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这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理论热点,也是一个实践热点。我刚才进到我们学院的时候,看到我们楼下的一些橱窗、一些广告栏里面,都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样一些宣传。在北京的街头,在一些过街天桥上,大家都会看到一些标语,有24个字的内容,也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等这样一些标语。

引言: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怎么来的?2007年十七大的时候,我们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的关键词是体系。到了2012年十八大的时候我们叫三个倡导,就说出了这24个字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讲完这24个字,它下面有一句话,叫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这个意见里面明确提出,这24个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2014年的2月24号,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学习的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个最大的信号。从2月24号之后,在中宣部的统一安排下,报纸、媒体、网络、广播开始宣传这24个字,有了整版整版的广告,中央电视台专门有一个栏目,许多报纸都有栏目,开了好多的研讨会,大家都越来越关注核心价值观了。

改革开放35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初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重要性、必要性到底是什么?我讲我的一个看法,大家看这样的理解行不行?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这35年,我们发展特别快,变化特别大,取得的成就也举世瞩目、有目共睹。我们最大的成就是什么?这35年我们最大的成就是经济。35年前,我们基本上还是一穷二白,或者说没有根本改变,温饱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现在我们温饱解决了,初步小康了,下面是全面小康。我们的经济,改革开放前占世界第十一位,现在我们占世界第二位,我们是2005年GDP总量超过了英国和法国,2008年超过了德国,2010年超过了日本,这个成就巨大、举世瞩目。

我们现在的GDP世界第二,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注意不是综合国力,综合国力还包括军事、科技等还有一些差距,我讲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了。下面一个问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世界话语权是多少?这个答案不好说,但是估计大家都认为不到世界第二,就是它没有和我们的经济总量相匹配。我们怎么取得这样一种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这是对外。

对内,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了,各种思想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冲突,我们叫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大数据、云计算。年轻人的价值观、价值判断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独立性、差异性、多样性、可变性,变化太快了。我们要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多样化的价值判断。我们怎么凝聚社会共识?怎么引领社会风尚?现在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你说好,他可能说不好;你说它有意义,他可能说没有意义。我们怎么凝聚社会共识?怎么引领社会风尚?它需要有一个精神旗帜、思想引领和文化导向,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它在这样一个多变的、多元的、多样化的社会中来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风尚。

我觉得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作用。对外要有话语权,要有影响力,GDP世界第二了,我们的软实力、话语权要极大的提升;对内要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风尚。现在我们的影响力是经济,下一步要有文化,要有软实力,再往后要有核心价值观,要有世界话语权。这种价值观,我们讲起来有底气,别人听起来也服气。我们不仅有经济的影响力,而且有文化的影响力,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有国际的话语权。没有经济肯定不行,但是仅有经济也不行,还要有文化,还要有核心价值观,还要有社会公信力,还要有道德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概就起这个作用。这就是前面讲的为什么要在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崛起、经济奇迹已成事实的时候,这么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觉得是这样,一个城市要有城市精神,北京有北京精神,一个大学要有校训,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用最简单的几个字、几个词把我们学校的特征概括出来。核心价值观就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国训,它是一个至高点,它是一个文化软实力的内核,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要用这个东西来凝聚人心、引领风尚,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强大正能量。所以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前面讲的一些体会。

下面的课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来进行: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基本遵循;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路径。

