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尘不偶老师讲药性体会:黄精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的根茎。
黄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范围较广。黄精喜欢阴湿的气候环境,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偏于湿润的半阴处,生长得最好。这种环境土气淳厚,黄精因此得土气之精,黄为土色,黄精的名字,也是强调黄精禀受和凝聚着土气的精华。从黄精的自然形态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黄精整体的形态,就是一茎直立而生。黄精的茎很细,而长得相对较高,大约有接近一米高。它的茎虽然比较直,但不是笔直冲天,而是长得略微倾斜一些,就像一个清瘦的书生,清高之中透着一股柔弱。
黄精的叶子是狭长的披针形,有点像竹叶,但更柔软一些,叶片都没有叶柄,四五片叶子轮生在直立茎上,围成一圈直接从茎上伸出来,就像冲开了一把小伞,一层层轮生的叶片,沿着直立茎在空中展开,凝聚之中又透着一股流通之气。
春末夏初的四五月份,腋生的花就从叶片间绽放了。黄精的花是很小的伞状花序,一条细细的花梗从叶片的腋间垂下来,末端挂着几朵小小的白花,这些桶状的小白花,就像垂下了一簇簇小小的风铃。这些看起来很温顺的花朵,也在昭示着黄精柔和的品性。
黄精一般都要长三年以上才能采挖,成年黄精大多都是秋季九十月份采挖。黄精的根茎在地下横着长,长得并不深,所以相对比较好挖。新鲜的黄精根茎,表面是比较鲜亮的黄色,有点半透明的感觉,显得黄精的气很清透。新鲜的黄精是结节状,每一节都是一端大,一端小,是由粗变细的圆柱形,就像鸡头一样,所以又叫鸡头黄精。
黄精根茎外形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有有圆盘状的环形纹。尤其是渐细的一端,平行的环形纹细细的,排列得非常整齐,给人非常平正柔和的感觉。不同的黄精外形虽然略有差异,但环形纹是共同的特性,都以块根肥大滋润,色鲜黄,半透明,断面略呈角质者为佳。
把新鲜的黄精掰断,断面是很干净的黄白色,微微有颗粒感,闻起来没有什么气味,尝一尝有一点微微的甜味,口感很清脆。新鲜黄精给人的感觉是纯净平正而又柔和滋润。
临床用的黄精都是炮制过的,就是蒸透后晒干切片而成。蒸过的黄精就变成了黄黑色,摸起来软了很多,黄精的药气就更柔和了。
黄精主要就是一股平正缓和而滋润的土气,所以黄精并不擅于祛病,而是长于养生。黄精不寒不热,药性平和,气淡微甘,善入中土。其药质地滋润纯净,微微润藏而不滋腻,醇和清透而易流通,养通润藏兼得而略偏于藏,补土气以固根本,可久服以取效,性平效佳,鲜有出其右者。
如果把黄精煎服,煎出的药液淡黄澄清,醇厚如油,看着就令人心静气清,喝起来绵和滑润,带着一丝淡淡的香甜,黄精平正醇和的本性再一次展露无遗。
人体一气周流,土气为后天之本,黄精缓缓润补土气,土气足则化现四象,生发收藏各得其宜,一气通畅,五脏安宁,不治病而病自去。所以黄精常被用作养生佳品。中年以后人之精气多亏,黄精平和滋润,以入中土之功,而取补肾之效,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养生服用。
在临床上,黄精常用于阴亏土弱之时,养阴培土两善其能,而不至于敛邪,尤其适合作为扶正药物配合祛疾之药同用。比如慢性肝炎多痰浊,而化浊之药易伤阴,久病中土也多弱,祛疾药适当地配合黄精同用,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治疗中的弊端。
黄精作为润补土气之佳品,可以由土入肾,有黄变为精之效,可谓名副其实。所以《名医别录》言黄精: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黄精的阐述更形象一些,以之作为黄精的小结:
黄精受戊己之淳气,故为补黄宫之胜品。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而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
黄精的传奇
关于黄精的传奇,在民间或有关典籍上,颇多传说与记载,择其要者叙之于后。
