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学习材料之九

读书与教师成长

为什么谈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当今社会上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之心蔓延,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最有文化的校园这一片土壤,也沾染了这样一种风气。另外,作为一个校园,它应当是文化的沃土,文化的沃土离不开读书,但是就在这片文化沃土之上,读书也是渐行渐远。因此,我想从这个角度和我们在座的老师进行交流。下面,我将从十个方面谈一下。

一、生存必需

我之所以说读书是我们的生存的必需,正像我们人需要吃饭、休息等等一样,这是必需的事业一、授业解惑-----文不在兹唐朝的大散文家韩愈曾经说过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人们对“传道授业解惑”的理解仅仅说是传授道理,解除疑惑,传授道业。这还不在它的真正的内涵方面,为什么这样说呢?他的“传道”更应该在完善人格方面;“授业解惑”也不但但是一般的授业和解除疑惑,它是带有一种文化升值的文化成长。因此,我们应当授业解惑;而授业解惑,就应当拥有文化。大家知道,孔子在14年周游列国时“畏于匡”,就是在匡这个地方被围困了。但是孔子却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周文王已经死了,文化难道不在我孔子这里吗?他又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如果老天要想把这个文化毁掉了,那么到我这里也就完了。“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如

孔子一句话:“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回答是这样的,“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为好学者也。”他说有个徒弟叫颜回的非常好学,他的标准是什么,只有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不把自己的怒气迁怒到别人的身上,不犯同样的第二次错误,这就是好学。这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习完全在两个层面上。就是孔子所说的“学”很多在思想道德层面上。因此,如果我们学圣贤之书,和圣人进行对话的时候,我们也会提升自己的的道德修养。我们在读名著的时候也有这样一种感觉。比如读夏洛特·勃良特的《简爱》,我们从中充分感受到了简爱的那种善良、质朴、坚韧,远远比受上十天,八天的空洞的思想教育要起作用的多。因此说,从读书中来完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老师既是文化拥有者,又是道德完善者,读书就显得尤为至关重要

三、生也有涯-----逝者如斯斯夫宇宙浩渺无际,作为地球在整个宇宙当中又是小之又小;作为人来说在整个的宇宙当中,那真是沧海之一粟;而人的生命在整个历史长河当中,简直是短暂的一瞬。在这样情况下,我们怎样能再不学习?因为“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时间就如此地流逝了。所以,我们要通过读书,特别是读一些高层次的书,来提高我们的思想文化品位。有了思想文化品位,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才能被我们的学生所认可。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存必需。但是读书的时候我们读什么样的书呢?我想必须取法乎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今社会我们面对的信息载体,可以说比我们十年,二十年前有个很大变化,大家想一下,我们现在不仅有报刊,有图书,而且还有了电影、电视,网络,还有了更多的传媒这方面的一种载体,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那么我们有可能摄取的是最差最不好的信息,或者知识,为什么说“取法乎上”,因为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我们就如果取法乎上,才能得中,取法乎中,就能得下。但是呢,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们有可能说取法在下,大家想一下当今的那种三流的小报,包括没有价值的武打和色情的那种小说,我们读了以后究竟能提高多少文化品位呢?我想不仅不能提高,而且会对你的文化产生一种负面效应,所以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当中,我觉得应该有舍有得,我们舍弃的是那种低层次的文化,我们所摄取的是那种高层次的文化,这种高层次的文化,我想这样我们会感受到对我们心灵的震撼,因此呢,我一直主张我们读书要有选择,一定要读最高层次的书,因为度最高层次的书可以以一当十,就你读一本,二十本甚至更多的,它不一定达到这种层次,我们的生命只有几十年,最多一百来年,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的生命无法拉长,但是一旦拥有知识拥有文化后,我们自己拉长了生命。大家知道,当今是WTO时代,我们说与狼共舞,但是与狼共舞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怎么能够在这种与狼共舞当中稳操胜券,这样呢,就得拥有文化,拥有知识,所以,我们一定在我们为师阶段,当老师这个阶段,就认真的读圣贤之书,经典之作,因为我们如果读一般的知识作品,我们获取的知识太有限,孔子有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如果现在仅仅是看到目前我能够胜任教师工作,实际上晚上十年,八年,乃至于更短的时间内,就很难能够真正的胜任这个工作。

