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贝卡郑有全:从走街串巷收假发到数亿身家






“善断者在两可之间,善争者在竞争之前”,郑有全这样规划自己的理想角色。

郑有全是河南许昌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贝卡)董事长。2003年7月,郑有全一手创办的瑞贝卡(600439)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发制品第一股,郑有全也因此拥有0.85亿美元的身价,在福布斯2004年的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182位。

埃及埃菲社一位记者这样描述:“郑有全是许昌地区一位农民,他的瑞贝卡牌假发使他变成了一个百万富翁,他生产的假发已经被埃及的公主及爱美的中国女性所青睐……”


瑞贝卡的诞生

郑有全收购头发源于父亲,其父青年时一如许昌众多农民,从事头发收购和简单的加工,但父亲做梦也不会想到儿子能够把这个行当做成能够风行世界的大行业。

许昌地方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一个叫白锡和的商人偶然邂逅了做人发买卖的德国人。随后,白锡和开始了头发换针的工作。在更晚的时候,周围十里八乡的百姓都在那个德国商人的资助下建起了一个个收购头发、理顺混合扎把,然后打包外运的手工作坊(俗称档发)。

许昌,这个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方,从而承担了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色———中国最大的人发集散地。

1980年代初,郑有全开着一辆破旧卡车,在风云变幻的主要档发市场青岛———许昌———深圳间穿梭。身为许昌县灵井乡小宫工艺毛发厂的厂长的郑有全积累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1980年代末,经过多年打拼的郑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外商谈判经验。此时,郑有全发现了外国人在低价收购头发和高价销售发套之间形成的丰厚利润的奥秘。郑有全由惊讶到憋气,因为外国人垄断了假发制造,横亘在中外之间的技术鸿沟导致中国人扮演原料供应商。郑有全不再自感满足了。

也许,许昌近百年来的档发产业链到了该被打破的时候了。

1989年6月,国家轻纺投资公司决定投放巨额贷款扶持许昌县成立发制品总厂,投资公司在当地挑选经营人才,看中了郑有全。

郑有全也以“小花盆里长不出大树,最忌小富即安……”的激情演讲做通当时生活上还算比较“小康”的乡亲们的工作,跟随他到县城从零干起。1990年10月,许昌县发制品总厂正式挂牌。青岛有几家设备比较齐全的假发制造厂,可谁也不肯转让技术。郑有全只能请了一些在青岛工厂里退休的老师傅,凭印象绘制发制品生产的重要设备———三联机的图纸,找机械制造厂出样机,作修改,往复循环。这种近乎原始的摸索使瑞贝卡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技术和第一批技术工人。

1991年10月,发制品总厂收回了全部投资。最重要的是,瑞贝卡人终于掌握了档发———色发———工艺发的全套技术。七彩秀发随之问世,成为在国际市场上受欢迎的材料。

1993年,发制品总厂与美国新亚公司共同合资组建了中外合资企业———瑞贝卡公司,注册资金180万美元。其中许昌发制品总厂出资106.5万美元,占75%;新亚公司出资35.5万美元,占25%。后者是一家美国经销公司,具有成熟的营销网络,它的介入使瑞贝卡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以年15%的速度增长。


农民的国际化道路

1993年以后的瑞贝卡,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壮大。当年,瑞贝卡出口创汇530万美元。

2000年9月,郑有全率公司国际部经理跟随英国的一个商务代表团开始了非洲之行,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市,郑有全惊奇地发现大街小巷到处是卖假发的。偏僻的非洲居然蕴藏着如此繁荣的假发产业,按照郑有全自己的话说,当时他就像“饿极了的人突然看到了面包”。

郑有全火速拟出进军非洲市场三步走的发展方案:首先在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市设立销售分公司;进而辐射周边建立子公司;然后以建立销售网络为基础,建立非洲工厂,逐步实现高档产品国内产国外销,中低档产品非洲产非洲销的发展规划。

在非洲建厂,用水、用电、战乱,到处都是难以想象的困难。今天,非洲成为瑞贝卡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2003年出口创汇的大幅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洲。郑有全说:“下一步瑞贝卡要建立自己的发制品王国,非洲还将是重点。”

