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阅读感想三 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

第四章。对付霸凌(bully),美国中学一贯相当重视,各种研究、策略和实施,但效果远不尽人意。对谱系来说,高功能的孩子比低功能的孩子更容易受到霸凌,特别是功课好个子小体育差情绪敏感的。Tony的专长不是教育,他可能参与过给澳洲学校提建议。就美国情况来说,初中开始跑课,课间的走廊熙熙攘攘。上个月去参加我家老二家长会的时候,发现学校的跑课时间只给了三分钟,这么短的时间我认为主要目的是预防课间的霸凌。几百个孩子从教室出来,去柜子换书,然后分别到另一个教室上课,除了中午一个小时午餐和班级活动,在学校几乎没有自由活动时间。这个措施的确可能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但也说明了其他的招儿都没有突出效果。特殊学校和小型私立学校在这方面会好一些。

老大在三年级的时候,虽然老师保证在学校绝不会发生霸凌,但我知道在老师看不见的地方还是会有小动作。比如下校车的时候被其他孩子偷偷伸脚绊个踉跄,被起外号,模仿他走路的奇怪姿态等等。小学期间发生的霸凌肯定没有中学期间严重,对孩子的情绪会产生影响,但还不至于让他产生仇恨感。

霸凌这个问题,我认为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是一直被忽视的。因为行为被忽略,可能反而没有美国学校发生得这么频繁,但每个班总有那么一两个孩子是霸凌对象,被霸凌的孩子也很难得到合适的帮助。

第五章。ToM(心理理论)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本能,也称为意图解读或同理心。谱系孩子不见得完全缺失,对于AS孩子来说,更可能的情况是简单直接的可以看出来,微妙复杂的看不出来。所以训练的思路还是要通过后天社交思维补偿,提高辨别微妙和复杂的社交信息能力。理论上这也是一个终生学习提高的过程,但很有可能学一辈子都不如6岁小人精看的内容多,所以要求绝对不能太高。

《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阅读感想(三) 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

ToM这个概念比较专业,自闭症领域主要的工作来自于Tony的师弟剑桥教授西蒙,以大脑和心理学科研为主,并没有强调训练和实施。西蒙这人不太会写书,心盲(mind-blindness)那本书很薄,看得我云里雾里。比较容易看懂的是ToM的一些测试题,比如Sally Anne Test(不详细解释了,可以谷歌或百度)。有些人会从这些测试题中发展出一些训练方法,像应试智商测验一样让孩子做习题,号称可以提高 ToM能力。市面上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的ToM训练,但美国针对干预方法的大量研究都表明,训练效果不显著,不建议进入正轨干预体系。我前面说自己通过大量阅读和观察,能看到的社交信息越来越多,但我能看到的大部分是模式类信息,比如人们闲聊时说某句话的意图往往就是那么几种,分析判断一下能猜个大概,并不是我把自己训练得能看到对方的真正意图。对孩子来说,因为抽象能力,模式化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都没发展到位,他们能看出来的东西就更少了。

无法进行意图解读,在社交场合中大量信息看不出来,无法预测对方下一步要做什么,无法预测自己的话会让对方产生什么样的反应。面对不理解的人,就很容易被判定为说话直白,不尊重人,自我中心等等。其实谱系孩子除非受了大量社交挫折,对社交和人群产生厌恶感,一开始并不会有意识在交流中不尊重对方和自我中心,大孩子们反而会因为这些误解式评判感觉受伤。

如果AS孩子知道自己大量信息看不出来,或者无意识感觉到信息简单的交流让他们更舒服,他们会喜欢和年龄小的孩子一起玩,或者和有耐心不批评的成年人交流,或者养宠物交流,最不愿意的是和同龄人互动。对他们来说,年龄小的孩子,特别是幼儿,行为和意图简单,不用费力去猜测,也不会评判,如果对他们表现出单纯的友好,幼儿就反馈友好。我同学家两岁半的孩子来玩,一会儿就发现大哥哥是最好相处的人,而这位大哥哥也愿意逃离人群,陪孩子去爬上爬下。另外,说话干脆不拐弯的成年人也是他们喜欢的交流对象。

如果孩子没有信心参与较复杂的社交场合,或者以前在复杂社交场合经历了太多挫折,失去参与动机,我不会逼着他去参与。哪怕他们真的去参与,因为ToM本能的缺失以及思维补偿能力还不足,他们能观察到和能理解的信息是会很少的,可能只包括最简单的那部分,比如简单情感,明显的行为,话语中字面的含义。哪怕整天泡在人群中,他们获得的信息量都不够,无法真正理解这个社交世界的复杂性。我选择让孩子独处的时候做大量社交信息泛读,主要目的是让他对社交世界有个尽量全面的了解,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可能都会是些什么,对社交中各色人等的情感反应和内心思考可以通过小说和电视剧的艺术描述有一个概念性的体会。这是一个信息过于丰富的时代,家长和教师很难把社交中的微妙细节总结得像无数小说和电视剧那么生活化和有趣,也很难有那么多桌面时间来分解讲解,对于学习障碍不明显的孩子来说,完全可以让他们先在泛读中体会,等有疑问的时候才介入进行深入讨论。

