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 名师课堂八上英语答案

1、韩军《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

师:哪位同学说说苏轼?

生:苏轼是宋代词人。

生:苏轼是八大家。

师:应该说是八大家之一。哪八大家?说说。

生:苏洵、苏辙…… 生(插话) :欧阳修、王安石…… 生(插话):韩愈、柳宗元、曾巩。

师:他们是什么方面的八大家?

生:文学。

师:当然是文学方面,他们应该是散文方面的八大家。

师:他们谁是唐代,谁是宋代?生: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剩下的是宋代。

师:回答不错。

师:《念奴娇?赤壁怀古》 ,看看“念奴娇”和“赤壁怀古” ,哪个是题目?

生: “赤壁怀古”是题目。

师:题目和词牌,哪个与内容相关?

生:题目与内容相关。

师:看看注释,这首诗是苏轼在什么境况下写的?

生:这首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时所作。

师:也就是说,是苏轼在人生的得意还是在失意时所作?

生:失意时。

师:请一个同学把全词读一下。(一生读)

师:读的非常流畅。可是有个字读错了。

生: “羽扇纶巾”的“纶(guān),他读成 l?n 了。 ”

师:另外,我提点意见,还应该读出点气势。(示范第一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师:(故意说)这一句的意思是――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大浪淘洗尽了千百年来江水中的风流人物。

生:不对吧?

师:怎么不对?

生: “浪”应该是比喻吧?

师:比喻什么?

生:比喻时光。

师:对了。这里不能把浪解释为江水中大浪,应该是时光。你还知道用水比喻时光的句子吗?比如孔子曾经说过的, “子在川上曰…… 生: “子在川上曰,逝如斯夫” 。

师:苏轼劈头一句,非常有气势。江,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这句,很少有人能够比,能够写得出来。苏轼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想起这句“大江东去” 如此的气势、如此的磅礴,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句,写黄河的,―――

生: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二者是一样的,都是大气磅礴的。苏轼和李白都不是“人”,我是说,他们不是凡人。 他们都是“仙” 。

生:李白叫诗仙。

师:李白或者叫谪仙,天上下凡的。苏轼叫坡仙。只有仙人才能写出如此超凡脱俗、鸟瞰大地。这两句似乎很熟悉,(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学生响起了掌声。 )

生:是《三国演义》的插曲。

师:是片头曲。这段歌词就在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大家看看,这两句,跟苏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 “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

师:一样呀,好,那么,咱们就用《三国演义》的这两句来代替、来改写苏轼这两句吧,看看行不行。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 ,大家觉得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你说说,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

生: “风流人物”就是“英雄人物” ,都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

师:大家是否同意他的意见。

生:同意!

师:我不同意!我觉得,如果“风流人物”就等同于“英雄人物”,那么,苏轼何必不干脆用作“英雄人物”呢。

生:可能出于音律考虑吧!

师:读一读, “英雄”和“风流” ,分别是几声?

生:都是一声和二声。

师:音律上一样,苏轼就是不用“英雄” !一定有原因。

生: “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就是不一样.!

师:反正就是不一样。(生笑)(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 ,究竟怎样不同,我提醒接着往下看)

师: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里已经把前三个小句子具体化了,怎么具体化的?分别看看。

生: “大江”具体化为“故垒” ,

生: “千古”这里具像化为“三国” ,

生: “风流人物”这里具像化为“周郎” 。

师:如果说,前面是大场景、远景,而这里就是……

生:是小场景、近景了,如同镜头拉近了。

师: “故垒”是“旧战场”“赤壁”就不是周瑜跟曹操打仗时的那个赤壁了。那个“赤壁”,在哪里?

生:在湖北蒲圻。

师:那么,也就是说,苏轼游览的不是真赤壁。不是真赤壁,苏轼还怀想什么古人呀,这不有点做伪吗?不对,实际上,苏轼是知道他所游览不是真正的赤壁的, “人道是”三个字就特意说明“是人们说” ,不是“我以为” 。

师: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生:不能, “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

师: “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 ,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不闻名。

生: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师:反过来说呢?

生: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师:非常好。那么, “赤壁”是一种什么景观呢?接下来就进行具体描写了。我们一起来读、背。

生: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师:大家考虑,这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譬如, “乱石穿空”是从形角度写的,写出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那种参差交错。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战场的景观特点。

生: “惊涛拍岸”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

师: “惊”的繁体字怎么写?只有知道繁体字才知道这“惊”的意义,这里是“惊马”的意思,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这是一江怒涛。考虑,这两句分别从什么视角来写的。

