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麟,字伯荪,汉族,浙江绍兴人。1873年生于浙江绍兴,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教师,后升副监督。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同年以参观大阪博览会名义赴日本,于东京结识陶成章、龚宝铨,积极参加营救因反清入狱的章炳麟的活动。他回国后先在绍兴创设书局,传播新译书报,宣传反清革命。1904年,徐锡麟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徐锡麟在绍兴创立体育会,后又创立大通学堂,规定入校学生均为光复会会员,参加兵操训练。同年冬赴日本学军,因患眼疾未能如愿。1906年归国,赴安徽任武备学校副总办、警察处会办。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1907年7月7日,徐锡麟惨遭杀害,心肝被挖,用于炒菜。
陈伯平(1882~1907))近代民主革命者。原名师礼,改名渊,字墨峰。别号白萍生、光复子。浙江绍兴平水人,生于福州。先后入福建武备学堂、绍兴大通师范学堂,并赴日本,学习巡警课程,1906年回国,协助秋瑾组办《中国女报》,1907年到安庆与徐锡麟一起发动起义,率巡警学堂学生攻占军械局,在与清军作战中牺牲。
马宗汉(1884-1907),原名纯昌,字子畦,别号宗汉子。辛亥革命先烈。浙江慈溪宗汉人。1902年进浙江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触革命思潮,传播民主革命思想。1905年参加光复会,次年1月东渡日本,进东京早稻田大学预科,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当年4月回国,继续在家乡任教,同时积极从事革命宣传与组织工作。1907年6月到安徽安庆,参加7月6日徐锡麟组织的起义,协助枪杀了安徽巡抚恩铭,并率巡警学堂学生攻打军械局。起义失败后为保护群众挺身而出,被捕。8月24日被惨杀在安庆狱前,年仅24岁。
徐锡麟墓在杭州西湖区风篁岭下南天竺,龙井路旁。原演福寺旧址。
徐锡麟牺牲后,遗体安葬安庆城北马山。民国元年(1912年)1月21日,徐锡麟、马宗汉、陈伯平三烈士灵柩运经上海,在永锡堂召开追悼大会,同时追悼的还有陶成章。次日烈士灵柩运至杭州,葬于孤山东南麓。1964年,徐锡麟墓及附近葬左右的陈伯平、马宗汉墓被分藏三坛,迁鸡笼山。墓碑同时随迁,墓表藏劳动路孔庙。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墓遭破坏,碑石无存。1981年9月,遗骨由鸡笼山再迁风篁岭南天竺原演福寺旧址。三烈士遗骨重换骨坛,坛内各置砚石一方,上刻姓名和“一九八一年九月自鸡笼山迁南天竺”字样。新墓为三座圆形墓,徐锡麟墓居中,高100厘米,直径400厘米。左为马宗汉墓,右为陈伯平墓,皆市80厘米,直径250厘米。均用大块青石砌成,上植草皮。
徐锡麟诗作不多,但《出塞》一首却是一篇意气豪雄之作。据记载,徐锡麟1905年“曾出山海关至奉天、吉林,再经西北诸省边疆而归。”这首诗是1906年春这次壮游时所作。作品在艺术上继承了唐代边塞诗的风格,具有豪迈雄浑的特色。全诗如下:
出塞
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