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破译三星堆七个密码上 泄尽天机破译密码

原文地址:破译三星堆七个密码(上)作者:武陵君

破译三星堆七个密码圣水伊人

第1章伏羲、女娲、太阳神:破译三星堆之谜

题记:在本章节里,作者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逻辑推理对神秘的三星堆文明进行大胆的猜测,尤其是对七个奇怪符号的破解,证实了三星堆、古埃及、伏羲人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1节 二十世纪的重大发现

考古工作就像一位诡秘善变、爱开玩笑的魔术大师,时不时地会突然变出一些令你无法预测,无法想象的东西来。也许是古人太喜欢看他们的后代争论不休时的那副可笑模样,就在人们对古代人类文明研究史趋于“定型”的时候,一个更诡秘的考古发现,突然出现在四川广汉三星堆。事隔二十年的今天,当我们将所有考古发现进行科学的逻辑分析后,猛然发觉:古埃及文明,甚至美洲文明与三星堆文明之间,竟隐藏了同一个重大的考古秘密……

对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挖掘研究工作,始于1936年,最初并没有引起考古界重视。1986年,由于四川省考古队在该地区发现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使上千件国宝级文物现出世面,才令三星堆名扬四海。其中,那沉睡地下3000年的青铜大树,那长颈大耳的青铜人像,那造型怪异的青铜面具及精美的玉器,鸟间陶夕柄,更是作为稀世之宝轰动全世界。

你看,那青铜人像高达1.7米,身着左衽右襟长袍,头戴花形高冠,长得浓眉大眼,宽嘴方脸,大耳长颈,赤脚站在兽头型方座上,足上套有脚环,双手持物端于前胸。尤其是那双夸张而悬握的大手,更让考古家想入非非;有的认为抱象牙,有的认为握玉琮,至今仍未论出个里表。而那些青铜面具,一个个造型怪异,独特,超出人们的想象。有一个最大的凸目怪人面具,其柱状瞳孔外凸竟达16厘米,其直径也有13.5厘米,犹如从眼眶里伸出一对潜水望远镜。

再看,那棵高400厘米的青铜大树,更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树分三层,每层有树枝3个,金花4朵,共计12只(象征一年花开四季),每枝上又站有1个对天长鸣的大鸟,一条盘旋而下的巨龙,树杆上长着随风飘荡的仙果(玄华)。显示了三星堆人高超的青铜冶炼工艺。

威严无比的金杖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及美洲玛雅人王者的象征。然而,在三星堆遗址中,竟也出土了一件王杖!这个王杖长142厘米以木为骨,外用纯金皮包制。金杖上刻有两个头戴高冠的人像及四组鱼鸟图案,每组图案各有一鱼二鸟,以一根带羽翎的箭杆穿在一起。尤其是在出土的几块金璋上还发现了7个非常奇怪的“符号”,有人称为“巴蜀图语”,千方百计要破解其中的含义,可以说是三星堆中谜中之谜了。

三星堆博物馆的负责人说:“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器中只有铜尊、铜鼎等,与中原地区类似,其它数量庞大的铜像、青铜面具等都不能归属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在文字已很发达的商代,三星堆出土的任何一件青铜器均未留下一个文字,这一奇怪现象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还有一个事实,同样叫科学家如坠雾里摸不着头脑。三星堆的所有出土青铜器,经物理化学测定:均没有发现锌的存在!四川地区铅锌矿多,单一的铅矿几乎为零,这表明三星堆人所冶炼的青铜不产自本地。那么,三星堆的大量青铜又来自哪里?

考古界认为: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48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在商朝中期是三星堆文化的鼎盛时期,其势力及影响范围达千公里。你在三星堆文物里,可以看到中原、荆楚文化的影响,也可以找到山东龙山文化、东北红山文化及余杭良渚文化的印记,甚至你还会看到来自古埃及、古印度、美洲玛雅文化的特征。

三星堆极可能是一个王、巫合一的宗教性质国家。在它最兴盛的时候,曾是世界的朝圣中心,正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孕育了灿烂而独特的三星堆文明。三星堆文明的发现,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是多源头,同长江、黄河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三星堆让考古界产生分歧

三星堆古文化是谁创造的?目前在考古界有三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即蚕丛国家说、鱼凫国家说和外来文明杂交说。

持“蚕丛国家”说的人认为:四川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战国以前很少与中原交往,但在中国的古籍中,仍对这一地区有文字记载《汉唐地理书钞》辑《蜀王本纪》曰:“蜀王之先名蚕丛,是时人萌〈民〉椎髻(请读者注意这两个字:椎髻,它对我们解秘三星堆十分重要)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前蜀冯鉴《续事始》引《仙传拾遗》云:“蚕丛氏自立王蜀,教人蚕桑,作金蚕数千头,每岁首,给民一蚕,民所养之蚕必繁孳,罢即归蚕于王,王巡境内,所止之处,民则成市。”看来,蚕丛者,实亦蜀古之蚕神。而且蜀王蚕丛氏,他的面目特征是“纵目”,有的学者认为:纵目就是眼睛外突,这恰于青铜面具,凸目形象吻合。因此,推断三星堆为蚕丛氏国家。【武陵老君:蚕丛氏即乘犛氏,神农氏炎帝后裔】

持“鱼凫国家”说的人认为:古蜀蚕丛时,民不晓文字,亦未有礼乐,怎会有制造青铜艺术?他们也引经据典说:“川西平原古代确实有个名为蜀的国家,但它的国王是鱼凫,而不是蚕丛。鱼凫氏王国以广汉为都城,疆域广大,商业贸易非常活跃,曾经是西南地区政治文化的中心,而三星堆的文化正好处在鱼凫国内,因而三星堆是鱼凫氏创造的(见《华阳国.蜀志》)。“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蜀王本经》辑:“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huo),后者名鱼凫。鱼凫王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注:湔即清白江,发源于灌县西湔堰、经崇宁、新都至广汉县东与沱江汇合)。

持“外来文明杂交”说的学者认为: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文物和玉器文物,让人觉得与其它文明地区和其它大陆文明有许多相近相似之处,因而三星堆文明,极可能是“外来文明杂交”的产物,比如:出土的青铜器具有的高鼻深目,颜面突出,阔嘴大耳,表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给人感觉不像蜀人,而且日本学者也曾吐言,三星堆人是日本人的祖先。

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有的专家竟认为:三星堆文明是“外星人”所创建的。他们论证说;三星堆的青铜造像和大型面目,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古代遗物的比较中,根本没有发现与三星堆文化相同的文明,尤其是那复杂的铸造工艺、诡秘奇特的造型,根本不符合地球人的思维,所以三星堆文明是外星人根据自己的形像和思维创造的文化。

三星堆文明有许多重大的学术问题,考古界至今仍未弄清,如:①三星堆文明究竟来自何方?②三星堆的居民究竟是谁?是羌人、濮人?还是巴人、东夷人?③石棺葬文化与三星堆关系是否密切?它的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怎样产生的?④关于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它是一个军事联盟体?还是一个宗教崇拜的联合国?⑤三星堆文明是怎样产生的?它持续了多长时间?又为何突然消亡了?⑥金杖上的符号代表了什么?它是图形文字?还是族徽或宗教符号?

三星堆文明在川西大地实实在在风光了近500年,约公元前1250年后,便神秘地从广汉地区消失了。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消失得如此干净彻底,实在让人们摸不着头脑。但不管目前情况怎样,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三星堆之谜必将撩开层层的面纱,而大白于天下。

金杖、巴蜀图语及7个神秘符号的含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实在太多了。这里仅就几个特殊现象,谈谈笔者拙见(详见《对7个符号破译结果的考古求证【图】》)。神奇的金杖出于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内,距今约有3500年,该金杖为纯金卷包式长1.47米,重约1斤(不包括内裹之物),杖身雕有戴冠的人头像两个及两组鱼、鸟图案,每组图案各有一鱼、一鸟被一根带有羽翎的箭杆串在一起。

三星堆金杖的出土,可谓给中国考古界出了一道难题,让学者们一时无法说出它的来历及用途。有的学者认为:金杖与西亚、古埃及文明有联系,它可能是一件“舶来品”;有的学者认为:金杖是古蜀国的传世之宝,它证明了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包括夏、商、周文化都没有关系;有的学者认为:现在还不能认定那就是一个金杖,也许是别的东西,如:金腰带之类等;还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统治三星堆的国王,很可能不是古蜀国人,是一个埃及人或欧洲人。至于金杖功能属于权杖还是神杖,也是说法不一,众所纷纭。

三星堆金杖应归属何人?我认为:金杖不是“舶来品”,它是三星堆人自己制作的,是神与权合一的象征物。执有金杖的人即是神(太阳神),又是三星堆王国的最高统治者——大祭司。

先分析第一组图案:考古家已证实,金杖上的两个人头像图案造型与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大立人造型完全相同,说它们同指一个人没有错。但他决不是金杖的持有者,金杖的主人与那两组箭、鱼、鸟图有关,即箭穿鱼鸟图!它证明了在公元前1250年前的三星堆为“鱼凫国”人所统治,但鱼凫国很快被“人家”用武力征服了(箭可能代表武力)。

三星堆金杖上的这组图案非常耐人寻味,因为美洲的玛雅人也有表示同样意思的图形符号!玛雅人如占领了哪座城市,他就先画一个庙宇,再画一枝箭将庙宇穿起来即表示武力征服。那么,征服鱼凫国的人应该是谁呢?据考证应是伏羲人的后裔——巴人!为什么会是巴人呢?让我们来分析被考古家称为密码的7个神秘的符号吧:

十多年前,成都考古研究所的一些专家就已经认识到,在三星堆出土的金璋(一种上尖底方,形如圭的祭器)上所发现的7个奇怪符号,考古家称之为:“巴蜀图语”,很可能是解开三星堆诸多谜团的“密码”。于是,在全市首次利用新闻载体向世人公布了7个神秘而奇怪的符号(因电脑不认手写符号,具体图形见中央电视台《三星堆.毁灭与复活》节目,读者亦可直接登陆下面的网址:ykslixinglong.blog.163.com/进行查阅)。 
 200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六集专题节目《探索发现——三星堆毁灭与复活》,在片首亦多次映印了这7个神秘符号。这7个图型符号究竟代表了什么意思?刻符号的古人要向后人传达一种什么信息?至今尚没有人能够破译出来。三星堆的7个“密码”曾被新闻界炒得沸沸扬扬,引起众多读者的兴趣。不少人发表看法,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归纳的起来,有5种解释:①“藏宝密码图”;②“权力象征图”;③祭墓仪式说;④“外星文明”论;⑤千年信物说。

作者通过对七个神秘符号长达十年的反复推敲论证,并在综合分析考证了大量的考古事实及史书传闻的基础上,大胆地认定:这七个神秘符号是三星堆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一种浓缩式复合型图标语言密码!它是记录三星堆人创造历史,创造辉煌文明的一部编年史;它又是三星堆人怀念祖先伟绩,告诉后人或所有今天活着的人(包括史学家),三星堆文明从何而来,为何又突然消亡的历史凭证!

辽宁学者李兴隆说这七个神秘符号所包含的内容十分惊人。从时间跨度上讲,它包括了至少近一万的历史;从所述的范围内容上讲,它囊括了亚、非、欧、美洲所有古文明。它表述的中心思想是:伏羲女娲是太阳神,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现在让我们共同破解这七个符号——

对七个神秘符号的具体解释: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考古家说的七个“符号密码”并非一些网民所讲的金杖上的鸟鱼图、人头像,而是在一种古祭器(金璋)上,雕刻的特别符号。

第一个符号的图形为:“×”此图形很象两根交叉的木棒,于数学四则运算的乘号相似。符号含义:它的表义指:女、阴;它的本意指:女娲(神话传说的人类共祖);它的引深意指:历法、月亮、方规【为了(用文字)解析方便,我们暂定它是:1号图码】。

第二个符号的图形为:“∧”此图形很象一个竖起来的三角,它于原图形(见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尚有不同,即左斜线下少了一小短横。有人说与字母“A”相像(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将就了)。符号含义:它的表义指:男、阳;它的本意指:伏羲(神话传说的人类共祖);它的引深意指:八芒太阳纹(滇越铜鼓多见此符号)、金字塔塔尖、太阳、圆矩【为了(用文字)解析方便,我们暂定它是:2号图码】。

第三个符号的图形为:“”此图形很象字母“D”但与字母有着本质区别,即图形的“)”下有一斜杠!符号含义:它的表义指:太阳;它的本意指:日;它的引深意指:太阳神【为了(用文字)解析方便,我们暂定它是:3号图码】。

第四个符号的图形为:“”此图形无法与原图形相比较,你可以想象那个符号;它与人的眼睛,小鸟的头相似;符号含义:它的表义指:鸟、眼睛;它的本意指:鸟人、少昊族人;它的引深意指:崇拜鸟的部族,两条河,城市【为了(用文字)解析方便,我们暂定它是:4号图码】。

第五个符号的图形为:“?”此图形无法在此表证,为了使读者有一个大概的感性印象,我就照葫芦画瓢,用文字表述一下;该符号为内外结构,里面的图型,接近中国的古篆“且”字(注意!符号比且字多一横),外部用一个大“∩”包起来,就成了这个图形。符号分解含义:

①外部结构;它的表义是,山谷或大峡谷。它的本意是,一条大河(指长江)从峡谷中穿过。它的引深意是,大峡谷中有一条长长的河。②内部结构:它的表义是,船或船帆。它的本意是,船在河中行驶。它的引深意是,乘船而来或乘船而去。①+②合成语意:我们(祖先)从峡谷中的大河乘船来到这里或我们(祖先)从这里乘船到远方去【为了(用文字)解析方便,我们暂定它是:5号图码】。

第六个符号的图形为:“”此图形仍无法画出,怎么办?还得照猫画虎,用文字解释一番;该符号为上下结构,上部为一个弯弧形“ ”,下部为一个奇怪的“ ”形(注意!在原图中“ ”符号上还有对称的四条小横线)。你将“ ”与“ ”上下组合在一起,便是我要说的第六个密码。符号分解含义:

①上部结构:它的表义是,天或天穹。它的本意是,天边。它的引深意是,遥远的地方或天那边。②下部结构:它的表义是,上山下山。它的本意是,翻山越岭。它的引深意是,翻山越岭而来,翻山越岭而去。①+②合成语意:我们(祖先)从遥远的地方翻山越岭来到这里或从这里翻山越岭到遥远的地方去【为了(用文字)解析方便,我们暂定它是:6号图码】。

第七个符号的图形为:“”此图形仍无法画出。还得采取上面办法,进行文字描述;该符号为左右结构,左面一个图形与字母“s”十分一致,右面图形是一个“ ”式大直角,尤为注意的是向下的一竖又向外横出一下,这样就构成了两个直角,即一个内直角,一个外直角。而“s”则画在内直角里。第七个符号符号分解含义:

①左图结构:它的表义:太极、弯曲的河。它的本意:蜿蜒的马牧河。它的引深意:城中有一条蜿蜒的河。②右图结构:它的表义是城池、城墙。它的本意是三星堆古城。它的引深意是规模巨大的城市。①+②合成语意:三星堆是一座内有弯河的巨大城市【为了(用文字)解析方便,我们暂定它是:7号图码】。

请大家一定记住7个数字所代表的具体符号。下面,我将一一解释、破译这7个“密码”。换句话说破译三星堆的七个密码的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又是什么?

第2章破译密码的依据是什么

第2节 事实依据:

先看实例之一:在山东省嘉祥县城南15公里的武翟山下有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俗称武梁祠。在祠堂内有一幅汉代(公元147年)出品的伏羲女娲石刻像(见第二章前插图),在该画像中女娲位于左侧,她手中举的就是一个“×”符号,而位于右侧的伏羲手里举的恰恰是一个“∧”型符号!最有意思的是:从画像看伏羲似乎要把这个符号递给旁边一个上身为人体、下身为蛇躯的高鼻、阔目、大嘴之人(这又与三星堆青铜面具造型相似)。因此,我断定“×、∧”符号实际代表了伏羲女娲,引深意亦代表了日、月;阴、阳;男、女,“×”与历法(阴历)有关,“∧”符号又称八芒太阳纹,多见于中国滇越铜鼓,美洲著名的墨西哥阿兹特克太阳神石历也有这种符号(有关次说将在第九章详论)。【山东嘉祥武梁祠内有东汉伏羲女娲砖刻像,其中女娲执规,伏羲执矩,而规和矩正是测日影和晷天划地用的。而这里的规是古式梁规,形状与甲骨文“癸”字相似】

为什么在千年之后的山东武梁祠石刻上,会出现与三星堆文明相同的人物及符号,石刻的创造者是谁?这个问题倒真的值得专业历史学家去分析、考究了。事实就是如此,如果我们的历史家自我封闭,仅三星堆谈三星堆,那将永远陷入古人设下的谜团之中。

实例之二以彝文佐证:现在让我们分析第三个符号“D”,在破解这个符号前,我们应该提一下崇拜虎的彝族(注:彝即夷,夷人或夷族为古称;彝族为今称),一个与巴文化有密切关系的民族。在古代最早使用一种音节文字符号的是彝人,史称“爨(cuàn)文、韪(wěi)书”。又因古彝文字与古篆字有意同形似之处,故学者在破解古篆字时,多参照彝人文字为依据。汉代著名学者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一书时,曾说:“古篆产于夏(朝),作说文解字,明其本意,常以鼎,彝古文字为之左(佐)证,方得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那么金璋上的“d”符号,在彝人文字中有没有或者存不存在呢?先让我们看看彝文中,关于“太阳”一词的两个符号:“ò”与“ ”,“ò”为1975年四川省彝文规范工作会议讨论并确定的文字(表意太阳),“ ”(太阳)文字为早期彝文字。乍一看,这个“ ”符号与三星堆金璋上的第3符号似乎大有区别,因为一个在左中出横,一个在右下出横,但是如果我们把其中任何一个符号,颠反过来,它们均表示同一个字义即“太阳”!

有位对彝文“熟悉”的读者曾指出说:“彝文的“ ò”符号,只表征一个字,即“阳”字,如表示太阳则用“+ò”,即由两个符号表示。真的,我不想就此事较劲儿,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远古彝民是否真的需要用两个符号来表示一个意思,更不知道现代人所做的彝文规范是否是古代先民的造字本意。我们仅仅知道:古埃及人的太阳表征符号,就是一个“⊙”(甲骨文及苏美尔楔形文字均为此符号),古巴比伦则由“ ”表征太阳(此符号与古彝文相似)。所以,我敢在此斗胆说;远古先民在创造图型符号时,很可能就用一个符号来表示一组不相矛盾、且意思相同或意思相近的复合词语;如下面我们破解的一些符号词语:“太阳、太阳之神、太阳神。鸟人、崇拜鸟的人等……”因此,我们将金璋上“×∧ ”三个符号连合在一起念,就是:“女娲、伏羲、太阳(神)!”