生: “乱石穿空”是仰视, “惊涛拍岸”是俯视。

师:一个往高处写,一个往低处写。而“卷起千堆雪”是往深处写,写颜色。穿空、惊马一样的波涛、浪花如雪,都是往极处写。这样,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 “赤壁”古战场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就形成了。所以,紧接着一句――“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概括, “一时多少豪杰”是对下阕写人的开启。 “如画的江山”是一个舞台,是风流人物活动的一个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是如画的江山蕴育、塑造了风流人物。 “一时” ,指的当然是三国这段时期,而下片就集中笔墨描绘周瑜。上片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下片主要塑造的是周瑜这个人。我们还是把上片一起来背诵一下。要读了豪情,读出气势。(接着)再试着朗读、背诵下片。

师:试着修改一下原词,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我们能否把“公瑾”换成“周郎” ,能否把“初嫁”换成“出嫁” 。生:不能换。公瑾是字,这里带着尊敬的态度去写。

生:而且再用“周郎”就与前面重复了。

生: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则没有这种刚出嫁的意思。师:有句话,新婚新婚燕尔!这里就突出强调小乔的年轻,刚刚嫁给周瑜,周瑜还在度蜜月呢!(学生笑)

师:如果用“出嫁” ,那就体现不出是小乔,而是老乔了。(学生更笑得欢)可是,我要告诉大家,这里,苏轼是真的“错”了,在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小乔并不是刚刚嫁给周瑜,而是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发生,而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已经真的不是小乔,的确是老乔了。

生:啊!(学生惊讶)

师:大家主要考虑一下,此处,苏轼恐怕不是真的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那么,苏轼为什么非得那样写不可呢?

生:是不是还是强调周瑜仍然沉浸在热恋当中。(学生大笑)师:情感如火,十年依然,十年不减。(学生还笑)―――这种理解,贴近但是不准确。其实,苏轼这里是故意为错,有意如此去写。大家是否忘了开头我提的 4 个字,为什么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 ,而不用“英雄人物” 。

生:我知道了。 “风流人物”就是跟美女与英雄有关,是用美女来陪衬英雄吧,说明周瑜是特别懂得情感的,是懂得爱情的。(有学生又笑)

师:这就对!

师:在苏轼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须得有儿女情长。正如刚才同学所说,懂得感情,懂得爱情,他不仅仅是勇武有力“风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肠。如果说,美女陪衬英雄,也不能说错。所以,苏轼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的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块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那“儿女情长”的一面。 “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忍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就如同词中四字写英雄气概英雄气概。 生: “雄姿英发” 。

师:是。 “雄姿英发”描写的又是风流人物的另一面,即英雄气概的一面。那么“羽扇纶巾”说的是“风流人物”的哪一面呢?“羽扇纶巾”实际不是武将的装扮,而是文臣的装扮。

生:是不是说周瑜有文采的一面?

师:说正是!这里表面上写周瑜的外在装扮,其实以此来写周瑜智慧与聪明的一面。如果说,前面两句“雄姿英发”和“小乔初嫁了” ,写周瑜既有刚,又有柔的话,那么,后面两句, “雄姿英发”与“羽扇纶巾” ,就是写周瑜什么呢?

生:既能武,又能文。

师:好。同学们,这样,我们就已经把“风流人物”解释清楚了。苏轼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风流人物” !大家再拓展开想想,我们在哪里,还曾经学过“风流人物”?

生:在初中,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里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师:大家想想,毛泽东诗词里的“风流人物” ,能不能这样理解?给大家一段时间,回忆一下毛泽东的原词,认真对比二者提到的“风流人物”是否一样。其实,这就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大家可以试一试,不怕说错,只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约两分钟后,有学生举手)

生: “风流人物” ,都不能解释成一般理解中的“英雄人物” ,那样解释,都是一种简单化。毛词中的“风流人物” ,当然不能等同于苏轼词中的“风流人物” ,毛泽东的词中的“风流人物”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指才能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毛泽东在词中也一一列举历史上的“唐宗宋祖,略输文采” “成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 ,说他们够不上“风流人物” ,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是“武”有余而“文”不足,只有武略,而缺少文韬。所以,毛泽东才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老师非常同意你的见地!

师:接下来,苏轼仍然围绕着周瑜进行细致描写,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如果说前面几句属于正面描写的的话,那么,这一句就应当属于……

生:是侧面描写。用“樯橹灰飞烟灭”来衬托他的指挥艺术。

师:这么说,这句还有衬托对比啦?

