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解析:中药苍耳子的功效与作用,苍耳子图片,苍耳子的副作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sibiricum Patr.的带总苞的果实。又名枱耳实(《本经》),牛虱子(《贵州民间方药集》),胡寝子(《药材资料汇编》),苍郎种、棉螳螂(《江苏植药志》),苍子、胡苍子(《东北药植志》),饿虱子(《广西中药志》),苍棵子、苍耳蒺藜(《陕西中草药》)。苍耳子属于常用中草药,具有散风除湿通窍等功效。此外,苍耳草或全草亦可药用,但苍耳为有毒植物,以果实为最毒,使用须严格遵照医嘱。

形态特征

1、苍耳

一年生草本,高20-90cm。根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茎直立不分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上部有纵沟,被灰白以糙伏毛。叶互生;有长柄,长3-11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表,长4-9cm,宽5-10cm,的全缘,或有3-5不明显浅裂,先尖或钝,基出三脉,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粗糙或短白伏毛。头状花序近于无柄,聚生,单性同株;雄花序球形,总苞片,总苞片小,1列,密生柔生,花托柱状,托片倒披针表,小花管状,先端5齿裂,雄蕊5,花药长圆状线形;雌花序卵形,总苞片2-3列,外列苞片小,内列苞片大,结成囊状卵形,2室的硬体,外面有倒刺毛,顶有2圆锥状的尖端,小花2朵,无花冠,子房在总苞内,每室有1花,花柱线形,突出在总苞外。成熟具瘦果的总苞变墅坚硬,卵形或椭圆形,边同喙部长12-15mm,宽4-7mm,绿色,淡黄色或红褐色,喙长1.5-2.5mm;瘦果2,倒卵形,瘦果内含1颗种子。花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老中医解析:中药苍耳子的功效与作用,苍耳子图片,苍耳子的副作

2、蒙古苍耳

本种与苍耳的区别是:成离的具瘦果的总苞椭圆形,连喙长18-20mm,宽8-10mm,外面具较疏的总苞刺,总苞刺坚硬,刺长2-5.5mm(通常5mm),基部增粗。

编辑本段

地理分布

生态环境

⑴生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沟旁、田边、草地、村旁等处。⑵生于干旱山坡或砂质荒地。

资源分布

⑴分布于全国各地。 ⑵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及河北。主产于山东、江西、湖北、江苏等地。

药材基源

【来源】本品为双子叶植物菊科苍耳及蒙古苍耳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考证】出自《千金·食治》。《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苍耳,有毒部位,全株;以果实为最毒;鲜叶比干叶毒,嫩叶比老叶毒。中毒解救方法:轻度中毒者应暂停饮食数小时至一天,在此期间大量喝糖水。严重者早期可洗胃、导泻及用2%生理盐水高位灌肠,同时注射25%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500mg;预防出血可注射维生素K;必要时考虑输血浆;保护肝脏,可服枸橼酸胆碱,肌肉注射甲硫氨基酸;低脂饮食。民间用甘草绿豆汤解毒。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果产包在总苞内,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先端有较粗的刺2枚,分离或连生,基产有梗痕。质硬而韧,横切面中间有一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先端具一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有纵纹;子叶2,有油性。气微,味微苦。以粒大、饱满、色黄棕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在黄色。①纤维众多,成束或单个散在,多数呈细长棱形,长约425μm,直径17μm,壁较薄;少数较短,长约255μm,壁稍厚,有明显的纹孔。②木薄壁细胞(存在于导附近)长方形,长96-120μm,,贡19-24μm,具单孔。③导和少见,网纹导和直径约34μm,螺纹导管直径约12μm。④子叶薄壁细胞含糊粉粒及油滴。⑤种皮薄壁细胞类圆形或长方形,淡黄色。

编辑本段

采收贮藏

9-10月果实成熟,由青转黄,叶已大部分枯萎脱攻时,选晴天,割下全株,脱粒,扬将,晒干。

炮制方法

1、苍耳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炒苍耳子:取苍耳子,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碾去刺,筛净。用时捣碎。

成品形状:1、苍耳子:呈纺锤形或卵圆形。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体轻质坚。破开后内有双仁,肉黄白,具油性,味微苦,刺坚焦脆,微有香气。去刺后碾碎(或捣碎)呈碎粒或饼状。

2、炒苍耳子表面焦黄色

炮制作用:1、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的功能。生苍耳子以消风止痒力强。常用于皮肤痒疹及其他皮肤病。

