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袁慧琴 京剧袁慧琴专辑

京剧名家——袁慧琴



袁慧琴,生于1965,女,湖北宜昌人。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京剧院三团主要演员、工京剧老旦;第九届、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湖北省宜昌市青联副主席、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西城区慈善形象大使;民建会员。

京剧袁慧琴专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WpueR5Tr8M/



人物履历

1978年考入宜昌市京剧团学员班,由靳万春开蒙,学老旦。1980年入湖北省戏曲学校向刘煜老师学习。1983年拜李金泉为师。1987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大专班继续深造。从李金泉、杨韵清、孔雁等老师学习。学习了《李逵探母》、《罢宴》、《徐母骂曹》、《滑油山》等诸多传统剧目,打下了基础。1990年毕业留校在实验剧团任演员。1990年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时,演出了新编古代剧《契丹英后》,受到好评。1993年调入中国京剧院。在现代戏《北国红姑娘》中扮演朝鲜族妇女安顺福。

曾荣获2000年文化部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2001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梅花奖等。

在2008年5月5日袁慧琴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这是第一位在国家大剧院开“个唱”的京剧演员。

2008年初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戏曲电影《对花枪》,其中一个24分钟的长镜头引起在场专家惊叹,这样的长镜头在中国戏曲电影史上还是首次。她的唱腔吐字清楚、喷口有力、行腔流畅、韵味醇厚,让人听起来仿佛有穿云贯石的力度和气势!

京剧《杨门女将》董圆圆(穆桂英)袁慧琴(佘太君)冯志孝(寇准)张建国(采药老人)李炳淑(柴郡主)张克(宋王)主演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DS524veCjQ/



京剧《杨门女将》(袁慧琴.史依弘)http://www.56.com/u12/v_NTc5NDU1MzI.html



京剧《杨门女将》(董圆圆、袁慧琴主演)[2011_02_1919-21-41]http://www.56.com/u15/v_NTg0NTM5MTY.html



主要作品

《对花枪》、《红灯记》《杨门女将》、《契丹英后》、《李逵探母》、《岳母刺字》等。

从艺经历

1978年考入湖北省宜昌市京剧团学员班。

1980年考入湖北省戏曲学校进修。

1987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大专班深造。

1990年毕业留校在实验剧团任演员。

1993年调入中国京剧院青年团任主要演员;

1996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成为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中,唯一工老旦的研究生。

师承情况

1978年受湖北著名京剧艺术家靳万春启蒙。

1983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金泉为师。

多年来得到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玉倩、王晶华以及杨韵青、孔雁老师的亲授。

学习情况

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金泉先生门下学习了李老的代表剧目有《李逵探母》、《罢宴》、《岳母刺字》等诸多传统经典剧目。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玉倩老师亲授《红灯记》,王晶华老师亲临指导、孔雁老师亲授《杨门女将》以及杨韵青老师亲授的《对花枪》。

京剧《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袁慧琴吕慧敏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NEkdw0Sdnw/



创作剧目

历史剧

1990年在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活动中,排演了大型新编历史剧《契丹英后》,饰演萧太后,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初展矛头。

1995年参加现代戏《北国红菇娘》的排演,在现代戏《北国红姑娘》中扮演朝鲜族妇女安顺福。

1996年参加新编历史剧《火醒神州》的排演,在剧中饰演“慈禧”。

2003年参加新编历史剧《泸水彝山》的排演,剧中饰演“孟齐”。

2006年参加新编历史剧《哥哥走西口》的排演,剧中饰演“常母”。

电视剧

2001年将舞台剧《契丹英后》搬上荧屏,拍摄成六集京剧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反复重播。

2003年拍摄十二集京剧电视连续剧《哥哥走西口》,在剧中饰演“苦莲”一角,该剧在中央电视台反复重播。

2005年拍摄两集电视艺术片《杨门女将》,在剧中饰演“佘太君”。

2006年拍摄中国第一部戏曲数字电影《对花枪》,在片中饰演“姜桂芝”。

京剧《泸水彝山》张建国(诸葛亮)袁慧琴(孟齐)耿巧云顾谦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yYBvPMTB7U/