一、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先说第一个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我们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较熟悉了。十七大我们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候,说它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第一是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第二是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是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第四是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规范。这样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动力、道德规范方面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和支撑的系统,我们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它特别重要,内容丰富;但是内容比较多,大家不容易记住。比如说第一,马克思主义,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包括了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家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包括了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第三,民族精神,五千年,时代精神,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第四,荣辱观,八荣八耻。这内容太丰富,同时也太多。当然我们大学生、研究生、大学老师没问题,但是普通老百姓要记住很困难。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有一个转换。怎么转换?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转换,这是我的基本看法。哪三个转换?第一,要从理论体系转换到格言警句。使它短小精悍、形象生动、琅琅上口、过目不忘、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第二,从理论界到人民大众的转换。从学术圈走向老百姓,使普通民众都能够了解和把握,不能只是我们大学生、老师、知识分子、公务员、党政干部知道,这还不够,要让最普通的老百姓感知它、领悟它、认同它,这是最重要的。第三,从知到行、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知和行是一对特别重要的范畴。知,古代叫知,今天就是理论了;行,古代叫行,今天就是实践,今天我们叫理论联系实际,古代有一个特别好的词叫“知行合一”。知和行的问题上,中国古代至少在两个问题上有争论:一是谁先谁后,二是谁难谁易,谁困难一点谁容易一点。一部分人认为是知先行后,但另一部分人认为是知后行先,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第二,谁难谁易,有人认为知难行易,有人认为知易行难,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家在最后一个问题上取得共识,不管是知先行后、知后行先,不管是知易行难、知难行易,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没有分歧。今天我们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知行合一,它不仅是个知的问题,而且是个行的问题,就是要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

下面我围绕着第一个转换,再稍微多说几句。第一个转换,就是从体系过渡到核心价值。我们先看西方的核心价值,西方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让我们在座的老师、同学回答,大家的答案应该基本一致,西方的核心价值就是:自由、民主、平等、博爱。这和它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是相连的,从《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延续下来的,这是它的核心价值。我一定要补充一句,就是西方的核心价值,特别是美国,它有双重标准。比如说斯诺登“棱镜门”事件,美国为了所谓的国家安全反恐,长时间地监控对手,也监控盟友,监控领导人,也监控老百姓。这就侵犯了个人的隐私、自由、安全等。所以它有双重标准,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让我们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回答,答案就不一样了,就会有分歧了,很可能五花八门。你认为这个是,他认为那个是,好像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我认为这三个词特别重要,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这三个词就是:仁者爱人、和而不同、礼义廉耻。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它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与大家交流。

我先说中间这个词,中间这个词叫和而不同,大家都知道这个词是孔夫子讲的。孔夫子在《论语》中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内在精神和价值追求,中国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和文化,它追寻的目标是和、和谐。大家看,中国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强调天人合一;在辩证法上,我们强调合二而一;在价值观上,我们强调和而不同,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讲的要照顾彼此的关切,实现双赢、互赢、共赢;在处世观上,我们强调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

大家看,中国文化至少形成了这样一个系统,就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合二而一的辩证法,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追求和谐。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文化是一种和文化或者和谐文化。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话,还应该记得,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文艺表演时升出来的几个字,用不同字体撰写的,那就是和,以和来反映、代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我再举几个北京的例子,北京有颐和园,有雍和宫,一个颐和园,一个雍和宫,中间一个字都是和。北京还有一个地方也特别有名叫故宫,老师同学要问了,故宫没有和,我告诉大家,故宫里面有三大殿,分别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有一个和字。太和、中和、保和说什么呢?说我们每个人你都面临着三种关系。哪三种关系呢?第一,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今天叫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这就是太和。第二,人与人的关系。我们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团队,要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是中和。第三,人自身心灵的平和。现在社会比较浮躁、比较急功近利,我们怎么把握住自己?习近平总书记讲要有定力、有担当、有底线,或者像人们说的有一种超然或淡定,就是自身心灵的平和,这叫保和。太和、中和、保和,分别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自身心灵的平和,就这三种关系,都说出来了。所以中国文化追求的是和与和谐。

