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彭州石化之忧

中石油彭州项目接近完工 环境污染引担忧

2013年05月03日14:01来源:经济观察报

记者刘志明 成都报道

一度备受关注的四川石化项目已接近完工。日前,不止一位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告诉本报记者,“2012年底即可投产。”

四川石化项目习惯上被称为“彭州石化”,主要由80万吨/年乙烯、1000万吨/年炼油“炼化一体化”工程组成,位于四川石化基地内,地处彭州市区西北方向的军乐镇与隆丰镇之间,与市区直线距离约5公里。1月18日,本报记者乘车前往,还未接近基地,便看到远处的钢结构建筑已是连绵成群,几根烟囱高高地耸立着,尤其醒目。

“四川拿到这个项目是不容易的”

彭州石化的上马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

“这个事情已经好多年了,”长期关注该工程的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艾南山告诉本报记者,“四川缺石油,从工业布局讲,应该在消费地建炼油厂。很多地方都在争,四川能拿到这个项目是不容易的。”

一份由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编制的《四川石化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这样描述其规划背景:“长期以来,四川及周边地区(甘肃和新疆除外)受原油资源制约,以石油为主体的有机化学工业发展极为落后。在工业发达国家有机化学品在化工产业的比重约为60%以上,我国为30%左右,四川仅为4.4%,其周边地区(如云南、陕西等)更低,甚至为空白。198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政府立足四川西部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出发,提出了原油入川,建设四川乙烯及炼油工程的重大决策。”

199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单位着手对四川1000万吨/年炼油厂开展选址工作,对成都及附近地区14个可选厂址进行现场踏勘与比选,后来确定在彭州市建设石化基地。彭州被认为具有以下优势:场地多为河滩地,少占良田,地势开阔;环境容量大,且位于成都市的侧风位;具有丰富水利与电力资源。

“由于种种原因,”四川炼油厂项目一度被搁置。1999年3月,国家将在西部地区布点建设大型乙烯项目的消息传出,四川省再次启动相关工作,同年,《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将彭州规划为石油化工基地。2005年12月,四川80万吨/年乙烯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石化基地的基建工程在2006年4月开始动工。但由于炼油项目迟迟未被核批,建设一度停止。“中石油要求乙烯和炼油项目在一起建,如果不能在一起,就不会在彭州建”,彭州市石化发展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2008年上半年,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终获核准。

据《四川石化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四川石化基地的用地总面积约15.3平方公里,将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西部大型的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百万吨芳烃的现代化石油化工基地。”根据这份规划,石化基地建设的总投资约为762亿元,建成后,预计实现产销售收入约744亿元,可实现利税约152.4亿元。“它对四川经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艾南山教授告诉本报记者。

彭州石化大致可分为炼油区和化工区两个连接为一体的部分,以高11层的办公大楼为界,西为炼油区,东为化工区。本报记者1月18日在办公大楼内见到的一份“中国石油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总平面图”显示,其炼油区有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300万吨/年渣油加氢脱硫装置、65万吨/年对二甲苯(PX)芳烃联合装置等共50个主项工程,化工区也有80万吨/年乙烯装置、15万吨/年丁二烯装置、4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等数十个主项工程,规模浩大。

“沟通”问题

2008年“512”地震发生之后,生活在成都的高校教师彭小华写了一篇题为《从彭州石化项目看政府与民间沟通机制的欠缺》的论文,并获邀在该年9月召开的“2008成都平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上宣读。

“彭州石化项目使得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安全成为社会各界广泛担忧的问题,512地震更是强化了这种担忧,”彭小华介绍她写作该篇论文的缘由,“民众吁请政府停止建设相关项目,不要因GDP牺牲成都平原的环境安全,但是政府对此呼声未予正面回应。”

“成都平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是由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共同主办,与会者为当地一些院校、科研单位、NGO组织的相关人士。在那前后,彭州石化是个尤其“敏感”的话题。彭小华回忆,由于议程被人在网上公开,会前,几个人找到她,跟她“讨论”是不是可以不做这个发言,其中一人自称是石化基地办公室主任。

