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习俗老理儿大全



  古人是如何过年的:从腊八到填仓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过年的来历: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

"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

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

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

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会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

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

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除夕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过年,习俗老理儿大全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春联),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放鞭炮),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拜年)。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过年基本上分为两段: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小年)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第二阶段,是从正月初一的正旦、春节到正月廿五日填仓节这段时间,俗称“新年”。过年期间,还包括了许多小的节日,这也与西方的节假日有着显著的区别。

具体说起来,“过年”是祭灶、除夕、过年、吃饺子,走亲戚、元宵节和填仓节等一系列节假日的总称。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续集:http://hi.baidu.com/hzzccn/item/75ff85a937473e716cd45592

辞灶后,据说是诸神上天,百无禁忌,民间家贫不能成礼者多在此时嫁娶,谓之“乱岁”。古代称大寒后10日为阳宅乱岁,嫁娶无禁。现在农村还多在年底结婚。

关于灶神,在我国说法颇多。有人说,灶神是上古人物祝融。祝融是火神,被民间转为灶神。《礼记?礼器》中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另外,《淮南子?汜论》则说:“炎帝作火,死而为灶。”高诱注:“炎帝、神农,以火德天下,死托祀于灶神。”

第三种说法是根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说的,认为“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

在豫北一带,称灶神为“元皇灶君”。相传,元朝末年为了维护蒙古族政权,不准民间施用铁制兵器。每十家只准用一把菜刀,派一名士兵监督,谓之“家鞑”。家鞑无恶不作,百姓们恨之入骨,因此发生过杀死家鞑的事件。元朝统治者就责令家家敬奉家鞑为一家之主,每年为家鞑奉献一匹马作为坐骑,腊月二十三日让他们进京述职。因为百姓无钱买马,后来改成一只鸡。所以每年祭灶都有鸡。

祭祖:三十晚上开门请祖,将宗亲三代写在红纸上,两边写“早晚一炉香,清晨三叩首”最上面写五句家训(我们家是这样)

广陈供品,有五个碗五双筷子,五只酒盅,碗里装贡品,鱼,肉,这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的我家是随便,炸一些东西什么的,然后将五只酒盅里倒满酒,点著火,焚香秉烛,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是三代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叫做“发纸接种”。

摆放供桌学问: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942a790100bzoq.html

什么时候上坟?

一般是大年三十前一天(东北是三十晚上吃饭前上坟),上坟时候要除了要带纸钱外,还要带食物,爱喝酒的带酒。最好还带鞭炮。现在有些公墓不让放,也就算了。上坟的讲究,据老辈人讲,早些年过年上坟是相当隆重的。那时候对“家族”概念更为重视,每到过年,一个大家族内的家庭,都要一起去祖先的坟地祭奠,以显示该家族的兴旺,场面相当壮观。上坟的供品,包括鸡鱼肉蛋等各种各样的饭菜,水果点心、白酒,烧纸、冥币、香烛、鞭炮,是家族内的各家庭凑起来的,当然谁家富裕谁出的钱就多,若是有在外做官的或是经商的,那场面就更加排场。上坟时都要有家族内德高望重的老人来主持仪式,上香、上供品、烧纸、燃放鞭炮、磕头,都有严格的程序,在每个坟上压上新钱,然后把改分的份子分好,烧上,然后要说:老爷(ye,平声),老妈(mar,平生),给你们送钱过年了~,烧完之后,敬酒,磕头,这都是惯例,千年未曾变更。

拜年有什么讲究?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我国拜年习俗始于古代,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古时又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解放前,好多地方还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礼俗:无论在道路巷陌,还是家里屋外,只要遇到长辈,就要跪下来磕头拜年。

磕头有什么讲究:

一般给长辈磕头,最好是爷爷奶奶辈的,且不能多磕,会折寿。

磕头是手掌触地,不需要正反,头必须磕到地才能表示尊敬。

一般给神佛磕头事,手是需要正反一下的,表示清白。

除夕与春节民俗---- 除夕:一夜连双岁,团聚迎三元

除夕,又称年三十、守岁、除日,在阴历的十二月最后一天,是古代相当重大的节日,各种活动连绵不断,且情趣无限。归纳起来有以下活动:

除夕守岁。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这可以从唐太宗李世民写的“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看出当时的守岁盛况来。延续至今,人们还有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的习惯。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除夕还要接神敬天,即接回腊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灶吴爷,并敬告天地。

