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代表吃肉汁的佛教徒水手,他在落水前曾用中文大喊:斑马、斑马,摔断了腿。
猩猩:代表派的母亲,派曾问它:你的孩子呢?暗示猩猩是一个母亲。
鬣狗:代表厨子,它咬死了斑马和猩猩,厨子是一个很恶劣的人,从前面在厨房和派母亲的争吵就能看出来,他吃掉了水手,杀死了派的母亲。
老虎:代表派的野性的一面,它一直潜伏着,知道看到母亲被杀死才爆发出来。在漂流过程中一直与派(即派人性的一面)争斗,在派回到人类社会后就消失了。
我觉得没什么可争论的,第二个故事是真的,在现实中发生的。第一个故事是派在277天地漂流过程中对自己和神的认识,这不是粉饰现实。就像派对两个日本人说的:真相有那么重要吗?轮船已经失事了,我已经得救了,过程是怎样有什么关系吗,他的潜台词是你们不觉得第一个故事更好吗。。。像极了《大鱼》中的情节:儿子一开始认为父亲荒诞不经的故事只是为了哄他开心,但是到最后他也接受了父亲的故事。。。。除了这两个故事之外,我个人觉得派的漂流过程其实暗喻了我们的一生:派登上救生艇代表出生,派获救代表死去,中间的过程就是我们的一生,开始和结果已经是固定的了,重要的是我们怎么看待这个过程,有人看到的是黑暗残忍的现实,有人看到的是神的考验和洗礼。
派的父亲代表的是人性的理性的一面,派的母亲代表的是人性中感性的一面。在我们遭遇危难时,理性可以救我们的命,派不止一次说过,如果不是父亲,我可能早死了。但是当漂流在海面上,暴露在神的力量之下时,理性显得那么不堪一击,真正支撑派走下来的,是他内心仅存的一点希望。
有人说过:当你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获得重生的时候。派在海上漂流的过程,就是不断丧失希望的过程,本来发生海难已经够让人绝望的了,但是神还在不停地剥夺他剩下的东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每次灾难发生之前,都会有美轮美奂的景象出现。先是派正在欣赏雷电交加的暴风雨,海难就发生了,派失去了家人;然后荧光水母鲸鱼出现,派失去了食物和淡水;飞鱼群出现,派被迫破戒吃肉(失去了信仰);海上暴风雨,神在云端睁开眼睛,金光四射,派和理查德-帕克濒临死亡;狐獴岛出现,派失去了手腕上的红绳(与过去彻底割裂)。这是一个不断丧失希望的过程,在派失去了一切,说:我已经准备好了,谢谢你赐予我生命。派获救了,浴火重生。派没有丝毫抱怨,我们都这道这些美景其实从来都没出现过,只是派在不断丧失希望时自己编造出来的对自己和听故事的人的安慰而已。
整个故事从头到尾充满着各种暗示。老虎的名字叫“理查德-帕克”,1884年,“木犀草号”(Mignonette)游艇沉没,有4个幸存者坐上了救生船,游艇服务员过于虚弱被其他人吃掉,他的名字就叫“理查德-帕克”!!!看到这里,我简直怀疑这只老虎是否真正存在过。老虎是在喝水时被抓起来送到动物园的,本名叫“口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少年派和人打赌去教堂里偷喝圣水,神父看到后跟他说:你一定是“口渴”吧!这是一个双关语,就是再次暗示派就是那只老虎。
派看到女孩跳的舞时问她:神为什么莲花藏在森林里呢?结果就是在狐獴岛的森林中,派发现了莲花,也正是莲花中的牙齿提醒他旅途还没有结束。
派的父亲说:“野兽就是野兽,你看它的眼睛,只能看到自己的倒影。”他说的太对了,因为那只老虎本来就是派自己,老虎看派的眼睛,看到的也是自己的倒影。
派:“我失去了家人,我失去了一切,我臣服,你还想要什么??” 他想要给你重生的机会。
派:“我猜,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地放下,但遗憾的是,我们却来不及好好道别。”派放下了自己的过去,当然,他还是有一点留恋的。
派与老虎争斗的过程,就是他自己的野性和人性争斗的过程,两者此消彼长。在凶险的环境中,人的野性会本能的暴露;人性一开始完全处于下风,随后派不断地驯服自己的野性;老虎落水时,派举起斧子,但没有砍下去,因为他代表着人性,砍下去就意味着他输了;到最后派在暴风雨中喊老虎出来看神迹时,老虎吓得瑟瑟发抖,野性必然是无法同神性对抗的,只有人性才能感受到神。回到文明社会后,派的野性就不动声色的走入了森林,消失了。。。。。。
作家在看到海难记录时,读出了最后一句:最终男孩和一只孟加拉虎漂流到了岸上获救。说明最后两个日本人也宁愿相信第一个故事是真的。
如果看《少年派》只是看到了影片中讲的两个故事,那这部影片就只是一个风光旖旎的《鲁滨逊漂流记》,这背后的故事太博大精深,我也无法参透,派在一开始就说:我有一个故事,能让你相信上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派,不知道你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