获奖情况

1995年中宣部第五届(1995年度)“五个一工程”表演奖。1995年参加现代戏《北国红菇娘》的排演,并获全国现代戏汇演个人表演奖。

1999年文化部中直院团国庆五十周年评比展演获最佳表演奖。

2000年文化部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

2001年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获金奖。

2002年领衔主演的六集京剧电视连续剧《契丹英后》获得了的22届中国电视飞天奖一等奖,弥补了“飞天奖”戏曲片奖十年来的空缺,并荣获优秀女主角提名奖,这是飞天奖设奖以来首位戏曲演员入围女主角提名奖。同时,荣获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一等奖。

2004年第21届戏剧梅花奖得主。

2004年中国京剧节《泸水彝山》荣获金奖,个人获最佳表演奖。

2005年领衔主演的三集京剧舞台艺术片《杨门女将》、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哥哥走西口》获得第25届“飞天奖”的优秀戏曲电视剧奖。

著作论文

在1999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彩霞集》中正式发表《我对开拓老旦行当表演的认识》论文,该论文在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毕业时宣读,并在民建委员《文集》中转载。

京剧《对花枪》全剧袁慧琴(姜桂芝)主演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TVN1uicVhk/



数字电影京剧《对花枪》全剧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nA9G2V7A8w/



对外交流

多次参加每年度在中南海怀仁堂举办的“新年京剧晚会”的演出,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参加了由国家举办的“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大型演出活动。

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和各种大型文艺晚会。

在2003年“非典”时期,积极参加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慰问医护人员“众志成城”大型晚会。多次参加民建组织的各种慰问演出活动。

1998年6月出访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1999年3月出访欧洲、德国、意大利演出。

2000年6月出访台湾,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演出。

2000年11月出访欧洲,参加在法国举办的“中国艺术节”的演出,随后在法国二十多个城市巡回演出。同时,在瑞士、摩纳哥进行了访问演出。

1999年和2000年的两次访欧演出的剧目均为中国京剧院优秀保留剧目《杨门女将》,在剧中扮演主要角色“佘太君”。江泽民主席为此次出访演出亲笔题词:“美好的艺术应让世界人民共享”。



2001年出访台湾,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演出。

2004年8月参加了由外交部、北京市委、北京电视台联合主办的“远离祖国的五星红旗”慰问驻外使馆演出团。共四个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萨摩亚。此次活动北京电视台做了专题片为国庆献礼。

2005年至2006年曾多次参加由民建组织的慈善活动,并参加由西城区委组织的慰问老少边远及在京农民工的公益演出活动。

2006年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的采访。

2006年将钢琴伴唱现代京剧《红灯记》带到美国洛杉矶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热烈欢迎,并接受了凤凰卫视的专访。

2007年4月参加了由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电视台在奥运村“鸟巢”举办的慰问建筑工人“心连心”演出。

京剧《四郎探母》国家京剧院于魁智(杨延辉)李胜素(铁镜公主)李海燕(萧太后)袁慧琴(佘太君)江其虎(杨宗保)李阳鸣等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xFoN1VZI44/



京剧《四郎探母》见娘袁慧琴李阳鸣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W6lsMLpFEM/



作品简介

契丹英后

《契丹英后》是中国戏曲学院于1990年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观摩演出时首演的剧目。编剧:戴英禄、邹忆青,导演:杨韵青,舞美设计:赵英勉、赵之剑,主演:袁慧琴。