除夕年夜饭。由于“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古时守夜、吃年饭之风相当盛行。这天晚上全家要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还要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辞旧迎新,通宵达旦。

除夕夜燃放的鞭炮。这与初一燃放的鞭炮含义不一样,除夕是“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的三元时刻,此时抢先放出“冲天炮”炮,可求得“首先发达、大吉大利”的吉兆,并有驱鬼神的意义。

除夕还有挂家堂字画,贴春联。年画、窗花、春联,祭天、请神、祭祀等活动是除夕的主要内容。春节张贴的家堂,即卷轴图画和字画要贴在堂屋正中。

除夕祭天。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席或箔搭一个棚子,叫做天地棚子,上面除贴春联外,还要用松枝、竹叶加以装饰,里面的天地桌或香台子上,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有的还供奉玉皇大帝、地母娘娘等诸神的画像,供品十分丰盛,要全猪全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水饺、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叫做天地供,来 “祈求天地爷保佑”。祭天时要轮番跪拜,最后烧一道纸表,叫做“送钱粮”。

除日祭祖。除夕当天下午开始,仪式非常隆重。要把家谱挂上,备好香炉、灯笼、长钱、纸表、鞭炮等物,到黄昏时开始请祖,点燃明烛,彻夜不息。

包水饺: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

吃水饺是除夕的重要内容。包水饺有的安排在除日下午,有的安排在辞岁酒之后。一般包三种饺子,一是荤的,晚上吃;二是素的,祭神用;三是验岁的,包上硬币、红枣等,初一早晨吃。在山东胶东一带,饺子包好后还要放上桃枝,叫做“驱邪避恶”。饺子里面包上豆腐,吃着有“斗福”之运,吉不可言。包上四样素菜的饺子,叫做“四季发财”。包上糖块的饺子,叫做“新的一年有甜头”。包上花鱼的饺子叫做“年年有余”。最普遍的是在饺子里包上硬币,表示“新的一年有钱用”

除夕忌讳:除夕日有很多忌讳,如,凡是做供品的饺子要用素馅,饺子要小一些,形状象元宝。除日请神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神灵请来了以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否则就是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得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否则就是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神灵时不得高呼孩子的名字,逝世不满三年者不能当神供奉,需要另写牌位单独供奉。香台前的元宝不能扫掉,送神后要用纸包起来,作为二月二围宅之用,据说可以得到神灵的保佑。送神前不得外出挑水,迫切需要时可以带上一对纸做的小元宝到井台上焚烧,以求得井神保佑。



祭祖:过年最重要活动之一是祭祀,国有国祭,家有家祀。祭祖,是过年时每家必做的事情,有的地方从腊月二十四就开始了,在明代的北京,则从除夕开始,在家里挂出先人画像,用猪头、熟食、糖果等供着,一直到正月初三才停供。

过年的忌讳:祭祖活动是不能让女人插手的,特别是经历不幸的女人,更不能沾边。如鲁迅小说《祝福》的女主角祥林嫂,因为她是寡妇,连祭祀食物都不能碰,碰到不吉利,会生晦气。

女人过年时最忌讳的地方,是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即所谓“忌口”。迷信观念认为,如果正月初一女人嘴里出现“穷”啊、“死”啊、“病”啊、“败”啊、“倒”啊、“破”啊……这些非吉祥字眼,全家一年都要走背运。非说不可,则说代用词,如油瓶倒了,说“到了到了”;煮饺子时饺皮破了,说“饺皮挣开了”。如果一不留神说错了,则要赶紧说句讨喜的话,最典型的是将碗打碎了,得高声说“碎(岁)碎(岁)平安”。

过年时要学会做“懒女人”,洒水、扫地、倒垃圾、倒污水、裁剪、缝补……这些女人日常必做的事情,在正月头几天都不能做。如果勤快反而不好,迷信认为会把家里的福气扫走、钱财倒掉、运气剪断。当然,过年时男人和小孩子也是要忌口的,只是比女人要求松一些。go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a69e2040101fxnd.html

中国人过的农历新年指的是初一到初五这几天,当然我们通常会将前后几天都算进去一起庆祝,直到十五后节日气氛才慢慢淡下。

1.要说好话,忌骂孩子:传统认为孩子初一若挨了骂,就要挨一整年的骂。尤其要求初一这天要说好话,不能说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区万一小孩说溜了嘴,大人会马上跟着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捞饺子时若饺子破了,不要说“破了”,要说“挣了",“挣了很多”云云... 意思是挣得钱多;若是不小心摔破了东西,就会说“打发打发”(发财之意)等等。

