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8月31日 历史上的今天8月15日

历史上8月31日这一天发生了哪些大事?

历史时段:1848~2014

(更新时间:2014-8-31)



海王星

1848年8月31日,法国天文台青年数学家勒维列计算出海王星运行轨道。这是人类用笔头最早计算出的行星。



波德莱尔

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波德莱尔逝世,年仅46岁。其代表作《恶之花》。



玛莉亚·蒙特梭利

1870年8月31日,玛莉亚·蒙特梭利生于意大利的安科纳省,蒙特梭利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一生为了儿童,为了人类精神的复兴及人类的发展,奉献了她所有的智慧与一生。



俄国关于“法俄英三国协约”的宣传画

1907年8月31日,英俄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争夺殖民地上的矛盾。在《俄法协约》和《英法协约》的基础上,《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和三国同盟对抗的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英、法、俄三国协约的最后形成。



1931年8月31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者之一蒋光慈在上海逝世,年仅30岁。他的第一部诗集《新梦》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歌颂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集。其主要作品还有小说《鸭绿江上》《短裤党》《咆哮的土地》等。



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通过《中立法》

1935年8月31日,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通过了《中立法》。该法案从法律上把美国基本的欧洲政策固定下来,对当时欧洲的绥靖主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报纸标题上写着“波兰遭到入侵,一些城市被炸”

1939年8月31日,为制造入侵波兰借口,一批德国党卫军伪装成波兰军队,“袭击”了位于德波边境的一家德国电台,制造了“格勒维茨电台事件”,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借口“自卫”,下达了入侵波兰的作战命令。



华沙起义纪念碑

1944年8月31日,波兰人民在苏联和波兰流亡政府的支持鼓励下,在华沙起义,反对德国统治。由于力量悬殊,英勇的波兰反抗者几乎是孤立无援,弹尽粮绝,最终失败。



埃德温·摩西

1955年8月31日,美国男子田径运动员埃德温·摩西出生。摩西1976年和1984年获2枚奥运会男子400米栏金牌,1988年获奥运会该项银牌,4次获世界冠军,保持100多次出战连续不败的纪录,3次打破世界纪录,是公认的“400米栏王”。

1955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生活待遇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吉隆坡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人民在与英联邦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后,终于宣告在英联邦内独立。马来亚联合邦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首都吉隆坡。



北京工人体育场

1959年8月31日,中国第一座综合性体育场——北京工人体育场在北京东郊建成。它是20世纪50年代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1959年9月13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这里举行。它还是第十一届亚运会的主会场和足球决赛场。



法国立体派艺术家乔治·勃拉克

1963年8月31日,第一个将画家的画布升高和降低的艺术家乔治·勃拉克在巴黎逝世。勃拉克是现代绘画大师,立体主义绘画创始人之一。他与毕加索创立的立体画派,多层次地展现了所画的人和物,将时间与视觉结合在一起。

1965年8月31日,根据1963年第18届联大通过的联合国宪章第23、27、61条修正案正式生效。修正案反映了亚非拉国家要求扩大它们在联合国主要机构的席位的愿望,使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和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爱伦堡

1967年8月31日,苏联作家爱伦堡逝世,享受76岁。曾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解冻》等作品。

  

郭跃华 李振恃

1980年8月31日,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郭跃华、李振恃分获第一届世界杯乒乓球赛男子单打冠、亚军。



霍林河南露天矿正在用大型现代化设备采煤1984年8月31日,中国自己设计、自己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露天煤矿——霍林河南露天矿在内蒙古自治区建成投产。该矿是霍林河大型露天煤矿的第一期工程,年产煤300万吨。霍林河煤田是我国4大露天煤田之一,总面积540平方公里,煤的总储量129亿吨。



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

1993年8月31日,中国第一座引进外资、设备和技术建设的大型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并网发电成功,它也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商业核电站。



绥中36-1油田

1993年8月31日,中国海上最大油田——绥中36-1油田投产。该油田位于辽东湾海域,西距辽宁省绥中县50公里处,是中国第一个储量超亿吨的海上大油田,含油面积达24平方公里,总储量达2.5亿吨。



戴安娜

1997年8月31日凌晨,年仅36岁的英国王妃戴安娜,为摆脱摄影记者的纠缠,在巴黎塞纳河畔遇车祸身亡。这位自嫁入王室后牵动世人目光16载的女性,悲剧性地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



粟裕将军

2000年8月31日,《粟裕传》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2002年8月31日晚8时,大连新船重工为伊朗船东建造的第一条30万吨VLCC油轮“德尔瓦”正式签字交船。这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首艘30万吨超大型油轮,实现了中国在超大型船舶建造上“零”的突破,成为中国造船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有关中国为伊朗建造30万吨油轮的相关内容请参见8月18日附录。)



踩踏事件发生后,人们遗失的鞋子堆满桥面

2005年8月31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北部阿扎米亚区发生踩踏事件。造成近1000人死亡,475人受伤,其中大多为老弱妇孺。伊拉克政府认为,恐怖分子是造成这一悲剧的幕后元凶。



刘翔

2007年8月31日,中国选手刘翔在日本大阪田径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2秒95的成绩夺得冠军。这不仅是他第一次获得世锦赛的冠军,而且实现了自己在110米栏这个项目上的大满贯。



香港基本法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8月31日下午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确定从2017年开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可以普选产生。



崔世安

2014年8月31日,澳门特区举行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现任行政长官崔世安作为此次选举的唯一候选人获得380张赞成票,得票率达95.96%,当选为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人选。按照法律程序,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选举总核算委员会须向终审法院递交总核算结果,由终审法院作出确定裁判。(以新华网于家强资料为基础整理编辑)

附件1:

勒维列算出海王星



勒维列和亚当斯

19世纪,人们在对天王星进行观测时,发现它的运行总是不大“守规矩’,老是偏离预先计算好的轨道。到1845年,已偏离有2分的角度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数学家贝塞尔和一些天文学家设想,在天王星的外侧,一定还存在一颗行星,由于它的引力,才扰乱了天王星的运行。可是,天涯无际,到那儿去寻找这颗新的行星呢?

1843年,英国剑桥大学22岁的学生亚当斯根据力学原理,利用微积分等数学工具,足足用了10个月的时间,终于算出这颗未知行星的位置。这年10月21日,他兴高彩烈地把算出的结果寄给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艾利。不料,这位台长是一个迷信权威的人,根本看不起亚当斯这样的“小人物”,对他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

比亚当斯稍晚,法国巴黎天文台青年数学家勒维列于1845年解了由几十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于1848年8月31日计算出这颗新行星的轨道。写了论文,提交给了法国科学院,但是由于巴黎天文台没有完备的星图,他于这一年9月18日写信给当时拥有详细星图的柏林天文台的工作人员加勒,对他说: “请你把望远镜对准黄道上的宝瓶星座,即经度326度的地方,那么你将在离此点1度左右的区域内见到一颗九等星。”(肉眼所能见到的最弱的星是六等星)加勒在9月23日接到了勒维烈的信,当夜他就按照勒维列指定的位置观察,果然在半小时内,找到一颗以前没有见过的星,距勒维列计算的位置相差只有52'。经过24小时的连续观察,他发现这颗星在恒星间移动着,的确是一颗行星。所有天文学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都公认它便是太阳系的第八颗大行星,并根据希腊神话的故事,把它命名为海王星。这就是人类用笔头最早计算出的行星。

海王星是远日行星之一,按照同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为第八颗行星。它的亮度仅为7.85等,只有在天文望远镜里才能看到它。由于它那荧荧的淡蓝色光,所以西方人用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的名字来称呼它。在中文里,把它译为海王星。

附录2: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



波德莱尔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波德莱尔1821年4月9日生于巴黎。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欧皮克上校后来擢升将军,在第二帝国时期被任命为法国驻西班牙大使。他不理解波德莱尔的诗人气质和复杂心情,波德莱尔也不能接受继父的专制作风和高压手段,于是欧皮克成为波德莱尔最憎恨的人。但波德莱尔对母亲感情深厚。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不可避免地影响诗人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情绪。波德莱尔对资产阶级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价值采取了挑战的态度。他力求挣脱本阶级思想意识的枷锁,探索着在抒情诗的梦幻世界中求得精神的平衡。在这个意义上,波德莱尔是资产阶级的浪子。1848年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反对复辟王朝,波德莱尔登上街垒,参加战斗。

成年以后,波德莱尔继承了生父的遗产,和巴黎文人艺术家交游,过着波希米亚人式的浪荡生活。他的主要诗篇都是在这种内心矛盾和苦闷的气氛中创作的。

奠定波德莱尔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的作品,是诗集《恶之花》。这部诗集1857年初版问世时,只收100首诗。1861年再版时,增为129首。以后多次重版,陆续有所增益。其中诗集一度被认为是淫秽的读物,被当时政府禁了其中的6首诗,并进行罚款。此事对波德莱尔冲击颇大。从题材上看,《恶之花》歌唱醇酒、美人,强调官能陶醉,似乎诗人愤世嫉俗,对现实生活采取厌倦和逃避的态度。实质上作者对现实生活不满,对客观世界采取了绝望的反抗态度。他揭露生活的阴暗面,歌唱丑恶事物,甚至不厌其烦地描写一具《腐尸》蛆虫成堆,恶臭触鼻,来表现其独特的爱情观。(那时,我的美人,请告诉它们,/那些吻吃你的蛆子,/旧爱虽已分解,可是,我已保存/爱的形姿和爱的神髓!)他的诗是对资产阶级传统美学观点的冲击。

