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萍老师观课实录 | |||||
上海市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 钱文萍 主持人感言: “862”节课的观课评课活动大家都在做,但是像钱文萍老师如此用心的实属不易。这并非是行政指令,只能说是钱老师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功夫不负有心人,耕耘后的收获是意料之中的!我对钱老师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也推荐给语文同行这份八万余字的教学实录。 ——单云德 向生命鞠躬 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工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是儿子两岁半的初衷。 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落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而了无生气。置身在这空旷寂寥的山上,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原始的静谧和苍凉。 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惊恐地指给我看时,我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绝对是这山上惟一至今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我蹑手蹑脚地靠过去。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是很衰老或孱弱,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这只周身呈黄色的蚂蚱因惊惧和愤怒而拼命挣扎,两条后腿有力地蹬着。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必被它挣脱,于是我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入,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色的液体,它用前腿摸刮着,那是它的血。 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 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视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害虫的概念,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新鲜,或许他在指望从土里刨出点什么东西来。 我点着一根烟,眺望着远方。 “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了起来。 我扭头看时,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寻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已受重伤,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未找出两步就轻易地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又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并没有离开,而是蹲在儿子旁边注视着蚂蚱。我要看看这五脏六腑都被穿透的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竟能逃跑! 儿子手里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的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不放。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和受重伤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儿子的手稍一松懈,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它每爬行一毫米,都要停下来歇一歇,或许是缓解一下身体里的巨大疼痛。穿过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而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鲜血染得微绿。 我大张着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这悲壮逃生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我相信我正目睹着一个奇迹,一个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当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忽而腿一松,从所抱着的草茎滚落到地下,它一定是精疲力竭了,生命所赋予的最后一点儿力量,就是让它挣脱束缚,获得自由,然后无疑地,它将慢慢死去。 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再也没有动,我抬眼一看,原来他早已如我一样,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 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抓它!它太厉害了!” 我明白儿子的意思。他其实是在说:“它太顽强了!” 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的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向生命鞠躬》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上海市尚文中学初一(1)班 顾燕燕 教学目标: 一、品读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词句,感悟蚂蚱的顽强精神。 二、准备把握人物的思想,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积极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2’30”) 1、你小时候有没有捕捉过小昆虫或者小动物的经历? 2、板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把文章看一遍,了解一下这个故事。(1’50”) 文中写到向谁鞠躬?这是一个怎样的生命? 生答板示:孱弱 “孱弱”是什么意思? 倔强 “倔”字正音 顽强文中这个词出现在哪里?读相关句子 你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这只蚂蚱是孱弱而又倔强的?(提示:重创之前) 生答板示:了无生气 静谧 苍凉 景物描写 在这样一种满目萧瑟、苍凉的情况下,作者看到了一只蚂蚱,心情是—— 板示“惊讶” 明确“倔强”与“顽强”的不同 从“倔强”到“顽强”是有一个过程的。从性格上的“倔强”到精神上的“顽强”,这个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仔细学习小蚂蚱两次逃生的场面,圈划可以表现这只小蚂蚱,这只生命顽强的词句。(16’— 17’40”) “一毫米”、“一点一点”、“染”等词, 学生读相关句子;适时强调重音、轻重、节奏等。 师结:从这些逃生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蚂蚱是多么地顽强。 齐读,读出蚂蚱的顽强。(25’50”- 33’30”) 师提醒:“迅速、死死地、艰难”等词应强调。 师范读,学生自己轻声朗读,抽生读,学生互相点评,再读。 师结板书。 朗读一下写作者震撼的内容。你认为从哪里读比较好? 三、总结 这是一只孱弱的蚂蚱,这是一只两次被“一箭穿心”的蚂蚱,它付出了那么多,它得到了它所要的结果了吗?(自由)它付出了什么代价?(生命、死亡) 留在草杆上,五脏六腑被堵住,慢慢地死去,也是死亡;如此痛苦地顽强逃生,也许是加速死亡。同样是死亡,蚂蚱选择了痛苦的死亡,这样做是不是值得?为什么? 同桌相互讨论。 师结:地球上任何一个生物它都有生的权利,同时它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对于生命的执著追求,也是值得我们人敬佩的。借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结束我们这堂课:世界上只有一个英雄,那就是了解生命并且热爱生命的人。 四、作业 把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写下来。 板书设计: 了无生气向生命鞠躬生命的尊严 静谧孱弱→倔强 →顽强↑精神 苍凉↓ 悲壮↓ ↑ 惊讶 →奇迹→震撼 寸心欲晓千古事 “我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蚂蚱的身体末端捅入,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色的液体,它用前腿刮着,那是它的血。” 这段文字引自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试用本),第三十五课《向生命鞠躬》。初次看到这篇署名“孙盛起”的千字文章时,我大吃一惊,这样残酷血腥的文字竟能堂而皇之地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这可真是件让人费解的事情。 这篇文章内容倒也简单。初冬“我”带两岁半的儿子去登山,发现了一只衰老孱弱的蚂蚱。为逗儿子开心,就有了上述引文,接着就是对蚂蚱如何忍着巨大疼痛“悲壮逃生”的详尽描写。“我”两次轻易“擒获”这只弱小的蚂蚱,并且“用专注的神情目睹着一个奇迹”,而对受尽折磨的蚂蚱,作者的感慨是“生命所赋予它的最后一点儿力量,就是让它挣脱束缚,获得自由,然后无疑地,它将慢慢死去。” 我也曾当过几年中学语文教师。看到这篇文章后,窃以为有两个问题值得认真思考:第一,这篇文章究竟要表达一种什么思想?作者的文笔也许称得上是细腻,但工笔画法用在血腥场面似乎不当。第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他们应当怎样去阐释它的主题思想?作为童稚未脱的十一二岁儿童,他们又会怎样去理解和接受这篇文章呢? 文末“我几乎是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或许是卒章显志,但充斥于文中、作者大肆渲染的摧残“遇难者”和那只命运凄惨、在血泊中求生的蚂蚱,还能让读者感觉出有丝毫的“鞠躬”之意么?在国人礼节中,鞠躬之礼并不常见;在中文词汇里,鞠躬也是个让人感觉很“东洋化”的词。它指的是尊重敬仰,谢罪忏悔,还是其他什么?生活艰辛难度,生命珍贵难再,但当一个人用理性的残忍去毁灭比他(她)弱小者的生命或生活时,这已经不是适者生存式的演进,而是活脱脱的暴虐凶残了。事后的忏悔据说要强于拒绝认错的固执,但同时还要细述沾血屠刀是如何屠戮生命的历史,乐道刀下冤魂之痛苦惨烈,这究竟是在“忏悔”,还是一种文字的施虐?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众生平等,有生万物莫不乐生畏死,不知为何还会在人到成年后虐杀一只无辜的蚂蚱?须知蝼蚁尚且偷生。记得前段时间网上有反响甚巨的“虐猫案”,在视频图片直击之下,血淋淋的场面让人揪心。一网友在论坛发帖建议立法保护小动物,竟引来数百人跟帖支持。看来,疗治病态心理,呼吁良善心态,已成当务之急。 提倡尊重生命,让生命的意识从小植入幼小的心灵,就不能让那些冷漠椎心的文字借着漂亮的幌子,否则漂亮的文字最后可能变为心中的罂粟之花。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为文应当考虑到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最佳统一,否则金玉文字其外,败絮内容其中,有何益?!我常想,提笔为文者,切不可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所在。文章乃“千秋之盛事,经纶之大业”,尤其是作为教材里的课文,选取时一定要本着负责的态度,慎之又慎。 当前各地的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语文教改应当偏重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我只是期望,如果所选之课文能在付梓前,详加推敲几次,则善莫大焉。(赵忠海) 《人人心中有一个鲁迅》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崇明县实验中学八(5)班 欧阳桂菊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故事、生活及他人的评论文章,激发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能力,加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和感悟,还学生一个真实而完整的鲁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以自己瘦弱的身躯承担整个时代的苦难,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守护人类精神的家园,他们以一个人的力量洞穿黑暗,为人类传播不息的火种。在这样一些人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鲁迅。许多人都对鲁迅的著作略知一二,更有许多人热爱鲁迅,热爱他的作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读点鲁迅,去感受“人人心中有一个鲁迅”。 二、交流 1、文学作品中的鲁迅 过渡:忽然想问大家,“鲁迅”是谁?(鲁迅在我们心中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毛泽东曾经说过,他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 交流课前布置作业: 阅读鲁迅品,谈谈心中的鲁迅。 学生交流,要求回答要有理有据,说出出处,语言要简洁。 生答板示: 文学作品中 献身祖国 反封建批判严于解剖自己 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师提醒不要过多谈文学作品的主题,而要围绕“鲁迅”的主题来谈) 2、日常生活中的鲁迅 过渡:鲁迅是个文学家,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志趣并不在文学,他只想利用文学来改造社会,改造国民性。所以他对社会一切的封建行为给予批判。而正是这些批评,社会又反过来对他进行无情的压迫。在这些激烈的斗争中,一个人的人格就显现出来了。鲁迅先生不害怕这些白色恐怖,在压迫中,他的硬骨头精神就体现出来了。他是生活中的强者。 生答板示: 日常生活中 关爱革命青年 疼爱孩子 孝顺父母 师补充鲁迅先生自于自己婚姻的看法。 在鲁迅身上,一方面他接受着先进的思想,一方面他又在向现实不断地妥协着。而这种越是猛烈的批判现实,越是无情地解剖自己。在解剖自己的同时,又深刻地感到一种自卑。所以是彻底地否定自己,因而越觉得自己是做得不对。所以他曾说自己是吸了鸦片又劝人家戒除的醒悟者。是思想教兴的破落户。他的反省赋予了他巨大的精神痛苦,忏悔历史吞噬了他的一生。这是他的归因。 师强调有关“圣人”一说 首先他是一个平凡人,和千千万万个凡人一样,有自己的爱情,有自己的婚姻,也有自己的日常生活。正如先生自己所说:其实,暂时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相连,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平凡的鲁迅做出了伟大的事。 3、小结: 回到开篇我们问到的问题:鲁迅是谁?现在鲁迅在你心中究竟是谁? 师结:他是一个伟人,他是洞察世情,为国家忧患、民族痼疾痛苦着的思想家,是毅然独立于天下的伟大学者;他是一个战士,一个向一切假恶丑宣战不甘屈服顽强斗争的战士;他更是一个真人,一个真实的人,有情有意、有血有肉、有丰富生活情趣的平民之子。一个伟人,一个战士,一个真人,这就是一个完整而真实的鲁迅。 四、课堂拓展 今天我们走近鲁迅,先生不仅激活了我们的思绪,也为我们带来了生命的意气,更让我们在现实世界里多了一份冷静、深刻和坚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七十年了,他的音容笑貌还浮现在眼前,他的深沉呐喊犹回响在耳畔,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先生说些什么? 出示斯诺先生送给先生的挽联: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洒泪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同学可以试着为先生作一幅挽联,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动笔写一下。 五、总结 鲁迅是我们毕尽穷生也需要倾心阅读的一本大书。今天我们这个活动只是阅读鲁迅的一个开始,我希望今后鲁迅会教会我们更多。(板示“……”)希望我们在今后的日子把后面补出来。 板书设计: 文学作品中日常生活中 献身祖国关爱革命青年 反封建批判疼爱孩子 严于解剖自己孝顺父母 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 数字杂说 卞毓麟 即使目不识丁的人,通常也会数数,诸如一棵树,两本书,三元钱等等。不过,纵然是饱学之士,倒也未必尽识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乃至数字的遗憾。 数字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路程。大约4000年前,地中海东岸的肺尼基人发明了字母表。它在传播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发生了种种变化,例如,古老的希腊字母和希伯来字母就不太一样。但是,古代希腊人和希伯来人都曾用字母表中的字母依次代表数字。后来,人们也曾用英语字母代表过数字,例如依次用A B、 C D代表 1、 2、3、4,I、J、K、L代表9、10、20、30等等。 大约2000年前,古罗马人统治着整个地中海周围跨越欧亚非三洲、直达大不列颠岛的辽阔地域。他们创立了一套书写数字的独特方法:用I、11、III、V、X分别表示1、2、3、5、10,IV和VI分别表示4和6,其中的奥妙是:“若较小的数字紧靠在较大数字的左侧,则表示两者相减;苦紧靠在较大数字的右侧,则表示两者相加”,所以IV表示 V(即“ 5”)减去 I(即“ l”), VI则是 V加上I;同理,VII和VIII分别表示“V加II”和“V加II”,即表示7和8;IX和XI则分别表示“X(即‘10’)减I”和“X加I”,即9和11。 代表数字的符号,在书写时的顺序非常重要。在罗马记数法中,还用L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1000”。所以,1994用罗马数字书写,就是MCMXCIV,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M(即“ 1000”), CM(“ 1000”减“ 100”,即“ 900”),XC(“100”减“10’,即“900),以及IV(即“4”)。要是把这些数字符号重新排列一下,变成MMCXCVI,那么它就不是表示1994,而是代表2196了。 创造出这些记数方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然而,它们毕竟还不够方便。比如说,今天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就要比使用罗马数字简便很多。有趣的是,发明“阿拉伯数字”的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印度人。两千多年前,印度人首先使用了1、2、3……9这九个数字;他们书写时,用最右边的数字代表有多少个“一”,其左边的数字代表有多少个“十”,再左边的数字代表有多少个“百”,如此等等。例如,1994就表示一共有4个“-”、9个“十”、9个“百”、1个“千”。这在今天,就连小学生也是非常熟悉的了。这种写法有一个缺陷:比如说,它很难将“3500”和“35000”区分开来。 公元8世纪前后,印度人又发明了一个代表“根本没有”的符号:“0”。于是,就可以很清楚地用3005来表示3个“千”、没有“百”、没有“十”和5个“一”了用这种印度数字进行数学运算,不知要比用罗马数字或用字母符号方便多少。因此,它渐渐地传遍了全世界。阿拉伯人首先将印度数字传到了西亚、北非和西班牙,这就是欧洲人称它为“阿拉伯数字”的原因。 我国广泛使用“阿拉伯数字”迄今尚不足一个世纪。然而,数字在我国却有着独特而悠久的发展史。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半坡文化遗址中,一些彩陶上刻画的简单符号很可能就是最原始的文字和数字。在距今3000年前的殷墟甲骨上,已有代表“一、十、百、千、万”的专门数字。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钟鼎文中还用到了隔位字‘又”,例如“六百又五十又九”,即659。后来,我们中国人又创造了表示空位的符号“0”,它与“阿拉伯数字”中的0相比,可谓大同小异。 数字之妙远远不局限于数学王国本身。它的概括力使人易于记忆,便利交谈。“二十四史”“三十六计”“九大行星”“三好学生”“世界七大奇迹”“四项基本原则”“七十七国集团”……诸如此类的例子,委实不胜枚举。更何况它在文化生活中还给人以无穷的乐趣。例如,在灯谜中,“十(打日本一政治家),谜底:田中”,“99(打一字),谜底:白”,皆系雅俗共赏的上乘之作。在对联中,古往今来令人拍案叫绝的“数字对”亦不乏其例:上下联中均嵌入诸多数字,—一相对,浑然天成。如以五行和五方与十个数字相对、巧妙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旧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上革交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然而,数字却也有自己的苦恼,本来和它毫不相干的事情,偏偏总有人硬往它身上安。过去人们用字母代表数字时,有的数字写出来就像是一些单词,例如,人们曾用英语字母E代表5,用O代表60,用W代表500,于是,565写出来就是WOE,正好和英语单词“悲哀”的拼法完全一样。因此,人们认为565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古希腊人和希伯来人甚至创造了一套方法,故意让用字母表示的数字带有一定的含义,这就是所谓的“占数术”。其实,它和“占星术”一样,纯系无稽之谈。分外可悲的是,“占数术”这种骗人的鬼话,居然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上再度看好走俏。君不见,有人如痴如醉地想弄上8888168这么一个电话号码——期盼着“发发发发,一路发”;君不见,有人视7424994这个号码如丧门之神,仿佛那真会害得他“妻死儿死舅舅死”。如今,人们仿佛对这种畸形的文化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其实,数字和“发”或“死”又有什么关系? 《数字杂说》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上海市金卫中学六(5)班 周琴芳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阅读科普小品。 2、学会给总分结构的文章列出提纲,学会以表格的形式理解文章的内容。 3、激起对探究数字情趣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投影出示: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0000(打一成语) 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板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快速看课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数字的哪些内容? 生答板示:身世情趣 遗憾 明确总分结构。 2、再读课文,以列提纲的形式把文章的总分结构表现出来。 投影出示部分学生的提纲。 3、品读课文。 (1)学习“情趣”部分。 抽生朗读,思考:文章是怎么说出数字的情趣的? 如何理解“数字之妙远远不局限于数学王国本身”一句? 作者从两方面说了数字的妙处,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你还能说出其它表示“易于记忆,便利交谈”的例子吗? 齐读数字对联,这些数字分别写出了诸葛亮一生中的哪些例子? 学生交流:我们在所读的书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用数字来表现的灯谜、对联、诗歌等? 学生出示一字谜,一古诗(学生齐读) 教师出示伦文叙为苏武名画《百鸟归巢图》所配的诗: “天生一只又一只,三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噤人间千万石。” “百”字和诗句中的数字有什么关系? (2)学习“身世”部分 过渡:数字是这样的有情趣,那它是怎样形成的? 快速浏览,看看作者是怎么来介绍数字的发展过程的? 生答投影出示: 数字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路程。 大约4000年前,地中海东岸的肺尼基人发明了字母表。 大约2000年前,古罗马人地中海周围创立了罗马记数法。 两千多年前,印度人首先使用了1、2、3……9阿拉伯数字。 在这些较长的句子中,我们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它一目了然地表现出来? (列表格) 小组交流完成:把文章中数字的发展过程用列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 出示各小组答案,并点评。教师补充“评价”一栏。 男生读第九节,体会说明文语言用词的准确。 (3)学习“遗憾”部分 过渡:课文是怎样写出数字的遗憾的? 女生读相关部分。谁知道数字有哪些遗憾? 出示投影: 然而,数字却也有自己的苦恼。 本来和它毫不相干的事情,偏偏总有人硬往它身上安。 分外可悲的是,“占数术”这种骗人的鬼话,居然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上再度看好走俏。 明确:加点字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联系我们生活当中,我们有没有看到过或者听到过有这种表示数字遗憾的例子呢?(不要相信这些所谓的“占数术”,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 (4)学习第一节 过渡:课文用举例子的方式说明了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使本来深奥、难懂的或者很复杂的课文显得通俗易懂了。说明文的语言还有什么特点呢? 齐读第一节总说部分。 投影出示: 不过,纵然是饱学之士,倒也未必尽识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乃至数字的遗憾。 