2.忌打扫,忌将垃圾扫出门外:过年前要拜“灶王爷”,送走后“灶王爷”,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扫完毕,叫“扫扬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到过年那几天则忌打扫。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将垃圾扫出门外或往外倒污水,恐将家中的财气扫掉。

3.初一、初二忌洗衣: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忌讳在这两天洗衣服。

4.初一忌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认为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着做事。

5.已婚女子忌初一、四、五回娘家:过年期间,嫁出去的女子和女婿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女方娘家,据说这样才不会把娘家吃穷。

6.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年初一忌跟还在睡梦中人拜年,须等到对方起床后再拜年,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

7.忌吃鱼头、鱼尾: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8.忌讨债:传统认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人要债还是向人要债的人这一整年都会很倒霉,因此忌讳向人讨债。

压岁钱的来历:

关于压岁钱的来历,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大扫除: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八的来历:腊八节本是佛教的节日。据印度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出家修道,但是经过了六年的苦行生活,他仍然没有能在精神上摆脱对人生的各种苦恼。这时他已经饥饿疲惫到了极点,幸好有一个牧女给他送来了乳糜(奶粥)使他恢复了体力。然后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污垢,最后在菩提树下静思七日七夜,终于觉悟成佛。于是佛教便把这一天作为"成道节"来纪念。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腊月)初八,遂以"腊八"为成道节。古时候,每逢这一天,各寺院都要诵经纪念,并且仿效牧女献乳糜事,以各种香谷、果实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续集:http://book.qq.com/s/book/0/13/13352/51.shtml



祭社(腊月廿三) 扫尘(廿三到除夕) 春联(三十) 年画(三十) 年夜饭(除夕夜) 守岁(除夕夜)爆竹(除夕夜)拜年(正月初一) 压岁钱(正月初一) 回娘家(初二、初三) 接财神(正月初五)送穷(正月初六)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即农曆十二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圆,所以买多一些也无妨。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自古至今,我国民间一直沿袭着春节前“扫尘”的习俗。老北京有句谚语:“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买鲜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宵



正月初一宜祭祖



初二妇女回娘家拜年

初三放炮送神上坟祭祖



年初四接财神



年初五启市日

年初五俗称「初五隔开」。这时可将供奉神位的供品收起。做生意的人可以拜神开舖,大派开工利事给员工,以求大家工作顺利,而一些过年的禁忌,如洗头、倒垃圾及扫地等都可以解封,过回平时一样的日子了。

年初六送穷神



年初七人寿年丰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辞灶后,据说是诸神上天,百无禁忌,民间家贫不能成礼者多在此时嫁娶,谓之“乱岁”。古代称大寒后10日为阳宅乱岁,嫁娶无禁。现在农村还多在年底结婚。

关于灶神,在我国说法颇多。有人说,灶神是上古人物祝融。祝融是火神,被民间转为灶神。《礼记?礼器》中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另外,《淮南子?汜论》则说:“炎帝作火,死而为灶。”高诱注:“炎帝、神农,以火德天下,死托祀于灶神。”

第三种说法是根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说的,认为“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

在豫北一带,称灶神为“元皇灶君”。相传,元朝末年为了维护蒙古族政权,不准民间施用铁制兵器。每十家只准用一把菜刀,派一名士兵监督,谓之“家鞑”。家鞑无恶不作,百姓们恨之入骨,因此发生过杀死家鞑的事件。元朝统治者就责令家家敬奉家鞑为一家之主,每年为家鞑奉献一匹马作为坐骑,腊月二十三日让他们进京述职。因为百姓无钱买马,后来改成一只鸡。所以每年祭灶都有鸡。

除夕与春节民俗之二---- 除夕:一夜连双岁,团聚迎三元

除夕,又称年三十、守岁、除日,在阴历的十二月最后一天,是古代相当重大的节日,各种活动连绵不断,且情趣无限。归纳起来有以下活动:

除夕守岁。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这可以从唐太宗李世民写的“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看出当时的守岁盛况来。延续至今,人们还有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的习惯。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除夕还要接神敬天,即接回腊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灶吴爷,并敬告天地

除夕年夜饭。由于“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古时守夜、吃年饭之风相当盛行。这天晚上全家要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还要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辞旧迎新,通宵达旦。