我们知道,和是中华文化追求的目标。那么大家也知道,中华文化更强调做人,怎么做人?我们叫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做人摆在最前面,然后才能谈别的,做事先做人。那怎么做人呢?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第一个词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仁者,这个仁者,就相当于我们今天讲的好人,有责任、有担当、有追求、有奉献,古代叫仁者。什么是仁者呢?后面两个词是定义,仁者,爱人,你不能只爱自己,要爱别人,要爱他人,己欲利而利人,自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古代有一句话叫做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发达了、有钱了、暴富了,你要仁者爱人,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你要献爱心、做公益、做慈善、讲奉献。这就叫仁者爱人,叫达者兼济天下。如果我就是个普通人,没有多少钱,就是个普通老百姓,那怎么办呢?最后一个词适用于所有的人,不管你官大官小,不管你钱多钱少,你都要知道什么是礼,什么是义,什么是廉,什么是耻。

中国古代有一个思想家叫管子,他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一个国家就像房子一样要有几根支柱把它撑起来,他说撑起我们国家的这四个柱子就是礼义廉耻。少一个都不行,少了一个这个国家就像这个房子一样,有坍塌的可能。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中国文化,刚才我讲的这个仁是上限,仁者爱人是很高的标准。它还有一个下限:耻,最后一个字耻是底线。中国传统文化有三句话:第一句话叫好学近乎知。就是这个事情我不知道,我专心致志地去学、认认真真地去听,这就叫好学近乎知。第二句话叫力行近乎仁。这个仁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比如我们高校的同学,利用暑假或者别的时间去支教、去做志愿者、去做公益,这就叫力行近乎仁。第三句话叫知耻近乎勇。这个耻是个底线,我做了这个事情以后,我感到很纠结、很痛苦、很后悔,它突破了我的底线,这个事情我不该做,这叫知耻近乎勇,证明这个人良知未泯,还有得救。大家看,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确实有层出不穷的假冒伪劣、花样翻新的坑蒙拐骗,它是一个社会问题、法律问题;同时它也是个道德问题、文化问题,说到底是羞耻感的缺失,没有底线了。没有耻,我们就叫无耻,没有德我们叫缺德。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人,已经到了缺德和无耻的地步,就是他没有底线,只要赚钱,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能做出来。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有了地沟油、瘦肉精、问题奶粉、染色馒头。

大家看这三个词,和是中华文化的目标,仁是做人的上限,耻是做人的底线。我们知道了西方的核心价值,也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下面的问题是怎么概括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这个问题就尖锐地摆到了我们面前,西方有它的核心价值,传统文化有它的核心价值,那么我们今天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不能没有,就像我刚才讲了,一个学校要有校训,一个城市要有城市精神一样,这个东西不能没有,所以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到了我们面前。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过渡到社会主义价值观观。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开头有一段话就讲,为什么我们过去叫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今天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了四句话,我觉得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就是这个核心价值体系很大,它的内核是核心价值观。第二,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第三,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第四,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这四句话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它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它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它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这四句话把体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必要性说清楚了,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系讲清楚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下面我们讲第二个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大家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今天讲的24个字,它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按照现在的解读,这是指国家层面,就是我们的国家应该是富强的、民主的、文明的、和谐的。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按照现在的解读,这是指社会层面,就是我们的社会应该是自由的、平等的、公正的、法治的。第三,按照现在的解读,指公民层面,就是我们每一个公民、每一个老百姓、每一个个体,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觉得这对我们每一个公民来讲,可能更加具体,就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和中华儿女,首先要爱国;其次要敬业,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我们叫爱岗敬业;第三要讲诚信,诚信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诚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和任务;最后一个友善。

下面围绕着这三个层面,我再比较快的把这24个字过一下,因为它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大家听一下就行了。第一,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主要落脚点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是国家层面。这里有四个词:第一个词是富强,富强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美好夙愿,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价值目标。第二个词民主。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始终高扬的旗帜,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个词文明。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我们所有的物质创造、精神创造最后都要体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最后一个词是和谐。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第一,国家层面。

第二,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它的落脚点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它落脚到社会。第一个词自由,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第二个词平等,平等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第三个词公正,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我们现在特别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权力公平、起点公平、制度公平、规则公平,还有一个教育公平。最后一个词法治,刚才讲了法治也特别重要,法治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什么是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法治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以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第二个层面。

