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时期的静冈茶园
昭和时期静冈茶园茶叶采摘
昭和时期日本茶叶加工车间
1931年日本昭和天皇视察静冈茶园(本文图片均来来源于网络)
一、日本茶的传入
缘于佛教的传播,中国的茶叶在唐朝传入日本。
公元805年(“茶圣”陆羽逝后次年),日本僧人最澄和空海随遣唐使历经50天横渡大海,来到中国学习佛法。
最澄在浙江天台山佛陇寺师从寺院茶师行满法师研习牛头禅要和天台宗教义,是年回到日本后将寺院僧侣奉送的茶籽种在京都比睿山草庵旁的山坡上--这是日本历史上最早有关种茶的记载。
空海则来到了长安的西明寺研习藏传佛教的密宗教义,809年回国。空海在回忆他的学佛经历时写道:“佛事之余,每有闲暇,辄苦学梵语,手边常有香茗相伴”。
最澄和空海被认为是日本平安时代(794~1185)的佛门宗师。他们自9世纪将中国茶引入日本以后,饮茶之风却一直没有兴盛。
12世纪末,日本遭遇天灾人祸(平氏和源氏家族争权夺利;京都相继发生火灾、飓风和持续不断的大旱大涝),国内瘟疫横行,饿殍遍野。
1191年,荣西禅师从中国回到日本,开始广布禅理护国,并教导民众以茶养生。荣西禅师认为,日本的食物中,多酸辛甘咸之味,而独缺苦味。而“肝喜酸、肺喜辛、脾喜甘、肾喜咸、心喜苦”。他在《吃茶养生记》中说:“余常思缘何日本人不好苦味之食。在中国,人皆好茶,是故心脏病少有,而人皆得长寿。但观我国人多菜色,瘦骨嶙峋,究其缘由,盖不喝茶也。是故凡人有精神不济者,当思饮茶。茶饮令心律齐而百病除矣”。饮茶之风很快风靡日本列岛。
荣西禅师将从中国带回的茶种分种在长畸平户岛的富春院(二战时期,美国在长畸扔下原子弹,而当地常喝茶的居民幸存率高,正是荣西禅师的功德。)以及九州岛背振山麓的肥前(今佐贺县)。他还把茶籽送给京都高山寺的明慧上人,明慧上人将茶籽栽种在京都近郊的拇尾山,随后又在城南的宇治栽种。宇治的土质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在该地区收获的茶叶被称为“本茶”,以别于其他地区出产的“非茶”。
1215年,荣西禅师圆寂。在他创立的建仁寺,每年忌日都会举办名曰“四头”的茶会纪念。
16世纪的日本,伴随着“煎茶道”的兴起(日本的“茶之汤”分为滥觞于中国宋代“点茶法”的“末茶道”和肇始于明初洪武皇帝禁“腊茶”倡“散茶”之时的“煎茶道”),日本的茶叶开始向外输出。欧洲最早进口的茶叶大多来自日本(1607年,荷兰人在当年荣西禅师栽种的平户采购茶叶,翌年抵达欧洲,这是史料记载中运抵欧洲的第一批茶叶)。
到了19世纪,日本甚至向爪哇等国提供过茶树苗,但是树种不能适应热带的气候。
19世纪中叶,山本山茶铺(创立于1690年)的第六代传人山本德翁发明了将茶叶熏蒸后再烘烤的蒸青绿茶--“玉露”,至今一直是市场上最为名贵的绿茶品种之一。
20世纪80年代,日本茶园面积达90万亩,居世界第7位;年产量200万担,居世界第5位。
1965年SOWASAKAMOTO表演日本茶道
二、末茶道
尽管在日本国内自17世纪起,就有学者陆续提及日本茶之“自生说”,主要理由是在日本九州、四国、本州等一些和中国产茶地区有类似气候条件的区域生长着野生的茶树且这些地区保留着许多与众不同的制茶方法和饮茶习惯。《探究茶的起源》一书的著者桥本实先生在实地调查以及对日本茶树的形、叶、花、果实、遗传基因等进行科学分析后认为:日本的野生茶及栽培茶均须上溯至中国云南的“皋芦种”。这一科学的鉴定成为否定日本茶之“自生说”最重要的依据。
日本茶源自中国,日本的“茶之汤”也是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上的硕果。对日本人吸纳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并将其“发扬”得面目全非,国人振腕叹息之外,只能说“任性”了。