除夕夜燃放的鞭炮。这与初一燃放的鞭炮含义不一样,除夕是“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的三元时刻,此时抢先放出“冲天炮”炮,可求得“首先发达、大吉大利”的吉兆,并有驱鬼神的意义。

除夕还有挂家堂字画,贴春联。年画、窗花、春联,祭天、请神、祭祀等活动是除夕的主要内容。春节张贴的家堂,即卷轴图画和字画要贴在堂屋正中。

除夕祭天。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席或箔搭一个棚子,叫做天地棚子,上面除贴春联外,还要用松枝、竹叶加以装饰,里面的天地桌或香台子上,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有的还供奉玉皇大帝、地母娘娘等诸神的画像,供品十分丰盛,要全猪全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水饺、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叫做天地供,来 “祈求天地爷保佑”。祭天时要轮番跪拜,最后烧一道纸表,叫做“送钱粮”。

除日祭祖。除夕当天下午开始,仪式非常隆重。要把家谱挂上,备好香炉、灯笼、长钱、纸表、鞭炮等物,到黄昏时开始请祖,点燃明烛,彻夜不息。

包水饺、吃水饺是除夕的重要内容。包水饺有的安排在除日下午,有的安排在辞岁酒之后。一般包三种饺子,一是荤的,晚上吃;二是素的,祭神用;三是验岁的,包上硬币、红枣等,初一早晨吃。在山东胶东一带,饺子包好后还要放上桃枝,叫做“驱邪避恶”。饺子里面包上豆腐,吃着有“斗福”之运,吉不可言。包上四样素菜的饺子,叫做“四季发财”。包上糖块的饺子,叫做“新的一年有甜头”。包上花鱼的饺子叫做“年年有余”。最普遍的是在饺子里包上硬币,表示“新的一年有钱用”

除夕忌讳。除夕日有很多忌讳,如,凡是做供品的饺子要用素馅,饺子要小一些,形状象元宝。除日请神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神灵请来了以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否则就是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得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否则就是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神灵时不得高呼孩子的名字,逝世不满三年者不能当神供奉,需要另写牌位单独供奉。香台前的元宝不能扫掉,送神后要用纸包起来,作为二月二围宅之用,据说可以得到神灵的保佑。送神前不得外出挑水,迫切需要时可以带上一对纸做的小元宝到井台上焚烧,以求得井神保佑。

除夕与春节民俗之三--- 春节:正月风俗多,吉祥闹大年

正月初一 :

鸡(吉)日。正月初一,是一岁中最大的日子--- 鸡(吉)日。这源于道教传说,相传汉时东方朔占卜,得到岁后各日的排序为:“岁后八日,正月初一占鸡,二日占犬,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鸡日,由太阳金乌联想到小凤凰(鸡) 而来。此外鸡日主物育,其音主吉去灾。所以初一戒杀鸡,忌打骂。鸡成为岁首所主之物皆因:一是鸡关乎日,乃天明晓日之象征。《淮南子?精神》说“日中有踆乌”,即三足乌,又称日乌、金乌、金鸦。杨慎说:“日中有金鸡,”,《神异经?东方经》说:“扶桑山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二是,鸡具五德,其一为司晨啼晓。《韩诗外传》概括说,鸡有五德,乃文、武、勇、仁、信。鸡因守夜不失时,被认为是信的表现,”故鸡有“德禽”之雅称。三是,鸡为辟邪之神。此说出自《拾遗记》:尧在位七十年,有鸾雏年年来朝,麒麟游于泽薮,鸱枭远避大漠。此外,祗支国进贡“重明鸟”,眼象鸡,鸣似凤,能搏击猛兽狠虎,使妖魔鬼怪不能为害。后人就以鸡象征重明鸟。四是,鸡还有“小凤凰“之称。人们没见过真的凤凰,便以鸡来替代小凤凰,鸡遂成群禽之首。

出天方。不少地方,元旦未明前拜神敬祖后,视历书今年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面对吉方跑拜,称为“出天方”或“出方”,以迎喜神。人人朝着吉方走,走到一座香火旺盛的庙上烧一股香,拜拜菩萨,祈求神明保佑自己这一年里凡事都顺当。