“他们说这个项目有百利而无一害,是很好的一个项目,四川在拿到这个项目过程中做了很多工作,它能够提供好的产品,让人们就近使用,而且没有污染,”彭小华说,“我说这很好,就这样告诉全市人民啊。”

彭小华没有再发言,她告诉本报记者:“我不是环保专家,没有能力去判断有没有污染,我谈的是沟通问题。当民间有那么多的质疑和不放心时,不可以不回应。应该用一种好的方式去告诉他们:不要担心,没有污染。采取消音的办法,不过是问题被掩藏起来了。”

根据彭小华的介绍,在2008年之前的两三年,有关彭州石化“污染大,能导致白血病、畸形儿”的帖子已经开始在网上传播,但回应的人不多,进入2008年,讨论突然热烈起来,那段时间里,“不管是朋友聚会还是家庭团圆,不管是餐桌还是牌桌,不管是普通市民还是知识分子,包括办公场所之外的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视野所及,大家都在担忧。”

这种担忧最终演化成发生在2008年5月4日的一次“散步”事件。网名“成都白手帕”的辛吴是“散步者”,后来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0天。辛吴40岁,是爱卡汽车网论坛四川分会版主,同时还在做着一份有关出国留学的工作。1月20日,他告诉本报记者,当时“进去”的罪名是“参加了未经公安机关许可的集会”,“他们还到我们公司查了税,从头到尾,查了个透。”

辛吴在网上有一定影响力,据他解释,这或许是他受此“待遇”的原因之一。再谈起彭州石化,辛吴则表示:“现在还有什么关不关注的,它建都建好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赚点钱,自己搬走。”

环境容量争议



自彭州建设石化基地的消息传出,其环保争议一直都未止息。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是一个NGO组织,秘书长田军告诉本报记者:“有时环保问题并不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对它的表达更多的是一种常识,比如'上风上水’,老百姓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四川石化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也提到:“石化基地位于彭州市区的上风上水方向,石化工业属于重污染型工业,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如不加妥善控制与处理,易导致环境污染。”

57岁的范晓是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的总工程师,他开始关注彭州石化项目是在2007年前后,当时第一期工程正在论证当中,就项目选址问题,成都出现了不同声音,范晓是其中态度鲜明的一个。

“我觉得这个工程不适合在这里建”,1月17日下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范晓说。根据范晓的介绍,彭州石化位于成都平原的核心区域,距彭州市主城区直线距离4.5km,距成都市主城区直线距离36km,以彭州石化为圆心、40公里为半径的圈内还有都江堰、郫县、温江、新都、广汉、什邡等几个县级城市。在范晓看来,成都平原并不具备支撑彭州石化存在的“环境容量”。

“在彭州石化的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报告中,都一再强调该项目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都是达标排放,但是,达标排放并不等于无污染排放,”范晓说,“达标排放同样是在排污,也要吃掉环境容量,也要影响环境安全。环境容量如果已经饱和,那么达标排放也是不允许的。”

成都平原是由龙门山山前的岷江、湔江等多条出山河流的冲积扇联合而成,其中湔江是沱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彭州石化即位于湔江冲积扇的扇顶。范晓在早前公布于彭州公众信息网上的一份《四川石化基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中看到,彭州石化基地初估计污水排放量为12万吨/天,年用水量为1.46亿m3,按照范晓的计算,其用水量占到作为石化基地水源地的湔江以及都江堰人民渠年径流量之和的19.4%,污水排放量则占到湔江、人民渠年径流量之和的5.8%。

