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易怒、无法接受批评? 孩子脾气暴躁易怒



某幼儿园的一角,下课时间,孩子们正排队轮流玩玩具或游戏器材,但见一个孩子不愿排队,霸道的大哭大闹,不想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排队。

这样的孩子往往是独生子女,他们不容易接受排队、等待,且多半会用哭闹的方式,吵着要先玩。

由于孩子生得少,家里经济负担较轻,父母大多会尽可能满足孩子所有一切的需求,不管是不是孩子真的「需要」。许多独生子女更是从小在有求必应的环境中长大,要什么有什么。

这些被宠坏的孩子,一旦脱离父母的保护,进入团体生活,发现有人会对他说「No」,于是在开始要学习妥协、配合、退让时,可能会产生适应不良或是挫折感。若是个性较敏感,或是抗压性不足、挫折忍耐度低的孩子,可能因无法调适而产生性格上的偏差。

耐挫力亦即挫折容忍力,是指一个人遇到失败时,所能忍受的程度,一个挫折容忍力低的孩子,抗压性低,只要遇到一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无法忍受,往往直接反应在情绪上面。

以中国的现象为例,这群多达一亿人口的独生子女,普遍被称为小皇帝、小祖宗或是独苗(也被谑称为独苗苗),这批独苗苗在心理和人格方面的缺陷程度,比想象严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自杀率大约是十万分之二十三,远远超过世界平均的十万分之十三。多数学者认为,这和一胎化政策导致独生子女耐挫力不足,明显有关。

华人父母迷思: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由于独生子女父母总是尽心尽力付出,为子女护航、代劳,希望孩子的生活可以较为顺利,因此相对的也使他们丧失面对挫折的经验,使得孩子遇到挫折和打击时,容易用消极的态度去面对,少有正面、积极迎向挑战的勇气。

担任专业临床心理医师超过二十五年的亲子教育专家麦德琳.雷文(MadelineLevine),在《给孩子金钱买不到的富足》中引述小儿科医师史波克(Spock)博士所说:「没贴过OK绷的孩子,就是没有获得父母良好的教养。」同时指出,在孩子的一生中,每个阶段都要面对各种挫折、失望、挑战和机会,如果父母难以忍受让孩子承受苦恼,不假思索的插手干预并且控制孩子学习的话,必然会妨碍孩子继续攀爬的能力。

而中国学者对于独生子女及其父母教养进行研究时发现,双方普遍形成一种「蛋壳心态」,也就是说,对于「唯一」的孩子,为人父母者存在着「含在口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摔破」的矛盾心理,生怕有个闪失,造成父母对孩子过度的呵护和宠爱。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更是华人父母的迷思之一,父母总是竭尽所能的提供孩子舒适安全的环境,和优越的成长条件,让孩子免受挫折,不必吃苦。而家庭环境好、有钱一点的,对孩子更是要什么有什么。

这些父母不会强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很容易对孩子妥协,例如: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水果,就不让他吃;孩子不喜欢喝白开水,只爱喝饮料,也不会强迫他喝水;不想上学,就动辄请假,让孩子予取予求。在这种教养环境下教出来的孩子,又「娇」又「骄」,耐挫力变差,孩子的心灵就像那层脆弱易碎的蛋壳,一旦碰到挫折就情绪激动、或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因而绝望而放弃。

孩子易怒、无法接受批评? 孩子脾气暴躁易怒
问题根源:父母过度要求子女完美

「耐挫力低的孩子,其实他的父母也受不了挫折,」台北教育大学幼儿与家庭教育学系教授翁丽芳一语道破一般人对独生子女耐挫力低的迷思。

翁丽芳说,现实社会中,由于「满分」教育的迷思,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灌输要考高分、成绩要好,一味追求学业上的成就,其实是父母无法承受挫折──孩子功课不好的挫折。由于现行的教育制度太喜欢打分数,因此父母不容许孩子拿到不好的分数,于是花大把的钱让孩子去补习,以补孩子不足的分数。

如果父母能够接受每个人都有长短处和优缺点,例如孩子数学不好,但作文很棒;不会唱歌,但很会画画……,就不会对孩子要求过高。父母要能接受孩子的成就,也要能接受孩子的错误和失败,孩子才能学会承认自己某些课业表现比别人不好,承认自己某些能力不能超越别人,或是能够自觉有其他长处可以比他人更棒,进而从中学习忍受挫折。

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教授黄迺毓认为,过度完美主义好像成为现代病,现代人普遍过度要求完美,也是造成现今孩子耐挫力偏低的原因之一。她说,很多事情会半途而废,通常都是因为太要求完美所致。

由于父母对孩子期待很高,造成孩子对自己的期望标准也提高,一旦目标超过能力范围时就越难以实现,挫折感就会越大,挫折容忍力也随之降低。到最后,因为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因为做不到完美,就成为失败、放弃的借口。

根据中国张庆守等多位学者研究指出,父母会尽量去满足小孩的需要,即使是不合理的部分,也因担心孩子遭受挫折及委屈,因而削弱了独生子女因应挫折的能力,导致孩子缺乏适应社会和生活挫折的能力、缺乏意志的自我控制能力;但反之,若对孩子教养态度是拒绝、忽视,也容易引发儿童挫折感,导致产生攻击行为。