日本的“茶之汤”,分为末茶文化和煎茶文化。前者源于宋,后者始于明;前者的代表人物有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和千利休,后者不可逾越的两座高峰分别是隐元禅师和卖茶翁;前者遵从“禅茶一味”、“侘”和“一期一会”,后者讲求“风流”即文人风雅、精神自由,更多地包含中国文化。
根据日本《茶之文化史》载,“茶道”源于“茶礼”,“茶礼”源于大宋国的《禅规清苑》。
《禅规清苑》编撰于1103年,明确了禅宗寺院最早的清规戒律和礼仪礼制。以此为基础,日本禅宗曹洞宗初祖道元禅师撰写了《道元清规》,其中列有寺院茶礼和茶事规范包括一系列复杂的茶礼行仪。
1223年,陶工加藤四郎随道元禅师前来中国学习宋瓷烧制技艺。6年后学成回国,在尾张濑户村建立了自己的窑厂,烧制的茶碗以“藤四郎烧”为记,这就是有名的“濑户烧”。
日本茶道中的另一件关键物品--台子(茶具架),是由静冈人南浦绍明禅师1267年拜杭州径山寺住持虚常智愚所赐带回日本的,同时带回的还有一整套点茶用具(风炉、茶釜等)和7部茶典。这7部茶典中,有一部刘元甫制述的《茶堂清规》。其中的《茶道轨章》《四谛义章》两部分被后世抄录为《茶道经》。由此,“茶禅一味”的精神便为人所知。据《茶道经》记载,刘元甫长老为白云守端禅师门下,他以成都大慈寺的茶礼为基础,在五祖山开设了茶禅道场,名为“松涛庵”,并确立了“和、敬、清、寂”的茶道宗旨。日本茶道所信奉的四规--“和敬清寂”便渊源于此(目前关于《茶道经》的考证在学术界尚存争议)。
日本静嘉堂藏宋曜变建盏
径山寺位于杭州东北52公里处的天目山脉(这是日本人将宋建盏命名为“天目茶碗”的缘由),嘉定年间(1208~1224)宋宁宗封为五山十刹之首,是南宋时期日僧渡海求禅的圣地。据考证,日本僧堂生活中的衣、食、住,如茶汤、蔬菜、豆包、龙须面、笋、豆腐的制作、调制方法等均发祥于径山。径山寺的茶礼也传到了日本。径山植茶可追溯至盛唐,因其制茶方法独特而被称为“末茶”。
1235年,南浦绍明的同乡圆尔辨圆赴中国求法。1237年,抵径山寺在第34代十方住持无准师范处修习禅宗临济杨岐派的禅法,历时五年得受印可。
1241年,圆尔辨圆带着佛学和儒学经典千余卷返回了日本,先后创立了崇福寺、承天寺、东福寺三座大刹,是继荣西之后日本的又一位禅宗领袖。他以从径山回国时带去的《禅苑清规》以蓝本,结合径山寺的威仪茶礼和日本的实际,制定了《东福寺清规》,并规定按径山无准师范所传模式制定的规范“永不可退转矣”。
1280年10月17日,圆尔辨圆辞世。
圆尔辨圆回国时捎带的径山茶种,被其栽种在他的家乡--静冈县安倍郡足久保村。如今,静冈茶的产量占日本茶生产总量的一半以上,静冈人均茶叶消费量居日本各地区之首,按径山茶制法生产出的高档次的日本末茶,被称为“本山茶”。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礼仪、茶器物的演绎,加上歌吟僧人鸭长明在传记体随笔《方丈记》中对“艺道”的讨论(即对于“艺”的执着。认为通过全身心浸淫于诸如围棋、剑道、花道、骑术、箭术、吟诗、书画、音乐等等的这些“艺”中,能最终进入大彻大悟的境界。这是日本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喝茶逐渐在日本成为了一种兼有宗教和美学的生活方式。在室町幕府时代早期,发展了自己的“斗茶”(主要内容是区别“本茶”和“非茶”),幕府将军甚至下令拆除了天王寺宝塔尖上的九个铜镏金的风铃用于熔铸茶釜。