开正。“开正”又叫“开春”,“开正”時辰,每年都不相同,是依照天干和地支来决定的。“开正”一般都在清晨以前。“开正”时刻一到,家家户户必备香烛、水果,供奉清茶与甜食,如花生粘、冬瓜糖、紅枣等,以及扎着红线的面条,祭拜神灵和祖先,燃烧寿金与刈金。燃放鞭炮。寿金即印着寿字的金箔纸;刈金是印着财字、寿字的金箔纸,又称四方金。

开财门。“开正”进行后,天将启明,阖家要穿戴新衣帽,由一家之主燃香开启大门迎接财神,称为“开财门”同时在门角焚香、燃放鞭炮,称谓“开门炮仗”,表示除旧迎新。

拜年。“开财门”后开始拜年,由晚辈向长辈跪拜。长辈要分发紅包给晚辈。

出行、行春。年初一的早晨吃完早飯后,要穿新衣、新鞋,戴新帽,准备“出行”。“出行”多选择近郊的寺庙上香或附近的郊野游山玩水,所以也叫做“行春”。

拜正。年初一还有到长辈或朋友家拜年的,称为“贺正”。现代多以“团拜”来代替,以节约时间。

行香。信佛的人家在大年初一要到各个寺庙礼佛拜神,祈求一家大小平顺安康。各寺庙也会准备光明灯、平安灯,让信徒拈香祈愿。因为正月初一开天门,所以认为此时烧头炷香祈愿特別灵验,因此,一些比较著名的寺庙在子时就会有人来拈香祈愿。

拜祖先。大年初一的正午,阖家供奉祭品祭祀祖先。比较隆重的要连续祭祀五天,一直到初五才结束,一般人家只祭拜一天就可以了。

扫帚节。正月初一的大节之中含着小节,就是 扫帚节。民间有忌扫地,忌往外泼水,但要往家抱柴禾,此因柴与财音近之故。

正月初二

姑爷节。“源于正月不空房”的说法,本来为新婚习俗。正月里,新婚夫妇不出远门,晚上必须留宿家中,就叫“正月不空房”。新婚女儿出嫁第一年的初二与初三这两天,虽然要携丈夫一起回娘家拜年,但不能留宿,必须当天晚上前返回。新婚夫妇对于来访的亲友,要请他们喝“元宝茶”、吃年糕、喝年酒,以图吉利。所谓“元宝茶”,就是在茶碗里放入两只橄榄,用热水冲沏而成。近年,无论新婚还是结婚多年的夫妇,都以初二为回娘家的日子。此习俗在京津地区甚为流行,因此被称为“姑爷节”。所有出嫁的女儿在初二这天携带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望父母,也称为“做客”或“归宁”。

牙祭。初二这一天的祭祀食品叫做“牙祭”或叫“头牙”。此时,要准备三牲,敬拜土地祈求平安。北方在大年初二,用公鸡及鲤鱼祭财神,並且吃形似元宝的馄饨叫做“元宝汤”

正月初三

赤狗日。初三是“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赤狗”是“凶神”,遇到不吉利,故初三是「凶日」,不宜外出。

老鼠娶亲。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要早早熄灯睡觉,以免扰乱了老鼠。“老鼠娶親”的来源,可能是因为初三是赤狗日,诸事不宜。为了躲避凶险,所以人们要早早就寝。

正月初四

接神。正月出四为“接神”的日子。各家要接回去年腊月二十四日“上天言好事”的各路神灵,回到人间继续享受香火。俗谚有“送神早,接神迟”的说法,所以一般接神都在下午或夜间举行。

正月初五

迎財神。按历法,正月初五是牛日,俗称“财神日”。要在这天迎接财神。传說中的財神不止一位。有比干、陶朱公范蠡、文昌帝君、关帝君关羽和赵光明。其中趙光明和他的四位部下,又被合称为“五路財神”,即《封神榜》中所说的“玄檀真君赵光明”、“招宝天曹”肖昇、“纳珍天曹”曹宝、“招财使者”邓九公和“利市天官”姚少司等五人。另外土地公、财帛星君和明初拥有“聚寶盆”的沈万山也被看作财神之一。