生: “谈笑间”与“樯橹灰飞烟灭”就是对比。前面十分轻松,跟玩似地,后面就出现了那么强烈的效果。

师:跟大家的讨论,很长见识。(我突然想到一个决定:剩下的下面几句话,就交给大家自己讨论辨析。)(下面的几句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还有刚 才的“樯橹灰飞烟灭” ,存在着争论,我把学术界的一些?争论的观点公布给大家。我提醒大家认真思考,择善而从,能够展开交锋和争论。 第一,由于版本不同, “樯橹”有的版本作“强虏” 。这两个词,你觉得哪个更好? 第二, “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周瑜还是苏轼? , 第三, “多情应笑我” ,这句怎么理解?存在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 “应笑我多情” ,即苏轼在人生失意、人生低潮、年华老大的时候,还怀想什么 “风流人物” ,太多情了,也就是说,是苏轼“多情” 。 第二种理解是, “多情应笑”后面应当是逗号, “我”应当归属下面,形成“我早生华发” 。 “多情”实际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 ,第四、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首先讨论, “樯橹”好,还是“强虏”好。 )

生:我觉得“强虏”好,强调了人的强大,恰好与“灰飞烟灭”形成一种强烈的效果,敌人非常强大,但是,在周瑜的镇定自若的指挥下,强大的敌人“灰飞烟灭” ,变成了烟云。

生:我也同意用“强虏”好,直接写了人的强大,并且“樯橹”这个词太不自然,太小了, “樯橹”不是代指舰船吗?让人想不到人,想不到全副武装,想不到铠甲,想不到精锐武器之类的。

生:我不同意, “樯橹”更巧妙,更含蓄。大家都知道,文章的用词,直接好呢,还是含蓄好?当然还是含蓄更好。樯橹,这里不应该只指舰船,更应当指曹操的所有八十万水军。樯橹,更能够体现曹军的“水军”的特点。樯橹,更可以让我们想起曹操的武装,就如同现在的什么驱逐舰、巡洋舰、鱼雷艇之类的…… (学生笑)

生:那时候,哪有什么驱逐舰、巡洋舰呀!

生:(还是刚才那位同学)我只是比方,反正看到“樯橹”二字,更含蓄,更让我们想到水军,想到曹操的舰艇等各种全副武装的武器。

师:让我发表意见,我更倾向于用“樯橹” ,理由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体现“水战”特点,又含蓄,而“强虏”过分直白了。(仍有同学表示不同意)

师:让我发表意见,我更倾向于用“樯橹” ,理由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体现“水战”特点,又含蓄,而“强虏”过分直白了。(仍有同学表示不同意)不同意的同学也好,我不主张,同学们轻易改变自己已经深思熟虑的观点。如果你不满意,请把你的意见写成文字,写在周记本上,一边是“樯橹派别” ,一边是“强虏派别” ,呀,请 别误会,我不是说你们是“强虏”呀! (同学们大笑) (接下来,讨论“神游者”和“多情者” 。请发言)

生:我觉得,还是同意课本上的解释。 “神游者”应当是苏轼,苏轼从上片的来到大江边, 描写长江的景观, “乱石穿空”什么的,然后又怀想英雄豪杰,怀想风流人物,也就是怀想周瑜,想做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这些,都是苏轼在“神游”吧。就是苏轼的精神在这个旧战场上巡游。

师:你同意课本上注释中“故国”二字就是“旧战场”的意思。 生:是。

师:同学们,这里关键是“故国”二字怎么解释,如果当成“曾经的故土”讲呢,那么,这里显然不是苏轼的“曾经的故土” ,而只能是周瑜曾经领兵打仗的地方。

生:老师说得正是。我不同意课本上的解释。我同意把“神游人”理解成周瑜。因为,这里的“故国”只能是周瑜的故土,不是苏轼的故土。

师:可是你还讲不通呀,如果是“神游者”是周瑜的话,周瑜死去了,怎么神游呀?

生:(学生有点急)是周瑜的灵魂嘛!苏轼是假设周瑜死后还有灵魂。苏轼是假设如果周瑜的神灵还在旧战场上的话,知道苏轼在怀想他,那么苏轼就想,周瑜会笑他,并且, “多情” 二字正好扣合着前面“风流人物” ,周瑜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师:这样说来,你把第三个问题也回答了,你认为“多情人”是周瑜,是“多情人”周瑜笑苏轼。你再具体谈。

生:我是这样想的, “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就是“多情人” ,是名词。如果理解成“应笑我多情” ,那么,就是苏轼“多情”“多情”就是动词了。

师:他非常有见地。如果“神游人”是苏轼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写成“故国”了,而是写成“古国”“古国”才能是“旧战场” ,而“故国”一般应解释成“故土” “故乡” , 或者引申解释成“故地” ,即曾经到过的地方。此地是周瑜的“故地”而非苏轼的“故地” 。

生:老师,你同意把“神游人”解释成周瑜?

