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立波秀》七一特别节目国家大事(9)文字版 马云和周立波出大事

速记单位:速记江城直拨网
速录师:孔杨
时间:2011年07月11日

《壹周立波秀》七·一特别节目——国家大事,红色巨献。荒唐年代的荒唐事,“养出4000斤重的猪,一头猪可以有2吨,重体直追恐龙”。疯狂时期的疯狂招,“五、要有亩产一百万斤的甘薯,一百万,这可能是这位书记认识的最大的阿拉伯数字子”。周立波带你重温跃进与严打,直面历史上的弯路与歧途,“当时有个非常著名的影星,叫“迟志强”,被逮捕后因流氓罪而后获刑四年”。回首那段让你啼笑皆非的辛酸岁月,不要走开,好戏即将登场。

欢迎收看《壹周立波秀》之七·一特别节目《国家大事》。今天我给大家说的是,本次特别节目中特别有创意的一个节目,因为这当中会有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口号,而且是耳熟能详,它就叫“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以人类器官作为农作物生长的理论,将医学和农学直接连通、直接打通,可以说是科学史上的创新。这么有创意的一句话是从哪儿来的呢?1958年8月27日,《人民日报》刊登出一篇题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文章。其中介绍了山东寿张县搞大跃进的形势,县委书记口号是“确保双千斤,力争三千斤”。但是实际上他们全县都已经在搞亩产万斤粮的生产运动,于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大多产,成了当年最劲爆的口号。听起来很荒谬,但却真实地发生在中国的历史上。

那个时候动不动粮食亩产就要上万斤,那叫什么?叫“放卫星”,不顾一切上卫星。这一万斤粮食是什么概念?怎么可能亩产会有一万斤?你就把一万斤的粮食,你堆在这一亩地上,它堆都堆不下。“放卫星”也是那时候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这个词也来自《人民日报》。你看《人民日报》,当时它们的发明创造还是挺多的,我说得是当时的《人民日报》。当时的《人民日报》有点今年魔鬼辞典的味道,总是能创作出令人赞叹的词汇。“放卫星”这个词自从被被创造出来后,专门形容高产。那一段时间中国的农业、工业不停的“放卫星”。数量之多真是叹为观止。

现在中国的情侣,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一起去看流星。那时候我想最浪漫的事可能就是一起去看“卫星雨”,卫星太多了。其实这是一场集体头脑发热的大跃进运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不是头脑发热这是什么?当时武汉大学校长李达不信邪,这也是参加过一大的中共元老,他去和毛泽东理论。他说,现在的认不是胆子太小,而是胆子太大,头脑发热。主席脑子发热一点,下面就热的不得了啦,40度、41度、42度,这样中国会遭难的,主席您信不信。主席听了,你说发烧,我看你比我烧的更厉害。毛泽东压跟没把李达的话听进去。后来小平同志说,那是毛主席头脑发热,但是我们的头脑也发热,毛主席有错误我们就没有错误了吗?确实,当时全中国人民头脑一起发热,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的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但是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成倍甚至于几十倍、几十倍地增长。
《一周立波秀》七一特别节目国家大事(9)文字版 马云和周立波出大事

