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句子 孤独六讲txt下载

第一章 情欲孤独
你忘记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当你在暗恋一个人时,你的生命正在转换,从中发展出完美的自我。
鲁迅的小说如《狂人日记》《药》等,都是在触碰传统社会所压抑的孤独感;他的散文更明显,如以孤独为主题的《孤独者》等。鲁迅是一个极度孤独的人,孤独使他一直在逃避群体,所以我们看到他作为一个作家、文学家,最重要的是他要维持他的特立独行、维持他的孤独感,因为他成名了,影响了那么多人。他最早发表作品在《新青年》杂志上,所以《新青年》这一批人便拥护他为旗手。可是孤独者不能当旗手,一旦成为旗手,后面就会跟着一群人,孤独成了矛盾,他必须出走。他走出去了,却又被左翼联盟推为领袖,共产党认为他是最好的文学家,他害怕被卷入群体之中,只好再次出走……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
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在西方,道德观已经回归到个体的自我检视,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
我相信,最好的文学是一本最诚实的自传,目前我还没有勇气把它写出来,但已经在酝酿,我也知道这会是我最重要的功课。我是要跳回去做一个和稀泥的人,去掩饰跳墙、记过的事件,还是要做阮籍或嵇康?
在我们的文化中,以“爱”、“关心”或是“孝”之名所作的任何决定都是对的,不允许相对的讨论、怀疑——而没有怀疑就无法萌生孤独感,因为孤独感就是生命对生命本身才去怀疑的态度。
大人会说:“这本小说不能看,看了会变坏。”我认为,对人性的无知才是使人变坏的肇因,因为他不懂得悲悯。
第二章 语言孤独
最好的文学就是在语言的精准度里制造语言的暧昧。
我想说的是一种语言的孤独,当语言不具有沟通性时,语言才开始有沟通的可能。就像上一篇所提及,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找不孤独的方法时,是最孤独的时候。同样的,当语言具有不可沟通性的时候,也就是语言不再是以习惯的模式出现,不再如机关枪、如炒豆子一样,而是一个声音,承载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想的时候,才是语言的本质。
第三章 革命孤独
革命者迷恋自己年轻时候的洁癖,而且深信不疑。
为什么革命者都是失败者?为什么不把“革命者”这个角色给成功的人?因为成功的人走向现世和权力,在现实和权力中,他无法再保有梦想。……完成美学的诗需要孤独感,可是现世的繁华难以保持孤独感。所以我说“革命者”是现世的失败者,因为他们没有成功而保全了革命的孤独。
也许我应该再写一篇有关台湾学运的小说,因为世界上很少有学运这么成功。当年参与野百合学运的人,今天都身居要职,这时候对于学运的反省和检讨,以及对参与的革命者内在孤独感的检视,会是一个有趣的题目。为什么十来年没有学运了?是社会都改革了吗?还是所有的梦想都不再激情了?
……领袖应该是很美的。……你可能会想,一个革命领袖怎么会是柔弱的,应该是很刚强的呀!事实就是如此,你可以注意一下,有时候我们投票给一个人,就是因为他的柔弱是你觉得心疼。
头发好像是个人独特性的一部分,一旦失去头发,个性就消除了。
甚至当年参与学运的领袖都不一定拥有思辨的习惯。学运成功得非常快,大部分的学运领袖可能三十出头就变成政府重要的官员,他们没有时间继续保有革命者的孤独,去酝酿对其社会理想进行思辨的习惯。我的意思是说,他们一下子从受压迫者变成执政者,没有办法继续发展革命者的孤独。
对于台湾学运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我们会庆幸对一个保守到开始腐败的政府,在最短的时间内引起社会的反省与检讨;可是另一方面,新的力量立刻取代旧的,反而无法延续反省和检讨。
革命会被篡夺,革命会被伪装,革命会被玩弄于鼓掌之中,所以对真正的革命者更大的考验是:要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去保有革命的薪火相传,才能把孤独心念传递?
我相信,现实的政治其实是梦想的终结者,如果现实的政治能保有一点点梦想,将是非常非常可贵。
至于书写者?当司马迁在汉武帝年代写楚汉相争时,已是事件发生七十年之后,这本禁书在知识分之间流传,让知识分子们有所警惕,知道自己的操守是会如此被记录的,我相信,这边是文学书写者所扮演的角色。
第四章 暴力孤独
我们看高空弹跳、赛车、极限表演,都是借助观赏他者的冒险,发泄自己生命潜意识里的暴力倾向。
……暴力本来就不是有对象性的,当潜在的某一个对生命愤怒的东西一下无法遏止时,就会爆发出来。
暴力往往不是一个单纯的动作,暴力本质呈现的是人性复杂的思考,所以欧洲有很多的案件会进行非常深入的探讨之后才作出判决,甚至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悬而未决。
《孤独六讲》句子 孤独六讲txt下载
强势是一种暴力,尽管达悟人数量那么少,少数要服从多数,所以让他们放弃他们所拥有的特质亦不为过。如果有一天这个部落发展出一个巨大的暴力,是不是也能这样对我们?
暴力有两种:一种是一看即知的暴力,另一种是看不出来的暴力。出草、汤英生杀人是属于前者,而吴凤的故事、法律的死刑则是后者。
经由教育、文化、媒体,不断去压抑另外一个人或一个族群,就是暴力。在美国,印第安人的保护区,也是一种暴力。……如果我是印第安人,我怎么去看待原本是祖先居住的土地,而今变成白种人行使优越感的地方,而它即使被保护,也是像在动物园里的动物那样屈辱——原本应该在山野里奔跑的豹,而今被栅栏围住,所有野性的东西都无法发展。这里面牵涉的暴力本质是对生命的征服,在文明世界里面变成荒谬了,就像最后一只被列为环保动物的狼,对着大地哭嚎的那种凄凉性,最后丧失的是人类高贵的品质,接着反暴力的形态一起消失了。