历来对于波德莱尔和《恶之花》有各种不同的评论。保守的评论家认为波德莱尔是颓废诗人,《恶之花》是毒草。资产阶级权威学者如朗松和布吕纳介等,对波德莱尔也多所贬抑。但他们不能不承认《恶之花》的艺术特色,朗松在批评波德莱尔颓废之后,又肯定他是“强有力的艺术家”。诗人雨果曾给波德莱尔去信称赞这些诗篇“象星星一般闪耀在高空”。雨果说:“《恶之花》的作者创作了一个新的寒颤。”

波德莱尔不但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而且是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现代主义认为,美学上的善恶美丑,与一般世俗的美丑善恶概念不同。现代主义所谓美与善,是指诗人用最适合于表现他内心隐秘和真实的感情的艺术手法,独特地完美地显示自己的精神境界。《恶之花》出色地完成这样的美学使命。

《恶之花》的“恶”字,法文原意不仅指恶劣与罪恶,也指疾病与痛苦。波德莱尔在他的诗集的扉页上写给诗人戈蒂耶的献词中,称他的诗篇为“病态之花”,认为他的作品是一种“病态”的艺术。他对于使他遭受“病”的折磨的现实世界怀有深刻的仇恨。他给友人的信中说:“在这部残酷的书中,我注入了自己的全部思想,整个的心(经过改装的),整个宗教意识,以及全部仇恨。”这种仇恨情绪之所以如此深刻,正因它本身反映着作者对于健康、光明、甚至“神圣”事物的强烈向往。

波德莱尔除诗集《恶之花》以外,还发表了独具一格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1869)和《人为的天堂》(1860)。他的文学和美术评论集《美学管窥》(1868)和《浪漫主义艺术》在法国的文艺评论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波德莱尔还翻译美国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爱伦·坡的《怪异故事集》和《怪异故事续集》。

波德莱尔对象征主义诗歌的贡献之一,是他针对浪漫主义的重情感而提出重灵性。所谓灵性,其实就是思想。他总是围绕着一个思想组织形象,即使在某些偏重描写的诗中,也往往由于提出了某种观念而改变了整首诗的含义。

《恶之花》节选:

凉台

回忆间的乳娘,情人中的情人,

你啊,我的欢娱,你啊,我的苦差!

有朝一日你会记得爱的抚摸,

记得内室的静和黄昏的绮丽。

回忆间的乳娘,情人中的情人。

黄昏给大城的煤火照得通红;

在凉台上,沉浸玫瑰色烟雾中

你的胸脯是多么温,心灵多么柔,

我们曾低诉那样隽永的话语。

黄昏给大城的煤火照得通红。

炽热黯光里的夕阳绚烂无比;

空间无比深沉,心灵无比健壮,

俯身向你,你,令我心倾的天仙,

我自觉闻嗅到你赤血的芳香,

炽热黯光里的夕阳绚烂无比。

夜色逐渐变浓,凝成一道厚墙,

黯里我的眼光寻索着你的双眸,

渴饮你的气息,啊,甘露,啊,毒汁!

你的脚倦憩在我紧握的手里,

夜色逐渐变浓,凝成一道厚墙。

我有追叙那欢乐时刻的才能,

我的过去卷伏在你的双膝前。

无需到他处去寻觅你的美质,

它在你的肉体上,也在你的柔情里!

我有追叙那欢乐时刻的才能。

啊,誓言,啊,芳香,啊,无尽的热吻!

它们将无底的深渊中再生么?

宛若那些在大海底浸浴过的

回春之阳,它们再度飞升晴空……

啊,誓言,啊,芳香,啊,无尽的热吻!

评析:

十九世纪中的法国是一个诞生了众多诗歌作者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有着众多的诗歌纷出于法国的诗歌圣坛。波特莱尔就是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夕阳中登上诗坛的,他以一种狂热的崇拜和一种异想天开的想法“在歌唱着精神和感官的热狂”《感应》。他曾崇拜过雨果、拜伦、雪莱、阿蒂耶这些法国的浪漫主义诗歌大师,可是波特莱尔却并不让前人的脚步困缚着他,相反他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以荒诞怪异而闻名的道路,开辟了一条通向诗歌大门的新生之路。

波特莱尔生于1821年,《凉台》是波特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第一章《忧郁和理想》中的第一首,在于1867年首次发表于法国之时,波特莱尔的《恶之花》立遭横祸。法国的大报《费加罗报》首先发难,指责作者有伤风化,作风败俗,亵渎宗教。可是在那些激进派的诗人眼中波特莱尔却是一个法国现代派诗歌创始人、象征派的先驱者,他的《恶之花》初版面世的时期雨果大师就盛赞“你的《恶之花》光辉耀目,仿佛星辰……”

波特莱尔曾写过许多歌咏女性的诗作,而《凉台》则是他的众多篇录中较为出色的一篇,他以一种意境超俗、诗风优美、用词荒异的笔风描写着他笔下的人生还有他笔下的女人,“你啊,我的欢娱,你啊,我的苦差!”。诗人笔下的这个女人是一个叫冉娜·杜瓦尔的小剧场演员,她是个黑白混血儿,诗人在于她相识后共同生活了二十年,关系甚为亲密,诗人既是为了她而作了此诗。

诗人在满篇中用一种痛苦和甜蜜的笔调描写了他对那女子的热爱和迷恋,诗人甜蜜地说:“有朝一日你会记得爱的抚摸。”可是诗人却又清醒地知道这个甜蜜早已经随着时光而慢慢走远,他继而又痛苦地说:“记得内室的静和黄昏和绮丽。”他清楚的明白这个回忆早已经随着冉娜的远走而化为了灰烬,“回忆中的乳娘,情人中的情人。”诗人缅回旧爱,希望那份爱能够重新回到他那渴望着爱情的心中,他用诗的笔调表达了一种对思恋和希望、痛苦和甜蜜的歌颂。诗人热情的赞颂着女性,赞颂着他笔下那个让他深深爱着的完美的女性。“俯身向你,你,令我心倾的天仙,我自觉闻嗅到你赤血的芳香,炽热黯光里的夕阳绚烂无比。”诗人难以自禁地描述着在一个黄昏的傍晚,他们在一个“沉浸玫瑰色烟雾中”的“凉台”上“低诉那样隽永的话语”而“黄昏给大城的煤火照得通红。”

诗人在搜寻着那份旧爱,诗人在一个“夜色逐渐浓”而那远处的“夕阳绚烂无比”的黄昏的夜中,他跪在他心中的女神冉娜的面前,缠绵地向她诉说着“隽永的话语”。那些爱的抚摸,诱人的话语,心灵的接触,醉人的双眸,还有那迷人的夜色都在诱惑着诗人那颗充满着爱情的心,可是在他的心中唯一能激发诗人灵性的却是“令我倾心的天仙”。“天仙”的话恰似着“甘露”令人心醉神迷,甜美无比;可是“天仙”的话却也恰似“毒汁”饮来让人如鸩止渴却不愿去解开。

诗人希望自己的过去能够被追叙,他在诉说着那令人销魂的爱抚还有那令人神醉的情爱,在那不永不停止的爱的情话还有那耳鬓厮磨,在那个令人羡慕着的爱的港口中他深深地沉醉在这个港口中不愿离开。他希望这一切不仅仅只一个美梦而且更希望它能够于某一天实现与诗人的面前,“啊,誓言,啊,芳香,啊,无尽的热吻!”诗人抱着那满腔的热情希望这些以前的海誓山盟不仅只是再次停留在诗人的心中而希望它能够“它们将从无底的深渊中再生么?”他更希望这些情爱能“宛若那些在大海底浸浴过的回春之阳”,在那如浴过海水洗浴过的太阳一样更为美好,希望那醉人的“芳香”能如蜜如糖一般地长驻于自己心田中。

附录3:

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特梭利

1870年8月31日,玛莉亚·蒙特梭利生于意大利的安科纳省,父亲是一位思想保守的军人。她13岁时进入工科学校工科组就读(当时极少有女孩子进入工科组)──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是日后她认为发展“数学心智”是“培养抽象思考能力最好途径”的思想来源。20岁自达文奇工科大学毕业,在学期间修习自然科学及现代语言──为后来她发展语文及自然科学教学方法,植下了良好的学识根底。

蒙特梭利虽以她的才华和斗志,突破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束缚,廿六岁就以最优异的成绩,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名震全国;却仍然无法改变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成见,只能在罗马大学精神病诊所担任助理医师。开始研究智障儿童的治疗及教育问题,1906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罗马优良建筑公会的支持下,为她带来了研究和验证提升世界正常儿童智力的机会:

1907年1月6日,第一所“儿童之家”在罗马的贫民窟桑罗伦多区正式开幕,三个月后第二所蒙特梭利“儿童之家”相继设立。蒙氏就在这里,又为这些心智良好的儿童,用心研制了能够促进心智发展的种种教具,来提升人类的智慧,发掘无穷的潜能;也在这里的观察中体会出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产生了举世闻名的蒙特梭利教学法。1912年蒙特梭利前往美国,受到爱迪生等名人的欢迎,她的教育法在旧金山博览会中的展示得到了大会唯一的两面金牌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特梭利虽被迫离开她的祖国到了印度,但她的“儿童之家”和师资训练单位,在战后却迅速传遍了世界各地。

1952年5月6日逝世于荷兰的努特维克,享年八十二岁。她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一生为了儿童,为了人类精神的复兴及人类的发展,奉献了她所有的智慧与一生。

附录4:

英、法、俄协约国形成

三国协约是1907年英、法、俄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对抗三国同盟而结成的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19世纪70年代初,“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各国列强在欧洲大陆和全世界从事争霸和瓜分领土的斗争,战争危机不断出现。

为了对付俄国在巴尔干的扩张,也为了孤立法国,1879年10月,德奥两国在维也纳缔结了秘密军事条约——《德奥同盟条约》。意大利企图依靠德国,对抗法国,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同德、奥两国签订了《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果一个缔约国受到两国或两国以上国家攻击,其他缔约国应该予以支援。三国同盟的建立,表明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

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俄法两国接近。1893年,两国签订《俄法协约》。协约规定:如果法国遭到意大利的进攻,或俄国遇到德国和奥匈攻击,对方应以全力支援。到19世纪90年代,在欧洲已初步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为了对付主要敌人德国,英国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迫切地寻找同盟者,并同法国接近。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协约规定:法国承认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特权。两国也调整了在纽芬兰海岸、冈比亚、尼日尔、暹罗(泰国)、马达加斯加(马尔加什)和新赫布里底斯群岛的矛盾。

德奥两国在巴尔干的扩张威胁着俄国的利益,三B铁路一旦筑成,德国将成为土耳其和黑海海峡的主人,俄国出入海峡将受到德国的限制。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以后,俄国在财政上更加依赖英法。英俄两国的矛盾也因俄国力量的减弱和英德矛盾的激化而缓和下来。在这种情况下英俄都感到有必要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德国。1907年8月31日,英俄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争夺殖民地上的矛盾。协约规定:把伊朗分为三部分,北部属俄国势力范围,东南部属英国势力范围,中部划为“缓冲区”;俄国承认阿富汗为英国的附属国。《英俄协约》还涉及中国的领土西藏,规定双方“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英俄两个帝国主义都垂涎西藏,但都无力压倒对方,只得妥协。

《英俄协约》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军事同盟义务,甚至还打着“维护和平”的幌子,但实际上也是为了加强掠夺殖民地和准备帝国主义战争而签订的。

在《俄法协约》和《英法协约》的基础上,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和三国同盟对抗的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英、法、俄三国协约的最后形成。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形成以后,国际关系日益紧张,局部战争接连发生,终于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附录5:

作家蒋光慈



蒋光慈

蒋光慈(1901~1931)原名蒋如恒,又名蒋光赤,字号侠僧。安徽金寨人。7岁发蒙,14岁入河南固始志成小学,17岁即1917年入芜湖省立第五中学。五四运动后,主编校刊《自由花》,积极领导芜湖地区学生运动,为芜湖学生联合会副会长。

1920年,经陈独秀介绍,至上海参加社会青年团。1921年5月至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秋归国后至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任教,与沈泽民等组织春雷文学社。1925年1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新梦》。2月,参加创造社。4月,至北京参加中共北方区执委会工作。11月仍反上海大学任教。1926年,中篇小说《少年飘泊者》问世,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1927年11月,反映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中篇小说《短裤党》出版,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最初成果之一。1928年,与孟超、钱杏邨等人成立革命文学团体太阳社,主编《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海风周报》等文学刊物。在《太阳月刊》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关于革命文学》,曾引起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的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929年4月,出版长篇小说《丽莎的哀怨》,因书中流露出同情白俄贵族妇女,渲染不健康的情绪,曾受到左翼文艺界的尖锐批评。1929年11月因病赴日疗养期间,主持成立太阳社东京支部,在坚持文学创作的同时,写了不少文学论文。回国后与鲁迅、柔石、冯雪峰等人组成中国左翼联盟筹备小组。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选为候补常务委员。11月,长篇小说《咆哮了的土地》完稿,作品反映了1927年大革命前后农村中尖锐的阶级斗争,是作者最成熟的一部作品。不久,因对当时党内立三路线的“左”倾冒险主义不满,自动要求退党。

1931年4月,肺病加剧。8月31日病逝于上海同仁医院。

蒋光慈的作品和要是小说,有.《少年漂泊者》、《短裤党》、《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丽莎的哀怨》及代表作、长篇小说《咆哮了的土地》后又改名《田野的风》等。

蒋光慈早期的创作,都是与其自身的生活同步的:

1925年,“五卅”后,他写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通过少年汪中的流浪经历,展现了“五四”到“五卅”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该作品激励了很多年轻的有志爱国青年投入到革命斗争之中,在当时反响很大。1927年四月,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失败不久,他完成了《短裤党》,较早的描写了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人和先进工人。大革命失败后,又写了《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迅速反映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变化,为他们指出了正确的应走的道路。

作品《咆哮的土地》是他的代表作,艺术成就上有很大突破,由过去主观、空洞的感情宣泄,到客观细致的描画,生活的现实感大大增强,长篇结构也独具匠心。对于蒋光慈来说,是个不小的突破,是“革命现实主义”对“革命浪漫蒂克”的一次攻克,假若不是蒋光慈的早逝,或许是一次转机,更能为革命文学提供出成功的力作来。

附录6:

美国通过《中立法案》

1935年,德国公开违反《凡尔赛和约》关于限制德国武装的军事条款,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积极扩军备战。同时,意大利在非洲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英、法为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对德、意侵略采取不干涉政策,美国也实行中立政策。1935年8月31日,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通过了《中立法》。法案规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然后,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中立法的通过,从法律上把美国基本的欧洲政策固定下来,对当时欧洲的绥靖主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附录7:

华沙起义



华沙起义

1944年8月31日,波兰人民在苏联和波兰流亡政府的支持鼓励下,在华沙起义,反对德国统治。

当苏军向华沙进军时,波兰秘密部队的首领便警告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说,苏联将是一个新的压迫者。博尔·科莫罗夫斯基认为在卢布林组成的委员会是莫斯科的傀儡。这位将军还希望这场抗击纳粹的运动应该由波兰人而不是苏联来领导。波兰流亡政府对此观点表示赞同。

几乎与此同时,由莫斯科和卢布林委员会联合创办的一家电台号召波兰人民:“华沙的公民们,拿起武器;一百万波兰人要成为一百万战士。”于是,华沙人起来反抗了,可是竟无人援助他们。

斯大林显然对波兰共产党人与波兰流亡政府并肩作战感到愤怒。他拒绝帮助波兰,也不做任何解释。罗斯福总统也不提供援助,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想与斯大林关系破裂,一方面是因为如果他这样做的话,苏联领导会停止给大批的美国飞机提供燃料。

英勇的波兰反抗者几乎是孤立无援,弹尽粮绝,最终失败。

附录8:

马来亚联合邦独立

徐焰



8月31日独立日庆典上的士兵方阵

1957年8月31日是马来西亚从英国统治下独立的日子,因此8月31日也是马来西亚的国庆节,提起马来西亚,其实60年代以前的中国人,只知道有一个马来亚,怎么变成马来西亚了?若是仔细讲起来,这个国家是由原来马来亚为核心,再加上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沙巴等地合并起来组成一个国家。

马来半岛在地理上特别重要,因为它直接控制的连接南中国海同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和西方殖民者向东发展,都要经过这个战略要地,从16世纪开始,马来半岛就相继遭受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占领,1786年英国又入侵当地,到19世纪末完全把马来半岛和北加里曼丹变成了英国殖民地,英国还控制当地的资源,锡和橡胶的出口收入大都落到市民政府里。

有压迫就有反抗,马来亚当地在20世纪就出现争取独立的运用,1930马来亚共产党成立,它的骨干大都是广州起义和海陆风斗争失败之后,流落到那里原来的广东籍的中共党员,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英国军队卷土重来,又占领的马来亚,镇压马共领导的抗日军,抗战结束之后已经转入合法斗争的马共,于1949年重新拿起武器建立了马来亚人民解放军,不过马共解放军以华人为主体,占当地人口大多数是穆斯林居民,这使得这个马共游击队缺乏群众基础,马共坚持斗争将近40年,至80年代末同政府达成协议,放下武器走出山林,以自由公民的身份回归社会。

二战结束之后,全球掀起独立运动,马来亚当地上层穆斯林也向英国要求独立,这个时候大英帝国气息奄奄了,无法维持全球范围的殖民统治,1948年2月英国同意建立马来亚联合邦,但由英王委托高级官员掌握,到了1955年英国被迫宣布,马来亚实行部分自治,1957年8月31日英国同意马来亚联合营在英联邦的范围内独立,不过英国在当地仍然有军事基地,进入60年代以后英国在远东再次收缩,就决定把它在马来亚和北加里曼丹原来殖民地合并成一个国家,1963年7月9日,英国、马来亚、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在伦敦签署了一个关于成立马来西亚的协定,同年9月16日马来西亚宣告成立,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单独成立的新加坡共和国。