破五、隔开。正月初五,是撤供的日子,称“隔开”或“破五”。从这天开始,要把除夕時拜年用的供品、祭品等撤去,恢复正常生活状态,也不再用甜食、甜茶招待客人。

开张。初五這天,一般企业、事业单位和商店、服务行业等都要开门营业,成为“开张”。开张时候,要燃放鞭炮,取“开张大吉”之意。开张后,各部门还要举行“团拜”。

捏小人。北方初五药包饺子,称“捏小人”,意即防止小人乱说乱道,以图吉利。

正月初六

挹肥。初六是马日,从这一天起,人们才真正开始工作。从初一以來厕所中淤积的糞便,直到今天才可以清除,所以叫做“挹肥”。另外,初六还是“清水祖師”的祭日。



正月初七

人日。初七是人日,也叫做“七元”。这源于道教的说法。汉时,东方朔的占卜有:“岁后八日,正月初一占鸡,二日占犬,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故初七称为“人日”。古代的人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荊楚岁时记》记载有兩汉魏晋时期有关人日的事迹,当时人们用彩纸或金箔剪成人形,贴在屏風上或戴在头发上,以求人口平安、长寿。“七元”是指芹菜、韭菜、菠菜、青葱、大蒜、蒿菜、芥菜等七种蔬菜,在人日混食可以袪病避邪,此俗叫做“过七元”。到唐时,演变成“五辛盤”,即选用五种有辛辣味的生菜食用。

补天穿。传说,人日多阴,好像天穿了个洞,需要帮它修补一下,以免天雨成灾,叫做“补天穿”。

正月初八

祭拜順星。北京早年有初八祭拜“星君”(俗称順星)的习俗。依照星象学家的说法,每个人每年都有一位星宿值年。一年的命运如何,全取决于当年值年的星君。而正月初八正是星君聚会之日,在這天祭拜星君,便有可能得到星君的垂祐。清时,正月初八北京白云观要举行祭星大典。



恭贺新禧 拜大年

正月初九

天公生。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诞辰日子,俗称“天公生”。道教尊玉皇大帝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每逢玉皇大帝的生日,人们都要举行祭典以表庆贺。初九当天,禁止家人晒衣服,尤其是女裤、內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敬。祭祀的祭品,要用公鸡、不能用母鸡。若是要还原,必須用全猪或全羊。“天公生”当日也有“安太岁”的仪式,即,当年生肖沖犯太岁的,可以到庙中写上自己的姓名、年岁,捐香油钱委托庙内长老等人帮助供奉即可。另外还可以在年初,将平日盛米的米筒围上紅布,写上“太岁星君到此”,每日供奉也行。

正月初十

有食食。初十是祭祀“天公生”的翌日,家家戶戶将祭拜天公所剩下的祭品食用,俗称“初十有食食”。

除夕与春节民俗之四---立春:时令第一节,鞭牛祭芒神

春节前后,又逢立春,有“咬春”的习俗。“咬春”要吃“心里美”或“赛梨”的紫心萝卜,还要吃春饼、互赠春盘(以春菜和生菜等食物装成的拼盘)。“春盘”,始自两千年之前,称为“五辛盘”,即五种具有辛辣味的蔬菜装成的菜盘。春季,江苏地区有:“江苏人不吃好,一把白米一把草”的说法,所谓的草,即五种具有辛辣性质的野菜,如蒿子、野蒜、马兰头等。

立春祭芒神。芒神又称为勾芒,郑玄注说:“勾芒,木正也。”意思是说,勾芒是古代主本之官,故又称春神、木神。按五行木、火、水、土、金算起,木位于首,是东方万物之初。传说中的勾芒是掌管农事的神祇,其形象为“鸟身人面,乘两龙行走”。民间认为芒神是少壮形象,手持鞭子,身着红衣,腰扎黑布,头戴草帽,脚穿芒鞋(草鞋),精神威武,乖巧灵通。祭祀春牛和芒神,要扎草像,而且都有固定尺寸。如芒神身高3尺6寸5分,象征一年365天,五谷丰登。鞭子霄用柳条制作,具有容的氤氲气氛。鞭长2尺4寸,代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用线麻纺就的鞭绳,染成五种颜色,分二十四个阶段,预示一年二十四节,节节丰收。

鞭打春牛。预先制一“土牛”,以名叫“彩杖”的鞭子驱策,告诫人们勤于农耕。如,立春近于头年的腊月十五,持鞭者须走在“春牛”之前;如立春接近正月十五,则要走在“春牛”之后,如在正月初一前后,持鞭赶牛者,走位应适中。祭祀时,人们从芒神和春牛排列的前后顺序来看农事的早晚。如果立春在腊月望,则芒神在午后,鞭及牛腹,以示农作早;立春在正月望,则芒神在午前,鞭及牛膝,以示农晚。鞭打毕,要抬春牛沿地垄缓缓向前移动,走出120步(象征一年12月),将春牛放在地上,拿镐头向正南方“农祥星”方向奋臂刨土,以示该年农事活动已经开始。此时,人们一拥而上,争抢被打烂的春牛的春牛头,抢到就为吉祥,谓之抢春。