第四个符号可以看出在7个符号中间只有它最具备象形文字符号的特征。而且表述的内含十分丰富,有人说像“鸟”,有人说像“鱼”。实际上,它的本意是“鸟、鸟人”,或者“崇拜鸟的人”,实指少昊族。

第五个符号的语意是在山谷中的一条河里,船在扬帆远航。前面已讲到,“∩”符号里包着一个“且”形符号(注意:三星堆的符号是三横)。而“∩”与“且”的大横连在一起,所以说它实际上是“ ”符号的变异。即“∩”(低加一横)表征为山谷或峡谷中的一条河,实指长江。“目”为船帆。

第六个符号也含有两层意思:“ ”为天边,“ ”(请注意:此符号上还有对称的四个小横,详见ykslixinglong.blog.163.com/提供的7个密码原图)则表示人们翻山越岭,其中为何将代表山岭的曲线画成“  ”型,则表明了它的另一层意义,即路途曲折迂回。隐证:三星堆人曾多次从这里迁出、迁入。

第七个符号“ ”是一条带角直线对应一条蜿蜒曲线,我们可以理解为巨城中有一条弯曲的河,实际指的是三星堆。

为什么要这样解释第5、第6、第7三个符号呢?它的依据又是什么?在此我要多说几句:其一,古人最早有天圆地方的宇宙概念,认为天像一个半圆的盖扣在大地上,因而称天为“穹”,在后来的造字过程中亦往往把“天”字写成“ ”。而且“天”字又有“远”、“遥远”的含义。俗语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含有这个意思。其二,以古岩画及古文字为参照,在古文字及岩画中先民往往用“ ”“ ”“ ”等表示船,用“ ”“ ”“  ”表示上或下,用“ ”“ ”表示河流。

这里最为关健和重要的是对第四个符号“ ”和第七个符号“ ”的解释,对符号“ ”,我仅解释了一种含意;其实,它可能还包含另外两种意义:①假设将上下两个线条理解为两条河,中间的圆圈则代表了如今天地图所表明的城市,那么这个符号就会是苏美尔人创建的王国城市标记,上面一条为幼发拉底河,下面一条为底里斯河,把第四个符号竖起来看,它恰恰是两条河流经过伊拉克的希拉城,巴士拉城最后注入波斯湾前的河流走向图型,它中间的圆代表了古巴比伦或更早的苏美尔文明城;②这个符号又似乎与人的眼睛有关;在古埃及人陵墓里,在巴比伦人的神庙中,人们会常常看到石壁上划着一些“ ”的奇怪符号,这种符号在中国的三星堆也被人们发现了;据考古家说,在三星堆的一些“图腾柱”上,出现了大量眼睛状饰件,这说明三星堆人同古埃及人、巴比伦人一样也崇拜眼睛(此是史学家认定三星堆与古埃及有某种联系的一个佐证)。

它真的是古人对眼睛的一种崇拜吗?还是对两河文明记录的一种变型体?现在尚不敢断定。不过是“鸟”也罢是“人眼”也罢,还是直接暗寓鱼凫国或记录两河文明的图记都与我们的整体破译有直接关系。因为它们讲述的是同一件事情:伏羲人创造了人类文明。

同理,我们再分析一下第七个符号,看它是不是说三星堆。

①让我们结合三星堆地区的整个地貌情况来谈论这个话题。考古家们告诉人们:依临雁江而兴起的三星堆古城遗址群总面积为25平方公里。在以内城为中心的12平方公里内,分布着数十座大型的、居住人口达千人以上的密集型古遗址群,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由于三星堆遗址规模过于庞大,而且又受到雁江地势的限制,从高空鸟瞰这座古城,肯定是一个由无数个建筑物组成的不规则多边形平面体。这与“ ”中的“ ”十分接近。同时,我们还可看到“ ”实际上是由一个内直角角及一个外直角所组成。这一内一外,暗寓了三星堆遗址是由内城及外廓两大部分组成。而且古人在雕刻这一符号时,颇费心计。“ ”型符号刚劲有力,棱角分明,如凿硬物。让人一看,便知在描绘人工建筑物。“s”型符号,则蜿蜒起伏,行似流水。直与曲,硬与柔,虽是线条,却分别代表两种不同质的事物理念。“ ”型符号中,我们会强烈体会到今人在绘制城镇、乡村、城墙时所贯用的笔法。那么,从“s”型符号中,又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

去过三星堆的人都知道,三星堆和出土文物的大型祭祀坑就建在一条名叫马牧河的旁边,而马牧河恰恰位于三星堆主城的中间位置。它像一条蛇在古城内蜿蜒穿过,走的正是一道“s”型曲线。这与“ ”型符号中的“s”不谋而合!因此,我断定“ ”型符号与三星堆古城有关。即巨大的城中有一条弯曲的河。(能容下一条河的城市可谓为大矣。)

②“ ”符号,又似乎与伏羲八卦中的太极曲线与佛家的“∽”字有些渊源。“s”型符号,是否代表了太极阴阳的含义。“ ∽”符号又与第7符号之间是否也存在着某种联系,还望有识之士给予破解。(作者注:伏羲八卦、“ ”符号出现的年代均早于三星堆金璋年代,所以往这方面联系并非异想。据考古界证实,“ ”符号首次发现于辽宁的红山文化及青海省三江源古文明地区,距今五千五百年至四千年前。)

③如果四川考古研究所征集三星堆遗址址徽的话,我赞成将第7符号作为址徽标志。这是因为第7符号有两点与三星堆文明有关。其一,这一符号为古三星堆人所创;其二,这个符号与三星堆遗址地貌有直接关连;其三,三星堆的“三”字拼音为“san”,它的头一字母与第符号中的“s”实为一曲同工;此论虽然牵强,却也有其道理。

具体详情见后面“三星堆遗址地貌图分析一文:从上面的破解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出三星堆金璋上所刻的7个密码符号各自均含有两个以上的多层意义,见下面的分解图表:(图示一)略

让我们再将这七个符号重新组合在一起,进行表述——

它的表意a是:女娲伏羲是主宰天地的太阳神,他们与少昊(崇拜鸟的部族领袖)乘船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指三星堆),他们曾爬山越岭到遥远的地方兴建金字塔,是他们在鸭子河畔建立了兴旺伟大的城市——三星堆。

它的表意b是:我们(指制造金杖的人)的祖先——女娲伏羲是主宰天地的太阳神,他们在由两条河的地方建立过伟大的城市(巴比伦文明)。他们有的乘船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有的是爬山越岭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共同建立了兴旺的城市三星堆。

如果我们从第七个符号开始表述,它的意义更加完整。它的表意c是:“  ”(符号7)建立伟大城市(三星堆)的人。“  ”(符号6)是从很远的地方爬山越岭来到这里。“  ”(符号5)他们将乘船到遥远的地方去(指美洲吗?)。“  ”(符号4)所有崇拜鸟的人(包括三星堆人)的共同祖先是太阳神(符号3)“  ”伏羲(符号2)“  ”,女娲(符号1)“  ”。

参照三星堆出土的大量文物及三星堆三次神秘大消亡的历史事实,我认为表述c的推测、破译最为合理正确。当我对7个神秘符号解读到这里时,心里不由的震颤起来,一种或惊或喜,或笑或悲的复杂心情,油然升起。我甚至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我破解的对吗?用它能够解释神秘的三星堆文明吗?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三星堆文明,真的包含在这7个符号里面吗?”

在对这7个符号的结构分析上,我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第1、第2、第3三个符号,与西亚地区的西奈字母(希伯来人)、腓尼基字母(古腓尼基人)早期希腊字母及后来的拉丁字母,有着惊人的相似!见(图表三)

金杖符号 西奈字母腓尼基字母 早期希腊字母 拉丁字母

 而第7、第6、第5三个符号:( )、( )、( ),又与中国的古篆字似有历史渊源。最震惊的是中间的第四个符号( ),它实际上就是一个象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世俗文字,古巴比伦的文字,以至美洲玛雅文字,均源于象形文字!这又说明了什么?处于中间的符号是否向人们暗示了这样一个信息,人类所有文字或字母均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而最初创造图形文字的是伏羲少昊氏?

金杖上的神秘符号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一样,含概了东西方文化,东西方文明。说三星堆古都为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文明(宗教)传播中心并不为过。有人对上述的密码破解,是否具有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要求,应再按照中央电视台提供的密码序列进行解读:

中央电视台提供的三星堆密码符号顺序如下:1 2 7 3 5 6 4 ×     

我们看到,央视提供的符号序列与首页发表的符号排列是不一样:第7符号与第4符号位置大调换,第7符号由7升至4,而第4符号跑到7号位置;第3符号正好处于7个符号的中间部位。这一位置的变化,使第3符号的承上启下作用突显出来。第3符号与1、2、7三个符号组合,构成的是一个直言判断句,如与5、6、4三个符号组合拼读,又可构成一个复合陈述句子。从而使7个符号的拼读工作,变得轻松、顺畅、紧密、完整。

请看图语密码解读一:第3符号与第1、第2、第7符号的连接组合:“女娲、伏羲是三星堆人的共同祖先——太阳神”,即:×○◎○    

再看图语密码解读二:第3符号与第5、第6、第4符号的连接组合:“太阳神谕或遵从太阳神的旨谕:(三星堆人)将乘船或翻山越岭,到遥远的地方去,重建新的鸟人文明——太阳神之国。”即:○○○○   

破译结果证明:对中央电视台提供的符号序列总拼读,前后没有相悖之处。故说明我们的密码破译是正确的。三星堆文明的大消亡真的与符号提示有关联吗?崇拜鸟的人为什么要离开三星堆?他们又究竟去了哪里?现代考古新发现又有哪些证据来佐证7个密码符号的真实性?看来,我们虽然破解了这7个符号,但这仅仅是认识三星堆文明的一个开始,它需要大量的考古事实去印证7个符号所述的内容,去印证三星堆的神秘文明……

【四川凉山州语委古籍科科长、古彝文专家阿余铁日认为:“三星堆遗址的‘巴蜀图语’是古彝文!”阿余铁日拿出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趣说三星堆》,翻到其中有一个兵器文物图的页码。笔者看见,文物上有几个“巴蜀图语”符号。阿余铁日并没有正着看书,而是倒着看,这样一看,那些莫名其妙的符号便变成一个个他熟悉的古彝文。他用彝语念这几个字,笔者听不懂,只得用汉字音记下这6个字:“洁、勒、堵、折、作、米”。阿余铁日直译道:“戟是翅展着名。”意译是:“这种兵器叫展翅戟。”他还用彝文写下这几个字让笔者与书上的三星堆“巴蜀图语”相比较。之后,他又翻到此书的另一页,那里有两列“巴蜀图语”。他说,现在他只有一个符号没弄明白,其他的都已识别出为古彝文。他直译那句他认得出来的“巴蜀图语”,念道:“阴阳结合的面容。”也可译为“男人女人结合的面容。”笔者看见,里面有一个字就是他曾经写过的古彝文“脸”字。他还翻到书中的一段文字让笔者看:“古蜀语言与彝语一样,是主语在前,宾语在谓语之前,形容词、指示代词、数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语之后。”详见《破译“三星堆七个神秘文字符号”的人》】

第3章对7个符号破译结果的理论求证

第3节 古代世界宗教圣地,人类文明传播中心

考古家及历史家根据三星堆出土文物所涵盖的丰富文化,给出了这样的“文明定论”——3000年前的三星堆遗址很可能是古代世界宗教圣地,人类文明传播中心。因此,我们在破译七个符号时就不能简单的从三星堆这一个狭小地区去分析考虑。下面,让我摘录近几年史学界对三星堆文明所做的一些理论研究,看一看,我们破译七个符号所得的结果,是否与他们的理论研究相符合:

一、文化交流的渠道分析

(原文)“……从考古文化的角度看,三星堆文化不仅显示出山东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余杭良渚文化及后来的中原二里头文化,殷墟文化而且与长江中下游,以及滇越等地的一些区域文化有交流融合现象,甚至里面还隐含着更大范围的一些文化因素。那么,古蜀人是通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实现与外域文化的远程交流呢?经过20年的研究论证:古蜀国与周边地区文化交流的渠道是:在夏代及商代前期,古蜀人主要通过长江三峡(以舟船为工具)与中原保持联系。商代后期,古蜀人则主要是沿嘉陵江而上,穿越巴山和秦岭与关中地区的周王朝进行接触。”这里,考古家所作的结论与我们破译的第5,第6两符号内容相符合。

二、古蜀国人的崇拜分析

(原文)“……专家们一致认为,3000年前的古蜀国正处于相信万物有灵的时代。人们渴求和平、幸福,祈求神灵的保佑。他们以巫师为通神中介。把祭品献给天地各诸神。藉神施法统驭下民,是那些领袖兼巫师人贯用的手段,所以祭祀成了古蜀国的头等重要国家大事。对鸟的崇拜是古蜀族人诸神崇拜中的主神崇拜,而鸟崇拜的实质是太阳及太阳神的崇拜。蜀先民认为:太阳具有使万物复苏的超自然力量。是万物生命之源(亦包括人类)于是崇拜太阳。同时,他们认为:太阳的运动是靠鸟的飞行完成的,因此将太阳与鸟联系在一起。”

这里,考古家所作的分析与我们破译的第3,第4两符号内容相吻合。

三、文化堆积与古蜀历史

(原文)“……考古家为我们勾勒出的古蜀国是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脉络:三星堆遗址的的年代距今为4800~3000年左右,文化堆积又可分为四期:4000年前的一期文化,即“宝墩文化”可能与蚕虫柏灌等早期蜀王有关;4000~3250年前的二、三期文化,大概与鱼凫、杜宇有关;3200年以后至公元前318年为四期文化亦称“十二桥文化”。

请注意,在4800~3200年间,三星堆出现过三次文明神秘大消亡,而且是由“氏族部落级”上升到“国家级”。请问,这三次神秘大消亡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联系?我认为三次文明大消亡是互相有联系的,为什么?我将在第十二章做详细解答。

四、蜀王形象之争论

(原文)“……有的史学家认为,青铜大立人像是古蜀国的最高统治者。也应是古蜀王的造型,在古蜀人的眼里。蜀王既是世俗领袖。也是精神领袖。王与巫,人与神在此复合交融,莫辩彼此。也有人认为,青铜大立人是一个巫师形象而非蜀王形象,对此,你是如何看的?”我认为,后一种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论证:

1、三星堆遗址就建在中国境内的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主要融合了夏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虽然其中也含有外域文明影响,但主要成份为东夷文明,试想一个由黄种人组成的国家怎么会找一个外来人做领袖做蜀王?
2、与史学家的定论相悖,全世界的历史学家都承认:丝绸原产自中国,是中国人发现了蚕与丝之间的关系;因此才有了通西域连罗马的丝绸之路,而四川成都平原恰恰在古代是中国最大的丝绸输出地,如果统治蜀国的是一群高鼻阔嘴的异族人,我想蚕与丝早成了外国人的专利商品,也用不着谈什么中国的“丝绸之路”了?

3、不能以偏代全,仅仅靠挖出了几个青铜人面像,就断定三星堆的统治者是那样一群人,从而得出以色列人是中国人祖先,舜帝是闪米特人,黄帝是欧洲人的荒谬结论,如果仅凭几具雕像就妄下结论,古埃及法老个个都是东亚人的面相(或非洲亚种人),我们总不能说金字塔是现代中国人造的吧?

关于“中国文明西来”之观点由来已久,大约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便有人提出。当时一些国外学者,看到中国的甲骨文字与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相似,近而推测中国的古代农业文明——“井田制”亦来源于西方文明,此争论一直闹到80年代,随着一些新的考古发现才逐渐平息下来。

三星堆文明自1986年被发现以来(笔者注:以发现两大祭祀坑为标志),便给中国的考古界、史学界上了一堂进修课,已经二十年了,在三星堆文明的探索上我们谁都没有毕业。因此,来自各个方面的揣测、说法实属正常现象;因为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布衣与权威、平民与学者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没有尊卑之分。

但是,只要你提出一种假说(假设)并想在50年后成为一种理论;那么你现在就必须接受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挑战!在享受鲜花的芬芳同时还要经得起臭鸡蛋的打击……本人就此观点提出几点质疑:

质疑问题一:中国人崇拜鸟龙(蛇),古埃及人崇拜鸟(蛇)、三星堆人亦崇拜鸟龙(蛇)请问犹太人崇拜鸟龙(蛇)吗?我的回答是:犹太人不喜欢蛇,犹太人称蛇为狡滑的动物。《圣经》讲:亚当、夏娃吃了禁果,就是受了蛇的引诱。犹太人更不喜欢龙,西方人对龙的误解,主要看了《圣经》至于犹太人是否崇拜鸟,崇拜又是什么鸟?还待研究;

质疑问题二:中国人钟爱玉器,玛雅人钟爱玉器,三星堆人亦钟爱玉器,他们都把玉当做祭祀的礼器;请问犹太人钟爱玉器吗?他们也把玉当做祭祀的礼器吗?我的回答是:目前尚未发现犹太人有钟爱玉器或把玉当做祭祀礼器的习俗。

质疑问题三:古人在祭祀天地神灵时要举行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即考古家称为:“燎”或“燔”的活动;今天我们所说的奥运圣火就是从古代祭祀中的“燎”或“燔”演变过来的。考古事实证明;中国人有“燎、燔”活动,三星堆有“燎、燔”活动;问犹太人有这种祭祀活动吗?我的回答是:犹太人是不会搞带有“燔”或“燎”这种活动的,因为这是宗教信仰所决定的。

质疑问题四: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神,玛雅人崇拜太阳神,三星堆人亦崇拜太阳神!请问犹太人崇拜太阳神吗?我的回答是:犹太人不崇拜太阳神,他们崇拜的是上帝——耶和华;太阳(日)、月、星辰都是上帝一个人造出来的,他们怎么会再去崇拜一个“上帝造出来的东西”?

 既然,犹太人不崇拜太阳神,对蛇(龙)、玉器也不感兴趣,那,他们到三星堆去干什么?现在有人把两个宗教信仰不同,文化、习惯不同的人群拉到一起,硬说他是他的老祖宗岂不是自欺欺人,自做多情吗?

从严格意义讲;以色列人、犹太人的祖先为希伯来人,而希伯来人与亚述人、腓尼基人、埃塞俄比亚人、阿拉伯人有亲缘关系,他们同属"闪米特"大族,追其远祖应是欧罗巴人一群曾生活在中国境内的神秘人群;这些人与同样神秘的特罗巴人(有人揣测是伏羲祖先)一起创立了远古文明(古埃及金字塔就是他们建造的,这是本书重点要揭示的一`个谜题)。                    

事实上,造成上面的误导,我们的先人有很大的责任。现代考古证明:中国的文明史非常悠久,远在9000~1万年。可我们的先人(主要是司马迁)把中国的历史定在了公元前的2500年即黄帝战炎帝时代,再看黄帝陵所建的黄帝像,手里拿着一把剑,充其量也就是青铜时代的领袖(如果是把铁剑情况更糟)这怎么和西亚文明比?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结果?后面有长篇论述,故不在此说明,此为其一其二,在3000年前,三星堆地区便是农业、商业十分发达的地方,尤其是蚕丝绸布更是西亚、北非各国上层人物的稀罕之物,据说荷兰考古家已在埃及的王陵里发现了3000年前来至中国的蜀锦。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到达大夏国(今阿富汗)看到有人卖蜀锦大为惊喜。现代考古证实;远在秦汉之前古蜀国便经云南大理与印度通商,史称:“蜀身毒道”。因此,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欧巴罗人、雅利安人、犹太人到三星堆经商做买卖从事农业生产亦属正常,他们中间有“大智”者当个地方酋长、祭司之类的头领人物也在情理之中。其三,七个密码告诉我们,三星堆人崇拜的是太阳神,伏羲女娲是太阳神又是他们的祖先;为此,流落各地的伏羲女娲子孙,崇拜太阳神的异族人到三星堆来祭祀祖宗,朝拜太阳神更是人们必搞的活动。由此推断;青铜大立人与其它青铜像均为太阳神的守护神说得过去,就象佛主门前的“哼哈”二将一样。其四,中国自古到今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多种文化共荣的国家,是这些先人创造了一个神话的东方大国。因此在中国的文明里夹杂着西方文化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能借此就认为中国人的祖先也是犹太人,除非你找到证据证明;古埃及金字塔是犹太人搞的(这是不可能的)……

在黄种人聚集的成都古蜀国,我们看到的是与东亚人截然相反的异族人形面具及青铜像,而在北非古埃及文明地域,本是异族人扎堆的地方,人们却偏偏看到大量法老(太阳神)雕像,金面罩是典型的东方人标准头像!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造型诡秘、夸张,夸张得让人感到可恶。埃及法老陵墓出土的金面罩石雕像,造型匀称、平和,写实得令人可敬可亲。

为什么同是古代两大文明之国,人们的审美意识及崇拜的神灵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而且反差得如此让人不可思议?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猜测三星堆青铜人像被毁之谜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在数量上是惊人的,尤其是大量造型诡秘的青铜面具发现,更令人百思不解。考古家们在所有青铜面具或青铜人像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这些青铜面具在进入祭祀坑前,均遭到人为地破坏并伴火烧的痕迹。更有意思的是,许多青铜面具的口鼻部位被人为的涂上了红色!眉眼被描成了黑色!(请注意这两个情节)三星堆人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崇拜的神像?焚毁神像的动机又是什么?至今没有人能够拿出合理解释。

对焚毁神像的原因,目前有两种猜测,一是战争破坏,二是内部王权分裂,这两种猜测均无法自圆其说,故并没有得大多数专家的认可。最新的一种猜测挺新鲜,他们说,烧祭品是古人的一种祭祀活动,史称“燔”。古人在祭祀天地、先帝、先祖时,往往在坛上架上干柴(即燔柴)点火焚烧祭品是一项十分隆重的尊祖敬天活动。《祀记.祭法》云:“燔柴于泰坛,祭天也。”讲的就是这档事儿。要知道,“燔”字在古时通“月番”。“月番”即祭祀用的炙肉。《孟子告子下》说:“从而祭燔肉不至。”苏东坡在《司竹监烧苇园会猎》一诗,也明确讲:“燎毛燔肉不暇割,饮啖直欲追羲娲。”把肉烤熟了为“月番”。因此看来古人在祭祀活动中烧的是肉,是帛一类祭品而非烧神器。

把神器当作肉去烧烤以祭天祭神,只有三星堆人才能做得出来。为什么?结论或许只有一个:三星堆人恨这些神器或崇拜这些神器的人!“你不是敬重这些神灵吗?我偏要砸毁烧给你看。”三星堆人在焚烧这些神器前,是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甚至可以说在铸造这青铜面具前,就已经策划好了。这些青铜面具及人像的制作出台就是为了一个目的——焚烧!