剧情公元982年,辽景宗驾崩,遗诏由12岁的梁王耶律隆绪继位,29岁的皇太后萧燕燕摄政。萧太后推行新制,施汉律,重人才。契丹八部旧属欲恢复契丹旧制,幼主的皇姨娘、萧太后的亲妹妹莺哥还在兴安岭集结旧部,伺机谋政,并利用幼主挑拨汉臣韩德让与太后的关系。萧太后在韩德让的帮助下推行“削藩强民,力行新政”,挫败了莺哥和八部旧属的阴谋,辽汉和合,国势强盛。

红灯记

该剧最早的戏剧演出出现在沪剧舞台上(上海爱华沪剧团于1962年演出,凌大可、夏剑青改编),而沪剧改编自电影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在京举行,中国京剧院和哈尔滨京剧院同时选取了这一题材进行移植,后者仍延用原名,由梁一鸣、赵鸣华、云燕铭主演;前者则更名为《红灯记》,剧本由阿甲、翁偶虹据沪剧改编,李少春、高玉倩、刘长瑜、袁世海主演,“文革”中被确定为八部革命样板戏之一,钱浩梁(浩亮)替代李少春成为该剧主演,其余角色的饰演者保持原班人马。

剧情

故事发生在日本统治下的东北,地下交通员李玉和的公开身份是铁路工人,以红灯为信号和标志来接应战友并传递情报。王连举卖友求荣、叛变革命,李玉和被捕,其母亲、女儿也先后入狱。李玉和及母亲英勇牺牲,李铁梅继承遗志前赴后继,把密电码送交游击队。

"千面老旦"唱醉梨园

——京剧表演艺术家袁慧琴的戏曲人生

荆楚网消息(三峡晚报)记者王军http://ctdsb.cnhubei.com/html/sxwb/20080606/sxwb375947.html

人物·千面老旦袁慧琴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IzA-e17sHc/



第21届戏曲"梅花奖"得主,戏曲界首个在国家大剧院开"个唱",主演的三部戏曲电视剧三夺"飞天奖"……从宜昌走出去的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袁慧琴堪称"宜昌骄傲".

"慧质兰心千面君,琴思暗许面娇痴;生辉梨园老旦情,日照步摇旦眉峰;快意尊前风光好,乐共华年彩人生。"这首诗是一名网友前不久写给袁慧琴的,诗巧妙的嵌入了"慧琴生日快乐""千面老旦光彩"等祝福语。

5月28日,回宜探亲的袁慧琴接到中国国家京剧院的传真,要她赶回北京参加戏曲界的赈灾义演。临走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时,袁慧琴讲述了她戏里戏外的精彩人生。



改行唱"老旦","大嗓门"急哭了

袁慧琴是土生土长的宜昌市人,因为天生是个"大嗓门",在上"红小兵学校"时就是独唱演员。袁慧琴的"大嗓门"引起了启蒙老师--宜昌京剧团团长靳万春的注意。凭着她的声音条件,11岁时,袁慧琴没参加任何考试被特招进宜昌艺校学"花旦".

虽然此前对京剧一无所知,但看到戏里的"花旦"穿得漂漂亮亮的,妆也化得好看,还是个孩子的袁慧琴一下子迷上了京剧。半年时间过去了,刚刚品出点"花旦"的味儿,只学了一段京剧舞台上常见的"花旦"戏《卖水》,就被老师指定改学"老旦".

原来因为艺校学"老旦"的少,为了行当平衡的需要,要挑个孩子专工"老旦".老师让学生挨个儿用大嗓音唱一段,袁慧琴一张嘴就被老师们相中了。小姑娘天生爱美,谁乐意演穿着不好扮相不好的"老旦",袁慧琴听说后号啕大哭起来,死活不愿意,逃课跑回了家。母亲安慰她,你唱什么都行,唱"老旦"还不用像"花旦"一样练那么多的功。

为开导袁慧琴,艺校的老师带她去看了一场《杨门女将》。头一回看这出戏的袁慧琴发现,佘太君虽然白发苍苍但很英武,台上不管花旦武生都得听她的!就是这出戏,改变了她"老旦又老又丑又苦"的看法。

