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玉鱼鉴赏 古代双鱼佩鉴别



一、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玉鱼数量不多,仅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文化和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有零星发现。

良渚文化的鱼形玉器:浙江余杭反山22号墓出土的玉鱼,玉质沁为黄白色,圆雕鱼形,造型生动,横截面呈椭圆形,圆眼,鱼尾部分叉,腹下有两个小孔。(图1)



图1

红山文化的鱼形玉器:阜新胡头沟1号墓出土的绿松石雕鱼。此期玉鱼造型朴实简练、较为生动,大多夸张抽象地模仿鱼的自然形态。由于出土数量稀少,相关资料不足以使笔者对其作出系统的探讨。(图2)



图2

二、商代

有商一朝,以庄重的青铜器而闻名。青铜工具在制玉工艺中得到应用,琢玉技术显著提高,使商代成为古代玉鱼制作史的第一个高峰期。此期玉鱼可大致分为三类:

A类:直条形。可分为两小类:

Aa类:鱼身略宽。滕州前掌大221号墓出土的一件玉鱼:青白色,局部有黄褐色沁。鱼身挺拔,吻部前伸,尾部平直作斜刃刻刀状,大圆眼,吻部钻有一孔。长6.2、宽1.8、厚0.4厘米。(图3)



图3

Ab类:鱼身狭长。滕州前掌大13号墓出土的一件玉鱼即属此类:淡青色,有灰白色沁。鱼身细长,圆睛,口部用一圆孔表示,吻前伸呈“T”形,背、腹鳍均琢出,歧尾。长6.2、宽0.8、厚0.3厘米。(图4)



图4

B类:璜形,作拱背跳跃状。可分为两小类:

Ba类:身体相对较宽,弯成的弧度约在60°到100°之间。如益都苏埠屯1号陪葬墓所出者:玉质沁蚀为鸡骨白色,表面残存朱砂。整器作弧形扁平体,吻部前伸且上下外凸,大圆眼,以等距平行直阴线刻划背鳍、腹鳍,鱼鳞为斜刀法琢就的环带形,尾部饰有双钩技法雕出的纹样,颇具浮雕感,头尾各有一孔。长9、宽1.7—2.3、厚0.2厘米。(图5)



图5

Bb类:身体较长,弯成的弧度约在120°到180°之间,部分玉鱼甚至超过180°。安阳殷墟妇好墓的一件:浅绿色,有褐色沁斑。体狭长,弯曲剧烈,重环形眼,闭口,腹鳍以密集平行短阴线表示,背鳍雕作扉棱状,歧尾。长10.6、厚0.2厘米。(图6)



图6

C类:圆肥宽阔呈扁圆形。如滕州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的一件:乳白色,通体涂朱。双面雕,鱼身圆肥,圆睛,吻部前凸,口部为一圆孔,分尾平直,鳞、鳍皆用阴线刻划。长3.95、宽2.15、厚0.31厘米。(图7)



图7

此期玉鱼眼部大多为斜刀法琢成的粗边圆形;鱼嘴主要为吻部前伸且上下外凸的钉帽形;尾部有三种:为斜刃刻刀型尾、微分叉尾和勺形尾,以刻刀尾最为常见;鱼体大多光素无纹,有鳞者多为斜刀法雕琢的环带形,排列较为密集;玉鱼形制较小,长度通常为5—8厘米;玉鱼均为扁片状。

三、西周

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鱼形玉器制作的又一个高峰。此期出土的数量大,造型各异。

直条形者,与商代A类玉鱼大体相似。较商代不同的是,有的玉鱼上下边沿斜磨,从而立体感增加。陕西岐山贺家砖厂7号墓所出者,青玉,微泛黄,扁平体,鱼身较直。其上吻向上微翘,下唇凸出尖角。尾部分叉,两面削薄呈刀刃形。长7.2、宽1.9、厚0.25厘米。(图8)



图8

出土于北京昌平白浮西周墓的两件玉鱼也属此类型:两件基本相同。黑色,头部钻一孔,背、腹有鳍,尾部有缺口象征尾鳍。长10.8厘米。(图9)



