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4届高三11月联考地理解 黄冈和鄂州

黄冈高中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4届高三三校联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国土资源部2012年4月28日发布全国土地石漠化报告显示,我国石漠化的总面积达到了11.35万平方公里,每年因为石漠化损失的耕地面积为30万亩。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90%的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①④D. ④②③①
2.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②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③土层薄,水土易流失④地表径流缺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1.B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云贵高原主要是石灰岩底,石灰岩是海相沉积岩。地质历史是汪洋大海,海底矿物质的不断沉积形成石灰岩,后地壳上升隆起形成高原,由于气候湿热,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选B正确。

2.云贵高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降水,且集中在夏季,湿热的环境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解;受流水侵蚀的作用强,土层薄,水土易流失;加之不合理的农业活动,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而形成更大面积的石漠化。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喀斯特地貌成因及石漠化问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3~4题。

3.图中阴影部分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域之一,该海域多雾的原因是()
A.受秘鲁寒流的影响B.受几内亚湾暖流的影响
C.地处寒暖流交汇处D.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4.图中 M处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寒暖流的交汇
B.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
C.季节变化导致上下层海水间的运动
D.沿岸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答案】

3.D

4.B

【解析】

试题分析:

3.图示阴影是非洲西海岸地带本格拉寒流流经带。寒流流经地区减温减湿;而该地西海岸地带又地处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终年炎热少雨;上空的热空气接海面冷流影响,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气。选D正确。

4.本格拉寒流是上升流,上升流把深海区的海水营养盐带到表层,底层海水矿物质上升,浮游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使该海区成为渔场。选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影响。
右图在北半球5000米的等高面上,图中等值线是该等高面与对应近地面的垂直气压差值线(只考虑温度因素),近地面不考虑地形起伏。读图回答5~6题。
5.F点空气运动方向是()
A.西北风B.北风C.东南风D.南风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对应近地面此刻是阴雨天气B.乙对应近地面可能是冬季海洋
C.甲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下沉运动D.甲的温度比乙要高

【答案】

5.C

6.D

【解析】

试题分析:

5.由图可知:乙地与地面气压差大,甲地与地面气压差小;即乙地对应地面应为高压,F点在高压西侧,吹东南风。选C正确。

6.乙地对应地面应为高压,是晴天,可能是夏季的海洋,A、B错;甲地与地面气压差小,甲对应的地面应为低气压,空气上升运动,C错;甲是地面受热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D正确。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及天气系统。
读海西沿海铁路示意图,回答7~8题。

7.影响海西沿海铁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海岸线
C.城市D.社会经济
8.海西沿海铁路修建的意义主要是
A.缓解京沪铁路的运输压力
B.缓解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
C.节省福建沿海城市物流运输成本
D.加快福建沿海港口物流速度

【答案】

7.D

8.D

【解析】

试题分析:

7.交通线路布局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一方面是合理布局了交通网,另一方面是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选D正确

8.海西铁路是指海峡西岸的沿海铁路,主要在福建境内,与京沪、京广铁路无关;沿海铁路的建成带动沿线各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运输成本是以距离计算的,不会降低运输成本;铁路运输速度快于海运,可以加快各港口间的物流速度。选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交通道路区位和意义。
读“我国某年10月5日12时至21时22℃等温线的扩展过程和某热带气旋的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此时段内,A地最可能的天状况是()
A.升温、阴雨 B.升温、晴朗
C.降温、阴雨 D.降温、晴朗
10.据图中信息推测,该热带气旋中心未来的移动方向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9.C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9.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22℃等温线从12时至21时等温线向南移动,至21时,22℃等温线以北气温均低于22℃,所以A地经历了降温过程。由于A地经历降温,且在21时左右处于气旋中心附近,因此可能的天气现象为阴雨。选C正确。

10.由于22℃等温线向南扩展,表明此地经历了冷空气南下,A吹为西北风;从气旋的原有路径判断20日后的移动方向为②,但20时后受到南下冷空气的影响,气旋中心的移动方向略向右侧偏转③的方向。选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和等温线知识。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7月平均气温时空变化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a、b、c、d四组曲线依次代表()
A.7月平均气温土地价格常住人口密度工业用地比例
B.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7月平均气温
C.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7月平均气温常住人口密度
D.7月平均气温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
12.有关该城市2002年到2012年的变化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A.交通通达度提高B.工业用地比例减小
C.中心城区规模缩小D.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答案】