如果社交本能缺失很多,社交干预就可能是个投入相当多,至少短期内很难看到效果的训练,一开始把目标定得太高是很容易产生失望感的。虽然学习后天思维补偿,对于AS今后的独立生活有很大益处,但如果周围人群宽容度不高,不理解本能缺失会造成一系列互动困难,经常给予负面评价,对社交动机和社交情感的建立打击会相当大,特别是智商不差,也掌握了很多其他方面技能的孩子,仅仅因为社交本能缺失难以融入社会独立生活,让理解他们的人会自然而然认为,这个问题无论如何应当走出这个圈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如果孩子自信心强,或者情感不敏感,在社交场合哪怕屡犯错误也不容易产生情绪和心理问题,那么厚皮厚脸地多去参与练习肯定有好处,只要表现出一个自信和友善的态度,会自嘲,也能应付大量社交场景。但绝大部分AS孩子不是这种性格。

在这种局面下,可以理解为什么AS群体中有少数激进派,刻意我行我素,有些人还专职从事高功能谱系的人权运动。也许激进并不是推广全社会理解和接纳的最好途径,只是无望的下策,但的确全社会的理解和接纳才是解决谱系人士社交问题的根本方法,教育和训练只能是辅助,这也是每年四月二日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的意义。

第六章情感。Tony的主业是情感教育和心理治疗,所以这一章其实是全书的中心,很专业很详细,虽然没有讲解CBT 的具体操作,但主要原则都概括了。说起谱系问题,大家往往把社交问题排在第一位,但社交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不仅仅是谱系孩子和特殊教育的问题,需要我们这一代人花精力去推广和教育大众,需要更宽容和理解的社交环境,需要反歧视反霸凌,目前在教育和训练方面无法有大的成效和作为。而情感问题,有一些方面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学习提高的,对于改善谱系人士的生活质量有直接关系,所以Tony的主攻方向很合理。

最基本的社交规范和自理能力训练一直是自闭症领域内的干预重点,不过在AS群体中,这些都相对比较容易完成,难点最终还是会落在情感问题和心理治疗方面。我起初看了这章之后虽然被情感问题的严重性吓了一跳,但直到我家老大的焦虑症状飞速发展,导致睡眠障碍和一系列行为问题,回家花了三年时间才调整趋于平稳之后,才意识到情况的确是非常的严重。依照本章里面的数据:65%的AS青少年兼发情绪障碍,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双相。1/3的AS儿童或成人会出现抑郁症状。面对这样的数据,当你想批评孩子为什么在社交中没有表现出对方期望的情感的时候,首先应当探索的是,孩子他自己这个时候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感状态。

普通人无法依靠ToM本能来同理AS的情感状态,可能错误地认为他们情感缺失,没有同理心,不懂得爱和尊重。AS孩子往往也很难用语言或非语言表达出他们的内心复杂感受,只有当行为问题和睡眠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旁人才意识到他们大脑中的化学物质早已经偏离了平衡态,而一旦进入严重的恶性循环,就很难依靠非药物手段拉回来。

严重的情绪障碍通常发生在八岁以后,特别是青春期阶段。如果能够不需要药物给拉回来,自然是最理想的。但就需要家长非常敏感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变化,ToM本能感觉不到,并不说明不存在,孩子自己不会表达,就只能靠密切观察异常行为和睡眠规律。

情感问题不仅仅是谱系问题,随着生活节奏和压力的变化,在普通人群中也是越来越广泛的问题。而科学对情感的了解可以说是非常少,对谱系人群的独特情感特征的了解就更少了。而谱系人群的情感特征就目前所知是多种多样的,从天宝的几乎无复杂情感,到西恩的非常丰富敏感,有人某些情感特别敏感特别突出,有些人情感相对迟钝,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特征,就让这个问题变得更难。

保证孩子没有情绪障碍的大隐患,才能开始考虑训练情商。如果有任何情绪障碍迹象,我的选择肯定是保情绪排第一位,其他训练,包括学业都可以往后排。尽可能排除造成孩子情绪障碍的环境因素,调整睡眠和作息,从事他喜欢的轻松活动,直到感觉他有能力再次回来面对有压力的环境。

情商分五个部分:了解自己的情感,管理自己的情感,自我激励,了解和识别他人的情感,调控他人的情感(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情商训练的顺序,了解自己的情感可以被排在首位,从最简单情感的开始,到自己描述不出,小说或电视剧里描述过的复杂情感。然后可以进入了解其他人的情感阶段,认识到面对同一件事,不同人的情感表现是不同的,哪怕自己看不出其他人的情感,但自己喜欢的可能其他人不喜欢,有些人的复杂情感自己可能从来就没有体验过。

