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假日》:对无精打采生活的精彩背叛


男人,女人。

在纪录片《银幕与观众》中,一位西方老妇失声掩口:“上帝啊,他们终于接吻了!”狂喜使得她眼泪都流了出来。她正看的这部黑白电影叫《罗马假日》,1953年由好莱坞派拉蒙公司拍摄。

此时,片子渐趋高潮:汽车里,相伴一日的男女即要分手,离别之怅让他们禁不住紧紧拥抱,女人泪流满面,“此地一别,或许永难相见……请你不要立即走开,你要看着——等我从那个拐角消失。”

多么精彩的瞬间,在这位不羞于动情的老人脸上,我看到了作为观众和人的纯真与坦白。感动,和某些英雄行为一样,需要丰饶的精神储备和爆发力,它并非易事。

或许,正是凭借这样的民意,《罗》剧终获当年的奥斯卡奖。面对手持金像的奥黛丽·赫本,评论界叹道:“自嘉宝以来还不曾出现这等人物,她拥有一切美的元素,导演见了会忍不住再三为其大拍特写——拍她炽热的眼神,拍她甜蜜的笑靥,拍她浑身的纯洁气息,拍她瘦削而高尚的肩膀……”

影片讲的是短短48小时的事:英国少女安妮公主访问罗马,因厌恶宫庭的繁文缛节偷偷溜出官邸,在街头,她邂逅正受命采访她的小报记者乔,彼此互瞒身份,决定为自己的生活“放假”一天,俩人一起游览古城,这是安妮第一次自由地徜徉市井,深为民间情趣所吸引,并对乔油生爱慕。

坦率说,单就故事逻辑,此片几近平庸,不仅承袭了好莱坞的爱情套数,较之中国传统戏文也显陈俗:书生与名媛的传奇。

是奥黛丽·赫本改变了一切。她与格利高里·派克一道,以绝配的生命组合演绎了最简单的爱情方程。剧中,她天使的面孔和纤尘不染的纯净,散发着一股水果的清香——一种足以消除生命疲劳、给人以莫大恬静的美学能量……既令视觉惊喜,更让灵魂舒适。

巨大的辐射。好莱坞试爆了一颗少女原子弹。奥黛丽·赫本冉冉升起。

难怪《罗》一获奖,媒体即惊呼:“这真叫人受不了,若没有赫本,它就只能是个平庸的感伤之作。”是的,是赫本让人受不了,是那罕见的美质叫你沉不住气了——她触摸到了你最敏感和隐秘的精神部位。你无法躲掉对她的崇拜和爱慕,是召唤,也是义务。我想起了诗人荷马惊叹海伦的那个场面:“她走了进来,老人们肃然起敬。”

今天,《罗马假日》已成为好莱坞骄傲的典藏。经典意味着最好的手艺,意味着里程碑的一去不返,也意味着让模仿者感到羞愧。今天,观众早已忘了它原本那样一个简陋的构思,欣赏它只是为了亲睹半世纪前那场明媚的邂逅,看看赫本那带电的目光怎样令心狂跳。

美的才华,美的功劳,赫本成为世人心中永远的公主。1988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式授予她“慈善大使”,让那明澈的笑容有机会抚摸全世界的孩子。

那天,我遇到了一件特别兴奋的事。在一篇文章中,我看到以《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而受人尊敬的日本导演山田洋次如是答记者问:“许多电影都令人难忘,要说最爱哪一部真的很难……不,我想起来了,是《罗马假日》,当然要属《罗马假日》喽!”

多么精彩的老人。要知道,这貌似普通的话竟效仿了《罗》剧中最著名的台词。赫本听了一定会流下热泪。

那个场面,每个看过该剧的人都难忘怀——

第二天,公主出现在记者招待会大厅里。突然,人群中,她发现了昨晚含泪吻别的那张面孔,惊呆了。接下是一组无声的特写镜头,只有目光透露着两颗心的狂跳。

有声音问:公主殿下,在您所有访问过的欧洲城市中,您最喜爱哪一个?

侍从官悄声提示:各有千秋。

脸色苍白的公主像是从梦中惊醒,正色道:可以说,各有千秋……不,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罗马,当然是罗马!

这时,少女脸上的忧郁不见了,露出一种明亮而坚定的笑容,像一个突然成熟的幸福女人那样……

招待会结束。

已转身的赫本突然扭过头,最后一次地,将满含泪水的目光投向人群中的他。那苦涩的表情迅速放大,瞬间又被一种奋力做出的微笑所替代。寂静中,你能清晰地觉出她的躯体在克制中颤抖,大厅的柱子也在颤……

“凝——视”,多么好的一个词啊,假如还有谁不懂它,那就到《罗马假日》中去找吧。

“不,罗马,当然是罗马!”这句突然变向的话成了该片最珍贵的台词。从精神角度讲,这个大胆的“别有用心”的——有违王室政治的举动,可以注脚为:对无精打采生活的精彩背叛!