你现在明确了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了吗? 把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改成数字的“历史、妙用、不科学使用”妥当吗? 齐读,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 找出文中大量使用的成语。 投影出示并齐读: 目不识丁饱学之士不胜枚举雅俗共赏上乘之作 拍案叫绝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品读了科普小品《数字杂说》,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数字不仅代表博学,还有绅士,不仅有客观的表述,还隐含着丰富的情感。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以后我们要是再提起这些数字,我们的脑海中跳出的不会再是“1、2、3、4”这些干巴巴的符号了。这节课我们还学习了列提纲和列表格,认识到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更好多地帮助我们阅读。 四、无作业 板书设计: 数字杂说 列提纲 身世情趣 遗憾 列表格 举例子 稀粥南北味 张抗抗 稀粥在中国,犹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 可惜我辈才疏学浅,暂无从考证稀粥的历史。只能从自己幼年至今喝粥的经历,体察到稀粥这玩艺,历经岁月沧桑朝代更迭而始终长盛不衰的种种魅力。甚至可以绝不夸张地说,稀粥对于许多中国人,亦如生命之源泉,一锅一勺一点一滴,从中生长出精血气力、聪明才智,还有顺便喝出来的许多陈规和积习。 少年时代在杭州,江浙地方的人爱吃泡饭。所谓泡饭,其实最简单不过,就是把剩下的大米饭搅松,然后用水烧开了,就是泡饭。泡饭里有锅底的饭锅巴,所以吃起来很香。一般用来做早餐,或是夏季的晚饭。佐以酱瓜、腐乳和油炸蚕豆板,最好有几块油煎咸带鱼,就是普通人家价廉物美的享受了。对于江南一带的人来说,泡饭也就是稀饭,家家离不开泡饭,与北方人爱喝稀粥的习性并无二致。 我的外婆住在杭嘉湖平原的一个小镇上,那是江南腹地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所以外婆家爱喝白米粥,而且煮粥必用粳米。用粳米烧的粥又粘又稠,开了锅,厨房里便雾气蒙蒙地飘起阵阵甜丝丝的粥香,听着灶上锅里咕嘟咕嘟白米翻滚的声音,像是有人唱歌一样。熄火后的粥是不能马上就喝的,微微地闷上一阵,待粥锅四边翘起了一圈薄薄的白膜,粥面上结成一层白亮白亮的薄壳,粥米已变得极其柔软几乎融化,粥才成其为粥。那样的白米粥,天然地清爽可口,就像是白芍药加百合再加莲子熬出来的汁。温热地喝下去,似乎五脏六腑都被清洗了一遍。 我母亲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白米粥的环境下长大,自然是极爱喝粥甚至是嗜粥如命的。她自称粥罐──平日不过一小碗米饭的量,而喝粥却能一口气吃上三大碗。只要外婆一来杭州小住,往日匆匆忙忙炮制的杭式方便快餐泡饭,就立即被外婆改换成天底下顶顶温柔的白米粥。外婆每天很早就起床烧粥,烧好了粥再去买菜;下午早早地就开始烧粥,烧好了粥再去烧菜。于是我们家早也喝粥,晚也喝粥,而且总是见锅见底地一抢而空。南方人喝粥就是喝粥,不像北方人那样,还就着馒头烙饼什么的。因此喝粥就有些单调。粥对于我来说,多半出于家传的习惯,自然是别无选择。那个时候,想必稀粥尚未成为我生活的某种需要,所以偶尔也抱怨早上喝粥肚子容易饿,晚上喝粥总要起夜。而每当我对喝粥稍有不满时,外婆就皱着眉头,用筷子轻轻敲着碗边说: 小孩真是不懂事了,早十几年,一户人家吃三年粥,就可买上一亩田呢,你外公家的房产地产,还不是这样省吃俭用挣下来的…… 舅舅补充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于是我就从粥碗上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我的外婆。外婆喝粥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她喝饱了以后,放下筷子,必得用舌头把粘在粥碗四边的粥汤舔干净,干净得就像一只没用过的碗,那时外婆的粥才算是真正喝完。我想外婆并不是穷人,她这样喝粥样子可不太好看。那么难道外公家的产业真是这样喝粥喝出来的吗?人如果一辈子都喝粥,是不是就会很富有了呢?看来粥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 然而,外婆的白米粥却和我少女时代的梦,一同扔在了江南。 当我在寒冷的北大荒原野上啃着冻窝头、掰着黑面馒头时,我开始思念外婆的白米粥。白米粥在东北称作大米粥,连队的食堂极偶然才炮制一回,通常是作为病号饭,必须经过分场大夫和连首长的批准,才能得此优待。有顽皮男生,千方百计把自己的体温弄得“高烧”了,批下条子来,就为骗一碗大米粥喝,是相互间公开的秘密。后来我有了一个小家,便在后院的菜园子里,种过些豌豆。豌豆成熟时剥出一粒粒翡翠般的新鲜豆子,再向农场的老职工讨些大米,熬上一锅粥,待粥快熟时,把豌豆掺进去,又加上不知从哪弄来的一点白糖,便成了江南一带著名的豌豆糖粥。一时馋倒连队的杭州老乡,纷纷如蝗虫拥入我的茅屋,一锅粥顿时告罄,只是碍于面子,就差没像我外婆那样把锅舔净了。 豌豆糖粥是关于粥的记忆中比较幸福的一回。在当时年年吃返销粮的北大荒,大米粥毕竟不可多得。南方人的“大米情结”,不得不在窝头苞米面发糕小米饭之间渐渐淡忘或暂时压抑。万般无奈中,却慢慢发现,所有以粗粮制作的主食里,惟有粥,还是可以接受并且较为容易适应的。──这就是大子粥和小米粥。 最初弄懂“大子”这三字,很费了一番口舌。后来才知道,所谓大子,其实就是把玉米粒轧成几瓣约如绿豆大小的干玉米碎粒。用一口大锅把玉米子添上水,急火煮开锅了,便改为文火焖。焖的时间似乎越长越好,时间越长,子就熬得越烂,越烂吃起来就越香。等到粥香四溢,开锅揭盖,眼前金光灿烂,一派辉煌,盛在碗里,如捧着个金碗,很新奇也很庄严。 大子粥的口感与大米粥很不相同。它的米粒饱满又实沉,咬下去富有弹性和韧劲,嚼起来挺过瘾。从每一粒子里熬出的粘稠浆汁,散发着秋天的田野上成熟的庄稼的气息,洋溢着北方汉子的那种粗犷和力量。 煮大子粥最关键的是,必须在子下锅的同时,放上一种长粒的饭豆。那种豆子比一般的小豆绿豆要大得多,紫色粉色白色还有带花纹的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五彩的豆子在锅里微微胀裂,沉浮在金色的粥汤里,如玉盘上镶嵌的宝石…… 小米粥比之大子粥,喝起来感觉要温柔些细腻些。且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又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北方的妇女以其作为生小孩坐月子和哺乳期的最佳食品。我在北大荒农场的土炕上生下我的儿子时,就有农场职工的家属,送来一袋小米。靠着这袋小米,我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日子。每天每天,几乎每一餐每一顿,我喝的都是小米粥。在挂满白霜的土屋里,冰凉的手捧起一碗黄澄澄冒着热气的小米粥,我觉得自己还有足够的力量活下去。热粥一滴滴温热我的身体烤干我的眼泪暖透我的心,我不再害怕不再畏惧,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稀粥远非仅仅具有外婆赋予它的功能,它可以承载人生可以疏导痛苦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也许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摈弃了远方白米粥的梦想,进入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小米粥的情境;我无可依傍惟有依傍来自大地的慰藉,我用纯洁的白色换回了收获季节遍地的金黄。至今我依然崇敬小米粥,很多年前它就化作了我闯荡世界的精气。 然而,白色和金色的粥,并未穷尽我关于稀粥的故事。 喝小米粥的日子过去很多年以后,我和父母去广东老家探亲,在广州小住几日,稀粥竟以我从未见过的丰富绚丽,以其五彩斑斓的颜色和别具风味的种类,呈现在我面前。街头巷尾到处都有粥摊或粥挑子,燃得旺旺的炉火上,熬得稀烂的薄薄的粥汤正咕咕冒泡,一边摆放整齐的粥碗里,分别码着新鲜的生鱼片、生鸡片或生肉片,任顾客自己选用。确定了某一种,摊主便从锅里舀起一勺滚烫的薄粥,对着碗里的生鱼片浇下去,借着沸腾的稀粥的热量,生鱼片很快烫熟,再加少许精盐、胡椒粉和味精,用筷子翻动搅拌一会,一碗美味的鱼生粥就炮制而成。 鱼生粥其味鲜美无比。粥米入口便化,回味无穷;鱼片鲜嫩可口,滑而不腻。一碗粥喝下去,周身通达舒畅,与世无争,别无他求。我在广州吃过烧鹅乳猪蛇羹野味,却独独忘不了这几角钱一碗的鱼生粥或鸡丝粥。 从新会老家回到广州,因为等机票,全家三人住在父亲的亲戚家中。那家有个姑娘,比我略小几岁,名叫阿嫦。阿嫦每天晚上临睡前,都要为我们煲粥,作为第二天的早餐。她有一只陶罐,口窄底深,形状就像一只水壶。她把淘好的米放在罐子里,加上适量的水,再把罐子放在封好底火的炉子上,便放心地去睡。据说后半夜炉火渐渐复燃,粥罐里的米自然就被焖个透烂。到早晨起床,只需将准备好的青菜碎丁、切碎的松花蛋、海米丁,还有少量肉末,一起放入罐内,加上些作料──真正具有广东地方家庭特色的粥,就煲好了。 阿嫦的早粥不但味道清香爽口,让人喝了一碗还想再喝,每天早晨都喝得肚子溜圆才肯作罢,而且内容丰富,色泽鲜艳──绿的菜叶红的肉丁黑褐色带花纹的松花蛋和金黄色的海米,衬以米粒雪白的底色,真像是一幅点彩派的斑斓绘画。 广东之行使我大开稀粥眼界,从此由白而黄的稀粥“初级阶段”,跃入五彩缤纷的“中级阶段”。稀粥的功能也从一般聊以糊口、解决温饱的实用性,开始迈向对稀粥的审美、欣赏、以及精神享受的“高度”。那时再重读《红楼梦》,才确信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原来真有悠远的粥文化。 便尝试喝八宝莲子粥,喝红枣紫米粥,喝腊八粥,喝在这块土地上所能喝到的或精致或粗糙或富丽或简朴的各式各样的粥。最近去湖南,在娄底那个地方的涟源钢铁厂食堂,就喝到一种据说是“舂”出来的米粥。粥已近糊状,但极有韧性,糊而不散,稠而光洁,闻其香甜,便知其本色。 却有几位外国朋友,一听稀粥,闻粥色变,发表意见说,为人一世,最不喜欢吃的就是稀粥,并且永远不能理解中国人对于粥的爱好。 我想我们并非是天生就热爱粥的。如果有人探究粥的渊源、粥的延伸、粥的本质,也许只有一个简单的原因,那就是贫穷。粮食的匮乏加之人口众多,结果就产生稀粥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食物,覆盖了大江南北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喝几千年。 如今我们已不会因为粮食不够吃而喝粥;也不会因为没有钱买粮而喝粥;我们喝粥是因为祖先遗传的粥的基因。粥的基因是否同人体血脂的粘液质形成有关?为什么一个喝粥民族就有些如同稀粥一般粘粘糊糊、汤汤水水的脾性?以此为缺口,研究生命科学的学者们便会找到重大突破也说不定。 可作为主妇的我,如今却很少熬粥。我们家不熬粥的原因很简单,我想许多家庭逐渐淡化了粥,也是出于同一个原因:没有时间。粥是贫穷的产物,也是时间的产物。粮食和资金勉强具备,但如果不具备时间,同样也喝不成粥。我们的早餐早已代之以面包和袋奶,晚餐有面条;还有偷工减料的食粥奥秘──回归泡饭。 所以如今一旦喝粥,便喝得郑重其事,喝得不同凡响;要提前筛好小米配上黑米再加点红枣和莲子,像是一个隆重的仪式。听说市场已经推出一种速成的粥米,那么再过些日子,连这仪式也成了一个象征。当时间的压力更多地降临的时候,稀粥是否终会爱莫能助地渐渐远去?我似乎觉得下一代人,对稀粥已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和浓烈的兴趣了,你若问孩子晚饭想喝粥吗,他准保回答:随便。 仔细想想孩子的话,你突然觉得所有这些关于稀粥的话题,其实都是无事生非。 《稀粥南北味》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嘉定区远东学校六(1)班 杨亦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完成《预习报告》,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积累,通过朗读、品味文本中关键语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四读”法,即通读(课前预习),散读(理清文脉),朗读(信息筛选),品读(重难点突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南,北不同地域的稀粥风味,体会作者孕育在稀粥里的深厚情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生活品质,笑对困难的乐观精神! 教学设计: 按照“二期课改”中“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并将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下的学习与自然状态下获得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每一位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发挥”的精神,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紧扣“两线四读”,“两线”,一是作者喝粥地域和经历变化的线索,二是稀粥的功能由温饱到精神享受的线索;“四读”,即通读(课前预习),散读(理清文脉),朗读(信息筛选),品读(重难点突破)这条主线来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出示: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这碗东西是什么? 生:粥 师:不错,稀粥在中国历史悠久,深入民心。老师发本资料给同学们,上面全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关于稀粥描写的诗句。下面请同学们选其中一到两句你最喜欢的诗句,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开始。 生读。 师:读得快的同学已经读了两三句,慢的同学最少也读了一句。下面我们请这两组的同学依次地一人一句给我们朗读一下,有请。 生依次读。 师:很好,通过同学们刚才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诗句,我们可以知道,中国人对稀粥情有独钟,今天,就有这么一位当代女作家,她叫张抗抗,她从草长鹰飞的江南闯荡到了冰天雪地的塞北,又从塞北来到了椰风骄人的南疆,而始终伴随她的是一碗碗色彩斑斓的稀粥。现在,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这个丰富多彩的稀粥世界里。课文标题有“稀粥”“南北”“味”三个词语组成,如果老师请你朗读的话,根据你的理解,你会把重音放在哪个词语上面呢?先自己试读一下,然后再说说你的理解,开始。 生试读三种重音。 哪个同学来说说你的理解? 生1:我认为应重读在“稀粥”上…… 师:原因呢? 生1:因为本篇从头到尾都在写“稀粥”。 师:好。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2:我认为应该重读“味”字…… 师:原因是—— 生2:原因是作者虽然写了很多粥,但我们认为他最想写的是粥的味道。 师:好,请坐。还有不有认为重读在“南北”之上的?没有啊?一个都没有?那老师问你个问题,如果我把这个“南北”拿掉,换成“东西”,好不好? 生3:老师,我知道了。 师:知道你说! 生3:本文主要是写作者在江南一带、北大荒和广东等地喝粥时的情景,这些是我国的南北部分,如果换成“东西”的话,与课文就不符了。 师:好,讲得很好啊!这位同学的地理知识肯定学得很流畅,南北方向跟我们的课文的内容相联系的。好,下面请同学们分别来朗读课文标题三遍,把重音分别放在“稀粥”、“南北”、“味”字上,明白吗?好,开始。 生读。 师:同意把重音读在“稀粥”上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 师:好,人不少啊,我们把你们称作为“稀粥”派。请放下。同意重音在“味”字上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 师:好,也差不多,那就把你们叫“味派”。有没有愿意做“南北派”的? 生举手。 师:一个,两个,三个……你们是少数派喽?但有的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好,要证明自己,要说服别人,必须拿出证据来。证据在哪?在课文里面。下面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你们互相讨论,看看重读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好,开始。 学生小组讨论,师巡视。 师:好了,请同学们坐回来。俗话说,鼓不捶不响,理不辩不明。现在到了我们说说道理的时候。在发言的时候,请同学们必须注意这么几点,第一,你先要亮明自己的观点,你是“稀粥派”,还是“南北派”,还是“味派”。你的发言是代表个人,还是小组,知道吗?其他同学要发言,要等小组发言人说完之后你再补充。好吧,我们现在开始,哪个小组先开始? 生1:我们小组是“稀粥派”。因为文章对于各种粥进行描写,如,泡饭,白米粥,豌豆糖粥,大茶子粥,鱼生粥,舂粥,陶罐粥,等等。 师:好,她讲得很好。她一下子讲出了这么多粥,可见她预习工作做得很好。下面请哪个同学接着来说? 生2:我从课文的第22节,它从稀粥的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对全文进行了概括。师:怎么概括? 生2:它初级阶段的色彩是白而黄,它的功能是聊以糊口,解决温饱。而中级阶段稀粥是五彩缤纷,功能是审美、欣赏以及精神享受。 师:好,讲得很好啊!他从色彩和功能两方面对稀粥进行了概括。好,还有哪位同学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 生3:我们组是“味派”。因为文章在写色彩与制法之后,着重写了各种粥的味道。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3:例子有很多,如13、15、16节。 师:选你认为最精彩的一节朗读一下,行不行? 生3:我读第16节。 师:好。其他同学如果你同意他的观点的话,你站起来,用你的读书声对他表示支持。开始。 生3读,有八位同学陆续站起跟读。 师:好,谢谢,坐下。读得很好啊!有别的不同意见的吗?还有什么谁要发言的? 生4:我们组都是“粥派”。因为文章不仅写了各种形式的粥,还写了每种粥的制法,有几处还写得较精彩。 师:那你说最精彩的地方在什么地方? 生4:最精彩的地方在第4节和第12节。我读第4节。 师:那我想问一下你啊,这是你个人的意见还是全组的意见? 生4:这是我们组里的意见。 师:那就请你和组里的同学一起来朗读。好,来。请你开头。 四生读。 师:好,很好啊!这个小组朗读很团结,通过他们朗读就知道他们讨论很热烈,很团结。还有不同意见,还要发言的同学请举手。 生5:我们组其他人是“味派”,我代表他们发言。因为文章写了许多粥不同凡响的味道,如第11节,她在豌豆糖粥里面喝出了幸福的味道…… 师:噢,喝出了幸福的味道。嗯,还有呢? 生5:第19节,在粥里面喝出了“周身通达舒畅,与世无争,别无他求”的味道。 师:噢,不错啊,请坐。那,还有哪个同学需要发言的? 生6: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派了。反正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得美。文章中描写了各种各样粥的色彩,使我觉得文章美不胜收。 师:噢,她能用到“美不胜收”这个词,说得很好。那么请你说说看,能不能把你文章中很美的东西读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和你一起感受一下文章的美。 生6:嗯,是第四节。(读) 师:还有吗? 生6:还有第12节。 师:嗯,第12节。同学们跟她一起看看。 生6:(读),还有21节。 师:还有21节。 生6读21节。 师:好,坐下去。刚才***同学(生6)读得确实很精彩,就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色彩上的美和情感上的共鸣。就是稍微紧张了一点,啊,读到那个……啊。好,我们继续我们的发言。还有哪些小组或者那些个人同学想要继续发言的? 生7:我个人是“南北派”,我们组是“稀粥派”。我代表我们组的其他同学发言。课文里还写了很多人喝粥的样子。 师:你说说看,都有哪些人啊? 生7:有父母,外婆,舅舅,杭州老乡,阿嫦等。 师:这些人当中有谁给你留下印象最深? 生7:外婆。 师:为什么? 生7:因为外婆喝粥时都要把碗舔干净。 师:你能把那句话完整地读一遍吗? 生7读:“外婆喝粥有一个奇怪的习惯……” 师:好,很好,坐下去啊。这个“舔”字用得特别得好,希望以后同学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这样的细节,好吗?还有哪些同学需要继续发言的? 生8:老师我补充他的发言。 师:补充什么,哪方面? 生8:因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杭州老乡。 师:你说说看。 生8:他们喝粥时“纷纷如蝗虫拥入我的茅屋”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师:噢,“纷纷拥入我的茅屋”,你能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下吗? 生8读。 师:好。请坐。刚才***同学(生8)朗读了,下面哪位同学对他的朗读进行一下点评好吗?哪个同学来?点评! 生9:他没有读出重音,还有他读得十分快,声音也很轻的。 师:好,他没有读出重音。那么我想请问一下你啊,他应该在什么地方读出重音来啊? 生9:“纷纷涌”应重读。 师:为什么啊? 生9:因为喝粥时表现他们很心急,而且,而且,他们又—— 师:“纷纷涌”说明来喝粥喝得怎么样啊? 生9:很心急,而且他们人很多。 师:噢,人很多。好,刚才***同学(生9)点评得很到位,她指出了他的重读,快和那个,读得太连贯了,太快了。但是我跟你提个小小建议啊,以后你在对同学们进行点评的时候,先给他提出肯定他的优点,然后再对他们进行需要改正和提高的地方。比如说……你能不能对他刚才的朗读重新点评一下? 生9:他读得十分流畅,但是他没有读出重音,声音也十分轻。 师:噢,很好。坐下。你能根据她的建议重新再朗读一遍吗? 生8读。 师:好,请坐。接受了同学的建议以后,读得有所进步,咱们回去还要多多练习。我们继续我们的发言。还有谁要发言的吗? 生10:我们组大都都是“粥派”,但是我个人是“南北派”。我用我自己的观点来发言。 师:哎,你说。 生10 :因为文章中写了作者江南一带、北大荒还有广州等地喝粥的情况,还有在文中第二节,“经历”一词统领全文。 师:噢,对,这个讲得很好,“经历”一词统领全文,也就是说,用这个词把整个文章全都概括写了。好,请坐,讲得很好。还有需要点明自己观点的同学吗?还有吗?我们还有“稀粥派”、“味派”的同学,“南北派”的同学?嗯,还有一位同学要发言—— 生11:老师,我原来是“南北派”的,听了他的发言,我觉得他讲的很有道理,我个人改为“味派”。 生10:你叛变! 生11:我是—— 师:你说完。 生11:我是弃暗投明! 师:请坐下,两个同学都请坐下啊!以后在我们的讨论过程中,我们可以说服别人,但是必须允许别的同学和我们自己有不同的观点。不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别人身上去。人不知而不遇,不亦君子乎?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知道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讨论当中,不要再出现这种情况了,好吗?请你接着说。 生11:因为我从他的发言中得到启示,文章还是写“味”。从题目中的“味”字不仅仅是味道和品味的意思。 师:那你说应该是什么意思? 生11:即使它包括了色彩,制法,课文里写的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味, 师:噢,都可以成为一种特殊的味? 生11:他刚才读“经历”一词的时候,我发现后面“魅力”一词可以很好地理解成为各种味的意思,所以我认为重音应读在“味”字上。 师:噢,讲得很好,很好啊!请坐。刚才用***同学(生11)的话来说,我们前面所写的制法也好,喝粥的方法也好,做法也好,全都是为“味”字作准备的,所以整个前面的那些都可以归纳带一个“味”字上,对不对?同学们都同意这个观点吗?嗯,好,都同意了。难道这个“稀粥”就没什么东西了吗?来,你说说看。 生12:老师,他说得有道理。可是,我觉得,稀粥从头写到尾,应该也是重点吧? 师:好,稀粥从头到尾也是一个重点。老师跟你提醒这么一个问题啊,在一篇文章中,如果作为全文叙事脉络的那个事物我们把它称为—— 生齐答:线索。 师:哎,知道了,叫什么?你再把它说一遍。 生12:“稀粥”是文章的线索。 师:哎,坐下去。这个就是我们的“线索”。(板示:“线索”)同学们,课文“稀粥”、“南北”、“味”这三个词其实是文章不同的三条主线,“稀粥”在变化,在发展,作者的经历在不断地丰富,而稀粥的色彩和功能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那么,我们看大屏幕。刚才两位同学说了稀粥的味道,而***同学从色彩与功能两方面对稀粥进行了概括,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刚才老师讲的,你看啊,就是“稀粥”、“南北”、“味”,“稀粥”是课文的叙事线索,“南北”是作者的经历,“味道”其实就是魅力了。整个文章条理很清晰。 出示投影。
