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电影《城南旧事》
“不思量,自难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是多么想念那些住在北京城南的景色和人物啊!而今或许已物异人非了,可是,随着岁月的荡涤,在我,一个远方游子的心头,却日渐清晰起来。我所经历的大事也不算少了,可都被时间磨蚀了。然而这些童年的琐事,无论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却永久,永久的刻印在我的心头。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的愉悦而神圣吗?”
————电影《城南旧事》的开场白
电影《城南旧事》改编自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由吴贻弓导演,沈洁,张丰毅等联合主演,该片曾获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奖;第2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金鹰奖”;第14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中国台湾《世界电影》评选20世纪80年代大陆最佳影片等多种奖项。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成稿于她到台湾不久的50年代,于1960年正式发表。小说中,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追忆了北京的景色和人物,文字间透露出优美的散文意境。然而作品真正为大陆读者所接受还是因为这部拍自80年代的同名电影。
电影与小说同样是透过英子一双稚气的眼睛来见证发生在她周围的故事,感受这个社会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然而,即使是最忠于原著的电影,由于种种原因,也不可能把原著原封不动地照搬到屏幕上。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侧重于它的画面效果来展示人物心理,所以在这部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对原著的改编,下面就几个方面来具体谈谈。
一、消失的兰姨娘
看过原著的读者不难发现,电影对小说最大的改编就是删去了“兰姨娘”这个故事。小说的原结构是“冬阳 童年 骆驼队”,“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了”这六个部分,主要描写了四个人物的命运。然而,在电影中,紧接着“我们看海去”中的那个小偷的故事之后我们看到的是“驴打滚儿”中宋妈的故事,兰姨娘的情节被导演悄无声息的删掉了。
从导演角度出发,一部一个小时三十分钟的电影实在不可能把四个故事全都放上去展现给观众,浪费资源和精力之余,也可能换来吃力不讨好的现象。对于那些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来讲,三个故事的讲述已经能把影片要表达的主题呈现出来,没有必要再加长影片的片时,导致审美疲劳。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兰姨娘的“消失”也造成了电影的缺陷。“兰姨娘圆圆扁扁的脸儿,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就很合适的露出来。左嘴巴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转儿……她的麻花髻梳得比妈的元宝髻俏皮多了……她一身轻俏,掖在右襟上的麻纱手绢,一朵白菊花似的贴在那里……”,从原文的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位兰姨娘的模样,风骚多姿,漂亮聪慧,伶牙俐齿。“我十四岁从苏州被人带进了北京,十六岁那什么,四年见识了不少人,二十岁到底还是跟了施大这个老鬼,……”她的自述,看似无所谓,实则自伤自怜,透露出百般的无奈,也让读者了解了她的身世,对她的行为多少有点怜惜与哀痛。
兰姨娘自己从施家走出来,暗示着她有着渴望摆脱封建家庭束缚的欲望,然而,这样的行为却被施家人说成是“被老爷赶出来”的,还到处宣扬希望亲朋好友不要收留她,可见在当时的社会,即使女性要摆脱压在身上的重压,也是不可能的。小说中曾有一段兰姨娘与英子的父亲横躺在床上面对面抽烟的情景描写,“忽然,在喷云吐雾里,兰姨娘的手,被爸一把抓住了”,爸的这副嘴脸使“我”不禁打了一个冷战,这样的描写突然之间解构了父亲这个一直以正直形象示人的人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有可能被女性诱惑有着男性性欲的男性形象。电影之所以删掉这部分的情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维护父亲这个正面形象,一旦向观众展现这一面,父亲正直与善良的形象就一下子崩塌,即使后来在英子的牵桥搭线下兰姨娘最终与德先叔走在了一起,也弥补不了在读者心中留下的印象。其实兰姨娘是一个非常出彩的形象,如果能保留到电影中,将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毕竟林海音这么安排也是有她的道理,在读者看来,一方面丰富了人物形象,尤其是父亲与母亲,在对待兰姨娘这件事上各自心怀鬼胎,生动的将人物摆到了现实生活中;另一方面,深刻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从一个妓女的角度向人们剖析了作为一个女人尤其是姨娘的悲哀,以及展现出渴望挣脱封建枷锁的牢笼,奔向自由国度的迫切愿望。
二、革命的思康
对于思康,很多人可能很陌生,但是说到秀贞的男人,大家一定知道他是谁了。这个人物的命运在电影中突然被改编了,虽然同样没有回来见秀贞,但一个是回家被家人扣押,另一个却是被无限放大,变成了学生革命被抓走过堂去了。很多人对此持保留态度。