11.A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11.是我国东部某大城市,a线为7月平均气温曲线,越近市中心地区,温度越高;b为土地价格曲线,越近市中心价格越高,在距市中心4km处上升主要是交通交汇处,地价越高;d是工业用地比例曲线,越近市中心工业用地比例越低,在距市中心2Km处工业用地比例高,应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近人口密集区;c为常住人口密度曲线,应在靠近市中心的郊区密度最大。选A正确。

12.由图可以看出:2010年比2002年7月平均气温升高,土地价格上升了,常住人口密度增加了,工业用地比例是在市中心下降,在郊外上升了;说明城市热岛效应增强了,D错;中心区规模扩大了,C错;工业用地趋向于郊外,且用地比例增加,B错;人口、工业趋向于郊外,说明交通通达度提高了,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影响因素。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差值为20米。读下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甲地的海拔数值为()
A.1128.0
B.1140.0
湖北省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4届高三11月联考地理【解 黄冈和鄂州
C.1162.0
D.1180.0
14.图示地区河流的主要特征为()
A.多地下暗河
B.向心状水系
C.含沙量大
D.无结冰期
【答案】

13.B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13.图示地区中部和东北都是海拔高而平坦的高原地形,甲地西南侧密集的等高线表示谷地海拔低,甲处的等高线弯向南侧海拔在1148.0的高原,甲处的海拔低于1148.0,甲处北侧等高线1160.0,可判断甲的海拔为1140.0.选B正确。

14.图示高原海拔高高原面平坦,河流不是向心水系,应为黄土高原地区,冬季河流有冰期;但高原周边地区沟谷深,为流水冲蚀形成的,河流含沙量应很大。选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读右图(某山脉18℃等温线空间分布图),完成15~17题。
15.该山脉的走向为()
A.西北—东南走向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D.东西走向
16.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A.台湾山脉
B.大分水岭
C.马达加斯加岛北部山脉
D.乌拉尔山
17.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受沿岸暖流的影响,等温线分布高度大于B地
B.18℃等温线在A、B处分布的差异,主要是森林覆盖率的差异导致的
C.1000米处A侧气温比B侧高,是因A侧纬度低
D.B侧受暖空气影响强,导致B侧1000米气温与A侧1200米气温相等

【答案】

15.C

16.A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15.椭圆状等温线及等温线上的A、B两点在图中反映出西南-东北走向;选C正确。

16.图中山脉往南温度高,应是北半球的,大分水岭和马达加斯加岛都在南半球,总体上越往南温度越低,不符合图示所反映出的规律;乌拉尔山位于欧洲和亚洲交界处,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海拔1000米和1200米的山上不可能有18℃;台湾山脉纬度低,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特征,与图示特征符合;选A正确。

17.日本暖流影响台湾岛东部沿海,A在台湾山脉西南,A错;,台湾山脉南、北森林覆盖率相当,森林覆盖率不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B错;A处位于台湾岛西南侧,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太阳辐射较强、积温较高,C正确;台湾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B侧在台湾岛的东北侧不可能暖空气影响强,靠西的山麓冬季会受到寒流的影响,D错。选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
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最高的山。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是中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沟内拥有低纬度地带海拔最低的冰川,冰川下限的海拔约2850米。沟内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沟内蕴藏有大流量沸泉和温泉,具有大面积原始森林。读图回答18~20题。

18.海螺沟拥有低纬度地带海拔最低冰川的主要条件是()
A.纬度低但海拔高,气温低
B.沟内封闭,光照弱
C.暖湿气流迎风坡,降水多
D.地处阴坡,气温低
19.近几十年来,海螺沟冰川下限有上升趋势,这是主要因为()
A.全球气候变化
B.植被破坏,降水减少
C.温泉、沸泉大量融化冰川
D.极端寒冷天气增多
20.关于海螺沟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前端堆积物颗粒均匀B.地壳活跃,地质条件复杂
C.沟内小溪流量季节变化很小D.沟内原始森林为热带雨林

【答案】

18.C

19.A

20.B

【解析】

试题分析:

18.贡嘎山在四川盆地西侧,纬度低,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导致积雪多,所以冰川的海拔低。选C正确。

19.沟内有大面积原始森林,没有遭到植被破坏;温泉、沸泉位于沟内,对冰川的影响不大;极端寒冷天气会使冰川下限降低;但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雪线上升,即使冰川的下限上升。选A正确。

