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管理的解读 解读伦勃朗的艺术语言

对艺术管理的解读

董 峰

(南京艺术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摘要]本文针对艺术管理学科建构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对艺术管理的

相关语词进行了区分,对艺术管理的词源进行了考察,对艺术管理已有概念进行了评判,进

而从多个方面对艺术管理的内涵属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艺术管理;概念;内涵

[中图分类号] J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3653(2010)06-0000-00

[收稿时间] 2010-10-16

[作者简介]董峰(1972~),男,江苏徐州人,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管理学、艺术教育学。

一、艺术管理概念辨析的现状

艺术管理作为规范的术语,在国内出现已有20余年的时间了。近年来,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以及相关人才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艺术管理俨然成为一个流行词而备受关注。而当下,经过艺术界学者们不懈的努力,更是由于文化艺术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需要,艺术学由原先的设置在文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升格为与文学并列的学科门类已指日可待,而将艺术管理设置为本科专业以充实新的学科门类——艺术学的人才培养的根基,就成为了艺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

尽管如此,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一个对于艺术管理严格而规范的定义。对于一切从事艺术管理专业学习或工作的人来说,总会面对人们不尽的诘问:什么是艺术管理,谁来实施艺术管理,在哪开展艺术管理,如何进行艺术管理,等等。其实每一个从事艺术管理专业学习和工作的人也会自问这些需要明确说出答案的问题来。而对艺术管理内涵的界定,是把握艺术管理现象与问题的起码要求,也是组成艺术管理学理论的基本内容,还是确立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课程体系的的前提与基础。当然,人们对艺术管理的历史由来、实践操作、专业发展、学术建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对艺术管理的概念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是这些观点既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和阐释,也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呼应。似乎艺术管理依然是一个用自己的研究来自我定义的领域。

在对艺术管理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可以说,要从理论上对艺术管理的内涵进行确切的把握,并非人皆明之。不同学者在研究艺术管理时出发点不同,因此,他们对艺术管理一词的内涵所作的界定也就不同,艺术管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而现有的对于艺术管理这一术语的概念及其表述大都不能比较清晰、明确、全面地揭示其内涵,进而对艺术管理学的核心概念、逻辑起点、学科框架也很难在学理的层面进行深入探讨;对作为大学教育的艺术管理专业,也无法明确其人才培养的规模、类型、层次和规格。

逻辑学认为概念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定义是对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作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如何达到对一个名词、术语、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不仅是时间上学术积累的问题,更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当然,艺术管理作为新兴事物,在学科创始的时候,人们对其内涵的认识往往并不是十分明确,而学科自身的发展也正是随着人们对其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把握而逐步走向成熟的。

二、对艺术管理语词的考察

(一)对艺术管理相关语词的区分

为了深入地把握艺术管理的涵义,首先可以从了解与艺术管理相关的概念入手,比如工商管理、教育管理、行政管理、军事管理等,但是更为关键的是知晓文化艺术层面的相关概念。这些概念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管理、文化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文化政策与法律、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第二,艺术执法与行政许可、艺术市场管理、艺术组织管理、艺术中介管理、艺术行政、艺术商务、艺术营销;第三,表演艺术管理、视觉艺术管理、影视艺术管理、戏剧管理、画廊管理、剧院团管理、博物馆管理。第一类属于宏观层面,说明艺术管理属于什么;第二类属于中观层面,说明艺术管理等同于什么,至于一些新的命名如艺术中介管理等则由于不了解艺术而在外围徘徊;第三类属于具体操作的微观层面,说明艺术管理包含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艺术管理与以上不同类别的概念等同起来,把宏观、中观、微观混为一谈。其实,这些概念是和不同范畴相联系的,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分;在概念上既有相互交叉处,更有显著的不同之处,分别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同、异之处也是趋向艺术管理内涵的有效方式;也就是说对相关语词的区分恰恰可以反映出艺术管理自身的并以此区别于其它事物面貌的规定性。而其中一些成熟概念在定义的方法、思路上可以为艺术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对艺术管理词源的考察

艺术管理这个词最初是怎样产生的,即“艺术管理”作为术语,在实践以及理论研究中是如何被约定俗成的?对词源的考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名称的演变过程,进而了解词义的生成过程。一般来说,一个新的术语的产生总是落后于实践的,新的术语的产生总是对已有的实践的归纳、概括和提炼,而很少是对未来实践的预知。