师:同学们,粥作为一种抚慰人心灵的食物,在作者心中已经化为了少女时代的一种回忆,温馨的牵挂和精神的享受。按道理,稀粥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向前发展。可是,在作者的心中,对粥却产生了深深的担忧,她担心粥的未来,担心粥的消失,那么,请同学们在文章的结尾找出作者对稀粥担心的语句,找出以后请举手,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这一段。 学生找。 师:找到的同学请举手,在文章的末尾。有六个同学找到了。 生1:当时间的压力更多地降临的时候,稀粥是否终会爱莫能助地渐渐远去?我似乎觉得下一代人,对稀粥已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和浓烈的兴趣了,你若问孩子晚饭想喝粥吗,他准保回答:随便。 仔细想想孩子的话,你突然觉得所有这些关于稀粥的话题,其实都是无事生非。 师:好,读得很好啊。大家感觉到作者对粥的那种担忧之情。请问同学们,哪一个词最能体现作者对粥的担忧?哪一个词?找一找。噢,有这么多,四、五个同学找出来了。 生2:爱莫能助。 师:你能解释一下这个词吗? 生2:有同情心而没有帮助他的能力。 师:作者想帮助的是什么? 生2:在时间的压力下,作者想帮助粥不让它离开我们的生活。 师:噢,好,请坐。同学们大家想一想,粥它到底会不会离开我们的生活?请同学们继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我们大家进行讨论,拿出你们自己的观点,拿出你们的理由来,好吗?我们现在开始。 学生小组讨论。 师:好了,我们讨论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又到了该我们说自己道理的时候了。这个我们不需要小组发言人,哪个同学自己愿意说,你就自己说,可以代表小组,可以代表自己,好,我们开始。哪个同学第一个来说? 生3:我觉得是会离开的。 师:原因? 生3:原因是因为课文最后第三段说的,它说“可作为主妇的我,如今却很少熬粥。” 师:很少煮粥,所以终究会离开我们,对吗? 生3:还有“粥是贫穷的产物,也是时间的产物。” 师:噢,好的,请你坐下去。他刚才说,因为很少煮粥,粥才会慢慢离开我们。我们接着说。 生4:我认为粥不会远离我们。因为作者在第一节中说,“稀粥在中国,犹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一种被称为“生命之源泉”,给人带来精血气力、聪明才智的东西是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就远离我们的。 师:嗯,讲得很好啊!把课文从第一段高层建瓴地把整个课文概括起来了,表明自己的观点。接着,接着来! 生5:我们小组认为粥不会远离我们。因为粥中包含了勤俭节约的精神—— 师:你说说看。 生5:面对困难的勇敢。 师:噢讲得很好。包含着勤俭节约的精神,面对困难的勇敢。请坐下。这两个把文章概括得很细致。还有发言的同学吗? 生6:他们的观点我都不同意。 师:你说说看。 生6:因为我觉得粥会远离我们的。但是这种精神不会远离我们。因为粥在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下,它可能会慢慢地远离我们,但是精神可能是由别的东西来代替的。 师:噢,讲得很好啊。你认为你的观点是粥它会远离我们,但是精神不会远离我们,粥里面包含的精神不会远离我们。还有哪位同学? 生7:我认为粥不会离开我们。因为人们真正留恋的不是粥的各种各样的口味和色彩,而真正留恋的是蕴涵在粥里面的各种魅力。 师:噢,请坐。只要魅力在,粥就永远在,对不对?讲得很精彩啊!哪个同学再接着来说? 生8:老师,我们小组认为稀粥会离开的,因为文中第三节说“粥是贫穷的产物,也是时间的产物。”我们现在已经不贫穷了, 师:不贫穷了—— 生8: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熬粥—— 师:所以—— 生8:自然也会远离我们,甚至从我们身边消失。 师:噢。坐下去。他是用作者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贫穷的产物,时间的产物,自然就没有了。 生9:我们小组认为粥不会远离我们的。因为文中多次提到稀粥在我们中国渊源留长,第一、二节说,中国有悠久的粥文化,所以我们想,稀粥不会很快就流失吧? 师:噢,很好啊!坐下去。 生10:我认为粥会离开我们的。作者在26节说,“粥的基因是否同人体血脂的粘液质形成有关?为什么一个喝粥民族就有些如同稀粥一般粘粘糊糊、汤汤水水的脾性?”现在中国人正在慢慢改变那种粘粘糊糊、汤汤水水的脾性,因而粥也会渐渐失去它生存的基本价值。 师:请坐。哦,后面紧张了点。她就是说啊,因为中国人喝粥,前面说的是因为脾性里面有些粘粘糊糊、汤汤水水,现在我们不粘粘糊糊、不汤汤水水了,那么稀粥也就离开我们了。 生11:我认为稀粥不会离开我们。作者前面说了那么多都是从稀粥的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来讲,时代在发展,粥也肯定也会随之发展的。如果以后粥到了高级阶段或者超高级阶段,粥不仅会有现在的魅力,肯定会有更多的魅力。 师:讲得很好啊,很精彩!他从高级阶段或者超高级阶段这个角度去分析,粥真的是在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的。还有要发言的吗? 生12:我认同***同学的观点。是因为粥之所以在中国人心中有不了的情结,是因为那有它存在的环境。如果它存在的环境没有了,它自然也就消失了。 师:怎么说啊? 生13:比如我在预习中,发现粥给了作者在北大荒以生存下去的勇气,可是我当时读不懂,一碗粥能有那么大的力量。可是在我后来上网查了之后,我才知道北大荒有那么冷,那么荒凉,当时的生活条件那么艰苦,是因为我们现在没有体验到当时艰苦生活的机会,所以也就体验不到粥的那种力量了。而且作者文中说喝粥可以喝出田产房产来,可是现在,我们在上海就是喝水也喝不出房产田产啊! 师:啊,这个讲得很精彩啊! 生13:还有一句,我认为现在人喝粥更多的是享受,根本喝不出勤俭节约的精神。所以粥会离开我们。 师:讲得很精彩!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自己的一个亲身体验,然后就现在的时代在发展,要靠一碗粥来省出房产地产,确实是太遥远了。还有一个就是说,作者的精神享受。这一点***同学(生13)的发言真的是很不错。来,还有要继续说的同学吗? 生14:我认为粥会远离我们。 师:你说。 生14:因为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已经远离我们的事物,比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和田的维吾尔,因为胡同和弄堂越来越少,有真正维吾尔特色的地方也越来越少,所以我认为粥会远离我们。 师:好的,请坐啊!**同学(生14)是从整个单元课文上来概括答的,一脉相传的。 同学们,没想到,一碗粥能让我们喝得这样荡气回肠,回味无穷。不管稀粥今后的命运如何,最少,在今天稀粥不仅让我们喝出了——(出示投影)市井风俗,人生百味,更让我们从中体味到了勤俭节约的品质,笑对困难的乐观,注重精神的文化。不知道同学们平常留意了没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同样的有着深刻蕴涵的饮食。你能不能举出一两个小例子,来证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饮食中有哪些也能够代表我们的精神啊,文化啊,传统啊。 生1:我认为汤圆也能代表。 师:说说看。 生1:它可以……在我们过年时通常都会吃汤圆,它代表着团团圆圆。 师:噢,很好,团团圆圆。来,你说。 生2:老师,我补充她的说法,汤圆又叫汤团,与“团圆”字音相近,所以它可以代表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师:噢,讲得很好啊,补充了她的。 生3:我认为还有酒。 师:酒?你说说! 生3:酒代表古代英雄豪杰的豪气和洒脱,还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郁气息。 师:好,请坐,讲得很好啊! 生4:我认为还有粽子。 师:粽子。 生4:人们用吃粽子来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为他的这种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之一,人们吃粽子也就是崇尚爱国精神。 三、总结 师:噢,很好啊!粽子代表着爱国,象征着爱国。好了,同学们,稀粥在中国,犹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自从黄帝喷古围周至今已有整整四千年的历史,“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粥更多的是贫穷与困苦的代表,“我得晚秋平易法直将食粥至神仙”,粥的养生之道尽在其中,“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粥有的时候也代表着文人的孤傲,淡薄。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这篇课文,我们能够从粥中喝出一种省吃俭用的品质,笑对困难的乐观,注重精神的文化。最后,让我们大家齐读大屏幕上这两段话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这堂课:“稀粥在中国,犹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省吃俭用的品质,笑对困难的乐观,注重精神的文化。” 四、作业 师:在下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两个小练习,你可以从中选择一题回家去做。 投影出示: 1、选择一种你喜欢的食物,用200字左右来介绍它的做法。 2、根据课文中的介绍,选其中的一种粥,回家和家长一起做,看看能否喝出作者所写的那些味道来。 板书设计: 稀粥南北味 线索经历 魅力 《稀粥南北味》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松江区九峰实验学校六年级 徐董梅 教学目标: 1、设置预读课,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了解作者的喝粥经历。 2、品读、圈划作者传情达意的语段和句子,体味作者对粥的特殊情怀以及弥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细腻和温情。 3、引导学生体味隐含在粥味背后的其它意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检查预习1:(课前布置学生喝粥)你喝的是什么粥?这粥的滋味如何?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张抗抗去领略更多的粥的风味。 齐读课题:“稀粥南北味”。理解“南北味”。 检查预习2:填写表格,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喝过的不同的粥,这些粥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作者对这些粥有什么不同的情感。 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作业,并作简要介绍。 明确三个时期:少年时期文革时期 探亲时期 明确三个地点:杭州北大荒广东 明确三种粥:白米粥小米粥鱼生粥、鸡丝粥、早粥 二、学习课文,明确各种粥的特点 你们最喜欢张抗抗笔下的什么粥?可以质疑、补充刚才一位学生的作业。 1、齐读相关写白米粥的句子。 2、小米粥对于作者而言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齐读相关句子。 作者在写南方的白米粥和北方的小米粥时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表现在哪里? 喝白米粥时是一种什么感觉?(美好的回忆;生活的热爱)小米粥又给了作者什么?(闯荡世界的精气、生活的向往) 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传达这种对生命的向往,传达这份对生活的勇气的? 师读相关句子,学生作圈划。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之下感受到小米粥给了她生存下去的勇气的? 学生再读相关关键句。带一份崇敬的心情。 明确“我摈弃了远方白米粥的梦想,进入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小米粥的情境;我无可依傍惟有依傍来自大地的慰藉,我用纯洁的白色换回了收获季节遍地的金黄。”的深刻含义。(补充张抗抗的经历。) 再读这一节。 读“大子粥”一节,应读出什么情感?(新奇、心怀感激) 3、哪一节写出对广东鱼生粥的欣赏? 4、从幼年至今喝粥的“经历”“体察”出什么? (不同风味;粥给予作者的那种对生活的热情;对粥的不同感情,对小米粥的感恩之情而产生了崇敬之情等。) 你还读出了什么? (粥是贫穷的产物,也是时间的产物;中国人的聪慧;作者对粥情有独钟;不希望粥渐渐远去;稀粥对于许多中国人,亦如生命之源泉,一锅一勺一点一滴,从中生长出精血气力、聪明才智,还有顺便喝出来的许多陈规和积习等) 板示:味 三、总结 作者在她幼年至今喝粥的经,历里,她体察到了关于粥的种种。这种种当然有粥的历史,粥的形态,稀粥的功能,稀粥的特点,当然还体察了她自己对于生活的味儿。所以这个“味”是需要我们细细地品的。明代有一个人叫张方贤,他说“淡薄之中滋味长”。老师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能够像张方贤一样既“品粥”,也能像张抗抗那样在品粥滋味的同时,能品出不同的滋味来。也许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有不同的对粥的感受,我们也同样会随着我们阅历的增长,我们对文章的认识可能会有更高的高度。但是,张抗抗弥漫在字里行间的对粥的情感是不会变化的,氤氲在文字之间的这种感恩的情怀,那份细腻和温情是永远不会变化的。 四、无作业 板书设计: 稀粥南北味 张抗抗 张方贤经历 “淡薄之中滋味长”体察 味 石缝间的生命 林希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里得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或者就是一簇一簇小下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他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柔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却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做佐餐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又这样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里,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树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里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土地。 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永远的黑暗。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子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子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子,撑着团团的絮伞,飘向那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生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期期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石缝间的生命》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奉贤区实验中学七(5)班 杨文英 教学目标: 1、品读描写小草、蒲公英、松柏的语句,理解石缝间生命的意义。 2、在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理解小草、蒲公英和松柏的象征义,通过品读来思考作者给三种生命赋予的含义,并在拓展中与三种生命对话的形式,进一步理解其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一个偏僻的山谷,在一线窄窄的石缝,有一颗小小的种子在黑暗中沉睡,在春天里醒来。在这小得可怜的石缝里,土地贫瘠,种子努力地向上伸展,终于——视频展示:一株小草从石缝间努力长出;背景音乐:命运交响曲。 此时此刻,你内心有何感受? 从画面上,从音乐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一颗种子在石缝间能够生存下来,是多么地不容易!如果让我们走进文字的世界,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我们一起来学习林辛的散文《石缝间的生命》。 投影出示课题:石缝间的生命 二、初读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请同学们跟随我的朗读,化身为缕缕清风,来到那无人问津的山间,寻访石缝间有哪些生命,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答投影出示小草、蒲公英、松柏图案。 它们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文章中找一找,用一个词语来归纳。 “倔强”——倔强是什么意思? 2、散读文章4-6节。思考,“倔强”在小草、蒲公英、松柏身上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生甲答:长长的叶片,细微的叶脉 生乙答:三两片 师:把“三两片”换成“几片”行不行? 生丙答:“自己” 师:小草的倔强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丙),谁能把这一小节读一下? 抽生读。 师:通过她的朗读,我们感受到细瘦的草叶和瘦叶下的根须都蕴涵着倔强。那倔强在蒲公英和松柏身上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生答师提示:两位同学都是从蒲公英的茎和叶子的形态上来感受蒲公英的那一份倔强的。 生答。 师:虽然蒲公英已经不能成为鲜美的野菜,但是它柔韧的筋条却能给路人一个可靠的抓手,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蒲公英的倔强。请女同学读一读,让我们读出蒲公英柔中带刚的倔强。 女生读。 师:刚才我们女同学的朗读真是刚柔并济。我们的朗读就是对蒲公英的倔强最好的诠释。那“倔强”在松柏身上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生答,师追问:它浑身上下都是伤疤,是不是太可怜了呢? 生补充回答。 生答:“一寸”“几度” 师:这几个数量词让***感受到松柏的倔强。 生答:“鹰爪……” 师:***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啊! 生答师结:松柏的倔强正是体现在它战胜环境。 师:关于倔强在松柏身上的表现还有很多,让我们在朗读中再去体会一下。这一回,我请男同学来朗读,希望男同学能够读出松柏的倔强。 男生读。 师:我们男同学的朗读真是充满了阳刚之气,让我觉得我们男同学都是像松柏那样的好男儿。那么,在小草、蒲公英、松柏面前,我们看到了倔强的许多表现,我们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种生命呢?请大家来谈一谈理由。 生答板示:松柏——生命追求壮美 蒲公英——生命就是拼搏 小草——生机不可遏制 师: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一种生命,那么,能不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生命,选择其中的几句话来一读一读,背一背?等一下我们来比试比试,好吗? 学生背诵。 3、学习7、8节。 师:三种生命都是值得尊敬的,请大家读一读7、8小节,思考一下,作者仅仅是在赞美这三种生命吗? 学生齐读7、8节。 在朗读中,你是否感受作者仅仅是在赞美这三种生命吗? 与作者对话,我们感觉到,他不仅仅是在赞美这三种生命,而是在赞美一切在困境中奋力拼搏的一切生命。那如果我们有机会同这些生命对话,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呢? 出示投影:在下列三种语境中任选其一,与生命展开对话: 1)如果你是一颗种子,飘落在石缝里,此时,你会对自己说 2)如果你是无名的山花,迁移到肥沃的花园,玫瑰嘲笑你不艳丽,你会说 3)如果你是一株沃土中的松树,你想对石缝间的松柏说 生答。 三、总结:同学们,生命之路是漫长的,一路上我们必定会遭遇种种磨难,重重考验,但是,只要我们有了面对困境时顽强拼搏的勇气,我相信我们的人生之花一定会美丽绽放。 四、作业 1、积累坚强面对困境的名言。 2、选择文中你欣赏的一种生命,用第一人称描述它的生长过程。 板书设计: 松柏——生命追求壮美 蒲公英——生命就是拼搏 小草——生机不可遏制 《石缝间的生命》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宝山区求真中学初一年级 黄蓓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明确图中三幅图景的含义与关系;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情感目标:感悟生命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3、过程与方法:诵读、圈划、讨论、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石缝间的生命》这篇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老师想请大家说实话,您喜欢这篇课文吗? (不喜欢:逆境中成长,为什么要重复说三次? 喜欢:文字优美,生动形象的描写,细致入微的刻画,细细咀嚼文字中的含义,为文中顽强的生命而折服……) 当石缝间的生命绽放异彩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我们更要关注其背后艰辛的生存与付出。让我们走进课文《石缝间的生命》。 二、学习课文 文中石缝间中的生命到底有哪些呢? 野草、山花、松柏 严峻的自然环境可以淘汰一批娇弱的生灵,但它扼杀不了自然界中的强者。作者以《野草图》、《蒲公英图》、《松柏图》来展示生命的奇迹。我们就从语言上感悟一番。 (1)学习“野草图” 抽生朗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现野草特点的词语,用“△”表示;找出野草生存目的的句子,用()表示。 师;那漫山遍野的野草,首先印入你眼帘的是什么?(叶子)所以你抓住野草的特点的,首先是叶子。那你可以住住哪些词语呢? (三两片、长长、细瘦、薄、细微、瘦) 从这些圈划到的字词,你读到了什么? 读出来,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这些能体现野草特点的字词。 把你理解的句子读出来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投影出示 野草石缝间 ↓看重“生”的权利 ——生 生命的顽强{不放弃“生”的权利 ——活 (2)自学“山花图”、“松柏图” 抽一女生读蒲公英的语段,齐读松柏部分语段(配乐),圈划要求同上。 师:这两幅图,由你们小小组长来主持,是喜欢《山花图》还是《松柏图》,根据你圈划到的字词,来表明你喜欢欣赏的理由。 请选择蒲公英图的小组先来说明。 蒲公英抓住了什么特点?(藤蔓、茎、根等) 你平时见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这里的蒲公英又是什么样子的? (它改变自我的同时,还在进行生命的拼搏) 松柏抓住了什么特点?(枝干、针叶、树根) 它的目的到底何在? (3)这三幅画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层层递进) 回忆《陋室铭》一课,作者借物来表达他的志向或情趣,这种手法“托物言志”。两文的手法有什么不同? 投影出示: (托)物(言)志 松柏改变逆境 蒲公英︳生命的创造→ 开辟天地 野草︳生命的拼搏→适应环境,改变自我 ︳生命的顽强→应对环境,顽强生存 师生对读。 师问:这些苦苦生存在石缝间的花啊草啊,他们的生存有意义吗?从第七自然段找出理由,并概括一下。(板示:体现自身的价值) 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它还有什么?(将自己的生命力发挥至极限。) 具有这些精神的,作者举了这三种物,是不是只有这草、这花、这树才具有这种精神呢? 作者要求我们人类怎样呢?读最后一节。有什么感受? 三、课堂拓展 1、石缝间这些平凡的顽强生命,它们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锤炼自己,又升华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你有什么想法、感想和启示呢,用你的笔来告诉老师。(配乐《命运交响曲》) (师提示:以后碰到类似的文章,你觉得用什么方法也可以达到这样的层次啊?)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不仅使作者潸然泪下,也使我们感动不已。老师找了一些名人名言,他们在困难面前是如何面对的呢? 2、出示名人名言,齐读。 四、总结 对啊,石缝间生命它生命里的顽强我们已了解,那身处逆境的不屈精神,那不屈拼搏的精神我们已经感受,那永不退缩,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引领着我们去探寻,去学习。 五、无作业 板书设计: 野草石缝间 ↓看重“生”的权利 ——生 生命的顽强{不放弃“生”的权利 ——活 (托)物(言)志 松柏改变逆境 蒲公英︳生命的创造→ 开辟天地 野草︳生命的拼搏→适应环境,改变自我 ︳生命的顽强→应对环境,顽强生存 外婆的手纹 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她的手艺好。 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不过,乡里人不这样说,只说好看。好看,好像是简单的说法,其实要得到这个评价,是很不容易的。 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 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外婆做衣服是那么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充满着期待,或许还有几分胆怯和恐惧:要是变得不伦不类,甚至很丑陋,布的名誉和尊严就毁了,那时,布也许是很伤心的。 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外婆总是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她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日,只有在春节、生日的时候,才有可能穿一件新衣。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 除了缝大件衣服,外婆还会绣花,鞋垫、枕套、被面、床单、围裙都有外婆绣的各种图案。 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燕子和各种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叫声和影子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外婆常常凝视着天空的云朵出神,她手中的针线一动不动,布,安静地在一旁等待着。忽然会有一声鸟叫或别的什么声音,外婆如梦初醒般地把目光从云端收回,细针密线地绣啊绣啊,要不了一会儿,天上的图案就重现在她的手中。读过中学的舅舅说过,你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 那年秋天,我上小学,外婆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我说,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外婆说,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清凉在脚底下护着你。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走到哪里,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 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 外婆用细针密线把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来,贴紧我的身体。贴紧我身体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纹,是她密密的心情。 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我童年时的一双鞋垫。那是我的私人文物。我保存着它们,保存着外婆的手纹。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三十年之久,它们已经变得破旧,真如文物那样脆弱易碎。只是那泉水依旧荡漾着,贴近它,似乎能听见隐隐水声,两条小鱼仍然没有长大,一直游在岁月的深处,几丛欲开未开的水仙,仍是欲开未开,就那样停在外婆的呼吸里,外婆,就这样把一种花保存在季节之外。 我让妻子学着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仿做几双,一双留下作为家庭文物,还有的让女儿用。可是我的妻子从来没用过针线,而且家里多年来就没有了针线。妻子说,商店里多的是鞋垫,电脑画图也很好看。现在,谁还动手做这种活。这早已是过时的手艺了。女儿在一旁附和:早已过时了。 我买回针线,我要亲手“复制”我们的文物。