鼻渊头痛,风湿痹痛。且炒后质酥刺焦,易于去刺和煎出有效成分。

备注

(1)苍耳幼苗有剧毒!切勿采食。苍耳的茎叶中皆有对神经及肌肉有毒的物质。中毒后全身无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便闭、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手脚发凉、脉搏慢。严重者出现黄疸、鼻衄,甚至昏迷,体温下降,血压忽高忽低,或者有广泛性出血,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解救方法:轻度中毒者应暂停饮食数小时至一天,在此期间大量喝糖水。严重者早期可洗胃,导泻及用2%生理盐水高位贯肠,同时注射25%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500毫升;预防出血,可注射维生素K及芦丁;必要时考虑输血浆;保护肝脏;可服枸橼酸胆碱,肌肉注射甲硫氨基酸;低脂饮食。民间也有用甘草绿豆汤解毒的可配合使用。

(2)苍耳蠹虫为寄生于苍耳草茎中髓部的一种小虫。外用治疔疮。取苍耳蠹虫浸麻油中,用时取出虫2~3条,捣烂外敷。

中药化学成分

果实含苍耳子甙1.2%、树脂3.3%,以及脂肪油、生物碱、维生素C和色素等。干燥果实含脂肪油9.2%,其脂肪酸中亚油酸占64.20%、油酸 26.8%,棕榈酸5.32%、硬脂酸3.63%。不皂化物中有蜡醇,β-,γ-,和ε-谷甾醇,丙酮不溶脂中卵磷脂占33.2%,脑磷脂占66.8%。

种仁含水6~7%,脂肪油40%,其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64.8%、油酸26.7%、硬脂酸7.0~7.5%、棕榈酸1.5~2.0%,并含β-谷甾醇和豆甾醇。种壳含戊聚糖15.86%,可作制糠醛的原料。

苍耳甙(xanthostrumarin)。叶含苍耳醇(xanthanol)、异苍耳醇(jsoxanthanol)、苍耳酯(xanthumin)等。

药理及临床

1、药理作用

①降血糖:所含白色结晶性甙(C31H-48O24S2)1mg/kg,可使正常家兔血糖下降。

②对呼吸系统作用:苍耳子100%煎剂0.3ml/只灌胃,对小鼠有镇咳作用;15ml/kg对兔无祛痰作用。酊剂注射,对蛙有呼吸兴奋作用,大剂量则为抑制作用。

③对心血管作用:苍耳子注射液静注,对兔、犬均有短暂降压作用。

④抗炎作用:本品所含的二萜羟酸苍术甙经大鼠角叉菜胶水肿试验表明有抗炎作用。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和口服LD50分别为2.9,5.3和350mg/kg。

⑤苍耳子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某些抑菌作用,其丙酮或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红色毛癣菌也有抑菌作用。

⑥毒性:经分析,苍耳子油(曾加热到120℃)及其所含蛋白质(不溶于水且在提取过程中变性者)无明显毒性,而从脱脂部分制得的水浸剂毒性很大。从水浸剂中分离出一种甙类,可能是苍耳子的主要毒性成分。水浸泡后之残渣则毒性减少或无毒性。经高热处理后,如炒焦炭化,可破坏其毒性。小鼠1次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0.93g/kg,大鼠、小鼠、豚鼠及家兔对不同途径给药的中毒表现基本相同,如活动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不规则,死前呼吸极度困难,伴有阵发性惊厥。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各种动物中毒后损害的主要脏器,除程度上的差异外,基本病变相同。肝脏退行性变或坏死;肾脏曲管上皮浊肿,管腔内有蛋白管型;肺和脑充血、水肿,心脏轻度浊肿。其中肝损害最为严重,与四氯化碳损害相似,故认为种仁浸剂中毒的主要原因为肝脏坏死,继发的脑组织水肿所致的惊厥,可能为死亡的直接原因。异丙嗪对中毒的家兔及豚鼠有预防及治疗的效果。磷脂、dl-甲硫氨基酸、胱氨酸、维生素C、维生素K3、维生素B12、苯海拉明、氨茶碱或葡萄糖亦有一定的效果。士的宁对家兔亦有一定疗效。阿托品、可拉明、氯丙嗪、巴比妥及去甲肾上腺素等则无效。也有人认为,动物中毒后发生的强烈阵发性惊厥,与苍耳子中所含的甙类物质使血糖显著的降低有关,注射大量葡萄糖,可缓解惊厥并延长寿命。苍耳子作成的酊剂能增强蛙的呼吸运动,大量即抑制呼吸。