图9

弧形者,与商代B类相近。如出自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西周墓和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孟姑墓的两件玉鱼。(图10、11)



图10



图11

西周时期新增圆雕玉鱼,例如,出土于山西曲沃晋侯墓地92号墓的四件圆雕作品。四件,青玉,呈墨绿色。一面平齐另一面圆凸,每两鱼可合为圆柱体。鱼嘴有小孔。长11.6厘米。(图12)



图12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西周的鱼形玉器一定程度上承袭商代的风格,但也有创新和发展。西周玉鱼制作较商代更为规矩、精细。上吻向上微翘下唇凸出尖角的玉鱼数量增加。长度有所增加,不少玉鱼长度超过10厘米。

四、东周汉唐

考古出土的东周至汉唐时期玉鱼甚少,主要有以下几例:

河南光山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出有玉鱼2件:玉料呈青褐色,半透明,有光泽。双面工,体扁平,近半月形。背与腹雕琢有齿脊形鳍。鱼身琢有双线龙首纹。鱼的上鳍下方有一孔。长6.1、宽1.2、厚0.15厘米。两件形制、纹饰、尺寸相同。(图13)



图13

湖北陨县肖家河初秋晚期墓出土一件玉鱼,灰褐色。圆弧形头,头部一个钻孔表现鱼眼。鱼身及尾两面饰浅浮雕龙首纹和斜线纹。长7、宽1.3、厚0.4厘米。(图14)



图14

广州华侨新村汉墓出有一件玉鱼:黄白色,质地较软。状草鱼,体扁平,鳞片为弧线组成的扇形。(图15)



图15

五、宋代

自宋以降考古出土的玉鱼较少,笔者将结合较多的传世玉鱼以探讨。虽然传世玉器非墓葬出土,但有的传世品价值远远超过出土玉器,是出土玉器研究的重要补充。

四川广元宋墓腰坑出土造型大致相同的玉鱼两件:皆是阴刻圆眼,厚唇微张。腹鳍圆雕,鱼鳍用阴刻直线条表现。尾部宽,背鳍和尾部皆呈锯齿形。鱼身素面无鱼鳞。背鳍打孔。鱼身扁宽略肥。整体颇具动感。(图16、17)



图16



图17

江苏南京建中村宋墓出土玉鱼。(图18)



图18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水晶质鱼一件:无色透明,晶莹剔透。整体圆雕而成,鱼头大目圆,嘴微张,上有一孔。网格纹表现鱼鳞,鱼尾舒挺。用阴刻线表现鱼的细部形态,形象生动,极具神韵。长7.5、宽3.5、厚0.5厘米。(图19)



图19

清宫旧藏宋代玉鱼一件:鱼身细瘦,昂首翘尾、活泼动感。素面。小点眼,厚唇微张,鱼鳃用一道阴刻弧线表现。尾部略分叉,细部用较多的阴刻线条修饰。鳍尾边沿为锯齿形。身旁有莲花水草等物陪衬。(图20、21、22)



图20



图21



图22

此期玉鱼造型大都写实且有较强的动感,常作甩尾状。大致可区分为宽肥形与瘦长形二者。鱼眼多为小坑点眼和细小的阴刻圆纹形。腹鳍皆圆雕或半圆雕凸出体外,背鳍和尾端呈锯齿形,鳍尾细部都用阴刻线条表现,大多省略鳞片。陪衬物多为莲花、水草等物。

六、辽金

辽金元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该时期玉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玉器的制作题材上也是非常随意自然,粗犷豪放,不受任何程式化的束缚。玉器的造型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迄今为止出土的辽金时期的鱼形玉器较为少见。

辽代玉鱼主要出土于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其中有组玉佩、鱼形盒、双鱼玉佩等:

龙、凤、鱼形组玉佩,一组6件。龙、凤、鱼、摩羯组玉佩,其中有两件鱼形玉,一为荷叶双鱼形玉坠、另一为莲花卧鱼形玉坠。皆为片雕,采用镂空技法。鱼体较为细长,头部呈三角形,阴刻小圆纹眼。网格纹鳞,鳍尾皆呈锯齿形。(图23)



图23

双鱼玉佩一对,白色,圆雕,鱼体稍弯曲。用阴刻线表现鱼的圆眼、腮、鳍、尾。鱼嘴部各打有一孔。长10.5厘米。(图24)



图24

黑龙江绥滨中兴金代墓群出土一件玉鱼:黑褐色,半透明。形似一条鲤鱼,阴刻圆眼,口微张,衔水草,网格纹。鱼藏匿在一枝大莲叶之下。用阴刻线表现荷叶的叶脉。长5.74、宽3.15、厚1.45厘米。(图25)



图25

绥滨奥里米金代石椁墓出土玉鱼一件:青色,鱼头部前伸,深阴刻圆眼,下腹斜弧,背鳍呈三角形,尾部上翘,一枝荷叶在背鳍之上,鱼身有两个钻孔。长6.12、宽3.69、厚0.35——0.51厘米。(图26)



图26

陕西西安未央区范家寨村出土一件荷叶鱼形玉坠,玉呈灰白色,体呈长方形,正面为一条浮雕鱼在荷叶上衔一水草茎干。荷叶片内卷,两面都以细线阴刻叶脉。鱼身较直,钻环状孔表现鱼眼,网格纹鳞。长3.7、宽2.7、厚1.6厘米。(图27)



图27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辽金时期的鱼形玉器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1、圆雕、片雕、镂雕技法巧妙结合,碾琢工艺非常精湛。

2、辽代玉鱼常以左右对称的双鱼造型出现;辽金时期的玉鱼(尤其为金代)多以水草荷叶作为陪衬,皆以细线阴刻荷叶叶脉。金代多雕作鲤鱼。

3、鱼眼,辽代以阴刻细纹眼为主;金代鱼眼大多用刻痕较粗深的阴刻圆圈表现。

4、鱼鳞,常见为两种,素面和网格纹鳞,其中金代鱼鳞刻痕粗重。

七、元代
历代玉鱼鉴赏 古代双鱼佩鉴别

上海嘉定法华塔元明地宫出有玉鱼一件:鳜鱼形,圆雕。大圆凸眼,厚唇微张,网格纹鳞;扇形宽尾,上面的阴刻线条根根挺拔;腹鳍凸出体外。(图28)



图28

江苏无锡元代钱裕墓出土玉鱼一对。鳞、鳍、尾皆用阴线刻成,线条精细,刀法娴熟,形态逼真。圆眼,网格纹鳞,扇形宽尾。长4.7、宽2厘米,长4.8、宽3.2厘米。(图29)



图29

相对出土玉鱼,元代传世玉鱼数量较多。下为清宫旧藏元代玉鱼一件:玉质三分之二呈黑色,圆雕,体阔,鳜鱼形。重环眼,收腹鳍,摆尾。网格纹鳞,腹鳍和尾部用阴刻线条修饰,背鳍雕出脊骨纹。长7.3、宽4.3、厚2厘米。(图30)



图30

综合出土玉鱼和大量传世玉鱼可以发现元代玉鱼纹饰多用重刀雕刻,雕工粗犷,气魄豪放;造型较为固定,趋于写实。具有以下特征:

1、鱼身:宽阔平扁,多雕作鳜鱼形。

2、尾部:宽呈扇形,内有锯齿形纹或数道阴刻长线条修饰。背鳍雕出脊骨纹。

3、厚唇:口微张。

4、鱼眼:双眼皮眼(在眼睛的上部或者眼眶的侧面有半个弯月形的眼眶)和减地浮雕而成的环形眼。

5、鱼鳞:网格纹鳞、刀法深峻、粗犷、有序。

八、明代

北京西郊董四墓村明墓出土玉鱼一件:白玉质,温润,夹有絮状斑纹。双面雕,鱼体肥厚。双砌技法琢鱼嘴,管钻鱼眼,鱼体各部分先以阴刻线雕刻再碾琢,展示出圆润的线条。扇形鱼尾及背鳍皆琢刻成锯齿形,背鳍上有一孔。长6.3、宽3.6厘米。(图31)