15世纪下半叶,应仁之乱席卷日本全境,足利义政将军于1474年宣布退位。他的茶道师范、曾向京都大德寺一休宗纯拜师参禅的村田珠光(1422~1502)将来自中国的珍贵器物和日本粗陋的茶具并置同列,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日本(末)茶道的“点茶法”,是谓“草庵茶”。
如果说村田珠光是日本茶道的开山者,那么向村田珠光弟子栗田善法学习茶道的武野绍鸥(1502~1555)就是茶道的先行者了。
武野绍鸥最杰出的贡献当属提出了两条重要的美学概念:“侘”和“一期一会”。
所谓“侘”,就是表达不完美、残缺的美学概念并最终成为日本茶道的核心思想(这一点深刻地影响了“和物”的审美。所谓“和物”,即日本生产的器物)。
所谓“一期一会”,即将茶会上的每一次会面当做一生中仅有的一次见面来认真对待,体验昙花一现的无限美感。
武野绍鸥另一巨大的功绩在于他对弟子千利休(1522~1592)的教诲和影响。促使日本“草庵茶道”全面形成并使之成为日本文化之代表的壮举正是他的大弟子--先后任日本战国霸主织田信长、丰臣秀吉茶道侍从的千利休完成的。
16世纪是日本历史上极其重要却又乱哄哄的时代。1582年,织田信长征服日本主岛本州,统一全境指日可待,却在7月10日京都本能寺大宴群臣的宴会后被叛军所杀。就这样,一直追随织田信长左右的丰臣秀吉在成为天下第一霸主的同时,千利休也成为了天下第一茶人。千利休以他居高临下的影响力和巨大的人格魅力使日本人一致认同了“和物”所具有的典雅古朴、清丽简约的审美情趣,使得“和物”逐渐成为茶会主体,“和物”的价格也超过了“唐物”(中国器物的代称)。这使得丰臣秀吉费尽心机猎取的天下名物(各种“唐物”珍品)一路贬值。
1592年2月28日,丰臣秀吉赐千利休剖腹自杀(关于利休被命自裁的真正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据说千利休自杀当日,京都上空电闪雷鸣,冰雹霰雨齐降。这似乎是在正式宣告日本草庵茶道得以全面形成。
“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千利休
三、煎茶道
“日本茶道”通常指的是“末茶道”(“末”通“抹”),谈及“煎茶道”,必须加上一个“煎”字,称为“日本煎茶道”。
“煎茶道”于江户初期由来自中国福建黄檗山万福寺的隐元禅师(1592~1673,福建福清人,俗姓林,名隆琦)引入日本。隐元禅师是继密云圆悟、费隐通容之后的第三代黄檗宗传人,黄檗宗的大本山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的住持,名扬福建,声播东南。
1654年7月5日晚,为应长畸兴福寺住持逸然性融的再三恳请,隐元禅师率主要弟子等黄檗僧20人,乘坐郑成功特别安排的航海大船到达长畸港。1658年,幕府将军德川家纲亲自接见隐元禅师,批地给隐元于京都附近的宇治修建日本的黄檗山万福寺(雅称“新黄檗”)。而后此一宗派迅即发展成日本三大宗派之一的“黄檗宗”。隐元之后,“新黄檗”的住持连续13代,均是由中国前去弘法的高僧承担,且至1784年间的21代住持有17代住持为中国东渡僧。
17世纪的中国,正处明清交替之际。中国的文人书画(即写意)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中国的饮茶方式早已改13世纪的“点茶”为“泡饮法”(有明一代主要是“壶泡法”,到了清朝发明了“盖碗泡茶法”。这正如后期日本煎茶道众多流派常用的二种行茶方式:“煎茶法”即先将茶在壶中泡开,再将茶分到杯中;“淹茶法”则是置茶于杯中,注水后直接呈给茶客),隐元禅师的故乡福建沿海一带更是已经处于“功夫茶泡法”的萌芽期。随着隐元禅师等高僧到达日本的,除了宗教,同时将中国的文化艺术(隐元禅师本身就是书法家,被称为“黄檗三笔”,当时的日本文化人都以能得到黄檗僧的手迹为荣)、生活风格包括全素席(日本和尚是不用茹素的)和风雅自然、自在写意的“煎茶”(散茶)等等带入了日本,在当时日本的知识分子中,引起了不小的震憾。黄檗山万福寺成为了日本煎茶道诞生的摇篮。
