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古称“古轩辕黄帝桥陵”,位于西安东北方200公里处的陕西省黄陵县沮水之旁的桥山上。从西安出发往东走,一路高速,非常好走。途中经过泾阳、三原、耀州,到铜川后,向北而行,经过宜君,就到了黄陵。黄陵县是延安市最南端的一个县,其地理位置正好在陕西省版图的中央,所以这个县原来就叫做中部县。“沮水汤汤,桥山苍苍。巍巍祖陵,源远流长。轩辕黄帝,青史垂芳。中华文化,自此方张”。轩辕黄帝被公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陵因此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第一号古墓,人称“天下第一陵”。《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黄帝是远古时姬姓部落的首领,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个。后来黄帝也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其养生术千古流传。1942年蒋介石曾计划祭拜黄帝陵,却未能成行。遗憾之余,在当年冬天题写了“黄帝陵”。国民政府据此于1944年把中部县改名为黄陵县,“桥陵”也自然更名为“黄帝陵”了。蒋先生把“桥陵”改为“黄帝陵”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陕西省蒲城县还有一座桥陵,是唐睿宗李旦(唐时女皇武则天的四儿子、唐明皇李隆基的父亲)的陵墓。
孙中山先生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曾挥毫写下《黄帝赞》:“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千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对轩辕黄帝的丰功伟绩做出了高度评价。
下图中这座桥叫轩辕桥。它横跨印池,全长66米,宽8.5米,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拾级而上则是宽阔的庙前广场,近年来的公祭活动大都在此举行。站到宽阔的庙前广场,再回头看轩辕广场,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恢弘气势。
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发源于子午岭的沮水河由西向东,流经桥山时,三面环绕。在山顶放眼四望,山水相融,塬天一色,水牵山转,山引水流,仿佛一条飘逸的碧带潜山底而过,远观山若沮水之桥,故名“桥山”。
谒陵的起点是轩辕广场。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
拜祭黄帝,一般为“先祭庙,后谒陵”。轩辕庙坐落在沮水以北,坐北朝南、居高临下、雄伟壮观。据中部县志记载:司马迁为写《黄帝本记》曾来黄帝陵考证过。此事过后,地方官员就创建了“轩辕庙”。到了唐代宗大历年间,正式建庙于城北桥山西麓。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因河水侵蚀,又把庙址从西山麓移到桥山东麓,这就是现在的“轩辕庙”址。这座祭祖黄帝的古老庙宇,由四进院落构成,庙门为汉代建筑风格,庑殿顶,白墙,黑琉璃瓦,高大巍峨,古朴大方。当地民间流传的俗语说:“汉代立庙唐朝建,到了宋朝把庙迁。不论谁来做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
轩辕庙门额上“轩辕庙”三个字是由蒋鼎文先生书写的。蒋鼎文,字铭三,浙江诸暨县石山人,1895年生。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蒋鼎文出任陕西西安行营主任,兼十战区司令长官。后又改任陕西省主席。在他任职期间,先后三次代表国民党中央政府、陕西省政府致祭黄帝陵。1938年祭陵时,他亲笔写了“轩辕庙”山门大匾。1949年3月,蒋鼎文去台湾。临走时对亲友哀叹说:“此后以天为盖,以地为底,未知葬身何所?”1974年1月2日,蒋鼎文病故于台湾。
跨入轩辕庙大门,左侧有一株参天古柏映入眼帘。古柏枝干苍劲,苍翠欲滴,冠如华盖,郁郁葱葱。这棵柏树的树龄已有约4700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栽植,所以称“黄帝手植柏”。树高19.3米,下围10.67米。黄陵人说这棵树“七搂八拃(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来量长度)半,疙里疙瘩不上算”。意思是7个人手拉手还搂不住它。1982年,英国林学专家罗皮尔等人在考察了世界27个国家之后来到我国,惊叹它是“世界柏树之父”。1998年,该树被第一批认定为“中华一百棵古树名木”之列。原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上将曾写下《赞黄帝手植柏》一诗:
七搂八柞半,巍哉柏之冠。世传远祖植,悠悠五千年。
钢枝挺硬骨,铁甲抵严寒。霹雳难摧志,风高无媚颜。
阅尽兴衰事,从容向长天。神州衍斯种,世代泽绵绵。
走过黄帝手植柏,有一个亭子,名叫诚心亭。亭柱上书“诚朝圣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儿女情。”亭前一砖壁写着简介:“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同胞华侨、外籍华裔,谒拜黄帝时,先要在诚心亭整衣冠,备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然后缓步进殿,顶礼膜拜”。人人至此,都屏住呼吸,静静前行。
诚心亭北边是“碑亭”。碑亭对联写道:“上下五千年,纵横三万里”。这里共有四通碑石。
右手第一通碑文的内容是孙中山先生的《黄帝赞》,虽然手迹早己遗失,但这首诗词,至今仍牢牢刻在人们心中,一代一代地传诵着。
右手第二通是1942年蒋介石亲笔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1942年冬,蒋介石原计划和胡宗南一起前来祭拜黄帝陵。后因公务繁忙,未能亲自前来祭奠,十分遗憾,遂亲笔写了“黄帝陵”三个大字。手迹至今保存完好,并载入中部县志。不过说句实在话,蒋先生为黄帝陵题的碑远不如1935年他为天水李广墓题的碑那么清秀、漂亮。为什么呢?后来才知道,这通碑是复制的。原先碑上刻的是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题写的“古轩辕黄帝桥陵”,1942年冬国民政府将其磨掉,刻上了蒋先生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字。1963年又磨掉了蒋先生的题字换上了郭沫若的题字。赝品就是赝品,难怪不那么好看呢!
