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疑无路,云开又一峰:金饶山两天一夜徒步穿越记


在“八闽第一峰”金饶山最高峰白石顶,海拔1858米
    金饶山之高倚天,    夕阳落照生青烟,    岚光荡漾翠如洗,    缥缈直与沧江连。    ——《泰宁县志》
  出行时间:2014.1.11-12  人物:我、木瓜、雕、牵牛、小牵牛(牵牛儿子,9岁)
  金饶山,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与泰宁县交界处,最高峰白石顶海拔1858米,号称福建境内第一高峰,同时也据说是福建的母亲河——闽江的正源头。  金饶山是不是福建的最高峰?有人质疑,认为是黄岗山。黄岗山位于江西省与福建省交界,为武夷山脉最高峰,海拔2158米。但黄岗山究竟是属于江西还是福建?从地理上来看,应该是属于江西省铅山县,至少处在两省交界,不全在福建境内,说它是福建最高峰未免有点牵强。那么除却黄岗山,金饶山能否夺得这福建最高峰之称?查了一下,未必。除黄岗山外,福建境内的高山排名接下来应该是香炉山,海拔1930米,位于光泽县司前西口崩山境内;背岗,海拔1859米,位于建阳市黄坑镇泥洋境内;再接下来才是金饶山的白石顶,海拔1858米。  那么金饶山是不是闽江的正源呢?也查了一下,有另一说:1991年和1992年,福建省闽江流域规划开发管理办公室组织闽江源考察队,先后两次对闽江源进行考察,经过分析比较,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认:台田溪为闽江正源。闽江源流为台田溪、水茜溪、九龙溪、沙溪、西溪、闽江,台田溪源头从严峰山西南坡岩下流出涓涓细流,并在峭壁下汇成一口约三四平方米的水潭。源头至闽江入海口,全长562公里。为此,闽江办在源头处的峭壁镌刻“闽江源”三字摩崖石刻。这样来说,闽江的正源似乎应该是发源于严峰山,而非金饶山了。  以上只是一点小插曲,纯属题外话,并非本人有考证癖,只是好玩而已。至于论断确否,那是地理学家们的事情了。回到金饶山,缘何得名?据说其古时曾为闽越王无诸的狩猎场,无诸在此打猎时曾遗失一面金饶,因此得名。  金饶山因其花岗岩石蛋地貌景观而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是福建省花岗岩最高出露区,同时也是华东花岗岩景观最高地区之一,仅次于黄山(海拔1862.1m),差了一点点海拔而已。区内出露的燕山晚期石英二长岩、钾花岗岩,自白石顶至宝峰山绵延数公里,风化的花岗岩形成各种石蛋景观和石柱林、石笋、风动石等等。金饶山境内,峰峦连绵迭嶂、雄奇峻伟、高耸入云,因而被盛赞为“闽峤第一雄”“八闽第一峰”,山中有着古老幽深的原始森林、流潭飞瀑、古寺怪松、野趣天成,素有“杉阳八景”第一绝之称。  本文要记述的就是两天一夜徒步穿越金饶山这一节。    为什么选择金饶山?一是因为久闻其名,慕登已久;二是被选为大闽旅游向莆铁路体验师后,还有一篇作业未交,去登金饶山正好可以选择向莆铁路上的两站——泰宁、建宁北;三是践几位南昌兄弟之约,自2011年十一穿越戴云山之后,木瓜就问我什么时候再组织登一次山,因种种原因一直未成行,这次终于出发了,而我们上一次在一起登山,已经是2011年五一一起穿越军峰山了。  和几个兄弟定好了时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我得知牵牛要带上他9岁的儿子一起来,不无担心。这可不是“爸爸去哪儿”,因为此次要走的线路根本就不熟悉,而且听说路况很复杂,万一小孩子吃不消怎么办?于是半夜十二点给牵牛打电话,但牵牛坚持要带上小牵牛,于是便这样定下了出发队伍:4个大人和1个小男孩。  周五晚买干粮、收拾、打包完,睡下时已经十二点多了,担心春运车堵人多,周六早上5:30就起床,早早出门,结果提前一个小时到了火车站,困如一滩烂泥。坐7:45的D3266次车前往泰宁,9:41到站,木瓜他们则从南昌乘坐7:53的D6503次车,09:49到泰宁,时间正好。不得不再次感叹一下,向莆铁路的开通,真是极大地方便了福建和内陆省份的往来,想起去年5月份来泰宁游玩时,在路上整整花了一宿加半天的时间。 大家在泰宁站顺利会师后,准备坐车到泰宁汽车站。没想到一出门就遇贵人,雕他们在动车上认识了一位大哥,他弟弟开车来动车站接他,大哥主动把我们都捎上了,还把我们送到了汽车站,真是遇到了好人,实在太感谢了!  要上金饶山,一般是从建宁境内景区大门处乘坐观光车至索道下站,再乘缆车至索道上站,再徒步一小时登顶。而我们这次要走的是从泰宁境内大布乡饶山村内上山,即驴友们走的户外路线,据说饶山村有两条小路上山,但都非常难走。要到饶山村也没那么容易,得先到大布,再找车去饶山,全程约50公里,有不少盘山路,也有不少坎坷颠簸的路。  十点半到泰宁汽车站,先买了泰宁到大布的车票,但是下午一点才发车。我们想了下,觉得发车有点晚,白白耽搁了两个小时,加上到了大布之后还得另外找车去饶山,既折腾又麻烦,为了节省时间,商量决定包车前往。寻找的士问询,开价300,后找到一辆皮卡,以260的价格谈妥,于是赶紧退掉车票,把背包扔上皮卡车厢,直接奔赴饶山村。  出了泰宁县城,皮卡载着我们沿着大金湖边的公路前行,欣赏着一路湖光山色。去年5月曾随大闽旅游受泰宁老叶的邀请来此度过了愉快的两天,看着熟悉的风景不禁感觉甚是亲切。去饶山的路不是很好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快一点钟的时候才到达饶山村。  饶山村海拔593米,从该村上金饶山听说有两条小路,但都非常难寻,根据驴友的建议得请向导,司机大哥也是这样建议。下车之后,我们便想在村民中请个向导带路,谁知开价要200多,还说前阵子有驴友过来都是260的价格。