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之李清照《声声慢》 李清照诗词及赏析

 

2010-02-11 19:41:37|分类: 诗歌赏析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又名“人在楼上”。此调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的词。清初毛先舒说:“词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袅娜,不欲辄尽”(《填词名鲜》卷三)。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代表作,被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冷庐杂识》卷五),有的版本加了题目“秋情”。

靖康之难,使李清照的生活道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国破家亡之恨,离乡背景之苦,丈夫病死之悲,使词人忧伤沉痛。这首《声声慢》就是她怀着亡国之思、悼亡之痛,写出的杰作。



起拍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作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感受。刘熙载《艺概》云:“起句非渐引,即顿入,其妙在笔未到而气已吞”。这里采用“顿入”法,起笔如高山坠石,劈空而来,写出了自己恍恍惚惚的精神状态和寂寥悲伤的心情。“寻”和“觅”都是“找”的意思。二词叠用,赋予了生动的形象,展现出作者如有所失、精神恍惚、坐卧不安、悲伤寂寥、无所依托的样子。象是丢掉了什么东西,需要寻找,却又说不清丢掉的是什么,“寻寻觅觅”四个字,精炼形象地写尽了诗人心头的空虚和寂寞,把金人侵略给她带来的一切痛苦和悲伤,都熔化在这一恍恍惚惚、踌踌躇躇的状态中。她想寻找一点什么东西来改变精神上的寂寥,借以获得一点慰藉,然而,寻找的结果则是“冷冷清清”。“冷”和“清”都是含有淡漠冰凉的意思,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这四个字,既明指环境,又暗写心情,或者说由环境感染到心情,非常成功地渲染出一种令人窒息的冷酷气氛。诗人把内心和环境融合为一,在意义上比首句深入了一层。世界是如此的冰冷淡凉,因此,诗人心中随之而来的便是“凄凄惨惨戚戚”。这一句是对内心感觉的描绘。“凄凄”,悲伤的样子。这里还带有描写性,表现环境的萧条、冷落,作者用它写内心的悲伤和难过,是环境与心灵相契的关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惨惨”,心中忧郁的样子。“戚戚”,忧惧的样子。“凄、惨、戚”这三个字都含有伤心、忧愁、悲哀之意,但在表情达意上又不能互相替代。作者巧妙地把它们重叠连用在一起,维妙维肖地传达出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含蓄深刻,富有形象,给人留下深厚的品味余地,让读者如睹诗人悲痛欲绝的情景,较之上两句,又深入了一层。

开头三句,实际上是互为因果的三层。作者以心情为主线,层层深入,突出了内心的悲愁,确实达到了“笔未到而气已吞”的艺术效果,叫人读了黯然神伤,荡气迴肠。在艺术手法上,作者以重言迭用的形式,把意思相近而又有所差别的字,巧妙地迭放在一起,有层次、有深浅、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空虚、悲伤等复杂细腻的生活感受和心理状态, “情景婉绝”(《词的》卷四),自然妥贴,无斧凿痕,表现出惊人的艺术腕力。这在艺术上是大胆新奇的创造,为历代批评家所激赏。宋人张端义说:“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贵耳集》);陆蓥说此三句“气机流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问花楼词话》);可谓“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梁绍壬《两般秋雨龛随笔》)。



起拍总写感受,其下写愁苦悲伤的心情。“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两句是以气候的多变,写内心的悲愁。“乍暖还寒”,即忽冷忽热,这是秋季气候的特点。“将息”调养休息;“最难将息”,通过身体不适应气候的变化,表现词人的烦闷不安。主人公不说心情烦闷愁苦,而埋怨节令气候,婉转含蓄。