我把图案临摹在布上。然后,我一针一线地绣起来。我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或许是孤寂和悲苦的,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我一针一线临摹着外婆的手纹外婆的心境。泉,淙淙地涌出来。鱼,轻轻地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着,含着永远的期待。我的手纹,努力接近和重叠着外婆的手纹。她冰凉的手从远方伸过来,接通了我手上的温度。注定要失传吗?这手艺,这手纹。 我看见天空上,永不会失传的云朵和月光。 我看见水里的鱼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 我隐隐触到了外婆的手。那永不失传的手上的温度。 《外婆的手纹》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杨浦区上外双语学校八(2)班 沈一敏 教学目标: 1、品读文章重点词句,挖掘关键词句的深意。(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 2、引领学生走进外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进而产生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感悟,融入单元主题“生命的沉思”(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饱含着深情的回忆性散文《外婆的手纹》。说到回忆,每个人都拥有镌刻着生命痕迹的有价值的东西。如果用文中的语言来形容,就是“私人文物”。那么谁愿意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私人文物”呢?(香囊)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告诉我,作者李汉荣的私人文物具体指什么?(鞋垫)作者借助着他的私人文物回忆了些什么内容呢?我们把课文打开,把前面内容一起理一下。 二、学习课文 1、李汉荣借助着他的私人文物,对外婆进行了回忆,回忆了外婆精湛的手艺,她的对待做衣做人的态度,做衣时的习惯、姿势,以及灵感的来源。这些都是片断。那么现实生活中的“我”,是怎么对待这个私人文物的呢? 生答板示: 保存 “复制” 外婆(回忆)我(现实) 2、四人小组讨论: “我”为什么要保存外婆亲手做的鞋垫呢?在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以及相应的描写。 这种“美”表现在哪里? 读一读这段细节描写——“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想一想,它具体说了些什么? 外婆她怎么能从大自然中找出这些灵感呢? 生答师结:在大自然的呵护下,把自然中最美好的一切收入了她的鞋垫中。因此,在她的鞋垫中,流露出来的是这样的一种自然的美。也是她所创造出的一种绣在绣品上的艺术的美,是自然所给予的。 板示:自然美 3、师:在绣这样的绣品的时候,她是“别有用心”的。那么,她的这份心理你们能体验到吗?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婆是带着这样一种心思在缝制着这样的绣品? 生答师结1:在这一处对于绣品的细节描写中,我们既感觉到了外婆那来自于大自然的灵感和美,以及她的内心深处的情感,我想这些东西都蕴藏在外婆用密密的手纹缝制的那双鞋垫中,也正是“我”想要保存的。 师结2:水仙是蕴藏着一种希望的。这也是外婆在绣这个绣品的时候寄托的一种情感。这正如刚才所说的,这绣品当中既有一种美,更有外婆所寄托的这样一种密密的心情。我们在一步一步地走进外婆的情感,走进着外婆的内心世界。 师结3<, SPAN>:(第5段)把布看成了一个人,在布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心情其实都是人所具有的心情。 朴素、虔诚,而且有几份庄严,是外婆在做衣服的时候所特有的那样一种神情,也是在做衣服的时候所特有的那样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既是外婆对待衣服的态度,也是她对待人的态度,也是她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她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都是善待一切。 4、学生齐读4、5、6小节。 师:这些态度都融化在每一处的细节当中,凝聚在一句话里,那就是外婆独有的心境:“我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或许是孤寂和悲苦的,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你们理解这句话了吗?理解这句话的关键词了吗? 生答师结: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仁爱,这样的一种宽容,她能够把一切事物都挖掘出它的美来,在仁慈中,她表现出她的安详和宁静。那么我想,这样一种对待自然,对待人,对待万事万物,对待生活的热爱,这也是一种美,一种人的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外婆正是这样一种人性美。(板示:艺术美人性美) 5、这些美都深深地蕴藏在外婆绣的鞋垫里,而它所包含的深深的内涵也正是我想保存的。我为什么要复制这样的文物呢? 师范读:“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我童年时的一双鞋垫。……我隐隐触到了外婆的手。那永不失传的手上的温度。” 生答师结:所以“我”通过复制进入了外婆的心灵世界和她的这样的一种精神的境界,我想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即使是那个孤寂、悲苦的时代,还是现在这些流行电脑刺绣的时代,这种美。,这种寄托在艺术品之上的自然的美,人性的美,是伟大的生命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永远地流动着,我要延续、传承这样的一种生命的力量。 三、总结 提问:你对于自己的生活,对于这堂课,有没有一些收获、感悟呢? 师结:穿越记忆的岁月,在作者的讲述中,我们欣赏了外婆的生命痕迹。我期待着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认真地面对自己的生命,用各自心中的样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板书设计: 保存 外婆(回忆)我(现实) 自然美 艺术美 人性美 延续传承 西墙 谢宗玉 砌新屋的时候,只记得高兴,没想到日后会有那么猛的雨。墙是土墙,又支楞得特别高,住进后的第一场雨就把一家人吓坏了,来雨时阵风强烈,风夹着雨像个披头散发的泼妇,一头一头往东墙上撞,只一会,墙上就有大片大片暗红的稠液顺着墙面流下来,别以为是雨撞破了头,雨才伤不着呢,受伤的是土墙。雨像受了谁的唆使,说土墙的土站得太高太显,就联合风想把墙上的土重新带回地面。可墙上的土才不在乎站高站低呢。真正受损的是我们,一场雨就把墙弄成这样,往后的日子可怎么办?正在我们担心东墙的时候,西墙被另一场雨同样撕得遍体鳞伤。好在人字形的屋顶把南墙北墙压得很低,伸出头的屋檐把它们给护住了。 紧邻东墙的还有一块空地,是二狗家的屋基。为了给东墙找个蔽护,父亲就跑去找二狗,要他早点把屋砌起。二狗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父亲的心思,就老拖着说自家的劳力还没长齐,没有砌屋的实力。父亲一咬牙,就说,只要他尽早砌屋,我们全家都去帮衬。二狗要的就是这话。我们全家在二狗的屋场里整整做了半个月工,二狗的新屋就砌起了。我家东墙的问题总算解决。可二狗家的东墙又有新问题了。二狗被几场雨淋虚了胆,忙在村里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我家砌屋时村里已有二十年没砌屋了,我家砌好屋后,东边就一幢傍着一幢,砌了八九幢。村里没有别的更大的便宜可沾,村人就想沾这么点便宜。母亲比父亲的胸怀可能要窄些,为这事,母亲几次私下里埋怨父亲心太急。又说地基也没选好。 是的,地基真的没选好。西边是一丘稻田,就算父亲有心帮工,也没有人家来傍着砌屋,西墙的问题就这么一直悬着。风雨一场一场地刮,西墙的泥一层一层剥下,眼看西墙很快就不能承负屋梁的重量了。某个早晨起来,屋盖下一家人竟有好几个夜里做梦,梦见屋子倒下来把一家人压在下面。父亲就再也坐不住了,他赶到山那边买回一车石灰,把土墙粉刷了一番。以为这样就成了。可几场雨过后,石灰就一块一块大面积逃离,没过完那个冬天,墙上就只剩最后几块贴心的石灰了。父亲不得不另想办法,一家人就选了几个放晴的日子,织了很多草帘张挂起来,把西墙遮住。西墙突然像一个披着蓑衣的老农的背影,一下子老了许多。但这样也不管用,风太霸蛮了,还没来得及等到一场雨,风就先个儿把稻草一绺一绺扯下来往空中撒得纷纷扬扬,剩下的就是一些光杆帘篙了。 春天来到南方,整个村子都回潮返湿,什么东西都在发芽,连空气都带着芽绿色,湿润的西墙上居然也生了几根小草。那天早晨小妹把这个发现告诉父亲,父亲忙兴冲冲地跑进屋,告诉正在做饭的母亲,母亲看都没看他一眼,就说,大惊小怪的,你以为你还小哎?父亲说,我找到西墙不受雨劈的办法了。 等一场斜雨过后,父亲在粘乎乎的西墙上大把大把撒上草籽。没几日,草籽发芽了,西墙顿时粉彻玉琢,涣然一新。过完春天,西墙就出落得像个美少女了,绿意盎然的草叶斜挂西墙,微风过处,就舞出许多美的极致。更重要的是骤然而来的夏雨再也伤害不了西墙,无数草叶就像无数只伸出的手,雨滴打过来就被弹射出去,而草根则牢牢地抱紧土墙,再不让泥土流失。父亲的这个发明激发了母亲的创造力,那年夏天,她在墙根种下一排爬山虎。她想一劳永逸。 秋天气候干燥,一墙草叶转黄,西墙金碧辉煌,让小妹有了许多逃避贫穷的童话般幻想。草死了。草根却牢牢地抓住墙壁,风再也扯不动它。一墙衰草就这样为西墙挡了几年风雨。后来爬山虎长大了,细细腻腻地爬了一墙,西墙就长满了无数的耳朵。我说出这个比喻时,我和小妹越看越觉得形象,就在墙根下笑得像两只滚瓜。有一墙的耳朵守着我们睡觉,从此梦也香多了。有这样的父母真是福气,我心底的诗心应该是在那时就种上了。 覆盖着爬山虎的西墙同大地一齐荣枯,也就同大地一样永恒。春芽夏绿秋黄冬枯了很多年,仍然春芽夏绿秋黄冬枯。西墙像一年换一次血液,永远也不会老去。 村庄里的时间就这么在西墙边凝固了,日子太浓太稠,压得人有点喘不过气来,我和小妹选择了逃离。我们各自隐居城中,日子飙风而过,生命也掂不出个轻重。 若干年后,我们回到村庄,村庄已变得非常陌生,除了西墙依旧,还举着一壁耳朵。 《西墙》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青浦区实验中学预初8班 周秀芳 教学目标: 品味文章新颖有趣、充满诗意的语言,感受作者一家平和乐观、积极向上的可贵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学过刘禹锡的一篇散文《陋室铭》,大家还记得吗?能背吗?——大家背得很熟。大家还记得吗,哪一句是表达文章主旨的?生答板书:“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谁能说说这个句子的含义?——刘禹锡虽然住在一个简陋的屋子里边,环境简陋,但是呢,他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富有,非常充实的。所以呢,他的生活照样过得有滋有味的,很有情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叫《西墙》,其实啊,在这个方面也会对我们大有启示和帮助。事先已经布置过预习的,那么大家对这篇文章应该是略有整体的感知的。现在,同学之间先交流一下,假如老师要求大家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你会怎么说?同学之间说一说,一句话。 二、整体感知 请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生答补充;除了父亲还有谁也在保护西墙?为了保护西墙,家人前后共用了哪几种办法?结果分别怎么样?概括地说一说。 生答板示:石灰粉刷 张挂草帘 撒草籽 种爬山虎 ↓↓↓ 纷纷凋落 被风吹掉保住西墙 大家的整体感知都抓得很准,那么再看看课文的右上角,是不是把这个单元的主题写出来了?——生活中的科学——在这篇文章中“科学”体现在哪里?——土墙是用土做的,它需要用植物的根来深深扎住,这就是它的科学性。这一嗲年应该很容易理解。 三、深入理解课文 在这篇文章中,草跟爬山虎的作用仅仅是保护西墙吗? 生答板示:诗心 齐读相关句子,理解“诗心”,板示“浪漫美好的性情,奇特丰富的想象” 1、小声阅读6、7两段,圈划能体现作者“诗心”的词句。 学生交流,全班交流。 体会新颖、新奇的比喻;充满情感、饱含生命力的语句;拟人,不落俗套 齐读6、7两节。 2、作者的诗心其实闪现在文章的每一个角落,再找找看,可以用一两个词将感受写在边上。 生答师补充。 四、总结 这一对父母,在困难面前,在生活的艰辛面前,从来不抱怨,都是拼命地解决眼前所面临的严峻困难。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个才可以让我们全家活得更好,这一点是很让我们感动的。所以学习本文,我们刚才除了享受到文字带给我们的一种有趣活泼,生动新鲜,同时还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我们这家人非常地质朴纯真,非常地乐观积极,这是很让我们感动的。因为贫穷一般都是很容易让人抱怨、让人消沉的。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体验,而这种体验是积极向上的。(板示:幸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体验)刚才我们的探讨和学习大家应该已经体会到了这一点。只要拥有诗心,永不气馁,用不消沉,那么物质上的贫乏、艰辛,永远夺不走我们内心的快乐、幸福。这样活着,才是有意义的。所以我想最后让我们用掌声送给作者一家,他们让我们敬佩。也希望大家未来的人生征途上,碰到困难能够多想想作者传送给我们的这种诗心,心中有爱就有了力量,有了前行跋涉的永远不会断掉的力量。 五、布置作业 1、文章很多地方我们都已经品味到了,你跟预习时感受又有差异了,找出三个你最喜欢的地方作点评。 2、利用网络,上网去看作者的其它的散文一到两篇。老师已经看了她的十几篇散文了,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的诗心真的是洋溢在他的文字底下,满满的,源源不断的。 板书设计: 西墙 诗心石灰粉刷 张挂草帘 撒草籽 种爬山虎 浪漫美好的性情↓↓↓ 奇特丰富的想象纷纷凋落 被风吹掉保住西墙 幸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体验 壶口瀑布: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宁明 落日,苍鹰,暮色,群山,我们在这样的背景衬托下,恋恋不舍离开陕北,奔向秦晋峡谷,去寻找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壶口瀑布。 汽车沿盘山路爬行,秋风苍凉沉寂,黄河浩荡东流。我们的心绪还沉浸在陕北高原,沉浸在沟壑纵横,如诗如画,如泣如诉的风景中。陕北,贫穷,闭塞;陕北人,顽强,质朴。一如脚下这千古奔流的民族圣河,盛满民族全部的辉煌和苦难。当我们离开陕北,走近壶口瀑布,希望心情不再沉重。 壶口虽然赫赫有名,但我的感性认识是从五十元人民币上开始的。五十元钱背面图案,就是万马奔腾的壶口瀑布。 黄河从约古宗列开始,从涓涓溪流,有容乃大,汇成蔚为壮观的大河。她从龙羊峡走出,变得奔涌浑浊,像暴怒的雄狮,东冲西撞,给两岸人民带来幸福,更带来无尽痛苦。我们沿黄河一路采风,心情上总体是压抑悲壮的。壶口是黄河最壮观的景色,我们急迫地欲领略她奔腾咆哮、千军万马的气度。 车窗外,杳无人烟,屋舍稀落,断垣残壁,瓦砾成堆。车拐过最后一道山梁,黄河从视线中消逝。蓦然,一股惊天动地的声浪铺天盖地而来,黄河以雷霆万钧之势,呐喊着迎接我们这群不速之客。车停道旁,喧哗停止,苍茫暮色使我们看不见黄河之水,只能静静地用耳,准确地说是用心,听黄河母亲的倾诉。 上古,黄河奔泻至此,形成滔滔洪流。河道不畅,横溢流淌,黄河成为不可抗拒的洪灾。大禹用疏导之法,劈开吕梁山,凿开龙门,给后人留下名闻遐迩的壶口瀑布。 翌日清晨,我们走近壶口瀑布身旁,立刻被她博大的气势所震撼。黄河之水显得宽宏博大,奔放无羁。此时,我才知晓李白为什么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壶口两旁,山岩断裂,赤裸畸形,筑成两条坚固峰带,如鬼斧神工。金色的波涛从远方滚滚而来,惊涛拍岸,金液飘荡。雾气蒸腾,水天一色。七色彩虹在阳光照耀下,横跨两岸。黄水万顷,赤身裸体,无拘无束,慌不择路,在秦晋峡谷奔突涌荡,左回右旋,掀起团团浪花、泡沫。 壶口河槽错落,岩石犬牙交错,水流跌宕,像古老的石犁烈马分尸般撕碎水层,犁开波面。云腾雾裹,浇入壶口,挤入龙槽。黄河雄浑博大的身躯突然被痉挛收缩,又被大自然鬼使神差般撕裂。 此时,黄河畔上,气流在抖动,山在摇晃,大地在颤栗。“声震四十里,烟雾溅湿人”。天和地斑斓的色彩和声响都消失了,黄河似是地下奔突出的岩浆,发出无尽的雄伟轰鸣。 久居都市,偶尔踏青,已习惯于风花雪月,小桥流水。猛然被苍凉悲壮激越的悲歌一击,心灵为之一振。你听,黄河之水低沉狂叫,像沙场将士的喘息,有雄壮,有阳刚,有激昂。两岸群山和游客,静默倾听。一切在这里都停止、凝固了,只有黄河奔流。她在青藏高原成长,在内蒙古沙丘壮大,在历经九曲回肠的磨难后,又被投入十里龙槽,她在生命的压抑中,带着生命的重负,在跳荡中完成生命的格斗。 古时,黄河两岸交通闭塞,水运兴旺。壶口落差太大,龙槽水流湍急,货船无法穿行。商船至此,靠人力推拉,在旱地行驶。四下望去,这里还残存着几百孔窑洞,旧时戏台依稀可辨。据说,清朝年间,这里码头有商号几十家。船公唱歌,纤夫喊号,别有风致。逝去了,这一切已成历史陈迹。清代一名士曾在此写道:“名山大川,历万古而不复其旧,胜区名都,逾数年而或异其名,万古不变者,壶口是也。” 壶口瀑布西畔,陕北一片莽莽苍苍,游人三三两两。东畔,山西人大搞旅游,灯火闪烁,游人如织。同一条黄河,“东边日出西边雨”。遥想当年,两岸码头红红火火,人声鼎沸,真使人有沧海桑田之感。壶口瀑布宽度达千米,主瀑难以接近。同行的女记者忙于录音,价值几千元的照像机掉进龙槽,转眼无影无踪。壶口瀑布,烟波浩浩,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当年,光未然到此,慷慨激昂地写下中外驰名的《黄河大合唱》歌词。 面对壶口,你唱不出:“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纤夫的爱》不能在壶口唱,你只能高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壶口瀑布,观之,如万马奔腾,听之,似惊雷行空。浩浩乎,中华民族之文化;荡荡乎,中华民族之精神! 提起黄河,许多中国人的眼前都会展现出一幅奔腾恣肆、浊浪滔天的画面,那就是壶口瀑布,它已经成了黄河形象的代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的心就是在这里骤然被奔泻的瀑布所征服,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大合唱》的。本文为我们描绘了壶口的壮阔景色,不但写它的波涛汹涌的气势,振聋发聩的声响,还写它深厚悠长的历史,游人如织的现在。读罢全文,想一想,为什么说壶口瀑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壶口瀑布 梁 衡 壶口在晋陕两省边境上,是黄河上惟一的瀑布。 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这时正是黄河的枯水季节,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他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漩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壶口瀑布》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南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八(2)班严峻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句,品位文章优美的语言,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2、理解作者在描写自然奇观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壶口瀑布” 师:各位同学,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文章名叫《壶口瀑布》。大家在过去的经历中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地方?(板示课题)有谁听说过,知道这样一个地方,给大家来介绍一下。可能我们对这个地方并不是很了解,那么我来介绍一下。壶口瀑布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上。(投影出示黄河)我们的黄河曲折东流,在经过山西省县境内的壶口这个地方的时候,原本250多米宽的河面突然收缩到30米,就在这样一个地方,一串奔腾咆哮的黄浪陡然地冲下,那种气势让每一个中国人叹为观止,也让外国来宾感到由衷的震撼。 二、看图片,谈初步印象 投影出示: 以下哪幅为“壶口瀑布”的图片?(三幅都是) 看了这三幅图片,你内心有什么感受?能否用一个词来抒写一下? (叹为观止、惊心动魄等) 三、学习课文 1、理清脉络 请快速阅读全文,想想抓住了哪一景物,来表现“壶口瀑布”?(水) 看看五个小节是不是都在写水?有没有写其它的? (第1节开头,第5节写石)什么样的石?(如钢似铁,窟窟窍窍) 什么是“窟窟窍窍”?为什么会“窟窟窍窍”?(被水砸的。写石其实还是在写水,体会侧面描写) 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内容,文章围绕壶口瀑布的水来写,第5小节是侧面烘托,烘托出水的力量,2、3、4是正面直接写水。2、3、4也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啊?第2小节是作者在雨季第一次去看瀑布,3、4两节是第二次。(板示第一次、第二次) 2、学习第一次看瀑布 作者第一次看瀑布看见什么?看见怎么样的水?用笔在第2小节划一下。抓住几个关键词语。 生答并齐读。 3、学习第二次看瀑布 过渡:第一次看瀑布,其实作者什么也没看到,只是从外部远远地看到一种气势。而第二次作者进入了瀑布的内部,用心去体会瀑布。 投影出示,提出要求: 倾听教师朗读第3、4段,抓住优美的语言,仔细品读,并展开想象,去感受动人的画面,体会作者感悟。 同时用笔划一下,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等一会会请同学们来读,要读出作者的感受。 教师朗读。(《黄河颂配乐》) 从第3、4节中抓住对水的描写,读出你的感受。 生答,并齐读:“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生答:“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壶口瀑布不仅是庄重、猛烈,也有各种各样水的形态) 3、看“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一句,思考:造物者要浓缩一个怎样的世界? 生答师结:这既是一个水的形态,又似乎是一个人的世界。我们人也是各种各样的,面对困难。面对挑战,也有各种不同的反应。这是一个水的世界,也是一个人的世界。 四、学生谈感受 读了文章,体会了作者的感受后,我相信你也有了自己的感悟,请用几句话加以表达。(用笔写下) 投影出示: 在原文中, 还有最后结尾的一段: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齐读,师再读。 五、总结 师:同学们,这就是黄河,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读到这里,我想作者写这个壶口瀑布不仅是写水,也不仅是引申到人,更想揭示的是一种我们中华。(板示:中华)我们中国历经了五千年的沧桑,经历了一百年的耻辱,我们有唐宋的华彩乐章,也有日寇铁骑的累累伤痕,但是,我们并没有倒下,我们依然精彩站立着。压迫越是重,我们的民族越是要发出动人的光彩,这就是我们的中国。今后我们将站得更高,直到世界的颠峰!我想,每一个同学,在心中应该有一个中国,有一个壶口,有一个那种动人的气势,这就是我的中国! 板书设计: 壶口瀑布 水———→人———→中华 2 第一次 外 (正面)3第二次 内 4 (侧面) 5 《百花深处》教案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九(5)班 孙东帆 教学目标: 1、看懂剧情,理解编导通过刻画人物,构建画面等手段表达的创作意图。 2、指导学生对身边既有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做进一步了解与思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作为初三视听单元的延伸训练,对阅读可视类作品(影片,图片等)做学法指导,是本课的重点。 2、通过所选可视类作品《百花深处》的学习,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冲突做进一步深入的思考,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1、本课教学,运用DVD视听光盘,选陈凯歌执导的十分钟短片《百花深处》播放。 2、 运用powerpoint制成电子板书,并配有教师从internet下载,生活中自行拍摄的照片资料若干。 教学过程: 一、十分钟观看短片《百花深处》,了解剧情。 1、用十分钟仔细观看一部短片,注意剧情的发展,投影出示: 思考:片中哪些场景、情节、画面、人物等,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生谈感受,教师提示,投影出示: 欣赏可视作品的方法: 一、仔细观察人物言行,揣摩人物性格特征,把握编导塑造人物的意图。 二、分析可视作品的画面构建,总体感受编导传递的创作意图。 2、四人小组讨论,思考:你认为编导最想通过短片告诉我们什么? 3、请小组派代表交流。 4、归纳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投影出示: 编导通过短片要表达的是对传统文化日益走向衰败,再难重现的失落和惋惜。 这里有编导对如冯先生这类人命运的关注,更有对传统文化命运前途的忧思。 说明:设计本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观看短片,指导他们学习如何阅读可视类作品(影视)。而要掌握如何阅读,关键是抓住可视类作品中编导对剧中人物的刻画,以及对画面的处理和构建。小组交流时,教师应有意识的让学生结合剧情发表自己的观感,以便引入学法指导。 教师在小结时,应结合学生的观点,着重指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下一环节做好必要的铺垫。 回放片段可结合学生发言,同时进行,或以截图形式展示。 二、结合日常生活,关注周围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图片资料,(徐家汇光启公园、上海新天地〈由老式石库门改建而成〉、徐家汇天主教堂〈始建于1905年,1980年重修〉、南春华堂〈原址在梅陇路上,距今500多年,为明代府第建筑典范,现按原貌重建于光启公园内〉) 投影出示:这些图片资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就其中一幅或几幅发表自己的观感。 2、同学课堂发言,教师小结。 说明: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意在两点,一是作为可视类作品资料的补充,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观察作品蕴涵的文化现象;二是提示学生关注身边的熟悉的文化现象,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走出课堂,做进一步有益的思索。 