20.冰川堆积物的颗粒大小混杂;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沟内小溪流量季节变化大;沟内原始森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里处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间的构造带,地壳活跃,地质条件复杂。选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地理特征。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北半球某水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月份水的储水量最大
B.3月份水的储水量最大
C.6月份水的储水量最小
D.9月份水的储水量最大
22.该水区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针叶林带

【答案】

21.B

22.B

【解析】

试题分析:

21.由图可以看出:该地9-次年3月水量盈余,流入多于流出,4-8月流出大于流入,在3月时水库的储水量达最大,4月以后流出量增大。选B正确。

22.该地在北半球冬季多雨,应为地中海气候,所处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选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候与水文。
读以某半球的某点为中心的俯视图(M点为极点,a表示晨昏线,MP和MO为两条经线,且P点为a线上的最高纬度),回答23~25题。

23.若图示区域为南半球的夏半年且P点的纬度为71°时,则此刻的时间大致是(
A.6月20日B.1月10日
C.9月20日D.3月15日
24.若P点经度为30°E,且与O点位于同一经线上的大部分地方气温达到一天中最高值时,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18时B.20时C.4时D.8时
25.下列关于P、O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P、O两点到M点的距离相等
B.O点比P点先看到日出
C.线段PO为P、O两点的最短距离
D.P、O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答案】

23.B

24.A

25.C

【解析】

试题分析:

23.为南半球的夏半年且P点的纬度为71°时,P点为a线(晨昏线)上的最高纬度,即说明晨昏线与71°S相切,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19°S。故判断时间应接近于12月22日。选B正确。

24.P点经度为30°E,且与O点位于同一经线上的大部分地方气温达到一天中最高值时,即O点所在经线为14时左右,且P点为a线(晨昏线)上的最高纬度,故判断P点地方时为12时。故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较P点东侧90°,故北京时间较30°E地方时早6个小时,即18时。选A正确。

25.P、O两点同在晨昏线上,但不在同一纬线上,所以距M点距离不等;O点不能确定其在P的什么方向,也不能确定谁先看见日出;P O两点同在晨昏线上,不在同一纬线上,两点正午太阳高度不等;晨昏线上两点是地球的大圆的劣弧,帮两点距离最短。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二、综合题(共三题,共40分)
26.【河北省沧州市二中2014届高三摸底考试地理试题_启迪慧想_新浪博客】(14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喜光,耐低温,耐盐碱干旱,种子可食可榨油,向日葵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研究结果显示,向日葵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高海拔的种植区比低海拔种植区的种子含油率高。向日葵为甲国的国花。
(1)分析图中沼泽地的形成原因。( 5分)
(2)分析向日葵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高海拔地区含油率高的原因。(5分)
(3)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释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图示海域及沿岸地区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影响。( 4分)

【答案】

(1)森林广布,涵养水源,径流量较丰富;河流有凌汛,易泛滥;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有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5分)

(2)(纬度相同的情况下)高海拔地区较低海拔地区日照时间略长;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日照长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夜间温度低可以减少呼吸作用的消耗,)有利于养分(含油物质)的积累。(5分)

(3)极冰融化和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北冰洋沿岸低地,人类生产生活空间受影响;极冰融化,北极熊等动物生存环境被破坏;极冰解冻,可开辟多条海上航线,有利加强各国联系,促进经济发展;引起该地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等。(答三点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地区在亚欧大陆北部,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这里是亚寒带针叶林,森林广布,有涵养水源作用,径流量较丰富;河流向北注向北冰洋有凌汛,易泛滥;地形以平原为主,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有多年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形成沼泽。

(2)纬度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低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日照时间长,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日照长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夜间温度低可以减少呼吸作用的消耗,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含油量多。

(3)气候变暖,使极冰融化和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北冰洋沿岸低地,人类生产生活空间受影响;极冰融化,北极熊等动物生存环境被破坏;极冰解冻,可开辟多条过北冰洋的海上航线,有利加强北冰洋沿岸各国的联系,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高纬地区热量增加,引起该地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等。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北亚地理环境特征。
27.【浙江暨阳联谊学校2013年高三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解析_启迪慧想_...】(12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地处中西部结合带,是全国唯一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的设立,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势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实力,为中西部地区合作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探索新途径、新模式、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材料二:黄河金三角范围与周边省会城市地理关系图。