俗有“喜茶闷酒”之说,人在苦闷愁苦时,常常借酒浇愁。其下“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两句,就是以饮酒来写内心的焦燥和悲愁的无法排解。“三杯两盏”不是说喝得少,而是突出酒似乎失去了应有的效力,使主人公无法摆脱忧愁,故以“淡”写酒。诗人既怨酒力薄,又恨“晚风急”(一作“晓风”)。这两句以细节写心情,真切感人,词人的忧愁烦绪,跃进然纸上。而其用意含蓄,行文腾挪,一个“风”字,又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空中。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三句以空中过雁烘托内心的伤悲。正当诗人怨酒怒风、悲愁难消的时候,蓦然闯入一群征雁,打破了孤零沉寂的气氛,不无空谷足音这感,好象有了生气。然而,征雁向有“哀鸿”之称,它们的出现,不但没有把诗人从苦闷中唤回,反映使作者睹物伤情,又添一层感伤和哀愁。古代向有鸿雁传书之说,丈夫在时,她曾多次盼望大雁代传书音,如《蝶恋花》“好把音信凭过雁”;《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而今丈夫仙逝而旧雁重来,如何不悲?何况过雁来自沦陷的故国家乡,诗人此时也漂泊流落在江南,使她不无“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国破家亡的哀怨、对丈夫与故土的思念,一起涌上心头。正当词人见雁伤感的时候,仔细一看,那大雁恰是以前认识的。人在悲伤时见到亲人,往往不能转忧为喜,反而悲伤更进一层,甚至放声痛哭。李清照正是抓住了这一个普遍心理,用“旧时相识”表达了自己悲伤的心情。因为以前丈夫在世,看见大雁,还有传书的希望,而现在有雁而无书,其悲痛可知。



以上是词的上片,作者采用铺叙的手法,层层渲染,表达悲伤忧愁之多之重。下片则极写忧愁的不可排解。

换头“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三句,写见菊而思夫。人在高兴时,往往注意事物的可爱处;而在烦恼时,即使美丽的东西,也觉得讨厌。“满地黄花堆积”所反映的正是这种心理。秋天,黄色的菊花十分可爱,“满地黄花”,暗示了菊花的繁盛,这本是令人喜悦的景色。但是,由于诗人悲忧愁苦,繁盛如云的黄花,象是“堆积”在一起,形象地反映了忧愁如山的复杂感情。“如今有谁堪摘”,用反诘的语气,写对亡夫的思念和孤独的痛苦,更显得深沉悲切。

清代沈雄认为,换头起句最难,“须联合上文及下段”(《柳塘词话》);《词绎》亦云:“中长调转换处,不欲全脱,不欲明黏,如画家开阖之法,须一气而成,则神味自足”。这个过片,既没有“全脱”,也没有“明黏”,与上片“一气而成”,上下文的连接,且靠空间的逻辑来完成的。即上片结尾写天空,下片开头写地下。同时,不论写天空过雁,还是写地上菊花,又都以怀人为内涵,使上下两片的衔接浑然一体,避开了断意之大忌。

以上通过酒、风、雁、花等实景写愁,下面转入写虚,把愁苦的心情再推进一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两句是用时间难熬来写忧愁之深。“守”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白天看到的一切,都让她触处添愁,因此,她盼望夜幕降临,遮住令人烦恼悲伤的景物。但是,愈盼天黑,愈觉时间过得慢,“怎生得黑”四字,写尽苦熬的烦燥。这两句,深受古人赞赏。彭孙遹认为“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金粟词话》)。张端义激赏“黑”字为“奇字”,“不许第二人押”(《贵耳集》)。“黑”字为险韵,很少有人敢用,而这里用的稳妥自然。