葛玄与黄精:相传天台华顶山上有个云雾仙洞,每隔三千年,西王母才命仙女打开洞门一次,放出瑶池仙水,以灌溉洞口四周的黄精,待成熟后,全部供仙人们食用,以求青春常驻,长生不老。有一年,天台山下发生了大旱,庄稼枯死,百姓缺吃少喝。山下有个秀溪村,村上很多人都得了一种怪病,村里最漂亮的秀姑,婚后才三个月,也染上了这种病,卧床不起。秀姑的丈夫名黄经,是个勇敢而善良的小伙子,看见自己心爱的妻子病成这样,暗暗流泪,一筹莫展。正在这时,一位白胡子老道,肩背葫芦,手拄拐杖,路过他家门口。黄经忙请老道来到秀姑床前,诊脉后说:「姑娘肺热胸闷,已成慢痨。据贫道所知,村内不少人得的都是这种病,但我无药医治,实在爱莫能助。」说罢起身告辞。黄经再三请求后,老道便说:「若要治好这种病,需连服黄精三个月,这种仙草长在天台山云蕃仙洞,须得翻过九座高山,趟过九条深涧,攀登千丈岩壁,你行吗?」黄经说:
「为了治好秀姑和全村人的病,我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找到云雾仙洞。」老道为黄经的精神所感动,就把手中的拐杖送给他,并说:「你带上它,就会找到云雾仙洞,再用拐杖轻轻一敲,洞门就会打开。」黄经接过拐杖,感激不己,涗道:「请老神仙留下高姓大名。」老道哈哈一笑:「我叫葛玄。」说完,便不见了。
黄经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到了云雾仙洞,这时,拐头的金光射向一块巨门似的岩石上,黄经用仙杖向岩石上轻轻一敲,石门慢慢打开了。根据葛仙翁的吩咐,用杖头往洞顶一戳,洞顶立刻流下一股清澈的仙水,洞口外慢慢地长出了一片黄精。这时,天空中呈现出五光十色,西王母带着天兵天将驾云来到云雾仙洞。黄经毫不惧怕,手拿仙杖奋力抵挡。因为葛仙翁早已料到有这场恶战,所以,预先在杖头上念了十万禁咒,终于把那些天兵天将打得头破血流,只好收兵而归。乡亲们纷纷上山采集黄精食用,所有的病人很快都被治好了。为了防止西王母再来关闭云雾仙洞,黄经决心不再回家,一直守在洞口,以仙水和黄精生存,久而久之,黄经也成了仙。据说在洞岩纹上至今仍可看出他手执仙杖站立着的身影。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云雾仙洞改称为「黄经洞」。
无瑕禅师与黄精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安徽九华山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并称为佛教四大圣地,然而九华山香火之盛,并使之名扬天下的却是这里的百岁宫内保存着一代圣僧无瑕禅师的真身。无瑕禅师,顺天府宛平(现北京)人,明正德年间24岁时在山西五台山出家,法名海玉,两年后他开始游历天下名山大川,后在安徽青阳县九华山,结庐隐居,刻苦修行。无瑕在九华山中隐居了一百余年,不带徒弟,不见人,126岁时圆寂。明朝天启二年,崇祯帝派朝中王尚书来九华山进香,遍查附近山洞,这才发现已经坐化3年多的海玉,其肉身已干枯,身旁有血经81本和1卷身世自传书。同年,崇祯帝派人送来御笔「应身菩萨」的匾额,并赐予赐以金粉涂身。无瑕禅师长期隐居深山,缺粮少食,何以能活到126岁呢?原来,他就靠吃黄精、野果、丹蔘之类而得以生存。古人认为,黄精服其花,胜其实,服其实,胜其根,但花难得。得其生花十斛,干之才可得五、六斗,非大有力者不能办。日服三合,服之十年,乃得其益。」无瑕禅师见广识远,他除服
食黄精根外,大概也服用过黄精的花与实吧!传言,后来海玉又吃了生黄精,可连续十天不进食,并且每隔20天放血一次,先后花费38年时间用血写成了81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如今这部血经还陈列在九华山文物展览馆。
黄精益寿之说
