》就是一首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好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凡诗歌从其内容上可分为述事、说理、言情三类,《明日歌》自然是属于说理诗一类。而诗歌讲究的是意境,形象,含蓄,典雅,如果用这一标准来衡量,《明日歌》是断然算不得好诗歌的。但恰恰就是这样一首看似平淡的诗歌千百年来却能在世人中广泛流传,以致妇儒尽知,耳熟能详。就是在于它的立意深刻,说理透彻,用明白易懂的道理,劝导世人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宝贵的光阴。如果什么事都等到明天去做,那么等来的只是岁月蹉跎,一事无成。
《明日歌》为清人钱鹤滩所写,而在之前,有明人文嘉就写过一首《今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今日歌》立足今日,告诫世人今日事今日做,今日事今日毕。就像学生做功课一样,当天的功课必须当天弄懂、消化。如不去完成,日积月累,就会越积越多,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最终是积重难返,学业荒废,只能留下“徒伤悲”的长叹。何况人生苦短,生活又不能重演,意欲作为者就必须振奋精神,立足当前,脚踏实地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似乎光有《今日歌》、《明日歌》还不够,对于已经过去了的昨天,人们又是个怎样的态度呢?于是有人在这两首歌的基础上又写出了《昨日歌》。歌曰:
昨日复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空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事立业在今日/莫使明日悔今朝。
人们对于已逝的过去往往会有两种态度,一是留恋,二是后悔。当留恋过度,就会陷于自恋而至难以自拔,就会缺乏继续前进的动力。如果因为过去的失败而终日惶惶,后悔不已,甚至痛不欲生,那么就对未来的前途悲观失望,丧失斗志。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当你还在为昨天事的烦恼的时候,今天也就在你的叹息声中悄悄地溜走了。于是《昨日歌》告诫世人只有牢牢地把握好今日,明日才不至于因为今日的碌碌无为而后悔。不恋昨日黄花香,还看明日满山红,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这三首诗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三个不同的时间概念立意,对人们在昨日,今日,明日的认识上的不正确的态度,也可以说是认识误区,深发开来,苦口婆心地进行劝导,字字关情,句句在理,收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三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作者运用轻松灵巧的笔触,诚挚友善的口吻,质朴明快的语言,一咏三叹,循循善诱,把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这一重大的,却又被人们看得很淡的问题说得通体透明,使每一个读了这三首诗的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你是不是因为昨天的碌碌无为而羞愧难当?你是不是因为来日方长而高枕无忧?你是不是因为功成名就而止步不前?
这三首诗句式相似,格式相同,字数大致相等,说出了一个相同的主题:把握今日。这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一却很强烈,其道理虽明白却不能言。能长久地在人们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文字重复而不单调,回环却有新意,这就是千百年来能在人们中流传的原因吧。
最后,让我们以朱自清的《匆匆》中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早晨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拦时他又从遮拦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玲玲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图片来自网络 鸣谢
感谢朋友们的精彩留言飞鸟
秋韵《今日歌》《明日歌》《昨日歌》--拜读精彩《三部曲》,欣赏经典解读,感受着时光的流逝,在流逝的时光中让我们懂得珍惜!清晨看望好友,赏读佳作,问候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