有一位老师给我们聊过,那个时候学校大跃进的时候,那个故事真的好玩。当时他们学校有一块自留地,校长郑重其事的向区里报告,小麦总产量争取达到1500斤。那我来和大家解释一下吧,今年苏州市小麦亩产预计达到327公斤,这是历史最高的。当然,这得除去大跃进的时候创造的记录。大家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苏州、湖州那一带是鱼米之乡,粮食产量非常非常高,在21世纪的今天也不过就是600多斤而已。所以您要知道,这1500斤在50年前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份报告一上去,立刻就被领导狠狠训斥了一顿,并勒令回去重新估产,限期上报,否则就撤销校长职务,化为右派。您可能会认为这领导真是实事求是,看出这产量有水分,不搞浮夸。那您就大错特错了,领导是嫌太少,这么报上去很可能连自己都被化为右派,与其我成右派,不如你成右派。校长就这么被骂回来了,校长为了自己的命运着想,不得不重新估产。他立即召开校领导会议,经过认真研究校领导班子集体决定在1500公后面在加个零,亩产15000公斤。老天啊!把袁隆平老先生在科隆十倍也达不到啊。但即便如此,还是被区领导一吨痛骂。领导骂得也很有水平说,你学校有那么多老师、有那么多学生、那么好的粪水,亩产才15000斤,这像什么话呢?校长心里想,我就是把所有的老师、学生都拉到上面直接蹲在那儿施肥,也种不出15000斤。但是你还别拿校长不当干部,他这会学聪明了,当场表示,马上纠正,并毫不犹豫的抽出钢笔,又加上了一个零,亩产15万斤。领导终于满足了,并指示你们学校以后,多方几个这样的卫星,要按照这个产量。咱们全世界7%的耕地别说养活全世界22%的人口,养活整个太阳系都足够了。这个可笑又可悲的笑话仅仅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跃进运动的一个缩影,对于没有经历过那场运动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想像。

当然我也是道听途说,但是我查看了很多资料,当时河北徐水可以说是卫星中的天皇巨星。当时的县委副书记号称要创造五大奇迹,第一、养出4000斤重的猪。一头猪可以由2吨重,体重直追恐龙。第二,亩产10万斤的谷子,全国之留一个徐水种粮食,其他地方都可以卖给开发商了。三,每个南瓜必须100斤以上重,这也不错可以远销欧美,让他们有一个hallowccn(万圣节)。四、亩产25000斤的高粱,他是不是喝高了。五、要有亩产100万斤的甘薯。100万,这可能是这位书记认识的最大的阿拉伯数字吧?这个书记到底是人还是牲口啊?

不光是农业“放卫星”养殖业也跟着大跃进,全国大办万猪厂、万鸡山。最著名的是山东五莲县高泽人民公社的一头母猪放出卫星。那头母猪放卫星,怎么放的?一胎产了62头小猪崽,它这是猪还是标点符号?62头小猪崽!不仅创造了世界记录,还创造了进化记录,达尔文知道了立刻就会活过来,再一看啪,昏过去。按照科学,一头母猪一胎最多产12到13头猪崽已经了不得、不得了了。但是当记者去采访公社主任时,公社主任介绍了他们的科学养殖经验:一、书记挂帅,思想领先,用毛泽东思想教育全场职工,提到对搞好养猪事业的认识,果然书记挂帅就不一样了。二、敢字当头,树立敢想、敢干的思想,胆大就能创高产。不知道这个思想要不要给母猪也灌输一下。三、搞好管理,精心饲养,促使母猪在思想上重视起来,早长、快长、早发育、早发情。这条比较容易理解,多吃点激素就可以了。四、运用多头总公猪科学配种法,所谓科学配种法即,当一头母猪发情的时候,采用6到7头公猪,轮流与母猪交配。这可真是辛苦了母猪了,大家别笑这是真的,在当时这就是科学,科学不是研究出来的,科学是说出来的。

说起农业大跃进,至今让人不可理解,当时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是怎么了,他们大都出自农村,为什么能相信这些鬼话呢?仅仅用头脑发热来解释,显然不够科学。当时有一位科学家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他是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的所长。他三番五次也文章,论证了粮食亩产万斤的可能性,在他的论证下,本来大家吹牛只敢说亩产千斤,后来直接就万斤了,十万进的再放卫星了。我只能说,力学和农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能搞好原子弹的人未必能买好茶叶蛋。

