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蒙古族民间舞硬腕组合》 蒙古族舞蹈肩组合教案

《蒙古族民间舞——硬腕组合》(第一课时)

江宁中等专业学校授课人:时佳

一、教学内容

1、恢复、规范基本功训练。

2、新授蒙古族民间舞的基本体态和硬腕组合的第一部分。

二、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习蒙古族民间舞的基本体态和手臂动作之硬腕,初步了解蒙古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动作特点。

2、技能目标:恢复与规范假期丢失的基本功;掌握蒙古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克服腕、肘、肩关节的紧张、疆硬,掌握硬腕的动作要领。

3、情感目标:培养、增进学生热爱蒙古族文化的情感;引导学生在舞蹈中用自身的肢体来感受节拍、和谐舞动,获得美得感受,更好地表现出蒙古族硬腕动作的韵律特点等。

三、教学重点

1、严格训练,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

2、掌握蒙古族舞蹈的基本体态。

3、硬腕动作时注意腕部带动手掌有力的提压,突出顿挫感,提高学生舞蹈的表现力。

四、教学难点

硬腕动作时各个关节的协调配合。

五、教学教具

音响碟片

六、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师语: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缤纷多彩,我们的世界是欢乐的舞蹈世界,欢迎你们再次来到舞蹈课堂。

(二)、学生基训练习

1、压腿组合训练。

2、踢腿组合训练。

3、压肩组合训练。

(三)、新授课

1、导入:

·师:刚才大家表现的都非常棒!那么,今天我们将开启新的航线,来到我国辽阔的大草原上。同学们想一想在那儿生活着哪个少数民族呢?

生:蒙古族!

·师:对!蒙古舞!辽阔的蒙古大草原一望无际,浓密的森林,广阔的水面,还有成群的牛羊。蒙古族人民擅长骑马、射箭、摔跤,更喜欢唱歌跳舞,他们用欢快的舞蹈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下面老师将为大家跳一段蒙族舞蹈,请同学们边看边想,老师所跳的这段舞蹈的动作有何特点?

·教师示,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示范结束后学生回答问题。

·师总结: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动作多以肩和腕来表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

2、蒙古族舞蹈基本体态的教授与训练:(重点)

·教师讲解、示范基本体态的要领:颈部后靠,下颚微抬,上身重心微后仰,目视远方。

·学生模仿练习。

3、硬腕动作的教授与训练:(重点)

·教师讲解、示范硬腕动作要领:双手同时或交替做上下提压手腕,由腕部带动手掌有力的提压,突出顿挫感。

·学生模仿、练习。(注意提示学生:切忌不要手指主动。)

4、硬腕组合动作第一部分教授与训练:(难点)

·教师再次示范,动作内容分解讲解,学生注意观察、模仿、跟练。

[准备]:前奏4拍,小八字位站好,双手自然垂于体旁。

[1-4]小节,双手跨前硬腕四次。

[5-8]小节,双手向前平伸硬腕四次。

[9-12]小节,斜下手硬腕四次,同时左脚向旁迈步,反面再做一次。

[13-14]小节,上左脚右靠步位,双手胸前交错硬腕。

[15-16]小节,撤右脚左前点步位,身体对2点,身体后靠,双手打开至右手斜上、左手斜下位。

·教师指导学生集体训练,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反馈,教师纠正错误动作,巩固内容。

·全体学生跟着音乐进行练习。注意节奏、力度、速度等。

5、回顾与总结:

教案—《蒙古族民间舞硬腕组合》 蒙古族舞蹈肩组合教案

·蒙族舞蹈的基本体态

·硬腕

·硬腕组合动作第一部分

6、下课: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好,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多练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1404.html

更多阅读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诗歌。2.学习品味诗歌中的具体形象,理解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手法(意象)来抒情的特点。3.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老师,您辛苦了》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一年一班《老师,您辛苦了》主题班会教案班会目标:1、让学生了解教师节的来历,教师工作的辛苦。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学会体贴关心老师。3、培养学生尊师敬师爱师的好品质。班会重点:了解教师的辛苦,学会体贴关心老师,尊敬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多想去看看教案

11、《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刘伯荣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声明:《教案—《蒙古族民间舞硬腕组合》 蒙古族舞蹈肩组合教案》为网友韓家大少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