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若不是来到了如今的专业,或许我不会看村上春树的任何一本书。我想,若不是当初在网上买书时,两本一起买可以便宜些,我不会多买一本,也就不会把村上作为我所关注的作家。我想,这样也挺好,至少让我有所坚持,有所追求。
终于看完了《奇鸟形状录》,真够长的。书很长,读村上的这段日子,同样很长。印象中,从上一个暑假开始读村上的书。《挪威的森林》和《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觉得挺现代,与之前看过的有着明显的不同。实际上,一直读村上并不是我认为他的作品有多么好,更主要的,是我能在他的文字中感觉到什么,有了这些,才会有所思考和体会。
看了这么多本,早已习惯或者说容忍了村上春树。絮絮叨叨的文风:曾经因为感觉节奏太慢,进而提速,用三个小时浏览了300页的《舞!舞!舞!》,竟发现未错过主要内容。
莫名其妙的情节:这是比较常见的状况,故事的发展往往随心所欲,历史、现代,现实、虚幻,回忆、想象。还有如《海边的卡夫卡》、《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这样的双线结构,以及《天黑以后》带有意识流味道的作品。更夸张的是,在《寻羊冒险记》中甚至有一章与作品内容没有关系……
(村上春树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如此表示:“当我提笔写《寻羊冒险记》时。我脑子里并无预设的计划。开篇的第一章我几乎是兴致所至信笔写下的。之后的故事将如何衍生发展下去,我依然毫无概念。”)
晕。难怪当时百思不得其解,还以为把别的书给钉到了一起。
村上的书,往往读半天,甚至整部小说之后,仍不知道在说什么。一知半解的状态。不看评论,很难明白他在表达什么;看了评论,又怀疑有些夸大。但这并不妨碍阅读的心情,因为很多人都对此有所体会,因为这才是人们所熟悉的村上春树。不过,不能因此简单地称之为缺点或者不足,因为这就是村上春树文风所具有的特色。当然,村上春树的作品还有太多让人们欣赏的方面,至少在全世界有众多读者在接受这些、适应这些。
印象中在村上的作品中几乎没有樱花、茶道、园艺、富士山等本国的标志性事物。出现更多的是酒吧、西餐、洋酒、爵士乐等,现代感十足。加之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或作品中有时给人的颓废感觉,让很多读者或者学者们对村上并不认同。人们常讨论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孤独、忧郁,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感、疏离感,这些也让很多人产生共鸣。但我想,仅凭这些村上不会成为今天的村上。他可能仍然会有今天这样的销量,但不一定会被很多研究者和读者上升到如此的高度。村上作为一个高产作家,随着人生阅历、自身地位等发生改变,其定位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如果想更多、更准地了解村上春树的文学或者思想,应该完整地阅读他的作品。而不应简单地加以评论或者概述。但实际上,好像并非如此。
在很多人的心中,《挪威的森林》几乎代表了村上春树。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挪威的森林》与其短篇《萤》之间的关系呢?经常在图书馆看到《舞!舞!舞!》,但不是人人都知道它与《寻羊冒险记》续集式联系。客观地讲,《挪威的森林》只是村上春树最著名的作品,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村上春树在逐渐地成长。有人把《奇鸟形状录》看做是村上写作的转折点,我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解释这一说法,但却有着切实的体会。《奇鸟形状录》、《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村上春树开始向人们展示他心中关于正义、道德和价值观的判断。可以说,村上春树逐渐完成了从流行写手式的作家向公共知识分子的转变,表现出了对于社会、大众的关怀。随着“鸡蛋与墙”论说的出现,这一点愈加明显。
另外,村上春树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发表于1979年,从那至今的30年间,其大量作品出现的同时,整个社会的物质富足状况、价值体系、人们的思维模式等方面也相应地发生着改变。所以,对于其作品的评论,如果单纯地以传统标准进行惯性评判似乎有些不妥。例如2009年出版的《1Q84》,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状况与《挪威的森林》出版时的1987年已经有了太多的变化。所以,当村上在继续,对其作品的思考,也应该随之继续。毕竟,他所迎合的是新的年代,新的受众。当传统的评论老去时,村上春树的读者依然年轻。
东拉西扯,写了这么多。最后,再模仿一下林少华先生式的落款,就当作是我关于村上春树作品的读后感吧。
二零一零年三月二十五日凌晨于寝室
时风吹雪化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