(1)分析该示范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势。(5分)
(2)阐述产业转移对“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5分)
(3)“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由于交通运输制约限制了煤炭经济的发展。请提出二条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煤炭资源势转变为经济发展势的具体建议。(2分)
【答案】

(1)地处中西部经济带结合处,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地理位置优势;原材料和能源等供给充足;劳动力和土地丰富且廉价;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或投资环境改善);政策扶持力度大。(任答四点得5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该地区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该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会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该区可能会增加;区域内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数目增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任答三点得5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科技创新,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煤炭产业链;建设坑口电站,通过电力输出增加煤炭外运。(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处中西部经济带结合处,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地理位置优势;煤、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和能源供给充足;劳动力和土地丰富且廉价;通华北、联西北、达中原、铁路、公路、航空综合运输骨架已经形成,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政策扶持力度大。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区位优势明显。

(2)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使当地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该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会减少,促进了其他地区人口迁入该区可能性;区域内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数目增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3)科技创新,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发展煤化工、煤-电-冶金等延长煤炭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建设坑口电站,通过电力输出增加煤炭外运,减轻铁路、公路的运输压力。也减缓由于交通运输制约而限制的煤炭经济的发展。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影响。
28.【2013临考押题密地理卷_启迪慧想_新浪博客】(14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下图为 7 月份美国本土 24℃等温线分布图。

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年降水量北部约1 250 mm,南部不足 200mm。1973年,加州北水南调主体工程完工,1990年达到设计输水能力。后来,加州又继续兴建大大小小的调水工程。得益于这些长距离调水工程,加州的干旱河谷地区出现了灌溉面积2 000 多万亩的良田。
(1)描述图中 24 ℃等温线的走向,并简述西部沿海地区等温线走向的原因。(6分)
(2)加利福尼亚州的干旱河谷变成良田,其农业区位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3)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分)

【答案】

(1)走向:西部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呈南北走向,中部平原大致与纬线平行,东部和西部山区向南凸出。(3分)原因:南部沿岸受寒流影响,多雾天气,日照不强,北部受暖流影响气温相对较高;受沿岸山脉影响。(3分)

(2)灌溉水源的保障(北水南调);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任答四点得4分)

(3)有利方面:为南方地区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保障。不利方面:改变了径流方向,入海水量减小,易造成海水入侵;调入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易发生土壤盐碱化。(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 24℃等温线,西部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呈南北走向,主要西部沿岸南部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多雾天气,日照不强,北部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气温高;中部平原为主的地区大致与纬线平行,主要是在大陆内部,地形平坦,受太阳辐射影响,南热北冷;东部和西部山区向南凸出,主要是受山脉影响,气温偏低。

(2)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是地中海气候,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北水南调工程使得南部干旱河谷有灌溉水源的保障;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其销售范围;市场需求的变化,影响其生产规模;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其生产品质提高。

(3)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是地中海气候,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北水南调工程为南方地区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保障,缓解水资源不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北水南调也改变了径流方向,原河道入海水量减小,易造成海水入侵;调入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若不合理灌溉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持征。

三、选考题(10分)
请在第29、30、31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29】【30】【31】
29.【湖南省怀化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_启迪慧想_...】(10分)【旅游地理】
“滇越铁路”是云南省的第一条铁路,由法国政府在1910年修建,全长854千米,因轨距为一米,被称为“米轨铁路”,沿途保留了中国最早的邮电局、海关等众多旧址。目前,“滇越铁路”旅游资源的开发已提上议事日程。下图为滇越铁路示意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1)简述“滇越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的势。(6分)
(2)分析“滇越铁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不利条件。(4分)

【答案】

(1)优势:多样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涉及中国、越南、法国三国文化背景(6分)

(2)不利条件:地质构造复杂,易发生地质灾害;离经济发达地区远;地区接待能力有限(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滇越铁路”沿线旅游资源有山、河、不同地形地质条件等多样的自然风光;跨中越多个不同的少数民族,有多彩的民族风情;沿线地区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涉及中国、越南、法国三国文化背景。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2)“滇越铁路”沿线,山区面积广大,地质构造复杂,易发生地质灾害;离经济发达地区远,客源市场较小;经济不发达,地区环境承载力有限,地区接待能力有限。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地理相关知识。
30.【山东青岛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_启迪慧想_...】(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面左图为2001—200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右图为云南滑坡泥石流
灾害月际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形成机制。(6分)
(2)简述云南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答案】