罗马,自由精神的城堡。假日,则是对庸常生活的倒戈。

罗马假日——一场纯洁而诗性的“越轨者”的童话。

这样的童话在不少著名的生涯故事里皆可找到,他们以决然的背叛者姿态向世俗规则挑战,从而痛快淋漓地给生命放假,比如托尔斯泰背叛古老的庄园,温莎公爵背叛到手的王位,黛安娜背叛她的查尔斯……这种“不轨”永远是美性并值得尊敬的。

我一直渴望与人分享自己的收藏,可惜身边这种生命同类太少。这里须提到一位朋友,他有一种语出惊人的解读本领,曾与我有过共享两届“世界杯”的经历。但他只关心电影中的女人而不关心电影。

某深夜,睡前照例将电视频道搜个遍,谁知,竟搜出了阔别的《罗马假日》,忽想起这老兄,于是抄起电话:“开电视,对,马上。”

片子刚完,电话就响了:“她真叫人幸福!”他在城市的另一头高声嚷道。

我愕然,沉默。他道出了我最强烈却迟迟苦于表达的那种感受。他太厉害了!

不错,是幸福,赫本让整座夜晚连同电视机都焕发着一种“幸福”。

我曾想,与这等美好的人一道生存,一道呼吸,一道交换本世纪的空气,该是多么醉心的美事。然而,这项福利却被粗暴地中止了——

公元1993年的一天,我的手,拿着半版快要揉烂的《参考消息》的手,突然抖起来,它冷冷告诉这个正准备用它擦墨渍的人:那一天,1993年1月20日,美利坚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克林顿宣誓就任第四十届总统,另一件是,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因结肠癌去世。

它说,几个月前她还以联合国大使的身份访问战火蹂躏的索马里。它还说,在她垂危之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世界最善良的女人——特里莎嬷嬷曾号召所有修女为“公主”彻夜祷告……

她最后的心愿是:想再看一眼瑞士白雪。

那个阳光喧哗的下午,一张破报纸被那人小心叠好后锁进了抽屉。他的目光渐渐模糊,眼前的事物显得陌生而与之无关。

他感到很多东西正在离自己远去……

一个人的飘逝就像落叶,时间气流将她的手从枝条上吹开,现在,她连亲吻地面的力气都没有了,她就那样静静地、美丽地躺着,在冰凉的青草泥石间。

可世界一点没变,他无力地想。我们活着,一点不比她高尚和美丽,我们能够怀念或憧憬点什么,仅仅因为,我们活着。

可我们一点也不美丽。他想,我们必须对美丽说点什么,起码应说声——

谢谢!

作于1996年



收入自选集《精神明亮的人》和《王开岭作品中学生典藏版》之《心灵美学卷·当她十八岁的时候

《罗马假日》:对无精打采生活的精彩背叛


当当网地址:收入作者主要作品的《王开岭作品中学生典藏版》(共3册)之《心灵美学卷·当她十八岁的时候》:http://t.cn/zQO2efS《精神风光卷·亲爱的灯光》:http://t.cn/zQOyz0X《自然忧思卷·每个故乡都在消逝》:http://t.cn/zQOypeW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89608.html

更多阅读

《画皮2》:人妖换心的古装医学大片

2008年奥运之后,国内影市杀出一匹票房黑马。陈嘉上导演的《画皮》一举拿下2、3亿元票房,有人惊呼:光是与中国人的恐怖记忆紧密相连的“画皮”二字就值一个亿!一部票房大卖的影片必然跟从者众,《画皮》之后这个品牌花开两朵:导演陈嘉上转投

韩国电影《睡美人》:三个女人的不堪

看韩国电影《睡美人》,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现实已经不堪,影片中讲述的三个故事一个比一个不堪,让人感觉生活的黑暗、女性的悲哀。一部片子,三个故事,中间也没有明显的标志,以至让人感到拷来的电影错了行,好像不是一个完整的电影。但编

《盗墓笔记》:中国网剧的绝对先锋和良心之作

《盗墓笔记》:中国网剧的绝对先锋和良心之作姜春康二狗说,他早就知道网剧《盗墓笔记》的出现会让他疯狂到极点。果不其然,当《盗墓笔记》出现时,他追看不已,大呼过瘾!浆糊和狗哥一样,深深被《盗墓笔记》吸引,这

声明:《《罗马假日》:对无精打采生活的精彩背叛》为网友暖心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