请看事实:考古学家们对一些青铜面具的脖子部位为什么要铸成铲状或筒状,大为不解。筒状似乎好解释便于套在某一物(如柱子类)以其牢固。而铲状就不易解释了,难道三星堆人要把它们插到地上不成?其实铲状青铜面具是为了插,但不是插在地上,而是“插”在木桩上。即将圆木从中破开一段,然后将青铜面具夹紧再用草绳或麻绳绑住撒上油,点上火去烧去烤!人可以举着或抬着沿城墙或古道四处游行,如同举着烤肉一样。“与执燔(月番)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这个推测会让许多人产生怀疑和不解,但不要着急,因为任何一件重大事件发生,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在公元前1250年的四川广汉三星堆古都内,究竟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要让三星堆人如此去做?而且从那次神秘而充满悬念的祭祀活动后,三星堆文明便迅速消亡了,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因果联系吗?同时他们焚毁的神像到底是谁?就在三星堆遗址被世人发现后的1989年,几位德国老人特意来到四川成都四处找人询问:“东方的伊甸园在哪里?”并引经据典的说:“《圣经》所说的伊甸园就在中国的成都附近。”这又是怎么一回事?要讲清楚这些问题,现在尚为时过早,如有性急的读者可以先看本书第十二章的最后假说。神秘的三星堆遗址地貌图分析(略)。

第4章三星堆文明与东夷人
  第4节 三星堆文明与伏羲氏人

  还是先谈金璋上的七个图语符号吧,如果我的破译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对神秘的三星堆人的来源问题,就好解释了。创造三星堆文明的人,正是伏羲氏人的后裔——即今天仍让史学家摸不着头脑的巴人祖先及追崇伏羲女娲的其它民族(崇拜鸟的少昊部族,其中包括一部分外来人种如欧罗巴人、雅利安人等他们是少昊王的附民),是他们共同创造了三星堆文明,即所谓的“龙(蛇)鸟文化”。讲到此,让我们结合金璋上的七个符号来谈一谈下面的实事依据。

  ● 伏羲人与三星堆文明

  四川省在商周时期为巴、蜀之地,秦朝设巴郡,蜀郡。汉属益州,唐分属剑南道,山南西道。可见在三星堆辉煌时期,四川应合称巴蜀之地。

  《山海经.海内经》云:“西南有巴国。太嗥(即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看来,巴人为伏羲人后裔是没有多大疑问的。

  《世本.氏姓篇》(清秦嘉谟辑)对巴人的来源及在西南地区活动情况,讲得更为详细:“廪君之先、故出巫诞。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郑氏、相氏、谭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生于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廪君名曰务相,姓巴氏,与樊、谭、相、郑四姓争神,乃共抛剑于石,约能刺入不掉者,共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各令乘土船,雕文画之而浮水中,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妇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神女)即化飞虫,掩蔽日光,天地黑暗,积十余日,廪君不知东西所向,七日七夜,廪君使人操青缕告盐神曰“请去虫患,愿与女(汝)俱生。”盐神受之。廪君即立阳石上,朝青缕而射,中盐神。盐神死,天乃大开”。

  从上面的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做为伏羲氏后裔的巴人,兴起的时间为公元前2000年后,即青铜时代,也可以说是夏商交替时代。它的印证是:一是巴人已经使用了青铜剑,二是巴人已有姓氏。按道理说,巴人兴起于湖北武落钟离山,而且向外发展又是地广土沃的夷水,盐城(注:所谓夷水即是现在的湖北省中部汉水流域一带,或湖北省西部长江支流清江一带,“夷水”即是“盐水”)而且又有神女相伴,那巴人首领廪君为何不在此地居留称王,却设计杀死女神,冲破人家的封锁,非要越过地肥水美的“清江、汉水”,跑到千里之外、人生地疏又交通不便的四川去?巴人这种作法违犯常规常情,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君王或民族复兴都是首先由居住地逐渐向四周发展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说巴人去四川是有目的!他们的目地的就是伟大的圣城——三星堆。而湖北的武落钟离山并不是伏羲后裔巴人的最原始居住地,很有可能是巴人祖先向川东漂移的一个中转站或间休站。因在那里内部出现政变(争夺领导权),才使巴人的首领廪君脱颖而出,带领族人继续前进。

  史学界一般认为:神秘的巴人在四川境内至少分成两支,一支居于汉水崇拜龙蛇,再一支就是上面所说的廪君部,他们以白虎为神,今天的土家族及彝族与廪君部有历史渊源。最新考古证明;巴人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与200万年前生活在四川的巫山古人有血缘关系,今天的中国人(绝大部分)及西南一些国家包括蒙古、韩、朝、日甚至一些含欧罗巴血统的人都与巫山古人有联系。这话听起来有些深奥难以理解,但一些语言学家和文字专家却赞成此种观点,他们求证说:“从人的第一语言(语音)形成模式看,可以找出或证明其远祖是否为同一人。”那么,什么是“人的第一语言(语音)形成模式”呢?
只要弄清这个问题便容易理解了;我们知道人从出生到张口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爸爸”这即为:人的第一语言(语音)形成模式。按照语言家讲,人的第一语言(语音)模式一旦固定下来,是不会轻意改变的,尤其在语言词汇十分匮乏的古代更是如此;“妈妈”就叫“妈妈”,不像现代人语言词汇丰富,叫“娘”喊“母亲”谁都明白。他们由此推断;只要发出“妈妈、阿妈、阿妈姆”或“妈咪、阿妈米”的人,不管现居何国追其远祖可能是同一母亲所生,来自同一地方。研究文字的学者也认为:中国人尤其南方人多称“父亲”为“爸爸”,“爸”字从“父”从“巴”。它从另一角度说明;中国人的祖先(如三星堆七个符号所表述那样)是伏羲女娲!

  语言学家与文字专家的推断虽然过于简单,但与考古家推定的人类始祖源于非洲,巴人的远亲源于巫山(巴山)古人的结果相一致。写到这里,我们再回头去审视三星堆文明,对考古界初步认定:三星堆古遗址是世界宗教中心、是世界文化发祥地的推论是正确的。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四川的西部成都一带为古蜀人活动中心,川东重庆一带为巴人活动中心。过去大家说的“巴蜀文化”主要指巴人创造的文明,即以柳叶形铜剑和空首钺为代表的“巴蜀人”铜器。近几年考古工作者证实,船棺葬、悬棺葬是巴人的特有一种葬俗。目前,人只知有蜀,不知有巴。但事实证明:四川的巴文化要比蜀文化高明得多,巴国与巴人成了一个未解的历史之谜。

  巴人喜欢舞亦喜欢巫,而且是崇巫的行家。巴人的祖先伏羲就是能歌善舞之人,有人猜测,伏羲氏制瑟作《驾辩》之曲,实是为宗教巫祈服务的。汉书《太平寰宇记》卷137也说道:“……巴之风俗,邪巫击鼓以为淫祭,男女皆唱竹杖之歌。”古时“巫”字与“舞”与“医”相通。巫术是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产物,它和后来的天文、历法、宗教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古时代巫的权力非常大,主要司职奉祀天帝鬼神,为人祈福消灾并兼占卜,星历之术,连皇帝都得听他的。《归藏易》中记载,黄帝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伐,筮于巫咸,讲的就是这事儿。所以说,在古代祭祀天地这样大的活动,没有巫师或祭司是万万不行的。

  巫术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有祈祷、舞蹈、击鼓、占卜、卜筮投策等等。在在神权高于鼓、占卜、卜筮投策等等。王权的古代社会,神通最大、威望最高的巫师或祭司通常手里拿一个象征神权的木杖。作为巫师用的神杖,不是普通木头,它应是巫师们公认有灵性的“神木”才行。如:伏羲氏所用的后人称之为:“扶木、博木”。神杖要刻上族徽符号,用美玉、宝石或黄金装饰,古埃及法老、巴比伦国王、玛雅人酋长所使用的王杖均源于巫师。因此,他们手中的王杖一开始便有神权和王权的双重意义。

  在广汉三星堆发现的祭祀坑出土的大量精美祭祀品及王杖,说明了三星堆的祭祀场面是宏大、壮观的,其影响力涉及千里之外,说它震动整个世界并不夸大。因此,做为精通巫术,又有高度文明的巴人,不去三星堆祭祀神灵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考古事实也证明:在三星堆遗址周围,不仅发现石棺葬,而且也发现了巴人所特有的船棺葬。

  从祭祀的文物亦可略见一斑,那棵高4米的青铜大树,应该叫“扶桑树”,树上对天长鸣的鸟叫“比翼鸟,巴人似比翼鸟。”(见《周书王会》),晋张华《博物志.异鸟》辑:“蛮蛮(即比翼鸟)其状如凫,见则吉祥,乘之寿千岁。”有此灵性的大鸟难怪要铸在大树上了。至于树上之龙,我就不做太多解释,它是东夷人的祖先——牛河梁人从辽宁带去的物证,即生活在东亚的龙传人!他们同伏羲氏同根同源。(关于牛河梁人与伏羲氏及下面提到的复活节岛石人像,作者将在第六章17~22节、第三章8节详解)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不知我们的专家想到没有?即在大量祭祀青铜器面具上,铸有大耳、大鼻阔嘴的人头像,这是一条很重要的信息,在东北牛河梁遗址的神女庙里,考古人员同样也发现大鼻、大耳的泥塑人像,只可惜没有找到这些大耳、大鼻按在一个什么模样人的头上。要知道牛河梁同三星堆都是古代大型祭祀场所,都有伏羲人参与,只不过一个是公元前3500年的石器时代为伏羲氏所建,一个是公元前1250年青铜时代巴蜀人的产物。同时,这种大耳、大鼻的雕塑和铸造方式,竟同南太平洋复活节岛上的神秘巨石人像十分相似,这又是怎么一回事?难道仅仅用一句巧合,就能说得过吗?为什么2000年后会在成都广汉三星堆出现一个又有伏羲人参与的大型祭祀场所?你想知道它的背景吗?那么,就让我们来讨论第三个问题——

  ● 丝绸.蚕与三星堆文明

  中国是世界上生产丝绸最早的国家,是养蚕业的发源地。栽桑养蚕已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的丝织品就由新疆“丝绸之路”及云南“蜀身毒道”运往中亚和欧洲各国,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serice),称丝绸为“西尔克”(xerk)。中国的蚕丝分桑蚕、柞蚕和蓖麻蚕三种,柞蚕是中国特产,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四川平原,江浙一带。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省,生产的蜀锦在古代更是名躁天下。,三国时,锦绫为蜀独有。诸葛亮曾上书言:“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费著《蜀锦谱》详列宋元蜀锦名目,并说南宋为了用蜀锦购买军马严禁私贩,可见蜀锦在三国魏晋,南宋等时代的经济生活中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

  做蜀锦绫绸的丝是从桑蚕的嘴里吐出来的,没有蚕茧,何来绫绸蜀锦?因此,谁是第一个养蚕人,便成了历史学家需要弄清的问题。多数学者认为:黄帝是第一个教人养蚕的人“(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其始(养)蚕,故又祀先蚕。”(见《路史后纪》卷五。《史记•五帝本纪》辑:“黄帝……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黄帝老婆会养蚕,说是黄帝教的也未偿不可。但是,做为桑蚕人的古蜀人,却始终不肯承认。他们认为蚕丛氏是第一个养蚕人,并且在诸多神话传说中:不是说女人变蚕,就是说马变蚕,一字不提黄帝,嫘祖。(详见《太平广记》卷四七九“蚕女”条及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

  细看古人所记绎史,也有自相矛盾之处。《黄帝内传》辑:“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乃称织维之功。”似乎在讲黄帝并非第一教养蚕之人。有人说:蚕神献丝亦指嫘祖,其实是嫘祖也好,不是嫘祖也罢,蚕丝的发现及应用要早于黄帝时代。

  ● 都广之琴与三星堆文明

  在黄帝时代,古蜀成都出现了一个杰出的女演奏家,她就是被《山海经•海内经》晋朝常遽《华阳国志.蜀志》宋朝虞汝明《古琴疏》,明朝曹学诠《蜀中名胜记》清朝秦嘉漠《世本.作篇》等文章记叙的黄帝侍女——素女。据说她用伏羲作的瑟(都广之琴)演奏的曲子,美妙不可言。听了她弹出的琴声是“温风冬飘,素雪夏寒,鸾鸟自鸣,凤鸟自舞,灵寿自花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伏羲作的瑟(琴)本有五十根弦,黄帝让素女鼓瑟(弹琴)“衷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见《古琴疏》)素女演奏得真厉害,只用了二十五弦,就让黄帝听得‘衷不自胜’。素女演奏得好,伏羲的琴制作得妙矣。妙就妙在这琴弦上,因为这琴弦是用蚕丝制作成的,而且用的是成都地区产的桑蚕丝。若不然,不会称之为“都广之琴”。从这里我们还可得到一种暗示或提示:伏羲时代已有蚕丝,而蚕丝最初的用处,很可能只是为了织绳或制作乐器的丝弦。但,也不敢否认那时就没有出现最初的“帛”或者最初的绵。

  关于素女身世,古书已有记载:据《山海经.海内经》讲:“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

  素女出生在一个方圆三百里的城市里,可谓城之大矣。那么在黄帝时代成都地区是否存在这么一个城市?考古界已为我们做了证实:它就是广汉三星堆遗址,据专家们的勘察测算:三星堆的内城面积达2.6平方公里,它布局十分严谨从鸭子河北岸开始,东越真武村,西括牧马河,南至三星村。东、西、南三道城墙,基宽40米,顶宽20米,墙高8米。尤其在城墙外侧均发现宽20米,深10米的壕沟,沟的两端分别与鸭子河、马牧河沟通相连,组成了一个先进的防洪排涝便于交通的水利工程。而且在三星堆遗址周围的广汉、什邡、彭县、新都等地近1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的专家估计范围还要大)分布着十几处密集的古遗址群;真是墙内有城,城外有郭,郭外有村,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王国,这在世界史前文明城市中实属罕见。金璋上的第七个所刻符号与现代考古家的考察结果是相符合的。

  三星堆王国兴盛于4000~5000年前,在黄帝时代已经名震中外,它是由什么人建立起来的呢?还是让我们从传说中,寻找答案吧!又据〈山海经.海内西经〉讲:“流黄(丰)氏之国,中方三百里有涂四方,(涂,古指道路,涂四方亦指道路四通八达)城中有山,在后稷葬西。”“有国名流黄辛氏,其域中方三百里,其出是尘,有巴遂山,渑水出焉。”“流黄辛氏即流黄丰氏”(郭璞语)“城中有山”(可能指三星堆)而“渑水出”,实指从城中流出的马牧河(三星堆古称绳乡与古蚕丝结绳有关)。

  三星堆古城是否就叫作流黄莘氏国?我们尚不敢冒然断定,但它给人们带来的信息却是“丰富”的。第一,有莘氏国在古时确实存在,大禹的父亲鲧“娶(取)有莘氏女”“商汤娶有莘氏之女”即指其国。而且周文王妃太姒也为此国之女。由此看来,有莘氏是一个非常兴旺的部族,从远古时代便与历代帝王的家族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第二,有莘氏为东夷人,最早生活在山东半岛(即今山东曹县西北),他们出现在四川广汉三星堆?证明了东夷人及龙山文化向四川渗透,并推动三星堆文明大发展提供了一个人员流向的事实;第三,流黄莘氏与玉石文化有关,“流黄,玉也”(见《辞海》952页注解)而流黄莘氏又可理解为:“制作玉器或佩戴玉器的人”。
对此推测,考古界同样给了引证;据四川考古工作队的专家陈德安讲:三星堆遗址内存在着规模可观的玉石加工作坊,有着掌握高超加工玉石器技术的工匠,从出土的大量玉器便可清楚。

  由此,我们亦可断定精通弹奏“都广之琴”的素女,肯定与流黄辛氏族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武都山有玉妃溪、玉女(素女)与五丁同生。”这里出现的“玉妃溪”,“玉女”两个词证明素女为流黄辛氏族的人的推定是可靠的,因为,他们都与玉石有关,而古人对玉石的最初采集和发现,首先是在深山中的溪流中找到的。

  古老的巴蜀大地,你让巨石文化的创造者与制作玉器的人同生此地。神奇的天府之国你养育了人类第一批养蚕之人。你让伏羲人在这里制出了世界上最绝妙的乐器,你让巴人创造了举世震惊的三星堆文明!

  三星堆金璋上的符号,给人们的启示和空间想象是十分丰富的。仅仅凭借三星堆一处文明遗址,尚无法解释金杖符号的全部内涵。作者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将第一章内容给二十个读者审阅,赞成本观点或认为说的有道理者不足两人。但是将本书全部看完的人群中,赞成本观点或认为说的有道理的人,竟达到95%以上。因此,我不得不再用十章四十五节的较长篇幅,以探索、发现、猜想、假说的形式对与破解三星堆文明有着密切关联的十大文明之谜进行新的论证与解释。它们是:

  ①为世界各族人民留下丰富文化遗产,并推动西亚(古埃及)文明长足发展的苏美尔人来自何方?他们为何神秘的消失了?他们与三星堆文明是否存在着同缘关系?

  ②古埃及金字塔与伏羲八卦有内在联系吗?为何东亚人干尸会在金字塔附近出现?它是否证实中国人(主要是三星堆人)曾参与了巨石文明建筑?

  ③神秘的牛河梁文明是怎样产生的?女神庙供奉的神灵真的是伏羲人之妻——女娲吗?如果辽宁的红山文化兴起与伏羲女娲有关,那么,三星堆文明又在其中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④神奇的四川广汉三星堆文明曾出现三次神秘大消亡,这三次大消亡都与哪些人类文明史有关联?三星堆出土的焚烧神器说明了什么?它究竟要向我们暗示一桩什么样的重大历史事件?

  ⑤ 神秘的悬棺葬、崖墓葬是何人所为?它印证了历史上哪一段不为人知的千古之谜?三星堆人为什么亦在其中?

  ⑥辽宁远古石棚与古埃及金字塔是否文明同源?它们之间的文化背景又是如何体现的?崇拜蛇的人与崇拜鸟的人是如何将西亚文明与三星堆文明结合到一起?

  ⑦ 美洲古文明的兴起与三星堆文明的二次大消亡有因果关系吗?玛雅文明的衰落与消亡是否与1054年一颗恒星大爆炸有关?

  ⑧神秘的八卦图是如何产生的?它给今人的启示是什么?是远古文明的遗留?还是供人占卜的玄学?古人历法与八卦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同一性?

  ⑨ 伏羲人来自何方?他们的后人又去了哪里?巴人的“神秘失踪”又说明了什么?

  ⑩考古家对巴颜克拉山古石盘的破译,能否证实一万年前地球人曾创建过令我们无法想象的高度文明?它毁灭的原因又是什么?是天灾?还是人祸?神秘的三星堆文明又会告诉人们一些什么……

  伏羲女娲太阳神。伏羲女娲创造了人类文明。让我们按照金璋符号所提供的线索,继续考证下去……

  第5节东夷人与大汶口文化

  古蜀王国在距今4800年至3000年的漫长历史中,控制着方圆近1000平方公里的国地,有着长达2000年的高度发达文明。人们不禁要问:三星堆人靠什么来维持其统治者的中心地位?考古家似乎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答案:对鸟的崇拜,对太阳神的不间断祭祀崇拜,是三星堆文明得以发展的基石,换句话说是宗教的一神论(太阳神论)维系着古蜀国的璀璨文明。那么,三星堆人是从什么时间、什么时代开始有了对鸟、对太阳的崇拜意识呢?考古家又给了我们一个并不明确的时间概念:大约从山东大汶口文化向西部渗透开始……

  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山东大汶河两岸的宁阳县堡头和泰沂山区的大汶口附近,距今约6000年。1959年首次挖掘,出土红、灰、黑、白各色陶器1000多件,其中的陶鬶(gui)格外引起考古家们的关注。

  (陶鬶,古代一种陶制炊器,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代表器形之一)这种造型为三足的陶鬶,流口如鸟喙,通体颇似鸟状,而且在中国诸多的传说或神话中亦有关于三足鸟的记载,如:汉王充(论衡•说日)云:“日中有三足鸟”。王逸引《淮南子•本经篇》记载:“尧之时,十日并出。尧乃令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鸟皆死,坠其羽翼”。此日中之精亦指三足鸟。今看到的汉代画像砖常有三足鸟,做为瑞鸟列于西王母座旁。因此,专家们大多认为:创建大汶口文明的先民是鸟和太阳的崇拜者。6000年前生活在山东汶、泗、沂、淄、潍等流域的东夷人与传说中的少昊之国有关。
第5章三星堆与蛇(龙)鸟之人

第6节 玄鸟氏与少昊之国

  据传,玄鸟氏族为少昊王所统辖的二十二族中,最为重要的一支,主要原因是少昊王与玄鸟氏很可能是同生一族,来自一个方向。因此出现了少昊神话与玄鸟神话同出一源的现象。

  史学家承认,玄鸟氏人为殷商人的祖先,属居住山东半岛的东夷人之一。《诗.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也说:“殷契母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之妃……。见玄鸟堕其卵吞之,因孕生契”。玄鸟即为燕子。但也有人称玄鸟为凤凰的。屈原在《离骚》歌云:“凤凰既受治兮,恐高辛之先我。”“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这里,我们且不管玄鸟是燕是凤,只要知道殷商人崇拜鸟就行。

  更为有趣的是,玄鸟氏不仅是殷人的祖先,更是秦始皇的老祖宗的老祖宗。以史记为证;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说:“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妻女华,生子大费(即益),与禹平水土。……后又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益(翳),舜赐姓赢氏。(秦始皇姓赢,名政)。

  因此,我们说有人依据三星堆出土的众多怪异面具及青铜人便推导出殷商人亦是外国人的结论是一个大大的错误!既然青铜大立人不是古蜀王,又与殷商人不沾边,那么它会不会是少昊王的形象呢?