(1)6—8月份(2分)暴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一个动力条件、诱发因素;(2分)6—8月份,受夏季风影响,云南省多暴雨,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2分)

(2)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2分)总趋势是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以看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在夏季,以6-8月为多;云南是是季风气候,夏季多雨6—8月份,受夏季风影响,云南省多暴雨,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暴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一个动力条件、诱发因素;加之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坡度大,多发泥石流。

(2)由图可以看出: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总趋势是西多东少,西部山地多,地质构造不稳定。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知识。
31.【山东青岛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_启迪慧想_...】(10分)【地理—环境保护】
霾(mái),空气中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下图为广州地区雾、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自1954年—2006年广州地区雾、霾天日数变化的主要特点。(6分)逆温是指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偏高的现象。
(2)简要分析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天气的原理。(4分)

【答案】

(1)雾日数与霾日数的整体变化大致同步。雾日数的变化相对平稳。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978年之后霾日数显著增多;变化起伏大;1999年左右达最大值,超过200天。(6分,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

(2)在正常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气温高、高空气温低,容易形成对流运动,污染物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2分)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低,空气不易对流,导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直观的读图:1954年—2006年广州地区雾日数与霾日数的整体变化大致同步。雾日数的变化相对平稳。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978年之后霾日数显著增多;变化起伏大;1999年左右达最大值,超过200天。

(2)在正常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气温高、高空气温低,容易形成对流运动,污染物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逆温现象下,近地面气温低,高空气温高,空气不易对流,导致污染物在低空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形成污染严重的霾天气。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黄冈高中黄石二中鄂州高中三校联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BADBC6—10DDDCC11—1

26.(14分)

(1)森林广布,涵养水源,径流量较丰富;河流有凌汛16—20ACCAB21—25BBBAC

二、综合题(三题,共40分)

(1)森林广布,涵养水源,径流量较丰富;河流有凌汛,易泛滥;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有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5分)

(2)(纬度相同的情况下)高海拔地区较低海拔地区日照时间略长;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日照长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夜间温度低可以减少呼吸作用的消耗,)有利于养分(含油物质)的积累。(5分)

(3)极冰融化和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北冰洋沿岸低地,人类生产生活空间受影响;极冰融化,北极熊等动物生存环境被破坏;极冰解冻,可开辟多条海上航线,有利加强各国联系,促进经济发展;引起该地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等。(答三点得4分)

27.(12分)

(1)地处中西部经济带结合处,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地理位置优势;原材料和能源等供给充足;劳动力和土地丰富且廉价;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或投资环境改善);政策扶持力度大。(任答四点得5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该地区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该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会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该区可能会增加;区域内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数目增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任答三点得5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科技创新,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煤炭产业链;建设坑口电站,通过电力输出增加煤炭外运。(2分)

28.(14分)

(1)走向:西部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呈南北走向,中部平原地区大致与纬线平行,东部和西部山区向南凸出。(3分)原因:南部沿岸受寒流影响,多雾天气,日照不强,北部受暖流影响气温相对较高;受沿岸山脉影响。(3分)

(2)灌溉水源的保障(北水南调);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任答四点得4分)

(3)有利方面:为南方地区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保障。不利方面:改变了径流方向,入海水量减小,易造成海水入侵;调入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易发生土壤盐碱化。(4分)

三、选考题(10分)【29】【30】【31】

29.(10分)【旅游地理】

(1)优势:多样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涉及中国、越南、法国三国文化背景(6分)

(2)不利条件:地质构造复杂,易发生地质灾害;离经济发达地区远;地区接待能力有限(4分)

30.(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1)6—8月份(2分)暴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一个动力条件、诱发因素;(2分)6—8月份,受夏季风影响,云南省多暴雨,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2分)

(2)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2分)总趋势是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2分)

31.(10分)【环境保护】

(1)雾日数与霾日数的整体变化大致同步。雾日数的变化相对平稳。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978年之后霾日数显著增多;变化起伏大;1999年左右达最大值,超过200天。(6分,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

(2)在正常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气温高、高空气温低,容易形成对流运动,污染物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2分)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低,空气不易对流,导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2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6846.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湖北省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4届高三11月联考地理解 黄冈和鄂州》为网友詀穩腳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