除夕与春节民俗之五---元宵节:天官降福,张灯结彩

元宵节一说源于 “太一神”的祭祀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后来汉文帝平定“诸吕之乱”,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二是源于蔡愔从西域求得佛法。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汉明帝就命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三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有:

赏花灯。上元节举灯,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敕令上元节张灯庆贺。在江浙一带还有点“兔子灯”的风俗。“兔子灯”中的“免儿爷”,与古代“月中玉兔”传说有关。

猜灯谜。灯谜是和花灯一起欣赏的,是为在娱乐中启智而设的活动。

舞龙唱戏。表演龙灯舞、狮子舞、秧歌舞、坐花轿、跑旱船等,到了隋唐之时,在张灯之外,还有连台唱戏庆贺,戏台连接竟有八里之长。

迎三神。即迎接天官、地官和水官,三神之中,天官好乐,地官好人,水官好灯,于是迎来三神与民同乐。由此可见,上元节一是时间长,二是演出活动多,颇像中国的狂欢节。

吃元宵。节庆的主要饮食是元宵。元宵起源于宋代,当时叫做“浮圆子”,为上元节的应时食品,因其名称吉利,所以流传至今,盛行不衰。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除夕与春节民俗之六---填仓节:填仓求丰收,一年复农忙

仓神的原型是仓星,《晋书?天文志》云:“天仓六星,在娄南,谷所藏也。”,还有把仓神说成“为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之曰韩吴爷”,因此民间挂仓神,就画为吴盔龙袍的英俊青年,且具雍荣华贵之象。填仓节用灶灰、谷糠等围仓,即在地上画一圆圈表示粮仓,并在其中放些粮食,以示仓满的。还有的地区要祭祀仓神,并以饱食来表示填满仓。

早在宋时,《东京梦华录》就记有“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竞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清代笔记《帝京岁时纪胜》也称: (正月)“廿五日为填仓节” 。

主要习俗:填仓节一过,从腊月初八开始的年节就算结束了,各种禁忌均要放开。

祭仓神。民间传说正月二十五是仓神(仓官)的生日,届期农家、粮户以及与粮仓有关的行业均要设供致祭,并有填仓、打囤之俗。根据地区不同,有以饱食来表示填满仓的;

围仓。用灶灰或谷糠等围仓,即在地上画一圆圈表示粮仓,并在其中放些粮食,以示仓满的;同时要祭祀仓神,以祈一年粮丰仓满的。晋北《大同志》说:“二十日,为‘小添仓’;二十五日,为‘大添仓’,添买米面、柴炭等物”。华北农村及京津地区对也很重视,河北《固安县志》云:“正月二十五日,俗以为‘仓官诞辰’,用柴灰摊院落中为图形,或方或圆,中置暴竹以震之,谓之‘涨囤’,又谓之‘填仓’。

燃灯礼佛。以华北、西北地区为盛。山西《介休县志》记有:“二十日,名‘小天仓’。煮黄米糕,燃灯礼佛”。

主要饮食。北京及河北一带流行“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的说法;而天津则要吃米饭鱼汤。西北地区如:山西是煮黄米糕;

填仓节一过,长达四十五天的新年就算过去了。农耕时代的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春种、夏耕、秋收和冬藏的辛勤劳作。而作为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人们,也开始了全年的正常工作。

除夕与春节民俗之七---龙头节:二月二龙抬头耕牛犁破新春土

阴历二月二日,俗谓“龙抬头”,也称为“青龙节”或“春龙节”、“龙头节”。山东一些地区叫“二月二”。唐代之前,二月二不算令节,中唐时此日始有挑菜、迎富、踏青等活动在川陕之地流行,时称“挑菜节”、“迎富日”。宋末元初,北方的二月二又联系惊蛰增加了龙抬头的内容,并逐渐演变成以驱虫害和祈丰收风俗为主的节日。明清以来,山东此日有引龙、打囤、煎饼熏虫、击梁辟鼠、炒豆报捷等风俗活动,挑菜、迎富等已不多见。