  2005年,中央电视台四频道,《中华文明》专栏播放了记录片《连云港》节目。在该片中,重点讲述了连云港悠久的历史,通过对古遗址——将军岩上的神秘岩画分析,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古老的连云港地区,很可能就是上古传说中的少昊国。

  史学家所认定的连云港——少昊国,与本书前面讲的少昊国在山东曲阜或临沂一带,产生了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矛盾,谨慎的史学家会问,曲阜、连云港到底哪一个是少昊之国?乐观的史学家会说:“少昊王统辖部族众多,当时整个山东半岛都是人家的地盘,国都设在哪里都一样”。

  我认为:少昊之国的最初形成并非连云港,也不是山东的曲阜、临沂,而是在一海之隔的辽宁地区!这样说,有什么依据吗?请让我们继续考证下去——

  ● 神秘的远古石棚——中国的“马斯塔巴”

  在少昊族呆过的山东半岛还存在着令考古界至今仍未弄清楚的巨石文化现象!那就是数千年来散落在群山之中的远古巨石建筑物——远古石棚。这些巨石之物,是远古人们用六块巨大的花岗岩石料,叠砌成一种呈梯形的平顶建筑。每块巨石重量均在2.5~10吨之间,长度与宽度都经人工做了精细的打磨,结合的缝隙严密平整,充分显示了古代人民非凡的智能和高超的建筑技巧。

  面对这些远古人留下的巨石建筑物:欧洲大西洋沿海一带的居民和山东一带人称作“石桌坟”,辽宁人则叫:“石棚”或“石房”。虽然叫法不同,但当地的居民都认为,这些巨石筑的平顶建筑,可能是古人用以装殓死人的陵墓!据考古界和有关资料证明,此巨石建筑物,属于新石器时期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巨石文化。这种巨石文化建筑形式在欧洲的大西洋沿海一带分布较多,而我国仅能在辽宁,山东的某些地方才能见到。

  为了弄清巨石文化在中国产生的准确年代,山东省、辽宁省考古工作队曾于1969年和1986年分两次对其境内的石棚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掘考察,测定结果得出了如下的几个年代数字:营口市大石桥石棚峪石棚,出现年代:公元前4200年(石料为花岗岩石)。鞍山市海城析木镇石棚,出现年代:公元前4500年(石料花岗岩石)。山东日照、荣城一带的石棚群,出现年代:公元前4100到3700年。从实地挖掘的遗物分析,(主要以辽宁海城析木镇石棚内出现的石器及夹砂红陶片来证明),此建筑遗物与距今7000年的以压印“之”字沙陶为典型的沈阳新乐文化(下层)有密切的联系。它可以说明:辽河流域是孕育新石器早期文化的发源地。山东考古队认为石棚与生活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人有关。但从巨石建筑上看,已经远远没有辽宁海城与大石桥石棚的建筑时间长,两处石棚相差近300年的时间。

  年代最早的大石桥石棚无论从建筑规模和用料上均为上乘。可是这座石棚在日伪时期曾两次被日本考古队进行盗掘,里面埋藏什么至今仍是个迷(在该石棚南面的石壁上仍残留当年日本人用炸药崩裂的缺口)。对于远古石棚的来历,又是什么人建造的?中国的历史界考古界并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书面解释。而日本学者得出的结论,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他们称巨石石棚为“外星人”所为!对于石棚的来历,倒是远在万里的古埃及人对其来龙去脉说得“有根有据”。

  根据埃及史学家阿德莱德所着的《埃及人》一书讲“石棚”是苏美尔人发明的一种“墓葬”形式,大约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传入古埃及境内。在论述古埃及金字塔的成因时他说……从第二王朝开始,国王便在自己的名字中加上太阳神“拉”的称号(埃及人称国王为“法老”。法老一词在埃及语中是“宫殿”的意思,拉为太阳神,据意即是:“居住在宫殿里的太阳神”。)国王为保存自己的尸体与权威。从登基初便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但最初的陵墓并不是金字塔,而是“马斯塔巴”(“mastaba”阿拉伯语,原意是“石凳”)。这是一种用巨石建筑的呈梯形六面体的平顶建筑。这种建筑是由第三王朝的第一个国王——涅布卡所创建的(时间是公元前2686年)。(阿德莱德《埃及人》83页)

  从上述文字中,我们可以了解这样的事实:①从埃及国建立初期至第三王朝涅布卡时期前,埃及似乎没有掌握“建筑马斯塔巴”这种陵墓的专利。②承认“马斯塔巴”是涅布卡创建的。时间为:公元前2686年。③如果我们把埃及人所说的“马斯塔巴”同山东、辽宁的远古石棚加以仔细比较论证,就会发现,它们两者竟是同一种东西。

  说埃及人在描述自己的“石凳”,莫不如说是在描述中国的远古石棚!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宣布:古埃及人所说的“石凳”实际上就是中国的远古石棚!(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结构、外型相似、而且两者的作用相同,都是陵墓)。

  问题到此,似乎对辽宁的巨石文明的考察工作可以“结束”了。但细心的人们在进行更广泛地探讨研究之后,总觉得有些疑点考古界并没有弄清楚:①从年代上看,辽宁的远古石棚出现最早,它的具体出现时间要比欧洲等地的石棚出现年代最少要早1000年!比古埃及的“马斯塔巴”(石凳)要早2000年。这能否说明了中国才是古巨石文明的发祥地?②这种建筑风格是如何演化而来?古人为什么非要把这几十吨重的石头建在山顶上不可?③那时地球上的任何民族并没有形成宗教,它的出现是否与宗教起源有关?古人崇拜的神灵是谁?④这种文化现象究竟是地球人类远古的一种共有的建筑文化形式还是某地区,某民族所特有的风俗习惯?如果,我们认为是地球人类在经过漫长的石器时代所共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那么,为什么在许多早被史学界证实的古文明的地区却根本没有见到这种巨石建筑形式?如果,我们承认它是某地区,某民族所特有的习俗,那么,(考古界更无法解释)大西洋的居民(欧洲)为什么同相隔万里的太平洋居民(亚洲)要在墓葬上采用如此笨重的同一方式?(任何人都清楚,两地的居民不但人种不同,语言不同,而且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也不相同),又是哪个人充当了传播巨石文化的使者?

如果我们重新研究一下辽宁的所有石棚建筑物,人们就会发现,后期的石棚建造水平根本无法同前期石棚相比,用料上,已不采用花岗石,而是用比较易采集的青石板,规模上,也趋于小型,表现的技术手法也过于粗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后人不如前人,后人只是在模仿前人的建筑而已。神奇的巨石文化在“退步”,“失传”了(古埃及后期金字塔建筑论亦是如此)。历史学界曾对此有两种争议:一种观点是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者的衰落,人力物力大不如从前,故巨石建筑水平下降。另一种观点是创造巨石文明的人们离开了原居住地,将技术“带”走了,故后期不如前期。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一面,用第一种观点解释古埃及文明似乎“有道理”。但用此观点概括整个巨石文化现象就显得“苍白无力”,试想,在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国家的原始氏族社会,哪来的奴隶主?谁又是奴隶?要知道,巨石文化毕竟是6~5千年前的产物。山东的石棚与少昊族有关,那么辽宁的石棚又应该与谁有关呢?

  好了,在我们尚未弄清楚少昊国文明成因前,不妨先将巨石文明这类问题暂放一旁,因为后面有专门章节讨论它。

神奇的历史传说——渤海之东有大壑

我们知道,中国的文人墨客向来以修辞严谨而著称。《山海经.大荒东经》云:“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列子》亦对大壑“作了进一步补证”: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名曰归墟”。这是人们认定少昊之国的首选凭证。

《山海经》一书成于何时,至今仍是一桩悬案,多数学者认为不出于一人一时之手。据考证:其中十四篇为战国时代作品《海内经》四篇为汉代初年作品。战国至汉代有文化人多集中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安徽、江淅一带。如果从他们所处的方位来描述连云港或山东曲阜、临沂即所谓的少昊之国,决不会出现“东海之外或渤海之东”的笔误。不妨做这样一个比方:如把东海(古人一般把渤海、黄海统称为“东海”)比做一座城墙,连云港、山东半岛只能说是在墙里或墙边(即东海之边或东海之里)。如果承认连云港就是少昊之国,那么就等于承认《山海经》一书是一帮居住在东北的古人所撰写。2300年前的蛮荒东北,真有这样的高人吗?

另外,上述几个地方与少昊之国的首选要件不符,即没有明显的大壑!因为根据地质学家所阐述的大壑,只能缘于地球内力(如地壳运动、火山爆发、地震等)而形成的断裂带!标准称呼为:“断陷地质壑”。

玄鸟氏(殷商人)祖先为沈阳新乐人

目前考古界一致认为,殷人祖先为居住山东半岛的东夷人之一,而最新的考古发现,恰恰说明了殷人的祖先与辽宁红山文化有着密切的历史溯源,他们的印证之一,是妇好墓出土的玉石与牛河梁玉石器的比较上得出的一个结论(妇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一个善于打仗的女军事家)。那么,殷人(祖先)是不是来自东北的牛河梁?因这方面的资料信息缺乏,我们尚无法做出最终的判断。不过,我们亦可通过另一种途径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点。

上面我们已谈到,玄鸟氏为少昊之国的成员,主司分之职,而少昊(嗥)为百鸟之王,只要弄清少昊是否为东亚人,便可搞清玄鸟氏的来历了。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从这十个字上分析,少昊国居住的地方,必是一个有大沟(壑)的处所。那么在辽宁有没有一个即存在远古文明又确实存在一条大壑(沟)的古人类居住遗址呢?最新的考古证实辽宁是有这么一个地方,它就是1973年发现的沈阳新乐遗址!

距今7200年前的新乐遗址,位于沈阳黄河北大街新开河北岸的黄土高台地上。整个遗址占地面积为17.8万平方米,部落集居地为2.5万平方米,由于这一遗址首先发现在沈阳新乐精密仪器制造公司厂区内,故以新乐命名。新乐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东北古人的一处较大的聚落居住地,现以发现至少有18个以家族为主而形成的房址群,这种房屋的建筑为半地下牛栏式,门冲南或东,房址中间都有一个中心火膛,便于烧食或取暖用。据估算每间房屋的居住人口平均在30~50人之间,可谓几世同堂的大家庭了。

从出土的遗物看,新乐人已开始原始的农耕业,驯化动物,饲养动物的技能已达到非常成熟的地步。尤其是新乐人打造的石器,烧制的陶器以及雕刻的木质鸟形器(祭祀品)均达到了同时代最高的水准,令其它地方的古人望尘莫及。考古界人士认定新乐文化的发现至少要比仰韶文化早1000年。

由于新乐遗址的年代久远,加之几千年的自然变迁(主要是洪积现象)已使这一地区的古地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至使我们的考古家并没有把新乐遗址同少昊之国联系在一起,虽然沈阳政府和人民把新乐人崇拜的太阳鸟(凤凰)用雕塑形式建在沈阳北站,做为本地古文化的象征,仍旧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主指考古界、历史界的关注)

老沈阳人都知道沈阳有二条“龙岗”,一条由东陵山地经旧城至沈阳站的岗脊,它是南北地表流泾和浅层地下泾流的分水岭。还有一条西起塔湾,向东经北陵,文官屯直至东陵山嘴子的黄土岗,对于这种缓慢起伏的地貌形态,地质学家称为“褶皱”。这一南一北的两条“龙岗”,使沈阳由东向西倾斜凸起,东台地高120米西部平原降幅为100米,东西落差为20米。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明显的差异?还是让专业的地质学家来解释这一现象吧——

据地质学家测定:市区地下有一条呈北东走向的大断裂带。把市区分成较为明显的“东部台背斜”和“西部内部断陷”的两个构造单元。从地质构造上讲,沈阳正好位于东部突起和西部凹陷的交界处。又由于沈阳南部为地势低平(浑河流经地),所以沿东部突起和西部凹陷的交界处,天然地形成了一条由北向南流泾的古河道,这一古河道并非河水冲积而成,而是由于北东走向的大断带所形成的,所以准确的称谓应叫:“断陷地质壑”,说白了就该叫“大沟”。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多次洪积使这一天然大沟已全然皆非不见踪影罢了。

不过沈阳市区还有一些下陷的鸿沟痕迹,如牛轭湖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古地质学家十分肯定地说:在7000年前的沈阳地区存在着一条东西两界分明的“断陷地质壑”,它长约40公里,呈南北走向,壑深约15~20米,壑底有一条季节性河流,向南注入浑河。由于长期的洪积作用,使河面不断抬升,大约在1500~2000年前淤积的泥沙逐渐将大壑填平,形成了一条河道,即今天的蒲河。因此,在7000年前无论新乐人西迁或有古人东去新乐都必须越过这条大壑(因新乐遗址南为浑河所阻,北有群山所拦)。

写到这里,一切都十分明了。新乐人在7000年前已创造了较高的文明,他们居住在东方崇拜的是鸟,与一条大壑相邻,为什么这里同古人传说中的少昊之国如此相同?结论也许只有一个:沈阳新乐遗址,即传说中的少昊之国人的故乡。而玄鸟氏定是新乐古人中的一支。他们(崇拜鸟)与阜新查海古人及朝阳古人(崇拜龙)及其它一些部族人,在5500年前共同创建了牛河梁神秘王国,而统领人物就是神秘的伏羲氏!一个崇拜蛇龙,以太阳为图腾的古代圣者。

大约在公元前3800~4200年,居住在东北的牛河梁人,追随伏羲氏一起向中原迁移或者向更远的西亚挺进。而玄鸟氏(也许还有另部分东夷人)不知什么原因,并没有跟着少昊王走出中国,却在今河北与河南的交界处——漳水一带定居下来。公元前2400年居于漳水的玄鸟氏人帮助黄帝战胜炎帝、九黎部后不久又移向山东半岛的东部,他们就是殷人的祖先。

史学家所认定的连云港——少昊国,山东曲阜的少昊之墟与本书中所讲述的沈阳新乐人遗址是否存在着矛盾?我个人认为,他们之间毫无矛盾之处,恰恰证明了沈阳新乐人与连云港古人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文明传承关系。请看考古事实

一、在将军岩古岩画中,考古家们发现了一组奇怪岩画,九个人头像分别画在九棵植物的叶茎上,专家初步认定,他们可能代表了少昊国九个家族。事实上,它真正的意义代表了“天帝”,亦代表了祖宗神!我们知道,殷人祖先为玄鸟氏人,在殷人创造的甲骨文字中,天帝的“帝”和上帝的“帝”,与植物的花蒂的“蒂”,不仅为同一音,而且为同一字!所以,古文字研究学者在解释甲骨文“帝”字时,往往要进行两种解释,即“帝”字不仅有天上神的意思,而且有植物花蒂之意。为什么殷人要把敬畏的天神与普通的植物花蒂相提并论呢?花蕾之蒂,又是如何转化成天帝之帝的呢?人们尚未找到准确的答案。连云港岩画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事实依据,殷人祖先所创造的“帝”字来源于将军岩画!把人头画在植物的茎叶上,是对祖先的一种崇拜,是对祖先由游牧时代进入农业文明的一种纪念。也许还有其它更深的意义,这有待人们去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考古家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巨石文明遗址——石棚,不仅存在于辽宁省南部地区,而且在山东半岛的沿海地区也所发现,山东半岛的石棚与辽宁的石棚实为同一种文化建筑,而且存在一种时间延续关系,即辽宁石棚在前,山东石棚在后,它证明了辽宁古人向山东、江苏连云港或更远的地区迁移成为可能。

三、据古书所撰,“少昊号金天氏,亦曰金穷氏。生于穷桑,其地盖在西方。”“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最后神职则与蓐收共司,西方之极,万二千里,又为西方之天帝。”因此,有人说,少昊所处地或东或西,其职或升或降,可见其神话传说,分歧无定。其实,造成这种原因,正是由少昊族人不断迁移带来结果。三星堆金杖及出土文物告诉我们,少昊人不仅在连云港留下自己的足迹,而且在江浙一带、四川成都广汉平原乃至万里之外的西亚地区,都曾留下自己的文明痕迹。对此神奇现象后面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故在此不做重复。因此,专家说连云港遗址为少昊国人所建,并非一种猜测,它很可能是崇拜鸟的东北古人在继沈阳新乐文明之后,在山东半岛建立的又一处文明“城市”。而其中占大多数的人恰恰是殷人的祖先——玄鸟氏人。

四、据古地质学家讲,六千年前的海洋地貌,与现在有很大的区别,今天的渤海、黄海在古代均统称为东海。古代的连云港其陆地曾延伸至今天的海州湾一带。而古辽宁半岛的陆地面积要比今天少得许多,据实地考证,6000—8000年,今天的渤海海域曾达到鞍山的南部,距鞍山市不足30公里的海城市,古称临溟。可见离海边并不远,所以说,七千年前的沈阳新乐遗址距离大海是十分近的,说是东海之外并非臆测。

五、少昊人随伏羲人,西迁四川广汉三星堆,已被考古界证实,根据金璋第5个符号所提供的线索,少昊人中的一族或几族(以建造石棚为主的部族),由东北乘船过海来到山东半岛,即连云港。后又沿长江入海口进入四川平原,建立三星堆文明,并西迁参加了古埃及金字塔的建设。为了便于解释人类几次大迁移的成因,我们在这里估且称他们为舟渡集团。六、连云港岩画的发现,又为本书文明大猜想提供了一条新佐证:国外学者早就知道苏美尔人、巴比伦人有关于第一批人是以花草的形式从大地里长出来的传说。

对于人类的起源,苏美尔人用楔形文字记录了两种说法:第一种传说认为人类是由神造出来的。在一则名为《恩凯和宁马克》神话中,说人是由恩凯神用河中的泥捏成的(与中国女娲造人相同)。第二种说法,出自苏美尔人关于“锄头的神话”一文,大意是:神英利尔将天地分开,以便腾出一块地方,让种子出土,但地太硬了,人类无法钻出地面。于是他发明了锄头,用锄头打碎了乌楚木阿土地的硬壳,我们人类像植物一样破土而出。这则神话把人类诞生当成农作物生长,显然是农业社会的概念。它与连云港岩画植物上长出人头实为一种文化的延伸。即岩画(形象)文化在前,文字(文字符号)文化在后,它为我们猜测少昊人是否迁移西亚——两河流域提供一条可靠信息。

附记:益之死
公元前2400年,曾同伏羲人共建东北文明的玄鸟氏族,因助黄帝争天下有功,而留在了中原地区,他们的首领大多都做了黄帝及后裔颛顼,尧,舜的辅臣。(有的史学家怀疑舜就是玄鸟氏人)在舜帝统治时代(公元前2255年~2204年)有一位名叫伯益的人与禹一起帮助舜治理国家。

益者,燕也。古人写作“ ”,神话则话云凤凰,本身据有百禽之长的神格。据说,益为舜臣(助手)时做过许多大事情,其中有两件可谓盖世之功。一件事是帮助舜降服,驯化了“禽兽”,实际上是指降服了以崇拜虎、豹、熊、罴的四大部族,(有历史学家认为:这四个部族指的是今、苗、黎、彝、鲜卑族的先人)而且这四大部族全归益指挥、领导。即史学家称之的“益使四鸟”。第二件事是协助大禹冶水,平水土,疏九河。大禹冶水成功后,舜曾赐玄圭与禹,大禹接过玄圭时,说:“我之所以能成功,那是因为有益的帮助呀。”

按理说,依照“禅让”的原则,大禹应将天下传给有功的益,但禹的儿子——启,却“结朋党攻益而夺天下。”不仅自己当了天子,而且还杀了益,落了个“启干益位”的坏名声。启夺天下的成功,是否有老爸——大禹的支持,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尧舜举贤禹独与子”的黑锅大禹要背上千世万代了。对于启杀益,夺天下的故事,古人多作书记录,其中最精采的要属“昔有扈氏为义而亡”的故闻了(详见《淮南子.齐俗训》、《史记.夏本纪》)。

据载辑云:“有扈氏,夏启之庶兄也。见弟启杀益夺位,愤而不服,故起兵反抗。启即征伐,大战于甘……逐灭有扈氏。”有扈氏为何冒着“灭族”的危险,帮助一个外姓人抱打不平?现在说起确也有趣,因为有扈氏与玄鸟氏同属少昊之国的成员,有扈氏即少昊国任九农正的——九扈人后裔。“扈民无淫者也”。而启是羌族后代(大禹兴于羌见《史记.夏本纪》),有扈氏处于自身利益自然要替益争争“口袋”了,另外庶兄旁支兄弟也并非嫡亲。

第7章三星堆文明与巨石文化

题记:在本章节里,作者再一次对巨石文化这一神秘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通过对其存在共性的这一客观事实,用模拟推理的方式,证实巨石文化与东亚人有关……

第七节巨石文化一个徘徊于文明间的幽灵

当许多人为三星堆文明、伏羲人之迷等现象而苦恼、迷惘的时候,几个异想天开的青年人,突然声称“他们经多年研究,已揭开巨石文化之谜”。“辽宁的远古石棚同古埃及金字塔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充满神奇色彩的埃及金字塔是石棚建筑的延续和发展”。“远古巨石文化的存在,向当今世界的史学界提出挑战!”它暗示:地球人类的文明史,并不是从埃及、印度、古巴比伦、中国及南美洲五大文明区开始。真正的古文明发源地,应是在一个我们目前尚不清楚的“某大陆”开始。是巨石文明的创建者,推动了上述地区的古文明繁荣与发展。为什么这些人会产生如此的看法?要说明此事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必须首先了解一下旧大陆所出现的巨石文明现象。

大约在公元前5000至4000年间,地处亚洲东部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欧洲大西洋沿海一带,突然出现了以巨大石料为建筑物的石文化现象。这种巨石文明现象时兴时衰,像幽灵一样在旧大陆徘徊了近3000年的时间。人们至今弄不明白,在没有铁器、没有交通工具的原始社会,古人是用一种什么技术,采用一种什么方式将这一块块重达几十吨或几百吨的巨石搬来运去,搭成巨石建筑物的。而这些硕大的建筑物究竟用来干什么?至今无人知晓。巨石建筑者又是谁?今天,最有权威的考古家也搞不清楚。时至今日,在考古界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巨石文化现像是古人留给今人的一个哑谜。”事实的确如此,当考古家们将一些工程学家、力学专家找到一起,实地观察巨石建筑物时,有的人根本不相信这是古人的伟大杰作,反而指责考古人员:你们是不是把时间搞错了?

