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户简介 临猗眉户张俊芳简介

眉户,即眉鄂,或称“迷糊/胡”、“曲子戏”、“弦子戏”.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而得名。

它的贡调主要由小曲小调所组成,俗称“曲子戏”,文人惯称为“清曲”。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时期更名为“眉户”。该剧种盛行于关中地区,陕南、陕北各地也有流行。清代后期曾流行到河南的西部,山西的南部,并西达甘肃、青海、新疆等地,1951年后,还流行到西藏拉萨。

眉户因最早流行于眉县和户县两地而得名,属于秦腔派系。眉县和户县一带位于秦岭太白山麓,自古盛行民间歌曲,眉户曲起源于这些民间歌谣,古称“清曲调”。

眉户戏的声腔贡调,多是吸收明清时期关中民俗曲而形成的。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眉户由坐摊清唱发展为高台演唱的舞台戏。光绪末年到民国初年,为眉户的发展盛期。仅凤翔县出现的眉户班社就达二十二个。清末以来,随着眉户流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五路曲子戏:东路(华县潼关);西路(凤翔、宝鸡);中路(眉县、户县);南路(汉中、安康);北路(延安、榆林);本世纪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者马健翎等,大胆创新,编演了表现边区人民生活的现代戏《十二把镰刀》、《夫妻识字》等剧目。1949年,中国青年代表团,应邀出席了世界青年联欢节,于莫斯科、布达佩斯演出《十二把镰刀》等剧,获得了国际剧界的关注和好评。
眉户在演唱形式上仍保留有地摊演唱的曲艺形式。其唱本多为折子戏,如《女寡妇验田》、《古城会》、《皇姑出家》等,常常是一唱到底,很少口白。舞台演出形式的剧目则既有如同《反大同》、《火焰驹》等的大型本戏,又有如《张连卖布》、《两亲家打架》、《杜十娘》等折子戏,有白有唱、有表演,曲牌选用比较自由。

眉户的伴奏乐器三弦为主,板胡海笛相辅。不同于秦腔的高昂激扬,豪放粗扩,眉户的唱腔较为委婉细腻,优美动听,富于表现深沉、凄楚和悲痛。戏曲服饰简朴,化妆粗线条。表演动作真实、生活化。整体风格较为现代。眉户的曲调甚为丰富,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大调以唱悲伤剧情为主,如《老龙哭海》、《罗江怨》、《老五更》等;小调以唱欢喜剧情为主,如《采花》、《银红丝》、《一串铃》等。现在眉户的唱腔音乐精练到50多个曲牌。眉户传统剧目收集整理已达二、三百种,不包含各地同曲异唱。广泛流传的有《张连卖布》、《尼姑思凡》、《安安送米》、《刺目劝学》、《杜十娘》等。新编演出的剧目有《兄妹开荒》、《大家喜欢》、《十二把镰刀》等。现代戏《梁秋燕》是其中的代表剧目,享有极好的声誉,以至于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赞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陕西省文艺工作团改为陕西省眉户团,1955年又并入陕西省戏曲剧院,设立了眉户团。创作演出了《梁秋燕》等现代戏,涌现出李瑞芳、吴德等著名演员,该剧还成为眉户的长期保留剧目,流传各地。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又创作演出了大型眉户戏《杏花村》、《爱与恨》等;演出了移植剧目《屠夫状元》等,该剧还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发行全国。近几年还有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臂塔圆舞曲》、获得“文华大将”的《迟开的玫瑰》,《五味什字》也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
眉户戏的发源地众说不一。一说出自太白山麓的陕西眉、户二县,一说源于晋南蒲州临晋,一说它产生于自古民歌小调非常盛行的陕西华县,这些说法都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是可以肯定地是流行极盛的晋南眉户是由陕西眉户演变而成的。山西蒲州一带和陕西同州一带,仅一河之隔,民情风俗、语言习惯基本相同,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晋南眉户的唱腔中,既有眉户二县的太白山歌,也有华县的民间小曲,更有晋南的民歌调,可见,晋南眉户是在山陕黄河两岸民歌俗曲的基础上形成的,经山陕艺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逐渐臻于完善的。

  晋南眉户的历史,大体经过民歌、说唱、家戏、职业班社四个阶段。清乾隆九年(1744年),京都永魁斋刊行的《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所载的12首民歌曲调中,《两头忙》、《银纽丝》、《醉太平》等即是晋南眉户保留下来的主要曲调之一部分。这些曲子,后来被一些盲人或贫民用来谋生,成为一种地摊说唱艺术,民间叫做“自乐会”。演唱时以三弦伴奏,演唱者以四叶瓦节拍。唱词由演唱者自编,其格律自由不拘,说唱性强。他们每到黄昏,弹唱街头,为人婚、丧、喜、寿助兴,赖以谋生。所谓“盲人琵琶曲,黄昏街上游。何人呼有酒,唱到月当头”,便是旧时艺人的真实写照。

  直到清嘉庆、道光年间,这种说唱艺术才搬上了舞台,乐器加进板胡、笛子和简单的铜器。演唱内容有了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戏剧性的矛盾冲突,编出了《皇姑出嫁》、《闹书馆》、《探情郎》、《问病》、《卖布》等节目。经过不断地改革,这种形式逐渐演变为戏曲,并出现了眉户戏曲班社。据老艺人讲,清道光年间,解州社东村段耀功与河南灵宝民间艺人组织了第一个眉户家戏班(即业余班社),逢年过节,在本村庙台演出,亦曾应邀到解州(今运城)、虞乡等地演出,很受群众欢迎。