卖茶翁(1675~1764)被尊为日本煎茶文化的祖师。他出生在离长畸不到300公里的今佐贺县神崎郡,11岁时出家修行,法号月海元昭。13岁时就跟随师父去长畸拜访中国僧人并喝到了武夷茶;15岁时(1689年)参加了黄檗山万福寺第四代住持独湛性莹(1628~1706)的60岁诞辰并一住数月,期间独湛性莹单独召卖茶翁至方丈,与之亲切交谈并赠予诗偈。黄檗寺自由通达的禅风和生活方式给少年的卖茶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仰慕唐人煎茶风流,梦想有一天能过上煎茶三昧的自由生活。
1732年,57岁的卖茶翁挑起了茶具担子,开始了长达20年的卖茶生活。在卖茶之余,他深入研究文学、史学、禅学。卖茶翁博学洒脱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到了晚年,卖茶翁名声四起,宾客如云。几乎京都地区的各大名流都争先恐后地与他结交。受当时末茶道倒卖茶具成风的影响,卖茶翁决定在他活着的时候就自行销毁茶具(见下图)。
卖茶翁89岁迁化,由此宣告了日本煎茶文化的诞生。
在18~19世纪的日本,为何能形成煎茶文化呢?
18世纪的日本禅寺多与权贵勾结,禅僧们由此过上舒适的生活。而以卖茶翁为代表的清纯自由的黄檗禅风,受到日本宗教有识之士的赏识,其中便包括饮茶文化。
江户时代是日本最后一个封建统治时期,德川幕府为巩固统治地位将社会分为四大阶层:士、农、工、商。规定各阶层之间不准通婚,在礼仪、服饰、住宅上也有相应的区别。日本末茶道由此流派林立,等级森严。各流派之间的点茶法式愈发繁琐复杂和趋于格式化,这是形成于18世纪逍遥于幕府政治之外的文化商人群体所不能容忍的。于是,他们对充满自由的明清饮茶文化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力图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由新兴文化商人领衔的新的茶的文化天地(18~19世纪,日本煎茶文化的参与者是中国文化的追随者,基本上都出身于新兴商人阶层聚集的关西地区且有曲折的人生经历,他们中间有私生子,有体弱多病者,有中途创业者,对社会现状和权贵有逆反心理,热衷充满新奇的煎茶文化)。
19世纪上半叶,师从黄檗山万福寺闻中禅师参禅问道的田中鹤翁,创立了煎茶道花月庵流派,自称“家元”(“家元”是流派宗师的自称),是日本最先成为煎茶道家元、开启煎茶道的第一人。继田中鹤翁成为第二位煎茶道家元的是小川可进(1786~1855),他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专业煎茶道家元。
自1956年起组织的全日本煎茶道联盟(简称“全日煎”),是目前日本煎茶道最大的全国性组织,至今已有38个流派加入。在2013年日本京都市郊黄檗山万福寺举办的日本全国煎茶道大会,由于适逢卖茶翁逝世250周年,有28个流派参与布置了主题为向卖茶翁致敬的茶席。
虽然日本的煎茶文化没能抵挡住日本传统“艺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最终还是被“道”化。至少从煎茶道历史上最先的两位“家元”身上可以看出,他们最注重的是煎茶的火候、水候、风候及茶的色、香、味。这使得最后成型的日本煎茶道比起日本末茶道来说多了一点中国味,少了一点“任性”。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