这与我在网上听说的50元一天的价格相差甚远,便和村民砍价,退一步说给100吧,对方坚持至少要200,最后问150走不走,对方还是坚持要200。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觉得贵了,算了,不请向导也罢,自己走吧,准备自行探路上山。13:15出发,到山顶还有将近一千三的海拔,如果能按正常情况找到路的话,天黑之前应该还能登顶,便可在山顶扎营,明天上午有充裕时间游玩。  出发后,一开始是沿着山林中的机耕道上行,但由于机耕道上岔路众多,难以辨识,我们也无从选择哪条路是正确的,只好摸着石头过河,试探性地走下去。每条机耕道的尽头是小路,小路再走则深入丛林,在密集的丛林里拨开杂草、灌木继续前行,走着走着,这些似路非路的小路渐渐就没了,前方只剩下密如屏障的丛林。只好掉头往回走,换路再试,如此往复几次,都是在密林中兜兜转转,举步维艰,最终都不可行,无路可走,始终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路,下午四个小时则不知不觉消耗掉。负重十几公斤探路至海拔1200多米无果后,体力殆尽,天色将黑,只好暂时放弃,回撤下山至海拔921米,在半山腰一座无人的木棚中扎营。这是一座伐木工忙季时暂住的棚子,现在无人住,我们决定在此暂住一宿。  卸下装备,不一会儿天就黑了。开始做晚饭,熏肉、卤菜、煎蛋、紫菜蛋汤、米饭,还有茶喝,比较丰盛。饭后,商量明天如果要继续上山,可能还是得请向导,这样如无头苍蝇一样乱转,是没什么结果的。于是电话联系饶山向导队的队长,让他安排一位向导,最后成交价格是200。  关于向导,想说一下,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价格是上午出发200,下午出发150。因为上午出发,他们返回已经下午两三点了,耽搁了一天,如果下午出发,回来六点多,只耽搁半天。走过那条路后,我的建议是,如果队伍中没有之前走过这条路线的队友,也没有GPS轨迹的话,基本是很难找到这条路的,因为它不光是隐蔽,而且似路非路,还有岔路。难怪有人说从饶山村上金饶山一定要找向导,不然找不到上山的小路,确实如此。饶山村向导队队长李达生的电话:0598-7762307,13860596121。 吃过晚饭,在棚子下烤火、喝茶、聊天、听歌,附近有清冽的山泉可供洗漱。山里的夜晚有点冷,大家昨晚都没睡好,今天又走得累了,众人九点多就各自钻入睡袋睡了。 睡到不知夜里几点,听见外面有下雨声。夜雨淅沥,敲打竹林,繁复有声,宿营的木棚顶也叮咚作响。几个人都以为今天肯定上不了山了,做好了原路返回的心理准备。如果雨继续这样下下去,等天亮后我们就只能原路返回下山回家了。 六点半起来,发现雨停了,山林里弥漫着极厚的雾气,似乎还有上山的可能。联系向导,向导说路肯定很难走,如果你们想上去,也是可以带你们去的。这时我们分成了两派意见,上山与不上山,最终统一了意见:上山。我们一边做早饭、收拾,一边等向导从饶山村出发来半山腰找我们。向导到了之后,8:50从露营点出发,在密林中重新寻找小路上山。  路果然非常难走,在树林里沿一条布满杂草和灌木的隐蔽小路摸索前行,如果没有向导带路,我们自己几乎是不可能找到这条路的。山林里一片浓厚雾气,树叶上都是雨水,脚下是落叶和朽木的腐殖质,有的地方非常陡峭,有些地方需要爬石头、趟小溪。因为下过雨,一路稀泥,长满苔藓的石头很滑,木瓜摔了一跤,雕的登山杖折断了。小牵牛走得也是异常吃力,会害怕和紧张,一直落在后面,毕竟只有九岁,牵牛一路保护和鼓励着儿子勇敢前行。小家伙也非常不错,虽然很累,但一直在坚持,这点和他跑马拉松的老爸非常相似。一行人负重气喘吁吁往上爬,海拔不断上升,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出了树林,到了一个比较开阔的山头,这时云开日出,放眼四周,天地为之一宽,能远眺见到金饶山的顶峰白石顶。  向导告诉我们前面的路怎么走之后,在此告别,我们则继续前进。此时离白石顶还有一个小时路程,因为我们都是下午四点多从建宁返程的动车,时间紧迫,这时队伍又分成了两派意见,一方认为看到峰顶就可以下山了,担心万一赶不上动车,一方则认为既然来了,就一定要登顶,而且峰顶已经触手可及。最后统一意见:在隧道口卸下登山包,抓紧时间轻装冲顶。最终所有人在12:20全部登顶金饶山最高峰,海拔1858米的白石顶。  因天气原因,山上云雾很多,太阳只出现了一下便被云雾遮住了。云海涌动,流泻,时聚时散,聚时天地白茫茫一片,散时山头隐现如蓬莱仙岛。山顶风很大,很冷,山坳间还有零星未化的积雪,我们待了一会儿便下山。在山顶遇到五个从建宁上来的学生妹,听我们说很饿,拿了很多零食给我们,来者不拒,毫无节操地全吃了,很热情善良的一群姑娘,谢谢你们!其实我们包里有米饭、面条,只是时间来不及生火做饭了。  从山顶下行一个小时,穿过隧道,到索道上站,买票坐缆车下山。这条索道是福建省内最长、最高的高空索道,全长2.1千米,开得较慢,可以欣赏山间风景。本来如果时间充裕,是可以选择从另外一条小路下山返回饶山村的,这样就不用购景区票,但我们时间紧,买的是建宁县北站动车票,即使回到饶山村再找车去泰宁也很麻烦,于是选择缆车下山。景区原本门票是180,可能因为是淡季吧,给我们优惠到120,包含了景区门票、观光车票、缆车票。  半个小时的缆车到了索道下站,再乘坐景区的观光车,半小时的盘山公路到景区大门,打电话联系的士,打车直接到动车站,时间刚好赶上各自返程的动车(D6509建宁县北16:15-福州18:15,D6506 建宁县北16:18-南昌西17:42),正式圆满结束行程。  两天一夜的金饶山之行,虽有波折,也有辛苦,但因为有你们同行,也变得快乐而难忘。再见,金饶山,再见,各位南昌的兄弟,下次再约一起爬山!
在泰宁动车站顺利会师
泰宁吃早饭,小笼包、花生汤、煎包
泰宁大金湖、猫儿山
我们包的皮卡车
在饶山村,准备出发