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探索身边的文化现象。 1、提问:举例说说自己所熟悉的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冲突。 2、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实地考察身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情况,并做一份调查报告。 (师结:刚才我们选举的好几个画面都是在徐汇区的,我们同学应该说是非常熟悉的,可能平时都有路过的机会,甚至还有进去参观的机会。那么我想提请大家,如果大家在双休日、在假期里,能够拿上一支笔,一本本子,或者拿出自己的相机,自己的DV,再去找一找看,留心观察一下,在我们这样一个日益飞速发展的城市里面,可能会有正在悄悄地离我们远去的东西,也有可能像新天地也好,像南春华堂也好,慢慢地能够被我们记住并且很好地得到保留的东西。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一方面多作一些对自己有益的思考。那么,关于一些其它的话题我们在课后继续讨论。) 说明:这一环节,作为本堂课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布置一份特殊的回家作业,让学生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用他们自己的眼光,用他们自己的文笔,真正走向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现状与未来做一番思考与谋划。 备注: 一、《百花深处》剧情简介 故事讲的是搬场公司去某胡同搬家,却只看见一片废墟和一个落寞的人,那个人向工头解释说这是一个四合院,这里什么都有,于是工人假装卖力地搬着不存在的柜子、桌子,也不管公司里的人告诫他们说那人是个疯子,只为“搬”完之后拿钱走人。当那些工人由于“打碎”了其实并不存在的前清灯座,当那些工人在车陷入了那人早就告诫的泥坑后,他们相信,这个要求“搬家”的人,确实拥有过美丽的四合院,拥有过那段令人神往的过去。夕阳西下,在铃铛声脆中,那人渐行渐远…… 二、图片资料简介 所选图片主要有徐家汇光启公园、上海新天地等能具体反映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形成冲撞的典型个例。 说明: 在选定这个短片之前,我一个人静静地多次地观看它。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体味自己欣赏的作品所给予的精神愉悦,那么我们就应该有目的地组织规范的教学手段进行传播,进而与学生分享;如果我们能关注这个时代的变迁所带来的文化震荡,那么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做哪怕些微的努力进行有益地思索。因此,我迫切地想把短片介绍给我的学生。 在设计这堂课时,我把它作为九年级视听单元的延伸训练,主要试图通过学生有效地观看,自主地思考并表达,帮助学生掌握可视类作品阅读的一般规律,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补充材料的进一步阅读理解,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碰撞做一点思考。 我希望这是一堂畅所欲言的交流课。在课堂上,我会给他们充分的发言空间。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重在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真正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观,作为教师个人而言,我认为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教学风格,扬长避短,用自己的智慧,修养去感召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橘逾淮为枳》 晏子将使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楚王欲辱晏子指盗者为齐人晏子对以橘》) 【译文】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说这消息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要来,我想羞辱他,该用什么办法?”身边的人回答说:“等他到来的时候,请让我捆绑一个人在您面前经过,您就说:‘这人是干什么的?’我回答说:‘是齐国人。’您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犯了偷盗罪。’”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赐给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楚王说:“捆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严肃地回答说:“我听说过,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一样。现在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了。” 《橘逾淮为枳》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卢湾区向明初级中学六(3)班 袁炜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借助课文注释通读课文,培养学生互助学习意识。 2、方法与过程:通过朗读理解关键语句,把握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电影激趣,以旧带新,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要学一篇新的课文,叫《橘逾淮为枳》。这篇课文它选自于《晏子春秋》,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外交家,下面我们先来看一场小电影,看完以后老师要请你说一说晏子这个人给你的印象。 生答。 师:今天在这堂课上,楚王和晏子之间又要有一场斗争。 二、正音释义,学生互助,以点带面 1、正音: 投影出示,请一位同学带大家朗读。 请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橘jú逾yú枳zhĭ 晏 yàn酣hān缚fù 吏lì诣yì曷hé 熙xī 2、齐读课文。 3、释义: (1)投影出示,小组讨论解释词义。 重要词语的词义 习辞逾 方曷 酣徒 坐然 固熙 诣病 (2)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补充: “习”,原意小鸟学飞,引申为熟练。方:将。 酣:酒喝得正兴。逾:越过。 徒:只,仅仅(家徒四壁) 投影出示正确答案。 (3)一词多义: 投影出示,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后出示答案。 橘逾淮为枳(成为)晏子将使楚(出使) 为何为者也(是)使 为其来也(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让) 左右:指在旁侍侯的近侍,近臣。文中指身边的臣子。 得无……耶 莫非……吗;难道……吗 三、图文结合,复述课文,准备分析 请学生复述课文。 四、人物分析,读品结合,深入理解 在文中圈划出表现晏子“习辞”的词语。 1、生答板示: 淮南——橘 橘水土异 淮北——枳 师:晏子在对楚王说话时应该怎么样的? 生答并读“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注意语速、语气。 师追问:你是怎么处理这部分的朗读的?(展示晏子的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生齐读这部分。 师结:“水土异”是晏子反对楚王的一个强有力的基础。他由橘想到了人。 板示: 于齐——不盗 人风气异 入楚——善盗 2、投影出示:“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晏子用了一个反问的句式,起什么作用? 生答师结:晏子是一个习辞者,他就用委婉的语气来进行辩说,这样既扬齐抑楚,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又给了楚王一个台阶。 板书:橘逾淮为枳味 酸涩 齐人入楚为盗 人 沉沦 3、晏子说话在理上,举止在礼上,哪一个词代表“礼”?( 避席)他为什么要离开座位? 生朗读“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再读,要求读出抑扬顿挫。 4、师:晏子说话在理上,举止在礼上,面对傲慢自大的楚王,他的态度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不卑不亢 有礼有节) 5、侧面描写,写楚王的“王笑曰”正是体现了晏子的习辞。 请一组同学扮演楚王,各朗读最后一句话。其他同学点评。 6、总结人物形象 生答师结,投影出示: 聪明机智 镇定自若 不卑不亢 能言善辩 五、拓展升华,先哲智慧,欣目与心 投影出示: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司马迁 学生解释、理解。 六、作业布置,分层理解,提高效率 1、翻译全文。 2、另找《晏子春秋》一篇,做阅读笔记。 3、小组合作,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晏子使楚》。 注:(1)为必做作业,(2)、(3)可选其一。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制名人智言轶事类卡片专辑。 板书设计: 淮南——橘 橘水土异橘逾淮为枳 味 酸涩 淮北——枳 于齐——不盗 人风气异齐人入楚为盗 人 沉沦 入楚——善盗 《给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 亲爱的女儿: 你提出的问题使我忐忑不安。 今天你已经十四岁了,已经迈进开始成为一个女人的年龄时期。你问我说:“父亲,什么叫爱情?” 我的心经常为这种思想而跳动,就是今天我不再是和一个小孩子交谈了。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是的,几百万年轻的十四岁的少女怀着一颗跳动的心思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什么叫爱情?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各不相同。希望成长为男子汉的年轻小伙子也在思考这一问题。亲爱的小女儿,现在我给你写的信不再是过去那样的信了。我内心的愿望是:告诉你要学会明智地生活,也就是要善于生活。我希望作父亲的每一句话都能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促使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萌发出来。 爱情这个问题也同样使我不平静。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我最亲近的人是玛丽娅,她是一们了不起的人,渗透到我内心的一切美好、明智和真诚的品质都是受恩于她。她死于战争前夕。她在我面前打开了童话、本族语言和人性美的世界。有一天,在一个早秋的寂静夜晚,我和她坐在一棵枝叶茂密的苹果树下,望着空中正飞往温暖的边远地区的仙鹤,我问祖母:“奶奶,什么叫爱情呀?” 她能用童话讲解最复杂的事情。此刻她的一双眼晴呈现出沉思而惊异的神情。她以一种特别的、与往日不同的目光看了我一眼,说:“什么叫爱情?……当上帝创造人类时,她在地球上播下了一切有生命的种子,并教会我们待续自己的后代,生出和自己同样的人。他把土地分给一个男人和女人。告诉他们怎样搭窝棚,给男人一起过日子吧!延续后代,我要办事了去了,一年之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的情况怎么样。’ 整整一年之后,有一天一大早,他和大天使加弗利尔来了,他看见这一对男女坐在小棚子旁边,地里的庄稼已经熟了,他们身旁放着一个摇篮,摇篮里睡着一个婴儿,这一对男女时而望望天空,时而又彼此看看,就在这一瞬间,他俩的眼神相碰在一起,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这种美远远超过蓝天和太阳、土地和长满小麦的田野。总之,比上帝所制作和创造的一切都美,这种美使上帝颤抖、惊异。以致惊呆了。 他向大天使加弗利尔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爱情’。 ‘什么是爱情?’ 大天使耸耸双肩,上帝走向这对男女,问他们什么是爱情,但是,他们无法向他解释,于是,上帝恼火了,他说:‘那么,好吧!我要处罚你们,从即刻开始,你们要变老,你们生命的每一小时,都要消耗一点你们的青春和精力!五十年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的眼神里表现出什么,人……’” “上帝为什么还能生气呢?”我问奶奶。 “是的,要知道,一个人不能擅自创造连他自己本人也没有见过的东西。但是,你住下所啊!五十年后他和大天使加弗利尔又来了。他看见了一座非常好的小木层代替了原来的小棚子,草原上修起了花园,地里的庄稼已经熟了,儿子们正在耕种,女儿们正在收麦,孙子们正在绿草地上玩耍。在小木屋门前坐着一个老头和老太婆,他们时而看看红色的朝霞,时而又彼此望望。上帝从他俩的眼神里看见了更加美丽和更加强大的力量,而且好像又增加了新的东西。 ‘这是什么?’上帝问大天使。 ‘忠诚!’大天使回答说,但是,他还是不能解释。 这次上帝更加恼火了。他说: ‘人!你们为什么没有老多少?那好吧,你们的日子不长了,以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的爱情将变成什么’。 三年后他与大天使又来了。他看见男人坐在小山坡上,一双眼晴呈现出非常忧虑的神色,但是,却仍然表现出那种不可思议的美和力量,已经不仅仅是爱情和忠谌,而且蕴藏着一种新的东西。 ‘这又是什么?’他问大天使。 ‘心灵的追念’。 上帝手握着自己的胡须,离开了坐在小山坡上的老头,面向着麦田和红色的朝霞,他看见,在金色麦穗旁边站着一些青年男女,他们时而看看布满红色的朝霞的天空,时而又彼此看看……上帝站了很久,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此以后,人就成了地球上的上帝了。 这就是爱情,我的小孙子!爱情比上帝权威大,这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一代一代地相传。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要变成一把骨灰,但是,爱情将成为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 我的小女儿,这就是爱情!世上各种有生命的东西生活、繁殖,成千上万地待续自己的有生命的后代。但是,只有人懂得爱。而且说实在的,只有在他善于象人那样去爱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他不懂得爱,不能提到人性美的高度,那就是说他只有一个能够成为人的人,但是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人。 《给女儿的信》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 赵静 教学设计; 1、体会运用童话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阅读理解童话故事,了解爱情的本质。 3、阅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议论说理,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给女儿的信》大家已经都读过了,在这封信当中,作者是要回答他14岁的小女儿所提出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大家一起说说看,什么问题啊? 生答板示:什么叫爱情 师:是的,什么叫爱情。这个和人类社会一同产生发展的,作为文学永恒主题的这么个爱情。不知道使我们多少少男少女的心为之怦动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究竟什么是爱情呢? 二、理清脉络 师:文章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哪两部分? 生答师结:文章的主体是一个童话故事,第二部分就是作者对女儿的一些叮嘱。 三、学习童话部分 1、抽生朗读童话内容的第一部分。 师:能够表明什么是爱情的关键的字词是哪些? 生答板示:一年后 小棚子 庄稼 婴儿 师追问:这就是爱情吗? 生答: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 师追问:上帝是从哪儿看到这种美和力量的?(眼神) 师:眼神的描写,是我们刻画人物经常采用的方法。通过写人的眼睛,能够传达出什么来呢?为什么说看了眼神相碰在一块儿,上帝就看到了美,看到了力量呢? 生答师结:爱情是一种精神活动,它是需要人的情感、精神来传递的,怎么传递呢?那就是眼睛。有一个成语叫“暗送秋波”,眼睛是传情的工具,描写眼睛说到底就是描写心理。爱首先是产生在心里,然后洋溢在表情,表现在眼睛。 2、抽生朗读童话内容的第二部分。 师:根据第一层所描写的内容,看第二层,作者怎么进一步描写爱情的。 生答板示:五十年 小木屋 花园 儿子们 女儿们 孙子们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这五十年? 生答板示:爱情 忠诚 请发挥想象,在这五十年当中,他们是怎么表现出他们的忠诚的?他们会碰到什么?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想。比如说,他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他们还会怎么样? 生答:疾病的威胁,感情的危机等。 师提示:有没有好的一面呢?比如分享什么,分担什么? 生答师结: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就考验了他们的爱情,使他们的爱情进一步的发展,进一步的升华。 师:“忠诚”一词,谁能够来解释一下? 生答师结:“忠诚”就是对对方的尽心尽力。在五十年的风风雨雨当中,他们相互的依恋,相互的支持,相互的帮助,可以说是患难与共,同舟共济。所以我们说,上帝从这个爱情当中又看到了忠诚。 3、抽生朗读童话内容的第三部分。 师:我们接着第二层的来处理。 生答板示:又三年 (孤独的)男人 心头的记忆 4、根据板书小结整个故事,回答什么是爱情。 生答板示:创造生命 生活 世界 美力量 永恒 5、品味“上帝站了很久,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一句。 四、体会童话作用 师:这么一个童话故事,它就是回答什么是爱情。那么,爱情它的本质是忠诚,它意味着责任,尊重,承诺,奉献,患难与共,风雨同舟,这样的道理父亲跟女儿说说不就得了,干吗要用这个童话故事呢? 干吗不跟女儿谈谈,而要写信呢? (尊重孩子,面多女儿成长里程中标志性的问题持慎重态度;既是给女儿的,也是给所有少男少女的;避免尴尬、难以启齿的场面) 五、学习开头和结尾部分 板示: 人真正的人 ——→ 将是幸福的才是幸福的 这中间的过渡是什么,找出关键词。这也正是父亲担忧的,希望我们的。 板示:明智 六、总结 通过这么一个美丽的童话,让女儿知道了什么是爱情,又通过开头和结尾这样的分析,对女儿提出了一个谆谆的告诫和衷心的祝愿。我们作为一个十四岁的少男少女,读这样一篇文章,我们从中得到哪些感悟、体会、启发? 七、作业 给父亲写一封回信,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的感悟、体会和启发。 板书设计: 给女儿的信 ① 一年后五十年又三年 小棚子庄稼小木屋花园(孤独的)男人 婴儿儿子们 女儿们孙子们 爱情 —————→忠诚———————→心头的记忆 创造生命 生活世界 美力量 永恒 ②人明智 真正的人 ——→ 将是幸福的才是幸福的 《给女儿的信》教案 成都市语文特级教师 李镇西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思考认识“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 2、体会用童话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3、学会前后照应、层层推进的叙述手法。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打算把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上,尽量使教学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程序相吻合;采用师生讨论的形式,研讨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和思考。真正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的过程。 预习要求: 自读课文,准备说说自己的体会,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或不同的看法。 教学步骤: 一、谈话(要点): 同学们满十四岁了吗? 你们的爸爸妈妈给你们说过什么是“爱情”吗? 你们能否试着回答“什么是爱情”? 除了概念性地下定义,可不可以形象地表述什么是“爱情”?(过渡到课文) 通过预习,你们已经阅读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什么?(复述课文内容) 这我接到上这堂课的任务时,在可供选择的许多课文中,我毫不犹豫地选了这篇!因为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时,非常感动。我不止一次地给我的处于青春花季的学生读这些充满父爱的信。开头的几句话我至今还能背诵——‘亲爱的女儿:你提出的问题使我忐忑不安。今天你已经14岁了,已经迈进开始成为一个女人的年龄时期。你问我说:“父亲,什么叫爱情?”我的心经常为这种思想而跳动,就是今天我不再是和一个小孩子交谈了。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你们怎样评价这位父亲? (引出对作者的介绍) 二、关于苏霍姆林斯基(选自拙著《走进心灵》) 作为饮誉全球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是一位充满童心的真诚人道主义者。他的名字是和他创办的帕夫雷什中学联系在一期的。苏霍姆林斯基每天的工作、生活规律总是这样的:五点钟就开始起来写教育日记,一直写到八点钟;然后,他便来到校门,以亲切慈祥的笑容迎接每一位上学的孩子。学校上课期间,在校长办公室里是很难找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不过,在教室里、体育馆里、学校养蜂场或教研组会议上倒是可以见到他。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他又来到校门口,以深情眷恋的神情目送每一个孩子回家……在帕夫雷什中学,每一个学生都不怕校长;相反,苏霍姆林斯基在哪儿出现,哪儿就会有一群孩子围上来和他说笑。 看着他那精力充沛、仿佛永远年轻的身影,人们很难想像这是一个长期受着伤病折磨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曾以连政治指导员的身份奔赴反法西斯战场,因身负重伤而被抬下战场,两块弹片一直残留在他的胸部。尽管这样,他仍然一刻不停地从事着教育实践与教育科研,因为他实在太爱他的学生了。为了直接与孩子打交道,他放弃教育局长的职位,而甘愿当一名校长和教师——在他担任校长的同时,他一直还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他与学生朝夕相处,在教室中给他们上课,在假日里带领他们去郊游,他甚至还曾和学生一起去荒无人烟的小岛探险。他称学校的每一个学生为“我的孩子”。正是由于他几乎整天都泡在孩子当中,所以他对孩子们了如指掌,经他长期观察并跟踪记录起成长历程的学生共有3700多人! 1970年9月3日,还不到52岁的苏霍姆林斯基阴残留在胸部的弹片侵入心脏旁那根主要的血管而去世了。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仍然怀念他的孩子们,渴望回到学校去,同孩子们在一起,听孩子们的笑声。他虽然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却给后来的教育者留下了40多部专著、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小说和童话故事。他的著作被称为“教育百科全书”。 这位伟大而充满童心的教育家,在晚年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前言中这样深情地写道:“在一所农村学校身不离校地工作32年,这对我来说是无与伦比的幸福。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孩子们,所以考虑很久之后给这本书题名叫《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认为,我是有这个权利的。……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爱孩子。” (展示图片) 三、生研讨: 你最深的体会? 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你不理解的问题? …… (这一部分是课堂的主体部分和高潮,我无法预想和预设会出现什么情况,或者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但我会重视学生研讨中出现的任何生成性问题,并与学生对话。) 四、教师发言: (这一部分内容实际上是适时穿插在和学生的对话中) 用形象的故事和人物形象表达抽象的感情和道理。 前后照应和层层推进的写法。 为什么说人是“大地上的上帝”? 故事:巴莱特对勃朗宁的爱。金岳霖对林徽音的精神之恋…… 五、总结: 请学生起来说各自的收获。 教师:过十天,我将去江苏江阴华士学校参加一个国际研讨会,将再次见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同学们准备让我带几句话给她吗? 课堂实录 音像出版社要给我制作课堂实录的光碟,于是上周我借班上了一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应该说,这堂课上得不错,现场文字记录的铁皮鼓直说感动,他还说当我说下课时,他感到很惊讶: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但是我决定重上一遍,因为我突然想到,应该让我自己班上的学生随光碟“面向全国发行”! 当我给学生们说这个想法时,全班学生兴奋得不得了,掌声几乎要把房顶冲破!我说:“若干年后,如果你们想年李老师了,想念同学们了,便拿出这堂课的光碟看看!甚至你们老了以后,还可给你们的孙子放这光碟说,看爷爷(奶奶)当年读高中上课的情景!”同学们哈哈大笑。 今天下午,我和学生乘车来到四川省电教馆。说实话,上课之前,我根本没有关于这堂课任何具体设想,我追求一种课堂的生成性,一切看学生的现场反应,在随机进行相关的引导。只有一点非常明确,这堂课一定要一切围绕学生转,真正体现出尊重学生,寓引导于对话之中。尽管上周的课也不错,但我不想重复那堂课的具体程序,也不可能重复,因为学生不同嘛! 我们在摄像室坐好了,正准备上课,教科所吴老师突然走进来说别忙,原来她认为学生统一穿校服色彩太单调,她建议同学们可以把校服脱了,让学生穿在里面的毛衣、春秋衫的色彩露出来。学生们听话地纷纷脱下校服外套,于是,我眼前的学生变成色彩缤纷起来。 摄像师给我示意可以开始上课了。