最后一个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的落脚点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公民。第一个词爱国。爱国是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二个词敬业。敬业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第三个词诚信。诚信是道德大厦的支点,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第四个词友善。友善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展现。这四个词,刚才我讲了,诚信特别重要,现在我把诚信再多说几句,中国传统文化是特别强调诚信,以诚待人,诚信为本,中国古代好多商家把诚信看得很重要。下面我举个例子,我们看孔子是怎么讲诚信的。

一次上课的时候,孔子的弟子(我们今天叫学生)问老师:先生,你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哪三样东西是最重要的?孔子想了想,说这三个东西最重要:一是诚信,二是粮食,三是军队。诚信是为人之本;民以食为天,老百姓要吃饭;军队要保卫国家。这三个东西最重要:诚信、粮食、军队。弟子们都说,老师说的对,我们都同意。但是这些学生又问:“老师,如果说万不得已,在这三个中要去掉一个,那去掉哪个呢?”孔子想了想,这三个都重要,真是不好办,但是实在不行,那就去掉军队。就是我要守诚信,老百姓要吃饭,这两个东西不能少,诚信和粮食,把军队去掉。好,学生讲,我也同意。但是学生又问:“如果迫不得已,再去掉一个怎么办?”这时候孔子想都没有想,马上说去掉粮食。也就是说,宁愿饿死也不能失掉诚信。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诚信为本是这样讲的,我们今天在这方面还要花很多的气力来做这个事。这三个层面讲了24个字。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面我们说第三个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我们今天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么看待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也绕不过的问题。2015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周年,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怎么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下面讲一讲我的一些看法以及观点,与大家交流。

五四新文化运动形成了两大口号:一是科学与民主。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北大精神、五四精神,没有哪个词比这两个词更重要了,一个是科学,一个是民主,科学是赛先生,民主是德先生,这两个词最重要。二是打倒孔家店。这两个口号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什么意思呢?前面这个口号,讲怎么对待外来文化,怎么对待西方文化,要学科学与民主;而第二个口号讲怎么对待自己的文化,怎么对待故有文化,怎么对待传统文化。科学与民主讲怎么对外,打倒孔家店讲怎么对内。

今天我们怎么看这两个口号?怎么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我讲我的观点:第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强调科学、民主、思想启蒙、个性解放,它的正面意义、积极的作用必须充分肯定,这是前提。第二,今天我们回过头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它的局限性,而且这个局限性好像还比较明显。这个局限性是什么?一百年前,那个时候的人们对西方文化基本上只有肯定,没有否定,把西方文化与科学民主实际上是划了等号,就是西方文化就等于科学民主,科学民主就等于西方文化,所以只有肯定,没有否定。同时,它对中华传统文化基本上只有否定,没有肯定。为什么呢?他把中华传统文化和封建糟粕划了等号。这是两个划等号,一个是把西方文化与科学民主划等号,一个是把传统文化与封建糟粕划等号。五四的时候很多知识分子包括北大的一些学者们,大多都以反传统的面貌出现,批判这个文化传统,所以才会有打倒孔家店这个提法。那么五四这样激进的反传统造成了一种文化焦虑或者叫文化紧张,这个传统文化还有没有救,还有没有价值,还有没有希望。一些人进行反思,就好象这个钟摆一样,摆过去又摆回来,摆的力量越大,反斥的力量也越大。五四这样激进的反传统就使一些知识分子反思这个东西。最早出来反思的一个学者叫张申府,张申府也叫张崧年,他是北大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著名专家张岱年先生的哥哥。他说五四这两个口号都对,但是五四这两个口号不完全不完整,要加以补充,使他更加完整,更加完善。怎么补充呢?他说第一句话打倒孔家店,后面要加一个救出孔夫子,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要区分精华与糟粕,孔子、儒家、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糟粕要剔除,精华要保留、要传承、要发扬、要光大。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这个就叫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第二句话科学与民主,后面要加一个第一要自主。什么意思呢?科学民主是西方的,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特征,科学民主我们要,但是第一要自主,什么意思呢?就是要以我为主,要保留文化的主体性,而不能被他化,或者说被西化,要以我为主,保持文化的主体性。这是张申府开始反思了。我觉得张申府这两句补充的特别有意义,打倒孔家店加一句救出孔夫子,科学与民主加一句第一要自主,特别有意义,特别有价值。下面我们看毛泽东,1938年10月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命题,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的德国,他本质上也是西方文化、西方的主义、西方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到了中国,要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哲学相结合,要中国化,以我为主。

