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候读的《美人赠我蒙汗药》。应该说在那个时代,这本书是我为数不多精读了几遍又做了笔记的书,而且笔记中还夹杂着我很多略显幼稚的“早期书评”。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读绯闻八卦甚至政治花边很多,但是学术性和知识性的书确实很难找到切入口。所以那时候读书都是跟着市场走。偶尔有一两本学术人写的畅销书,我都会如获至宝的捧读,感觉就是跟一般的畅销书不一样,但具体如何不一样,当时还不能具体表达出来。现在想想,除了知识的冲击力以外,更重要的还是思辨与比较的乐趣吧。
当然这么评价这本书也不一定恰当,从任何视角看,这本书都不能说是学术的,但是却是一种努力尝试的学术思想与大众思想的对话。大众思想的代表自然是王朔。诚如一位评论者说,王朔写市井八卦可以,甚至街头时评什么的都不错,但是一涉及到再发微深刻一点的就完全不行了。另一位作者老侠正好很好的补充了他这点缺陷。所以我跟很多人一样,最开始买这本书是冲着王朔去的,后来却被老侠这个人吸引了。我当时的感觉,老侠肯定是学界中人,但又和一些刻板的学院派有区别,有点类似一个散落民间的隐士。当时对于什么“公共知识分子”的称谓还没有概念,《读书》之类的也很少接触。我只知道一个人靠煽情式的描写诉说来争取认同,和一个人靠大量知识信息说理式的铺陈自己的观点,完全是两种写作风格,而我个人本能的更喜欢后者。甚至在那以后,我连一般的知识信息很少的小说都很少看了,这么多年来也就看过几本可以称作长篇小说的东西。
后来想想,这本书也是有很多缺点的。缺点之一就是组稿太仓促。能看得出来,这是一本为了赶市场进度而出的书,很多地方核稿不仔细,还采用了最最便捷口语对话的形式。听到的解释是为了赶某某书展。毕竟那时王朔的知名度太高了,随便出本书也能火。据说是要赶紧把这本书出出来,拿到稿费,以解老侠生活困难的燃眉之急。缺点之二就是老侠的很多论述还不到点子上,能看得出来是有所保留的,有些话欲说还休。这原因自然有其对话者的知识水平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我想大家还是懂的。所以我想这书要是放在今天,被河蟹尺度肯定更是超大的了。
无论如何,这本书、老侠这个人,对于十年前的我来说还真是影响颇深的。
那么老侠究竟是谁?
这是一个我这么多年都不曾搞清的问题。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读的书很少,了解的作者也很少,没准人家也是一个早就出名的作家呢。后来发现很多媒体跟我有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这些媒体至少从表面上都相信了出版社的非官方解释——老侠和王朔是一个人,他在自问自答。而我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个说法,因为我之前至少还看过王朔的一两本东西,知道他肚子里到底有些啥货。后来,和很多畅销书一样,这本书的风头逐渐过去,我也就不再去想这个问题了。直到昨天,跟一个朋友无意中聊天的时候我才得知。原来,老侠去年夏秋之交的时候获得了一个全国人民几乎都知道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