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花”“水中月”是物质还是意识
——物质与意识、内容与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整个世界存在两大类现象:物质和意识。意识是一种主观存在,作为人脑的属性和机能存在于人脑之中,包括人的思维、思想、观念、情绪、情感、意志、动机等;物质则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的意识之外的整个物质世界,包括一切客观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东西,基本上都可以归入这两大类现象。
但是,中国文学语言中有两个用来代表虚无缥缈、并不真正存在的东西的词;“镜中花”“水中月”。这两个坷所指的东西究竟是物质还是意识呢?如果说是物质,这里所指的东西仅仅是个“影像”,并没有真正的“花”和“月”的存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用它
们去代表那些虚无缥缈、只在人们向往中存在的东西。那么它们是意识?似乎也不妥,因为它们并不依赖于人脑而存在,无论有没有人类参与,只要条件具备——有“镜”、有“水”、有“花”、有“月”、有“光”,并且它们处于合适的相对位置,那么,“镜中花”水中月”就会产生和存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人类产生以前,“镜中花”暂且不说,因为那时候还没有镜子,“水中月”是一定存在的。这样一种完全可以脱离人类而存在的事物,怎么可能是意识呢?这样看来,“镜中花”“水中月”既是物质又不是物质,既是意识又不是意识。这个问题我们该怎么看待呢?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任何事物都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内容,二者一般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不相符的时候,“镜中花”“水中月”可以说是内容与形式典型不一致的事物。下面以“镜中花”为例说明。
“镜中花”从形式上看,它的产生存在依赖于三种客观存在的物质:1.花。没有镜子前边的花,就不可能有镜子中间的花。2.镜子。没有镜子,无处形成影像,当然也不可能有“镜中花”。3.光。没有光,镜子前边即使有花,也无法在镜中形成花的影像,自然也没有“镜中花”。不仅这三种物质必须存在,而且它们之间还必须构成一定的位置关系。这样,光照射到花和镜子上,使花在镜中形成影像,从而“镜中花”产生。而且,只要这三种
物质存在并构成一定的关系,“镜中花”便永远存在。因而,从形式上看,“镜中花”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物质。
然而,若从内容上看,“镜中花”则是主观的意识。它既没有构成花瓣、花蕊、花托所需的纤维组织、水、色素等物质性元素,更不可能散发出花的香味。它仅仅是花的“影子”,或者说,仅具花的表面形式而根本不具备花的内容。而且,称之为“镜中花”,这也完全是人脑的产物,即人们根据对花这种物质的认识而将它在镜中的影像称之为“镜中花”。在人类产生以前,即使花在镜子(假使那时有的话)或在水中出现影像,蜜蜂决不会试图飞上去采蜜,而蝴蝶也决不会围绕它盘旋飞舞。即使在人类已经产生且理智高度发达的今天,蜜蜂和蝴蝶仍是如此。因为它们不仅关注花的形式,更关注花的内容,特别是花散发出的香味和花粉中所包含的物质。只有具有意识的人,在一定的情绪、情感、思维的作用下,才会对着徒具形式的“镜中花”“水中月”大发感慨,比之为心向往之而又不可得的东西,宣泄一下情绪而已。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可以这么说:“镜中花”“水中月”从形式上看是物质,从内容上看则是意识。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