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好,咱们上课!” 随着值日生朱雅兰一声响亮的“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 我审慎地鞠了一躬:“同学们好!” 同学们齐声喊:“老师好!” “谢谢!请坐!”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叫《给女儿的信》(我一边说一边转身板书:“给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那么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就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从学生的阅读程序来说,他们接触一篇新文章首先克服字词障碍。本来,我当然可以给学生列一些可能不认识的字,但我想,我以为他们不认识的字,他们就不认识吗?恐怕不一定。而且,我以为他们认识的字,恐怕他们也不一定能够认识。再说,这个同学不认识的字,可能那个同学不一定不认识。反之亦然。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学生自己说,他们在阅读中遇到过那些不认识的字。 于是我又说:“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如果你们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黄泳第一个举手:“我查过‘抔’。 我问:“在什么课文地方?要说清楚。” “在课后练习里,‘读读写写’的第三个字。”她说。 “哦,在这儿,读什么?”我问她。 黄泳说:“pou” “读几声?” “二声。” “很好!”我又问全班同学,“同样是这个字,查过的举手。” 许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我笑了:“呵呵,不少呀!哪些同学在没有读这篇文章之前就认识认识这个字?” 无人举手。 “哦,没有。”我说,“那么,你们还查过哪些字呢?” 依然无人举手。 “没有啊?”我说,“这就是说本文的字你们都认识了?好,那李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李老师有点疑惑要问大家――看第15自然段第四行。我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经盖起一……’,后面这个字读什么。” 有同学举手了,我说:“别举手!我抽一个同学起来读――请余鑫同学来读。” 余鑫站了起来,很自信地读:“dòng” 我说:“很遗憾你读错了,这个字应该读zhuang。一‘幢’!我知道你以为自己能够读正确而没有去查。那么有没有一个dòng字呢,有的,但是写法不一样。” 有同学插嘴:“那是一个木字旁,再加一个东。 我点点头:“对!我们四川人很容易把一‘幢’读成一‘栋’!以后可别读错了。李老师还有一个字要考大家,第八段第二行‘在他们目光接触的……’” 有同学忍不住小声读了出来。 我赶紧制止:“不要说!我请马雯婕读。” 马雯婕读:“刹(cha)那间。” 我问:“她读对了没有?” 郑毓秀急切地站起来说:“应该读sha!” 更多的同学说:“应该读cha!” “对!应该读cha!”我肯定地说。 看着有点不好意思的郑毓秀,我接着说:“不过,郑毓秀虽然读错了,但通过这么一纠正,你印象就比较深对不对?我问大家,这个字有没有读sha的时候?” 同学们说:“有!” 我说:“对,这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刹车’的‘刹’便读sha。但在这儿读‘刹(cha)那间’。还有没有其他的字?没有了啊?一会儿我说不定还要考你们的,呵呵。我要强调的是,查字词时我们往往容易去查那些没见过的字,而我们经常所见的字读错了却不知道。” 字词解决了,应该正式进入课文了,我一直坚持认为,对一篇课文的阅读应该从学生开始,而不是从教师开始。如果从教师开始,就应该是教师提出什么重点什么问题或者展示什么多媒体课件,无论这些问题或课件设计得多么好,这一切都是着眼于教师怎么“教”!而在我看来,自读课文更多的应该着眼于学生怎么“学”!因此,我决定从学生的感受开始进入这篇课文的教学。 我对同学们说:“这篇文章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同学们读了一遍以后你们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大家不妨谈谈。” 钟雪飞把手举了起来:“我觉得一般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对他女儿这样说的,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却对他女儿谈什么是爱情,很不一般,他和一般的父亲不一样!这点我印象特别深。” 我问:“和钟雪飞有相同感觉的举手。” 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我说:“看来多数同学有和钟雪飞一样的第一感觉。那么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可要实话实说――你们在14岁有没有想过爱情?放心,李老师不会问你具体是怎么想爱情的。” 大家忍住不笑了,同时纷纷举手。我一看,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了手。 我说:“把手放下!嗯,多数人想过。但想过以后又问过父母的同学,请把手再举一下?”这次却只有四个同学举手。 “好,我们请举手的四个同学谈一谈,当你们在父母面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们的父母是怎么说的?苏畅,你先说好吗?” 苏畅说:“我问过父母,他们说,现在问这些做什么,长大了就知道了。” 大家笑了,我也和同学们一起笑了。 我问汪洋同学:“你的父母怎么回答你的呢?” 汪洋同学说:“我妈给我讲爱情是世间很美好的一种情感,然后说她和我爸那样就叫爱情。” 大家又笑了。 “那么,王楠楠的父母又是怎么告诉你的呢?” 王楠楠说:“我是和爸爸闲聊时问到的,他告诉我,每个人所经历的都不一样,爱情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要靠自己去体会。” 然后我请黄泳说,黄泳回答:“其实是我妈妈给我讲的,她说每个人所面对的爱情都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情,要看你怎么处理。” 我说:“我觉得这四位同学的家长都不错,都能真诚面对孩子的提问。只有苏畅的父亲回答得好像比较敷衍一些。呵呵!不过还好,没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就喜欢胡思乱想。” 大家都笑了起来。 “可是,”我话锋一转,“为什么只有四个同学问了爸爸妈妈呢?其他同学也想过爱情为什么没有问过你们爸爸妈妈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敢。” 我说:“不敢?如果问又会怎么样?好,我们现在就想像一下,如果你们问爸爸妈妈,估计他们会怎么说?” 李运举手站了起来:“我父母会花四个小时来教训我!” 大家笑了。 “嗯,你的家长可能会说你现在别想这些!是吧?”我问。 李运说:“是。” 杨晓梅站了起来:“我的妈妈会说,你这么小的年纪,像这些干啥,还不好好学习!我知道我如果问了,我一定不会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我说:“是啊,爸爸妈妈不说,可是你们会想呀!并不因为没有人回答你们就不想爱情了。就像是到了春天花一定会开放,到了秋天果实一定会挂满枝头,你们在一天天长大呀!我觉得你们,包括多数同学都很现实,知道爸爸妈妈不会回答,所以轻易不会去问这个问题。在中国,很少有父母像刚才四位同学的家长这样开明。李老师也有一个和你们一般大的女儿,你们猜猜,李老师的女儿问过我没有?” 学生齐声说:“问过!” “没有!”我的回答出乎大家的意外,大家笑了起来。 我继续说:“我就知道你们会猜错。呵呵!但是在我女儿十四岁的时候,我主动给她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写的这封信,为什么?大家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觉得女儿在慢慢长大,我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对待自己女儿一样,也主动告诉我的女儿什么叫爱情。” 略微停顿了一会儿,我说:“刚才几位同学的父母回答得非常好,但是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相比还是有有区别的,比如,第一,在表述形式上,你们家长都给你们讲道理,而苏霍姆林斯基是用讲童话的形式。第二,你们父母都讲每人的爱情不一样,但是既然是都是爱情就有共同的特点,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讲的是古今中外人类共同的情感。现在我们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讲爱情的。下面同学们把课文快速看一下,把你喜欢,欣赏的语句勾出来,或者不懂的画出来。一会儿我们交流感想,或者提出问题,李老师一会儿也给同学们谈谈我的体会。” 教师里一下安静了,同学们都开始快速阅读课文。我一边巡视,一边继续提醒:“你特别欣赏的句子。甚至你有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勾出来。不懂的问题也可以记在那儿,一会儿可以提出来。” 学生继续默读。 几分钟后,我说:“好了,很多同学都看了一遍了,咱们交流一下。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或者某些段落甚至一个句子一个词,最能打动你的……都可以说说。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 汪洋同学举手了,她站起来说:“这句话特别打动我――‘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这句话我觉得写得很真实,每个人都会死,但在生的时候有过爱情,爱情就会通过你的生命延续。 汪洋的回答真实地反映了她的理解,这个理解我认为是正确的,不过我感到还不完整。本来我可以帮她补充,但我想还是让学生来补充,于是我说:“汪洋对这段文字印象比较深,同学们对这句话还有没有不同的理解或补充?” 钟雪飞举手站了起来:“我觉得这句话还有一个意思,有了爱情两个人才能走到一起,这样才能够延续后代,这也是生命的一种继承。” 我说:“对,我同意钟雪飞的补充,他的补充很重要。我也谈谈我的理解,爱情无疑是一种精神的东西,但不仅是精神的东西,它有着生物性的基础,也包含了人的自然结合,包括人类的生生不息。有了爱情,才有相爱的人之间的结合,才有了后代。但是我们今天谈论爱情更多地是赞美精神的东西,因为我们是人!每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绝大多数人不过就是几十年,但爱情是永恒的。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已经死了多少年了,但是他们因爱而化作的蝴蝶一直飞翔到今天!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因此,人不免一死,但爱情的力量却永远延续下来。” 李文思举手了,她说:“第15自然段有这样一句――‘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一种无以伦比的美……’我是第一次听到用‘无与伦比’这个词形容爱情,我对这个词有了感觉,就是爱情居然能够产生这样强大的魅力!” 让学生自由发言,并非取消教师的引导。理想的境界,是学生和老师在自然而然的交流中互相促进,同时,教师又不知不觉地引领着学生。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捕捉契机――敏锐地发现学生发言中和文本重点的结合点或邻近点!说实话,在课前我所能想到的最大的教学难点,就是这篇文章很容易上成以“正确认识爱情”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我提醒自己:必须上成语文课,尽可能引导学生在认识爱情的同时,又注意课文的文学性或者说写作艺术。因此,在这之前,虽然表面上我和学生在轻松地聊着,但实际上,我一直在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我在等待,等待着学生自由交流和教师主动引领的最佳切入口。现在,李文思的发言让我心里一亮:机会来了! 我说:“李文思的发言很好。她指的这个语言点是上帝的第二次发现。那么,我们不妨暂时停留在这里研讨一下,我们围绕上帝看到的东西来看一下,课文说‘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我想问,上帝这样‘看见’过几次?” 同学们七嘴八舌,有说两次的,有说三次的。 我要同学们注意看课文本身,然后多数同学说“三次”,于是我说:“至少有三次,是吧?同学们马上这三次找出来,看看上帝三次看见了什么,看见的是不是同样的东西。” 同学们立即仔细看课文,认真地找了起来,同时同方同学之间不时小声议论。 有同学说:“第一次看到的是爱情。” 我和他们碰撞起来:“看到的是爱情?不对吧?那是大天使对上帝所见的解释和概括。” 同学们继续寻找并思考上帝三次究竟见到了什么。 我和学生一起找一起分析:“第一次是什么?‘上帝从那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与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看到的是什么?” 同学们齐答:“美和力量!” “第二次看到的呢?” 同学们说:“还是美和力量,第三次是同样的东西。” “对!”我继续引导,“但是三次同样的美在他的眼里是有没有区别呢?或者说三次有什么不同?书上有的,你只需要扣住这句话的语言。第一次看见的美是什么?” 有同学插嘴:“爱情。” “这是大天使给他概述的呀!” 我笑了,然后继续追问,“上帝自己看到的是什么?” 多数同学回答:“不可理解的美。” 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对,在这儿作者想说的是,上帝的眼光渐渐地表现了爱是一种美,一种力量。这种美在人类看来是很常见的,但在上帝看来是‘不可理解’的,因为他从未见过。上帝一想,他是无所不能的呀,为什么他没看到过这东西呢?作者这里说,上帝发怒了。为什么要发怒呢?” 同学们纷纷说:“因为人类未经许可就发明了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我引导学生看书:“用书上的话说,就是‘因为没有经过请示就创造了一种他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那么,上帝第二次看见的对象变了没有?” 同学们齐答:“没有。仍然是美和力量。” 我说:“但是换了一个定语……” 同学们说:“无与伦比!” “对!”我说,“就是李文思刚才说的‘无与伦比’。那就是说,五十年过去了,爱情褪色了没有? 同学们说:“没有。“ 我说:“这就是说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爱情变得更美了,无与伦比。这就叫什么?“ 同学们说:“忠诚。“ 我感慨地说:“是呀!忠诚就是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改变这份感情!时间过得越长,经受的考验越多,爱情越美!无与伦比的美!这是上帝第二次所见。那么,第三次呢?上帝第三次来了以后只有一个人了,老奶奶已经去世了,只剩下老爷爷一个人了。在上帝看来,所未爱情好像似乎应该黯淡一些。但他看见了什么? “没变。还是……”同学们七嘴八舌。 “还是什么?”我追问。 同学们大声说:“美!” “但‘美’前面加了一个定语。这定语是什么?” 同学们说:“‘不可理解’。” 我故作不解:“怎么还是‘不可理解’?第一次是‘不可理解的美’,第二次是‘无与伦比的美’,这第三次还是‘不可理解的美’。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举手回答,这两个‘不可理解’有什么不同?” 何思静举手回答:“上帝第一次看到人类相爱,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所以不可理解。第二次看到男的女的相爱,他感到很美,无与伦比。但第三次只有一个人,女的死了,似乎不应该感到爱情之美的,但他还是感到很美,他觉得爱情的力量不可思议。” 我说:“我同意何思静的理解。也许上帝最初认为,爱情只有人活着的时候才有,为什么死了,还有一种忧伤的美,忧郁的美,上帝不可理解,而且是和过去同样的力量,因为他有‘心灵的追念’。虽然老伴去世了,但是心是相通的。那么再看前两次上帝看到爱情后是怎样的表情?第一次书上怎么写呀?” 同学们说:“‘上帝勃然大怒’。” “第二次呢?” 同学们说:“第二次是‘上帝怒不可遏’。” 我说:“第三次呢?照前两次的推论,应该是暴跳如雷了。但你看第三次怎么样?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句读一读。” 唐强举手起来朗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我说:“本来我以为唐强要读错一个字,呵呵!大家猜猜,我估计唐强要错那个字?” 同学们笑了:“‘伫立’的‘伫’!” “对!”我说,“但唐强果真很强!没有读错“伫”。“ 同学们笑了。 “这个字很容易读错的,有同学可能会读成’chu’。”我继续说,“这句话很重要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我和学生一起朗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读完之后,我对大家说:“那么怎么理解上帝的这种思考?你们想一想,他当时在想什么?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要说‘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为什么上帝没有继续发怒而是思索?他又思索了什么?为什么他后来离去了?为什么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大家议论一下这些个问题。” 同学们分小组研讨,气氛很是热烈。 几分钟后,我说:“好了,一起交流一下,我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路遥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爱情,但是上帝觉得他却不具有,所以就比较恼火,他不是全能的。作者认为,只有拥有爱情才会成为真正的上帝。” 我说:“好,这是你的理解。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呢?” 赵瑞雪说:“我们这个小组的看法是,因为上帝是在想,既然人类能够创造比他自己创造的更美的东西,那就让人称为上帝吧。所以说人就成了上帝。” 我趁势幽了她一默:“就是说你们不用我来领导了!” 大家笑了起来。 杨晓梅说:“我认为,上帝这是对于爱情的妒嫉,因为他和人相比,人创造的更美,然后他同样也羡慕爱情,这句话就表明爱情战胜了权威。人才是上帝!” 我说:“很好,其他同学呢?还有没有新的理解?” 戚西川说:“我们这个小组认为,上帝给了人类思索,当他发现了爱情比自己的力量更强大,更有力量的时候,那就只有无奈地走开了,再发怒也没用了。” 钟雪飞说:“我觉得这毕竟是一个童话故事,我想他可以深刻地反映了爱的力量是无以伦比的,爱情是不可战胜的,因此他离开了。” 我说:“你们说的我都同意,但我最近读了以后还有一点新的体会――想不想李老师说?”我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同学们的声音震耳欲聋:“想!” “想?呵呵,其实你们不想我也要说!” 同学们爆笑。我特别喜欢这种轻松的氛围,这种氛围特别能够激发我的灵感。 于是我说:“我觉得上帝在这儿在思索,是在想,我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不能征服人类的爱情,而且连人都死了,爱情居然还存在。因此他很无奈地离去了。不过,上帝除了无奈之外,我想还有感动。这样的爱情,我不能主宰,还是让人类自己主宰自己吧!于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在大地上,人为了精神可以献出生命,包括信仰,包括理想,当然更包括爱情!因为人的感情,人的思想,人的尊严,是不可战胜的。从这点上讲,凡是人性的东西,精神的东西,都是不可战胜的。上帝都不能战胜的,你想战胜,这不是很狂妄吗?” 那一刻,教室里一片肃静,同学们似乎都可上帝一样陷入了对爱情的沉思。 我顿了一下,又问:“同学们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包括写作上的问题。比如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好,李运举手了。请李运起来说说。” 李运说:“这篇课文引用对话比较成功,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李老师:“我认为,对话不但推动情节,还……” 汪洋站了起来:“同时我理解也是层层递进。” 我说:“好,请汪洋同学展开讲讲,好吗?” 汪洋说:“先说爱情的美和力量,然后引申到更高层,‘忠诚’,然后再进一层,‘心灵的追念’。这些都是通过上帝和大天使的话对话完成的。” 我说:“对,层层深入,把对爱情的认识引向深入。刚才李运说对话把情节引向深入,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作者并没有全像我们说的,全都是层层深入。”这里,我有意想和学生碰撞一下,在碰撞中引导,“你们看,作者的语言有没有重复的?是哪些句子?找出来。” 同学们开始重新看课文。不一会儿,何思静举手了。 何思静说:“是这几句,‘他们一会儿看天,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传情’。后面还有,也是这样重复的。“ 我问:“你说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会这样表达?” 何思静说:“因为爱情是一种精神上的心理上的东西,不能用语言告诉对方,他们之间的爱,就是这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我说:“很好,爱情,不用语言的,而且爱情就是这么简单,就是‘在金黄色的麦田前,时而望望红艳艳的朝霞,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们看,这是多么朴素,又是多么美好!现在,像这种一种古典的爱情方式已经很少了。并不是说在大街上接吻拥抱,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才是爱情。其实,爱情是很简单的,不过就是看着自己心爱的人。” 教室里一片宁静,孩子们还小,但他们显然也被爱情打动了。讲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种感动,不知是苏霍姆林斯基美好的童话感动了我,还是学生纯真的理解感动了我,或者是我产生了什么美好的联想,甚至也许是我心灵深处某一根柔软的情弦被拨动了。我突然想到一首歌,并忍不住对同学们说了出来:“突然我想到一首歌,这首歌我不会唱,大概就是叫《浪漫的时刻》。” 同学们纷纷点头:“知道,知道。” 我说:“何思静会唱吗?你可不可以给大家唱一下?” 何思静轻轻地唱了起来――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歌声把所有同学都感染了,渐渐地,全班同学和着何思静的声音一起唱道―― …… 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 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 …… 歌唱完了,大家鼓掌。 我的眼睛潮湿了,鼻子开始发酸,但我尽量抑制自己的情绪,尽可能镇定地说:“虽然李老师不会唱,但每一次听到这首歌都很感动,爱情就是看着对方变老,仍然爱他。像这样的爱情,虽然少,还是有的。前次裴丹同学的作文大家还记得吗?她说她爸爸妈妈每次上街进商场,爸爸都把妈妈的手牵着。爱情有时候就是牵手。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更不需要海誓山盟!” 同学们没有说话,都看着我,每一双眼睛都在感动,都在思考。 停了一会儿,我问:“对这篇文章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或者对苏霍姆林斯基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赵瑞雪问:“苏霍姆林斯基女儿只有14岁,作者为什么就说她跨进了‘成年女性’的界限?” 这个问题我当然可以回答,但我先问同学们:“有没有同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金薇说:“因为是在苏联嘛,苏联的女孩早熟一些。14岁正是青春期,所以他说女儿成年了。” 我笑了:“我基本同意你的说法,他说14岁是‘成年’的年龄。其实不光是苏联,在我国,14岁也是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嘛!我看到的另一个版本上这一句是这样说的:‘你跨进了女人的行列。’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苏畅:“最后一句我不太理解,‘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 我说:“好,哪位同学给苏畅讲一讲?” 李文思说:“我觉得,作为一个真正的人,他的情感是很丰富,所以他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一定拥有爱情,懂得爱,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思索没有拥有爱情,是很可悲的,就不是真正的人,而只是一个生物。” 我说:“我觉得你说的有点道理。有没有补充的?大家注意,这里说‘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也就是说前面所说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是一种生物罢了。你虽然成了人了,但还不是真正的人,没有智慧,没有情感。其实从生物的角度,动物也知道繁衍,但是人与动物不同,人类的繁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只有人才有爱情!苏霍姆林斯基在另一部著作中这样写道:爱情的种子,要在我们的青少年性心理成熟以年很久就播到他的心田。中国家长对这个观点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苏霍姆林斯基解释说,所谓爱情的种子不时谈情说爱的技巧,而是培养人的尊严感的过程,培养忠诚、义务、使命感,培养人性美,培养人的责任感的过程。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要在女儿14岁的时候跟她谈爱情?因为不仅仅教女儿懂爱情,而且是教她懂真正的爱情,懂得做人应该具有的责任感,培养女儿的人性美。现在我问一个问题:你们读了这封信以后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杨晓梅说:“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很好的爸爸,但我觉得爱情不仅仅是说出来,更要做出来,不应该刻意地去追求,不应该把‘忠诚’说出来。有许多人把忠诚挂在嘴边,最后还是不忠诚。因此,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不应该把忠诚说出来,而应该让女儿以后去实践。” 金薇反驳:“我觉得杨晓梅理解不对,因为这是大天使说的,并不是夫妇表现出来的。” 本来从这里可以开始许多观点交锋,但遗憾的是,课堂时间快结束了。所以我不得不说:“这个问题,杨晓梅的意思是忠诚应该用行动来体现。这个观点本身还是对的。金薇不同意你的说法,可能其他同学还有其他想法,或者还有更多不同的观点。李老师这里不作结论,下课以后我们还可以继续争鸣。好吗?” 