除了农业大跃进,工业也在大跃进,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从此掀起了轰轰烈烈全民大炼钢的运动。起初毛泽东提出15年赶超中美,主要就是指钢铁,四个月以后,又变成了7年。四个月以前还说15年赶超英美,四个月毛主席一觉醒过来,不想不对变成了7年了。再后来又变成了两年,两年钢产量要超过英国,你问我为什么这急,大跃进你懂吗?不急怎么能叫大跃进。1957年的时候,英国的钢产量是2000万吨,中国的钢产量是520万吨,如果两年要超过英国那么每年都要翻一番。所以1958年定的目标就是要比1957年翻一番,就是我们的钢产量要达到1070万吨。可是炼钢铁又不是打麻将说翻一番就翻一番的。定下这么高的目标,光靠原来的钢铁厂是肯定炼不出来的,就要发动群众,要用人民的力量来完成这个指标。所以北戴河会议有了《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这个决议。既然是全民大炼钢,钢铁厂之外的老百姓,是怎么炼钢的呢?有个妙法叫什么?叫“土高炉炼钢法”。看,就是这个土高炉,这个也能炼出钢啊。就是用黏土和砖头自己建造的小高炉,用家里的铁质物品出原料,用山上的木头烧成炭,将铁里面过高的碳脱掉,使之含碳量将而成为钢。现在看来,这种土高炉来做烤羊肉串都不太方便,更别说炼钢了。这样生产出来的钢含有很多杂质,所以加碳的标准一样,没有专业工具,钢中汽包含量过大,结构强度低,基本达到了盖楼就倒,搭桥就塌的豆腐渣标准,完全没有办法使用。当时前面各地掀起大炼钢铁的狂潮,老百姓们奔走相告、蜂拥而至。没有原料,就用单位的铁门、铁窗、铁锁、铁条、铁栏杆、铁丝网,单位的原料用完了,大家又积极拿出自家的铁锅、铁床、铁链、铁钉、铁皮,凡是属于铁的东西照单全收,投入土制小高炉,全国人民齐上阵。上至大将军、大部长,下至平民百姓,及幼儿园的小朋友。总之,农民不下地,动人不进厂,学生不入校,通过全国上下一致努力,我们终于把几百万吨有用的铁制品,炼成了几百万吨不用的铁疙瘩。

当时有国际友人很不理解,说我们国家炼钢是矿石进去,钢铁出来,贵国炼钢是钢铁进去,矿石出来。要说中国人确实牛,经过几个月的突击蛮干1958年12月19日宣布,提前12天完成钢产量翻番任务,钢产量为1108万吨。可是其中至少有300吨是毫无用处的废钢,而那些用小高炉炼出来的900万吨生铁至少40%以上,含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也没有什么用。这就是说大炼钢铁,大江南北竖起几百万个小高炉,砍光了山上的树,砸光了家里的锅炼出了成堆成堆没用的东西。大家可能要问,那个时候连锅都收走了,家家户户怎么做饭吃呢?难道吃生的?问的好,这就要说到,当时的人民公社制度了。

1958年8月,正直酷暑十分毛泽东顶着烈日,出现在了河北的徐水县,而就在一年前,中国农村已经自发兴办农业合作社的新现象。在徐水,毛泽东考察了几个庄农业合作社的情况,随后他又先后视察了山东、河南一些人民公社,并公开表态,赞赏人民公社制度。不久徐水县成了共产主义试点,这里取消了工资制和按劳分配,对全县人民实行供给制。这一计划很快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一场规模空前的人民公社化运动随即进入高潮,各地普遍实行了人民供给制,吃饭不要钱的梦想也变为现实,托儿所、公共食堂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9月底全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公社化。