在今天的文献中,讨论艺术管理的历史,无不从古希腊分司音乐、戏剧、舞蹈等9位缪斯的神话,古希腊城邦“戏剧节”酒神节”以及柏拉图《理想国》的艺术管理思想谈起。在中国,艺术管理源头则可追溯到周朝的时候,史料记载周代的“大司乐”是最早出现的乐舞管理机构,它拥有从艺人员1500人,可称得上是世界最早的,也是规模最大的音乐舞蹈学校和专业的表演艺术团体。

但是,“艺术管理”作为一个固定且规范的语词首先出现在西方,这应该不会有人怀疑。由于资料的限制,本文无法溯本求源弄清楚ArtsManagement或Artsadministration是在什么时期、什么情况下生成的以及如何变迁的。但是,在20世纪早期西方一些文化经济学、艺术社会学的著作对艺术与商业关系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时而看见艺术管理这个词。而这两个词也各有侧重,“ArtsManagement”强调艺术实践过程中的管理和操作技巧;“ArtsAdministration”强调管理的对象是机构而非个体,注重管理过程中的决策研究、选择和制定。到了五六十年代,艺术经营管理研究所、艺术管理夏季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已在欧美陆续出现。

港台方面艺术管理术语的出现似乎也比大陆早一些。这可以从港台已经出版或翻译的艺术管理著作以及大学里研究所或系的设置看出来。尤其是台湾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翻译了一大批西方艺术管理著作。而从台湾大学艺术管理研究所的设置可以看出,在这里艺术管理往往是政策或行政合用而并非单独出现,如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艺术与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行政与管理研究所。

大陆方面,艺术管理是在文化管理、文艺管理等术语之后出现的。1983年李军在《长江日报》发表《文艺改革需要研究文艺管理学》,1986年戴碧湘编写《文化管理学概论》,1987文化部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在大连举办第一届艺术管理学研讨会。这在能够查得到的资料里算是出现的最早艺术管理术语。而细读这些材料,可以发现,文化管理、文艺管理这些术语表达的内涵多指宏观、政府、体制以及商品交换等层面的内容,还明显受到当时意识形态的限制;而艺术管理这个词一产生的时候主要是指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经营与管理。

三、对艺术管理内涵的分析

语词的内涵也就是概念的内容,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可以界定得相当严格,也可以界定得比较宽泛,这两种看法都是有效的。如何把握艺术管理的内涵,也就是把握艺术管理内涵的基本框架是什么,包括具有哪些基本的属性,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比如说艺术管理的起点、过程、目标等分别是什么,艺术管理的特点、构成、类别等分别是什么。

(一)对已有概念的评判

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可查阅到的材料中,对艺术管理的定义已有20多个,本文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述进行梳理,以此为进一步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艺术管理的内涵作必要的铺垫。

(1)亨利·费约(HenriFayol),第一位现代艺术管理作家:艺术管理是领导(或指挥)、计划、组织、调整、控制。[1](p6)

(2)费约翰,英国艺术行政专家:艺术管理就是为艺术家及观众达成一个美感的合约,使最多的人能够从艺术中得到最大的满足和收益。[2](p16)

(3)丹·马丁(DarMardin):艺术管理是五种传统管理——计划、组织、实施、监督和控制的应用,有助于把表演或视觉艺术的作品以及艺术家的作品展示给观众。这种管理和推动创造性的过程以及把它传达给观众的领域,一般有两个:公共的、非赢利性艺术机构和私人的、商业的、以赢利为目的的艺术实体。[1](p4)

(4)洪惠瑛:艺术管理就是把艺术商业化、企业化的经营;艺术管理以为特定社会公益和为艺术服务为目的。[3](序言p1)

(5)郑新文:通过艺术管理技能,以最符合经济效益的方法实现艺术家或艺术团体的艺术目标;艺术管理就是筹办艺术活动所需要协调的一系列行政工作。[4](p2)

(6)王文章:管理者为了一定的目的,对艺术创造活动的生产全过程和艺术事业的总体发展所进行的管理就是艺术管理。艺术管理实际上就是协调和组织一个以上的群体,进行艺术生产,这种艺术生产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它主要是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它有它的复杂性,所以艺术管理跟一般的企业和事业管理是不同的。艺术管理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宏观管理就是对艺术事业的总体发展的管理;微观管理主要是指对艺术表演团体等的管理。[5](p8)