下面我们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这100年,我们是怎么对待传统文化的,我把他概括为三个时期三个词。第一,五四时期是看不起。五四的时候,中国的知识分子包括北大的一些学生大多都以激进的、批判的、反传统的面貌出现。比如说吴稚晖和毛之水是当时北大两个有影响的学者,都说过一些比较极端的话,他们说所有的现装书打开一看,不到半页必有发昏做梦的话,甚至说所有的现装书都要扔到茅厕里去。大家知道鲁迅还有一段话,他是这样讲的,他说中华文化五千年是一本书,这本书满篇都讲仁义道德,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最终从字缝里读出了两个字:吃人。第二,文革时期是看不到。为什么?大家知道文革时候的口号是“打倒帝修反、批判封资修”,封指传统文化,资指西方文化,修指前苏联东欧文化,对传统文化更加持一种批判态度。文革的时候,文化封闭文化箫条,文革后期我们是8亿人,当时有一句话叫做8亿人8个戏。这个是什么意思呢?8个样板戏,8个样板戏里面6个是京剧,还有2个是芭蕾舞,一个叫红色娘子军,一个叫白毛女。下面是现在,现在是怎么回事?现在是看不懂,五四看不起,文革看不到,我觉得看不懂可能更危险,看不懂就没有文化传承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文化传承,了解传统文化,怀有一种敬意、一种同情的了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对中华文化要有一种客观的、科学的、敬意的态度。

下面我简单的说一下这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传统文化的时候,他是怎么表述的。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的时候谈中国梦,他说实现中国梦就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他在讲中国道路的时候,没有只讲这30多年,他分4个层面来讲。第一,中国道路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走出来的;第二,中国道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探索中走出来的;第三,中国道路是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中走出来的;第四,中国道路是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传承中走出来的。讲中国道路离不开中华文明,讲30多年离不开五千多年,中国道路与中华文明是内在衔接、相互贯通的。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2014年的8·19讲话,讲到传统文化的时候,他提到四个讲清楚。他说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的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基础。这里面提到四个精神:一是精神追求,二是精神基因,三是精神标识,四是精神支撑。

2013年的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考察,他专门去了曲阜,看了孔子研究院。孔子研究院院长是一个学者叫杨朝名,他送给总书记两本书,一本书叫《孔子佳语通解》,一本叫《论语全解》。总书记说这两本书我要带回去好好读一读,这就释放出一个信号,传统、儒家、孔子的当代意义。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要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2014年2月24号,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两个词很重要,一个是立足,一个是根基,不能没有,这是讲重要性。下面他讲内涵,他说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概括了6个方面: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样就把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当代价值概括出来了。在我们党的领导人中,这样明确具体的概括这6个方面,可能还是第一次。

第一,讲重要性;第二,讲内涵。但仅仅讲到这还不够,还要讲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有鉴别的加以对待,要有扬弃的予以继承。他特别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特别重要。什么意思呢?就是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既不是一塌糊涂,也不是一无是处,要彻底打倒;但是它也不能包治百病、包打天下。把它贬的很低很低,可能不合适;但是认为他包打天下、包治百病肯定也不合适。我们要具体分析,要创造性转化,要创新性发展。这样把该说的都说到了:第一,重要性,立足根基;第二,六方面的内涵;第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与路径