苍耳子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某些抑菌作用,其丙酮或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红色毛癣菌也有抑菌作用。

2、临床应用

①治疗腰腿痛

将苍耳子制成30%针剂,每次用2~4毫升于痛点注射,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用于腰部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肥大性腰椎炎、腰椎隐裂等引起的腰腿痛计163例,总有效率达89%。奏效快者1次注射后即减轻,一般3~5次奏效。对急性腰部扭伤或腰肌苈损疗效较好;对由于骶椎隐裂及肥大性腰椎炎所致的腰痛,疗效不稳定。

②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

用药后多数患者症状消失或改善,或发作减少。鼻腔粘膜除少数由苍白变为轻度充血外,多数未发现明显变化。用法:苍耳子焙成深棕色后研粉,每次3~5克,日服3次,连服2周。或将粉末与蜂蜜混合制成丸剂(每丸含药粉3克),每次1~2丸,日服3次,连服2周,必要时可服3周至2个月。亦可将药粉用酒精浸提制成片剂(每片相当于原生药1.5克左右),每服2片,每日3次,连服2周左右。少数患者服药后有轻度腹泻、腹胀痛,以及轻微头痛、全身无力等。

③治疗慢性鼻炎

取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清洁小铝杯中,加麻油1两,文火煮开,去苍耳,待冷后,倾入小瓶中备用。用时以棉签饱蘸药油涂鼻腔,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治疗207例,除3例无效、12例未坚持用药外,余均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时间最长的已达3年,未见复发。

④治疗疟疾

鲜苍耳子3两,洗净捣烂,加水煎15分钟,去渣,打入鸡蛋2~3个于药液内煮熟。于疟疾发作前将蛋与药液一次服下。如1次未愈,可按上法再服。

⑤治疗腮腺炎

苍耳子加水煎服,每日4次,连服3天。新生儿每天1钱,1~2岁1.5钱,以后每大2岁增加1.5钱,14岁以上1~1.5两。一般轻症服2~3天即可,重症可配合苍耳草叶捣敷患处。有合并症者宜配合其它疗法处理。

⑥治疗下肢溃疡

苍耳子炒黄研末2~4两,生猪板油4~6两,共捣如糊状。用时先用石灰水(石灰1斤,加开水8斤冲泡,静置1小时吸取上清液)洗净创面,揩干后涂上药膏,外用绷带包扎。冬季5~7天;夏季3天更换敷料。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果实含苍耳子甙(Xanthostrumarin)、苍耳醇(Xanthanol)、异苍耳醇(Isoxanthanol)、苍耳酯(Xanthumin)及脂肪油, 油中含大量亚油酸, 亦含有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另外含有蛋白质、生物碱、维生素C和色素等.从苍耳子中尚提取出有降血糖作用的毒性成分甙AA2.

实验证明:

1.抗菌作用体外实验证明:苍耳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乙型链球菌有抑制作用,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丙酮或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红色毛癣菌也有抑制作用.

2.对呼吸、血压及心脏的作用苍耳子注射液静脉注射能使麻醉兔及狗的血压下降,并明显增加呼吸幅度和频率.对清醒状态的家兔也具有兴奋呼吸和降压作用.对离体豚鼠心脏出现短暂的抑制作用.

3.镇咳作用用苍耳子煎剂给小鼠灌胃对二氧化硫(SO2)及氨水所引起的咳嗽有止咳作用.

4.对血糖的影响苍耳子中的甙类物质AA2能使正常动物的血糖下降,但不能降低四氧嘧啶所引起的大鼠高血糖.苍耳子中所含甙类性质的鼠李糖, 不但不能增加动物肝糖元的形成, 反而促进糖元减少.如果先注射鼠李糖, 以后再注射肾上腺素,则后者的血糖升高反应减弱或消失.这可能是由于鼠李糖已使肝糖元减少所致.