左侧第一通为毛泽东于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时亲笔撰写的祭文。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高潮,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分别委派官员,共同于4月5日前来陕西省黄陵县致祭中华民族元祖——轩辕黄帝,这对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唤起四万万民众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还我河山,卫我主权”,拯救危难的中华民族,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因而被载入了史册。
第二通为邓小平手书“炎黄子孙”四个大字。
碑亭东侧是碑廊,保存了历代祭祀、维护黄帝陵庙碑石40余通,上起北宋、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很是珍贵。现存最早的是宋嘉佑六年(1060年)奉旨栽植松柏1413棵的记事碑,并有张三丰谒桥陵诗碑等。
离开碑亭后,继续向里走,左手边有一块一米见方的青石块,石上刻着一副巨大的黄帝脚印,脚印长0.52米。这块青石出土于黄陵东南的郭洼。脚印石旁有栅栏围护。据当地人讲,如果有人隔着栅栏用硬币投中大脚趾,就预示着大吉大利,万事顺意。
脚印石后面,便是庙院最北边的人文初祖大殿。大殿前右侧,有一棵高大的古柏,名叫“挂甲柏”。相传汉武帝刘彻率领18万大军征朔方归来,驻军致祭黄帝陵时,曾将铠甲挂在此树上,致使树身斑痕累累。每年清明节前后,树干中不时流出柏液,凝结为球状,晶莹透亮,蔚为奇观,“挂甲柏”因此闻名。
轩辕殿建于明代,门额上悬挂着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1938年所题的“人文初祖”四字大匾。程潜擅长隶书。当时他为黄帝庙敬写的“人文初祖”匾额,交由富平县石匠雕刻而成。由于运输困难,用牛拉车运至黄陵县九里山时,车翻碑碎。黄陵县县长卢仁山惶恐不安,如实向程潜做了书面汇报。程潜回信安慰说不必惊慌,既然运输困难,就不必再备石碑了。请制作一副木匾,来年清明祭陵再写。卢仁山赶忙派人选购上等木料,制作了一副3米长、2米宽的木匾。1938年4月5日清明节来临,程潜果然前来祭陵。程潜叫四个人抬着制好的木匾,提笔一挥,写成“人文初祖”四个隶书大字。周围的人感叹叫绝,评论这四个字是铁画银钩,苍劲而娟秀,堪称当今的书法上品。
进入大殿,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半浮雕黄帝像。这尊民族始祖的圣像,是以东汉武梁祠庙的画像石刻拓片为蓝本,经国家文物局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后,批准、放大刻制而成。黄帝石雕像为全身像,石料采用墨玉雕成。石雕像黄帝沉稳站立,步履向东又回首望西,抬臂扬手,冠带简朴,着装无华。像的四周雕刻有四灵图案: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轩辕庙北端坐落着2004年新建成的祭祖大殿。2004年清明首次以国家级礼仪公祭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仪式在这里举行。大殿整体建筑秉承汉风唐韵,融古老传统与新时代气息为一体。殿前祭祖广场均由花岗岩铺装而成,占地1万余平方米。
国家级礼仪公祭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仪式的标准程序是怎样的呢?
第一项,全体肃立;第二项,鸣放礼炮(34响,代表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第三项,奏乐;第四项,主祭就位;第五项,陪祭就位;第六项,主祭上香;第七项,献爵奠酒(主祭人举爵行奠酒礼);第八项,敬献花篮;第九项,恭读祭文(由专职播音员宣读);第十项,三鞠躬礼;第十一项,乐舞告祭;第十二项,典礼告成。
气势恢宏、规模庞大的轩辕庙建筑群,都是后修的。以前可没有这么大的广场。199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拜谒黄帝陵后,提出要成立黄帝陵基金会,并主动提出担任名誉理事长。同年10月基金会成立后,立即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西安冶金学院)规划实施黄帝陵扩建方案。几个文质彬彬、心地善良的老教授为此事忙了好几年,终于建成了今天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