现在讲最后一个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与路径。大家现在看到PPT上出现了五句话: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现在做的主要事情,写的这篇大文章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讲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更好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在这一点上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前面讲了世界在变化、变革、变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多元、多样、多变,我们面临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多样化的利益诉求,怎么引领社会风尚,怎么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起这个作用。这是第二句话。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这里面有几个东西特别重要:一是人民致上,二是公平正义,三是法制中国。这些理念激发人民推进改革、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把改革推向前进。这是第三句话。

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和谐的价值支撑。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展很快,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怎么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这就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支撑。

第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刚才我讲了我们的硬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GDP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了,现在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增加我们的国际话语权,使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使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有更大的影响力,让西方主流媒体、西方的官员老百姓也能够听懂,能够听进去,甚至认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以此提升我们的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主要是这么5个方面。软实力和硬实力有什么区别?硬实力是靠强势,硬实力是一种强制力;而软实力不是,软实力是靠吸引力。软实力这个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虽然这个概念不是我们提的,但是我们有很多语言接近这个意思,比如说我们叫“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讲的就是软实力。硬实力靠强制,软实力靠吸引,它是一种同化的力量、感化的作用,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认同这种价值观,按这种价值观行为、处事、做人,用中国古代的诗词来表述那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核心价值,文化软实力。

我前面讲了核心价值观有对内对外两方面的功能和要求。我先讲对内,核心价值观对内就要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重大课题。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他讲国无德不信、人无德不立,他讲核心价值观就是国家的大德,他讲我们同学们要讲这个德,他讲要勤学、修德、名辩、笃实,他讲这个德就好比人生第一个纽扣,第一个纽扣扣错了其它都扣错了。

这里我要讲三句话:第一,美丽中国既是生态文明的概念,也是道德文明的概念。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美丽中国这个概念是在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这部分讲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个专门的部分来写,写的非常好,叫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色发展、低炭发展、循环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个理念非常好。我要说的是美丽中国虽然是在生态文明部分讲的,但是它不仅具有生态文明的意义,也具有道德文明的意义,它不仅是个生态文明的概念,也是道德文明的概念,就是说美丽中国首先要生态文明、山清水秀,空气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雾霾严重当然不是美丽中国;但是道德示范、价值失迷、文化失衡、社会失信、人文精神失落、主流价值观边缘化、道德底线下滑、社会公信力下降,也不是或者叫更不是美丽中国。什么是美丽中国呢?它应该包括两条:一是生态文明,二是道德文明。它是生态文明与道德文明的统一,山清水秀与道德提升的统一,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的统一,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统一,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统一,这才是美丽中国。大家看现在我们讲的一些英雄模范人物,有时候叫最美: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护士,这里讲的就是道德文明,只有生态文明加道德文明,自然环境加人文环境,这才是美丽中国。这是我说的第一点。

郭建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第二,我们今天既要讲民主的德先生,也要讲道德的德先生。什么意思呢?我刚才讲了,100年前中国人的道德、诚信、社会公信力没问题,精神文明是我们的强项。我们也有弱项,有两个东西比较弱:一是科学,二是民主。五四运动的时候我们特别强调科学和民主,这两个是我们的弱项。大家想一想,100年过去了,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看到了什么,原来我们的弱项强了,特别是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神十太空遨游、蛟龙号深海潜底,科学大大的发展,民主也在推进的路上,原来的弱项确实变强了;我们还看到原来我们的那个强项好象变弱了,道德、诚信、公信力、做人原来是我们的强项,但是现在变弱了,有的还相当严重,这是令人感到遗憾的、甚至是痛心的。所以,我们今天既要讲民主的德先生,也要讲道德的德先生。