袁慧琴的丈夫、现为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京剧演员的靳学斌后来跟她开玩笑:老师也真是聪明,挑了个最风光的"老旦"让你看,如果看的是《李逵探母》里苦命的"老旦",你说什么也不会答应了。

京剧《走西口》于魁智、李胜素、袁慧琴、刘桂娟、朱强、舒桐、管波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3MzE2NzI=.html



京城拜名师,一唱扬名梨园

在宜昌艺校打下学京剧的根基后,十多岁的袁慧琴又被送到武汉进修。袁慧琴的姑父当时是湖北省话剧院的编剧,她一去姑父就跟她约法三章:不要只想着打扮自己;既然干了这行,就应该潜心努力学,不能怕吃苦;有空多学点文化知识,不要成为一个没文化的绣花枕头。

这番话对袁慧琴触动很大,后来在和别人交谈时,也总有人表露京剧演员没文化。这让袁慧琴很心痛,她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京剧演员。

1983年,在宜昌京剧团几位老师的穿针引线下,袁慧琴被送到北京拜我国着名京剧"老旦"表演艺术家李金泉为师。那一年,她17岁。

讲起这段经历,袁慧琴说自己真的很幸运。李金泉老师家有4个儿子5个孙子就是没女儿,所以在看见袁慧琴后就特别喜欢,欣然应允收下了她。李金泉老师不仅在艺术上栽培她,还向她灌输:你跟别人不一样,你有优势,一是形象,二是嗓音,好好把握一定能创出新的东西。

经过多年的积累,袁慧琴迎来了她事业的一次腾飞--2003年,由她主演的六集戏曲电视剧《契丹英后》获得第21届中国电视飞天奖,凭这部戏,她自己也获得那届飞天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这也填补了戏曲演员10年没有在飞天奖评选中提名的历史。

荣耀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开拍《契丹英后》,袁慧琴一头扎进山西晋城,一个多月只在过年的时候在家呆了一天。那时的晋城屋外天寒地冻,拍室内戏怕玻璃窗反光,把玻璃全拆了换成白纱布,袁慧琴10个手指关节都冻裂了口子。剧组住的条件也差,拍了一个月袁慧琴居然没能洗上一次澡。回到北京,袁慧琴第一件事就是回家洗澡。

苦虽苦,但袁慧琴却是打心眼里高兴。为什么,电视剧获奖不只是她个人的荣誉,她觉着是给戏曲界争了光。这部戏在央视八套电视剧频道首播后,不仅在戏曲界引起轰动,而且吸引来一大批年轻的京剧"粉丝".

京剧《李逵探母》袁慧琴杨赤2009年新年京剧晚会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J8L4MVc7Ec/



创新拓戏路,赢得"千面老旦"美誉

熟知京剧的人都知道,相对青衣、花旦,传统京剧"老旦"的服饰简单,扮相老气,然而袁慧琴新塑造的"老旦"却是个异数。有朋友说她演的"老旦"清新厚重,富有时代气息。

"老旦"形象缘于袁慧琴拓宽戏路、敢于创新。她凭着自己的外形和嗓音条件,在《契丹英后》、《火醒神州》等剧目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从唱腔、性格和外形等方面,探索出了一路介于"青衣"和"老旦"之间的新路。因为戏路宽,能够出演、胜任各个朝代、时期、各种性格的"老旦"角色,袁慧琴也赢得"千面老旦"的美誉。

因为看了她在《契丹英后》中的表演,不少年轻人迷上了京剧喜欢上了"老旦"."我的戏迷好多都是中学生、小学生,安徽有个小姑娘看了我的戏后正儿八经的学起了京剧,还在全国的票友大赛上得了奖。"