普通人本能上会把尊重他人的情感放在互动的首要位置,如果双方在交流中相互感觉不到善意和尊重,对话就很难顺利进行下去,气氛也不会融洽。对AS来说,大众需要理解他们社交和情感互动困难的严重性,让他们一开始就学习尊重他人的情感是不现实的,反而尊重AS个体在社交中的情感反应应当被放在交流的重要位置。但在弱势群体权益基本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中,这个要求对大众来说明显高了。不过至少在小圈子中,如果想让孩子理解到尊重他人情感的意义,他周围的人在和他互动的时候,要尽可能做到尊重孩子的情感,哪怕他的情感特征很独特,其他人喜欢的他厌恶,其他人厌恶的他喜欢,那也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他主观意志马上能改变去迎合大众情感模式的,需要我们首先放下自己的情感要求去理解和尊重。当然AS个体为了日后生存,必须要学习如何表现出尊重他人的情感,但这个问题的复杂度太高,要放在情感训练比较靠后的阶段。

了解情感之后是学习管理情感,首先是管理自己的情感。虽然CDC近期对美国儿童服用精神类和情绪控制类药物的调查只给出数据,并没有加以评论,但一直有报道质疑是否存在药物滥用。我个人希望药物应用在25岁以上的成人,而不是儿童青少年,但如果到了除了用药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的地步,那也必须服药控制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选择非药物的心理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

CBT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是心理学家们结合了行为分析手段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在临床进行情绪干预的心理治疗手段。因为起初患者大部分是普通人,有一定认知能力,CBT的第一步就是在专家辅导下,观察并认识自己的情感特征和问题。Tony把这个心理学手段引入AS领域,建议无论孩子是否表现出情感问题,从6岁开始都可以进行CBT的第一步:情感认知学习。了解情感的不同种类和程度,先从简单正面的情感开始,到简单负面,复杂灰色情感,甚至正面和负面情感同时存在的情况。在了解基本情感的同时,通过日常自我观察了解自己的情感特征,对什么喜欢,对什么厌恶,什么时候会生气,同时家长或老师也帮助他们了解其他人的情感特征,认识其他人的情感不同之处。另外,还要学习表达情感的方式,认识自己表达情感的特点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情感认知可以桌面学习,也可以在日常活动中穿插进行,关键是家长或老师不要主观评判任何人的情感是不好的,不对的,是不应当产生的。这是情感干预和行为干预的不同之处,行为有对错之分,情感没有。

CBT的下一步是情绪发生后的行为干预,情感无对错,但如果产生愤怒情绪了,要避免产生后续的破坏性行为,无论是破坏财产,自伤,还是伤害他人。利用行为干预的原则和方法,在孩子能发现自己愤怒情绪的开始,就强化他们使用有效的建设性行为来替代可能已经成为习惯的破坏性行为。建设性行为还能起到激发正面情感的作用,也就相应消减了负面情感--就像Letitgo那首歌曲表达的情景。

CBT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去除辅助,培养自我学习能力,掌握情感的认知和管理。情感问题也是谱系人士的终身问题,有的阶段还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特别是青春期和成年早期。虽然说自控力是成熟的标志之一,但有些人的情感天生容易被控制,有些人天生比较难,很难在情感训练方面划分一个统一的步骤。另外,大脑高级思维中枢的发育对于情感控制能力提高有帮助。而且思维越复杂,能了解的情感也越复杂,也许自己无法体会到大量灰色情感和矛盾情感,但对理解其他人的情感特征有帮助。所以思维训练可以说是社交思维弥补和情感训练的基础之一,不出门见人在家做脑经急转弯,做得好的话也是为社交和情感能力的提升做准备,不是单纯培养书呆子。

AS往往被大众评价为情商低,哪怕是思维能力良好的成年人,自我认知和管理自己情感的能力经过大量训练可能比大众的普遍水平还高,自我激励能力强,生活态度积极向上,还是会在社交过程中被评价为情商低。主要因素自然还是很难识别他人复杂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到位,和他人无法进行情感互动,以及调控他人情感的能力非常差。在这些方面,也许他们一辈子都做不到能让大众本能满意的程度,也只有靠我们这一代人或者更多代人去推动社会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接纳了吧。

(待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1268.html

更多阅读

《广州服装批发市场进货详细指南》 服装批发的进货渠道

由于去广州拼货的酷友越来越多,早就想找一些关于在广州拿货的指引,今天看到了这篇文章,写得还算详细,但还有纰漏,故特地将文章转来,重新编审,希望能给各位开店拼货的酷友指点一二,也算借花献佛了。首先说下,定位:女装低档的,去“沙河”;中高档

声明:《《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阅读感想三 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为网友衆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