二、取法乎上为什么说“取法乎上”,因为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我们就如果取法乎上,才能得中,取法乎中,就能得下。

一、鱼龙混杂------有舍有得

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呢?我想必须取法乎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今我们面对的信息载体,可以说比我们十年,二十年前有个很大变化。大家想一下,现在不仅有报刊,有图书,而且还有了电影、电视,网络,还有了更多的传媒等方面的载体。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那么,我们有可能摄取的是最差最不好的信息或者知识。

二、一以当十-----拉长生命

高层次的文化阅读,能达到一以当十的效应,所以读书的原则是取法乎上,才得乎其中。如果我们一味地好奇,读没有太大文化含量的图书,或者一般的小报的话,你即便是读上终生,因为它本身就在下层次上,你也就是在下下层次上徘徊。如果我们直奔上层的话,就能够以一当十,用一天的所得,抵得上十天甚至更多天的阅读。这种高效率的阅读,其作用就是拉长了你的生命。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关注自己的生命实体有多长的问题,但是你真的生命价值、文化价值的大小是大不一样的,我们要拉长的是一种精神生命和文化生命,从生命的意义这个角度看,“取法乎上”的阅读,就能够一以当十。读书不仅要精而深,而且要广而博,教育以外的文学书、美学书、经济书方面的等都要读。如果说教育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分支的话,我们不从整个文化来窥观教育,就有可能误入“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一种彷徨状态,所以要读各种高层次的书。

三、与狼共舞------远虑无忧

中国的入世,有人称之为“狼来了”,这形象的比喻揭示出我们的生存状态是处于与狼共舞的时代。当今是WTO时代,我们说与狼共舞,而与狼共舞就应当在与狼共舞当中稳操胜券。这样呢,就得拥有文化,拥有知识。所以,我们一定在为师阶段,就认真的读圣贤之书,经典之作。因为我们如果读一般的知识作品,我们获取的知识太有限。孔子有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如果现在仅仅是看到目前我能够胜任教师工作,晚上十年,八年,乃至于更短的时间内,就很难能够真正的胜任这个工作。

二、诵读有方

我强调取法乎上地读书,但是读书怎么读,我是这样考虑的,既有诵,又有读,就是既有背诵,又有阅读。

一、中国经典诵读结合

古人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很有道理的。“读”也好,“诵”也好,其中都大有学问可讲。我认为中国的经典应该“诵”“读”结合。有人说,我们已经成了教师,背诵对于我们,还有多大的价值?其实不然,为什么呢?这种古代的,甚至被大家认为没有价值的学习办法,乃是当今我们学习最有效的一种办法之一。大家想一下,我们的古人,从开始上学的时候就在摇头晃脑地进行背诵,我们对此进行了鞭挞甚至批判,但是孰不知,他们在最幼小的时候进行背诵,却是给他提供了整个文化成长的奠基工程。这太重要了。另外一点呢,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感觉,我们对一些经典的作品,在看了一遍,两遍,三遍乃至更多遍之后,未必能够知道他的要义,但是背诵之后,则是两个天地,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1980年到1983年,我在曲阜师范教文学与写作,我当时最深的感触是什么呢?我所在的曲阜师范和孔庙只有一墙之隔,在半分钟之内,就可以踏进孔庙。孔子和他弟子在孔庙之中,特别是在杏坛之上讲学的情况,但如在耳畔回荡一般。于是我当时有一个考虑,如何来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如何来学习体现其思想的《论语》呢?于是便学习《论语》。但是看了一遍之后只是略有了解;再看了一遍之后,还是了解不深;乃至到了山东教育社工作之后,还是感觉对孔子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没有了解其真义。2000年,我就采取了一种最原始的办法,就是把《论语》当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起码百分之八十的内容进行背诵。结果背诵之后,感觉孔子太博大精深了。大家知道,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办教师,第一个把学在官府转到学在私学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第一个民办学校的校长。他和弟子及其他人的对话,形成了一部《论语》。这部《论语》不仅仅涵盖了他的整个教育思想,而且开启了影响至今的中国儒家文化。而背诵完《论语》之后,我感觉孔子的哲学思想,已经开始驶入我心灵之中。对孔子的感知,完全从多元的角度来感知他,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当代的大教育家的思想进行比照,就会有一个特殊的发现。那就是当代西方最伟大的教育家,许多所谓的创新思想都可以在孔子那里追溯到源头。