现在这天比较盛行的风俗是炒蝎豆。潍县、莱州等地称作“报捷”,谐音爆蜇,据说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郓城等地称作“炒蝎子爪”,孩子们边吃边唱道:“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有的蝎豆还粘上糖面,有的在盐水中泡过,香脆可口,还有的把面棋子和蝎豆一块炒,花样甚多。吃蝎豆不仅可以辟蝎,还有人说谁要是吃了七家的蝎子爪,谁就能长命百岁。现在除胶东部分地区外,其他各地的二月二都流行此俗,不过在蝎豆之外又加上了瓜子、爆米花等,这是炒蝎豆风俗的一个新发展。

二月二日的节日风俗,许多都与龙抬头有关。郓城等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石磨的上扇支起来,这就叫作龙抬头,据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发愁”。威海等地早起蒸糕,以祀春龙起蛰。滕州等地这天蒸馍馍,名为“蒸龙蛋”;吃面条,名为“龙须面”。有的地方吃饼,名为“龙鳞饼”;吃菜团子,名为“龙蛋”。但也有的地方这天不吃面条、不喝小米饭,因为面条叫龙须,小米叫龙籽,吃了怕影响龙的健康。旧时多在龙抬头这天理发,小孩子这天入学谓占鳌头,以图吉利。海阳等地用白面或豆面做成小龙,谓神虫,放在粮囤和面缸里,祝愿粮面用之不尽。威海、龙口等地,以成串的圆形色布挂在小孩的帽子上,称小龙尾;有些地方还有耍龙灯等娱乐活动,以应节序。

二月二的节日饮食,各地不尽相同。除上述的煎饼、面条、馍馍外,有的吃花糕,意味着步步登高。龙口等地则是把年下蒸的糕留一块这天吃。有的吃烙饼,郓城等地认为烙饼可铺囤底,盖囤尖,防鼠防蛀,确保粮仓。枣庄、单县的人们这天休息,改善生活,说:“二月二,不干活,坐下来,吃大馍。”

过去人们一般把春龙节作为年节系列的终止,从此停止各种娱乐活动,开始恢复常业。扛活的长工开始上工,谓之上工日;一般农家开始试犁。海阳等地习俗,扶犁人先拜犁具,并唱喜歌:“犁破新春土,牛踩丰收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然后牵牛到田间象征性地耕一耕。龙口的风俗是二月二日起农作,事先择毋仓试犁。传说二月二日是土地神的生日,有些地方这天要祭土地神,大约也与春季生产即日开始有关。鲁西北地区还有二月一日接太阳的习惯。

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此外,当天还要举行许多关于龙的活动

北方地区广泛流传:“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因此这些地区把填仓作为主要活动,将龙抬头与填仓节一起来过。填仓要由长辈用灶灰或用谷糠,在院子里画谷仓,画好后抓些五谷杂粮放在仓子里,用来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南方地区还有引田龙的习俗,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



小吃:华北和京津地区这天要食饼,谓之龙鳞饼;还要吃面者,谓之龙须面。此外闺中女子要停止针线,以恐伤及龙目。南方,家家户户除吃面条外,还要炸油糕、爆玉米花。并将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何谓“金豆开花”?这源自民间传说:二月二这天龙吴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因此必须用开花的“金豆”送之以示吉,为此百姓就将玉米爆开了花,以代表“金豆开花”之意。小美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明代已见此俗。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祭拜财神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农谚“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3301.html

更多阅读

数字密码,数字爱情短语大全 爱情数字语言大全

数字密码,数字爱情短语大全 数字短语,爱情密码,你能看懂这些爱的语言吗?1314一生一世1314920 一生一世就爱你1372 一厢情愿1392010 一生就爱你一人1414 意思意思147 一世情1573 一往情深1711 一心一意177155

带娃走进朱家角,感受老上海的生活 走进交行感受温馨征文

这是我第二次来朱家角,第一次还没有小锟,带着姥姥姥爷来这里。这一次我把小锟带到这里,感受不一样的上海。上海给人的感觉总是霓虹灯以及时尚之都,但却忘记了老上海带给人们的那种悠闲和恬静。如果想要感受老上海的生活,朱家角一定是不能

佛珠的手链,绳子编法大全 佛珠手链

分享感恩的心的分享热门推荐hot搜索搜索 <<上一篇 下一篇>>感恩的心 分享 感 恩 的日志 佛珠的手链,绳子编法大全今天 16:30|| @红色娘子军 :|| @过眼浮云作者感 恩 佛珠的手链,

声明:《过年,习俗老理儿大全》为网友剑眉白衫的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