……觉得我们的社会已经变得很奇怪了,人们好像不知道什么是悲悯。有时候悲悯是一种煽动,为了一个不相关的领袖的死亡,可以哭得一塌糊涂,但对于眼前的人的死亡却没有什么感觉。
第五章 思维孤独
我们很容易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因为我们的判断力和思考力都愈来愈弱,甚至到最后干脆说:“大家都这样讲的话,我就这样讲吧,我就是缺乏思维。”
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
……他可能不是选择赞成或反对,而是选择思考。所以,我认为思维孤独,是六种孤独里面最大的孤独。
城市里的艺术家,是社会里面的一个现象,也可以是一种思维。艺术家在不同社会里创造出来的审美价值,往往是检查思维最有趣的东西。不要小看审美,审美本身是种意识形态,真正的意识形态,这意识形态会借着审美去筛选出它所认可的价值。
我更相信,我们的心灵一旦不再这么慌张地去乱抓人来填补寂寞,我们会感觉到饱满的喜悦,是一种狂喜。
也许对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岛屿、尤其是我们的政治和我们的媒体而言,孤独太难能可贵了,我们盼望一个不那么多话的领导,可以在刹那之间透露一点孤独的思维,就像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静静地拿起一朵花,弟子们就懂了。
第六章 伦理孤独
从人类学的角度理解所谓的“伦理”和“乱伦”,其实是一直在适应不同时代对道德的看法。
五伦之中,最难以撼动的是父子伦理,也就是亲子之间的伦理。
中国古代文学里,有一个背叛父母伦理的漏洞,就是《封神榜》的哪吒。哪吒是割肉还父,割骨还母,他对抗父权权威到最后,觉得自己之所以亏欠父母,就是因为身体骨肉来自父母,所以他自杀,割肉还父,割骨还母,这个举动在《封神榜》里,埋伏着一个巨大的对伦理的颠覆。近几年,台湾导演蔡明亮拍电影《青少年哪吒》,就借用了这个叛逆小孩形象,去颠覆社会既有的伦理。
……哪吒失去肉身,变成一个漂流的灵魂,直到他的师父太乙真人帮助他以莲花化身,莲花成为哪吒新的身体,他才能背叛他的父亲。最后哪吒用一支长矛,打碎父亲的庙宇,这是颠覆父权一个非常大的动作。
我记得年少时,读到哪吒把肉身还给父母,变成游魂,最后找了与父母不相干的东西作为肉体的寄托,隐约感觉到那是当时的我最想做的背叛,我不希望有血缘,血缘是我巨大的负担和束缚。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原罪,是一辈子还不了的亏欠,就是欠他骨肉,欠他血脉,所以当小说描述到哪吒割肉还父、割骨还母时,会带给读者那么大的震撼。
道德和法律原本就有很多两难的模糊地带,这是我们在讲伦理孤独时要度过的难关,这个难关要如何度过,个人应如何斟酌,不会有固定的答案。
当这个社会有了孤独的出走者,有了特立独行的思维性,这个伦理的迷障才有可能会解开。
小时候我读到《胡适日记》上说:“今日与老婆敦伦一次。”我不懂敦伦是什么,就跑去问母亲,母亲回答我:“小孩子问这个做什么?”直到长大后,我才了解原来敦伦指的就是性交、做爱。“敦”是做、完成的意思,敦伦意指“完成伦理”,也就是这个行为是为了完成伦理上的目的——生一个孩子,所以不可以叫做“做爱”,做爱是为了享乐;更不能叫做“性交”,那是动物性的、野蛮的。
我们一直觉得被绑架才叫失踪,可是如果你从不在意一个人,那么那个人对你而言不也是失踪了?
当我们在伦理的网络之中,很难自觉到孤独,就是因为我们已经失去自我,而这个自我的失去,有时候我们称之为“爱”,因为没有把自己充分完成,这份爱变成丧失自我主要的原因。
在日本,离婚率最高的年龄层是在中年以后,就是孩子长大离家后,做妻子的觉得该尽的责任已经尽了,便提出离婚,说:“我再也不要忍受了。”往往会把丈夫吓一大跳。有人说,这是因为婚姻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伦理的完成,当伦理完成以后,她就可以去追寻自我了。但我觉得应该是在充分地完成自我之后,再去构建伦理,伦理会更完整。
先个体后伦理
我在服装店碰到一对母女,母亲就是一直指责女儿,说她怎么买这件衣服、那件衣服,都这么难看,所有服装店里的人都听见了。有人试图出言缓和时,这个母亲说:“对呀,你看,她到现在还没结婚。”我们就不敢再讲话了,我们已经知道这个母亲以母爱之名,什么话都能讲了。这是不是暴力?这时候,我不想跟妈妈讲话,我想跟那个沉默的女儿说:“你为什么不反抗?你的自我到哪里去了?你所遵守的伦理到底是什么?”
即使我们与最亲密的人拥抱在一起,我们还是孤独的,在那一刹那就让我们认识到伦理的本质就是孤独,因为再绵密的人际网络也无法将人与人合为一体,就像柏拉图说的,人注定要被劈开,其寻找另一半,而且总是找错。……成熟的爱是依靠而不是倚赖,依靠是在你偶尔疲倦的时候可以靠一下,休息一下,倚赖则是赖着不走了。我们常常把伦理当作依赖,子女对父母、父母对子女都是。我看到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有人觉得这样很幸福,我却觉得这样很可怕,因为当孩子长大后,这些人会反过来倚赖他,那是多么沉重啊!当我们可以从健全的个体出发,倚靠不会变成倚赖,倚靠也不会变成一种常态,因为自己是可以独立的,不管对父母、对子女、对情人、对朋友都会产生一种遇到知己的喜悦,而不是盲目的沉醉。如此一来,所构建出来的伦理也会是更健全的。
个体孤独的健全就是要对抗不恰当的爱,将不恰当的爱做理性的分类纾解,才有可能保有孤独的空间。
我相信,一个真正完整快乐的人,不需要借助别人的隐私来使自己丰富,他自己就能让生命丰富起来。
任何一种教育如果不能让你的思维彻底破碎都不够力量;让自己在一张画、一首音乐、一部电影、一件文学作品前彻底破碎,然后再回到自己的信仰里重整,如果你无法回到原有的信仰里重整,那么这个信仰不值得信仰,不如丢了算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1985.html