尽管这种创新是在保持传统京剧唱腔唱法基础上的,但袁慧琴也知道,她的创新会引来不同的声音。袁慧琴表示,她扮演的"老旦"不是为漂亮而漂亮,"你要了解揣摩你所扮演角色的内心世界、人物性格、故事背景,就拿《契丹英后》中的萧太后来说吧,一国之君难道不应该衣着华丽,不怒而威吗?她首先是女人,其次是母亲,然后才是一国之主。"

除了对戏路的拓展,袁慧琴的创新还体现在表演形式上,在表演时融入交响乐、钢琴演奏,将一些经典剧目如《杨门女将》、《哥哥走西口》、《对花枪》等搬上影视舞台等等。袁慧琴认为,京剧的表演舞台毕竟有限,每次演出观众最多一千多人,而且有些偏远地方演出团根本去不了,所以就应该借助更多的形式、更多的媒介来传承国粹艺术。"你比如在演出时融入交响乐,这实际上就吸引了京剧、交响乐两方面的观众,不仅看的人多了,而且交响乐可以帮助演员表达情感、帮助观众理解角色、帮助演出烘托气氛。"

首开先河,国家大剧院开唱

袁慧琴2008国家大剧院个人演唱会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0yKLDT_uxS0/



今年5月5日,袁慧琴迎来了艺术生涯的又一个巅峰时刻:首开戏曲界先河,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

其实,这并不是袁慧琴的首次专场表演。早在2002年10月,袁慧琴就在长安大戏院举行过个人专场演出。那时的袁慧琴已是蜚声海内外:领衔主演的《杨门女将》,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和意大利连续演出二十多场,场场爆满;在摩洛哥演出时,一名观众为了与袁慧琴见上一面,在演出散场后等到深夜;2001年,中国京剧团首次将现代戏《红灯记》搬上港澳台的京剧舞台,她在剧中扮演的"李奶奶"受到三地戏迷的喜爱,演出空前轰动……

无论是规格规模,袁慧琴在国家大剧院的"个唱"都是空前的:主持人王刚和马兰,前者是着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后者是着名黄梅戏演员、作家余秋雨的爱人,花脸领军人物孟广禄、着名"老生"表演艺术家耿其昌担任表演嘉宾……

在演唱会上,袁慧琴共唱了八出戏,上半场,袁慧琴演唱了《钓金龟》、《李逵探母》、《哭灵》、《赤桑镇》等多个"老旦"传统唱段;下半场她在交响乐队的伴奏下,献上《红灯记》、《契丹英后》、《对花枪》、《杨门女将》等新编剧目唱段。



尽管票价最便宜的也要180元,但演出仍然出乎袁慧琴意料,"1000多个座位卖光了又卖到加座,乐池填起来加了五排座位".

"个唱"结束后不久,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了,袁慧琴参加了中宣部、广电部等举办的"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募捐晚会。和其他影视演员相比,京剧演员是清贫的,但她仍然捐出2万元给灾区。

结束了在京的赈灾义演,袁慧琴推掉其它事务匆忙赶回宜昌,看望重病住院的公公。袁慧琴的母亲、哥哥、嫂嫂和爱人的亲属现都在宜昌。尽管在京定居多年,但她始终以一名湖北宜昌人为荣。"每次出国演出,有记者问我是哪里人,我都会自豪的说自己是湖北宜昌人,生在世界水电之都。"

说起国粹艺术的传承,袁慧琴认为,宜昌京剧群众基础好,观众多,上世纪50年代就排出的享誉全国的《茶山七仙女》。今年推行的京剧进校园对传承国粹艺术是个有益的尝试,弘扬国粹艺术要从娃娃抓起,但老师教的时候不能只局限于一段唱腔,还要多让孩子了解京剧的来龙去脉,让他们接受历史的熏陶。在扶持宜昌京剧发展上,袁慧琴表示:"家乡需要我做任何事,我都责无旁贷".