现在有人将分散于世界各地,看似“孤立”,各不相干的巨石文明现象,以一种“文明飞地”的全新考古观点,去破解神秘之迷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念头,是一个狂妄的设想!因为,他们的大胆设想,已预示在历史学术界将演成12级风暴。因为,他们大胆猜测,将要揭开一个“上帝”并不想让人知道的千古之谜!

我们知道,在人类发展的科学史上,每当有人提出一种新的宇宙观时,开始并不会被人轻易接受。既使这个观点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提出的,至少也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反复印证。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新的东西是在同旧的观念、旧的东西进行无数次的撞击之后,才能确立起来。我们知道,任何一项伟大的发现都是先由念头和猜测开始。这一公开藐视前人的假说,其中有多少可靠的论据?他们又是如何从平淡的巨石建筑物中找到合理的推测“内核”的?请亲爱的读者顺着下面的推理思路去寻找破译的答案吧。神秘的巨石文化,有人为揭开三星堆文明之谜正小心翼翼地向你伸出了触角……

巨石文化与三星堆文明

唐朝诗人李白曾赋诗说:"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可见在古时候要去趟四川成都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公元前318年,秦灭蜀国,就费了不少的心思。

据传,秦惠王早有伐蜀的打算,但因道路不通,无法大量用兵而作罢。不久,张仪献计说:蜀王是个贪图财富的人。不如用石头作成五个石牛暗中派人在石牛后面往地上扔金子,然后令国人四处宣扬金子是石牛拉出来的,愿将石牛送于蜀王。蜀王听了很高兴,于是派五丁力士,劈山开路修石牛道,迎石牛入蜀。结果石牛并不便金,怒遗还之。并嘲笑秦人是:"东方牧犊儿。"秦惠王欲攻打蜀国,见其石牛道修得过于窄小,便又生一计。他深知蜀王好色,于是从国中选出五名美女,派出500人的庞大送亲队伍,声称要与蜀王联姻。蜀王见此事是真,便命五丁力士扩道迎接。当队伍行至梓潼,见一巨蛇入穴中。于是,五丁力士上前大呼拭蛇,不想将山也拖塌,压死五丁及美女随从。蜀王落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周慎王五年秋,秦国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罢等统兵二十万,从拓宽的石牛道攻进蜀国,蜀王遁走,死于白鹿山,蜀国从此便灭亡了。在上面的故事里,曾多次提到劈石开道的五丁力士,那么,就让我们先揭开第三个谜团——

巨石文明的创立者是谁?它属什么人种,至今仍是困扰全世界科学家的一桩悬案,但是在中国文献《蜀志》中,我们却第一次看到建筑巨石文明的人是五丁力士,他们就曾生活在蜀国。“……时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均。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均,为墓志,今石笋,号曰笋里”。“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徒蜀山。王薨、五丁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均,号曰石笋。千人不能动,万人不能移”(见《蜀王本记》)。“……武都山有玉妃溪。玉女与五丁同生,父母弃之于溪。后人闻“呱呱”声,仍视为一女五男;女即蜀妃(前面提到的素女是也),男即五丁”(见《华阳国志》)。这似乎是在讲五丁的身世。从上面的传说我们可以看到:五丁力士是摆弄巨石的行家,是五个创建巨石文化的部族。并在蜀生活很长时间,“每王薨,辄立大石。”讲的绝对不是单个人。试想,如果五丁力士是单个人怎能从古蜀国一直干到秦伐蜀时?要知道这一间隔差不多有近1000年的时间,谁能活这么长久?故称五丁力士为五个部族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五丁所立的石笋遗迹,至今仍在成都一带有不少遗存,有的竟保留在居民的室内。如成都东城区天涯石南街81号居民保存的一块“天涯石”实际就是一块五丁族人立的石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对五丁石笋进行过考证。他在《石笋行》中云:“恐是昔日卿相墓,立石为表今乃存。”看样子,石笋与墓与石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许多学者从三星堆附近挖掘的墓葬习俗上分析:认为岷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注:巨石文化的一种形式,与古埃及、美洲玛雅的石棺葬相同,我国的东北地区也早就发现有之)与三星堆关系密切。石棺葬为五丁力士人所为,从而断定巨石文化的五丁氏很可能是三星堆文明的重要成员。从而亦可断定金璋上的第六个符号是三星堆人的一个真实的记录。

有一个问题必须阐明:即巨石文化的最初形成是从积石冢开始,后来发展到用天然石柱即上面所说的“石笋”,再后来才是用花岗岩石块筑成的古埃及金字塔。因此说五丁立石笋所出现的巨石文化年代要早于古埃及金字塔巨石文明出现的时代。(请读者注意:作者在这里使用了两个概念,即一个巨石文化、一个巨石文明,只有靠人力将巨石打制成几何型状或将人类的思维形式雕刻在巨石上,才能称其为文明)。用立巨石柱(石笋)以祭祀死去的王者,并非三星堆人的“专利”,考古家们很早就知道:美洲玛雅人、神秘的古印度哈拉帕人都“喜欢”用巨石柱祭祀亡灵,而最让人震惊的是法国巨石群的发现……

五丁立石笋、法国石柱群

在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上有一个名叫卡奈的小镇。如果你乘车去该镇观光旅游,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散立在沼泽、森林间的十二排灰白色巨石柱,再往前走,又可以看到由七排这样石柱组成的石柱。.过了此镇便进入卡勒斯肯,抬头望去,又是十三排长360米的石柱群。这就是欧洲有名的卡尔纳克巨石群。

卡尔纳克巨石群与英国巨石阵隔海相望,巨石总数在3000块左右,每块巨石高约1—7米,分麦克、克乐马利沃、克尔勒斯康三部分,长度为4公里。所有巨石均属天然石块,没有人工打造痕迹,远远望去像一队队行进的士兵。这些石柱群是用来干什么的?又是谁建造的?至今无人了解.最令考古界奇怪的是,如此大规模的石柱建筑物竟在18世纪前的历史记录中没有任何说明。

当地居民传说,卡奈镇有一个守护神名叫可内利。公元前56年,罗马帝国凯撒大帝率军攻占此镇时,可内利运用神力将入侵的罗马士兵封死在原地,变成了今日的石柱,使卡奈镇得以平安。有的说,石柱是罗马人所立,是作庇护帐篷的支撑柱子。考古家当然不信了,他们用碳十四放射技术对石柱群做了年代分析,竟意外发现这石柱群早在公元前3350年就已经存在,比金字塔还早近1500年。

考古人员又对石柱群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研究,他们从空中鸟瞰发现:三组石柱群的排列有一定的方向性,代表了一种古人祭神的符号。连接起来,像一条游动的巨蛇!而克尔(勒)斯康巨石群又像一只鸟或鹰的图案。接着,他们又发现了一个不解现象:在三组石柱之间,应该有其它的石柱或别的建筑物用以来连接。可是他们找了许多日子并没有发现其它的石柱,仅仅看到有石柱坑的痕迹,近百根的石柱不翼而飞?古人用石柱干其它的事情也有可能,但人们在方圆几百里地并没有找到这些遗失的东西。而且丢失石柱的地方也特别,它不靠近镇子的边缘,倒象有人特意从选定的位置上拔走这些石柱,使一个非常完整的图案变得肢离破碎,让你猜不透这些石柱群真正的原始用意。

最让人感到费解的是在许多柱石坑内,发现了同英国巨石阵奥布里坑群一样的东西——人类的骨灰!考古家们认识到,卡尔纳克石柱群与英国巨石阵有历史渊源的可能性非常大。由于这些石柱均取自于天然石,许多石柱呈底宽顶尖状埋在地里,而且又是密集地排列。模样很像中国神话五丁力士所立的石笋!据法国考古家推断:这些石柱是由一群崇拜鸟、蛇或(龙)的古人建造的,他们来自何方?至今尚无准确判断。考古家海丁翰说:“这是一个比金字塔还神秘的地方。”如果按照破译巨石文化的“那帮人”来解释法国石柱群,则更加离奇古怪了:他们说:“法国石柱群、英国巨石阵甚至包括玛雅人所立的石柱,实际名称应叫:太易经石柱群,是按照八卦数像原理树立起来的,它与天象、历法、纪年、太阳有关。”

人类很早就有天命对应的宇宙观,认为每一个王者(尤其是那些研究历法,精于数算的巫师)肯定与天上的某颗星象有关。而一个民族的族源历史,春种秋收的季节推定,都由他们说了“算”,老百姓自然敬其如神。所以说为死去的王者(巫师)立巨石(石笋),不仅仅是为了祭祀,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古人对巫师研究出的“天象历法”的一种认承。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国石柱群、英国巨石阵甚至包括玛雅人所立的石柱称之:“太易经石柱群”,有其一定的道理。而且不可思议的是五丁立的石笋下面同样有人的骨头!难道古蜀国人真的去了欧洲?还是……

第8章泰蒙怪石:一个毁灭文明的见证

现代史学家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人类的古老神话中都有一个关于大洪水的传说故事,无论中国人、古埃及人、苏美尔人、还是美洲印第安人他们异口同声的讲述同一个远古“神话”:大洪水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曾毁掉了一个人类的文明。大洪水的传说,让持“人类远古文明起源于某大陆”观点的学者有了争论的口实,而对南•马特尔遗址及石人岛的发现、研究,无疑又让他们多了一些事实凭证……

  位于南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联帮是由科斯雷、波纳佩,特鲁克和雅浦四个州组成,共计有607个岛礁,陆地面积为700平方公里。雅浦岛面积约54平方公里。岛上居民至今还使用一种特殊的货币——石币。这是一种凿成扁圆形状的石头,中间钻一个孔,宛如我国古代的“壁”或后来的制钱,但体积要大得多,小的直径几十厘米,最大的直径达3.5米,足有两人高。体积愈大,价值也就愈高,故许多巨大的石币,室内放不下,就露天放置,据估计全岛现有石币约7000枚,币值从数美元到数百美元不等,那些矗立的庞然大物,交易后只变更主人,不挪动位置。岛上民风淳厚,倒也没有发生偷盗冒认别人石币的现象。20年代,曾有位新几内亚商人怀着好奇心跑到该岛做了几笔生意。临走时在属于自己的两块石币上,偷偷打了记号,便空手而归。40年后,他又来到雅浦,看到自己的货币仍放在原处,他用该石头又买了些实物返回家乡,一时在家乡成为美谈。

  雅浦的这些石币并非取自本岛,而是古代居民从数百公里以外的贝劳和波纳佩两地冒着风浪搬运而来的。石币的价值是“神灵”指定的,因为这些石头与波纳佩的一处神秘遗址有关。波纳佩岛屿,面积334平方公里。岛的东南海滨有一名叫泰蒙的小岛。泰蒙岛是一个非常小的海岛,岛上不生产玄武石,可在这个由珊瑚礁组成的浅海滩上,却矗立着一座座用巨大的玄武岩石柱纵横交错垒起的高达4米的古建筑群,包括石造陵寝和祭坛。在用巨大石柱排成的围墙内衬有珊瑚碎片,这就是著名的南马特尔遗址。

  据考古学家用碳14测试,判定这座石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当地部落领袖的宫殿和祭祀的地方,可容纳1000人。在宽达450米,长达1100米的海域上共有大大小小历代奠长死后的坟墓89座,好像是一座座怪石磷峋的山峰。人们如果站在远处望去,它们就好像是一座座神庙。有人说这些建筑物是远古时代人们的坟墓,它们之间环水相隔,形成了一个个的小礁岛。所以,人们就管泰蒙岛也叫做了“墓岛”。这一宏伟建筑的落成,证明该地区很早就有较高的文明,但该古城因何原因被废弃?它和复活节岛石人像一样,至今仍是个谜。

  岛上建筑物所用的玄武岩石头都是从波纳佩岛运送过来的。当地人把这些建筑物叫做“南马特尔”,我们就管这儿叫南•马特尔遗址或叫兰•玛多尔遗址。在当地波纳佩语中“南马特尔”有二层意思:一层意思是“集中着众多的家”。另一层意思是“岛间空隙中的宇宙”。整个建筑大约用了40万根人工打磨呈五角型或六角棱型的石柱。有一半遗址常年泡在海水中,人们只能在涨潮时才可驾船进入,退了潮,任何人都休想靠近。

  在这个岛上还有多条水道,多座坟墓,多处隧道和一面860米长的大墙。宏伟的南马特尔遗址发现,证明该地区很早就有较高的文明,但该古城遗址是何人所建?又因何种原因被废弃?它和复活节岛一样,至今仍是一个千古之谜。为了给“南马特尔遗迹”之谜做出合理的解释,有人拿复活节岛的情况去与南马特尔遗址做比较:

  生活在岛屿的土著人同大陆人一样都世代相传着大洪水的故事。复活节岛上的土著人也世代口述相传,这里曾是块大陆,后来被大洪水淹没,大部分地区都淹没在太平洋海底,只有复活节岛、波纳佩岛、夏威夷岛等诸岛——这些当年的高山险峰尚突出于海平面。而夏威夷的正确发音和希瓦极为相似。关于南马特尔遗址,当地的波纳佩人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千百年前,波纳佩岛突然来了一群黄肤色的“神人”,他们是驾着火龙而来的。领头的是名叫职权迪儿法伊两兄弟,他们是为寻找被洪水淹没的大陆来到这里。为不打扰本地居民,兄弟俩特意选中了荒凉的泰蒙珊瑚岛,用咒语驱动天外来石,在一夜间建筑了南马特尔城。然后消失在大海中,奔东方去了……

  据当地人讲,有关这些遗址的真正来历从无文字记载,完全靠人口授,从世袭酋长中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而且口授的内容,严禁向外人泄露,否则必遭到诅咒,死神将降临每个泄密者的头上。

  1907年,德国统治南洋群岛时,波纳佩岛第二总督伯格对南马特尔遗址发生了兴趣。他根据奠长的口授准备挖掘伊索克凯尔陵寝。可是从下令不到一天的功夫,他与泄密的奠长突然暴病身死,应验了那不祥的预言。事后不久,不听邪的德国考古家卡伯纳率领三个青年人来到波纳佩,不顾居民的劝阻,强行乘船进入遗址中挖掘文物,结果四人没有一个活着回来。

  日本占领时期,东京大学教授杉浦健一利用占领者的权势,强迫一名酋长说出古墓的秘密。几天以后,酋长遭雷击身亡。那位杉浦教授回到日本后,突然也暴病身亡。

  以上讲的几件“实例”,或许有些离奇古怪。做为唯物主义者我们只承认事件的偶然性,因为上述事实不应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仅是一种巧合而已。如果它是必然,岂不是在承认世界上存在着“鬼魂”?

  泰蒙怪石的离奇故事与古埃及法老的咒语传说,存在着异曲同工;1929年春,英国著名考古家卡特率领30人的考古队,打开了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图坦卡蒙君王的墓穴,正当大家为无数珍宝而欢喜若狂的时候有人突然看到墓碑上刻着一行文字:“死亡将张大翅膀扼杀敢于扰乱法老安宁的任何人”。说实话,有着科学头脑的考古家们并没有把这“咒语”当成一回事儿,结果厄运接踵而来;首先是考古家卡莫洛斯爵士在墓内被一只虫子叮了一口,出去不久便死去。接着考古家贝尼特、韦斯伯特利等人,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相距患病死去。此事曾在西方媒体被抄得沸沸扬扬,各种揣测说法,五花八门充斥报刊,直到今天仍无结果。泰蒙怪石传说是否也含有人为炒做之嫌,我们尚无法断定;因为下章节重点讨论古埃及文明问题,故当做“小道消息”择入于此。

  至于酋长们真正知道和了解南马特尔的哪些机密?南马特尔遗址里究竟隐藏着什么?破译这些谜团,需要时间,因为科学之剑必将斩断迷信之网。我们在耐心地等待着......
第9章复活节岛:一个失去文明的诞生

公元1722年,荷兰殖民者罗戈文提督率领一支舰队在南太平洋海域执行侦察任务时,发现左前方,出现一个在地图上从未标过的岛屿,尺码标定该岛距南美洲大陆——智利约2300海里,西距皮特恩岛约1700海里。罗戈文当即命令旗舰上的水手长,带领一队士兵乘小船,前去查看。以确定岛上是否有人。

  当水手长驾驶的小船靠近岛时,一件奇怪的情景,简直把他们看呆了。只见岛上到处竖立着无数巨大的石人像,它们形形色色,千姿百态,有的光着头,有的顶着四五吨重的石帽子,有的瘦,有的胖,虽是半身像,一个个却高达近2米,它们都有两只长长的耳朵,大鼻子半仰着脸,昂头挺胸,宛如在注视着大海,注视着人间。罗戈文等人怀着好奇的心情登上这座无名小岛,登岛那天正好是复活节,因此把这个岛称为“复活节岛”。

  复活节岛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岛上有火山喷发的痕迹,光秃秃的。没有树木,这里住着大约600名玻里尼亚土著人。岛上有巨石垒起的石壁,阶梯和石筑神庙、金字塔……,还有上面所说的800个奇怪的石人像。分布在岛的四周,此外还发现了至今无人认识的文字石板。

  复活节岛上的土著人仅仅会使用极简陋的石器工具。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铁,岛上的石人像是什么时代出于什么动机建造出来的呢?二百年来,这一直是个谜。自从该岛被发现以来,世界各国的考古家、历史家、航海家、探险家甚至包括一些猎奇的冒险者纷至沓来,企图搞出点“名堂”,结果直到今日,仍未解开这一神秘疑案。

  当地土著人称巨石人像为“毛阿伊”。传说,这儿是“鸟的故乡”。在很远很远的古时候,来了一群会飞的神人,是他们制造了石人像并打算让石人“飞”到某一地方。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会飞的人自己放了一把火,使这儿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考古学家当然不相信神话般的传说了,他们在实地考察发现,在一处采石坑内,找到了数以百计尚未完工的石雕像。数以千计的石头工具,被扔得遍地皆是,好象这里工作是突然中止的。

  经史学家考证;这些石人像是岛上原居民——拉帕努伊人所为,但是创造石像的拉帕努伊人几乎在岛上灭绝了。石人像为何被遗弃?拉帕努伊人消亡的原因又是什么?美国人是这样说的:岛上的石像文化最初形成的时间还不清楚,但这种文化在公元14纪左右达到了一个巅峰,但不久便很快衰落下来。原因是岛上的和生态发生了严重灾经济难。美国考古学家通过对花粉数量的比较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拉帕努伊人刚上岛时,全岛的棕榈树总量可达1600万棵之多,但到公元1400年岛上只剩下2000棵树了。

  除了岛上居民大量砍伐棕榈树之外,波利西尼亚人带到岛上来的老鼠也成了棕榈树的天敌,等岛上只剩下一小块棕榈林,拉帕努伊人就再找不到原木料来建造大渔船了。为了养家糊口,拉帕努伊人开始利用带草的土壤表层,这样一来又加速了肥沃层的破坏进程,复活节岛的土壤更加贫瘠化了。于是,岛上出现了人食人的现象。当岛上人口减少到2000人时,西班牙人又来了!这些来自欧洲的航海家、探险者带来了鼠疫、伤寒和天花等疾病,十年的功夫便夺去了岛上百分之九十的居民生命。美国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这是导致拉帕努伊人几近灭绝的“根本原因”。

  俄罗斯科学院人类学和民族学博物馆资深科研人员伊林娜.费奥多罗娃则认为;在一些古老的地图上复活节岛周围还有其他一些岛屿,口头传说中都说这些岛屿是慢慢沉到水底下的。所以,为了得出正确结论,有必要对所有假设来一番验证。我们知道人们的语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的。所以,通过比较同源语言的差异,可以估算出它们分离的时间。拉帕努伊语是一种波利尼西亚语的方言,经过与其他波利尼西亚语的比较,语言学家们推测这种方言诞生于公元400年。根据放射性同位素法的测定,岛上大约在公元400到700年间开始有人类活动。1994年,生物学家从12具古拉帕努伊人的余骸提取出DNA,确定他们的确是波利尼西亚人。岛上的风俗习惯,种植的植物(香蕉、甘薯、甘蔗、芋、槠),养的动物(鸡),也都是波利尼西亚人的特征(这些动植物除了甘薯最初起源于南美,又都可以追溯到波利尼西亚人的起源地为亚洲南部)。因此,现在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拉帕努伊人是在大约公元400年漂流到复活节岛的一批波利尼西亚人的后代。但是,有的史学家仍报怀疑态度,他们说,甘薯源于南美,而南亚地区种植甘薯是在公元500年,复活节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有可能是从南美过来的。

  1988年,美国两名人考古专家,在石坑某处找到了几块刻有神秘文字的木板残片和死人的骨头。回去之后,他俩人曾向外界透露;石人之谜很快将有正确答案。可是,直到今日这二人的研究成果也没有拿出来,连消息灵通的美国报界也闭口不谈此事。

  复活节岛出现的象形文字,除了刻在木版上,也有一部分刻在奥郎哥村的石崖之上。这种象形文字非常奇特、古怪,它与中国的古东巴文字(纳西族人发明的)、古埃及、玛雅人的图形文字似乎有某种联系。但它的图像可能更趋于符号特征。它的笔触粗细或雕刻的划痕深浅都仿佛在表现一种波动般的韵律。

  复活节岛的古人居然会创造出文字来,这让所有考察者大感不解。因为从种种迹象看,似乎这里并不“存在”久远的文明。更没有发现与其创造文字相适应的文明遗址。

  一些考古家曾将复活节岛的石人像同南美洲大陆上的印加文化加以比较。结果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是这样一比较,还是有许多问题说不清楚,两地相隔如此遥远,而且小岛又这样荒凉,南美洲文明是如何传到这里的?如果说复活节岛人自己创造文明,他们又从哪里来的?