范晓介绍说,沱江目前已是四川水污染最严重的河流,多数支流都已是劣Ⅴ类水,干流在枯水期也以Ⅳ类和劣Ⅴ类水为主,环境容量已达饱和。而且,沱江流域径流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在长达10个月的枯水期,湔江以下的沱江金堂段径流量可低至10m3/s,“此时彭州石化的污水排放量即占到沱江径流量的13.9%,也就是用约相当于1/7沱江流量的劣Ⅴ类水来加重沱江的污染。”

《四川石化基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也提到:“沱江现状已无环境容量,必须强化污染治理,削减污染排放总量,在采取有效环境保护措施下,四川石化基地的建设方具环境可行性。”

大地震未影响建设

一度公布于彭州公众信息网上的《中国石油四川石化1000万吨炼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显示,彭州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的废气排放量就有1170547m3/h,这种废气的主要成分包括SO2、NOX、烟尘、粉尘、NMCH、苯、甲苯、二甲苯、甲醇、H2S、NH3等。

范晓分析,成都平原全年的最多风向为静风,全年频率达43%,其次的主要风向为北北东向,全年频率为11%,在常年静风的情况下,城市上空会出现逆温层,大气环境容量远低于主要风向为定向风的地区,加上成都平原常年多云雾,彭州石化产生的废气很难扩散,极易在盆地中聚集,加剧地面空气的污染程度。“在有风的情况下,由于成都主城区位于彭州石化的下风方向,也极易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

另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是地震。2011年12月26日凌晨发生于彭州的一场4.8级地震,使已经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彭州石化再次成为话题。完成于2005年的《四川石化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显示,石化基地位于龙门山和龙泉山地震断裂带之间,“但距离较远,受其影响较弱,区内无地震敏感性地层分布,无引起地震次生灾害地质条件。”

2008年的“5.12”大地震对四川龙门山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重化工项目、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造成了严重破坏。彭州石化所在的丹景山镇与隆丰镇也是重灾区之一。范晓描述说,“民房普遍严重受损或倒塌。”那时80万吨乙烯项目的生产设施还未开始施工,但先行修建尚未完工的办公楼在地震中遭到破坏,范晓曾到现场看过,办公大楼“出现开裂与变形。”

在范晓等人看来,汶川地震的发生,对于尚在建设中的彭州石化来说,也许是个变数。据媒体公开报道,大地震发生第三天,中石油总裁蒋洁敏即表示:“我们已经成立专家小组勘测地震对彭州炼油厂工程项目的直接影响。如果勘测结果表明不可抗力的威胁依然存在,我们将放弃该项目。如果评估结果和之前相同,我们将继续推进该项目。”

至今在成都市政府官网仍可查询到的一份资料介绍,“5.12”地震后,“项目厂址的地震安全性引起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地震局对项目厂址地震安全性开展了复核工作,经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现场勘探、试验,形成了评估报告。评估结论认为:项目建设场址区没有断裂通过,不存在地震地表破裂危险,在适当提高抗震设防等级的情况下,可以开展项目建设。

中国地震局批复同意该评估结论,同时,按照国家环保部要求,环评机构对四川石化项目又开展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抗震性复核工作。国家环保部审查批复为:在满足新的抗震设防要求,并适当提高重点单元及设施抗震等级的条件下,项目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满足环保要求。

根据国家地震和环保部门的复核结论,国家发改委批准四川石化项目在彭州场址恢复建设,工程很快复工。

“还是有了让步”

1月19日,在工程接近完工的背景下再次谈及彭州石化,高校教师彭小华表示,她在2008年的那篇论文中的观点至今仍未改变,“政府与民间的沟通仍旧欠缺。”

“这实际上涉及的是'良策’和'善政’的问题,”“中国问题”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一个好的工程项目,应该是多边参与,共同协商,所有的信息要公开,当然,还要遵守法制,要有人承担责任。”

本报记者了解到,彭州石化在建设过程中,也并非完全没有与外界“沟通”。“2008年4月下旬,反对的声音很多,官方做了很多回应,地方媒体都发了通稿,”成都一位科研人士告诉本报记者,“'512’之后就没有消息了。”