图31

明代玉鱼拓片。(图32、33)



图32



图33

明代玉鱼雕琢粗犷浑厚、轮廓清晰。鱼身开始在腮旁至尾部有一道阴刻的长线。腹鳍较长,超出体外;尾部有三种,扇形、锯齿形和分叉甩水状尾。鱼身上开始有“米”字纹、“水”字纹等纹饰出现。鱼眼有两种,一为阴刻圆眼(多为管钻制成,刻痕粗深),另一为双眼皮(半月形眼眶较元代玉鱼更大)。鱼鳞种类较多常见的主要有:网格纹鳞、叶形鱼鳞、双钩鳞纹和素面等。

九、清代

清代玉器迅速发展,形成了古代玉器史上的最高峰。这一时期的鱼形玉器也是中国古代鱼形玉器发展的巅峰时期。鱼形玉器数量极多,种类各异,以配饰和陈设品为主,其中玉佩饰以双鱼玉佩和鱼衔莲玉佩最为常见。雕工精美,阴刻和阳起两种线条共同运用,圆雕、透雕和片雕等技法巧妙结合。生动写实、纹饰繁琐,充满浓厚的民俗气息。

拓片。(图34、35、36)



图34



图35



图36清代鱼形玉器的造型特征是:

1、鱼种多为鳜鱼、鲤鱼、鲶鱼。鱼鳞、鱼鳍、鱼睛的种类繁多。

2、阳起线条运用较多,玉鱼立体感很强颇为写实。

3、鱼鳃开始用锯齿状纹来表现。鱼的尾部美化夸张。

4、鱼鳃旁至尾部常有一道阴刻的长线。鱼身上的“米”字痕刻痕粗深。

自新石器时期始直至清代,鱼形玉器逐渐形成造型由夸张到写实、雕作由粗到精、纹饰由简约到繁琐的基本发展轨迹。探究鱼形玉器同其他文物一样,需要结合大量考古资料且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时代特点着眼,这主要包括“料、工、形、纹”四个方面。此外,古代鱼形玉器在整个制作历史上有承上启下的联系,还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4407.html

更多阅读

情之痛——我看越剧《双玉蝉》 越剧双玉蝉菱花镜

乐清越剧团的王少楼、张腊娇,二十年间合作不少,我看过一些,甚感两人心声暗合,颇有默契,是我喜欢的生旦形象,但她们的戏,大多坎坷,常是无缘法,分离乍。《洗马桥》之宋湘萧月英,一个浪迹天涯,一个留守承诺,《莫问奴归处》之严幼芳唐仲友,一个独自归

教你如何鉴别真假蓝田玉? 如何鉴别蓝田玉

教你如何鉴别真假蓝田玉?——简介 对人体有舒筋活血,养颜等功效,蓝田玉被视为保健玉,也被经常用来当礼品。经常佩带玉器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的失调,使人祛病保健益寿。近来,市面上出现不少的假

历代官职品级一览表 古代官职品级

历代官职品级汇览作者:abcy●秦时的官职丞相——早期称相邦,是皇帝以下最重要的官职,被视为“百官之首”。御史大夫——设立其用以牵制相权,为诸御史之首领,其地位仅此于丞相,故曰“掌副丞相”。卫尉——负责宫廷的保卫、治安。中尉——负

中国古代送别诗词的文化观 送别古诗词

俗话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在现实生活中,离别是一种常事,在诗词中更是一种历写不衰的主题。到高中阶段,以离别为题材的中国古代诗词对于学生来说已屡见不鲜了,那么怎样去感受离别,如何理解离别时古人的种种心态呢?我对此得出了一些肤浅的

声明:《历代玉鱼鉴赏 古代双鱼佩鉴别》为网友二逼青年欢乐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