更多阅读

韩国电影《仅仅是朋友》 仅仅是朋友迅雷下载

最近几年,韩国还是出了几部值得关注的同志题材电影的,例如曾经网上蛮热的《不后悔》,《霜花店》,《西洋古董洋果子店》,还有比较新一点的08年的《男孩遇到男孩》。这些影片继承了韩国电影一贯的煽情,大尺度,画面唯美等特点,其国际影响力甚至

我看《哈佛爱情故事》 哈佛爱情故事迅雷下载

偶然发现了很好看的韩剧《哈佛爱情故事》,于是,电视看,网上看,看得乱七八糟,天翻地覆。首先,这不是关于美国人的故事。其次,这不仅仅是关于的爱情故事。再次,这是几个从哈佛法学院走出来的律师的奋斗故事。所以,我喜欢。一 为什么 喜欢

原创 戏曲欣赏2 《越剧·红楼梦》 越剧红楼梦 迅雷下载

越剧红楼梦的前台布景今年3月16日、17日,对于苏州的越剧迷来说,绝对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去年11月11日、12日,上海越剧院明星版越剧《西厢记》和《孟丽君》的余音还在绕梁,杭州越剧院的越剧经典《红楼梦》、《盘夫索夫》又在苏州文化艺

声明:《《孤独六讲》句子 孤独六讲txt下载》为网友北上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