行为特质:易夸大挫折而情绪失控

叶郁菁同时发现,由于在家中被称赞、呵护较多,在团体中,独生子女也比较容易争宠。例如,老师在带领团体讨论时,独生子女很喜欢发表言论,也希望别人听他说,但是其他小朋友在说话发表时,他们就会表现得心不在焉,或者常常否定他人的回答。若是老师刻意忽视或不叫他的名字,孩子就会出现焦躁不安、发怒、哭闹的情绪,甚至对老师的管教置之不理。

学者研究同时指出,独生子女因为缺少竞争经验,对失败挫折的情感经验即显得不足,经常会出现一些非理智的反应,象是考试没有考好、成绩不如预期,容易出现灰心、沮丧、悲观、失望或自暴自弃;而出现缺乏自信、害怕自己能力不够、自我否定等负面心态,而不易坚持,容易放弃,持续力差;或是容易害怕困难的情境,遇到挫折就表现出极大的情绪波动,容易失落;甚至把一点点小挫折,夸大其严重性。

在人际关系方面,独生子女因为缺乏与他人协调合作的机会,或因自身社交能力较弱,在人际问题上也很容易感到无能为力。

综合上述教育学家的研究分析,耐挫力低的孩子,普遍显现出意志不坚、无法坚持到底、容易放弃、任性妄为、固执、易怒、没有自信等的行为特质。

培养耐挫力:提早让孩子面对困难

要避免教养出「蛋壳」小孩,从小就要培养独生子女自我管理情绪、接受挫折、学习管理挫折等经验,否则,孩子长大了招架不住挫折,父母反而会深受其害。

台安医院心身医学科暨精神科主任许正典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个案在看诊时,冷笑的对着他说:「小时候他们(指父母)没有折磨我,长大了,我就来折磨他们。」许正典当场愣了一下。事后,许正典仔细思索,他才恍然体会出,原来换另一个角度思考,发现「折磨」两字就是代表挫折、琢磨,如果小时候不让孩子体会什么是挫折,不让他历经挫折,孩子就不能琢磨成一个宝石。

「如果父母不能够警觉,从小像养鸭子一样,把自认最好的一味用灌、用喂的给小孩,长大了他就令人宰割,或换你任他宰割。小时候你不折磨他,长大了他就来折磨你。」许正典语重心长的说。

大多数父母,尤其是独生子女父母,或许会很舍不得让孩子到外面的世界,试试身手、与困难碰撞。但是如果孩子没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发掘管理挫折的方法和机会的话,即使外表上看似在成长,但实际上并没有累积出自我控制、不屈不挠、忍受挫折和管理焦虑等必要的自我管理能力。

而那些发现自己内心有能力再站起来,继续向前行的孩子,已发展出一套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弹性。有了这些能力,他们才能决定爬多高,也能体认将面临更复杂的问题。

「孩子本来就是在错误中学习,」然而许正典认为重要的是,「要孩子学习挫折忍受力,要让孩子先学会表达和分享。」

孩子若能学会表达挫折的感觉,和别人分享情绪时,一旦遇到挫折,他就知道可以听听别人的意见,让他的情绪有出口,就不会陷入孤单的情境中而无法自拔。当他们碰到挫折困难时,比较会用宽阔的心胸、乐观开朗的态度,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去安慰鼓励自己,恢复自信之后,再度出发。

就像孩子身上偶尔受点小擦伤,贴块OK绷,也等于是在提醒孩子,即使有伤口也是可以治好的,下次小心一点就好。这是在帮助他们累积经验,产生面对挫折的「抗体」,避免到了青春期时摔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

因此,父母们必须了解,当允许孩子拥有这样的机会,实际上是在帮助他们发展内在规范和行动能力,这些能力最终能让他们自己为他们的健康、和他们的人际关系做出良好的选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2718.html

更多阅读

卫生间、厨房漏水怎么办? 卫生间楼上漏水怎么办

卫生间、厨房漏水怎么办?——简介卫生间漏水一般可分为防水层损坏、排水管漏水、给水管漏水三种情况:1.防水层损坏判断:把地漏堵住,然后地面放水,30~40分钟以后注意观察楼下漏水的情况,如果楼下漏水严重,确定是防水层漏水。

sql脚本怎样保存、打开脚本文件? bat脚本打开文件

sql脚本怎样保存、打开脚本文件?——简介相信数据库对于软件开发、实施或者测试来说都不陌生,不论是创建数据库表还是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的一些操作语句,都需要脚本文件。以SqlServer2005为例介绍其操作过程,其他数据基本相同。sql

安卓手机无法上网怎么办? 安卓虚拟机无法上网

安卓手机无法上网怎么办?——简介手机有时候无缘无故无法正常上网很是恼人。也不知道具体什么原因,小编也几次碰到这样的情况。这里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手机无法上网常用的几个处理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哦。安卓手机无法上网怎么办?

脾气暴躁怎么控制? 小孩脾气暴躁怎么办

脾气暴躁怎么控制?——简介脾气暴躁的人,一般性格都比较急的。但也有例外的。那下面小编要说的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如何控制一直是个问题。那么小编来支几招脾气暴躁怎么控制?——方法/步骤脾气暴躁怎么控制? 1、深呼吸,心理想着要淡定要

声明:《孩子易怒、无法接受批评? 孩子脾气暴躁易怒》为网友倾酒向涟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