  为了弄清复活节岛的文明来源之谜,有人把目光集中到谁最先居住该岛的古人身上,试图用人种学解释其文明产生的原因。但是,考察结果一公布,更让史学家满头雾水。据罗格文写的一篇回忆录记载:“复活节岛的居民人种复杂,他们有的皮肤为黄褐色,也有皮肤带红色的人,而另外一些人则完全是白皮肤……”

  一个仅有120平方公里的复活节岛,竟混居世界上多个种族人,这不免让人怀疑罗戈文讲的是不是真话。是的,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甚至语言都彼此有差异的古代人,却在某一个时间,不约而同地来到太平洋深处的一个荒岛,共同完成雕凿巨石人像任务。这一说法,不让人感到有些荒唐吗?

  有人查了南美洲玛雅人的典籍,发现里面早有一段关于复活节岛的记载,美洲印第安人把这里称做:“特皮拖库拉(意为;世界之脐)。岛上的石人是有翼之神,临走时留给地球的纪念品。人们不禁要问,美洲人的传说是从那里得来的?他们的祖先怎么知道2300海里外会有这么个地方?

  把复活节岛称为“世界之脐”,其中的寓意实在是太丰富了。因为你只有看到航拍的地球全貌图或亲临太空鸟瞰地球,并对地球全貌进行拟人想象,才会得出复活节岛像人的“肚脐”之结论来。难道复活节岛上的居民,真的像鸟一样飞离过大地吗?

  有一文章提出;称复活节岛为“世界之脐”纯属外人臆测。他说,“世界之脐”是拉帕努伊人对本岛上一座火山的称谓,“因为他们把复活节岛当成了世界中心。”就像中国的夜郎国,认定自己比汉朝大一样。此种说法实在经不起推敲,如果拉帕努伊人不是从南亚或南美移来的,此说有一定道理。可他们恰恰是从大陆迁到小小的复活节岛上,哪个地方大哪个地方小拉帕努伊人怎能分不清楚?又怎会把一个小岛比做的“世界中心”呢?

  在复活节岛的东侧有一个叫奥郎戈的大山、山石嶙峋,巍岩叠嶂。就在这里的一岩崖处,人们发现了近100余幅的神秘“鸟人”图像。它们长着人的身体,头部却是鸟的形象,仔细观察,这些鸟人种类繁杂,奇形怪状,有许多鸟,至今让我们无法叫出它的名字来,以至使人们怀疑它们是不是地球上的生物。但从所有鸟人那极其丰富的细部描绘,又让人们不得不相信,这些岩画绝非靠想象就能画出来的。

  复活节岛上的土著居民对“鸟人”十分崇拜,他们相信,鸟人是太阳神伯伯兹坎的忠实信使,他们不仅会建造巨人石像,而且会给复活节岛上的居民带来幸福昌运。于是,岛上人自古就有一个习俗,每年春天都要举行挑选鸟人的祭祀活动,具体做法是:

  让所有参加竞选的人,游到距复活节岛5公里处的三座小岛上,从那里拣到鸟蛋洗净,然后,再飞快地游回来,将鸟蛋送到奥郎戈山上的一块巨石上,第一个送来鸟蛋的人,不论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也不管他是哪个部族的人,即会成为全岛的领袖,命名为“tanjiata﹒manu”(译为:鸟人),享有一年的统治权。直到十八世纪末,这一习俗才被外来人给取缔了。

  研究中国三星堆文明的考古家们,也看到了一个惊人的文明相似的情况,复活节岛的石人像在艺术创作上同三星堆文明出土的大量青铜人像十分接近,他们都是大鼻、大耳、大眼、嘴微上撇而且都是没有下身,只有头部,唯一区别的是一个是用巨石雕的,一个是用青铜铸的。而且还有一个令人不解的情况,复活节岛上的居民说石人像是鸟人所建。这里是鸟人的故乡。我们可以理解为以鸟为图腾即崇拜鸟的古人所为。而三星堆人亦崇拜鸟认为自己是鸟的传人,为什么两地的文化及宗教信仰如此一致?难道它们的文明是同根同源吗?复活节岛、三星堆又与东北牛河梁什么关系?在女神庙主室出土的大耳、大鼻泥塑残体,如果复制出来会不会也是一个只表现头部的大型泥人头像?因为那里也有崇拜鸟的古人!一个在旧大陆失去的千年文明,却在小小的复活节岛"诞生"了……

  ● 800石像迷团多

  经过多年的研究考证,考古家认为复活节岛上的巨石人像产生于公元400年,并且认定当时的复活节岛植被丰富树高林密,只是由于迁来的人口过多,加之人为采伐,导致了该岛日渐荒芜,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因此,专家推测当时的岛民很可能是用岛上的树木做滚杠,用一种棕叶纤维做绳子来搬运这些人造石像的。

  可是,仍有许多关健疑点无法解释:其一,专家们发现在复活节岛附近海域的三座孤岛的崖顶,古人曾建有巨大的石人像。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被人为的推进大海,只剩下安放石像的基座。科学家们迷惑了,那么高的崖顶古人是如何安放石像的?要知道就是今天用直升飞机参与吊装也是十分困难的。其二,复活节岛现有石像八百余尊,许多尚未完工或被人推倒的石像散落各处。据此专家推测,在复活节岛后期,居留该岛的各部落之间为争夺食物和领地发生了战争,造成了复活节岛巨石文明的衰落。

  也有专家提出相反的意见,他们说复活节岛曾发生过火山喷发,而且有许多证物或植被恰恰是在火山灰的泥土里发现的,不能排除自然灾害毁掉了岛上的文明。因此他们又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假说,孤岛上的三座巨人石像产生的年代要比人们推测的公元400年久远的多,很有可能在海平面上升的(大洪水时期)年代,巨石人像便被人安放在那里,是海水帮助古人完成这项工作的。要弄清这个疑问,唯一的办法就是派专家潜入海底调查一下,或许会有意外的发现……

  巨石文明或巨石文化确实是人类至今无法破解的千古之谜,它的出现和消亡始终隐藏着一个诡异,而不可思议的现象.它如幽灵,会在人们无法预料、无法猜测的地方突然出现,接着它又会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突然消失。它又是魔鬼,会让同巨石文明有关的人与文明一块灭亡。今天的人们无法知道英国巨石阵,法国巨石群的建造者是谁?无法了解埃及金字塔、复活节岛巨石人像的来历。我们所知道的五丁力士,已披上神话的外衣离世而去。南美洲的玛雅人、印加人是我们尚知道的巨石文化传播者,可他们亦在公元900年神秘地消失了。尽管他们建了许多巨石城堡,尽管他们小心亦亦地不断迁移,最终仍未逃脱毁灭的厄运。这里究竟暗藏了什么?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研究破解吗?

  人类的历史曾诞生了五大文明区,它们是古埃及、古巴比化、古印度、美洲文明及中国文明。我们可以看到前四个文明均与巨石文化有联系,唯独中国文明是建立在黄土与“秦”砖之上。前四个文明古国都存在历史文明的断带过程,留下了一个个难以解释的文化悬念,站在本国出现的巨石建筑面前,最权威的专家亦承认:这不是现今当地人祖先所为。建筑巨石的主人,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民族。惟独中国文明自黄帝以来泱泱5000年,始终把根扎在黄土之上。这说明了什么?新的考古发现证实:巨石文明首先是由一群崇拜鸟与蛇的古人发展起来的,而中国恰恰是鸟与蛇人的故乡(伏羲、少昊),可是,中国的文明却没有一处体现巨石文明的大型古建筑遗址,这又说明了什么?也许解释此类问题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神秘的三星堆会告诉我们吗……?

  由于世界各地,及各大洲的古文明出现相同或相类似的文化现象,国外的考古界提出了一个新的考古学概念——“文明飞地”假说,也就是说,乙地出现了甲地文明看似突变,实际上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的交流过程。国内的一些考古学者也用此观点解释三星堆文明的形成原因。但是他们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任何文明都是由人来传播的。乙地出现了甲地文明,实质上是甲地人把文明带到了乙地,是古人“迁移”的结果。

问题是:古人(比如伏羲人)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园,非要“漂泊”到一个陌生的异地去?他们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原因和动机?在没有解释这一问题之前,让我们用“文明飞地”这一考古新观点去重新解读古埃及金字塔吧——

第10章三星堆鸟(蛇)龙文化与古埃及的鸟蛇崇拜
题记:在本章节里,作者重点对巨石文明的大集成——古埃及金字塔进行论证探索,指出古埃及金字塔与中国巨石石棚之间存在的文化相承关系,并大胆地用八卦数像原理,对金字塔的构造及成因进行合理的猜测……

  埃及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文明国家的地区之一。埃及居民是由东非和西亚的不同人种组成融合的,语言属塞姆•汉姆语系。“他们”修建的巨型陵墓——金字塔。被誉为古代世界文明的奇迹。然而具有高度文明的埃及人,似乎对自已“创建”的文明成果并不看重,似乎于自已毫不相干!你看,他们称巨石墓为“石凳”(马斯塔巴)称金字塔为“庇里穆斯”(pyramids)即“高”的意思,如果把这两个词加在一起念伟大的金字塔就变成了“高的石凳”。对人面狮身像的称谓就更让人捉摸不透了,埃及语是:“杰普斯埃克(jiepusiace)即是“栩栩如生的雕像”。而关于“斯芬克司”的神话则是2000年后,人家古希腊人编造出来的故事。

  奇怪了。埃及人为什么要以一个局外人的口气称呼自已建造的伟大文明?“栩栩如生的雕像?”“高高的石凳?”用这种词语解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合适吗?难道金字塔,人面狮身像与今天的埃及人无关吗?难道他们只是一个守护者,一个旁观者,一位文物鉴赏家吗?怎么解释这些问题?于是,才有了我们下面的种种说法……

  ●古埃及人的鸟、蛇崇拜与奇特国徽

  如同对待古埃及金字塔一样,史学界对古埃及人来自何方?又隶属哪一种族人等诸多问题,始终处于争论、考察阶段。“埃及”一词系由古希腊语“aigyptos”演变而来,起源于古埃及孟斯城埃及语“peah”。早在一万年前,人们在上埃及尼罗河谷地和沿地中海的利比亚高原,发现了一些旧石器遗物,证明有人类活动。

  大约在公元前5~6千年,有一部分零星居民移居尼罗河谷地从事农牧业生产。但这些居民,不像是我们现今所说的古埃及金字塔文化的创建者。到了公元前3200~2900年,突然间,大批居民涌入尼罗河谷地,以一种新的文化形式,迅速漫延整个尼罗河沿岸。正如古埃及学者分析的那样:“这种突然来的文化与两河流域文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当时,在北部尼罗河三角洲以布陀州为中心的大部地区,形成了下埃及王国。他们信奉蛇为保护神,以蜜蜂(风,伏羲风姓;埃及至今仍有望风节)为国徽,国王头戴红色王冠。在南部各州以尼赫布特为中心的地域,形成了上埃及王国,他们信崇(鸟)鹰为保护神(咸鸟、炎帝),以白色的百合花(华胥、华夏)为国徽,国王头戴白色王冠。公元前3000~2950年,经过长期的战争,上埃及国王——美尼斯消灭了下埃及国,建立了统一的古埃及第一王朝。这是史学家对古埃及王朝形成前的历史描述。

  在此,作者却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解释:上下埃及的统一,并不是战争的结果。而是埃及人为完成伟大的金字塔建筑工作,所必须进行的民族大融合!因为没有强大的人力与物力的支持,谁都无法完成这一人类巨著的。那么支持此种说法的证据又有多少呢?

  首先,我们发现:在古埃及早期的壁画或雕像中,埃及法老——太阳神(拉)的身上,上埃及保护神——鹰,与下埃及保护神——蛇,均得到了“平等”的展现,蛇与鸟会同时出现在法老的王冠上!而且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公元前600年,几乎伴随古埃及王朝从形成到衰亡的一生。这一神奇的现象,于上埃及人灭了下埃及人的战争之说,大相径庭不相吻合。(作者注:古埃及人最早称太阳神为瑞神。至于称(法老)太阳神为“拉”的讲法,则还是源于希腊语“ra”。从公元前1600年始,古埃及人也放弃了称太阳神为瑞神,而改称为“拉”了)

  疑点之二,史学家都清楚,上埃及的国徽是“百合花”,下埃及的国徽是“蜜蜂”。这是一对多么和谐、多么奇妙、多么耐人寻味的生物组合呀!生物学家早就明确地告诉人们:花与蜜蜂是自然界结合最紧密的生物链之一。蜜蜂因花而生,花为蜜蜂而艳丽。花靠蜜蜂授粉繁衍,蜜蜂无花必然死亡。把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同生共亡的生物关系,拿来做为上下埃及人的文化及其宗教信仰,拿来引证双方之间的社会关系,你会怎么去想?难道会闻出血腥与火药味来吗?这个发现与上埃及灭了下埃及之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对立!

  疑点之三,上埃及人崇拜的白色百合花为多年生草木,地下有扁形或圆形的鳞节,肉质肥厚。夏季开花,性喜温暖,适于砂壤土生长。该植物的原产地为亚洲!(请注意这个提示!)中国各地多有分布(注意提示)。百合花的种类很多,但是,有食用价值的仅有白色百合花、天香百合等几种(注意提示!)。白色百合的根茎不仅可以供人食用,而且也有药用价值,中医学以鳞茎入药,可以主治劳嗽、咳血、虚烦、惊悸等症(注意提示!)白色百合有如此多的妙用,难怪埃及人要奉为国宝了。但是,人们不禁提出这样的疑问:5000年前的古埃及人是怎么知道产于亚洲的白色百合可以吃,可以入药?他们为什么对产于亚洲的白色百合如此钟情?结论与推测或许只有一个:以白色百合花为徽记的古埃及人来自亚洲,或者说他们曾在亚洲某地区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

【百度百科: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100多个品种,中国是其最主要的起源地,原产50多种,是百合属植物自然分布中心。我国现约有85种,全国均有分布,尤以西南和中部最多。百合原为生长在中国西南西北部山野林内及草丛中的短日照植物,故大多数品种性喜凉爽、湿润的半阴环境,较耐寒冷。这其中以辽宁省凌源市百合最优,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百合第一县”称号。而欧洲百合主要分布在欧洲、蒙古、朝鲜等地,在茂密荫蔽的森林中能生长得很茂盛,叶片会非常碧绿,但植株仅能开寥寥数朵花,甚至不开花,其花朵粉紫色,上有从白色到浅黑色的不同斑点,有芳香气味。白百合,原产沿地中海地区、亚洲,是欧洲较古老的百合品种之一,约从公元前1500年起人工种植,后来在整个欧洲大陆广为传播。随着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白百合又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现在白百合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百合品种,广泛种植。圣母百合又名白百合、玛丹娜百合,原产于巴尔干半岛与西亚。种小名candidum是“纯白色”的意思,形容本种花瓣的颜色是纯白色的。纯白色的花被视为是纯洁的象征,中世纪时期的基督徒常拿这种百合花来供奉圣母玛利亚,因此被称为圣母百合、玛丹娜百合】

  下埃及人崇拜蛇,似乎与伏羲、女娲的后裔有关;而上埃及人崇拜鸟(鹰)又似乎于少昊人有关。伏羲人、少昊人与中国古文明的产生,与红山文化、三星堆的建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此猜测古埃及人来自中国是否合乎情理?至于他们是由东北而去?还是由青海三江源而去,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如按照金璋符号所提供给人们的信息及从三星之堆与金字塔同指一个天象(猎户座)看:他们来自神秘的三星堆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古埃及人给我们留下的谜团属实太多了,有人曾一针见血地说;金字塔之所以到现在仍然迷雾重重,根本原因是真正建造金字塔的人“失踪”了。建金字塔的人失踪了,那么,伟大的金字塔又会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 金字塔,你告诉人们……

  矗立在利比亚撒哈拉大沙漠边缘的金字塔,是认识埃及文明的开始。据各种文字版本的《世界史》讲: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古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686年~3100年)埃及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巩固的统一国家了。法老是最大的统治者,也是最大的奴隶主。为了加强以王权为代表的奴隶主专制,早从第二王朝(约公元前2890~2686年)开始,国王(法老)就已经在自己的名字中加上太阳神“拉”称号,以神化王权,巩固君主统治。国王既然是神,那么他在世时,要统治一切人,死后理所当然应该永远保存自己的尸体与权威。所以,每个国王死后,都由后人将遗体用防腐的香料、药材殓藏成干尸(木乃伊)放在陵墓里。于是,象征永恒神权的金字塔出现了。

  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称作“庇里穆斯”,即“高”的意思,金字塔四面都形似中国汉字的“金”字,故我国很早就将其译为“金字塔”(请注意这个字眼——中国人首先叫的)。

  阿德来德在所着的《埃及人》一书中写道:“……最初的金字塔的设计者是由一名叫伊姆荷太普发明的。为此,他得到宰相、总建筑师等要职,后人称他是“历史时代第一个天才!”,他的思想和创造力指导了人类文化的行程进入新的途径。据说,金字塔从大约公元前2700年开始建造,至今现存的大小金字塔有70多座,散布在尼罗河下游的西岸。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叫胡夫金字塔,是公元前2686年法老胡夫的陵墓。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绕塔一周,有一公里左右,这座金字塔用230万块巨石垒成,平均每块石重2.5吨,全部用人工打磨,四角见线。吉萨地区不产石头,修金字塔的石头全部要从几百里外的山上采取。为了完成这项伟大工程,胡夫动员了近20万人,用了30年的时间才修成。许多劳动者为此而悲惨死去。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的骄傲。金字塔更是世界考古家十分想往的处所。因为,做为巨石文化的延续和象征。金字塔是唯一写进历史书籍并得到全世界人民所公认的巨石文化遗址。然而,随着人们对金字塔的不断深入了解,愈来愈感到有许多问题,教课书并没有写清楚,有许多奥秘,需要人们去研究、去分析、去破译。

  ● 围绕金字塔的六大谜团

  谜团之一:狮身人面像

  提起古埃及文明,人们马上会联想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怪物——斯芬克司。在茫茫一片金色的沙漠中,长75米,高20米的斯芬克司石像,用它那神秘又深不可测的双眼凝视前方,犹如英勇的卫士,日夜守护着国王的神灵。

  古希腊神话说:众神之母赫拉把一个可怕的怪物送到古埃及名城底比斯的的城外,她就是有翼斯芬克司,斯芬克司蹲在一座悬岩上面,不时用智能女神缪斯教给她的各种谜语询问来往的过路人,如果谁猜不中,她便冲下山岩,将被询问者撕碎吞食。她出的谜语是这样:今有一物,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间用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生物。脚最多的时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弱的时候。此是何物?不久,奥狄浦斯来到底比斯城,他微笑地说出了谜底:“这是人:”。奥狄浦斯的正确回答使斯芬克司感到羞愧,她气极地从悬岩上跳下摔死。

  关于狮身人面像(斯芬克司)的建造年代,至今还是一个难解之谜。从图特摩斯四世的碑文看,石像是公元前1449年以前建筑的。英国学者皮特里说:“石像产生年代应不早于第四王朝第二代胡夫王,但也不迟于第三代卡克勒王。”德国学者鲍尔谢尔特则说:“斯芬克司的容颜是中王朝的法老美湿姆.黑特三世肖像。因此,石像应是埃及中王朝的产物。”他一下子把石像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

但日本稻田大学考古队成员之一吉村作治对此又有不同看法,他在观察胡夫金字塔时发现,大金字塔的位置走向不对。因此断定,斯芬克司神庙早在胡夫金字塔前就已经存在。因此斯芬克司石像的出现必须早于公元前2686年。斯芬克司到底建于何年代,目前考古界无定论。不过,媒体又报出一大冷门,据美国考古队用仪器测定,狮身人面像要大大早于古埃及国,至少要有9000至1万年!1万年?那时候的古埃及有如此高的伟大的文明吗?

