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平时作业2 幼儿园性教育教案

(第三章)

一、设计一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教育活动。

参考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图片,乱糟糟的衣服,乱糟糟的书包文具,乱糟糟的混到一块的书本

重点:如何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

难点:如何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

《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平时作业2 幼儿园性教育教案

活动过程:

1.小律动《洗手绢》(改编儿歌)【热身,整顿纪律,服务主题】

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也来,哎罗哎罗哎罗哎

红手绢,花手绢,自己洗来自己晒,哎罗哎罗哎罗哎

2.小朋友,今天老师想大家介绍两位朋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第一个小朋友小红上学之前自己整理书包,第二个小朋友写作业要妈妈在一旁陪着,问一个做一个。

提问:你喜欢那个孩子,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因为小红自己的事自己做,我们小朋友应该自己的事自己做),并结合课前小律动来强调这个主题。

3.提问:小朋友逐渐长大了,马上要上一年级了,我们要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到小学才能更好的学习生活。那么你觉得那些是可以自己做?请张老师将小朋友的回答记录在白板上。【估计答案有以下内容: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洗脸,自己写作业等】

4.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好,其实我们一天有好多事情可以自己做,早起起床要自己穿衣叠被,之后要自己洗脸刷牙,接下来要自己吃饭,然后要自己整理书包上学,到幼儿园要自己放好书包,脱下外套要自己叠好放整齐,晚上回家要自己做作业,完了要自己睡觉等等。可是,如果你要做这些事情,就必须有这方面的能力,老师要检验一下小朋友有没有自己做事情的能力。

5.请张老师准备三对乱糟糟的东西:乱糟糟的衣服,乱糟糟的书包文具,乱糟糟的混到一块的书本,让三个小朋友来把他们整理好。【为了防止其他孩子冷场捣乱,老师要和其他孩子一起从一向后数数,检验三个幼儿的操作速度】。

6.检验三个幼儿的操作成绩,予以纠正,肯定和鼓励。

7.师:小朋友们真棒,我想,如果你们把“独立做”养成一个习惯的话,大家升入小学后,肯定都是棒棒的小学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老师这里制定了一个竞赛方案,比一比谁是最独立自主的好孩子。做的优秀的孩子,就可以在红花榜上得到一个小红花。比如,今天参加操作的孩子现在就可以得到小红花。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小朋友要互相监督,在家里,爸爸妈妈也会监督宝宝,通过家园共育手册告诉老师你在家里是否自己做事情了。我希望,我们的小红花榜上,会画上满满一张的小红花!

8.下课。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有哪些?请用自己成长过程的实际体验说明儿童社会教育一致性原则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有五条。1.目标原则。目标原则是指社会教育过程的组织和实施,首先要体现教育目的的培养目标;并且围绕培养目标制定出每种活动适度、明确、具体的目标。《纲要》中的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是:“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2.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是指社会教育活动要为学前儿童创设活动的机会与条件,引导儿童在各种活动中与人交往,积极主动地发展社会性。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形成离不开活动,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贯彻活动性原则应注意三点:第一要为儿童创设活动的空间;第二要给儿童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和时间;第三要激发儿童活动动机,提高儿童活动水平。3.实践性原则。所谓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中,教师既要对儿童进行社会认识观念和社会规则的教育,提高社会认识,又要指导儿童的实践,把提高儿童的社会认识和培养儿童的良好社会行为结合起来,使儿童的社会性得到发展。贯彻实践性原则要注意下列四点:第一帮助并教给儿童具体的行为方式;第二组织儿童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活动;第三教育儿童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第四教师要以身作则。4.强化性原则。强化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通过言语、动作或表情对方式,对儿童的行为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使之增强、巩固或削弱、消除,以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贯彻强化性原则要注意三点:第一教师要采取明确、适宜的强化格式;第二强化应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第三强化要讲究及时性。5.一致性原则。所谓一致性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和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儿童的社会性品质按国家培养目标健康发展。贯彻这一目标要注意下列三点:第一教师要保持教育态度的高度一致性;第二要能统一幼儿园、托教机构内部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第三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自己成长过程的实际体验”可以按各人不同情况分析回答。

三、对儿童常用的社会教育方法有哪些?请说明角色扮演法有何作用。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般方法有七种。所谓一般方法是指适用于学前儿童教育的一切领域,即各领域都可采用的教育方法。

第一,讲解法。讲解法在指教师以口头语言对社会教育内容进行系统和生动的解释,以使儿童较系统地理解社会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和方法,便于指导其行为。这是社会教育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第二,谈话法。谈话法是指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师生通过对话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向儿童提出问题,也可以解答儿童的问题,不受时间、地点和任务的限制。

第三,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儿童在老师的指导下就社会性问题、现象互相启发、交换看法以及获取知识的一种教育方法。讨论的具体方式有成对交换意见、分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三种。

第四,观察、演示法。观察、演示法是指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教师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向儿童出示的实物、图片、直观教具、录像等可以使他们被感知的材料,使儿童通过观察获得相应的社会知识、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观察、演示法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具体生动性,它有助于儿童了解社会教育内容。

第五,参观法。是学前儿童在社会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组织儿童到学前教育机构外观察社会现象,让儿童在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思考中获得新的社会知识和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

第六,行为练习法。所谓行为练习法是指教师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组织儿童按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自己,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锻炼,以形成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形成和巩固儿童社会行为最有效的方法。

第七,强化评价法。强化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评价对儿童进行社会教育的方法。强化评价多种多样,一般常用的是正强化和负强化。

角色扮演是指个人试着设身处地地去扮演另一个在实际生活情景中不属于自己角色的行动过程,从而形成角色所需要的某些经验和行为习惯。现实生活中,每人都处在一种或几种角色地位,扮演哪种角色都有自己特殊的行为模式。儿童从家庭来到学前教育机构,从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变为群体中普通一员,随着角色的转换,要求他们把在家庭中养成的某些习惯做法改变,学会遵守集体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利于成功地扮演学前教育机构中小朋友的角色。因此,角色扮演实际上就是儿童的一种学习过程。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儿童进入角色,模拟社会生活,学着像所扮演的角色那样去感知、去体验,有助于利他行为的产生,从而使他们获得一种新的行为模式。

四、设计教育问题的情境,并提出积极进行教育的方法。(例如,在上课时儿童与你顶撞,你应该如何处理)

可参照书上提供的各种案例,进行分析设计。此处省略。

五、据报载,某幼儿园给了每个儿童10元钱,让他们去超市购物,你认为这项活动好不好?为什么?如果由你来组织,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

参考答案: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理财能力,英国在三岁开始就培养小孩认识各种币种,五岁开始他们要对钱来的途径有个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了解的更多…现在经济处在高危状态,从小培养小孩的理财能力才是正道。
由我来组织,应该注意到,第一,要组织好,讲好活动规则。第二,要教育他们遵守社会规则,比如买实用的东西。第三,要有礼貌。知道社会交往的一般准则。第四,要多问多听,弄明白自己原先不懂的事物,再花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4944.html

更多阅读

《我的五样》教学设计 我的五样教案

《我的五样》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技工学校的学生,都为十六、七岁的年龄,有梦想但缺乏规划;有些成熟但又有些稚有激情但缺少坚持。

声明:《《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平时作业2 幼儿园性教育教案》为网友生來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