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孙子兵法》的中国人,都知道“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妙处。不甚明白的是,在什么样的主、客观环境下,才能实现“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者谋略。
从历史上看,《孙子兵法》成书的时代是公元前512年的春秋末期。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说:“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阖庐三年,吴军在攻克楚城舒治(今安徽庐江县西南)后,就想攻打楚国都城郢(在今江陵西北)。“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待之。’”阖庐九年,“吴王谓子胥、孙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何如?’二子对曰:‘楚将囊瓦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阖庐听之。”于是有吴楚柏举之战,吴军“五战,遂至郢”。孙子参与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谋划,而且战则胜之,成就了吴国霸主的梦想。这就是孙子说“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主、客观条件。
反观当今世界,能够实现“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只有美国。它不费一兵一卒,使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分崩离析;之后又肢解南联盟,占领伊拉克、阿富汗,兵临伊朗边境;让北非中东政权更迭,改旗易帜。它的战争实力、战争意志让所有敌对势力不寒而栗,它才能坐收“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利。
自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以后,33年来中国顺从美欧,裁军、军工转民用,采取“韬光养晦”、“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所谓国策,造成中国的岛礁被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弱小国家占领,资源被疯狂开采。小小的无赖国家菲律宾竟敢无视中国的无数次严厉警告,持续与中国在黄岩岛形成对峙,吸引了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参与其中,使中国的南海面临被瓜分的危险。在这种巨大的危险面前,一些居庙堂之高的主和派和所谓的知识精英,还在那里大谈特谈“和为贵,战必失”,妄谈“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实在是迂腐、无知,拟或就是无耻。“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因为我们能战善战,而且敢战。我们30多年的“病猫”状态和“掏光养贿”实践,有谁还相信我们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日本不信,韩国不信,越南不信,连菲律宾也全然不信。
中国经济的崛起却伴随着政治、外交上的软弱,使中国南海周边国家频频挑战中国的底线。中国的一退再退,竟然让世人看不到中国的底线在哪。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中国要谋求新的平衡,外交必将趋于强硬。可菲律宾已经习惯了中国的“金元外交”和软弱退让,稍微强硬点它就不习惯。菲律宾在黄岩岛肇事,但又觉得自己力量薄弱,不惜引狼入室去抱美国大腿,要提交国际法庭,还自作聪明的中断了中菲双方谈判的途径。在黔驴技穷后,推出了“全球反华游行”,这无异于自绝后路。战争是流血的政治。通过政治、外交手段不足以解决黄岩岛问题时,以战止战,给予其有限打击,就成了一个备选答案,这已经进入了中国决策层的考虑范围。
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热爱无需再作证明。一次有限的军事打击,一场为捍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局部战争,不会影响到中国和平发展的国策与决心。有人认为,黄岩岛距中沙环礁约160海里,距菲律宾三描礼士省的最近距离为124海里,但黄岩岛距解放军西沙群岛的驻地永兴机场约640公里左右,海南的机场距黄岩岛有1000公里之遥,距离菲律宾本土维拉的摩空军基地仅300公里左右。南海南沙诸岛远离大陆,远超出中国兵力投送范围。如在黄岩岛海域发生海战或海空联合作战,也很难达到一击致命的目的。影响战争的基本因素是粮食、石油、战备物资,结合国内高通胀的情况,以及杀鸡取卵的经济政策,国内矛盾日趋尖锐,这些还能支持中国进行战争吗?
美国人造成的经济危机,却让中国成了世界的“靶子”,美国人失业了要人民币升值,日本国内出现矛盾就要占钓鱼岛,菲律宾也要借挑衅中国达到自己的目的。面对黄岩岛对峙,国内最多的一种论调就是菲律宾狐假虎威,借美国之势谋南海之利。考虑解决中菲对峙时,几乎都提到了美国的军事干预及事后报复。但却忽略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美国最畏惧中国的一点。可惜的是,我们自己被自己解除了武装。南海问题其实只是美国扼制中国的一个筹码,像台湾一样,是美国向中国谋取利益的手段。
中国对菲律宾的包容和忍让举世皆知,而中国人民早已怒不可遏。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中国要把握好有利有节的关键点,在经济和军事上给予菲律宾以有限打击:进行经济贸易制裁。冻结所有援助资金和贷款,对菲律宾或原产于菲律宾的商品一律禁止进口;任何中国商品,或原产于中国的商品禁止输往菲律宾;所有进口商品,出口商必须承诺不含有原产于菲律宾的零部件;所有出口商品,出口商必须承诺最终用户不是菲律宾。以精锐之师夺回所有被占岛礁,对菲律宾所有出海舰船和战机进行闪击战,一举歼灭其有生力量。
痛击胆敢入侵者,这是正义之战。现在已经不存在战与不战的考量,只有开战时机的把握。因为不战不足以平民愤,不战不足以立国威。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一次有限打击,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的战争能力和战争意志。也让人民看到中国正在进入“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