什么是人民公社?简而言之,所有生产资料都归公。大家组成一个公社,在这儿公社了,你不用花钱,当然也不挣钱,而是挣公分。所以的吃、穿、住、行工作教育全部搞定。放在现在这个物价飞涨、上学超贵、房价高不可攀的时代,人民公社简直就是雅拉索……那就是天堂啊。天堂真的能在地上出现吗?人民公社真的如此完美吗?非也。最大的问题就是,绝对公平使得大家劳动积极性下降。你想,大家都住一样的房子,在公社大食堂吃一样的饭,上班挣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没有交易,没有买卖,都发一样的东西,就老婆不能娶一样的。但基本上也是组织按照,那你还有积极性吗?那时候种地跟现在坐办公室不一样。坐办公室,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少几个人。种地呢?漫山遍野,有时候麦子比人还高,少几个人根本看不出,但到了吃饭的时候人就全都到了。所以经常食堂大师傅,到地里面一看,回来做了50人的饭,到了中午居然来了200人,好在公社大食堂白吃、白喝,再做就是了。这就好象现在某些国企,平均干活只能看到20多人,搞次出国考察居然有100多人报名。就是这样的人民公社,你要是有积极性那你就不是人了,你是神了。可是大跃进还在跃啊,大炼钢还在炼啊,人民都没有了积极性怎么办呢?当然是传统好戏“喊口号”。大跃进时候的口号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上天入地、匪夷所思啊。在我们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都是一朵最奇艳的花蕾。下面我来过大家介绍一下比较有特色的口号:“无煤也炼焦,无焦也炼铁”。你看这是什么逻辑,这句话直接打破了能量守恒定律,解决了人类的能源危机,什么都没有,硬是把铁给炼的出来了,怎么炼呢?靠的是头脑发热,这个头脑一发热,温度是相当高,足够炼铁。这是机密,也让美国人知道。“两年内建设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光写共产主义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老哥俩就写了十几好几几年啊!居然两年能就可以实现,这老哥俩还太冤了。另外我很好奇,不像样的共产主义是什么样子的。“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西游记》里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那都比不了我们的大跃进,直接就二十年,五一遗憾了就是,五天以后就要开追悼会了。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面对高昂的菜价,只有这句话让我无限地向往共产主义。倾家荡产大炼钢,“倾家荡产大炼钢”。想不倾家荡产也不行啊,连菜刀都拿去炼钢了,如果当年国民党反对派也大炼钢铁,贺龙老总,你可能没菜刀去闹革命了。来一段豪华的,
河水急,江水慢,还得我们说了算。
叫水走,水就走,叫水站,水就站。
叫它高来不敢低,叫它发电就发电。
这都什么话?但却是那个年代就是这种口号。严格说这段口号还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对水利的利用,已经非常广泛,就是不太押韵。总之大跃进对我国建国初期的建设造成了很过的破坏,浮夸风搞乱了我们的心态,个个都认为自己是超人、蝙蝠侠。大炼钢铁破坏了无数的生产工具,人没有了锅用、牛没有了犁拉,大大降低了社会生产能力。为了炼钢砍光了树木,各地都造成了许多秃山,破坏了生态环境。当然,这为以后的植树造林运动打下了基础。而人民公社搞乱了生产关系和经济秩序,使建设的速度明显减慢。大跃进没有给我们带来共产主义,反而对工农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之后的三年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年自然灾害”。

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有一点自然灾害是正常的,没有自然灾害那才叫不正常。据《中国水旱灾害》一书公布的资料,以及气象专家编制的1895年到1979年,全国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显示,1959、1960、1961这三年并没有严重的自然灾害,属于正常年景。可就是在这正常的年景中,中国有1000多万人口非正常死亡,还有比这个更可怕的事情吗?1000万条活生生得生命。一年前中国农村的耕地,已经达到了划时代的亩产万斤个十万斤。可能一年后,中国人民开始在饥饿中挣扎,这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希望所有的中国人,都不要忘记这句话,并且记住,吹牛皮真的能害死人呢!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句话被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反复提起,叫做什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一句在当时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政治概念和理论术语,其版权当属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小平同志曾在多个场合,多次用到这句话,从字面分析,这里面包含着两个非常重要的词,一个是抓、一个是硬。先说这个抓,抓是一个动作,为什么要用抓,而不用拿,也不用镍捏呢?因为这个抓看起来是一个非常有力度的动作。你比方说老鹰抓小鸡,没有说老鹰捏小鸡。小鸡一旦被老鹰的铁爪抓住,就基本上没有再逃跑的可能了。所以抓代表着所施加的力度,而且通常是当事情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才会用抓。你好比抓罪犯、抓小偷,抓贪官,这是一个带有强制意味的动作,也就是必须得抓,已经到了不得不抓的时候。在说硬,硬代表一种状态,意思要强硬、要坚决,其实是对抓的一个补充说明,好让大家明白,这个抓不等同于抓耳挠腮的抓、也不等同于抓阄的抓、更不是抓瞎的抓。既然用了这么两个字,那到底两手抓是要抓什么呢?据我所知,这一句话在不同时期,所表达的意思各有不同,分别有一个不同的版本,下面我们一一来分析:

先说一说第一种,1979年6月,在会见日本客人的时候,邓小平针对中国法制及不健全和社会上出现的群体事件谈到,民主和法制,这来各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当时他说,这好象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这个谈话的内容,后来收入了《邓小平文选》名叫《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这里说的两手抓只的是民主与法制,什么是民主?民主是政治制度,是相对于专制而言的。中国人讲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说得更具体点,老百姓通过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而指的是法律制度。小平同志说过,实际上我们好多年都没有法了。没有法那不是小秃子打伞——无法无天了吗?那不是乱套了吗?为什么会没有法呢?其实中国本来是有法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一年就颁布了各种政策法规54部,1950年的婚姻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1954年,又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所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一直努力在进行法制方面的基本建设。虽然法不多,但是多少还是有一些,能管一些事。但是从1967年开始,也就是本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虽然不是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没有法。但是,现实是,心血来潮的中国人花了十年的时间,砸烂了公检法,于是中国就没有法了。到底砸成什么样了呢?那真的是砸得稀巴烂。1968年12月11日,中央通过了关于撤销高检院、内务部、内务办、三个单位,公安局、高法院留下少数人的请求报告,这还了得。最高检察院都撤销了,法院、公安直留少数人,这是什么报告?仅湖北省1968年将原来公检法干部精简了90%,这是精简吗?这简的也太糟了吧。只剩下10%它还没放过,在砸烂公检法口号的煽动下,全国仅公安部门受打击迫害的人数,就多达34481人。砸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全国各地红卫兵组织,纷纷接管了公检法机构。他们接管了公检法还有好吗?开始冲击军火库,不断的武斗,而且没人管得了。另外全国开始大规模整建制的撤销监狱、劳改单位,一大批正在服刑的犯人回到了原住地、原单位,就手群众的监督改造。而留下了犯人,则经历了一场世界监狱史闻所未闻的把犯人当人看的运动。原来以前都不把犯人当人看,还真是过分,现在把犯人当人看了,也不知道犯人们习不习惯。你们知道这个运动都是在什么样的名义下进行的吗?你猜吧?你使劲猜你都猜不到。那可是两个非常光辉闪耀的字“民主”。是的,一切可怕的事情都被冠以了人民民主美名。为了人民民主而砸烂公检法,这其中有那么一个简单的逻辑,对国家暴力机器的限制和削弱,就是为实施人民民主创造便利条件。可当你把公检法都砸烂的时候,人民就民主了吗?别说,按照某些西方的专家学者的观点,那还真是民主。人民特别民主,特别自由,想干嘛就干嘛,谁也管不了,看贼不顺眼就批斗谁。高兴起来,他们能把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席也揪出来打一顿。那时候刘少奇主席,被批斗致死。这是多么恐怖的民主,连公民的基本权利都得不到保障,人们生活在担忧和骚动之中,永无宁日,主席都自身难保,更何况你小老百姓。当这一切平息下来以后,小平同志适时提出了民主和法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我看来讲民主是惯例,而讲法制才是关键。因为共产党人无时无刻不在说民主,从五四运动,建党初期的时候就讲,那时候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就倡导,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Democracy民主,赛先生Science科学,这是民主、科学我们一致认为民主是好东西,但不知道任何民主。到邓小平这里,他其实给出了答案,怎样才能民主?只有法制才能民主,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民主才可能得到真正的保障,而建立法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民主,两者相辅相成。法制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要立法,在没有法的年代,中国人都怎么办事呢?把领导人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就是违法,领导人的话变了,法也变了,这不是法,这是人治。