(7)孟庆耘:艺术管理是以一种适应工业化社会大生产的理念而形成的管理模式,来对艺术市场进行管理。简单来理解,就是运用现代的管理理论和模式来管理艺术市场。[6](页码不详)

(8)李方军:艺术管理是任何大小的艺术组织结合商业管理、经济原则和沟通技巧来促进艺术各个方面发展的方法与手段,从而最终实现艺术管理美学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目的。[7]

(9)李世葵:艺术管理是在现有的经济与政策环境下,根据具体地域的情况,利用人文、心理等因素对艺术品进行操纵;它将艺术品作为一种商品,同时控制整个商品的流通机制与管理机制,保证市场渠道畅通;它是艺术生产与市场间的纽带,是艺术品走向市场的必经环节。[8](p7)

(10)徐翠耘:艺术管理是管理、经济和审美目标等关系的互动,是艺术组织或个人结合商业管理、经济原则和沟通技巧来促进艺术各个方面发展的方法与手段,是艺术组织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它是艺术组织的管理者对艺术组织实行组织、计划、领导和控制,以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取得最有效的管理效益的一种管理行为。[9]

(11)顾颖:艺术管理是艺术产业管理者对艺术领域的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实行有计划的组织、指挥、协调和决策,使管理者对艺术组织的利用达到最大化的效果和价值,从而实现管理者预先设定的目标。艺术管理的主体既可以是艺术领域外的艺术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也可以是艺术组织或部门内部的管理者。艺术管理的客体就宏观和微观来讲,主要有两类:艺术机构人员与艺术家。[10](p3)

(12)尚玉荣:艺术管理是在国家艺术文化政策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前提下,艺术机构通过研发设计、具体实施、组织管理、监督评估等,将艺术家的创作展示给观众,并引导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深入理解,达成艺术家和观众的深层交流,并实现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11]

(13)艺术和艺术家是艺术管理的核心对象;艺术创作与欣赏体制的产业化是艺术管理的内容;艺术管理的主体是艺术组织。

(14)艺术管理是连接艺术活动和现实社会的中间桥梁;艺术管理是艺术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行为。

(15)艺术管理是一种工具、方法、分析体系。

(16)艺术管理是一个新兴的应用类专业。

(17)艺术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交叉学科。

以上这些艺术管理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足以说明当前对艺术管理内涵界定的全部内容。综合分析各种不同观点,总的来说,其中有谬误的成分,如对艺术管理主客体、艺术管理核心的指认以及把艺术管理说成一个学科或专业,把艺术管理与艺术产业、艺术经营相混淆,等等。这些观点因为错误之明显而无需评析。

合理的部分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描述现象,如把艺术管理理解为艺术(艺术家、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合约”或者“中介”,这种远离了管理来谈艺术管理的观点只能是隔靴搔痒,模糊宽泛而不得要领;其二是揭示内涵。对艺术管理内涵的揭示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揭示某一个方面的内涵,一种是揭示多个方面的内涵。这些对内涵的揭示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对艺术管理的解读 解读伦勃朗的艺术语言

(1)传统管理职能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2)对艺术活动或艺术生产的协调;

(3)对赢利性和非赢利性艺术组织的运营与管理;

(4)对艺术市场、艺术商业的经营与管理;

(5)对具体艺术项目行政事务的操作指南。

(二)艺术管理的基本属性

在对艺术管理已有概念分析的基础上,对于究竟什么是艺术管理,艺术管理的根本属性究竟是什么,似乎越来越清晰了。

(1)自身的属性。在大的范围来说,艺术管理无疑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社会活动或社会行为),那么这种社会现象包含哪些要素,需要什么条件,采取什么手段,达成什么目标,对其背后本质的揭示就完成了概念的定义。在内涵上,艺术管理肯定不是艺术和管理的简单相加,但是要弄懂艺术管理的概念,必须首先把握艺术和管理分别是什么。尽管“艺术”和“管理”本身就是非常宽泛的概念,两个词语的组合就愈加模糊了,但是在艺术和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来探讨艺术管理的本质属性肯定是合适的。由此,就可以把艺术管理界定为在艺术的范畴或领域里的一种管理现象或一种管理活动。这一观点看似笼统,实乃非常关键。只有把握了这一“原点性”的定义才能在此统摄下揭示艺术管理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之总和。