现在,瑞贝卡品牌的假发在拉各斯市家喻户晓,假冒产品层出不穷,瑞贝卡现在急需在非洲展开全方位的打击冒牌产品的行动。

2002年,瑞贝卡出口4862万美元,2003年,出口首次突破7000万美元,2004年,出口逾亿。

为加快欧洲的进程,2004年5月,瑞贝卡与英国斯里克公司联手成立了“中英合资亨得尔公司”,将瑞贝卡的产品优势和斯里克公司的销售、商誉优势相结合,打开欧洲市场。

目前,瑞贝卡总资产7.9亿元,产品99%以上销往国际市场。

在郑有全的计划里,瑞贝卡要在5年内出口额达到2亿美元。目前,美国依然是瑞贝卡的主要市场,在产品供不应求之下,郑有全已准备在2006年再次扩大生产规模,使非洲工厂增加到7个,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美元。郑有全的目标是建立世界发制品王国。


瑞贝卡变身

瑞贝卡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经营骨干包括郑有全,其弟郑有志,其妹郑桂花,但企业几乎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郑有全说了算。

企业的逐渐壮大,瑞贝卡面临着很多家族企业相同的病痛,要突破就要不断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并走向上市之路。

但上市就意味着权力的再分配,意味着放权和放钱,跟着郑有全打江山的兄弟们意见不一。

郑自己也很矛盾,但他最终接受了放权的方案:“就个人赚钱来讲,不上市比上市强,但是为了追求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情感管理到制度管理的提升,这一步必须迈出去,再痛苦也要接受。”

2003年2月,经董事会批准,郑有全辞去了公司总经理的职务,郑有志辞去了公司副董事长的职务,聘任了新的总经理。

2003年7月瑞贝卡(600439)在上交所上市,总股本9000万股,流通A股2400万股,2002年每股收益0.52元,按发行后股本摊薄后为0.38元;发行价10.40元,发行后每股净资产4.09元。

瑞贝卡幸运地成为中国发制品第一股。

瑞贝卡郑有全:从走街串巷收假发到数亿身家
今天,拥有8200多名职工的瑞贝卡依然延续着创业之初的激情。瑞贝卡又把触角伸到了印度,把位于印度中南部海达巴洲,距离首都新德里3800公里的一个偏僻小镇变成了瑞贝卡的重要原料来源地之一。这个小镇正演绎着和当年许昌档发发展类似的一幕。

对郑有全来说,公司下一步发展的最大困难是人才紧缺,公司在海外扩展经营需要大量外向型人才,但现在还难以满足。


来源:网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88755.html

更多阅读

郭子健:从刘德华到周星驰一个香港导演的故事

郭子健:从刘德华到周星驰一个香港导演的故事【原题:《郭子健小成本电影也能成大器》】撰文采访藏志郭子健说,周星驰曾经看他执导的《野·良犬》、《青苔》,都问他“在拍什么”,直到看完《打擂台》后才跟他说,“这一次我终于知道你在拍

最牛B的火车:从“东方红”开到“太阳升”

最牛B的火车:从“东方红”开到“太阳升”王散木又到春运繁忙时,突然想起以前下载的两张奇巧的火车票上有这么两个奇巧的地名——东方红、太阳升。这可是国庆60周年那天的车票!而且是有座号的这是两张真实的火

张新明:从挖煤矿工到十亿富豪

从矿工到十亿富豪   从运输到焦煤再到现在的煤炭深加工,张新明的成功得益于抓住了多个机会。而打台球和玩车是他的两个爱好,并非外界印象中,山西富豪一掷千金的形象。  问了三次路,一番周折之后,司机终于找到了山西金业煤焦化集团

段永平:从“步步高”老板到中国“巴菲特”

段永平:从“步步高”老板到中国“巴菲特”   去年11月,在4年内一手将创维的销售业绩从7个亿做到43.3个亿的原创维中国区域销售总经理陆强华由于与创维集团老板黄宏生在营销理念、职务、待遇等问题上发生激烈冲突,陆强华本人携创维10

声明:《瑞贝卡郑有全:从走街串巷收假发到数亿身家》为网友风与水的痕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