查询成都市政府官网,至今仍可见一个“石化专题”网页。这个网页除对工程项目做了各方面介绍外,还对人们所关心的如何治理废水、如何保护地下水、如何治理废气、如何处理固体废弃物、如何控制噪声等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它这样介绍彭州石化生产装置的技术工艺水平:“炼油项目采用了最先进的安全环保生产工艺,全部按照国家清洁生产最高标准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专家评估意见认为,该项目'综合能耗低,三废排放少,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炼化一体化装置之一。’此外,四川石化项目采用低硫优质原油和脱硫天然气作为原料和燃料,项目产品选择技术工艺成熟、环境污染风险小的品种,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

而事情仍在“悄然”变化当中。根据媒体公开报道,2010年4月,成都市委副书记唐川平在一个论坛上提及彭州石化时说,考虑到情况的变化,四川省委、省政府对石化项目进行了重新审视,在全省范围内考虑产业布局,决定只在彭州保留核心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也就是80万吨/年乙烯和1000万吨/年炼油两个项目,下游产业放到眉山市。

2011年10月31日,成都市和眉山市在成都举行了联合建设成眉石化园区的签约仪式。根据眉山网的消息,园区选址眉山彭山县谢家镇,距成都50多公里,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主要利用中石油配置的年16亿方天然气资源和四川彭州石化基地提供的邻二甲苯和苯等石化原料发展天然气和石油化工产业。”

对于在彭州石化选址问题上持不同意见的已年过70的艾南山教授来说,这或许是能令他多少感到欣慰的消息。艾南山告诉本报记者,此前他们曾跟彭州石化有关人士多次沟通过,“作为个人意见,我认为,最好是不要建,其次,彭州可以作为中石油的休养基地,如果这个仍做不到,最后一个选择:下游产品搬走。”

尽管不知道这些专家的意见究竟有没有起作用,下游产品搬迁的消息也没能以“正式渠道”告知,“还是有了让步”,艾南山说。

====================================================================================

彭州石化项目:再度聚焦

作者:刘斌夫

有剧毒化工之称的中石化80万吨乙烯工程在四川彭州仍然无法反对的在建设着!为什么?就因为成都邑2005年GPD2000亿,而80万吨乙烯可为成都 GPD增长1000亿。成都网友在四川新闻网社区中称我们理解四川省当局为四川的经济建设费尽心机,也知道为了这个项目当局做了大量的工作,才在全国众多城市的竞争中取得了该项目落户四川。可是大师想过没有,把项目最终放在彭洲是否科学合理。彭州在成都以北,为成都的上风上水。彭州的环保状况,直接影响到成都近千万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四川的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中石化已经在彭州动工建设年产 80万吨聚乙烯和冶炼1000万吨石油原油/年的化工厂,该厂在彭州隆丰镇,占地6000亩,这种巨毒化工厂一旦出产,意味着不才风下水标的目的的成都空气将受到严重污染,蔬菜和饮水也将严重污染,成都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形儿中渡过。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健康!国际组织规定这类项目要在距离城市一百公里以外开发,而成都距此项目只有十公里!

从地舆上讲,彭县是成都平原的上风口和水源(涧江)的上游,在这样一个处所建大型化工厂绝对会对环境有影响,国内的大型石化基地,如大庆,吉林,锦州,独山子,南京,兰州,淄博,岳阳,茂名以及重庆的长寿,空气质量、水质情况都不怎么样,经常可以闻到“化工专有香味”,况且彭县是西南地域的菜篮子工程基地。

古语说“天下山水之不雅观在蜀”,可是今天四川的奇山秀水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成都邑区的水从都江堰流来,都要颠末郫县、彭州。成都最大的自来水厂——六厂就位于郫县境内与彭州毗邻的道堰,市区尚在供水的自来水二厂、五厂,水源是经郫县、彭州流下来的。因而郫县、彭州的环保状况,不仅影响到成都邑区的水环境,而且与成都近千万市民的饮水安全息息相关。