(2)发生的环境。认定了艺术管理是“在艺术的范畴或领域里的一种管理现象或一种管理活动”,那么进一步的追问就是这种特殊的现象或活动是在什么社会条件、环境、背景下发生的。换言之,艺术管理的实施要受到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新兴的艺术管理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它与形成和改变文化产品输出的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所谓的社会条件、环境、背景称为艺术管理的宏观语境,也可表述为艺术管理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管理的宏观语境可以归结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政治语境包含文化政策与体制、文化法律与管制、文化许可与执法、文化资助制度以及文化软实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等;经济语境包括文化经济与市场、文化产业、文化投资、文化消费等;文化语境包括文化创意、文化资源、文化遗产、文化人才、文化交流以及文化的价值与取向等。这些都是从事艺术管理必须知晓、把握的一种宏观环境、条件、背景,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宏观语境也是艺术管理的范畴,当然也应成为艺术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和对象。

(3)发生的领域。认定了艺术管理是“在艺术的范畴或领域里的一种管理现象或一种管理活动”,接着的追问就是“艺术的范畴或领域”具体指什么,因为艺术的范畴或领域包罗万象,必须确指,否则无从谈起,也没有意义。这个追问可以置换为“艺术管理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以及怎样开始的”。毋庸置疑,管理究其本质来说就是不同的人在共同的任务中的有效协作,那么艺术管理则可理解为在艺术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而这些协作是在什么领域以及如何发生的呢?首先是大型艺术项目的出现,不管宫廷、寺庙还是民间,在祭祀或节日、丰收或胜利的庆祝、集体性的艺术赏玩的活动中,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艺术管理也就出现了,因为艺人的选拔或招聘、任务安排、观众组织、器械筹措等事项离不开专人的协调。其次是复杂的艺术交易市场的形成,艺术传播的扩大导致艺术作品无法在“作者”和“观众”之间单独完成,中介也就必然出现,尤其当艺术创作及其展示成为一种生产与营销机制时,这个领域必然需要专业的管理技巧和手段以协调各类人力和事务。再者,大规模、专业化的艺术机构的设置,一定需要计划、组织、人员优化、资源调配、监督指导、控制这些人类专有的活动,来促进表演和视觉艺术作品以最佳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就一定需要艺术管理。由此,可以说艺术项目、艺术市场、艺术组织构成了艺术管理发生的领域,而理论化最高的领域当属艺术组织。

(4)发生的过程。现在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在艺术项目、艺术市场、艺术组织等领域,艺术管理这种行为是怎样发生的。也就是说,艺术管理是一个“复数”概念,在艺术的层面上是由演艺管理、美术管理、剧院团管理、画廊管理等构成的,那么,在管理的层面上是如何构成的,或者说艺术管理的基本过程及其职能、核心的要件是什么?对艺术项目、艺术市场、艺术组织等领域的管理行为进行逻辑上的区分,从开始到结束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那么这个流程必定是由诸多环节构成的。具体可以从美术展览、音乐演出、影视制作等诸多艺术门类来概括这种流程,大致包括艺术创意与策划、艺术生产与制作、艺术筹资与募款、艺术推广与营销、艺术评价与反馈等部分。所谓艺术管理就是管理的诸多职能在这些过程里的具体应用。进一步说,艺术策划、艺术筹资、艺术营销是艺术管理的更为核心的要件,也是艺术管理学核心的基本概念,这三个方面构成了艺术组织发展的三驾马车,而且也可引申到所有的文化艺术管理领域,成为文化艺术机构的三根支柱——这一观点已成为学界的共识。

(5)具体的环节。通常说的艺术管理实务指南、艺术管理实践操作步骤,乃至艺术行政管理在学理上称之为艺术管理技术理论框架更为合适。尽管这只是具体的环节,但对此项内容的把握有助于深化对艺术管理内涵的认识。综合现有的资料,可以把这些环节按照合并同类项的原则作简要的列举,尽管这样的列举有重复或分类标准不够统一的嫌疑,但依然可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其一,规划与发展、战略规划、策略计划、选择与编制计划;其二,公共关系、艺术法律法规、政府关系、委员会关系、劳工关系、人力资源;其三,艺术活动的内容、项目开发、节目策划与组织、安排和布置表演或展览;其四,企业形象规划、广告宣传、文宣的设计、新闻稿的审定与发布、媒体的联系;其五,艺术家的联系、行程的安排、档期的安排、艺术家的合约、厂商的合约、撰写意向书、合同签订、招待;其六,艺术市场、市场调查、企划行销、市场营销、营销原则、观众拓展;其七,经济与财务管理、筹款、资金募集、会计、预算;其八,人事管理、办公室管理、机构的设备管理、建筑物和人员安排、场地、安全、饮食和售票;其九,领导风格、组织结构等方面。