也许有人会说,孔子本身不就是一个很守旧的老头吗?其实不然,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经历了2500年之后,依然辉光不减。为什么这样说呢,实际上很多大思想家的思想都不会因为时间的流失而淡失它的思想光辉。大家想一下,古代有很多的皇帝、宰相,他在当时可能是名噪一时,但是一旦时代一过,他们进入坟墓,他们的精神生命已经结束了。但是,像孔子、苏格拉底、伯拉图等大思想家,休说两千多年,就是再过两千多年、五千多年,在整个宇宙当中,他们的思想依然异常璀璨。因为他的思想是永恒的,他的思想可以穿越时空,但是古代官僚的权势不可能穿越时空,他只能在那个时代。所以,一旦了解这个以后,感觉孔子博大精深,可以说每一次学习,到现在再一次学习,也感到另有一番感受。当然不仅是孔子,中国的经典作品,太多,太多。

如果说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的话,那么老子则是道家的创始人。一部《道德经》只有五千言,就五千个字啊!它和儒家的思想相辉映,成为中国经典文化的特殊美丽。大家都很崇尚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但是孰不知张瑞敏把《论语》从头背到尾,《道德经》研究得也非常好。他在哈佛大学讲学,大家称他是儒商,他整个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对它整个企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你想一下,老子所说的那些道理多么深奥,但是又是多么有价值,他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真是太棒了!也可以说你把它了解透了之后,然后你再窥观整个世界万象,视角就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绝对是两个境界。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仍有现实意义,“道法自然”出在还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

我主张在座的老师学学佛学,特别是《心经》、《金刚经》等经典作品,因为大家不要认为这是迷信。它是哲学,博大精深。佛教自从转入中国以后,大家有没有感到它的作用。佛道的融合,儒道的融合,佛儒的融合,形成了中国一种文化奇观。我认为苏东坡之所以能够在最得意的时候和最失意的时候都能够有一种乐而忘怀的精神,这么一种情怀,实际上就是儒、释、道三家兼行。所以我想对于中国的经典作品,特别是儒、释、道三家的经典作品,我们老师要拿出几年的时间进行背诵,不但背诵,背诵之后还要研究。比如说《论语》,对它的研究有好多版本,我想最主要的版本要看,但看了以后呢,有不同的诠释,这是正常的,因为它经历了两千多年之后,它的断句都不一样,但是通过研究之后,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个孔子在你的心里形成了一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孔子。一旦有了这种思想以后,我们解决其他问题,我们进行学习,那就是别有洞天,另有一番天地。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之九
二、外国经典阅读为主

只读中国的圣贤之书行吗?我认为不行。因为,现在是一个宇宙世界。日本文部省早就提出了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呢?有国际情结的孩子,适应未来挑战的国际人。所以我们也要瞭望世界。老子有一句名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世界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我想了解外国的经典作品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也就是我们老师要生存的很重要的因素,我们老师要具有世界文化的眼光。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眼光,还是世界文化的眼光,因为不可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游历行走,你要在世界上面对着多元的文化行走。那在这种情况下,我非常主张我们的老师在课余时间要尽可能多的,甚至有的名著不止一遍地进行阅读。你想一下这些世界的名著我们读起来以后是一种何等的感觉呢?有人问我,为什么整天练了好多新闻采写的方法,可到现在还是写不出文采飞扬的文章呢?我说实际很简单,你不要学习那些方法,你把莎士比亚全集读上两遍,就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我经常谈一个例子,我说: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他的孩子在一个非常出名的小学上学,小学学了6年毕业之后,马上要上初中。假期他爸爸找到我说:“陶老师,我这个孩子写文章让他写上一百字,到现在还是不会写,用了两个小时还写得文字不通,怎么办?”我说很简单,叫他读书啊!他说:“这个孩子不读书,光看电视。”我说,可以先把他的读书情趣激发出来。我说你花600多元钱,给他买一套金庸全集。他说,金庸全集这不是武打小说吗?我说:金庸非常人也。他把四书五经已经倒背如流,他尽管是不经意间写的武打小说,但是他的整个文化含量比你小学课本起码高上十倍,大家知道金庸的作品现在已经作为高中语文课本选修教材。结果他爸爸就给他花了600多元钱买了一套金庸全集,他看了一个多月,就有很大的提高,于是写了一篇文章,他爸爸下班一看,吃惊地问是谁写的?还是从哪里抄来的?孩子说是自己写的,他爸爸根本就不相信,你不可能写出来,你不要说谎了,后来又让他再写,还是那么好。

