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喜欢逛寺院,倒不是因为有多么虔诚地想要去拜佛,因为我知道佛祖也并不能为你做什么,但它是一个美好的“我在”的概念,存在在信徒心中,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放心地找佛祖来倾听,自然地好像佛祖无形中就为你分担了不少苦难。而我去,就是看人们找到“听众”的满足与宁静。
人生来都是孤独的,从幽暗潮湿的子宫来到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注定将自己走完这一生。可是,人又是群体动物,社会属性决定了我们会自觉地寻找一个归属感一个同伴,好让漫长的路途中少些孤寂增加些慰藉。于是有人选择了宗教,有人依靠家庭,有人则转向恋人的肩头。困了,累了,倦了,上帝说:Godiswithyou.佛祖说:佛祖会保佑你。恋人说:宝贝,有我呢。父母说:孩子,爸妈在。于是,我们知道了,我们不是一个人,身边至少还有一个人,陪你哭陪你笑,如果帮不了你,至少可以静静地倾听,在一个人人都自顾不暇的社会里,肯有那么一个人愿意放下手头的一切,专心听你诉说,这是多么令人想往的奢侈啊。
可是生活是热闹的,社会是喧腾的,像一锅不停在煮的大杂烩,热气腾腾,然而挣扎在其中的个体不重要,热闹可是孤独,繁复可是空虚,绮丽可是苍白,这话一点儿都不矛盾,这就是社会和个体,生活和个人关系的真实写照。于是个人的情绪和孤独被最大程度的忽视,你有没有觉得在有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聊天社交网站和休闲娱乐方式之后还是会觉得彻骨的孤独?在朋友之间联系方式多种多样并且手机里联系人长达数页之后,还是找不到一个人,在夜里睡不着时可以打过去听你说说话?孤独的代价是越来越自我,就像沙漠里的草努力地伸出触角寻找可联系的温暖,可是碰到的只是令人恐惧的空旷,久而久之,只好更加紧实的抱紧自己,努力把根扎进脚下的土地。自我之后是更加的孤独。于是人人都像宇宙中各自运转的小星球,隔着千万光年的距离,发光发热。可是如果是一颗恒星,能有一颗行星守护着,运转在亘古的黑暗中,如果是一个星系,能有一颗流星,闯入它独立静默的小宇宙,带来哪怕片刻的耀眼和欢乐,这样也是幸福的吧。
所以,世上最美好的字眼,在我看来,就是:别怕,有我在呢。这句话在我耳中,简直是圣徒口中的“上帝与你同在,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