黄精,在古代养生学家,乃至医学家的眼中,是一味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甚至有「久服成仙」之说,对此,史料中不乏记载。如西晋。张华《博物志》云:「黄帝问天姥曰:『天地所生,岂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姥曰,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太阴之草,名曰钩吻,不可食,入口立死。』人信钩吻之杀人,不信黄精之益寿,不亦惑乎?」认为黄精确有益寿之功。《神仙传》亦载,伊轨学道,常服黄精,年数百岁,后到太和山中。王烈常服黄精,年338岁,犹有少容,登山丽险,步行如飞。」《福地记》中还说,武当县石阶草即黄精。」在(惧仙神隐书》中也有类似记载,并详细介绍了黄精用法:「黄精细切,用水煮极烂,以布袋拧汁,煎使浓缩,渣晒干为末,入釜中煎熬为丸如鸡子大,每服一丸,日三服,除百病,身轻耐老。」或者用「黄精根茎,不拘多少,细挫,阴干为末,每用水调,多少任服,久服轻身延年。」在徐铉《稽神录》中,还记叙了这么一段趣事:「临川有士人唐遇,虐待卑女,逃入深山中,饥饿难忍,拔一种草根,食之颇甘美,久食不饥。一夜宿树下,听见风声,疑有虎来,急腾身而上树梢。从此夜树上,日行山中,常吃此草,亦无所苦。后其家人采樵所见,近之则腾身上树。归告主人,或日:卑岂有仙骨,必食异草,可备肉食。
卑忽见肉,大吃一顿,家人伏草中齐出,卑欲腾空而不灵,遂被捉。问其如何充裹,指出其中一种草,拔数茎而归,识者辨认,乃黄精也。」主古今诗词中,对黄精益寿之功亦颇多赞誉。例如,唐代诗人杜甫曾有「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的名句。杜甫酷爱种药,他在秦州时,见到太平寺泉水下流,就联想到此地开辟一块药圃,一定很美,随即赋诗:
何当宅下流,余润通药圃。
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
杜臆说:「惟乳泉香美,故引润黄精,而一服可仙。」明代著名散曲家王盘(约1407~1503年)曾着有画图配诗的《野菜谱),其诗妻苦悲凉,牵动人心,催人泪下,其中有首黄精诗:
神州黄精,济找空氓。
代粮辟谷,且使长生。
胡不食之,羽化身轻。
受兹饥馁,苦志劳形。
诗人对饥民们以黄精充饥,从内心发出悲叹和质问,既然黄精可以使人辟谷成仙,何不食用它,羽化成仙,也可免去在人间忍受饥寒之苦。
【金字经】认叶当如竹,寻根还似姜。传得长生不老方。尝,野仙知味香;只休孟浪,
怕秦钩能断肠!
宋代《日华诸家本草》论约:「黄精单服,九蒸九曝,食之驻颜断谷。」清?黄宫绣《本草求真》亦云:「黄精,书极称赞,久服不饥,其言极是。」但在古代医药文献中,具体运用黄精治病的药方却屈指可数。诸如《本草纲目》中的黄精酒,《奇效良方》中的枸杞丸等三、四个古方外,民间中常作为滋补佳品,正如名医张山雷所说:「黄精产于微州,微人常以为馈赠之品,蒸之极熟,随时可食。古方医方,极少用此,盖平居服食之品,非去病之药物也。」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蒲辅周先生曾介绍一方,名黄精丹(黄精、当归).是平补方,据蒲氏经验,久服似有促进脑功能恢复的作用。武汉医学院曾对广西都安、巴马等县的292名百岁老人调查,发现他们都居住在高山下,因条件的许可,常服黄精。无论从史料介绍,或是从今人调查来看,黄精的确有延年益寿之功。
自于中药草下颜正华
黄黄精Huaogjiog
【来源】黄精,《名医别录》即载。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植物真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 1, 黄精P.sibiricum Red. 或囊丝黄精 P.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主产于贵州、湖南、河北、内蒙古、四川、湖北、广西、河南等地,全国其他地区亦产。
【采制】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炮制时,除去杂质,洗净略润,切厚片,干燥,即生黄精;或取拣净的黄精,洗净,用酒拌匀(每黄精50公斤,用黄酒10公斤),装入容器内,密闭,坐水锅中,隔水炖到酒吸尽,取出,切厚片,晾干,即酒黄精。
【采制】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炮制时,除去杂质,洗净略润,切厚片,干燥,即生黄精;或取拣净的黄精,洗净,隔水炖到酒吸尽,取出,切厚片,晾干,即酒黄精。
【别名】米脯(本草纲目。卷十二。黄精》:“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黄精。”《本草蒙筌。卷一》云:洗净九蒸九曝代粮,可过凶年。日味甘甜,又名米脯。