在结束采访时,记者得知,袁慧琴将在六月中下旬随中央慰问团赴四川赈灾义演,条件会非常艰苦。"我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支援帮助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家园。"

袁慧琴:做就做学者型演员

http://women.sohu.com/82/71/women_article15027182.shtml

京剧电视剧《谢瑶环》全集李胜素管波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bFdojulWXU/



中国京剧院老旦演员袁慧琴在舞台塑造了众多艺术形象,表演栩栩如生,其代表剧目《李逵探母》、《罢宴》、《红灯记》等曾屡次获奖。台下的袁慧琴也同样光彩照人。

袁慧琴觉得,在戏曲表演中凡一切"形于外"的动作,无论它们是从生活中直接取来的,还是从自然界借鉴而来,都必须经过相当大的变化处理――提炼、筛选、夸张、变形、规整等等,合乎美学要求,使之充分歌舞化、程式化、装饰化,从而凝炼、沉淀成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化形式。所谓"事为情用""以情驭事",决定了中国戏曲是一项情感大于理智的审美活动。戏曲在结构上是采取诗化的形式――一种最能表现情感的形式。袁慧琴说:"一切出现在舞台上的形象都应该是美的,即和谐、圆顺,只是艺术的真实表现手段与方式不同。

京剧艺术中的老旦艺术即便不及青衣花旦的红袖翠华,但作为戏曲舞台上的年长女性形象,也有自身的美存在。"袁慧琴扮演过不少不同类型、性格的角色,但她们首先是女人,是母亲,这是人物的共同点,也是在舞台上诠释这些人物首要的出发点。

《红灯记》中的李奶奶是袁慧琴演的第一个现代戏人物。在反复揣摩人物性格特点之后,她把这个角色与以往的老旦区分开来,去理解李奶奶这位饱经沧桑的革命老人的内心世界。她有革命的重任,有失却亲人的伤痛,有对李玉和、铁梅的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爱,"痛说革命家史"是李奶奶这种复杂感情的尽情抒发。袁慧琴在排演过程中更注重李奶奶的人情味、生活化的刻画。如第二场铁梅推门进来道:"奶奶!"袁慧琴念白:"铁梅回来了,孩子,冷吧?"袁慧琴一边拉过铁梅的手,一边关切地打量着铁梅,充分表现出老奶奶对孙女的疼爱。第五场李玉和外出,李奶奶有一句念白:"可要小心,早点回来。"袁慧琴把这两句分为两层意思,"可要小心"要表达一种革命同志之间的关怀和叮嘱,"早点回来"则体现出关切的母子之情。袁慧琴抓住每一处细节加以渲染丰富,革命之情和母子之爱兼容并致,增强了这位善良可爱可敬的革命老奶奶的感染力。

有文化底蕴的演员,才更具有打拼的实力。现在已经是国家一级演员的袁慧琴仍在不断地学习,她在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毕业后,闲暇时仍喜欢与书为伴。袁慧琴在努力做时代需要的学者型演员,以回应时代的需求和广大观众的殷殷期盼。

舒欣转自生活时报

“千面老旦”袁慧琴:一嗓定终生

2008年9月23日(周二)15时,著名京剧老旦袁慧琴做客新浪读书频道《文坛开卷》,和网友分享她不平凡的艺术生涯和京剧艺术的魅力。

袁慧琴,女,湖北省宜昌市人。国家京剧院主演,国家一级演员、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1993年进入中国京剧院,1996年考入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2002年参加中国央电视台影视部制作的戏曲电视连续剧《契丹英后》,在剧中饰演女主角萧燕燕。该作品曾于中央电视台第八套节目黄金强档播出。2006年亲自监制并主演了中国第一部京剧数字电影《对花枪》。

【契丹英后】A-电影版-袁慧琴关栋天李国静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UyMDYxNjg=.html



【契丹英后】B电影版-袁慧琴关栋天李国静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UyMDYwNDQ=.html



(以下为聊天实录)

袁慧琴:这是我的一种追求,我们聊到这里我就想谈一谈,虽然今天网友有那么多的戏迷,但是其实我们这个受众还是比较狭窄的,更多的观众对京剧不太了解,对京剧艺术不太了解,同时对我们这批人也是不太了解。

主持人文坛:像您的话,刚才说了,还是因为搬上电视屏幕,像数字化,去年拍的这部,可能很多人就了解了,但是说实话,这样的作品现在也不多?