马来西亚成立之后,起初由于马共的问题同中国出现过对立,后来因中国的对外政策改变,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选择,中马两国于1974年5月正式建交,马来西亚由于资源丰富,又注重发展经济,如今已经成为东盟国家中人均收入最高比较发达的国家,中国同马来西亚虽然有一些争议,但还是以发展关系为主,对于历史上的一些问题,人们回首可以引发许多感慨,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向前看。

附录9:

北京工人体育场



北京工人体育场

规模巨大、设备完善的北京工人体育场,于1959年8月31日在北京东郊建成。它是50年代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

北京工人体育场是我国最大的一座综合性体育场,占地35公顷,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它的中心运动场能容纳8万观众,这个数字在当时相当于北京各体育场(馆)的看台容纳观众人数的总和。北京工人体育场建成一个多月以后,1959年10月13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这里举行。作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它曾经承办过许多国际国内的大型体育比赛。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它作为主会场和足球决赛场,已被载入亚运史册。

为了适应第十一届亚运会比赛的需要,从1986年起,政府对北京“工人体育场”进行了历时3年的大规模改建。在正门北大门,一组意气风发的运动员雕塑群像迎面矗立。广场两侧建有国旗区,40根高达12米的旗杆围成一个圆形。乳白色的体育场外墙采用现代化新型雕塑喷涂工艺装饰,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门窗点缀其间,庄重典雅。体育场中央是绿草覆盖着的足球场。8条400米长的红色塑胶跑道环绕一周。四面看台上是红、绿、蓝、黄、棕5色玻璃钢座椅,色彩明丽夺目,看台上方覆盖着大罩棚,其中东西罩棚挑梁悬空向内延伸至18米,上面安装了352个高压铸铝金属卤化物灯,夜晚比赛时灯光全部开启,场内亮如白昼。场内音响设备均匀地悬挂在罩棚下,声音清晰、柔和、悦耳。主席台用平山红大理石装饰,两侧有50间观察室,室内装有现代化通讯设备,记者可以从这里向世界各地传递比赛信息。在体育场南端的看台上,有亚洲最大的电子显示装置,它的长度为44米,高度是11米。彩色大屏幕的显示面积是98平方米,能从不同角度,显示运动场上的角逐情景,为观众选择最佳画面和特写镜头。改建后的北京工人体育场,成为我国具有国际水准的体育比赛场地。

附录10:

法国立体主义画家乔治·勃拉克



乔治·勃拉克

勃拉克1882年5月13日生于塞纳河畔的阿让特伊,1963年8月31日卒于巴黎。他的影响实际上并不比毕加索小。他与毕加索同为立体主义运动的创始者,并且,“立体主义”这一名称还是由他的作品而来。另外,立体主义运动中有多项创新也皆是由他作出,例如,将字母及数字引入绘画、采用拼贴的手段,等等。勃拉克的作品多数为静物画和风景画,画风简洁单纯,严谨而统一。“他比所有其他的立体派画家更多地带来不可缩减的具体和一针见血的分析,带来少有的和谐色彩和他的任何同伴都无能为力的典雅流畅的线条。1907年,他与毕加索相识,深为其作品《亚维农的少女》所倾倒,两人遂成为至交,共同筹划起立体主义运动。·勃拉克和毕加索在分析立体主义时期所作的作品,风格非常接近,以致于摆在一起难辨孰人所为。这在艺术史上是极其少见的现象。两人不仅画法相同,而且所选题材也十分相似。他们都偏爱画乐器。勃拉克在画中对于物象的分解,要比毕加索更加极端。他多数是在静物画中进行这种分析形体的实验。这也许是因为静物画对他说来较少约束之故。

1908年,勃拉克来到埃斯塔克。那儿是塞尚晚期曾画出许多风景画的地方。在那里,勃拉克开始通过风景画来探索自然外貌背后的几何形式。其《埃斯塔克的房子》,便是当时的一件典型作品。在这幅画中,房子和树木皆被简化为几何形。这种表现手法显然来源于塞尚。塞尚把大自然的各种形体归纳为圆柱体、锥体和球体,勃拉克则更加进一步地追求这种对自然物象的几何化表现。他以独特的方法压缩画面的空间深度,使画中的房子看起来好似压偏了的纸盒,而介于平面与立体的效果之间。景物在画中的排列并非前后叠加,而是自上而下地推展,这样,使一些物象一直达到画面的顶端。画中的所有景物,无论是最深远的还是最前景的,都以同样的清晰度展现于画面。由于勃拉克作此画的那个阶段,画风明显流露出塞尚的影响,

因而,这一阶段又被称作“塞尚式立体主义时期”。

勃拉克的拼贴画创作,是从1912年开始的。他试图通过一系列拼贴而成的抽象图形,来强化画面的构成效果。他的制作过程越来越简洁、大胆,作品的效果也愈加直接、明了。他从抽象起步,再慢慢地转向具象,在交迭的抽象图形中寻找他的主题。他的拼贴,除了采用纸片外,很少采用其他材料。这种往往被人们视为不具有艺术品质的材料,却给勃拉克的“建筑性绘画”创作,带来极大的便捷。

勃拉克作于1913年的《单簧管》,是他的拼贴代表作。他以木纹纸、报纸及有色纸,在画面的中央拼贴出一组简洁的形状,并以铅笔在这组形状的周围勾画出线条和阴影。在这里,客观的物象与主观创造的成分相互融合,从而产生一种虽使人意外却又令人信服的造型价值和亲切感。在这个朴素而严谨的画面结构中,每一视觉要素,无论是不同的纸片还是轻淡勾画的线条,都成为一种符号。那些线条使剪贴的图形获得某种依托和含义,甚至还能让人从中感悟到某种精神内涵。通过拼贴,艺术家将一些似已被人忘却的表现因素,尤其是对材料及色彩的审美感受,向观者昭示。这显然与分析立体主义的风格大异其趣。第一次世界大战勃拉克应征入伍,战后继续作画。后来逐渐脱离了早期立体主义的刻板式,几何语言经修改变更为比较自由和轻描淡写的形式,色彩朴素而又协调,画面上适度折衷自然主义的情趣,平静和谐而优美,构成一种新的艺术境界。

勃拉克也是一位雕塑家、插图家和舞台设计家。他的绘画有装饰趣味。1952~1953年为卢佛尔宫伊特洛里亚厅设计的天顶画,很有诗意。勃拉克对20世纪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毕加索把他和詹姆斯·乔伊斯并列,称他们是当代“两个最费人猜疑却又人人都能了解的人”。

法国画家勃拉克是一位智慧型的画家。他稳重而精练的绘画作品,非常耐人寻味。美术评论家史达尼斯-佛梅曾说:“什么是绘画?用勃拉克的艺术来回答最贴切,他画中的方寸世界,就足以阐释绘画的本质。”所以他被称誉为最像画家的画家。



带有塞尚画风的勃拉克绘画



勃拉克作品



被毕加索收藏的勃拉克作品

附录11:

联合国宪章修正案生效

联合国成立以后,随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一系列新独立的国家相继出现,联合国会员国日益增多,修改宪章已提到自1956年历届联大的议程上来。1956年至1957年第11届联大会议收到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和西班牙的建议,要求修改宪章有关条款,以便扩大安全理事会与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成员,增加安理会作出决定所需要的票数。直至1961年的历届联大会议上,关于修改宪章以增加安理会和经社理事会席位的建议,屡次被亚非拉国家提出,但遭到大国的反对。1963年第18届联大终于首次通过对宪章第23、27、61条的修正。修正案于1965年8月31日正式生效。根据修正案,安理会理事国的席位总额从11个增加到15个;安理会关于程序事项及其他一切事项的决议所需要的票数以7票增至9票。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理事国席位从18个增加到27个,经社理事会每年选举的理事国也相应地从6个增至9个,任期3年不变。决议还规定关于增选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地域上公匀分配的原则。上述修正案反映了亚非拉国家要求扩大它们在联合国主要机构的席位的愿望,使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和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附录12:

苏联作家爱伦堡

爱伦堡,1891年生于基辅犹太工程师家庭。1907年在莫斯科上中学时,因参加布尔什维克地下组织活动被开除。次年被捕,保释出狱后流亡巴黎。文学生涯从写诗开始,诗集有《我活着》(1911)和《前夜》(1922)等。1915~1916年任莫斯科《俄国晨报》驻法德前线记者,1917年返回俄国。1921年起,作为苏联记者常驻国外,其间创作的小说有《胡里奥·胡列尼任及其学生的奇遇记》(1922)和《十三个烟袋》(1923)等。30年代初返国,创作了长篇小说《第二天》(1933)和《一气干到底》(1935),叙述社会主义建设年代新人成长的故事。1936~1939年任《消息报》驻西班牙记者。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1941,曾获斯大林奖金)、《暴风雨》(1946~1947)和《巨浪》(1951~1952),描绘了从1935~1951年二次大战前后欧洲和苏联的广阔历史画面。中篇小说《解冻》(1954~1956),写了一位“典型的官僚主义者”保守、自私,最后终于被撤职,作品引起激烈争论。从此不再写小说,埋头文艺评论及回忆录。1961~1965年陆续发表长篇回忆录《人、岁月、生活》6卷。1987年《星火》杂志发表了未曾面世的第7卷的新章节。