  ● 人面狮身像产生于1万年前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991年4月,一批美国科学家应埃及考古人士的邀请,开始对人面狮身像进行保护性方面的地质研究。因为人面狮身像受侵蚀现象非常严重,急需采取有效方法加以解决。当科学家们揭开镶嵌在耳后的一块石灰石时,一个惊人的现象出现了!只见人面狮身像的主体部分受侵蚀程度远比人们知道的要严重得多,而且受蚀的痕迹均是由上而下垂直形成的。科学家认定造成这种侵蚀现像是雨水,而且是长期持续不断的大雨,才能将石灰岩石冲成目前这个样子。但是,根据所有的史料记载,吉萨地区在5000年前就是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带,哪来的如此大的降雨量,而且会持续上千年?科学家们没有冒然下结论,他们又分别对人面狮身像周围的几座,埃及考古家认定为同一时期的陵墓进行侵蚀现象比较,结果更是出人意料,因为陵墓受侵程度远比人面狮身像轻得多,两者受侵情况差距相当大,几乎无法将它们视为同一时期的建筑物。

  地质学家罗伯特先生认为:建造陵墓的石头与建筑人面狮身像的石头均为石灰岩石,如果两者建于同一时间。那么,经历自然界的风雨而受到侵蚀的程度应该是等同的。不管造成这种现像是风沙还是雨淋。结论只有一个:人面狮身像的建筑年代要比埃及考古家估算的时间早得多,甚至要早于古埃及的文明史。

  古埃及科学家对此抱有怀疑,他们组织人力在人面狮身像弯向地下挖掘,直到人面狮身的基座岩层为止。他们看岩面上有许多由雨水冲刷而形成的凹面槽,证明这一地区是一个巨大而古老的人工采石场。人面狮身像的石头就来自于本地区,只不过经数千年的沙石掩埋,使世人无法看到这一切。

  研究古气象专家认为:在公元前3万年前至公元前8000年,非洲北部属于湿润的热带雨林气候,充足的降雨让这里绿草繁茂,很适宜人类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气候变得异常干燥。虽然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又出现几次大范围降雨,但已无法改变该地区变成荒漠的趋势,于是非洲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最终形成了。

  依据古气象学家提供的资料,美国科学家做出一个大胆地推测:人面狮身像的建筑年代应在公元前8000~1万年之间。弄清斯芬克司的真面目,将是考古界一重大课题,搞清斯芬克司之谜,就能揭开巨石文化现象产生的年代和消亡的原因。人们就会知道为什么古埃及会出现伟大的金字塔,这无疑是激动人心的一件大事情……
第十一章 金字塔谜团:奇异包装术

谜团之二:大金字塔是陵墓吗?
金字塔对我们现代人来说,确实是一个谜,科学界已经证实,大金字塔的角度、线条、结构都事先经“高人”周密计算过。例如:引伸大金字塔底面正方形的纵平分线,无穷则为地球的子午线。它所通过的陆地,比任何子午线所经过的都要多,而且把人类居住的大陆,恰好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大金塔底的四边周长除以其高的2倍,值得圆周率(Л)!如将大字塔的高度扩大十亿倍,大约等于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近些年,科学工作者发现金字塔的形状能集聚宇宙射线、磁振荡和能波;有人将食物、铁器拿进塔内,结果发现食品几日不腐、生锈的菜刀会自动除锈,闪闪发光,如新的一样。因此,国外有人以金字塔为模型制出金字塔磨刀器,申请专利走向市场,据说销路不错……总之,愈来愈多的新发现、新消息令人目不暇闲,引起考古界、物理界、生物界的广泛注意。
十几年前,围绕金字塔(指大金字塔)是否是死人的陵墓问题又展开了争议。一位叫蒂埃里•埃内尔的法国医生说:“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他已解开了古埃及金字塔之谜!”他说:“这个建筑物并非像埃及学家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一座陵墓。它是奉献给生命之神的一个纪念性建筑物。”这位医生对研究金字塔的起源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埃及学家在解释蒂埃里•埃内尔医生的观点时说:“埃及陵墓一般都有明显的碑铭和图案的,而在大金字塔中没有这样明显的标志。人们只在一个隐蔽的地方找到唯一一块碑铭。”他又说:“罗贝尔拉来出版社已经出版了他与蒂埃里•埃内尔(法国医生)合著的《石头圣经——大金字塔的圣书字》一书。”他还解释说,自己与医生的新思路是从埃及语言大师弗朗索瓦•尚波利翁对圣书字体破译的基础上得到启发的,并把这一种发现运用到对金字塔的破译上来,认定金字塔整个建筑体就是一个巨大的远古信息编码储存库。
两位学者在这个“谜”后面发现了埃及太阳神,该神是埃及至高无上之神,是生命的象征。蒂埃里说:“大金字塔的入口,是由角尺形的两根边梁支撑的进口门,这是一种圣书体字符号,意为[洪水],出口意为[再生]。金字塔里,每个厅(石凳)代表了一个字母,拼读起来,使人们想到了生命和创造的起源,而根本不会想到死亡。”
法国物理学家皮奥脱在参观吉萨金字塔后,断定这是一个巨大的日晷仪,是世界是最古老的天文台。古人在金字塔南北相连的地面上修建了宽广而平整的地坪,称为“受影坪”,铺砌的石块被割成宽度都必须于每天中午,日光投影或反射的影像有关。因此,它可以准确地测出一年的日期、天数、季节分野的春秋分点和冬夏至点;分点是指每年太阳横过赤道的两次时间,而至点是指每年太阳距赤道最远的两天。英国天文学家普劳克斯也同意上述断定。
上述的假说是否正确,目前学术界尚未作进一步的考证。不过,《埃及古代史》的作者阿•费克里也承认:“胡夫和哈佛拉两个国王虽然建筑了大金字塔作为他们的陵墓,但是他们俩谁也没有被埋在里面。”原因是:“人民爆发了起义,满怀怒火的人们要公开地撕碎他们的尸体,要狠狠地把它们抛出陵墓之外。”胡夫时代是否真的爆发起义?目前尚无可靠证据。阿•费克里也说的挺含糊,“要公开撕碎”,并不一定就真的撕碎了。有一点,史学家们也许说对了:“据目前的勘察结果看,大金字塔并没有装死人的迹象。”
谜团之三:金字塔的奇异包装术
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是这样介绍大金字塔的:“胡夫金字塔占地约五万二千九百平方米,建筑材料主要是石灰石。”而《埃及古代史》的作者阿•费克里却说:“金字塔的外型是用从尼罗河东岸的石坑中所取来的石灰石包了起来。”里面包的是什么?他没有讲,人们也没有细问,直到1990年,考古界才总算弄清了这个问题。
原来考古家为了揭开金字塔内可以储存宇宙能的千古之谜,于1989年开始对金字塔的,内部结构进行大面积勘察,挖掘的结果证实:金字塔的整个建筑分内、外二层,内层是由巨大的花岗岩石块垒成的阶梯式金字塔,外层是石灰岩块,是用石灰岩块将花岗岩块整体包了起来。金字塔实际上是以花岗岩石为主,石灰石岩仅是一个包皮而已。矿物专家解释这种现象说:古人之所以不用清一色的花岗岩或清一色的石灰石,其奥妙就在于此,是这种结构使金字塔产生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金字塔可以永远不让东西腐烂。如果这位专家说得正确,人们不禁要问:古埃及人是如何知道花岗岩加石灰石就可以让金字塔能吸收宇宙射线,就可以储存能量的?它与金字塔的方位,金字塔的外型结构,内部的组合排列有无直接的联系?
还有一个重要的线索需要提示:狮身人面像是石灰石建造的,胡夫金字塔是花岗石建造的,给金字塔包裹一层石灰石,是让两者“更统一”吗?还是想掩盖某些历史真相?……看来,要彻底弄清这些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科学家们!还得加把劲呀!
谜团之四:谁是大金字塔的设计师?
埃及的历史学家认为:古代埃及的法老陵墓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公元前2885年陵墓为马斯塔巴型。(Masitaba,阿拉伯语:石凳)这是一种用巨石垒成的呈梯型的六面体平顶建筑物。史称:平顶陵墓阶段。到了第三王朝,第二国王乔赛尔(Dozer)时,即公元前2750~2690年,开始筑成多层高台的陵墓,这便是座落在吉萨以南的萨卡拉陵墓。史称:阶梯陵墓阶段,阶梯陵墓实际上就是将数百个马斯塔巴逐层缩小重叠而成。它的发明者,就是前面提到的伊姆荷太普。
从公元前2686年,古埃及第二王朝首王斯尼费鲁(Sne-firu)开始,才真正建成了底宽尖顶的方锥型陵墓。使金字塔这一名字加载历史的史册。古埃及才真正走向金字塔型阶段。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创造如此伟业的设计者,我们至今仍不知他叫什么名字,更不知道这位古人是怎样有“如此的志愿和勇气担当起执行这一开创性工作的责任的。”(阿•费克里语)
是的,在公元前2686年后的时候,人们能将巨石金字塔安排得如此巧妙,而且在建筑中又融进了那么多只有现代人才能够掌握的科学知识。历史教课书就是搜尽天下最美妙的语言来赞颂“他们”都不过份。说句有人不爱听的话,如若设计金字塔的人,今天还活着,他的才能,他的知识,做当今的科学泰斗仪亦当之无愧。今天的埃及历史学家公开承认:胡夫金字塔,才是真正代表了古埃及文明,胡夫以后直到第六王朝的诸法老(国王),虽然也继续建造金字塔,以图树立自已的声望,但比起胡夫金字塔来要差得很远很远,简直不能相比。可惜,对于这位在人类历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伟大人物古埃及人并没有太“看重他”,甚至连关于他的一些轶事传闻都毫无记载。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奥妙?恐怕我们一辈子也难以猜到。
谜团之五:金字塔附近的干尸之谜
一般史学家认为,建筑胡夫大金字塔时,有二十万人头顶烈日在监工头子的皮鞭之下辛苦劳动,用了十年时间修筑运石道路和地下墓室,又用了20年时间才砌成塔身,整个工程历时30年。金字塔是无数劳动人民用生命与血汗换来的,金字塔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如果史学家的这一论点成立,那么,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作业条件,至少要有一万至二万人死于金字塔周围的地下。这个数字还是考古家做了最保守的估计。然而,各国考古队相继在吉萨的大面积区域进行多年考察,至今仍然没有找到埋葬众多生灵的墓地。
不久前,埃及考古队在距金字塔约一公里处找到了一座属胡夫时代的坟墓,大家挖开一看,考古队的人不由大吃一惊!原来里面埋的四具木乃伊,不仅有劳工的尸体,而且还有一具是监工的尸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奴隶主和奴隶同葬一个不起眼的墓地里,这可能吗?
埃及考古专家看完现场后说:“从埋葬的用具及部位看,当时监工和劳工的地位是平等的。很有可能是这样:他们对能参加建筑金字塔的工作很满意,也许参加修金字塔是他们的自愿行为。”
以扎希•哈瓦斯和芝加哥大学的马克•勒纳为首的考古挖掘队伍,在狮身人面像的东南开放地带及靠近开罗郊区的地下,找到了约159座埋有工头和高级工匠尸体的坟穴,二间属于古人储藏粮食的大型地下室。在地下室的烤炉上,人们看到上面放着一只像盛鸡蛋的容器,那里边每天可能要烤出很多面包。一条高七米的通道一直延伸到金字塔前,建筑金字塔的工人从这里去塔前劳动并从这里回来。经过一番考察论证,哈瓦斯说:“建金字塔的工匠并不是奴隶,很可能是被征召来的工人,而且他们吃得并不太坏。”
这些人都说得有鼻有眼、有根有据,他们是不是在美化奴隶社会?但是,事实就这样明摆着,修建金字塔的“30”年里,人死得最少!苦难是有些,但不是“无穷”。有人就此事提出假说:胡夫很可能是个开明的“君主”,是一个中国的大禹式人物。也有人说:大金字塔的建筑时间肯定不会用30年,因为胡夫本人就是大金字塔的设计者之一。从各种迹象看,“古埃及人对完成这项巨大工程,似乎胸有成竹”(罗宾语)。历史学家说:“修金字塔是强迫的。”而考古学家说:“修金字塔是自愿的。”两者之间到底谁说的更为准确?
早期史学家认为:公元前3千年初,尼罗河流域便涌进了一大批由东非和西亚等地来的不同人种,其中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人居多,这些苏美尔人带来了先进的文明,使埃及文明一开始便在各方面“打上了苏美尔及西亚地区的文明痕迹。”
1983年1月由日本长崎大学医学系内藤芳笃教授和圣玛丽医科大学的森本岩太郎教授所率领的日本考古队对卢克索尔市对岸,“帝王之峪”中的第317号墓地进行挖掘,并对数十具木乃伊进行CT断层扫描摄影及血型样验,用电子计算机做本容复元。得到了一个震惊考古界的新发现,这些木乃伊的头型是东亚人种!最保守地说:这些死去的人肯定与东亚蒙古人种有亲缘关系或是东亚人与阿拉伯人相“结合”的后裔。
事实出现了,而问题也随之而来,人们要问:东亚人是什么时间去的埃及?为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东亚人与金字塔与埃及文明有无联系?如果说这些东亚人很可能是法老在对外战争时所抓获的俘虏。那么历史上哪一个古埃及法老又是在哪次战役将万里之外的东亚人抓到埃及去的?如果说是东亚人自己迁移去的,那么又是什么时间?由哪去的?他们会不会是三星堆人?因为人们毕竟在法老的陵墓中找到了来自3000年前的四川蜀锦。这一系列问题,难道不需要弄清吗?中国有个传说,云:“黄帝号轩辕,轩辕在穷山之际,穷山无草木,有众帝之台,射者不敢西向”“畏轩辕之丘,其丘四方,四蛇相绕”。黄帝真的与古埃及人有关吗……东亚人木乃伊你是一个不解之谜!
谜团之六:神秘的船冢
四十年前(即1954年),埃及考古学家在大金字塔的基脚处清理一堆乱石时,发现了石墙和用巨大的石灰岩料砌成的封顶。拆除部分封顶后,他们看到了一个惊人的景象:硕大的石坑里埋藏的不是金银财富和人的干尸,而是一艘被拆卸的古船。这条船船身细长,头尾高翘有甲板室,总长43米,船壳采取纵向缝合式,用铜箍加固,防水漆抹缝。由于船密封非常好,古船出土时不但没有腐烂,甚至能闻到木料的芳香。
从金字塔下挖掘出的这条船,无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船。然而,这条被埋藏的古船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揭开其中的奥妙,埃及国家考古研究院决定在美国人的帮助下,于1985年组织第二次挖掘工作。
参加第二次挖掘工作的有埃及、美国、英国、荷兰的学者专家,他们运来了先进的仪器和设备,采用雷达探测技术,对地下情况进行精细测绘,然后用特制的气密钻机打孔。接着,在距顶盖下面7英寸、37英寸、57英寸的三个层位,采集70升空气样品,分别用飞机直送开罗和美国中央试验室进行分析,以确定空气含量和是否存在有害细菌。当这些工作完成后,考古工作者才将成像设备的镜头小心地插入钻孔内慢慢放下去。
突然,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画面,“船!又是一条船!”参加第一次挖掘古船工作的学者哈塔密,首先大叫起来。是的,这是又一艘同先前挖掘出的古船一样大小的三桅帆船。同样是被人拆卸成许多船板或零件,按船型的平面图有条不紊地堆放在石坑里。在金字塔附近同时找到两只古船,人们为此而兴奋,同时又对两只船是干什么用的?为何要拆卸成一块一块的?感到大惑不解。
埃及学者认为:这两条船是法老亡灵乘坐的日月之舟。白天乘太阳船西行,晚上便换乘月亮船西行。美国学者认为:这是姐妹船,都是灵船。胡夫死后,一条船载石棺,一条船载尸体和内棺,一前一后,向金字塔驶来。然而,人们同样划一个问号,在金字塔内并没有找到胡夫的尸体,假若是运尸船,也用不了这么大的船只吧!有人据此又推测,这两条船是胡夫生前乘坐的朝圣用的交通工具,死后当然要埋入地下。有人不同意上述的这些说法,他们在埋藏船只的石坑墙上找到了许多当时石匠留下的记号。这些记号有的表示参加建筑船家石匠们的人数和组织,有的记号说明船的形状、长度、宽度、唯独没有说明这两只船属谁所有的记号。
[转载]破译三星堆七个密码(上) 泄尽天机破译密码
被埋藏的两只古船究竟属于谁?它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又要拆卸成一块一块的?真叫人困惑不解。也许将来的发掘和研究能揭开这个谜,或许它永远笼罩在神秘之中。有人对此谜做过新的推测:这两只古船不是供法老乘坐的,而是建造金字塔的高级工匠们的所乘工具!既然他们是自愿来的(或应召来的),完工后,自然要返回故土去。对为何将船拆成一块一块的问题,他解释说,这是因为在长期艰辛的工作中有至少2000人死于工地上了。人们对他的猜测抱有怀疑,可考古学家私下承认这个事实,因为他们在清理统计两只古船的块数时,共计发现了2127块船板!与该人说的死亡工匠数字基本接近!而在金字塔周围,人们已找到1989具古人尸体。
古埃及金字塔到底是谁建造的?埃及法老召集的工匠们又来自哪里?是否有东亚人在内?他们乘船又要去哪里?难道是要返回三星堆吗?还是要去南美洲?南美洲与古埃及,它们是否有联系?莫斯科国立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数学家帕霍莫夫是一位热衷研究古埃及文明的专家。他在实际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事情:古埃及的法老在登基王位之前都要做一个奇怪的宣誓——“不对日历做任何变动!”这个誓言让人想到什么?不做任何变动的又指什么?为什么不能改变?莫非在最初的日历中已保存了金字塔的远古信息?……
第十二章 中国的远古石棚与古埃及金字塔