袁慧琴:对,一个是数字电影《对花枪》,还有《契丹英后》,因为《契丹英后》这部戏的播出,我是吸纳了一大批青年观众,他们是无意识看到这个戏了,就觉得原来京剧这么好听,这么好看,这个戏我当时就是说,我们从剧本的结构上,我们就进行了一些新的想法,一些新的尝试,就是说我们戏曲以往的剧本的人物进展的情绪,大家不都说,我们一看你们京剧就是节奏太慢了,因为已经构成了他的审美形式了,就是剧情停止,人物进行抒情,我想我当时就跟大家谈,跟编剧谈,说我们影视,因为观众坐在电视机前面的时候,你有两秒钟没有吸引住他,他马上就可以换台,他跟舞台艺术不一样,观众进了剧场以后,可以继续坐在那里,这个情节不行,他还可以再坚持一会儿,在电视机前面是很脆弱的。

主持人文坛:选择的东西太多。

袁慧琴:对,所以我们就首先在剧本上就进行了一个大的改良,情节和人物的唱腔一定要同步。

京剧《赤桑镇》袁慧琴孟广禄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ysTAFUocKM/
京剧名家——袁慧琴 京剧袁慧琴专辑



主持人文坛:大家特别关注,刚才还有网友在问,刚才您说的《契丹英后》会不会还在电视上再播一下。

袁慧琴:经常播,前一段时间都在重播,11频道已经重播了很多次了,一直是排行榜的前三名,而且现在影像店都有DVD卖。

主持人文坛:又有很多人拜托我,因为今天您的戏迷真是太多了,很多网友都在向您问好,我已经带到了。

袁慧琴:谢谢,谢谢。

主持人文坛:刚才有一位网友说像《契丹英后》会不会搬到舞台上来?

袁慧琴:这个事情,播出以后我一直就有这个想法,我是想把它重新浓缩,六集故事情节浓缩成2个多小时的舞台剧,都有待于我去做这个。

主持人文坛:开始在做了吗?

袁慧琴:有这个想法,我也跟个别的编剧老师也谈过这个想法,他们也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而且这个做法比重新对一个新的剧本进行审定的这个过程会要轻便多了,捷径多了。

主持人文坛:有些人希望您的作品在电视上,有些人希望您的作品在舞台上,其实大家对于京剧的关注不限于在剧院里面去看了。

袁慧琴:是,因为我们这一代演员,21世纪的这些京剧演员可以这样讲,我们这一代演员因为承载着承上启下的这么一个作用,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着在做着这些事情,怎么结合现代媒体把这门古老的艺术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完美的呈现出来,我们现在一步一步戏这样地做,在做的过程当中吸引了这么多新的观众。

主持人文坛:袁老师我们特别期待您的个唱能多办几场,要继续,像我也没有能够欣赏得到。

袁慧琴:是,我觉得办这个个唱对于我来讲,是对我从艺这么多年来小的总结,也是向所有关注我爱护我的这些观众朋友们一个小的汇报。当时我是想了,很多人问,你能不能多演两场,当时确实是国家大剧院的场次的安排也非常的紧张,我还涉及到其他很多的演出的任务,说实在的精力也有点达不到,我是非常感谢广大的观众朋友我一直关心我,爱护着我,我也是在想,用另外一种什么样的形式重新再呈现一次,这我也一直在思考。



主持人文坛:另外大家其实也很关注,前段时间四川灾区,您也去慰问去了,大家也特别想让您聊聊这个。

袁慧琴:因为我觉得当时大家就是说,给我在网上发了很多帖子,就是说他们非常的感动,因为我就觉得作为一个,我们作为一个从艺者,我们不仅要奉献我们的艺术之美,同时我们要向人们展示我们心灵之美。

主持人文坛:您觉得当时京剧的演出跟别的一些演出是不是给大家有不同的感受了?