我非常明显地感到,通过这堂课,同学们对苏霍姆林斯基充满了敬意。于是我说:“还记得我第一次见你们的时候谈到对我影响非常深的两个人?一个苏霍姆林斯基,一个是――” 不等我说完,同学们大声齐说:“陶行知!” 我向孩子们展示了几幅照片:“看,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照片,非常英俊!” 当苏霍姆林斯基的照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时,同学们一片惊叹,他们的确被苏霍姆林斯基的英俊征服了。 我充满感情地说道:“苏霍姆林斯基从心灵深处特别爱孩子。他还写过一本书,题目就叫《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每年暑假和寒假他都与孩子一起郊游,他担任校长,同时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坚持上课。他后来是工作岗位上心脏病突发,被抬上担架,就再也没有醒过来回来。我特别感动他的一些细节。他每天早晨都来到学校大门口,用非常慈祥的目光看着孩子们一个一个走进校门。曾有一位波兰学者参观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巴甫雷什中学后这样写道,我在这个学校发现了一个秘密――在这所学校里,孩子们不是怕校长的,无论苏霍姆林斯基出现在什么地方,总有孩子围上前去,每当这时候,苏霍姆林斯基的脸上就露出了孩子般纯真的笑!” 教室里再次进入一种神圣的沉静…… 我继续说道:“再过一个星期,下周星期一,我将去见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我们1998年第一次见面,已经六年不见了。李老师要去见他,你们有没有什么话要我带给这位当年幸福的女儿?李老师一定带到!” 同学们一下子没有思想准备,但都在认真地想着。 我说:“这样吧,下来以后你们想好了,每个人写一张纸条交给我好吗?” 同学们大声说:“好!” 摄像是给我做了一个时间已到的手势,于是我对同学们说:“今天咱们这里上课,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说实话,我在上课时忘了我是在给你们上课。这堂课勾起了我的回忆,我过去教过的一个学生,她的孩子要读小学,来找我想读一所非常好的小学,我说没问题,成都几所著名小学的校长我都认识的。当我接到她的电话时,我感慨万千!当年我给他们那批学生讲苏霍姆林斯基的时候,他们和你们一般大,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他们成了爸爸妈妈,有了孩子,孩子都读小学了!我想,你们正在一天天长大,再过若干年,你们也会迎来自己的爱情,迎来自己的家庭,并有自己的孩子,说不定李老师还会教你们的孩子;到了那一天,李老师会从你们孩子身上看到你们的影子!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最浪漫的事?这样的人生多么富有诗意!但是,只有真正懂爱情的人,才会拥有这样诗意人生!” 同学们自发地鼓起了掌,这是这堂课最热烈的掌声! 掌声中,我对同学们说:“下课!” 学生仍然热烈鼓掌…… 清塘荷韵 季羡林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运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 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作,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整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 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莲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2 清塘荷韵---季羡林 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 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骨朵,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粗略估计,今年大概开了将近一千朵。真可以算是洋洋大观了。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清塘荷韵》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闵行四中初一年级 王文吉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作品优美的语言,了解作者欣赏美、追求美的情感。 2、扣住重点语句诵读讨论,感悟荷花坚忍不拔、默默生长的精神。初步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体会坚忍不拔对于人生的意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朗读古诗《小池》,古文《爱莲说》。 二、导入 1、师:中国文化人一直对荷花有一种喜爱之情。如果说杨万里笔下的小荷是崭露头角的舞者,周敦颐笔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洁的隐者,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国学大师季羡林笔下的荷花,它会呈现出怎样的韵味呢?好,让我们走入这片清塘,享受这满塘的荷韵吧! 2、请把书打开,翻到112页,今天我们学习《清塘荷韵》。经过预习,我想你对这个“韵”字可能有自己的理解,想想看,你读出了哪些“韵”呢?(投影出示几幅荷花图案) 生答师结: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是不是像在欣赏一个精彩的画面,你可以想象一下,月下荷塘,波光粼粼,微风不经意地吹落了一叶莲瓣,倒影上浮,花瓣飘荡,整幅画面是那么得柔和,那么地宁静。作者在这里没有刻意地修饰,也没有一种十分夸张的手法,就是这样的一种信手的描写,但是给我们展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一种宁静的美。 3、师:哎呀,季老的文字真的给了我们一种美的享受,我想你们肯定也陶醉在了这里面,作者自己呢,也陶醉在里面。那为什么荷花在季老眼中能呈现出这么独特的韵味呢? 生答师结:随着荷花的生长,季老的情感也是这样的跌宕起伏。我们一起走入季老的情感世界,走入文本,来体会一下荷花生长的一个历程。 三、学习课文 1、投影出示:在“我”的关注下,荷花是如何生长的? 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师板示: 第一年没有希望—事与愿违 第二年仍没有翘盼—灰心 第三年 五六个叶片 盼星星盼月亮—仍灰心内 第一年 扩展 蔓延迟迟疑疑—狂喜 从这整个过程来讲,“我”的关注点,也就是“我”的情感最终体现在落实在哪个字上?(盼) 板示:盼荷生长 2、投影出示:在“盼”的过程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有感受的语句读出来,然后圈划、批注。 生答师结: (1)多年的期盼、失望交织都找出来了,最后又表现为这个荷叶满塘的惊喜,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从而也表现了荷叶那种顽强的生命力,来体现文章的主题。它的过程是交织的,荷叶的生长和作者的情感是交织在一起的。 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五节,把情感体会出来。 (2)圈划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长势喜人。 (3)荷叶的枝数,数量。 (4)拟人手法展现荷花精神。 师:在这种寂寞的岁月里,在荒芜的湖面下,在阴暗的泥沼中,莲子是怎样地忍受着寂寞,积蓄着力量;是怎样将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硬的外壳;而这芽一旦破壳而出,它又是怎样以一种惊人的力量来展示生命的顽强和美丽? 男女生分读6、7小节。 四、谈感受,深入理解课文 1、出示投影: 没有经受艰难、忍受寂寞、默默生长的顽强精神,哪来这满塘“荷韵”! 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没有求之若渴哪有见之若狂?没有长期的努力哪有丰收的喜悦? “韵”:更多的是对人生、对大自然深切感悟,也是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真切的人生体验。 2、请学生谈谈你现在最真切的一种感受。 (樱花、百合、少年宫工作) 五、总结 投影出示: 荷花以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为历代文人传诵。人们往往以此来歌颂那些洁身自好的仁人志士和耿介独立的文人雅士。今天,我们读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领略到的却是荷花顽强的精神。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了荷,给予了我们别样的韵味。经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是不是有了新的收获呢,相信,这样的“韵”一定会给你以后的人生带来韵味无穷! 六、作业 弹性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2、文中引用了很多名句,请你查找资料,说说这些名句的出典及其含义。 3、结合课文中荷花的精神给予你的启示,联系你生活的实际经历,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随笔。 (以上1、2两题任选一题,第3题为必做题。) 板书设计: 盼第一年没有希望—事与愿违 荷第二年仍没有翘盼—灰心 生第三年 五六个叶片 盼星星盼月亮—仍灰心 长第一年 扩展 蔓延迟迟疑疑—狂喜 《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上海市西初级中学六年级 杨相琴 教学目标: 学习朗读散文的基本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捕捉、品味文中的关键字词,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的积极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都说,春天是最美好的季节。阳光明媚,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我们的古人曾经为之倾倒,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篇。我们曾经学过很多古人咏春的诗,大家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几首吧!先朗诵——《春晓》。还有呢?《凉州词》。再来一首吧!《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我们来体味一下,这些诗确实是很美,但是,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些诗人的经历不同,所以所写的春景也不同。然而诗中透出的情感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那是一种什么情感呢?(凄凉、惆怅)好的。你想,“何人不起故园情”,那是一种挥之不去的离愁别去,思乡之情;“花落知多少”,无奈啊,无可奈何,花落去;“春风不度玉门关”,是一种孤独,是一种惆怅。总之,面对着大好的春光,我们的古人触动了心灵当中最柔软、最敏感的地方,于是乎,逢春未免悲。所以我们说,古人的诗歌确实很美,但是却有些伤感,有些消极,同意吗?(同意)那么,同样是这个春天,我们现代人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春》,请打开书。 板示课题。 二、指导朗读 同学们做两件事,第一,借助字典解决自己感到困难的字。第二,边读边思考,文章描写了什么样的景,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 板示:景 情 生答师提示:描写了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色;对春天进行了讴歌和赞美。 行文的顺序也理出来了:板示“盼春 绘春 赞春”。 下面我们就进入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板示“朗读”。怎么样通过朗读把文中生机勃勃的春天表现出来,怎么样通过朗读把作者积极的热烈的赞美之情表现出来。 第一部分“盼春”(1、2节) 朗读,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但好象缺少了点什么——缺少的是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那么怎样把作者的感情准确到表达出来呢?我们曾经说过一句话:理解是朗读的前提。(板示“理解”)让我们来好好咀嚼一下这一部分。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寒冬,人们对于春天的盼望的心情一定是非常非常地期盼、渴望的,所以重音要放在关键词“盼望着”上面。连着出现两次的“盼望着”绝不是无谓的重复,春天越近,人们的心情也就越急切,要读出这种心情,就必须读得一个比一个更强烈。(学生试读。) “东风”是春天的使者,是春天的信息,很重要要读得亲切,很欣喜。(学生试读。) 下一个分句,重音落在哪?——“近”。这个“近”字不是静止地处在我们面前,而是一步一步地由远而近,因此要读出一种动感。(学生试读。) 近了,更近了,春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的面前,一切都变了样了。谁来告诉老师,这“一切”在第二小节当中,具体指的是哪些景物?(山、水、太阳) 作者把他们比作了人,美美地睡了一觉之后,精神饱满,心情格外地舒畅,欣欣然地张开了眼。山张开了眼是什么样的?山“朗润”,褪去朦胧,换上绿色,显得郁郁葱葱;水“涨”,冰融雪化,浩浩荡荡;太阳,日出东方,红红火火。作者用排比的手法,表现了这样一种景象,那时一种非常非常壮观的景象。读的时候怎么表现这种壮观?排比句,要读得一浪高过一浪。(学生试读。) 抽学生连起来读,学生点评。(注意“重音轻读”,语调舒缓。) 男生再读。齐读1、2节。 第二部分“绘春” 如果说刚才读的是大手笔的写意画的话,那么,接下来作者给我们描绘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那就是四幅工笔画了。在这里,细细地描绘,层层地展开。那么,我们该怎么样表现呢?先看第一幅—— “春草图” 自己读一下,可以参照刚才的方法,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捕捉这里的重音、关键词,然后作适当的停顿。(师提示作好朗读符号) 抽学生试读,其他同学点评,教师再作点评。 注意:“软绵绵”中“绵”字读音;“偷偷地”、“钻”、“满”、“嫩嫩的”等字词的把握;由近到远的感觉。(学生齐读。) 描写孩子们的语句,抓住动词,抓住排比,表现出动态,节奏越来越快,声调越来越高,明快一点,轻快一点。(学生试读。) 教师提醒:加速之后要在适当的地方(捉几回迷藏)减速,否则就停不了了。 齐读,提示:文章写的有动有静,动静交替,有张有弛,张弛有序,在读的时候就要遵于原著。 第三部分“赞春” 接下来的春花,春风,春雨,又会给我们一个怎样的感受呢,我们又该怎样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呢?这里我们就不展开了,同学们回家自己去朗读,去感受。我们说,盼望之急切,就一定是描绘之用心的。在这如诗如画的春景面前,我们作者那些涌动的赞美之情必然是倾泻而出了。文章最后作者连用了三个比喻来赞美春天,非常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和壮。这种直抒胸臆的语段我们该怎样读? 师范读。学生自己朗读,齐读,读出激情、热爱。 三、总结朗读 1、请一个同学读“盼春”,一个同学读“绘春”第一小节,一个同学读“赞春”。 齐读三部分。 2、师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朗读了春天,感受了春天,赞美了春天,我们只为春天的到来而歌唱,绝不为春天的离去而哀伤。因为我们知道,创造美好,创造未来的人们将会永远地拥有着春天。这就是当代的我们和古人的不同的情怀。让我们唱着青春,拥着春光,饱学本领,去打造一个完美的人生。 板书设计: 春 朱自清 景情理解→朗读 盼春 绘春 赞春” 说明事物(一)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浦东新区洋泾中学东校预备5班 施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2、初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和准确说明事物的能力。 3、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六单元“生活中的科学”,大家一定从课文里面学到了不少的科学知识。像什么是统筹方法,城市上空的巨伞是怎样打开的,等等。还有课文《西墙》要求我们收集资料,介绍爬山虎这样植物。其实,能够正确清楚地介绍事物,也是一种科学能力的体现。这在我们生活当中其实比比皆是。比如说我们去买一样家电或者是一种药品,都会从包装盒里看到一个产品说明书。我们往往通过这些说明性的文字,认识了解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这样看来,说明事物实际上一种基本能力,其实也是一种基本的需要。因此,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说明事物。 2、板示课题:说明事物(一) 老师之所以在“说明事物”的后面写了一个“一”,是因为要正确清楚地说明事物,有多方面的要求。而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说明事物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个任务。 3、猜谜游戏 现在我们先来做一个和它有关的游戏,也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一种游戏,那就是猜谜语。我想大家一定是很感兴趣的。猜出来的同学请你在第一时间站起来大声地把谜底告诉大家,并且请你简单地说一下你为什么这样猜。准备,我看谁的反应快。 投影出示: ü姐妹一样长,出入都成双。酸甜苦辣味,他们总先尝。(打一常用物品) ——筷子——说一下,为什么说是筷子? 师结:抓住了筷子的功能特征,还有它的外形特征。 ü黑背白肚皮,一副绅士样,两翅当划桨,双脚似鸭蹼。(打一动物) 这个谜面抓住了企鹅的外形特征。 ü圆圆像个瓜,人们爱玩它,进网就得分,没有就抢它。(打一运动器材) ——篮球,足球——为什么一个谜面会出现两个不同的谜底呢?——没有很明显地抓住他们独有的特征,又像篮球,又像足球。 请学生修改一下谜面,使它成为一个唯一的谜底。 生答“人们爱踢它”——抓住了足球这个运动独有的用脚踢的特征。 二、新授 1、明确说明事物要点一:抓住特征 (1)刚才我们猜了谜语,也改了谜语,现在我们想一想,结合我们今天学的说明事物,那么,说明事物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是什么? 生答板示:抓住特征 (2)猜谜游戏 那么如何来抓住事物的特征呢?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刚才我们是猜谜语,现在我们要开动脑筋自己编谜语,想不想尝试一下?每个同学自己思考,编一个谜语,然后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猜,说完之后请你谈谈你自己的创作思路,说一说,我的谜面是抓住了这个谜底的哪些特征。清楚吗?现在我们开始思考。 生甲:引用学过的两句古诗:鹭鸶——抓住了它的外貌和习性 生乙:你对着它笑,它就对着你笑,你对着它哭,它就对着你哭:镜子。——功能。 (3)出示要点一: 刚才两位同学之所以能牢牢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他们平时对这两个事物都有过一定的观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他们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因此,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很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在生活中注重对事物的仔细观察。 板示:仔细观察 2、明确说明事物要点二:认真比较 (1)猜谜游戏 刚才是大家编谜面来猜的,现在老师也来编一个谜面,有两个谜底,请大家一起来猜。 投影出示: 模样大同小异, 模样千姿百态, 肚中水箱常灌, 肚里油水斑斓。 尖嘴开条细缝, 嘴含珍珠一颗, 脱帽挥就千言。 点划文章千言。 (各打一文具) 生答:钢笔,圆珠笔。——为什么呢?抓住了哪些特征? 师:老师在编这两个谜面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脑子里把这两样非常雷同的事物作了认真的比较,抓住了他们各自独有的特征。所以,我们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除了要仔细观察这个事物之外,还要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 板示:认真比较 (2)情境演练 师:刚才我们初步学了抓住事物特征,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把学到的这两种收获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实践当中去。假如你不慎丢失了你心爱的书包,那么你应该怎么样向大家把你丢失的那个书包说明清楚?在说之前,我们大家先一起来出出主意,如果你丢了书包,你要向别人介绍你的书包,我们可以介绍书包的哪些特征啊?——外形、颜色、独有的图案、材质、包里的东西——大家出了很多的主意,现在我们就发挥集体的智慧,大家先后讨论一下,等一会上来的小组有一位同学先上来发言,其他的组员也请带上你们的书包一起上来,说完之后我们同学一起来猜,他丢的是哪一只书包? 四位同学上讲台,把各自的书包放在前面,一代表先发言,后请自己小组的其他成员点评。 3、抓住事物特征,学会推销 (1)教师演示 师:现在老师也要表现一下了,我现在扮演一个产品推销员,这就是我要向大家推销的产品。我在说的时候请同学们仔细地听好,老师抓住了这个产品的哪些特征—— “这只笔筒的造型采用了传统的圆柱型造型,简约大方,它的颜色大胆地选用了全黑色设计,非常富有时尚气息。再看材质,选用的是优质的不锈钢丝,外形不易变形,经久耐用。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筒身设计采用的是镂空的网状设计,比一般的传统形封闭式的筒身设计更加具有通透感和立体感,这的确是一款小巧、实用又非常时尚的笔筒,欢迎您选购。谢谢!” 造型、颜色、材质、富有特色的结构设计 (2)学生演示 请学生对一个学生用的水壶作一下推销。教师简单作一下演示。(造型、颜色、图案、结构、杯盖、按纽式的出水口,早上倒的水还是热的,但摸上去不会烫手;里面的胆是不锈钢的;盖子拧紧后不会漏水)同样发挥集体的力量,大家来讨论,讨论的时候听清楚要求,一个同学组织发言,还有一个同学执笔,把大家的口头表达变成书面表达,第三个同学上来演示产品,还有一个就是发言人,把你们书面表达的拿上来朗读,另外一个同学作一下相应的产品展示。 学生演示,其他同学点评 第一组:抓住了特征;与同类产品的区别;语言生动;配合还需默契。 第二组:设计了一个场景;纠正不当语言,“既保持了热水的温度,也保持了冷水的温度”。 三、总结 师结: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抓住事物要通过仔细观察,还要认真比较,同时我们在介绍事物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用词准确,还有一些说明的条理。今天我们的活动很多,大家也都很开心,我想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大家也都会有一定的收获,那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今天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呢?对我们生活中有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对我们身边的事物,大家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作业 今天大家的收获很多,所以我们通过作业来体现出这堂课的收获。所以回家以后,每个同学选择一个你熟悉的物品,进行书面的介绍。很高兴大家今天学会了说明事物要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比较,来抓住特征,同时也得到了一个启示,那就是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科学的眼光来看我们身边的事物。 论语八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后也。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八则》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初级中学中预5班陈榕 教学目标: 1、汲取先哲智慧,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2、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3、读写结合,结合表达训练帮助学生倾吐阅读感悟,使阅读产生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两小儿辩日》,这里边提到了孔子,还记不记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谦虚,实事求是,没有不懂装懂)孔子是春秋末期一位很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实事求是、没有不懂装懂正印了他自己说的一句话,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孔子的名言,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先人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论语八则》,刚才我们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句就出自于《论语八则》。 2、齐读第二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什么前面的“知”读zhī,后面的“知”读zhì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知”同“智”,聪明,智慧。前一个“知”,知道,了解,懂得。 抽生解释这句句子,明确“是”的含义:这。 学生背诵。 3、简介《论语》 (1)师读注释1。 (2)学生齐读全文。 (3)《论语》是我们中国传统的经典之作,它在历史上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宰相,他叫赵普,这个人他很爱读《论语》,每次他碰到有疑难的事情解决不了,他就回家闭门读书。读什么?就是《论语》。第二天他上朝处理事情,果断有力,处理得非常好。