更为严重的是,成都甚至四川本身就是个盆地省市,大气环境非常脆弱,风速小,污染物稀释扩散很慢。周围农民焚烧秸秆都能呛好长时间,盆地里搞重空气污染型企业确实后果严重。据成都邑气象局网站发布的《成都邑常年各月风向、风速、降水气候资料》显示:成都邑属亚热带潮湿季风气候区,成都邑常年最多风向是静风;次多风向:6、7、8月为冬风,其余各月为东北偏冬风。而彭洲位于成都以北,因此是成都的上风。成都现有户籍人口1059万人,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49人。

美国的休斯顿就是因为有多座大型炼油厂,空气质量多年全美倒数第一,癌症、哮喘病高发领先全美。炼油厂和重化工业的污染连最发家的美都城解决不好!加上成都本来就在四川盆地的“锅底”,岂不是“毒气堆积之都”?

网友呼吁:但愿成都的人民用本身的声音来捍卫我们的美好家园,无动于衷将遗憾的看到标致成都在不久的将来就将不复存在!

由于厦门人的努力,厦门PX项目迁址。而今天的成都人什么时候能醒悟,为了以后的每一天.

=======================================================================================

成都女子煽动非法游行并谎称政府已批准被抓获

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2013-04-27 12:41

4月26日晚,本市居民樊某(女,33岁)在网上编造谣言,煽动进行非法“示威游行”,并谎称“政府已批准”,涉嫌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成华区公安分局建设

路派出所依法挡获,樊某对此表示后悔。

成都游行示威----彭州石化

成都民众反对市内彭州石化项目的呼声再度响起。早在2008年5月4日,成都市民就曾举行大规模抗议。本月初,传来该项目未经验收就将投产的消息,有市民在网上呼吁在抗议五周年的当天举行“散步”示威。官方全城戒备,各个居民点出现了当局发布的传单,警告市民不要参与抗议活动。各大网站质疑彭州石化项目的帖子全被删除。

距成都30多公里的彭州的380亿元化工项目从上马、开工到现在面临投产,期间经历了汶川和芦山两次地震。市民担心化工厂会造成污染,且该项目选择在地震带上建厂,如再次发生地震,一旦泄漏,会对成都平原造成毁灭性打击。彭州市民早在2008年就曾举行大规模抗议,但遭到当地政府的严厉打压。近日,传来该项目未经验收就将投产的消息,有网民发起5月4号在成都市内九眼桥游行示威,要求当局停建污染项目。尽管当地官员与媒体不断说教彭州石化不会污染成都,但是四川百姓无人相信。

关注事件的市民唐才龙周五对记者说:“排放的污染物,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肯定要到处扩散的,很明显这是高污染项目,肯定是很多人反对,但消息都封锁了。从政绩来说,第一是为了GDP;第二,实际上这些项目一上,官员就有实惠的,项目可能提供大量税收,很多部门可以管,一管就有实惠。”

当地政府近日大量派发维稳传单,警告市民不要参与抗议活动、要求打印店不可打印反对石化项目的标语,当地的媒体集体失声。不少网友惊呼,成都陷入白色恐怖。而网友上传的传单照片、反对的言论、评价等等全部遭到删除。记者周五在新浪微博搜索'彭州石化’时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

成都官方:不法人员煽动示威游行 警方已经立案

正文

我来说两句(22198人参与)

2013年04月26日23:39

来源:新京报

手机客户端

打印

字号

保存到博客

  1166

微博截图

  931

微博截图

中新网4月27日电据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成都发布”微博消息,4月26日晚,成都市居民樊某(女,33岁)在网上编造谣言,煽动进行非法“示威游行”,并谎称“政府已批准”,涉嫌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成华区公安分局建设路派出所依法挡获,樊某对此表示后悔。