去年山东搞了一个作文大赛,最后选出一批最佳的作品送到省作家协会,由作家们选出3个特等奖,结果他是特等奖的第一名。实际现在让他读金庸他不读了,他迷上了外国文学,他经常和我探讨卡夫卡,探讨列夫托尔斯泰,探询他如何是一个大思想家,他很欣赏列夫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当中一段甚至几段数页的长篇议论,而且他喜欢大思想家的作品,人整个变了。假如说这个孩子仅仅是在小学课本上、中学课本上学习那一点东西,他到高中毕业也写不上多少好的文章来,因为我想仅仅学习课内这些东西,是解决不了关键问题的。所以我们应当博览群书,而且直奔高层地去读。我们不仅要背诵中国的经典作品,同时还博览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大家想想你读尼采那样的作品你会是什么感受呢?我们知道马克思,实际上和马克思同一时代还有一个大哲学家尼采,尼采和马克思是最伟大的两个哲学家。因此我们把这些作品读一读,那真是内涵异常丰富,它不仅仅使你知道了一些知识,更使获取了一个窥观世界的全新视角,你的思想,你的情趣,你的品位都发生变化了。因此,我想背诵和阅读将伴随我们一生。而且从现在给自己作一个计划,你才能从仅仅作一个教育教师而走向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老师不是一个文化人吗?我不这样认为,实际我们老师仅仅看着教参书上教学的话,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我们的校长也是这样,我经常谈到一个问题,我说:应当有文化,作为局长是个“文化”局长。我经常跟校长讲,要做一个有思想内涵有文化品位的校长。我非常强调,如果一个校长,没有思想,没有文化,这个校长仅仅是处理一些行政事务,这个校长不是长生的,不时长存的。在未来的竞争当中,肯定会被淘汰。老师也是,老师如果仅仅是备课,看教科书,在这个方面“徘徊复徘徊”的话,你未来肯定会被淘汰。因此必须要有文化,有文化就要背诵和阅读。因此,还是取法乎上的背和取法乎上的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88892.html

更多阅读

word论文排版技法之九——插入图表目录 word论文排版技法之四

word论文排版技法之九——插入图表目录——简介根据各个学校的要求不同,有的学校可能会要求,当论文中图表较多时,需要添加图表目录。跟前面的正文目录一样,这个图表目录不可能用手去完成,那个这个目录要怎么生成呢?下面小编就教大家怎么用

龙之九子——饕餮 饕餮是九子吗

龙之九子——饕餮饕餮,音:Tāotiè,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龙生九子不成龙的说法,也就是说龙的九种子嗣都不是龙。传说黄帝有25个儿子,有十四个得到了共十二个姓,这12个姓分别是:姬、酉、祁、已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学习材料(一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学习材料聚焦小学数学系列一:小学数学要注重长远与长效从整体上把握小学数学,着眼点很多。要想理出头绪、抓住重点,“放眼长远、注重长效”最重要。放眼长远是核心长远是就目标而言。无论一个人长大以后在不在数学领域

转载 SPSS学习笔记之——生存分析的Cox回归模型比例风险模型

原文地址:SPSS学习笔记之——生存分析的Cox回归模型(比例风险模型)作者:王江源一、生存分析基本概念1、事件(Event)指研究中规定的生存研究的终点,在研究开始之前就已经制定好。根据研究性质的不同,事件可以是患者的死亡、疾病的复发、仪器

射雕之九阴真经 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

最近闲来无事,翻看了tvb的老剧《射雕之九阴真经》,本来是为着看大仙去的,但看完之后让我感触更深的确是黄药师和冯蘅的爱情。饰演黄药师的是姜大卫,扮冯蘅的那个就不知道是谁了,在这部剧里看她还是很漂亮的,不过记得她好像还跟吕颂贤合演

声明:《教师业务学习材料之九》为网友白开水旳滋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