袁慧琴:是,在那里的演出对我的心灵是一种净化,一种升华,我印象当中第一场我们在都江堰的演出,当时我们就在台上演唱的,这些观众坐在下面,他们一直不停地流泪,我们演出结束以后,他们一下子都涌到舞台前面来,跟我们握手,他们就不断地在讲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当时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我就觉得他们,就说人们在经历了这样一场大的灾难的时候,他还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就觉得这是一种人性的升华,我觉得当时我很感动。

主持人文坛:您当时唱的是什么?

袁慧琴:当时那里也有很多观众,也有我的戏迷,他们都知道我的唱段,保证《杨门女将》、《红灯记》还有传统戏等等,我也跟报幕的老师说让他跟观众讲,他们想听什么样的段子。

主持人文坛:点唱了。

袁慧琴:(笑)。

主持人文坛:真的是,作为本身在四川灾区这些朋友,他心灵上受到了一定的创伤,这个时候,就像刚才您说的是一种精神上相互的温暖了。

袁慧琴:对,对,是这样子的。

主持人文坛:好一说到灾区的演出也有人问,电视上会不会播您这一段,播过吗?

袁慧琴:播过,中央三套,整个把我们那个演出播过,因为我们是几个重的灾区点我们都去了,他每个点不可能都播,就播了一场。

主持人文坛:平常的一些演出如果有视频的话,您可以在您的博客或者论坛上贴一贴,其实大家关注您非常多,每个细节,从刚才说的扎马尾辫到每个演出,都非常的关注,多跟大家去交流。

袁慧琴:是,因为我,怎么讲了,有时候我也觉得很遗憾,因为我们演出任务多,经常天南海北在外面走动,所以有时候上网的时间可能不是很多。但是,我也一直在惦记着大家,因为我知道有很多人关注着我,爱护着我。



主持人文坛:今天还有很多人,还有我在采访之前,也看了您的一些资料,发现您在一个晚会上,反唱了《天路》,今天不要让您唱,但是一会儿有空的时候,您觉得时机到,您可以再唱唱别的老旦里面的一些选段,包括,您也反唱过花旦是吗?

袁慧琴:没有,刚从艺的时候学过一年的花旦,是这样子,其实我是很喜欢表演,我对表演非常感兴趣,我喜欢话剧、影视这些东西,我从小唱歌、跳舞对这些东西是比较感兴趣,其实对京剧,在那个时候是完全很陌生的,很偶然的一个机会让我学的他。

主持人文坛:那为什么后来选的老旦?

袁慧琴:很多媒体采访的时候,大家都问这句话,为什么让你选择了老旦,其实就是很平常的,我们那个班里面没有老旦演员,就说每个人唱一句,大家就说袁慧琴的嗓子很好听,就定了。

主持人文坛:变成了“千面老旦”。

袁慧琴:对。一言定终生,很厉害。

袁慧琴戏库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200713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1623.html

更多阅读

杨门女将--剧本 京剧杨门女将剧本

实况  采药老人———————————张建国  柴郡主————————————李炳淑  焦廷贵————————————张达发  寇准————————————冯志孝  孟怀远————————————李长春  穆桂英—

京剧名家——言慧珠 京剧名家

京剧名家——言慧珠言慧珠(1919-1966),原名义来,学名仲明;蒙族旗人,祖籍北京,著名京剧旦角女演员;其父是民初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言菊朋;12岁从姜顺仙、程玉菁等学艺。1935年登台初演《扈家庄》,后相继在上海、天津演出,1943年在上海拜梅兰芳为师

声明:《京剧名家——袁慧琴 京剧袁慧琴专辑》为网友秒杀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