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徒然草》、《方丈记》 方丈记 pdf

读《徒然草》、《方丈记》 方丈记 pdf



[日]吉田兼好,鸭长明 著

王新禧 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11月第一版

好几年以前,在网上看过周作人先生译的《徒然草》,对文章优美的语言、隽永的意境印象颇深,今次购买的王新禧先生的译作没有令人失望,且本书封面设计颇秀雅,文中还有不少插图,可以说是一本令人赏心悦目的书。

“徒然”一词在日语中意为无聊、寂寞,“草”则指用假名写就、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随笔、日记或民间故事。本书的作者吉田兼好生于1283年,他生活的时代在镰仓末期至南北朝初期,是日本历史上旧制度崩溃、旧价值观动摇、新兴武士阶层混战,且自然灾害不断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生于望族世家的兼好既有感于世事的黑暗,希望能有所改变,却又无能为力,只好选择了出家遁世。他以一个旁观者超然世外的清醒观察着世事,写出了这本《徒然草》。

《徒然草》共243段,每段仅寥寥几行字,记录的是吉田兼好的日常见闻、所思所感。文章看似随意,语言却极优美,内容也趣雅,见识更是明达,言简意赅之状俨然我们现代人每天随手写下的“微博”。《徒然草》中记录了不少趣闻轶事,使今人可以一窥几百年前日本贵族和平民社会的生活场景,读来十分有趣,更多的段落则是兼好的随想、评论,在他洗练灵动的语言中,蕴含着渊博的知识、贵族式的教养和令人称道的处世智慧。作为一位出世的法师,兼好并不厌世,他坦率地谈论世俗的乐趣,以独特的审美情趣评论居室布置、赏花、观月、饮酒、男女幽会,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在他笔下都具有了隽永的意趣。我一边读一边感叹,这才是优雅的生活啊!现代社会还有多少人能够以这样优雅的姿态生活呢?除此之外,兼好对人的修养、处事也颇有心得,听他娓娓道来的忠告、劝诫,不觉枯燥晦涩,只有率直和温润。作为出家人,兼好的思想中也体现了对无常的思考。兼好对无常的认识是美的,而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参悟生死之道则是认识无常之美的首要条件。也正是对无常之美透彻的认识,引领着兼好破除一切执着,以一种宠辱不惊、任其自然的的姿态,达到适意自在和内心的宁静。

当然了,作为生活在几百年前的古人,兼好的某些想法在现代人看来已不能被完全认同,比如他对女性智慧和人格的轻蔑:“女子伪饰之智,远胜男子,但本性不久即露。故女子尽皆愚顽,倘万事顺其心意欲悦欢心,岂非愚上更愚?即令有所谓贤女,亦未必可亲可慕。唯色心荡漾时,方觉女子娇媚可人。”而兼好的某些思想又令人感到十分超前,即使放到现在也可算是比较“出位”的言论了,比如这段:“不管怎样女子,朝夕相见,便觉可憎。于女方看来,亦有身悬半空之感。故不如分居,男子时往女子住所宿夜,虽经年累月,感情反愈久弥新。不期而至,缠绵流连,其间情趣,可令彼此常感新鲜。”

《方丈记》的作者鸭长明生于1155年平安时代末期,比吉田兼好早一百多年,是古代日本著名的歌者、歌论家、随笔作家和琵琶高手,因自感世事多艰、命乖运蹇,于50岁时出家归隐,《方丈记》便是他隐匿于日野山时所作。全书共十三节,开篇便表达了对无常的悲哀之情。他写道:“朝死夕生之常习,恰似泡沫。不知生者死者,由何方来,又到何方去?亦不知暂栖此世,为谁烦恼,为谁喜悦?居者及宅邸无常之情形,便如牵牛花上之露。或露坠花存,花虽存,但一遇朝阳,立时枯萎;或花谢而露未消,虽然未消,终捱不过日暮。”二至六节记录了1177年-1185年之间他所经历的火灾、风灾、迁都、饥荒、地震等天灾人祸,当时之惨状今日读起来都令人胆战心寒。由此,鸭长明在第七节中感叹处世之不安,自问:“究竟该宿于何处?从事何业?方能令身心暂得休憩?”《方丈记》的后半部分记述了他弃旧宅隐匿山林小庵,体味山野闲趣,自我深省的修行过程。