爱伦堡1967年8月31日逝世。享年76岁。

附录13:

英国王妃戴安娜



戴安娜

1997年8月31日凌晨,年仅36岁的英国王妃戴安娜,为摆脱摄影记者的纠缠,在巴黎塞纳河畔遇车祸身亡。这位自嫁入王室后牵动世人目光16载的女性,悲剧性地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

1997年8月30日下午,刚结束地中海之旅的戴安娜和其男友多迪·阿勒·法耶兹抵达巴黎,当他们搭坐的私人飞机在市郊布尔热降落时,消息灵通的媒体早已追踪到两人的足迹。这是热恋中的戴安娜和多迪结伴出游的最后一晚,周日一早,她就要返回伦敦与两个儿子重聚。

16时30分,两位情人来到由多迪父亲经营的著名的里茨饭店,所有的警卫服务人员接到通知:不能走漏一点风声;精细的饭店主管还准备了几辆同样型号和外形的奔驰车,以避开媒体的视线。但还是有20多名摄影记者闻风守候在饭店外。

时近午夜,两个人决定去塞纳河对岸多迪的一栋私人别墅。两个月前才荣升里茨保安负责人职务的亨利,被选中护送饭店主人之子及戴安娜。为引开记者,多迪的专职司机首先开车离开了饭店。其它几辆“饵车”也随之离去。

31日零时5分,4人坐上饭店租来的一辆黑色280S型奔驰车。司机的旁边坐着王妃的贴身警卫,后排座上是多迪和戴安娜,两人都没系安全带。他们疾驶而去,试图甩掉媒体的尾随。但是仍有十余名记者骑着摩托跟在他们的车后。车子沿塞纳河朝西行驶,开到埃菲尔铁塔附近的阿尔玛桥地下通道时,超过180公里时速的轿车突然失控,撞在隧道中央的第13根分界水泥柱上,打个360度的转,再撞到右侧墙壁上。司机和多迪当场命赴黄泉,戴安娜和警卫重伤。接到报警的救护人员几分钟后赶到,锯开车顶的钢板,从撞烂的车中救出王妃,送往医院抢救。由于胸腔大出血,送到医院时,她的心跳已经停止。医生紧急切开胸腔,缝合破裂的左肺静脉,并为她做体外起搏近两个小时,但仍回生乏术。清晨4时,医生确认戴安娜死亡。5时44分,法国内政部长亲自公布戴安娜的死讯。他在说明车祸原因时指出,当时有几名骑摩托车的摄影记者对戴安娜的座车穷追不舍。另外,据事后调查,这天晚上,开车的亨利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大超过规定的指标。

根据目击者口述,车祸发生后,几名追踪的记者不是抓紧时间抢救,而是埋头拍摄事故现场。他们将镜头瞄准遇难者,在距流血的人体仅几厘米处拍摄。有的记者甚至推搡辱骂前来救助的群众,就连最先赶到现场救护的警察也受到他们的阻拦。一名记者还振振有词地说,“对于鲜血早司空见惯了”,让警察不要“妨碍他们工作”。有几个摄影记者在惨案发生后,迅速携胶片离开了现场,警方只拘捕到7人,为几大知名摄影新闻社的自由投稿人。

戴安娜遇难的消息,由法国驻英国大使通过女王的私人秘书转告王室。正在苏格兰巴尔莫拉尔皇家寓所休假的查尔斯王子,把正在熟睡中的两个爱子叫醒,将噩耗告诉了他们。

这场震动世界的车祸,为戴安娜传奇曲折的一生匆匆画上了句号。这位富有悲剧性格的王妃,一生都在寻求真爱,但命运并没有厚待她。

查尔斯是戴安娜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她爱慕他,也渴望得到他的爱,但她同丈夫在年龄、教育和学识思想上的差距,构筑了两人间永难弥合的鸿沟。她与拘泥传统和清规的上流生活格格不入,入宫后出现严重的不适应症。尝试融入宫廷体系不成的戴安娜孤立无助,精神抑郁,她曾5度企图以“自杀”唤起丈夫和王室的注意。哈里出生后,戴安娜通过友人透露了她的婚姻琴瑟失和的信息和她在上流社会的挫折、寂寞与挣扎。王储夫妇间越来越形同陌路,终于在1992年宣布分居。

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她的婚姻走到了尽头。1996年7月,法院3分钟的判决,宣告了这桩长达15年的婚姻的结束。8月28日,离婚正式生效。获得2500万美元补偿的戴安娜,失去了王室地位,只留下“威尔士王妃”的名份与查尔斯共享对两位小王子的监护权。

离婚后的一年中,她意外地辞去了在93家慈善机构的职务,集中精力只担任6个慈善机构的领导或赞助人。她先后出访澳、美、意等国,参加各种慈善活动。当英国媒体津津乐道她的私生活时,戴安娜却作为红十字会的代表,飞赴安哥拉和波斯尼亚访问,为国际禁止地雷运动做宣传。今年初,她拿出近80件名家设计的礼服在纽约拍卖,所得的上千万美元全部捐给抗艾滋病和抗癌协会。她的热情和对社会疾苦的深切关怀,不但为她个人博取了众多友谊和同情,赢得了“和平王妃”的尊称,也在感情方面拉近了王室与民众的距离,促使王室在步入新世纪之时重新思考和调整其形象。

尽管戴安娜在公开场合获得了不少掌声和欢呼,但她仍是一个寂寞、不快乐的王妃。除了两个儿子,她结识的几个男子都令她失望。她“爱恋”过的骑术教练休伊特上尉向媒体高价出卖他们的恋情;她与艺术品商人霍尔和橄榄球运动员卡林的感情,也注定不会有结果。

百万富翁多迪是她生前最后一个恋人。多迪出身埃及豪门,是英国名牌商店哈罗德老板穆罕默德阿勒·法耶兹之子,好莱坞制片人。他年方不惑,外貌英俊,喜好结交名媛贵妇。从1985年起,他的父亲就受到英国当局调查,后两次申请英国籍被拒,他愤而揭发保守党议员受贿,导致3位高官下台,英国政界视之为眼中钉。

穆罕默德同戴安娜的父亲私交很深,后者在临终前托付他照顾女儿。戴安娜与多迪相识多年,但恋情始于今年7月。戴安娜应穆罕默德之邀,携子到法国南方度假时,与多迪双双堕入热恋。在感情道路上跌跌撞撞的戴安娜,离婚后一直想重建新生活,在穆罕默德的鼓励下,她和多迪的关系进展神速,据说已到论及婚嫁的地步。据报道,戴安娜期待早日定婚,并得到两个儿子的祝福和支持,伊丽莎白女王私下也同意她嫁给多迪。8月10日,英国小报将两人在豪华游艇上拥吻的照片公诸于世。戴安娜也主动向新闻记者宣布,她很快就会公布有关她未来前途的消息,这项计划会让许多人吃惊。对不幸的威尔士王妃能谱出新的恋曲,英国一般民众均表欣慰。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段恋曲竟如此短促。

戴安娜的生前好友、著名的流行音乐歌唱家埃尔顿在戴安娜遇难后改写了一首歌:《风中之烛》,它表达了人们的真实情感。

《风中之烛》

埃尔顿

别了,英格兰的玫瑰,

你魂魄在天国飞扬,

身后是一个国度的迷惘,

我们如此思念,

思念你情感的翅膀。

你永在我们心中,

你是天成的女神;

哪里有破碎的生活,

哪里就有你心灵的呼唤;

你对苦难者轻声软语,

现在,你魂归天国,

你名字写在长天,

像群星一样闪烁!