徒步路上

丛林中探路
丛林中探路
徒步路上

第一晚的宿营地,半山腰无人住的木棚子

宿营地的木棚,成了我们的厨房

宿营地的竹床

准备晚饭

生火做晚饭

准备晚饭中

晚饭开动了

晚饭开吃

竹林中的小路

徒步路上
徒步路上

徒步路上,过桥
徒步路上,趟溪
徒步路上

徒步路上,辛苦攀登

徒步路上,趟溪

徒步路上,手脚并用
徒步路上,密林中前行
徒步路上,密林中前行

徒步路上,辛苦跋涉

徒步路上,辛苦跋涉

云雾中的金饶山

走出密林,在某开阔山头合影

金饶山的云雾
山重疑无路,云开又一峰:金饶山两天一夜徒步穿越记

空中栈道,云中漫步

云雾缭绕的金饶山

遥望白石顶
通往巅峰之路

云遮雾绕

金饶山云海
金饶山云海
通往顶峰之路

云中栈道

金饶山云海
金饶山云海
金饶山云海

云中栈道

攀登金饶山

金饶山的高山植被

龙王岩
龙王岩
登顶金饶山最高峰白石顶,海拔1858米

白石顶的五谷神庙

云中仙山

云中金饶山

时空隧道

金饶山缆车
金饶山缆车

金饶山缆车

顺利完成金饶山徒步穿越行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89010.html

更多阅读

转帖: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明亡之后再无华夏!

(转帖,据说是日本人的观点,不管是否全面先看看吧)《大宋帝国的哀歌》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国第一次亡国。有兴趣的可以查“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真是血泪斑斑的警句。宋朝覆亡,崖山海战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

值得静心一看:20个佛教经典故事---开悟人生

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

回乡的路,漫长而悠远 至诚悠远

回乡的路,漫长而悠远一、憧憬系庆2010年11月初,即将赴日本访学之前,我就和厦大中文系的同事们约定,一定要在系庆90周年的4月5日那天出现在大家面前。有一位老师戏谑地说,系主任不到场,系庆或多或少会有一点缺憾的,至少是不完美。他们还是

声明:《山重疑无路,云开又一峰:金饶山两天一夜徒步穿越记》为网友七彩的好心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