读了《方丈记》,对日本文化与自然环境影响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据说《方丈记》被誉为日本隐士文学的“白眉”(最高峰),被视为万代不易的文化瑰宝,其无常观引发着日本人民长久的共鸣。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徒然草》,可能这也是民族文化的差异吧。

以下摘录一些《徒然草》中的喜欢的句子:

生于此世之人,欲求实多。……稍稍逢时得志,便自大骄矜、目中无人,由旁人冷眼观之,实不值一哂也。

人逢不幸而愁闷苦恼,以致落发出家、遁入空门,实乃草率之举。何不闭门独处,似在非在,于心无杂念中安然度日,更为适宜。

若爱宕山野之露永不消、鸟部山之烟恒不散,人生在世,得能长存久住,则生有何欢?正因变幻无常、命运难测,方显人生百味无穷。

寿则多辱,……过此年寿,便将忘却老丑,渐无自惭形秽之思,一心混迹人丛,抛头露面;待到夕阳暮年,又宠溺子孙,奢愿长寿以见彼等出人投地。似这般希图凡尘名利,全不懂人情物趣,耄耋丑态,流于下品。

家居以舒适为要,虽系暂栖人世之所,仍不妨有其意趣。……当世风尚,所逐者尽为俗趣,无一可取。此间则群树杂立、庭草不修,心向天然。……以人力修整,拗其自然本性,则网之必生厌恶之心。……故一般而言,观家居情状,便知主人心性。

与志同道合者悠然闲话,吟风诵月也好,谈论琐事也罢,均能真心相对,毫无隔阂。彼此言语互慰,实乃一大乐事。然知己难得,若对方一味迎合,与独坐冥思又有何异?

孤灯独坐,披卷品读,古人为友,甚感乐慰。

无论去往何地,只要踏上旅程,便能感到神清气爽。

正因季节更移,世间方熙熙多趣。

只须适时适地,则万物无一不美。

飞鸟川激流变化无定,恰如人世之无常。时移世易,悲欢离合,昔年华屋美栋而今具成无人荒野。即便府宅依旧,也已物是人非。桃李无言,与谁共话往昔?……有鉴于此,可知为身后事谋虑,实在虚妄不智。

人心之花,未待风吹已自落。……生离苦,更甚于死别悲。

然位高权重者,未必可称英杰。……痴求高位之人,其愚仅次于逐利者。……誉乃谤之源,身后名实无益,执念追逐,比及求高位者更劣。

品评他人风姿容貌及学识深浅,若以己身相较,难免失准。

凡事一知半解,却夸夸其谈、品头论足,必令听者闻之生厌。

某时眼前所言所见,竟恍惚有似曾相识之感,似乎此前早已经历。具体何时虽不能确记,但定然有过其事。此种感觉,想必亦非吾独具。

真实之事大抵无趣,故世间诸般传闻,虚言居多。……总而言之,世上谎言多不胜数,目为寻常,则凡事不为所误。

世间有沸沸扬扬事,本与之无关联者,却爱刨根问底,一面语人知,一面待人来询,诚不可取。

家居物品以古风、小巧、耗费少、品质上乘为要。

仿狂人奔于大路,即是狂人;效恶人杀人害命,即是恶人。……虽伪而学贤,亦可称贤人。

心中不可贪胜,应以不败为念。某一着若最易致负,立即弃用。而后步步经营,皆从缓败着眼。

大抵如下事,闻之观之俱不雅:老者混迹青年中,为博瞩目而妄言无忌;卑微者大言不惭,吹嘘权贵名流与己相交甚密;贫者好设酒宴,铺张待客。

事事求奇、热衷异说,才疏学浅者必然如此。

不宜为友者七:一、位高权重者;二、年少者;三、体健无疾者;四、贪杯好酒者;五、尚武狂暴者;六、说谎者;七、欲壑难填者。

可为益友者三:一、乐善好施者;二、医师;三、有慧根者。

当如书云:“不宝远物。”又云:“不贵难得之货。”

使人苦痛、残虐生物、夺贱民之志,此等事皆系恶行。又以谎言欺吓幼儿取乐者,亦不肖。……伤人之心,比之害人之身更恶。病痛多源自内心,外来之病少。(兼好法师居然已经了悟心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了,佩服!)