周围的人都不知道他读的什么书,都在猜测:咦,读的是什么宝书啊,这么有魅力啊?他能够如此地处理政事。在他去世以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时,没有发现其它的书,只发现了半部《论语》。后来,就有一句话诞生了: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它是一部多么富有智慧的书!《论语》可以说是我们古代人必读的一本书,人们从中学习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当然也学习治国的道理。那么我们今天学习《论语》,也应该汲取先哲的智慧,让我们自己也变得聪明,有智慧。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借助注释,自己将课文空讲(翻译)一遍,有疑问有障碍的,在书上记上记号。 学生质疑,试翻译。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原文的句式) 人们不了解我的才华,或者说不理解我的内心,而我却不生气,这样的人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不也是一个具有极高修养的人吗?? 板示:知:1、知道,了解 2、同“智” (2)以思无益:来思考,却没有好处。板示:益:好处 (3)无欲速,无见小利 了解“速”“利”的解释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懂得学习知识的人,比不上喜欢知识的人;喜欢知识的人比不上以学习知识为快乐的人。 (5)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岁:年。寒:冷。然后:以后 之后雕也:最后。 三、模拟情境,深入理解课文 1、要求:两两合作,一人模仿学生提问,一人模仿孔子回答,用现代文。例: 学生问:“老师,什么样的人才是智者呀?”孔子回答:“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啊!” 2、生模拟;师深入分析,补充注释:从:跟从;生读、背。 四、拓展 1、每一则语录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很有哲理。请同学围绕一则语录写个三句话,来阐明你对这则语录的含义的理解。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实事求是是求得一切学问的前提条件,不懂装懂只能使自己失去求知的机会,甚至闹出笑话。只有谦虚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已知和未知,才能真正地学得知识,成为智者。 生答。(正反对比) 2、先哲的智慧总应该会对我们后人产生一点现实意义,不能让它总是停留在古书堆里面。我的身边,我的身上,或者是我看到的故事当中,有没有讲孔子所说的这些道理的?如果有的话,你把这个故事讲述出来,在你讲这个故事的过程当中,适当地引用这一则语录,可以放在开头,可以放在结尾,可以放在中间。 生答。(引用要注意衔接) 五、总结 我们这个单元叫做“先哲智慧”。其实“先哲智慧”不仅存在于《论语》当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华书籍当中都有先哲智慧的。比如说《吕氏春秋》、《孟子》等都有先哲智慧。我们作为一名华夏子孙,我们应该要继承这样的传统文化,要汲取先哲智慧,做一个无愧于我们祖先的华夏子孙。 六、作业 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本《论语》,有原文,有注释,可以对照着好好学习。可以去书店看看。 安塞腰鼓 (刘成章)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间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捶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在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评《安塞腰鼓》一课 特级教师郑少鸣上海市普教系统名师培训养基地语文学科带头人 非常感谢罗老师和她的同学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和探讨的课例。观课和评课是我们分享开课老师和学生们合作创造的教改成果,是分担他们在教改当中所碰到的困难和疑惑。一起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是一个相互学习研究探讨的过程。值得我学习的有两个方面: 一、对教材全面、深刻的理解是教师“用教材教”的重要基础。 罗老师十分注意从三个方面把握教材: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她抓住了作者描写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热的特点,来激发读者对元气淋漓的西北人民的赞颂,对黄土高原的期待和希望。 2、理解和把握课文语言及表现形式的个性特点。语言较多运用短语和排比,像波浪一浪高过一浪,由这种阅读上的视觉冲击力,心理上的震动,就像安塞腰鼓一样豪放、壮阔、火烈。 3、了解课文在单元和全册教材中的教学作用。 本单元组合的主题是风俗诗情,它由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还有广东的水乡茶居,和田的维吾尔,安塞的腰鼓等等,这些文章的组合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体悟这种文章语言的个性化特点,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域文化。较好地把握教材,就有了“用教材教”的基础,二期课改很注重这一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二、努力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 罗老师在课上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这个过程的: 1、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语言学习。一开始先出示六张静态的画面,让学生在观察后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陈述,让学生从绘画语言用有声的语言来表达,来转换,锻炼学生的观察、概括、语言表达能力;又用一段表现安塞腰鼓壮阔、火烈的场景视频,让学生去感受,这种感受仅仅是静态的画面,到视频动态的、有声响的、有形体的、有动作的,这反差很大,当然这里她也设计得很巧妙,为后面黄土高原孕育着元气淋漓的西北人民,是设立了一个很好的铺垫的,对学生理解教材起了很好的作用。当学生情感有了想法的时候,她说你慢慢说,看看课文里面作者是怎样用符号语言来表达的,要求学生圈点批划,把这些关键的字词圈划出来,这十分有利于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去理解语言的个性,去领悟语言。 2、重视学生的朗读。各种形式的朗读时间长达十三分钟。朗读促进了学生情感与语言的互动,在学生情感与语言的互动中实现情感与语言的融通,融合与贯通,这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3、运用对话、讨论等方式,加强语言实践能力。有感悟了,有想法了,就分享交流,这个过程就是一种语言的训练。这一做法无疑对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与应用能力是有帮助的。 进一步探讨的方面: 怎样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个问题比较普遍。比较注重内容的理解,内容的概括和提炼,而没有从语言的品味上面来表述它的语言的鲜明、生动、感染人、形象自己思考之后、品味之后的交流比较缺乏。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解决这个问题:1、用了朗读,怎么去具体地指导学生的朗读。 2、怎么组织好学生品读课文语言之后的语言交流、分享,突破重内容的陈述与概括。 3、老师的提问和组织问题的表述和组合怎样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投影: 朗读课文,感受气势 l散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l注意朗读时的重音、节奏: 短句——简洁有力; 排比:词语的排比:加快节奏 句子的排比:突出相同的词语 段落的排比:突出关键句子 再读课文,探究析疑 “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这句话什么意思?与安塞腰鼓有什么联系?(***)腰鼓怎样使人“大彻大悟”?(***) “那么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些什么?(***) 第16小节的末句,为什么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有着这么大的力量?黄土高原怎么能生养这群“元气淋漓的后生”?(***) 为什么说鼓声停后,世界出奇的寂静,世界真的寂静了吗?(***)文章末为什么写“鸡啼”,有什么象征含义?(***) l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l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l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间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l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作业布置,感悟生活 用自己优美的文字,描绘江南的美,表达自己的情感。(200字以上) 提示: 1、可以描绘一处江南美景或描述一种南方的艺术形式,或者其它内容。 2、适当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另外,刚才的四道题目没有落笔成文,也请同学回去补充完成。 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贫穷壮阔期盼 荒凉豪放希望 干燥火烈 广阔无垠 《花的话》 宗璞 春天来了,几阵清风,数番微雨,洗去了冬日的沉重。大地透出了嫩绿的颜色,花儿们也陆续开放了。若照严格的花时来说,它们可能彼此见不着面,但是在既非真实,也非虚妄的园中,它们聚集在一起了。不同的红,不同的黄,以及洁白,浅紫,颜色绚丽;繁复新巧的,纤薄单弱的,式样各出新栽。各色各式的花朵在园中铺展开一片锦绣。 花儿们刚刚睁开眼睛时,总要惊叹道:“多么美好的世界,多么明媚的春天!”阳光照着,蜜蜂儿蝴蝶儿,绕着花枝上下飞舞;一片绚烂的花的颜色,真叫人眼花缭乱,忍不住赞赏生命的浓艳。花儿们带着新奇的心情望着一切,慢慢地舒展着花瓣,从一个个小小的红苞开成一朵朵鲜丽的花。她们彼此学习着怎样斜倚在枝头,怎样颤动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更添几分优美。 开着开着,花儿们看惯了春天的世界,觉得也不过是如此。却渐渐地觉得自己十分重要,自己正是这美好世界中最美好的。 一个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花儿们呼吸着夜晚的清新空气,都想谈谈心里话。榆叶梅是个急性子,她首先开口道:“春天的花园里,就数我最惹人注意了。你们听人们说过吗?远望着,我简直像朵朵红云,飘在花园的背景上。”大家一听,她把别人都算成了背景,都有点发愣。玫瑰花听她这么不谦虚,很生气,马上提醒她:“你虽然开得茂盛,也不过是个极普通的品种,要取得突出的位置,还得出身名门。玫瑰是珍贵的品种,这是人所共知的。”她说着,骄傲地昂起头。真的,她那鲜红的、密密层层的花瓣,组成一朵朵异常娇艳的不太大也不太小的花,叫人忍不住想去摸一摸,嗅一嗅。 “要说出身名门,——”芍药端庄地颔首微笑。当然,大家都知道芍药自古有花相之名,其高贵自不必说。不过这种门第观念,花儿们也都知道是过时了。有谁轻轻嘟嚷了一句:“还讲什么门第,这是十八世纪的话题!”芍药听了不再开口,仿佛她既重视门第,也觉得不能光看门第似的。 “花要开得好,还要开得早!”已经将残的桃花把话题转了开去,“我是冒着春寒开花的,在这北方的没有梅花的花园里,我开得最早,是带头的,可是那些耍笔杆儿的,光是松啊,竹啊,说他们怎样坚贞,就没人看见我这种突出的品质!”“我开花也很早,不过比你稍后几天,我的花色也很美呀!”说话的是杏花。 迎春花连忙插话道:“论美丽,实在没法子比。有人喜欢这个,有人喜欢那个,难说,难说。倒是从有用来讲,整个花园里,只有我和芍药姐姐能做药材,治病养人。”她得意地摆动着柔长的枝条,一长串的小黄花都在微笑。 玫瑰花略侧一侧她那娇红的脸,轻轻笑道:“你不知道玫瑰油的贵重吧。玫瑰花瓣儿,用途也很多呢。” 白丁香正在半开,满树如同洒了微霜。她是不大爱说话的,这时也被这番谈话吸引了,慢慢地说:“花么,当然要比美,依我看,颜色态度,既清雅而又高贵,谁都比不上玉兰,她贵而不俗,雅而不酸,这样白,这样美--一”丁香慢吞吞地想着适当的措词。微风一过,摇动着她的小花,散发出一阵阵幽香。 盛开的玉兰也矜待地开口了。她的花朵大,显得十分凝重。颜色白,显得十分清丽,又从高处向下说话,自然而然便有一种屈尊纡贵的神气。“丁香花真像许多小小的银星,她也许不是最美的花,但她是最迷人的花。”她的口气是这样有把握,大家一时都想不出话来说。 忽然间,花园的角门开了,一个小男孩飞跑了进来。 他没有看那月光下的万紫千红,却一直跑到松树背后的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在那如茵的绿草中间,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 那些浅紫色的二月兰,是那样矮小,那样默默无闻。她们从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特殊招人喜爱的地方,只是默默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的欢乐。 小男孩预备把这一束小花插在墨水瓶里,送给他敬爱的、终日辛勤劳碌的老师。老师一定会从那充满着幻想的颜色,看出他的心意的。 月儿行到中天,花园里始终没有再开始谈话,花儿们沉默着,不知怎么,都有点不好意思。 《花语》听课记录 开课教师:闸北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第二部分“花的谈话”进行分角色朗读,来体会作者抓住花的各种特点,并赋予人的品格的写法。 2、调动学生质疑兴趣,通过感知、质疑、探究、感悟等方法和步骤,深入文本内容,把握作者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鲜花人人爱,我不知道同学们喜欢什么花?我比较喜欢百合花,它比较清香,非常地雅致。你们喜欢什么花,能不能说说理由呢?——各人都有各人自己喜欢的花,也有自己的审美观。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听听当代作家钟*笔下的花儿们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了解大意 轻声朗读课文,划下你认为重要的生字、词。然后概括一下这篇的主要内容。 生答师选择性板示:虚妄 纤薄颌首 矜持 屈尊纡贵 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朗读,质疑 文章哪几节是写花儿们的话的? 自我推荐,分角色朗读这八种花的话,师投影出示朗读内容。 其他同学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师提示读出语气,将花儿们的神情、姿态等融入到朗读之中。) 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当中,你体会出花儿们的什么特点?(骄傲) 你在读的过程产生了哪些问题? 师投影出示下列质疑: 1、既然要赞美二月兰,为何要花大笔墨写其它八种花? 2、“既非真实,也非虚妄”是否矛盾? 3、既然 写“花的话”,有没有必要写他们白天白天盛放的情景? (1)小组讨论交流第一题(核心问题),师结: 花儿们都很骄傲,但他们骄傲的方式不同,个性不同,有的忿忿不平,有的孤芳自赏,有的惟我独尊。这八种其实也就象征了我们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投影出示,带图案) 榆叶梅 杏花 玫瑰芍药 桃花杏花 芍药 玫瑰迎春花 白丁香 玉兰 以外表为美 讲究身份地位以品质为美以实用为美以气质为美 二月兰:默默尽自己微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快乐 (2)学生认领其它问题。学生回答第二题质疑,师结: 通过虚构一个花的小世界,来凸现一个人的大世界。 不管你是优美也好,哪怕一点点的欢乐也好,正是这个才组成了一个美妙的世界。而在这当中过分强调自己个人的作用是不好的。 齐读“她们彼此学习着怎样斜倚在枝头,怎样颤动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更添几分优美。” 四、总结 1、宗璞在《颂春》当中是这样说二月兰的:二月兰总是默默无闻地点缀着春光,尽情尽兴,忠心执着。那么我们同学读完了整篇课文,你觉得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概括。(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2、师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共同的优点才能创造一个非常和谐美好的世界。 五、作业 投影出示: 我的作业(二选一) 1、花儿们沉默了,如果你作为花中一员,你会想些什么呢?(50字左右) 2、以你感悟到的一句话为中心写读后感。(50-80字)(可以从不同角度) 《百代法书》 上海市建平中学 郑朝晖 一、导入 投影出示: 西方艺术只有雕刻和绘画,在中国却有一门书法是处在哲学和造型艺术之间的一环。……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中国灵魂特有的园地。——熊秉明 二、鉴赏书法作品,教师作简介 三、学习课文 结合书本上讲到的作品,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鉴赏王羲之的《上虞帖》的? 生答板示:起笔 用笔 运笔 笔势收笔章法 疏密意趣 课文中讲到的哪一点我在作品上感觉到了?或者说,作者刚才讲到的哪几方面我还是不能理解? 生答板示:机灵 洒脱 优闲(人) 浮云 惊龙 斧斫刀切(物) 飘然飞动(彩带) 明确“类比”手法:把两个相关的或是相似的东西放到一起来写。(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天人合一) 投影出示: l天人合一 l中国哲学观念的核心——和 四、总结 评《百代法书》一课 特级教师 程红兵上海市普教系统名师培训养基地语文学科带头人 听了郑老师这堂课,很有启发。我想综合大家的意见,跟大家作个交流。 开一堂课,我们看什么?我想三个环节大概少不了: 第一环节,看效果,由效果反过来推教学目标,所以第二看目标;第三看什么?看效果和目标之间的联系,意思就是看过程。 我想从效果来看,很显然,我们要考察郑老师教得怎么样。考察郑老师教得怎么样,很重要的一个渠道,看学生学得怎么样。从学生来讲,可以从两个角度看: 第一,从认知角度来看,学生关于书法,这堂课之后,他得了一个不太清晰的印象,干脆说就是一个模糊的印象。关于中国文化,学生得出了一个结论,一个简单的判断——“天人合一”,关于这篇文章的写法章法,关于这篇文章的遣词造句,更是一无所知,因为这堂课根本就没作探讨。 第二,我们从情感角度而言。多数孩子听过这堂课之后,我想可能对书法产生了喜爱,甚而有些孩子对书法产生了一种膜拜的心理。这个可以从孩子的眼神可以看得出来,从孩子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得出来,从孩子的一些可以看得出来,这是被书法精品所征服的,一种被书法作品呈现出来,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也是被郑老师的娓娓道来的教学解说所征服的。 第二我们看目标。从这堂课的目标来看,郑老师要干什么?郑老师的解说是这样的:增进对中国书法的审美体验,了解中国书法审美批评的思维方式,从而了解中国文化中与之相关的核心内容。按我的理解是,让孩子们了解点书法,既而了解中国文化的某些特性。他其实还有更大的企图,就是想通过这堂课,让一些孩子喜欢上书法,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去欣赏它,甚而让一些孩子能对书法的精品有一种膜拜的心理。我们来考察一下,他为什么设立这样的目标取向。也就是说,我们在评课的过程当中,回归原点,站在郑老师设计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可能对于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迎刃而解。他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我想来自于几个方面: 第一,来自于教材。这篇课文的单元导语上它有这样一句话:领略汉字书法的神采。这句话其实提示了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第二)来自课文,课文内容的重要性超越了课文形式的重要性,或者这样说,书法,也就是课文内容,它的意义超过了这篇文章言语形式的意义。第三,来自于教师。我们可以看出来,郑朝晖老师对书法是一种由衷的热爱,因为书法是中国灵魂的特有园地,是中国独有的审美样式,是华夏文化独特的文化载体。 基于这样一个推测,我们来作一点判断,首先当然是是非判断:符合课标。符合课标,为什么这么讲?课程标准上有这样一句话:在阅读中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那么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基本认定,他没有超越课标,换句话说,是符合课标的。但是我们进一步追问一下,这样教学会不会有“去语文化”之嫌?我觉得一篇文章这样教是可以的,所有的文章这样教是不可以的,或者说多数文章这样教当然就“去语文化”了。王朝文先生那段话我是同意的,其它学科重在教“说什么”,语文学科重在教“怎么说”。这个“重在”这个词儿我觉得说得很好,所谓“重在”,很显然,它是重要的,但不是全部的,所以它不是“仅有”、“仅在”,所以这样教我仍然认为它有“去语文化”之嫌。因为,我们对一个老师的课,往往就他这堂课进行评价的话,我们常常会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所谓的“以点带面”会忽略。这个客观上我们也不可能看郑朝晖老师的其它课,所以我们可能会抓住这堂课对他作这样一个判断,达到这样一个结论,认为他可能是“去语文化”了。 那么如果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讲的话,我想就这篇文章而言,教材本身的特殊性已经看到了,如果把目标定在言语形式上的话,也就是说定在“怎么说”方面的话,这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我认为,不如郑老师这样把它定在教学内容上来得更有价值。 第三,我们看过程。看过程,看郑老师怎么教的,我用两句话概括:它其实这堂课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给几张图片看书法”,第二部分是“切一个小口看文化”。给几张图片看书法,这一部分我们都评价到了,几张图片它给人形象直观的刺激,视觉冲击,它试图达到一个“增进对中国书法的审美体验”,这是我们教师所预设的目标。第二部分“以一个小口来看文化”,似乎以点带面,借一斑而窥全豹,了解所谓中国文化的一些特性。一篇文章从文字的角度讲,教学,这堂课的教学,只涉及到评论王羲之的《上虞帖》的那几句话,所以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了解中国书法审美批评的思维方式,从而了解中国文化中与之相关的核心内容,这是执教者预设的目标,他的效果怎样呢?学生知道了一点,但对后者,尤其是对文化的了解,尤其是对所谓“天人合一”的文化特性的了解,我个人认为,显得有些勉强,显得有些匆忙,而且这样下逻辑结论,我个人觉得有点草率。因为这样的逻辑推论常常是不牢靠的。因为借助于一点,甚至于借助几个汉字,几个书法字,来推知这样的所谓中国文化的特性,这样的一种思维,我认为是不够严密的。 另外,从整堂课的教学情况来看,我们各位都提到了教师讲的比较多。讲的比较多,我们各位也都作了分析。比方说,为什么这样讲,首先要考虑他教师要说什么,教师要说的是关于这篇课文涉及到的书法精品的赏析。第二,教师为什么说,换句话说,教师不说可以吗?大家也都形成了一个共识,因为学生对书法作品的陌生,所以教师必须说;因为学生书法知识修养的欠缺,他无法和老师在课堂上真正形成对话。那么,第三个问题当然是考良教师到底说得怎么样。很显然,我都觉得他说得正确,说得到位,说得漂亮,说得生动,说得动听。当然,我仍然认为,他还有他的嫌疑,换句话说,他有忽略学生主体作用的嫌疑。这从来也是这样,因为我们现在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有一种流行的判断,什么判断?学生多说,在这一堂课学生说的很多,那么我们都会下一个结论:他这堂课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假如是教师说的多,我们很可能下这样一个判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其潜台词很清楚,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否定的判断。但是,正确的判断应该是什么呢?正确的判断我认为,师生都是课程的主体。这在我们所谓的二期课改当中已经再三强调了。老师是课程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主体。换句话说,课堂应该还给谁?有些判断我认为是不正确的。课堂还给学生,这话是不完全的,把课堂还给老师和学生,这才是完全的命题和判断。所以,我认为虽然如此,仍然有嫌疑,因为即使是这一堂课,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断定,我们的郑朝晖老师仍然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去体悟,自己去联想,自己去评判,评判这些书法经典作品。 所以,从这堂课当中,我也生发出些感想,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体,但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的主体作用上面是不完全相同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是学生精神的引路人。我想,郑朝晖老师如果说这堂课是成功的话,在这一方面,他体现得非常明显。第二,与这相关的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作为学生精神的引路人,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教师自身的知识积淀很重要。我们从这堂课看出来了,我们郑朝晖老师在书法这方面有独到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所谓教师的培训,我们不能忽略两点,也就是教师他自身的背景性知识。教语文的,语文之外方面的知识,跟语文也有相关联的,我们称之为“背景性知识”。书法,就是语文“背景性知识”。另外一个就是语文自身的“本体性知识”。这两点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去学习、去积淀、去沉淀下来的。 这堂课,我的评价就到这里。谢谢。 十九堂课的作业布置汇总20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