经过公安部门初步调查,樊某无业,经济条件好,4月25日晚10时许,樊某仅凭与单某(女,42岁)、李某某(女、50岁)等人闲聊的内容,即编发“示威游行”、“政府已批准”等虚假消息,通过网络广为散布谣言,引发编造谣言在网上广为传播,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严重干扰了抗震救灾顺利进行。

樊某对其违法行为予以供认,并对其编造传闻谣言造成严重后果,表示后悔不已。目前,本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

关于成都彭州石化项目的公民意见建议书

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人大、成都市政协:

各位领导:

我是成都市民谭作人,环保志愿者,NGO成员,2001年曾被本市媒体评为成都市文明市民,现为自由职业者。

出于对成都市主城区生态环境安全和城市公共利益的关心,我对在川西平原扇顶上风上水区域,成都彭州市境内,兴建大型石化基地,提出以下公民意见反映及建议:

一、根据宏观经济形势、专业市场布局、区域环境容量、技术条件及技术经济综合优势,四川省拟引进大型石化综合项目,并准备发展成为本省改善经济结构的龙头产业,是合理的,可行的。

二、根据国际惯例、行业规范、银企约定、以及环保政策要求(比如规划环评),大型石化基地选址应该远离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至少100公里,以确保中心城市的环境安全。成都彭州石化距城市主城区直线距离仅36公里,明显不符合上述规定。

该项目在选址上,不符合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定,不符合国家环保部关于规划环评的规定。项目操作执行中,不符合国家环保部关于项目环评的要求,不符合国务院和环保部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两个条例的要求,己经在程序上和实质上涉嫌违规操作。

三、我认为,建设大型石化基地,首先应该保证选址正确,避开人口稠密地区和中心城市,并充分考虑区域环境容量。其次,应该确保采用现代环保型炼油技术,把工业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石化项目的配套产业及下游项目,也必须采用安全低污染无公害的现代工业技术,并建立专项环保监察控制制度,以制度建设来确保环境安全。

四、已经进场开工的石化基地前期工程,由业主自己的设计单位做项目环评,不作利益回避,也不作战略环评,不作规划环评,仅在财政获利的彭州政府网站公布十天,不在受其影响最大(静风和北东风为主)的成都市公示,很难保证公正公平。项目业主采用选择性片面宣传,夸大宣传项目优势,回避专业领域内的专家质疑,无视市民意见反映,涉嫌侵害了成都市民的环境权利和知情权、表达权。

五、如果有不可更改的充足理由,一定要在人口密集区域建设大型石化基地,应该界定并面向所有利益相关人和环境影响地区,进行民意调查、环保咨询、信息公开、社会听证、公民参与、社会监督、全民公决等等,确保项目影响区域内居民的环境权益不受损害,而不能强用公权,用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来侵害全社会的整体利益。

四川彭州石化之忧
六、成都平原,是岷江、湔江、石亭江出山后形成的冲洪积扇,其扇顶处于对水源下游影响较大的生态敏感区域,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及自然降解能力,不适宜进行高密度工业建设,尤其不适宜建设大型化工基地。成都市1995~2020城市发展总规,把地处城市上风上水处的彭州市规划为化工基地,我认为是错误的。该规划缺乏防震减灾内容,不符合国土利用规划、现代产业规划、环境规划评估的相关要求,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应该及时予以纠正、调整。

七、成都彭州石化项目选址地,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东南侧,距龙门山主中央北川--映秀断裂约25公里,距龙门前山江油--都江堰断裂约10公里。项目区附近是彭州--大邑--名山隐伏断裂,具有6.0~6.5级强震的构造背景。因此,该项目选址,必须具有公正可信的项目区地震构造环境评价,工程场地地震条件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估。这些评估,不仅需要512龙门山大地震之前的可靠资料,更需要对512震后地质变化及环境容量进行重新勘测调查,并由中立机构论证评估。这项工作,应该作为项目选址的大前提以及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重要内容。目前,无论在专业领域还是政府公开信息领域,这项重要工作缺如,致使成都市的城市安全存在隐患。