  到光绪年间,眉户戏得到进一步发展,职业眉户戏班陆续问世。民国十年(1921年)前后,晋南眉户已有不少职业班社,有名的如新绛孙福盛班、夏县高世维班、蒲州董忠班、临晋斗斗班等。职业眉户戏班出现后,吸收了蒲剧的帽翅、水袖、手帕等技巧,丰富了眉户的表演艺术。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别有特色的丝弦曲牌、唢呐曲牌以及锣鼓经。在唱腔上借鉴了蒲剧的“间板”、“滚白”、“流水”等板式,弥补了眉户不易表现慷慨激昂情绪之缺陷。到1928年,晋南一带甚至出现了眉户与蒲剧抗衡的盛况。据传当时眉户班的梁佩成、斗斗、海生等艺人和蒲剧班的老祯祥等著名演员在万荣小王村对台而唱,眉户班连博众采。此后在眉户与蒲剧合演的情况下,常常是眉户三折,蒲剧三折,且是蒲剧在前眉户压轴,由此可见眉户深厚的群众基础,奠定了其在戏曲史上重要的历史地位。

  眉户戏生、旦、净、丑行当齐全,早期的眉户演出,以“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花脸戏较少。剧目内容多表现民间家庭生活故事,代表剧目有《张连卖布》、《四差》、《隔门贤》、《拾万金》、《反大同》、《三进士》以及连台本戏《泰山图》、《紫荆关》、《珊瑚坠》等。音乐属曲牌联缀体,曲调丰富,以燕乐徵调式为主。音阶中的偏音,游移性很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南北两大派,南路以临猗一带为中心,唱腔朴素大方,小调运用较多,唱腔既重高亢明亮,又可低回婉转,演唱口语化,生活气息极浓。北路眉户因排演传统戏,整个节奏略慢于南路,唱腔富于调式变化,旋律起伏跌宕,大调使用较多。两路眉户在音乐改革中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曲调亦由过去的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发展到二百二十多个。乐队武场的乐器有十多种,主要有板鼓、梆子、马锣、铙钹、碰盅等,文场在唱腔部分以板胡、三弦、二胡、笛子为主奏,另外还有琵琶、柳琴、扬琴和管乐器唢呐、海笛、横箫等。它对西洋管弦乐的吸收,既审慎又大胆,形成了眉户剧独特的音乐风格。常用曲调分为大小两类,大调有《金钱》、《背弓》、《黄龙滚》等,小调有《岗调》、《月调》、《一串铃》、《西京》、《纽丝》、《太平》等,这些曲调各具个性,能够表现多种复杂的感情。

眉户在关中分东西两路。东路眉户盛行于华阴市和华县。民间流传有“同州的梆子部阳的线,二华的眉户天下传”的说法。西路的眉户最早盛行于眉县、户县,并以“眉户”得名。
眉户的演唱形式有两种:一是仍保留地摊演唱的曲艺形式,其唱本多系折子戏,如《女寡妇验田》、《古城会》、《皇姑出家》等,一唱到底,很少说白。另一种是舞台演出形式,其剧目既有如《反大同》、《火焰驹》等大型本戏,又有如《张良卖布》、《两亲家打架》、《杜十娘》等折子戏,有白、有唱、有表演,曲牌选用自由。
眉户简介 临猗眉户张俊芳简介
眉户的唱腔不同于秦腔的高昂激扬,而有更多的委婉细腻,曲调十分丰富,仅解放后收集整理的就达二、三百个,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大调以唱悲情为主,如《老龙哭海》、《罗江怨》、《老五更》等;小调以唱喜剧为主,如《采花》、《银红丝》、《一串铃》等。眉户的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板胡、海笛辅之。
眉户传统剧目有100多种,《张连卖布》、《尼姑思凡》、《安安送米》、《刺目劝学》、《杜十娘》等是其传统剧目。建国后演出的新剧目有《兄妹开荒》、《大家喜欢》、《十二把镰刀》等。陕西省戏曲剧院编演的《梁秋燕》唱红全国,在关中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说法,其主演李瑞芳享誉全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1401.html

更多阅读

张俊以 张俊以的妻子

张俊以(10张)张俊以张俊以,1970年3月16日出生,吉林辽源人,近年来圈内炙手可热的音乐人。他有一长串的头衔——“中国慈善总会副会长”、“全国著名的优秀青年企业家”、“国际上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著名的音乐策划制作人”

张俊宁悬了 张俊宁微信

舞动奇迹的九强拍档产生了,最让我意外的是张俊宁的拍档是内地女选手杨若兮,倒不是说杨若兮不好,同样也很好,小可人,跳的舞也很美,前不久网上还热炒她和刘威没有熬过七年之痒的恋情,只是这样一个结果在我看来意味着张俊宁的冠军悬了,我对他寄

张俊以:归亚蕾痴恋谁图

张俊以新浪微博请点击http://t.sina.com.cn/zhangjunyi2009张俊以:归亚蕾痴恋谁(图)《我只想管你要》作者:张俊以  我不能接受你的月光城堡/我不能接

田震到底得了什么重病张俊以 张俊以坐牢原因

张俊以:田震到底得了什么重病【图】张俊以 发表于 2010年11月06日 01:05 阅读(169971) 评论(4) 分类: 记叙文……  相关搜索词: 情感 张俊以 重病 张卫宁 楷体张俊以:田震到底得了什么重病【图】作者:张俊以2008年,网络惊曝著名歌唱家田

声明:《眉户简介 临猗眉户张俊芳简介》为网友百合微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