即使熬到天黑,能否解脱萦绕心头的悲愁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诗人省悟到即使捱到黄昏,虽然看不见令人伤心的东西了,可是,那秋雨敲打梧桐的声响,更加令人心碎。诗人在这里暗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秋雨梧桐叶落时”的意思,借用唐明皇思念杨贵妃的故实,表达对丈夫和故国的思念。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缠缠无绝期”。杨贵妃死后,唐明皇思念成梦,醒后听见夜里秋雨打在梧桐叶子上的声音,使他更增添了思念的愁苦。以“细”状雨,不仅有利于烘托夜间的寂静,而且暗寓着感情上的细密。“点点滴滴”,既形象地描绘出雨落叶上的情形,又渲染出一种扣动心弦的音响,好象沉重地敲击在心头。这两句,抓住夜深人静、雨打梧桐的特点,突出夜不能寐的愁苦。

白天所见,夜间所闻,都使诗人增添愁苦。经过层层渲染,词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次第”,光景,情形。“了得”,了却,完,尽。这里是概括得完、说得尽的意思。这光景怎么是一个“愁”字所能概括得完、包括得了的呢?

刘熙载说,词的“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于言虽止而意无尽”(《艺概》),这个煞拍用的正是“绕回”法,如万川归海,一笔收尽,但又似尽而未尽。语言婉转含蓄,余意深长,把一个“愁”字所不能包括的全部情感,都收拢在这个反诘句中。同时一个“愁”字呼应全词,揭示了主题,确有画龙点睛之妙。刘体仁曾说这个歇拍的语言“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第一人也”(《七颂堂词绎》)。陈延焯也说下片“一片神行,愈唱愈妙”(《云韶集》)。

诗词赏析之李清照《声声慢》 李清照诗词及赏析


综上所述,作者运用自然巧妙的铺叙手法和用明白家常的语言,表达对故国和亡夫的深刻怀念,生动感人。应当特别指出的是,这首词声情配合,具有声韵美。李清照在词的音律方面提出过很高的标准,她要求填词必须严格遵守词律,指出“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填词必须严格地按照词调的要求去写,否则就是“句读不葺之诗”。李清照填词,不仅严格遵循词律,而且还善于利用语言本身的自然音响和节奏,来表达特定的思想情绪。这首《声声慢》,就是充分运用了双声迭韵字的特点,增强了表达感情的效果,从而使这首词具有了声韵之美。开头十四迭字,除“寻寻觅觅”外,全是齿声字,读起来齿牙敲击,短粗轻细,造成的音响效果,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用来表现词中人孤独、寂寞、凄苦等复杂的心理状态,是十分传神的。再如结尾的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舌音和齿音交加重叠,又给人以啮齿叮咛的感觉,生动地表现了忧心惝怳的情绪。全词九十七字,竟用了四十一齿音,十六个舌音。这样舌齿音交错运用,形成了高低起伏的音响效果,调子低沉悲切。而这些字,在音节、情调和气氛方面,都与内容紧密配合。徐轨曾赞美这首词“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词苑丛谈》)。



 

4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1963.html

更多阅读

贺敬之与他的《桂林山水歌》(节选 桂林山水歌朗诵mp3

贺敬之与他的《桂林山水歌》 刘桂阳 在中国可能很少有一首诗,像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那样,拥有那么多的读者。有人做过统计,作为多次入选中国大学和中学课本的这首诗,中国起码有五亿人认真读过。“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中国美才女之封建篇 唐代《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电视剧

中国美才女之封建篇唐代《长孙皇后》长孙皇后生平简介长孙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祖先为北魏宗室长。父长孙晟,隋右骁卫将军,有“一箭双雕”之美誉,母高氏。仁寿元年出生,大业九年(13岁)嫁唐公李渊次子李世民。筮者曾

《醉花阴》与《声声慢》比较阅读 爱格声声慢全文阅读

《醉花阴》与《声声慢》比较阅读对古典诗歌的品鉴是当代这些“90后”高中生们颇感动头疼的一件事,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洋快餐、超女快男、NBA、各种最新的游戏和街舞嘻哈,几千年前的诗人们低吟浅唱顾影自怜几乎没有办法打动他们的内心

声明:《诗词赏析之李清照《声声慢》 李清照诗词及赏析》为网友奮鬦的屌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