在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后,1979年的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正《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1982年新《宪法》出台了,之后国家先后制定了138部法律。从此以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逐步走上了一条比较靠谱轨道。这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第一个意思。有就是第一个概念,现在这两手依然在抓也都比较硬。

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的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政策。一手就是要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没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一手,不但对外开放政策肯定要失败,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有肯定要失败。根据这一精神,中共十二大郑重提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改革开放以后,决大多数勤劳善良的中国老百姓的钱包都鼓起来了,而剩下的一小部分人平时不劳动,看着别人有钱了自己又眼红,想不劳而获,于是不法的事情也渐渐得多了起来。比方说小偷,在五六十年代,小偷们没办法生存,因为根本就没东西可以偷,有那点力气去偷东西,还不如野外多抢几棵野菜。可是到了八十年代,经济建设有了起色,物质丰富起来,小偷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了。能偷则偷,偷不到就抢,抢的时候别人不从,那还得受伤,甚至出人命,一时间社会秩序遭到了破坏,人人自危,有钱也不敢花生怕被别人盯上。大家试想一下,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在于没赚到钱,而在于赚到钱但不敢出来花,在这个时候,健全严厉的法制势在必行。

那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新词,叫什么?叫严打。所谓严打就是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活动的简略表述。1983年的严打活动当时确实打击了不少犯罪分子,社会治安也好了许多。但是由于从严、从重、从快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不少地方变成了太严、太重、太快。翻开那个时候的卷宗,稀奇古怪的案例比比皆是。1983年在广西桂林一个男子不知道为什么拿刀抢了别人一个西瓜,结果被判死刑。1983年第一此严打高潮的时候,说有个警察他没穿制服,他看到有一个人在自行车棚处转悠,就叫他站住,并对这个人进行了搜身,结果发现这个人身上有把螺丝刀,他就认为他可能在偷自行车,准备将其带回派出所。该人不从,反抗,反抗中警察揪住其衣服,螺丝刀划拨警察的胳膊,结果归案后被判处死刑,罪名是反革命。那时候这种荒唐事很多,说那个严打的时候有人抓进去问,一看隔壁邻居,你怎么进去了,你什么时候进去的?他说没啊,我在弄堂口吐了口痰就进来了。当时判的最多的是流氓罪,四川泸州纳溪有一姓王的小伙,在路上和同伴打赌,但不敢亲女孩子的嘴?结果这小王真的去亲了一个过路的女孩,结果被抓后判了流氓罪。死刑、枪毙。北京某位小伙在大街上看见一位洋妞,跟别人扭打在一起,当时还被扯开了上衣。这小伙子可能一时冲动,上去摸了一把,被抓住后流氓罪,死刑、枪毙,而且是立即执行。