大凡真正研究金字塔的人都知道;埃及金字塔是在原有的“马司塔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马司塔巴”便没有今天的埃及金字塔。就像没有砖、没有水泥预制件无法建高楼大厦一样。因此科学家们断定:凡是称谓“马斯塔巴”或“石棚”一类的巨石建筑物究其历史均早于埃及金字塔。这是因为自金字塔建成之后,做为“马斯塔巴”这一建筑形式,便神秘地消失了。为什么?也许当你弄清法老为何要说;“不对日历做任何变动”的誓言时,就会明白“马斯塔巴”神秘消失的原因了……
好啦,还是让我们继续讨论下去吧:在前二章《三星堆文明与东夷人图腾》一文中,我们详细地阐明了中国的远古石棚与埃及早期“石凳”的关系,证明了它们是同一种东西。既然我们承认是同一种东西,为何古人对其的称呼有如此大的差异?究竟哪个名字叫得更为准确?通过实地勘察,我们发现,中国的远古石棚都建在土山岗的顶部(不能排除有些土岗是古人用双手堆建起来的)。因而,人们的视线多半被土坡、树木摭挡,往往是来到近前,才猛然发现,山顶竟有这么个庞然大物。中国人见此建筑外型很像人居住的平顶房子,故称作“石房”或“石棚”,而埃及人所看到的石棚,大多建筑在一望无边的沙漠平原上,人们可以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事实上,石棚的外型非常像人坐的小板凳,所以埃及人称这种建筑为“马斯塔巴”倒更为准确些。我们知道居住的任何房子,四面墙是完全垂直的。只有板凳的腿,才被人们做成梯形。从力学上讲,这种形状,近似于等腰三角形的截体,可承受比自身重若干倍的物体。辽宁石棚之所以经历七千年,至今仍不倒塌,属实与这种结构有直接关系。
承认上述事实,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说:这种“马斯塔巴“式建筑陵墓,根本不是古埃及国王涅由卡所创建的,它的真正创造者,应该是为今人留下巨石文明,并首先在中国辽宁建立石棚的神秘人物或神秘的民族。这个神秘人物(或一群人)很可能是出现在金字塔附近的东亚人木乃伊的祖先!而涅布卡本人只能说他在仿造辽宁的石棚而已,或者说涅布卡本人就是那个神秘民族的后裔。
现在,让我们再按照这个逻辑去分析,看一看古代埃及人是如何将“石凳”(石棚)变为金字塔的?辽宁的远古石棚与埃及金字塔还有哪些必然联系?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让读者听一听埃及历史学家,考古家所做的一致结论:
“……从该王朝(指第三王朝)第二国王乔赛尔(Dozer)开始,便不采用马斯塔巴形,而是将许多“马斯塔巴”,层层加高,筑成多层高台。这便是座落在(吉萨以南的萨卡拉,高60米的阶梯金字塔(它是由六层大小不一的石凳,逐层缩小重叠而成),此阶梯金字塔的创始人,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年轻人伊姆荷太普。到了公元前2613年,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斯尼弗鲁(Sne-firu)的儿子齐奥普斯(Cheeps)建造的胡夫金字塔最大,而胡夫金字塔,也只不过是把伊姆荷太普所创建的阶梯金字塔各层间空隙填平而得到的底宽顶尖的方锥形陵墓而已(《埃及人》作者同上)。因此,我们在这里称埃及金字塔为:“Masitabamntaiqi”!(石凳(石棚)高组合!)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探讨第二个问题,看一看,辽宁的“马斯塔巴”与埃及金字塔还有哪些相近之处。
巨石•山•隐形金字塔
石棚与金字塔的三点巧合:
①金字塔所用的石质(内部)全部采用花岗岩,平均每块重2.5吨,顶石为30~50吨,所用石头都经细工磨平,砌筑方式为叠砌法。中国辽宁石棚,亦是花岗岩石,(大石桥石棚)用六块巨石经人工打磨后,叠砌而成,该石棚顶石长6米,厚0.44米,重量30~50吨,四周侧石高4.5米,埋入土中约2米,平均重量2.5吨至5吨(两者用料一致)。
②大金字塔的底面四边方向,正对东、南、西、北,金字塔的入口隧道正对北极星。而辽宁(大石桥)石棚顶石的四角亦指正东、正南、正北、正西四个方向,最令人奇怪的是石棚的入口竟开在北面,而不是南面。东北地区因冬季寒冷多刮西北风,故供人居住的房屋(包括神祭庙寺)一般不开北门,就是有北门,也是以南面门为中正。北门只不过是便于夏季通风。而辽宁的石棚竟也以北门为正,根本不设南门。日本人就曾误认石棚门在南面,而错误地炸了石棚南石墙(两者方位一致)。
③“金字塔的花岗岩石均采自九百里外的上埃及——阿斯旺。用于修筑运石料的道路就用了10年的时间”。
在考察大石桥石棚中我们发现:建筑石棚的石料亦是从百里外的地方运来,而附近山上,各种石料多的是。什么石灰石,云母石、菱镁石、大理石、板岩石、大青石数亦数不尽。可是创建巨石棚的先人们似乎对附近的石材很“不满意”,他们宁肯翻山越岭,跑上几百里路,也要专门采集坚硬的花岗岩石做建筑材料,然后“运”了回来,在指定的位置,指定的地点,甚至指定的高度,垒筑石棚。目前,我们倘无法解释古人的这种作法是为了什么?如果说,埃及吉萨地区属沙漠地带无花岗岩石头可采,所以到别处去运,能讲得通的话,那么,这话怎么讲也说服不了看到辽宁石棚的人。据考古界人反复推证;他们发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凡是出现巨石文明现象的地方(不论在哪个国家的发现的),几乎所有石料均由远处(几十或上百里地)搬运而来。这种令人纳闷的“劳民伤财”作法,实在让我们现代人不能恭维。因此,得到的结论只能有两个:一是巨石建筑是有严格的方位和方向的,位置不可更改和变动的,不允许就地取材。二是采集岩石的手艺人对花岗石感兴趣,他们有一套专门采集此石的技术,并且不想让别人看到或学到他们的高超开采技术(就是今天,我们仍无法破译这些“手艺人”在没有铁器没有运输及起重设备的原始社会里,是如何开采这些巨大石头的?)(两者采集的方式一致)。
在多次测量与考察中,我们又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建筑远古石棚的古人似乎其建筑物的所在高度要求得十分严格。他们如嫌山岗的高度不够,宁肯搬土运石也要造出相应的高度来。这种高度一般都选在高度为140~150米的山岗的中心位置上,过于高或过于低的山岗,既使更便于运送石料,他们也弃之不用。如果我们以此山底水平面为基线,以石棚中心位置做垂直线;以石棚的顶石四角为斜线连接山底的基线,完全可以画出一个以石棚为顶点的巨大隐形金字塔!这个金字塔的四角斜线完全同石棚顶盖石的四角相切。并将土山岗的绝大部分包含在内!
“金字塔”在古埃及文里称“庇里穆斯”(Pyramids)即“高”的意思。加上塔里面的石凳(马斯塔巴),我们立即想到“高的石凳”“高的巨石”这一含义。而辽宁石棚亦给你一种高的感觉,看山上之石棚,不同样给一种“高的石棚”“高的巨石”之感概吗?古埃及金字塔,让你体验的是“明高暗石棚”,而辽宁石棚给人体验的是“暗高明石凳”。两者之间这种妙不可言之处,究竟是一种巧合的暗示?还是一种暗示的巧合?它们之间还有哪些玄机奥秘?这有待我们的科学家们做进一步的探讨。
对于这些被日本人称为“外星人所留的”神秘建筑物,我们觉得有些暗示的东西,现在应该挑明了:
①巨石建筑物之所以建立高山(台)上,是古人在向今人显示他们高文明,高技术的一种象征。象征他们的伟业同高山一样永恒。
②辽宁远古石棚和古埃及金字塔并不是用来埋死人的陵墓,而是众帝之台或称帝之台,每建一座石棚,则表示创建巨石文明的神秘民族,将有一个领袖或祭司“升天”(死亡)。
③埃及金字塔辽宁远古石棚的出现,是建筑者有意留给后人的一种物证,它是力量和智能的象征。巨石文明的引深意即为:“外来文明”。
石棚有这么多暗示和含义,使我们更急切想找到它的真正主人。在6000年前,谁能有这么大的本领,答案只能有一个:它的主人应该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伏羲人和少昊族;即我们在第三章中所提到的特罗巴人与欧罗巴人。因为,在中国辽宁地区和山东半岛巨石文明的出现与消亡,与伏羲氏、少昊人这两个民族的出现和消失有关。伏羲人是旧大陆巨石文明的缔造者。同理,欧洲的巨石建筑物和埃及金字塔自然都是曾在亚洲东部生活的居民建造的。
金字塔的构筑方略
既然我们承认金字塔是中国的伏羲氏(后代)建筑的。那么,就应该项理直气壮地向自己提出一个挑战,金字塔必然含有伏羲人所创的太极八卦数象函数。换句话说运用八卦的数象函数,结构排列组合的立体空间时空框架,就应该掌握巨石文明——金字塔的整个建筑过程。否则,你说金字塔为伏羲人所造,就缺少最基本的证据。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狮身人面像的正确称谓了。它应该叫蛇身伏羲像是按着整体的东亚人脸型雕刻的尽管鼻子没有了,事情就是事实。因为,聪明的伏羲人(后代)(东亚人)是太阳神的使者,以一个祭司的身份或以一个王者的面孔,去指挥操作这项伟大的工程。现在,就让我们运用5000年前人类所掌握的文明一起来重新构筑金字塔吧!看一看伏羲(崇拜蛇)的人与少昊(崇拜鸟)的人是如何建造金字塔的.....
第十三章 古埃及金字塔与八卦构筑

⑴建一个金字塔应需多少块巨石?应设置多少人参预建设?又需要有多少人来做后勤保障工作?他们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总计需要多少天(年)能够完成?等等问题都靠金字塔的总设计师事先做好统筹安排.这里最为重要的是关于金字塔的规模及需要的巨石数量!你只有知道使用的巨石数量,才能根据当时的人类生产技术条件,来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所以说,先算出巨石用量,是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我们的先人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呢?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现在我们分析;古人很可能采取的是一种八进制的计算方法.而且这种八进制计算方法就来自中国的伏羲八卦图.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伏羲的八卦八进制.
我们知道八卦与《易经》的作者(伏羲、周文王)不但把世界分为阴、阳,而且把天、地、人划成世界万物的三个层面。于是,阴、阳三素成了表达实际的卦象:
上爻——天道(一层)
初爻——地道(二层)
中爻——人道(三层)
既然作者把世界划分天、地、人三个层面,那么,每个层面就必然会产生阴或阳的两种可能,即:天有黑(天)白(天)之分;地有向阳(南面)、背阴(北面)之壤;人有男、女之别。如用三爻画表现世界及其事物变化,则有23=8种方式,于是我们今天看到八卦构成了。如果用六爻来表现世界及其事物的变化,则有26=64种方式即8×8=64卦。由此可以看出,太极八卦的作者正是以天地空间的四正四维(八个方位)做出卦象的函数值,来演绎八卦的。因而,它的数理变化体现了八进位,即r=8,记作(anan-1…)×8。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亦可断定周文王在演八卦为易时,采用的也是这一思路。但有一个情况需要说明:在中国古代曾出现与《周易》相似的另两部神秘书籍,它们分别是《连山易》和《归藏易》。传说这两部书籍均早于《周易》若干年。可惜的是这两部秘籍早已失传。如谁能找到这两部书认真研究,也许对破译周文王演八卦之谜有很大帮助。这个八进位法则到底与我们所说的埃及金字塔的构筑存在着一种什么关系呢?
古埃及金字塔是由无数个“马斯塔巴”逐层重叠垒筑起来的。尤其是建造一个由数百万块巨石堆砌起来的金字塔时,更需要“高级”设计人根据建塔布局应需的巨石材料及人员配备情况,事先进行精确计算,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没有事先的精确计算,统领者“稀里糊涂”,非把金字塔砌歪了不可。那么,建造金字塔的人采用一种什么办法来进行测算的呢?
我们知道埃及金字塔呈现的是一个底方顶尖的正方型锥体。也就是说,它无论建多大、建多高,顶尖一层只能为1。即:一个“马斯塔巴”。为了同时满足尖顶、塔正、体锥三个条件;它的下面必是8+1=9,即9个“马斯塔巴”,而它的下下层必是2×8+8×1+1=25,即25个“马斯塔巴”。由此我们推导出一个计算金字塔所需“马斯塔巴”数的公式,即:m金=8(a0+a1+a2+ a3+ a4+ a5……+ an)+1。
现让我们举例说明,假设要建造一座9层高的金字塔,请算出所需石材量。按其八进制公式,可做如下分解:

设最高层为第九层:8×0+1=1,则:

第八层为:1×8+1=9;

第七层为:2×8+1×8+1=25;

第六层为:3×8+2×8+1×8+1=49;

第五层为:4×8+3×8+2×8+1×8+1=81;

第四层为:5×8+4×8+3×8+2×8+1×8+1=121;

第三层为:6×8+5×8+4×8+3×8+2×8+1×8+1=169;

第二层为:7×8+6×8+5×8+4×8+3×8+2×8+1×8+1=225;

第一层为:8×8+7×8+6×8+5×8+4×8+3×8+2×8+1×8+1=289。

合计:1+9+25+49+81+121+169+225+289=969个(马斯塔巴)。969×4=3876(块)
答:建一个9层高的金字塔需969个马斯塔巴,需用巨石料3876块。(请读者注意:这仅是一个估算;按正常讲,当最底层搭建成后,上面的马斯塔巴只用三块石板搭成“Π”型便可以了。但因每个金字塔内的层与层之间都留有非常复杂的通道,而且通道与通道之间又会时常用巨石堵住。2003年,美国用机器人探测胡夫金字塔内通道,就遇到了这种情况,结果以失败告终。故建金字塔的马斯塔巴我们取四块做测算)。
用此法不仅算出任何一个金字塔所需的材料,而且十分简便。如读者有闲情,不访以此方法去计算一下古埃及金字塔的巨石用料数量,只不过你一定要知道金字塔的准确高度及每层竖石的高度,然后将两者相除得出的商数值计为玛斯塔巴的层数,然后便可按上述方法继续运算了。
所以我们说,古埃及金字塔的构造体现了八卦的数理和数象,它可做为我们推测伏羲人后裔是否参加了古埃及金字塔的建设提供了一条佐证。

(1)至于八卦里面还隐藏什么秘密,我们将在第十四章中做尽量详尽的破解,故在此不做重复。
⑵材料、花岗岩、石灰石、混泥土。
⑶建筑地址,由祭司按“天神”的要求及地理位置的限定来选择。
⑷巨石的开采:A,开采巨石先清表层土毛,找准石头的纹路走向。然后用木楔按石头的纹路打一排楔眼(孔),用烧开的热水浇灌石孔,让开水顺石纹路下渗,稍后将木楔重新钉进石孔里,不断敲打木楔,使石头产生裂缝,最后把石头按要求尺寸断开。B,巨石打磨采用水砂法,即用人工加水加硬石,反复磨擦巨石面使之平滑。
⑸巨石的运输:多采用水运法、陆运法及风运法:A、水运:利用河道或开凿渠道用木筏运输。B、陆运法:采用盘车移石,即在运石的通道上,并排铺上硬质圆木为减少阻力,圆木要抹有动物油或植物油,在前方设木制大盘车工部,每部盘车应由8~16人操作绞盘,拉动放在圆木上的巨石前进或干脆用人力或牲畜牵引拉动。C、风运法:选择动物皮革若干,用牛筋将皮革缝合在一起,制成伞状,待用。遇有风天气,在顺风的运石通道上,将皮伞的四角用绳子系牢于巨石上,(因运石通道四个方向都有故什么方向风都可使用)。当风将皮囊灌满,便将巨石拉到上一层,此为风运法。当巨石运到顶部时,一定要迅速打开皮伞的两个用绳,使皮伞于风平顺,此又叫泄风法。注意,此法必须有人力及盘车的帮助,并且只能用与高层建筑。
⑹金字塔的构造布局,要按河图洛书的限象及数论进行设计。首先设圆,圆中取方,以方定四向(东、南、西、北)四向括四维(计东南、南西、西北、北东)。按对角线在地上打上木桩拉上量线。确保塔正不斜。
⑺横经纵纬取其中心点,并将金字塔的第一个马斯塔巴(或第一块巨石),立在中心点上,然后按顺时方向一一逐次向外铺建,直至符合尺寸设计要求的大小为止。
⑻铺好底层后再按四方四维,留出八条运石通道。以便建中二层并向上送石材。
⑼第二层的构筑同第一层一样操作。
⑽边长为60肘时,运石通道改为四个方向,再高可递减,直至使用一个通道达塔顶部。
⑾运石通道设置,顶角为65º,底角为25º,股与勾的长度为1∶4,斜长为:勾²+股²=斜长度。通道斜坡最好用土石填平,两侧用巨石挤住,再铺上抹油圆木。各层通道此法类推。当顶层最后一块巨石安装完成后,方可由上至下逐层拆掉运石通路。
⑿建筑金字塔工程浩大,有序进行工作十分重要,故以八卦定位进行操作,即,从正东运上的巨石材,供东南区使用,正南送上的石料供西南区使用,正西方向运上的石料供西北区使用,正北运上的石材,供东北区用。往上层运石料亦采用此法,所以说把一块巨石推到塔顶(不管塔有多高),每次只需利用盘车向上推举2米高就可以了,既省工又省力。
重要提示:认为八卦与古埃及金字塔有联系的并非我一个人,在国内已有人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了——。
据新闻媒体透露[泰山中华太极城学术成果研讨会]不久前在京举行,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易学课题组新近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已列入山东泰山天时建设实业有限公司发起的[泰山神秘车]文化开发计划,不久的将来将在举世闻名的泰山脚下出现[太极金字塔]、[六十四卦易经柱]、[立体太极球]等气势恢宏的易学文化景观群——中华太极城。......

上卷;解秘三星堆密码

第1章伏羲女娲太阳神破译三星堆之谜第2章破译密码的依据是什么第3章对7个符号破译结果的理论求证
第4章三星堆文明与东夷人图腾第5章三星堆与蛇(龙)鸟之人第6章玄鸟氏与少昊之国
第7章三星堆文明与巨石文化第8章泰蒙怪石:一毁灭文明的见证第9章复活节岛一个失去文明的诞生
第10章三星堆鸟蛇文化古埃及鸟蛇崇拜第11章金字塔谜团:奇异包装术第12章中国远古石棚与古埃及金字塔
第13章古埃及金字塔与八卦构筑第14章伏羲人与太古文明第15章八卦洛书:实为古代历法图
第16章伏羲八卦与玛雅人的二十进位第17章苏美尔人、时钟、六十进位第18章英国巨石阵与太易石柱群
第19章美洲印加揆布与中国的洛书河图第20章神秘的“蛇身人首”人第21章东北——人类文明发源地
第22章解秘牛河梁:古人传说中的华胥国第23章再论三星堆与牛河梁文明间关系第24章三星堆一个用神话叠筑的文明
第25章悬棺葬一曲唱给亡灵的“颂歌”第27章多贡人的传说与悬棺洞穴葬第27章说今道古论悬棺
第28章三星堆——你证明这样一个假说

下卷:解密三星堆消亡之迷

第29章神秘结髻之民三星堆与西亚文明第30章考古与发现追踪苏美尔人之一第31章考古与发现追踪苏美尔人之二
第32章非洲神秘城追踪苏美尔人之三第33章 “苏美尔人”到过中国吗?第34章关于文字起源的神话传说
第35章新的发现与新的推证第36章远古祭神坛与《圣经》传说第37章苏美尔圆形发髻与中国椎髻之民
第38章猜测天外来客 寻觅黄帝之根第39章一桩令考古界头疼的历史悬案第40章神秘传说毁掉一个神秘的文明
第41章中国古文化与美洲文明(上)
 

三星堆遗址的难以破译的七大千古之谜

探索发现秘境追踪之谁是夏娃(一)

探索发现秘境追踪之谁是夏娃(二)

破译“三星堆七个神秘文字符号”的人…

三星堆的考古研究有望揭开夏朝历史…

藏在鸭子河里的三星堆另类风景

央视三拍三星堆,神秘图片大曝光

三星堆古文化堆里,宝藏的三个诗人

神秘的三星堆古国城世界最神奇的…

三星堆改写世界青铜文明史

寻找神话三星堆的永恒“神话”--我心…

中国当代的荷马史诗--三星堆之门

法国人心目中的三星堆、四川和中国

六畜起源:中华民族文化形成轨迹新视角

学者破译三星堆神秘文字符号系四体古彝文字——中华网

从“三星洞”到“三星堆”:瓦屋山与古蜀文化关系试探

埃及发现迄今最古老法老船距今有5000多年历史

三星堆与金沙:认识长江古文明的重要标本

解读三星堆多种器物上的古蜀文字密码

探秘3000年前“三星堆”人的穿衣文化

三星堆大立人铜像—来自天狼星的智者伏羲

三星堆文明源于天狼星

难解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图

"龙的传人"伏羲被指是人首蛇身

古埃及的蛇崇拜:现象与成因

三星堆金杖与金沙金带新考

黄金面具是否源于古蜀时代?

三星堆青铜人体造像初探

三星堆与西南玉石之路(一)

三星堆与西南玉石之路(二)

三星堆与西南玉石之路(三)

三星堆古城的毁弃与地震洪水灾害

三星堆出土爬龙铜柱首考(上)

三星堆出土爬龙铜柱首考(下)

三星堆金杖外来文化因素蠡测

古代西南地区“”制考

马湖夷氏与古蜀国【图】

古蜀王国的驱傩文明

古蜀人为何崇拜蟾蜍

步入神坛的鸡文化

水因素与鸟类崇拜

[转载]第八章第三节战争与人类文…

[转载]第八章第二节对人类文明前…

[转载]第八章第一节伏羲是『外星…

[转载]第八章伏羲、外星人与人类…

[转载]第七章第三节由《易》之前…

[转载]第七章第二节根据《伏羲遗…

[转载]第七章第一节帛《易》『键…

[转载]第三章第三节何人创立盖天…

[转载]第三章第二节《周髀》之盖…

[转载]第三章第一节画卦作《易》…

[转载]第三章、伏羲与盖天学说考━━…

[转载]第三章、伏羲与盖天学说考━━…

[转载]第二章第八节伏羲『冢在山…

[转载]第二章第七节闻一多和钱宝…

[转载]第二章第六节西水坡第二组…

[转载]第二章第五节太极、伏羲八…

[转载]四正与四维:考古见到的中国…

[转载]四正与四维:考古见到的中国…

[转载]四正与四维:考古见到的中国…

[转载]四正与四维:考古见到的中国…

[转载]国外考古新闻:欧洲最早的…

三星堆文明(共33章;四川文艺出版社):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6529.html

更多阅读

宝宝七个月辅食食谱 七个月宝宝简单的食谱

宝宝七个月辅食食谱——简介宝宝长到7个月时,已经开始萌出乳牙,有了咀嚼能力,同时舌头也有了搅拌食物的功能,对饮食也越来越多地显示出个人的爱好,喂养上也随之有了一定的要求。此时宝宝吃东西的功能有进一步增加,因为在营养上也应该予以

七个月宝宝吃什么 六个月宝宝饮食

七个月宝宝吃什么——简介通过了解7个月大的宝宝营养需求情况和喂养注意事项,从而制定宝宝本月喂养方案。下文介绍7个月大的宝宝喂养方案,供妈咪们参考!七个月宝宝吃什么——7-8月大宝宝喂养原则七个月宝宝吃什么 1、不管是母乳喂养还

七个月宝宝如何早教? 七个月早教

七个月宝宝如何早教?——简介 七个月宝宝这个时候开始有自己的表达情感的动作了,能够做出不愿意的表情。而且能够认出陌生人,对陌生人感到惊讶。那么,七个月宝宝如何早教呢?其实七个月宝宝早教与其他几个月方式相似,知识有一些内容上的改

怀孕七个月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 孕期七个月注意事项

怀孕七个月时胎儿体重已有1100-1400克,坐高约为26厘米,胎儿已经快占满整个子宫空间,有比较明显的胎动,而且已形成了自己的睡眠周期。尽管胎儿的肺叶尚未发育完全,但是如果万一这个时候早产,胎儿在借助一些医疗设备的前提下,已经可以进行呼

声明:《转载 破译三星堆七个密码上 泄尽天机破译密码》为网友暴力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