对我来说,

你有过充实的生活,

如风中烛火那样,
历史上的今天(8月31日) 历史上的今天8月15日

不随风雨泯灭,

不随黄昏褪色;

沿着英格兰逶迤的绿色山岗,

处处有你的足迹散落。

如今蜡烛成灰,

可不尽的是你的传说。

我们失却了爱。

没有你的笑,

时空都变得寂寥;

为了祖国美好的后代,

我们把你的火炬接过;

强压泪水,

泪水还是流出了眼窝;

现实让我们热泪纵流,

语言无法形容,

你曾带给我们的巨大欢乐。

附录14:

《粟裕传》出版



粟裕与夫人楚青

2000年8月31日,《粟裕传》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张万年在讲话中代表中央军委对《粟裕传》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粟裕同志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和新中国国防,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不朽的丰碑和宝贵的遗产。

张万年深情地回顾了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军事家粟裕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他说,粟裕同志青年时代即投身革命。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南昌起义,随朱德、陈毅转战到井冈山,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创建和五次反“围剿”,在革命战争实践中,逐渐锻炼成长为红军优秀高级指挥员。抗日战争时期,粟裕同志带领部队挺进华中敌后,转战苏浙皖等地,积极打击日伪顽,建立了苏南、苏中等根据地,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在毛主席的直接领导与指挥下,粟裕同志奉命肩负华东野战军战役指挥之责,协助陈毅同志转战华东,逐鹿中原,出色指挥了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等战役。战略决战阶段,他在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决胜淮海,挥师渡江,随后又率部对国民党军实施战略追击,解放了华东地区及沿海众多岛屿。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同志先后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和总参谋长,他从军队和国家实际情况及国际环境出发,向中央军委提出了许多重大建议,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后,他调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在“文革”中,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协助周恩来总理,分管国防工业、铁路、交通和邮电等,做了大量工作,并保护了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

张万年说,粟裕同志戎马一生,出奇制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作战指挥艺术,指挥部队打了一系列的大仗、恶仗,创造了许多光辉范例。他善于洞察战争全局,富有军事战略家的远见卓识。他潜心研究军事理论,丰富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为我军战略方针的调整和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张万年说,粟裕同志在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我们要学习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原则;学习他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坚韧不拔、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以大局为重,自觉维护革命团结,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当前,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正处在重要的历史时期,我们尤其要学习粟裕同志对待战争问题的科学态度和方法,着眼于战争的特点和发展,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科学理论。

张万年最后说,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江主席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优良传统,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军事科学院政委温宗仁等在会上发了言。刘华清、钱正英、张劲夫、彭冲、谷牧、张震、洪学智、邓力群、张廷发等同志出席。

解放军四总部、驻京各大单位、武警部队以及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新闻出版署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在京部队老同志代表、有关专家学者,粟裕同志家属及生前友好也参加了座谈会。(人民网)

粟裕及夫人楚青的抒怀诗

粟裕夫人楚青曾写诗一首,以寄托和粟裕共同战斗、生活四十多年的深情。诗如下:

遣怀

时晴时雨正清明,万里送君伴君行。

宽慰似见忠魂笑,遣怀珍惜战友情。

唯思跃马挥鞭日,但忆疆场捷报频。

东南此刻花似锦,堪慰英灵一片心。

粟裕将军在逝世前五年,曾写诗一首,对自己辉煌军事生涯以及一个高尚的职业军人人生的一个总结。诗如下:

抒怀

半世生涯戎马间, 一生系得几危安。

沙场百战谈笑过, 际遇数番历辛艰。

松苍敢向云争立, 草劲何惧疾风寒。

生死沉浮寻常事, 乐将宏愿付青山。

(注:此诗在粟裕将军逝世后十年,正式发表在《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上。)

附录15:

首艘30万吨超大型油轮诞生记

张力 田小川



巨轮雄姿

也许不少国人并不知道,中国大约在7年前已成为世界造船总量第三的造船大国。今年(2002)8月31日晚8时,大连新船重工为伊朗船东建造的第一条30万吨VLCC油轮正式签字交船。

VLCC是英文Very Large Crude Oil Carrier的缩写,意为超大型油轮,一般是指载重量20~30万吨的运油船。仅从国内的需求看,2000年我国进口石油为7000万吨,以从中东运石油到我国为例,按航程一艘30万吨VLCC一年大约可以跑7个航次,去年进口的石油大约需要33艘30万吨的VLCC;假如换成1万吨的油轮,航次不变,则需要1000艘之多。

来到位于大连港的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原大连造船新厂)之前,记者怎么也想象不出一条30万吨的油轮究竟有多大。只是曾经听说过,号称“巨无霸”的全球最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尼米兹”级满载排水量是10万吨。

当置身于巨大的厂区,不由得感到自身的渺小。我首先看到一条正在建造的大船,心想这一定就是此行要目睹的VLCC油轮了。坐在吊臂上给船身涂防腐漆的工人们也显得很渺小,船的吃水线就足有十几米。船身上英文书写的“中国海运集团”的大字告诉人们,它还不是为伊朗建造的VLCC。船厂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中国第一条能够运载5618个标准集装箱的巨轮,即将于9月中旬下水,它同样是我们造船业的骄傲。”

记者走近一座白色的龙门吊,它也是中国之最:跨度达110米,高90米,可一次起重900吨。在它的下面,就是被誉为“神州第一坞”的30万吨船坞,其尺寸是:长365米、宽80米、深30米;不久之后,它还将再延长175米。船坞上正在分段组装的船体,就是中国承接的5条VLCC中的第三艘,此刻刚好可以看到它的双壳油舱的横断面,钢板很厚。紧邻它旁边的码头上则停靠着即将试航的第二艘VLCC“IRAN DAYLAM”号,当我仰视这艘巨轮时,恰巧有一架客机从不远处飞过,相比之下,那架飞机就像一个小玩具。

而第一艘VLCC“IRAN DELVAR”(伊朗德尔瓦)号已经不在这里了,它刚刚在几天前的8月31日交付给了船东。第二天,也就是9月1日清晨5点,这艘已经变换了国籍的巨轮悄然驶离生养它的大连港,驶往首航目的地新加坡。它的众多设计制造者们甚至没能来得及再目送它一眼。

雷达屏上出现一个没有过的岛屿

今年(2002)6月,黄海之滨,一艘近海货轮忽然在它的雷达屏幕上发现一个海图上没有过的岛屿,让航海多年的船长大吃一惊,连忙与总部联系,怀疑是不是走错了航向。在没有得到答复的时候,又过了几分钟,“岛屿”上忽然灯光骤亮,船员们这才惊讶地发现那竟是一条巨大的轮船!而他们并不知道这就是中国人建造的第一条VLCC。

VLCC油轮自1966年诞生以来,全球的保有量已达435艘。而其中船龄超过20年的160艘将被替换,总造价将达120亿美元,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巨大市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者。实际上,有关VLCC的预研早在国家“八五”计划期间就已经开始,并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5年1月,大连造船新厂30万吨船坞建成,从而具备了建造VLCC的基本条件,中国造船业自此步入VLCC油轮的国际市场竞争。可以说,大连新船重工是先挖好了“渠”,然后就等着引水了。

在大连新船重工承接建造VLCC之前,超大型油轮的设计建造几乎全部被日本、韩国所垄断,而已经位列世界第三造船大国的中国在这方面的业绩还是零。

1999年8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个由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亲自参加的签字仪式在这里举行。大连新船重工在与国外多家大公司的较量中终于占得先机,一举拿下为伊朗国家油船公司建造5条30万吨超大型油轮(VLCC)的合同,创下了中国造船业一次接单150万吨、合同金额3.7亿美元的历史纪录。

排水量是“尼米兹”级航母的3倍

VLCC合同的承接和签订来之不易,中国专家组几番前往德黑兰,伊朗方面一次就拿出92条意见,并且限时中方在一天之内就要全部满足。

达成初步意向后,伊方又派人来大连实地考察。最终,中方周密细致的工作折服了他们。临行前他们说了三个“没想到”:没想到中国有这么一个现代化的船厂,没想到新船重工有这样一批工程技术和商务谈判人员,没想到中国有大连这么一座美丽的城市。

要把一纸合同变成一条超大型油轮就更难了,不但要赢得船东的认可,还要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

2000年8月18日,5条VLCC中的一号船正式开工。伊朗方面不断提出严格得过于苛刻的技术性能要求,诸如船体结构疲劳寿命要由通常的25年提高到40年;常规的油漆保证期为1年,该船则增加到10年;整个驾驶室实现自动控制,仅由一人驾驶;在结构吃水22.2米、主机功率留有15%的海况储备下,服务航速达到15.8节,即30公里时速。采用其它VLCC上没有的超级货油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货油的任意装卸和实时监测报警。

2001年11月1日,一号船建成下水,这是对中国造船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经过航海试验,该船在振动要求方面达到欧洲陆用设备的标准,获得了在大型油轮中很少能达到的舒适度一级资格认证证书。

2002年8月31日终于签字交工。签字仪式后,一向十分苛刻的伊朗船东得意地对外界宣称:“我们的这条船是VLCC中最棒的!”