秀贞,一个惠安馆的疯女人,整天站在门口张望。这个场景在电影中是较早呈献给观众的,一组刻画老井的长镜头之后,摄像机定格在了惠安馆的门口,从陆续走过的骆驼队伍的间隙中,我们看到了秀贞,倚靠在大门上,玩弄着她的辫子,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一开始这样的安排,有意无意的暗示着影片将要向我们展现惠安馆的故事,为后来的发展做了有效的铺垫。在秀贞与英子断断续续的聊天中,我们开始了解了秀贞悲惨的一生。这个可怜的女人,在惠安馆那么多的大学生中,单单爱上了贫穷的思康,影片中,随着秀贞的讲述,我们的目光随着镜头移动,那间破旧的小屋,陈旧的家具以及思康的衣物,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秀贞与思康一起生活的场面,共同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然而,秀贞与英子讲述的内容却与小说大相径庭。“他跟我妈说,放心,他回家卖了山底下的白薯地,就到北京来取我。他是春天走的。……他说,你是个孝女,我也是个孝子,万一我母亲扣住了我,不许我再到北京来了呢?我说,那我就追你去。”这是小说中的描写,思康是回家去后再也没有回来。但是影片中经过导演的精心策划变成了“那天夜里的后半夜,来了好些人,我睡得死死的,突然带走了好几个学生,把你思康叔也带走了。”“谁知道呢,只听我爹说,外头风声很紧,北大已经抓走了不少人,等着过堂呢!”思康的形象一下子变得高大,因为是革命的学生,所以被抓走一直没有回来。个人觉得俩种方法各有各的优势。
首先,小说这么安排,比较现实。思康是因为被家里人扣押才没有回来,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也符合当时的人文风气。如果是这样的安排的话,思康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担当,虽然秀贞没有告诉他怀孕的事,但是如果是真爱,哪怕遇到再大的阻拦,作为一名男性,也应该挺直胸膛勇敢的追求自己内心的想法。小说中的思康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懦弱的男人。再次,回到电影中,思康是一个闹革命的大学生,最后被抓走再也没有回来,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命运。电影在后来的情节中曾安排了学生被关在囚笼里游行的场面,也从各个人物的口中不时透露出学生闹革命被抓的消息,这就给了我们一个背景,对于思康,一个北大的学生而言,参加革命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所以,影片中安排思康这样的结局也是有展示时代背景的意味,思康的形象也一下子高大起来,令人肃然起敬,对秀贞的悲剧也多少淡化了一点。另外,许多人对秀贞最后赶火车的事不理解,认为既然她知道思康是被抓走的,又为什么会去赶火车?其实从秀贞的角度来看,思康被抓走,女儿又不见了,一连串的打击使她精神错乱,脑子中不时的进行时空交错,譬如她认为小桂子是自己走的,还只有八个月大,思康还有一个月就会回来,所有的事情到了她的脑子里就混乱了,加上刚刚找回小桂子的惊喜,使她下意识迫切的想让思康知道这个消息,她内心深处渴望一家团圆这个愿望已经好久好久了,种种因素汇合在一起,使她急切的去赶火车,笔者认为不单没有错,反而是秀贞内心活动很好的展示,电影似乎更胜一筹。
通过以上俩个明显对原著的改编方面的比较,我们看到了影片有它改编的成功点,但也有不周之处。但是,在电影技巧上,我们看到了崭新的一面,尤其是对于一部80年代的电影来说,这样的技巧运用不可以不说是非常成功的。
首先,电影用一个小女孩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社会,强化了电影的主题“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使哀伤变淡,相思变浓。小孩的眼睛是纯洁无暇的,没有一丝污染,是历史原貌的再现,透过英子这一双稚气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小人物悲惨的命运,但是因为是孩子,所以我们并没有感受到过多的哀痛,就像是我们从自己的记忆中抽取回忆,尽管这些回忆在当初是那样的刻骨铭心,然而回忆起来始终都是淡淡的,没有了之前的那种深入骨髓的伤痛,这点也与影片使用倒叙的方式回忆童年的生活相呼应。
其次,影片用了一条线索把这些看似分散的故事串联起来,那就是“离别”。仔细观看电影,不难发现在片头、片中、片尾、字幕中都使用了《骊歌》(《送别》)的音乐,轻轻的响起,轻轻的结束。在每一大段落的开头和结尾都出现这段音乐,召示着旧的一段离别过去,预示新的一段离别即将开启。听觉上的重复,没有令人心生厌恶,反而使人感同身受,融入到了那一段段凄惨的离别中去。
再次,影片还运用了重复式蒙太奇的手法,即视觉上和节奏上的重复。井边打水的场景出现了四次,操场放学的画面同样也出现了四次,每一次的角度都相同,内容也没有很大变化,这就暗示着尽管天变人变,生活却是一成不变的在继续,变的只是时间,它悄悄地从人们身边溜走,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长大成熟,正如影片中的英子一样,渐渐长大,“不再是小孩子了”。在画面镜头的运用上,多次对英子的面部进行了特写:秀贞给她染指甲时英子的不安与兴奋,妞儿告诉英子她不是父母亲生时英子的惊讶与震惊,英子躺在病床上思考秀贞与妞的命运时的认真与不解,以及英子在小偷被抓走后在教室唱歌时的悲痛与后悔等,在镜头的摇移速度与持续长短的把握上一致,使观众对全片的节奏的统一感油然而生,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情绪中。
最后,导演非常善于运用镜头。影片中有好几处精彩的地方。例如,秀贞在跟英子讲述思康的故事时,随着秀贞的声音,镜头慢慢地移向墙壁,从墙角移到门上,再从门上移到屋里,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时候,亲眼见证了他们俩人的爱情和短暂的幸福生活。在这一处,并没有出现人物,不像一般的电影运用人物再现那个场景,而是纯粹的声音与景物而已,这样手法的运用,一方面表现了导演的聪明,另一方面也有暗示这份爱情的短暂与虚幻之意。再如影片最后是英子坐在车上向后望,车子渐渐远去,不仅仅是英子告别这个地方,告别父亲,宋妈,小偷叔叔,秀贞跟妞儿,更是告别她的童年生活,因为自此,“我不再是小孩子了。”
城南的旧事,在吴贻弓的精心制作下清晰地展示出来,使我们又一次回到那个年代,感受那个年代的人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