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类群星闪耀时》有感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生命的光芒》

花了很多的时间读这本书,逐字逐句地读,反复地读。真的,这样做很值得。接着,很钦佩斯蒂芬,茨威格。他的文章,他这个人不禁让人敬佩!

老师总说,读文章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我首先读了读他这个人。斯蒂芬茨威格,这个人的人生也可谓是坎坷不平。出生在一个富商的家庭,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为和平奔波,目睹丑恶的现实,洞察社会的矛盾,被迫远离故乡,移居英国。后又迁到巴西。最后,走上了自尽之路,毅然选择了在意志清醒之时告别人世。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却享有和已故巴西国王彼得罗二世“邻居”的特权,获得一块墓地。可见,他的影响力非同寻常。

书中的任务大多都是悲剧任务,和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有些许相似。先说说书中的内容部分——《西塞罗》

《西塞罗》,写古罗马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在专制独裁背景下的一生。作者是在希特勒法西斯横行霸道的1940年写下此篇,这也暗暗地将西塞罗与自己联系在一起,也是对于自己软弱无能的哀叹,

“一个才华横溢而又十分勇敢的人如果遇到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最聪明的办法就是躲避此人,同时从容不迫地等待时来运转,直至前途再次为他铺平。”西塞罗就是这样的人,面对独裁统治拥护者凯撒,曾号召那些最后捍卫自由的抵抗企图用强权夺取独裁的凯撒,也无济于事。最后,他卑微地重获一名,在凯撒宽宏大量下,但他却要求永远退出政治舞台。我想,也正因为这一点,让这位思想家和才华出众的文人从一个只能凭借残酷或诡计进行控制的不光彩世界回归他自己的部首干扰,无法破坏的额内心世界。天赐的厄运恰恰是西塞罗遇到的最美好和最幸运的时刻。他可以静下心来,总结自己的创作。他不再在古罗马的广场上面对可以贿赂的法官们振振有词地辩护,而是更愿意在自己的著作《演说家》,阐明演说家艺术的本质。此时的他已把写作当成了古罗马广场,不停地说着自己的心声。他的得失是在是太多太多,从被元老院授予“国父”荣誉称号,到一夜之间流亡,被同一元老院谴责。人生的欺负不断,也只有在他六十岁的时候,第一次默默地沉思着把目光专注于自己,完成了许多著作,达成了一种清楚地认识。他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他是个走在历史进程前端的前瞻人。在那样一个历史时代,大肆杀戳,战斗司空见惯,不言而喻。但他,强烈谴责战争是一种兽性,并要求即使对没有权力者中的最没有权利的人——奴隶也要善待。事实,时间,历史验证了他所说的一切是对的。他以先知的眼光预见到了罗马将会衰落。他也成为维护仁爱的第一人。但他的最终命运终不在自己的手中,他惨白的头颅,写过无数文字的智慧之乎,一同被钉在了他曾作过不朽演说的讲台上。这该是何等的惨烈,钉的不仅仅是他的躯体,是他的思想,更是象征共和国的毁灭。

我看到了生命所展现出来的光芒,在那悲惨的画面中。他的知识、他的思想、他的观念在此照耀着整个世界,茨威格也像他一样,安静地走了……

再来,想说说茨威格的写作手法。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个历史的特写。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丰富的情节起伏,只是真切地在说。可是,读他的文章不会觉得很枯燥,平铺直叙不是他的风格。他运用了艺术的形式,调动了历史的感人之处。就如《一夜之间的天才》,那首至今令我难忘的《马赛曲》。我是在一平空白中,知道这曲,不知道它的旋律,也不知道它到底有怎样的意义。读完他写的文字,脑海中便有了那个雏形,是个无与伦比的曲子。他运用大量的侧面描写,通过写《马赛曲》在教堂、在剧院、在俱乐部、在军队中的演唱,让人马上就能感受到它的传播速度之快、之广,从而感知歌曲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感人的力量。他有时还运用一些心理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意味,“他可能爱她吗?纵使他能再见到她,又能指望什么呢?”我会停下,好好地想想。或许这就是作者或读者的交流。深感语言的艺术真是一门大学问,还有茨威格真是个天才!

他书中的主人公不是所谓的“英雄人物”而只是些失败者,悲剧人物。可是人性在他们身上熠熠发光!用他的话说:“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终将消逝的黑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5262.html

更多阅读

好书推荐——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鲁滨孙漂流记好书推荐

今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津津有味地看起了《鲁滨孙漂流记》,大家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不是吗?我又一次登上了书籍的顶峰......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笛福,他早年因为写出了与现代社会不合理的现象而被关进监狱,但他经过种种挫

曾子如果不杀猪——读《曾子杀猪》有感许永欣 曾子杀猪的故事

读完《曾子杀猪》这个故事,我不由得感慨万千。《曾子杀猪》主要写了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为了哄孩子,便谎说回来给他杀猪吃。当曾子的妻子回到家时,见丈夫正要杀猪,急忙上前阻拦。但曾子认为,不杀猪,孩子就会学会骗人,并且不再信任父母。曾

读《论语别裁》有感之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七》谈到孔子作学问时,有一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可以做我的老师的。学习他好的方面,对他不好的方面,加以改正。其实这里,“

声明:《读《人类群星闪耀时》有感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为网友春风正得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