【种味】甘,平。《名医别录》:“味甘,平,无毒。”《四声本草》:“寒”。
【归经】归脾、肺、肾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玉揪药解》:
“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 (本草再新):“入.心.、脾、肺、肾。”
【功效主治】
功效:主治 |
滋阴润肺:阴虚劳嗽症;肺燥咳嗽症; 肾虚精亏症;消渴症 |
补脾益气:脾胃虚弱症 |
【配服应用】1.劳嗽日久必伤阴耗气,导致短气乏力,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阴虚生内热,热灼肺络,可致咳嗽痰血;虚火升腾则欢红心烦。黄精味甘性平,既能滋阴润肺,又能益气,为治阴虚劳嗽之良药,单用即效。若与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沙参、知母、贝母、百部等同用,则药力更佳;若兼咯血者,又当与阿胶、白及、旱莲草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之品同用。
-----------------------------------------------------------------------
延年益寿话黄精
古时有一肺痨患者自思不久于人世,就跑到深山躲了起来。几年后,他非但没死,身体反而强壮起来,说话声如洪钟,走路健步如飞,不少人说他成了“神仙”。一日,华佗行医路过此地,听了此事就决心弄个明白。于是,他历尽千辛,找到这位隐世的“神仙”。从这位“神仙”口中得知,他是长期食用一种开绿花、长黄根的植物治好病的。华佗看着这种具有补虚填精功能的植物,顺口说道:“真乃药中之精啊。”于是,就有了“黄精”之名,并一直流传至今。
黄精在古代养生学家和医学家的眼中,是一味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甚至有“久服成仙”之说,对此史料中不乏记载。《神仙传》亦载:尹轨学道,常服黄精,年数百岁,后到太和山中。王烈常服黄精,年三百三十八岁,犹有少容,登山历险,步行如飞。《福地记》中还说:“武当县石附山西北角有大松树,树下生草名‘救穷’,日食三寸,绝谷不饥,久之度世。此草即黄精。”
在《镭仙神隐书》中也有类似记载,并详细介绍了黄精用法:“黄精细切,用水煮极烂,以布袋拧汁,煎使浓缩,渣晒干为末,入釜中煎熬为丸如鸡子大,每服一丸,日三服,除百病,身轻耐老”。或者用“黄精根茎,不拘多少,细锉,阴干为末,每用水调,多少任服,久服轻身延年。”
黄精属百合科植物,古人认为其是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据史料记载,黄精属仙家服食之品,不作药用,《本经》亦未收载。仙家指它列为“芝草之类”,所以,在《神仙芝草经》中曾有记述,认为黄精不仅能使人多年不老,发白更黑,还会其力增倍,身轻体健。
宋代《日华诸家本草》论曰:“黄精单服,九蒸九曝,食之驻颜断谷。”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亦云:“黄精,书极称赞,久服不饥,其言极是。”但在古代医药文献中,具体运用黄精治病的药方却屈指可数。诸如《本草纲目》中的黄精酒,《奇效良方》中的枸杞丸等三四个古方外,民间中常作为滋补佳品。已故名医蒲辅周先生曾介绍一方,名黄精丹(黄精、当归),是平补方,据蒲老经验,久服有促进脑功能恢复的作用。武汉医学院曾对广西都安、巴马等县的292例百岁老人调查,发现他们都居住在高山上,因条件的许可,常服黄精。所以,无论从史料介绍或是现代研究,黄精的确有延年益寿之功。
药理研究表明,黄精含黏液质、糖分、氨基酸等,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肝脏脂肪浸润,降低血压,显著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高血糖等作用。黄精煎剂对实验性结核病的豚鼠有显著的抑菌效果,且能改善健康状况,其疗效与异烟肼接近。体外实验对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皮肤癣菌等均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