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第2次改革喧嚣尘上 喧嚣尘落香初起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鹤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落实混合所有制改革及产权保护,释放出坚定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的积极信号。9月1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提出国有企业首先是企业,要落实《公司法》要求。

关注股市发展,所以我也关注国企改革。

从南北车合并,再到中央高层反复提及的国企合并重组。。。。看来占据中国经济1/3强,也背书中国是社会主义的国有经济,看来将再次迎来一次变革。

90年代,国有企业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当时我在上高中,我还记得看吴敬琏的书,当时谈的话题是:

1)国有企业法律上是属于人民的,但不可能13亿人民都来做主吧,那到底有谁来管理呢?盈亏有谁来负责?这其实谈的是所有权和管理权的问题。这也是后来成立国资委的直接原因,明确了所有权和管理权。

2)还谈到国有企业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制,导致的权利寻租问题。

3)还谈到国有企业社会负担太重,无法轻身参与市场竞争,缺乏活力而陷入恶性循环的问题。

4)还包括国企的分配体制,大锅饭、接班制等导致的导致很多人才流失。

5)还包括国有企业和大部分集体企业,都伸着脖子等靠要,频临破产。

。。。。。

还记得当时的国有企业改制,触碰了太多人的利益,特别是广大国企职工的切身利益,成千上万的人开始失业,还骂我们的朱总理。当然也得罪了不少权贵和既得利益集团,这也直接导致了朱总理成为唯一担任一届总理的总理。

回顾上世纪90年代末的国企改革,整体来看是在多的数国有企业经营困难、濒临破产边缘下做出“背水一战”的倒逼式改革。但从现在来看,大部分的国企都是具备优良资产,具备竞争能力和资源优势的几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即使有经营不太好的,也目前国企虽然有债务率偏高、效益下滑的问题,但经营状况远甚于90年代,所以说当前的国企改革更多是一次主动式改革。

我在想,好好的折腾什么?为什么?

我能想到的原因,也许应该是中国经济整理发展阶段吧,从2015年来看,基本上可以判断为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分界线,刚好中央也提出了新常态的说法。所以经济发展从高速档减弱为中速档,国内一方面面临着经济转弱,一方面又面临产能过剩的大格局。所以下一步的发展只能是走出去,参与到全球的经济环境中去。说白了走出家门找吃的。从这个角度看,国企之前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如果能够优势互补,还能够以更强的实力去迎接全球市场的竞争,成了不错的选择。

另外,国有企业很多领域还是没有和市场经济进行融合,还是残存着政府管理的思维和模式。比如电信行业、电力、能源行业等。刘鹤提出,做“活”做“优”国有经济,实现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更好融合。这触及了国企改革的核心命题。

过去20多年来国企改革的争议不断,焦点在于国有经济能否与市场经济融合、如何融合。围绕着这个命题,国企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1、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及治理结构;2、国有经济布局调整;3、国有资产实现形式和管理体制。国企改革能否向前一步,取决于国有资产实现形式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上两轮改革之所有在国有企业治理层面和国有资产布局上仍有很多矛盾没理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国有资产实现形式认识的不一致,究竟是实物形态还是价值形态。管资本实质就是国有资产形式的资本化,赋予了国有资产更大的流动性和证券化可能,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是做“活”做“优”国有经济的制度要素。

所以这一次的国有企业改革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国家逐渐退出国企的实际管理,反而是以投资人的形式出现。管资本,而不是管企业。这也是这次国企合并潮伴生的股市机会。

国企第2次改革喧嚣尘上 喧嚣尘落香初起

其他的我不是很关心,我关心的是在这次国企改革盛宴中,中国A股将会有哪些机会。哈哈

当然,作为国家公民,我也关心国有企业的命运和发展。中国的制度优势说白了还是扯不开国有企业。国家有钱,自然很多事情好办,包括对经济的把控,对民生的投入。一旦改革出了问题,国有企业白白流失等,那也不是我等屁民想看到的事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5304.html

更多阅读

电信业正经历“第五次”改革_廖伟力 马云创业经历

央企改革,电信企业实际是先行者。电信行业历史上经历了四次重大改革。从1994年邮电分家、1999年老电信分离,到2001年电信南北拆分,最近一次是2008年,电信企业“五变三”,形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相对稳定局面。7年以来,以运营

声明:《国企第2次改革喧嚣尘上 喧嚣尘落香初起》为网友彼岸雨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