在当时邓丽君的歌属于靡靡之音,像《甜蜜蜜》这种歌,什么“甜蜜蜜,你笑得多甜蜜……”这都是属于禁止听和禁止唱的。而那个交谊舞也是不能跳的,谁跳谁就是耍流氓。看看,交谊舞,主席他在跳。当年毛泽东、朱德等许多国家领导人都喜欢跳交谊舞,在延安的时候就跳。怎么跳舞就成耍流氓了呢?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倒退。当时有各非常著名的影星叫迟志强,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他当年可是和刘晓庆、陈冲等同样著名的影坛新星,因为与一些人一起跳贴面舞,看内部小电影,后被邻居举报,被逮捕后因流氓罪而获刑四年,就这样一个大好青年的前途就此毁于一旦。虽然他后来在狱中创作什么《铁窗泪》,比现在周杰伦的《菊花台》还要红啊。“铁门啊、铁窗啊、铁锁链,止不住我们牢中想外面,外面的生活是这样美好……”后面我不会唱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手里啊捧着窝窝头,菜也没有一滴油……”大概就是这种歌。一直到了1997年,重新修订《宪法》流氓罪这次被删除,那么时候被抓住的人不叫犯罪嫌疑人,而是叫人犯。法庭还未开庭审理,在称位上就直接给定罪了,等判刑以后,一个一个胸前挂一块牌子,比如抢劫犯某某某,强奸犯某某某,验明正身后,一个个拖上卡车,进行全城游斗,游完街以后在拖到刑场,枪毙了事。

严打活动在1996年和200年还分别进行过两次,因为有了前次的教训,效果已经好了不少。事实上,在我看来,严打是迅速扭转一个地方社会治安面貌,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有效手段,但绝非长久之际。只有在平时注意防微杜渐,才能使社会长治久安。

最后我们来说说第三种意思,到了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于是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成了这一思想最核心的两个内容。大家经常听到两个词,但有多少人知道究竟什么是物质文明、什么是精神文明,他们的关系又是如何?人类社会的文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简而言之,我们的衣食住行,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而文化艺术,思想道德,则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基础,而精神文明又是物质文明的动力,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辩证的关系。只有共同发展,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前,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不能缺少。一个人如果只要物质文明而不要精神文明,那他很有可能是个脑瘫患者。一个人如果只要精神文明,而不要物质文明那他极有可能已经不存在了。对一个国家来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不能缺少了。如果一个国家只有物质文明没有精神文明,那么这个国家很快就是成为历史。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只有精神文明而没有物质文明那么这个国家肯定只是一个传说。照目前的情形看我们的国家已经不是传说了,但是很有可能成为历史,对不对。我国的DGP已经超越日本上升到世界第二位,物质文明已经不错了。但问题是,在我们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的发展却似乎有些滞后,什么小三、二奶、婚外情大规模地出现,让家庭的伦理观念越来越不传统。毒牛奶、毒馒头,以及各类有毒食品的出现,让以社会为主体的信任感和安全干开始崩塌。以黄赌毒为头版头条的娱乐新闻,屡见报端,为出名和发财而出现的怪人怪事层出不穷。生活这个时代物质越来越丰富,可精神却越来越贫瘠。有时候我真希望物质能暂缓一下前行的脚步,回过头来拉一下精神这个好兄弟一把,然后起头奋进、风雨无阻。

今天有关两手一起抓这个话题,我们先谈到这里。慢,节目还没有结束,在节目的最后,我总会就我前面所说的内容为大家在奉献上一首歌曲,抑或是一首诗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4007.html

更多阅读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阅读题答案 一只贝阅读题答案

◎[转]迟子建《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阅读题答案 某文学期刊要做迟子建的专题,其中选择了这篇文章,专栏记者为此采访了迟子建。以下是记者的问题,假如你是迟子建,你将如何回答?问题A:通常我们不会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一只虫子,而您用了,

《一站到底题库》 一站到底最新题库

《一站到底题库》学习篇第十天《一站到底题库》学习篇第十天《一站到底题库》学习篇第十天 类别:好好学习 日期:2012-12-10 22:56:00 人气:1307 来源:一站到底题库(www.yizhandd.com)一站到底题库交流QQ群1:133690990(爆满) 交流QQ群2:552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txt

(2009-12-25 14:25:50)《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王小波的一篇杂文,看了后,总是感觉要写一个读后感,于是,找了空闲时间,写了我的感想。王小波的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是一个天才+全能,一万只猪中才能产生一个天才,而一百个天

声明:《《一周立波秀》七一特别节目国家大事(9)文字版 马云和周立波出大事》为网友留恋你的发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