己分当知,无力为之绝不可勉强,如此方为智者。……贫者不自量力则为盗,老者不自量力则病苦。

妄求力所不能及之事,又忧心难以实现,苦待绝难降临之机遇,遂至惧人、媚人。此辱非外人所加,实乃己身贪婪而自招。

难道世间唯樱花盛开、月华如水可赏?仰观绵绵细雨怀恋秋月,垂帘幽居不知春行何地,亦深富情致。含苞待放之梢、花零叶落之庭,供人观赏之所尚有许多。……一言以蔽之,花月之美,非仅限于目前所见。或春日闭门居家,或月夜幽处寝室,用心感其妙韵,亦饶有况味。高雅之人虽好某物,却绝不沉迷,兴致虽高亦能等闲视之。唯乡野村民,力求赏玩尽兴。群聚樱花树下,或直视近观,或饮酒作连歌,最后折下花枝,扬长而去。……万物但有景致,绝不远观静赏,非要亵玩一番方才称意。

一般而言,凡珍惜难求之物,无品位教养者必趋之若鹜。此类物事,不如没有。

身死遗财,智者所不为。……身后又不免遭口称“必要归吾”之徒争夺遗产,愈显丑态。如欲留物予人,顶好在世时便予。

与其缉捕盗贼,责其犯恶而治罪,不如大治天下,令百姓无饥寒!无恒产者无恒心,人穷为盗,世无安泰则不免冻餒之苦,罪徒亦难绝。使民深陷苦境而犯法,再治以罪,实可悲也!

人辞世模样,听闻上佳者,乃静而不乱,此最可向往。……评价逝者,不可依自身见闻妄议。彼只需生前无愧于心,身后种种是非,其实皆不必在意。

人到老年,须抛俗务,唯以有闲洒脱为重。令人望之得体,至关紧要。

死非面前来,而系身后迫。人皆知不免一死,却不虑死在顷刻,不意间便至。

无紧要事而拜会他人,不妥。即便有事而往,事了后当立即归返。

万事无需外求,当致力于身旁之事即可。

但凡有事,必先劝酒,以迫人强饮为快,不知缘何如此。……使人遭此苦事,慈悲、礼仪俱缺。

万事俱不可生依赖心。痴愚之人深赖外物,遂致有恨怒事。

刻意造风雅以助兴他人,不如虽无兴而处之泰然。宴请飨客亦是同理。

欲求万事无过,最佳之法,凡事以诚相见。与人交往,再无比言少、礼正更得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655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裘慕远之《我是一颗小草》饰当当剧照 俺娘田小草剧照

原文地址:裘慕远之《我是一颗小草》饰当当剧照作者:永远支持裘慕远小这也是一部励志电视剧 小草是顽强的,撒在哪里都能生存、生长,直到生机勃勃。会给你一种启示不管我们在事业、生活上多么不得意 只要有一点点希望 和机会我们都不能放

读《哀江南赋》.陈寅恪 哀江南赋序翻译

读《哀江南赋》陈寅恪  本 文 小 引  ——用古典以述今事。古事今情,虽不同物,若于异中求同,同中见异,融会异同,混合古今,别造一同异俱冥、今古合流之幻觉,斯实文章之绝诣,而作者之能事。  ——解释《哀江南赋》,须于当日之实事,即

轻松阅读《傻笑着读懂亲子心理学》 轻松读懂财报

前些天在群里看到畅爸推荐的《傻笑着读懂亲子心理学》,觉得蛮实用的,适合家长阅读,就买了一本。这书读起来很轻松,以图示讲解了心理学教育学的经典实验、原理。很快就能翻完,也比较利于理解,适合普及。随便举几个小例子吧,咱也轻松的分享

声明:《读《徒然草》、《方丈记》 方丈记 pdf》为网友以你为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