八、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区的成都市,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0年},又是世界历史都市(2006年),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资源富集。距原始森林五十公里,以大熊猫为邻的成都生活模式,已经为城市发展方向定了位。宜居城市的发展战略,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同和拥护,激发了海内外资本的投资热情。因此,从发展战略及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成都适宜多种产业综合平衡,协调发展,而不应该向单一产业尤其是名声不好、影响广泛的化工产业倾斜。这种倾斜,将改变城市的品质,异化城市品牌,丑化城市形象,恶化投资环境,全面损害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九、由于该项目在成都市大气环境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彭州地质环境容量及沱江河流环境容量等方面存在严重隐患,请成都市人民政府督促项目业主,对该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险,向成都市社会各界作出公开说明,其方式包括:

a、在本专业及其它专业专家学者和跨专业的科研院所参与之下,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组织的专项调查质询。

b、向成都市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全面完整地介绍项目情况,介绍环境影响情况及风险评估情况,争取企业认同。

c、在公共传媒上设立公民环境论坛,请业主与成都市民进行交流沟通,并听取成都市民的意见。

十、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精神。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主张、维护公民的环境权利,并建设完整的环境权利法律体系。公民环境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和财产权,还包括多项生态性权利,如日照权、通风权、安宁权、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源权、环境景观观赏权、环境资源共享权,等等。成都彭州石化工程,正在对成都市民的环境权利构成侵害威胁,请市政府和司法部门为成都市民提供司法援助和司法救济。

十一、签于上述理由,选址不当的成都彭州石化项目将给成都造成多方面的不可逆性的负面影响,成都市极可能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因此建议,对项目选址重新考虑。建议迁址地如下:

a、下迁至金堂以下地区,减少中心城市污染,并可获得更多化工排污必需的稀释降解水源(沱江三条支流及岷江调水)。

b、南迁至岷江中游河谷即成乐之间,以彭州6000亩土地,置换彭山或眉山或夹江1000亩土地(该区域已经形成化工产业带)。

c、南迁至仁寿等浅丘地区,或黑龙滩以下地区。

十二、由于缺乏对话管道,我策划并于10月22日在一定范围内发出关于和平保城的公民行动建议,意在让有关各方看到成都市民的真实意愿,听到真实的声音。在成都警方的提示下,由于耽心市民上街聚集可能出现意外,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本人决定退出我所建议的和平保城公民行动,而改用向有关部门投送并发表意见书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环境权利和表达权。

我是中国应该实现软着陆式社会转型观念的提倡者和践行者,不主张出现激烈的社会对抗,主张以对话来代替对抗,以示弱来代替示威,避免出现正常意见反映之外的情况。当然,本人承担此次公民行动策划建议可能带来的一切应负的法律责任。同时,本人也保留为此项目申请游行示威,或寻求司法援助和司法救济的其它合法权利。

希望成都彭州石化争议,通过成都市有关部门的良好沟通和有效协调,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使经济发展真正造福成都而不是为害城市,实现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

附件:本人对成都彭州石化的多次意见反映材料(共四份)。

成都市民:谭作人

身份证号:51010

编辑烟雨徐行2013/05/04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2561.html

更多阅读

鸡肋典故小议 小议先天下之忧而忧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

湖北通山核电站之忧 湖北通山近日重大新闻

海鹰按:以下乃一位关注湖北家乡环保和核电站运营安全的有识之士所作,表达专业,忧虑真诚,关注环保民生者不可不读。特在日本核泄漏事件期间转之,以供公众和当政者参考诫勉。(全文如下)好几年前回湖北老家探望父母,偶而听说家乡附近的某个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岳陽樓記宋·范仲淹慶曆四年(2)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4),乃(5)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6),刻唐賢(7)今人詩賦于其上;屬(8)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9)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10)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11),橫(12)無際涯

声明:《四川彭州石化之忧》为网友箛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