药性论述

【功效分类】解表药;止痛药;宣肺药

性味

味苦;甘;辛;性温;小毒。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苦。”

③《品汇精要》:“味苦甘,性温,有小毒。”

归经

入肺、肝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②《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③《本草求真》:“入肝、脾。”

④《会约医镜》:“入肝、肾二经。”

功效

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

主治

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

各家论述

①《神农本草经》:“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

②《本草拾遗》:“浸酒去风,补益。”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填髓,暖腰脚。治瘰疬、疥癣及瘙痒。”

④《本草蒙筌》:“止头痛善通顶门,追风毒任在骨髓,杀疳虫湿匿。”

⑤《本草正》:“治鼻渊。”

⑥《本草备要》:“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去刺,”

⑦《玉楸药解》:“消肿开痹,泄风去湿。治疥疠风瘙瘾疹。”

⑧《要药分剂》:“治鼻息。”

⑨《会约医镜》:“疗诸痔。”

⑩《本草再新》:“治目痛。”

⑾《本草汇言》:枲耳实,通巅顶,去风湿之药也。甘能益血,苦能燥湿,温能通畅,故上中下一身风湿众病不可缺也。

⑿《本草正义》:苍耳子,温和疏达,流利关节,宣通脉络,遍及孔窍肌肤而不偏干燥烈,乃主治风寒湿三气痹著之最有力而驯良者。又独能上达巅顶,疏通脑户之风寒,为头风病之要药。而无辛香走窜,升泄过度,耗散正气之虑。以视细辛、羌活等味,功用近似,而异其态度;即例以川芎、白芷等物之以气为胜者,犹难同日而语,但和缓有余,恐未易克日奏功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用药禁忌

1.血虚之头痛、痹痛忌服。

2.《唐本草》:忌猪肉、马肉、米泔。

3.《本草从新》:散气耗血,虚人勿服。

附注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苍耳草: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皮肤湿疹。

苍耳全草亦供药用,治急、慢性胃肠炎,菌痢。

用量:苍耳子3~9g;苍耳草1~2两(30-60g)。

药方选录

①治诸风眩晕,或头脑攻痛:

苍耳仁三两,天麻、白菊花各三钱。(《本草汇言》)

②除风湿痹,四肢拘挛:

苍耳子三两。捣末,以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呷。(《食医心镜》)

③治大麻风:

苍术一斤,苍耳子三两。各为末,米饭为丸,如梧子大。日三服,每服二钱。忌房事三月。(《洞天奥旨》)

④治疥癞,消风散毒:

苍耳子炒蚬肉食。(《生草药性备要》)

⑤治妇人风瘙瘾疹,身痒不止:苍耳花、叶、子等分,捣细罗为末。每服以豆淋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⑥治鼻流浊涕不止

:辛夷半两,苍耳子二钱半,香白芷一两,薄荷叶半钱。上并晒干,为细末。每服二钱,用葱、茶清食后调服。(《济生方》苍耳散)

⑦治目睹、耳鸣:

苍耳子半分。捣烂,以水二升,绞滤取汁,和粳米半两煮粥食之,或作散煎服。(《圣惠方》苍耳子粥)

⑧治牙疼:

苍耳子五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热含之,疼则吐,吐复含。无子,茎、叶皆得用之。(《千金翼方》)

⑨治疔疮恶毒:

苍耳子五钱。微炒为末,黄酒冲服;并用鸡子清涂患处,疔根拔出。(《经验广集》苍耳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2683.html

更多阅读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简介防风是一种微温性的带有甘甜味并伴有辛味的解表药,主要对肺、肝经与膀胱经以及脾经起主要作用,在许多人眼里,还不是非常清楚防风的功效与作用,甚至还不知道防风长啥样,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防风的功效和作用

白茶的简单功效与作用 黄茶的功效与作用

白茶,又称福鼎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顾名思义,这种茶是白色的,一般地 区不多见。白茶有很多的功效与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白茶的简单功效与作用——工具/原料白茶功效白茶的简单功效与作用——步骤/方法

四妙丸的功效与作用 三妙丸的功效与作用

四妙丸的功效与作用——简介四妙丸是由苍术,牛膝,黄柏(盐炒),薏苡仁制成的药物。下面小编说一下它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教。四妙丸的功效与作用——方法/步骤四妙丸的功效与作用 1、增强胃动力,滋养脾胃。四妙

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很多乙肝患者只知道白芽根可以治疗乙肝,但并不清楚白芽根的功效与作用,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让更多的患有乙肝患者的朋友们在使用白芽根的时候,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白茅根的功效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1、

乌龙茶功效与作用,乌龙茶的好处 乌龙茶功效与作用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我们可以通过乌龙茶的制茶工艺了说明乌龙茶是什么茶。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功效与作用,乌龙茶的好处

声明:《老中医解析:中药苍耳子的功效与作用,苍耳子图片,苍耳子的副作》为网友满池烟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