记者从船厂获得的一连串相关数字,看来很有必要在这里记录下来:这条VLCC长333.5米、型宽58米、型深31米;可航行于无限航区,续航能力为3万海里;甲板面积相当于三个标准足球场,步行一圈要用十几分钟;总高度71.2米,相当于层高2.6米的24层大厦;总涂装面积达到98.4万平方米,相当于170个足球场;船舱总容积量相当于80列15节车厢的列车;排水量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尼米兹”级的3倍。此外,这条VLCC共用钢材4.4万吨,铺设电缆20万米,管材5.5万米,建造工时共550万个……

光荣不只属于大连新船重工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对这第一条VLCC最注重的还不是赢利,而是它将为今后打开的良好局面。因为造船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行业,船东们往往看重的是品牌、是业绩,市场的价值就在于坚持不懈的培育。

光荣不只属于大连新船重工,它是中国造船业的共同财富,它为中国造船业在国际市场的角逐积累了最重要的资本——业绩。拿下这块中国造船业迄今为止最难啃的骨头,对中国造船能力和总量的这一显著提升,将使世界对中国造船业有一个新的认识。

业内人士分析,全球现有435条VLCC,其中70%已超期服役,无论是造新船,还是修理改造旧船的数量都相当可观。目前国内各造船基地都在纷纷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大船坞正在接连建造和启用之中。这5条VLCC的承接成功,不仅引起国外船东的注意,也正在引起国内航运界的兴趣。随着VLCC的交工,连十分挑剔的伊朗船东也表现出了新的意向,他们还打算订购货船中要求很高的“皇冠极品”——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据说大连新船重工将是他们的首选。

从1958年中国第一条万吨轮“跃进”号下水,到1996年承接建造出第一条15万吨散货轮,用了45年;而从15万吨到建造出30万吨VLCC,仅用了6年。

一位专家提醒说,30万吨并不仅仅是两个15万吨之和,在许多技术指标和工装设备上都有着质的提高。造船业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建造一条大船需要有200多个配套企业密切合作,它的特点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正因为如此,世界造船业的中心已经并继续向东方转移。

目前,中国造船业在日本和韩国之后,居世界第三位,但与上述两国差距尚远。据日本海事产业研究所的一份报告称,2002年,中国各造船厂手持订单之和为1780万载重吨,新船竣工量在世界所占比例已上升为8%——10%。不过,记者接触到的造船界专家都不认为中国已经达到这个比例,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6%左右。

这份报告还分析说,中国造船业的长处是经济快速增长及国家对造船业的支持,国内船舶需求增加,造船能力增强,劳动力廉价;而短处是市场观念差,竞争力低,冗员过多,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管理机构与机制不完善等。

一位中国的造船专家也有同感,他指出中国造船业的配套生产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及海外竞争能力都还比较低,现在连我们自己的一些远洋公司都更多地到国外去采购配套设备,这是应当引起高度关注的。

大螺旋桨退税与否带来的思考

在造船现场,记者曾惊讶地看到VLCC船尾硕大的螺旋桨,并留下至深印象。它由铜镍合金铸成,直径10米、重达72吨。

它是大连船用推进器厂的得意之作。首先是由荷兰利普斯(LIPS)公司设计并进行总承包,然后将它的制造分包给大连船用推进器厂。

能够争取到这个项目,挤进这个市场实属不易。这要得益于近年来大连船用推进器厂不断进行的技术改造,固定资产已从2700万元跃升到1.5亿元,成为国际同行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令他们倍感意外的是,当螺旋桨安装在出口船上,并随船一并出口的时候,有关部门却告之不能享受出口退税。包括备桨在内,一共要补交17%的增值税,共计470万元人民币,而这差不多正好是生产这些大桨的纯利润,与企业的生存和再生产息息相关。

对此解释的是,因为生产螺旋桨的大连推进器厂与建造VLCC的大连新船重工仅一墙之隔,虽然是与外国公司签订的合同,虽然产品在保税区内实行了海关监管,虽然是安装到出口船舶上,但发货单上没有“发货港”和“到达港”的字样,是所谓的“零距离出口”,所以就不能享受出口退税待遇。

换句话说,按照现行规定,若舍近求远把这些大螺旋桨从大连发到荷兰,再从荷兰发回到大连,安装到船上,就不算“零距离出口”,也就可以免税了。这难道不荒唐吗?由此白白浪费的昂贵运费,难道不令人心疼吗?

一位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现在的情况成了谁生产谁倒霉。他形容这种处境是“内外夹攻,前后堵截”。

他说,我国对造船行业的扶持与日本和韩国相比差得很远,他们的退税额度要比我们大。不应认为加入WTO,就不能对国内企业进行必要而合理的扶持了。

他呼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多种形式的对外合作会不断出现,有关部门也应当尽快加以适应,对管理办法做出相应调整,不要让企业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最终下成一盘死棋!

当记者离开大连的时候,首条中国制造的VLCC巨轮应当已经到达了新加坡,相信会有不少海外华人前去争相目睹。有人说,船是流动的国土,愿这一条条从中国下水的形态各异的大小船舶,带着我们民族的骄傲,驶往五洲四洋。愿举步维艰的中国造船业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北京青年报 2002年9月13日)

附录16:

伊拉克北部阿扎米亚区发生踩踏事件

2005年8月31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北部阿扎米亚区发生踩踏事件。造成近1000人死亡,475人受伤,其中大多为老弱妇孺。伊拉克政府认为,恐怖分子是造成这一悲剧的幕后元凶。

踩踏惨剧发生阿扎米亚区一座桥上。事发时,桥上挤满了前往附近伊玛目卡迪姆清真寺参加朝拜活动的什叶派民众。

事发前不久,伊玛目卡迪姆清真寺曾遭迫击炮弹袭击,这一消息让朝拜人群相当紧张。此前,什叶派游行队伍曾多次遭到逊尼派武装的袭击。因此,当听到有人高喊“有自杀袭击者”时,已成惊弓之鸟的人群顿时失去控制,争相推挤践踏,造成重大伤亡。许多在桥上的人跳入或被挤入底格里斯河。

27岁的保安伊麦德·阿布德说:“发生这起惨案的原因是水泥墩阻碍了人群的前进速度。”24岁的救援人员萨伊夫·纳扎尔也说:“我们在桥上为朝圣者分发水。没有斗殴发生。由于警察的保安不力,悲剧才发生。他们在桥上放置了水泥墩,只是在对人们进行了彻底的搜身后才放行。当时等待通过桥梁的有数千人,可通过的速度宛如蜗牛爬。后面有越来越多的人群往前拥。大多数死者都是年迈的老人和儿童,他们被活活踩死。”

惨重的伤亡让巴格达各大医院人满为患。由于病床不足,有的伤员不得不躺在一家医院的地面上接受治疗。

医生马赞·阿卜杜勒伊拉说:“很多人受了外伤,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医院方面对于此类突发事件虽有所准备,但仍是疲于应付。“我们的止痛药不够用,而且仍然不能确定大多数死者的身份。”

伊拉克当局认为,前总统萨达姆的支持者与反美武装头目扎卡维是这起踩踏悲剧的幕后元凶。

伊拉克国家安全顾问穆瓦法克·鲁巴伊说:“在桥上散布谣言的是萨达姆分子和扎卡维分子,这也是人们为何会惊惶失措的原因。”

踩踏事件发生前大约两个小时,伊玛目卡迪姆清真寺曾遭迫击炮弹袭击,导致7人死亡。一个不知名的逊尼派组织已在网上发表声明,宣称对袭击事件负责,但并没提及踩踏事件。声明的真实性目前尚未得到证实。

伊拉克卫生部长阿卜杜勒认为,内政部长与国防部长应对踩踏悲剧负责,立即引咎辞职。

附录17:

香港特首普选制度框架公布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8月31日下午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确定从2017年开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可以普选产生。

根据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时:须组成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的人数、构成和委员产生办法按照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人数、构成和委员产生办法而规定。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产生二至三名行政长官候选人。每名候选人均须获得提名委员会全体委员半数以上的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合资格选民均有行政长官选举权,依法从行政长官候选人中选出一名行政长官人选。行政长官人选经普选产生后,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行政长官普选的具体办法依照法定程序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予以规定。修改法案及其修正案应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根据香港基本法和本决定的规定,向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提出,经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行政长官同意,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决定明确,如行政长官普选的具体办法未能经法定程序获得通过,行政长官的选举继续适用上一任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飞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是基于正确实施香港基本法和决定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的宪制责任,本着对国家、对香港高度负责的精神,在香港民主制度发展的重要时刻作出的一项重大决定,是一个合法、合理、合情的决定,是一个庄严、审慎的决定,其法律效力不容置疑。

李飞表示,修改行政长官产生办法达至普选,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只是走出了第二步。他希望香港社会能够在此基础上,理性讨论、凝聚共识,为2017年顺利实现行政长官普选而共同努力。

香港政改“五步曲”

第一步:由行政长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产生办法是否需要进行修改。

第二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是否可就产生办法进行修改。

第三步: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可就产生办法进行修改,则特区政府向立法会提出修改产生办法的议案,并经全体立法会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第四步:行政长官同意经立法会通过的议案。

第五步:行政长官将有关法案报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或备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飞:

如果香港的行政长官不爱国爱港,

“一国两制”方针就要告吹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飞8月31日表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当天下午全票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这是香港民主发展的重要时刻。希望香港社会能够在此基础上,理性讨论、凝聚共识,为2017年顺利实现行政长官普选而共同努力。

李飞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是基于正确实施香港基本法和决定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的宪制责任,本着对国家、对香港高度负责的精神,在香港民主制度发展的重要时刻作出的一项重大决定,是一个合法、合理、合情的决定,是一个庄严、审慎的决定,其法律效力不容置疑。鉴于香港社会围绕行政长官普选办法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在一些核心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这个决定,旨在澄清偏离基本法有关规定的错误认识,在遵循基本法关于行政长官普选规定的基础上,确立行政长官普选制度的法律框架,为凝聚社会共识提供法律基础。李飞说,修改行政长官产生办法达至普选,要遵循“五步曲”的法定程序,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只是走出了第二步,香港到底能不能在2017年落实行政长官普选,取决于后三步能不能走得顺畅,而其中的关键是特区政府提出的普选法案能不能在立法会获得通过。他呼吁香港社会部分人放下成见和个人利益,拿出政治勇气和智慧,以国家和香港的整体利益为念,以最广大的香港居民的根本利益为念,以正确实施“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和香港基本法为念,本着对历史负责、对香港市民负责的态度,与中央和特区政府一起,推动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顺利实现。