第三,大国崛起既是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现象。我们讲大国崛起、讲中国梦、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经济是肯定不行,但是仅有经济也不行,一定要有一个思想与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年关于文化讲了很多话,他是从战略上讲的。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增长;不仅是经济发展,而且是文化发展;不仅是经济繁荣,而且是文化繁荣。所以我们要强调核心价值观建设。好,这是对内。

对外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要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叫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也创造了中国奇迹,怎么让国际上特别是西方能够了解、能够接受、能够认同。我们现在有一个重大项目叫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就是中国故事国际表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打造好中国话语体系。我们的GDP世界第二,还要有中国的价值观念与它相匹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我们的软实力,增强我们的话语权。这两个方面:一是对内,二是对外。

文化软实力的比拼说到底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我刚才讲了,核心价值观就像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就像一个学校的校训,它是我们国家的国训,它是制高点,它是最上游的。文化软实力的比拼说到底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对内要崇德向善、具有凝聚力,对外要争取取高合众而不是曲高和寡。

我们把2014年中央政治局的体学习再说一下,2月24号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进行第13次集体学习。它是两个主题: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这一段时期我们对传统是比较重视了。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初二的学生写汉字,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产生了非常良好的积极的正面作用。中央电视台2014年春节还做了一个事,家教家风是什么?家风、家教、家训、家规是中华传统文化。大家知道,西方是个人的文明,我们更强调家庭,家和万事兴。一个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个家风家教是什么,说到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和传承。我们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都强调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习近平讲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2014年5月24号,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参加亚信峰会,开完会以后他在上海考察,又专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的特别具体也很到位,他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合一,他又加了一句,不仅要知行合一,而且要行胜于言。首先要知行合一,知和行里面行胜于言,就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践行,培育是基础,践行是关键,说的天花乱坠不做毫无意义,所以我们要把它和自己的本质工作结合起来,不是束之高阁,不是抽象教条,而要具体的落实,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他还特别强调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的生活规范,和我们的学习、工作融为一体,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我们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起到它的作用。一定要和我们具体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发挥它的积极的正面的引导作用。这就是前几天总书记的讲话,讲的特别细,也特别到位。

到这里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方面的问题都讲了。第一,讲为什么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讲到了基本内涵;第三,讲到和传统文化的关系;第四,讲它的意义和路径。

最后,我想用这么两句话作为今天下午讲课的结束:第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一定要体现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定要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作为引领、作为内涵、作为支撑,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民族的复兴是难以想象的。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传承创新、发扬光大,走出去要有话语权、有软实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中国的社会进步最终一定要体现为中国人的进步。现在我们的手机、微博、电脑,很多人有房有车,路也宽了,五星级大饭店、立交桥、动车、高铁等,这都是进步。这些进步都还是物质层面的,我们叫硬件,现在很厉害,有些硬件不比国外弱,有很多还强过他们。下一步是增强我们的软件,要体现人的进步,就是人的精神气质、健康人格、道德水准、文化修养有一个整体的提升。说的白一点,不能永远当土豪,要提升自己。如果我们体现为人的进步,那么中国式过马路就不会出现,老人跌倒要不要扶就不会是问题,地沟油、瘦肉精就更不会出现,这就体现中国人的进步。一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二是中国人的进步,这两个事情都不容易,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起来努力,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追求和担当。

我要说的大概就是这些内容。今天下午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听课的状态非常好,大家听的也是很认真,我觉得这也就体现了我刚才讲的中国人的进步,这就是一个具体的体现。下午的课就说到这。谢谢大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2956.html

更多阅读

个人心得:正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个人心得:正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简介成功=刻苦努力十方法正确+少说废话。从这个大家公认的公式。我们可以知道,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三要素之一,如果只有刻苦努力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而没有正确的方法,是不能取得成功的。法国的物理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社会主义价值观手抄报

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鲜明肯定普世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来引起激烈争论的

声明:《郭建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为网友阳光下的承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