(6)达成的目标。管理就是达成最优化的目标。如果我们认定了艺术管理的学术价值,就必须从目标设置方面来探讨艺术管理的内涵属性。国内学者在西方艺术管理所要达成目标的文献译介上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比较深入的描述。当代社会中的艺术组织,无论是视觉艺术还是表演艺术,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合理地摆正管理、经济和美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其互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层次的需要。按照《艺术管理》一书的观点,无论什么样的艺术机构,都需要完成三个任务(即艺术管理的三个目的):第一,艺术机构要在表演和展览中突显艺术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的原生态。第二,艺术机构要具有一种亲和力,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开发和引导观众,使观众参与到艺术实践中来。第三,艺术机构必须保证投入资金的稳定的、透明的、高效率的运转。《艺术管理这一行》也有表达了类似的观点。[12]而目前一个流行的表述就是“三个追求”:一是追求卓越性和艺术真诚;二是追求亲和力和受众开发;三是追求公共责任心与经费的有效使用。

注 释:

[1]曹意强.艺术管理的观念和学术状况[J].新美术,2007,28(3):4-15.

[2]Pick,John.Arts Administration, Secondedition,St·Edmundstury Press,

1996,P16.

[3]洪惠瑛.艺术管理[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2.序言P1.

[4]郑新文.艺术管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P2.

[5]王文章.艺术管理概论[J].艺术评论,2009(7):5-17.

[6]孟庆耘.对艺术管理途径和方法的探索[J].艺术视界,2007(6):页码不详.

[7]李方军.对艺术管理新学科的认识与思考[EB/OL]. 2010.10.

http://www.ccmedu.com/index.aspx.

[8]李世葵.艺术管理中的主客体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P7.

[9]徐翠耘.艺术管理的角色、目的与方法研究[EB/OL].2008.05,TOM美术同盟http://www.tom.com/.

[10]顾颖.艺术管理模式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P3.

[11]尚玉荣:艺术管理的角色、目的与作用[EB/OL].2007.08,雅昌艺术网博客频道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76153&do=blog&id=94619.

[12]注,《艺术管理》是一本英文书,中国还没有译本,作者是DerrickChong,伦敦与纽约的Routledge出版社,2004年;《艺术管理这一行》的作者是Willian JByrnes,桂雅文译,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4972.html

更多阅读

《亮剑》对企业管理的启发,不看后悔终生! 亮剑企业培训视频

亮剑》对企业管理的启发引导语:如果你是企业领导人,请仔细的阅读下边简短的文章,因为它会改变您和您企业的命运!一、领导力1、李云龙的旅长在电视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他的能力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想想看,主人公李云龙是一个性情暴烈,一

经典伦勃朗布光法 伦勃朗油画技法

这是一种真正具有绘画风格的用光类型。它的命名使用了那位荷兰人引以为豪的著名画家的名字,是因为这种布光效果再现了伦勃朗的人物绘画中对光影的描绘。具有传奇色彩的是,就像他那个时代绝大多数经常处在挣扎边缘的艺术家们一样,伦勃

从伦勃朗素描作品的笔触得到的启发 伦勃朗人体素描

前天去王府井书店里搜寻一本书,正在寻找的时候伦勃朗的素描恰好从我眼前略过。伦勃朗素描的封面上是一个人物肖像画,其实那个时代的大师们都是反复画人物肖像作为研究和以后作画的素材,伦勃朗如是,丢勒、门采尔等亦如是。只是当天这些

伦勃朗《夜巡》 木匠家庭 伦勃朗

夜巡布面油画363 ×437cm1642 年作荷兰阿姆斯特丹霍兰国立博物馆藏《夜巡》赏析(文章来自互联网)《夜巡》是伦勃朗最著名也是给他带来太多麻烦的一幅作品。伦勃朗因为它引起了一场诉讼,在创作和经济上蒙受了巨大损失。这是当

声明:《对艺术管理的解读 解读伦勃朗的艺术语言》为网友亲切的大哥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