李飞还表示,按照基本法规定,行政长官既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首长,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既要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也要对中央人民政府负责。这就决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必须拥护中央政府,必须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如果香港的行政长官与中央对抗,不爱国爱港,那么在“一国”之下的“两制”就行不通,“一国两制”方针就要告吹。所以,爱国爱港是行政长官在法律上必须履行的责任。

同一天,李飞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做了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全文分五个部分,介绍了决定的相关考虑。

关于从2017年开始行政长官可以由普选产生

据香港基本法和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以及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草案第一条规定:“从2017年开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这一条规定的主要考虑是:

第一,草案采用“从2017年开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的表述,表明2017年第五任行政长官及以后各任行政长官都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

第二,香港基本法第四十五条规定,行政长官产生办法最终要达至由普选产生的目标。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进一步提出:“20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的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草案第一条的规定,明确了2017年及以后各任行政长官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符合香港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述决定。

第三,香港社会对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已经讨论多年,形成了四点共识,即:香港社会普遍期望2017年落实普选行政长官;普遍认同按照香港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相关解释及决定制定行政长官普选办法;普遍认同成功落实行政长官普选对保持香港的发展及长期繁荣稳定有正面作用;普遍认同行政长官人选必须爱国爱港。从2017年开始,行政长官选举采用普选的办法,符合香港社会的共同意愿。

关于行政长官普选制度核心问题的规定

香港基本法第四十五条对行政长官普选已经作出比较明确的规定。据香港基本法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以及其他方面意见,草案第二条对行政长官普选制度核心问题作以下规定:

(一)关于提名委员会的组成。草案第二条第一项规定:“提名委员会的人数、构成和委员产生办法按照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人数、构成和委员产生办法而规定。”按照这一规定,将来香港基本法附件一修正案规定的提名委员会应沿用目前选举委员会由1200人、四大界别同等比例组成的办法,并维持香港基本法附件一现行有关委员产生办法的规定。这一规定的主要考虑是:

第一,从香港基本法立法原意看,香港基本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其“广泛代表性”的内涵与香港基本法附件一规定的选举委员会的“广泛代表性”的内涵是一致的,即由四个界别同等比例组成,各界别的划分,以及每个界别中何种组织可以产生委员的名额,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制定选举法加以规定,各界别法定团体根据法定的分配名额和选举办法自行选出委员。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中关于“提名委员会可参照香港基本法附件一有关选举委员会的现行规定组成”的规定,指明了提名委员会与选举委员会在组成上的一致关系。鉴于香港社会对这个问题仍存在不同认识,为正确贯彻落实香港基本法的规定,有必要作进一步明确。

第二,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组成办法是香港基本法起草时经过广泛咨询和讨论所形成的共识。香港回归以来行政长官的选举实践证明,选举委员会能够涵盖香港社会各方面有代表性的人士,体现了社会各阶层、各界别的均衡参与,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提名委员会按照目前的选举委员会组建,既是香港基本法有关规定的要求,也是行政长官普选时体现均衡参与、防范各种风险的客观需要。

第三,香港社会较多意见认同提名委员会应参照目前的选举委员会的组成方式组成,有不少意见认为提名委员会的人数、构成和委员产生办法等方面应采用目前选举委员会的规定。考虑到有关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规定是2010年修改行政长官产生办法时作出的,并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委员总数已从800人增加到1200人,四个界别同比例增加,获得各方面的认同和支持,提名委员会按照这一选举委员会的人数、构成和委员产生办法作出规定比较适当。

(二)关于行政长官候选人的人数。草案第二条第二项规定:“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产生二至三名行政长官候选人。”这一规定的主要考虑是:

第一,行政长官候选人人数规定为二至三名,可以确保选举有真正的竞争,选民有真正的选择,并可以避免因候选人过多造成选举程序复杂、选举成本高昂等问题。

第二,香港回归以来举行的行政长官选举中,各次选举几乎都是在二至三名候选人之间竞选。确定二至三名候选人比较符合香港的选举实践。

(三)关于行政长官候选人须获得提名委员会过半数支持。草案第二条第二项规定:“每名候选人均须获得提名委员会全体委员半数以上的支持。”这一规定的主要考虑是:

第一,香港基本法规定的提名委员会是一个专门的提名机构,提名委员会行使提名行政长官候选人的权力,是作为一个机构整体行使权力,必须体现机构的集体意志。香港基本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民主程序”应当贯彻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以体现提名委员会集体行使权力的要求。因此,规定行政长官候选人必须获得提名委员会委员过半数支持是适当的。

第二,提名委员会将由四大界别同比例组成,规定候选人必须获得提名委员会委员过半数支持,候选人就需要在提名委员会不同界别中均获得一定的支持,有利于体现均衡参与原则,兼顾香港社会各阶层利益。

第三,行政长官报告表明,香港社会有不少意见认同行政长官候选人需要获得提名委员会委员一定比例的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听取的意见中,有不少人建议对这个比例作出明确规定。为此,进一步明确行政长官候选人须获得提名委员会委员过半数支持,符合香港基本法的规定,有助于促进香港社会凝聚共识。

(四)关于行政长官选举的投票办法。香港基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据此,草案第二条第三项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合资格选民均有行政长官选举权,依法从行政长官候选人中选出一名行政长官人选。”根据这一规定,全体合资格选民将人人有权直接参与选举行政长官,体现了选举权普及而平等的原则,是香港民主发展的历史性进步。

(五)关于行政长官的任命。香港基本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据此,草案第二条第四项规定:“行政长官人选经普选产生后,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中央在制定对香港基本方针政策和香港基本法时就已明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的任命权是实质性的。对在香港当地选举产生的行政长官人选,中央人民政府具有任命和不任命的最终决定权。

关于行政长官产生办法修正案的提出

在香港基本法中,行政长官的具体产生办法由附件一加以规定。修改行政长官产生办法,需要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出有关修改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的法案及其修正案。据此,草案第三条规定:“行政长官普选的具体办法依照法定程序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予以规定。修改法案及其修正案应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根据香港基本法和本决定的规定,向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提出,经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行政长官同意,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关于行政长官产生办法如果不作修改继续适用现行规定的问题

据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规定,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法案、议案的表决程序如果不作修改,仍适用原来两个产生办法和法案、议案表决程序的规定。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及有关普选问题的决定中重申了上述内容。据此,草案第四条规定:“如行政长官普选的具体办法未能经法定程序获得通过,行政长官的选举继续适用上一任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

关于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修改问题

行政长官报告提出,香港社会普遍认同目前应集中精力处理好普选行政长官的办法;由于2012年立法会产生办法已作较大变动,普遍认同就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毋须对基本法附件二作修改。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认为,201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立法会产生办法经过修改后已经向扩大民主的方向迈出了重大步伐,香港基本法附件二规定的现行立法会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不作修改,即2016年第六届立法会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继续适用现行规定,符合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的原则,符合香港社会的多数意见,也有利于社会各界集中精力优先处理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并为在行政长官实行普选后实现立法会全部议员由普选产生的目标创造条件。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草案第五条规定:“香港基本法附件二关于立法会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的现行规定不作修改,2016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立法会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继续适用第五届立法会产生办法和法案、议案表决程序。”为了体现中央坚定不移地发展香港民主制度的一贯立场,推动实现立法会全部议员由普选产生的目标,该条还规定:“在行政长官由普选产生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选举可以实行全部议员由普选产生的办法。在立法会实行普选前的适当时候,由普选产生的行政长官按照香港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和附件二第三条的解释》,就立法会产生办法的修改问题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报告,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

附录18:

崔世安连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任特首



习近平接见崔世安

澳门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2014年8月31日举行,现任行政长官崔世安作为此次选举的唯一候选人获得380张赞成票,得票率达95.96%,当选为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人选。按照法律程序,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选举总核算委员会须向终审法院递交总核算结果,由终审法院作出确定裁判。

根据澳门基本法,澳门特区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依法选出,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任期5年。修订后的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选举法》将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成员由原来的300人增加至400人,候选人需获得选委提名的下限也相应由原来的50人增至66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88491.html

更多阅读

万圣节前夜是什么时候几号-10月31日|节日大全 万圣节前夜2

每年的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夜,同时今天也是世界勤俭日。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Halloween),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榶果。节日主要流行于英语界,如不列颠群岛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关于 万圣节前夜古时候人们

历史上的今天(12月31日) 历史上的今天9月12日

历史上12月31日这一天发生了哪些大事?历史时段:1850~2008(更新时间:2014-12-31)多尔衮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病卒于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年39岁。多尔衮是清初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谋勇兼备,能重用汉族谋臣和将吏。统兵驭将,赏罚分明。善于

声明:《历史上的今天8月31日 历史上的今天8月15日》为网友美了容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