师:不是下结论的时候,而且最好别轻易下结论。何况大人们还没有一个定论,学术界的争论还在继续。我觉得,你们争论是有益的,说的都有些道理。我只是倾向于把“神游者”理解成周瑜。我的道理,从句逗得出的。我看过一个资料,有人查阅了统计了几百首《念奴娇》词,当然是不同人写的,这两句的句逗 90%都是前四后五式,就是上句是四字,下句是五字。只有一首例外,是前五后四式。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在填写《念奴娇》词时,在这里是用前四后五式。我还有一个逆向的推法。就是,即使句逗按照前五后四式, “多情应笑我”读成“应笑我多情” ,太牵强,理解起来别扭,不自在。我的看法,只能是我的看法,希望你们继续思考争论下去,可以写成小论文,题目就是《 “神游者”是谁?》《谈谈“多情”与“神游”》继续讨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句,也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

生:我同意第一种。

师:具体说。

生:我是从整个诗的格调来理解的。全诗比较格调比较昂扬向上。生:我也同意。苏轼还是比较积极的。

师:没有不同意见?都同意苏轼比较达观的说法。如果谈我个人的意见,我个人觉得,两方面都得顾及到才好,不能过分强调哪一方面。不是老师折衷。大家想想,苏轼此时已经 47 岁了,他被贬谪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深深感到特别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肯定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的消极,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著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下面我们一起背诵全诗。(响起背诵的声音。)

程翔《再别康桥》教学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坐下。今天上课的格局不同于往常,喜欢吗?(学生四人一组,面对面坐。)

生:喜欢。

师:这叫小组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不是你们听老师讲,主要是小组之间交流学习,有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好吗?

喜欢语文课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

师:不喜欢的举手。

生:(没有举手的)

师:这说明你们老师语文教得好。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再别康桥》,这首诗以前知道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知道呀。说说,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生1:有一次电视上刚好有这首诗。

师:那是在什么时候?

生1: 一年以前。

师:你呢?

生2:我接触过几次。

师:(惊讶的)几次呀!最早呢?

生2:最早是小学,是一个同学在广播站朗读了这首诗。

师:以前知道这作者是徐志摩的举手。

生3:(举手)

师:请你将他的名字写一遍。知道为什么要写一遍吗?这个“摩”字要注意是吗?

生3:(板演)

师:好。记住了,徐志摩。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将诗歌朗读一遍。

生:(读)

师:有不认识的字举手。

生:(没人举手)

师:没有不认识的字,是吗?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一个同学来读一遍。

生4:(举手)

师:你推荐谁?

生4:我推荐***

师:你为什么推荐他?

生4:因为他读得还可以?

师:你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4:嗯……

师:那你推荐谁?

生4:推荐我自己。

师:有勇气,同学们为她鼓掌。

生4:(读课文)

师:好。谢谢你。读得不错吧?

生:(全体鼓掌)

师:有读错的吗?

生5:第五段“满载一船星辉”, 她读成了“满载一城星辉”。

师:嗯。还有吗

生6: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她读成“青枣”。

师:嗯。还有一个地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我们看应该读“似(sh?)的”,还是“似(s?)的”?

生6:是“似(sh?)的”。

师:对,彩虹似(sh?)的。什么时候读“似”?

生6:相似(s?)。

师:下面小组交流一下。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喜欢?

生:(小组交流)

师:好。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我们简单地交流一下。喜欢这首诗的举手。

生:(举手)

师:不喜欢的举手

生:(没举手的)

师:没有不喜欢的。为什么喜欢?

生7:首先我喜欢是因为是抒情的诗,更喜欢二三四段,把景物写活了。

生8:我觉得这首诗给人一种做梦的感觉。

师:做梦的感觉,很好。还有这种感觉的同学举手。

生9:我觉得有音乐感。

师:还有这种感觉的同学举手

生10:我喜欢这首诗,前后呼应,中间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

生11:这首诗很缓慢,读的时候很享受,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师:我们读了这首诗的初步感受很好。接下来要做什么呢?你读了这首诗,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小组交流一下。

生:(小组讨论)

师:好,同学们都写了很多问题,有的同学写了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提问题

生1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星辉斑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境?

师:你是不理解“星辉斑斓”的意思,还是不理解这个意境?

生13:意境。

师:这是怎样的意境?在这个意境里怎么想到要放歌呢?这个问题好,继续提。

生14:前面说“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后面又说“但我不能放歌”,这不矛盾吗?

师:哦,矛盾,问得好。

生15:第三段,在“康河的柔波里”,我们知道大海的波浪是汹涌澎湃的,为什么这里说是柔波?

师:大海的波浪是汹涌的,是吧?小河里的波浪会是什么样?是不是柔波?

生16:为什么说余阴下不是清辉,又是清辉?

生17:为什么是再别康桥?

师:以前来过,离开了;这次又来了,又要离开了。

生18:第五段的“寻梦”,寻的什么梦?

生:第六段的最后一句“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不懂。

生19:我想提两个问题,一个是,徐志摩写这首诗的背景;第二个是,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为什么要重复地用“轻轻的、悄悄的”?

生20:青草为什么是柔柔的,应该是光亮的?

师:还有新问题吗?

生21:为什么用荡漾?

生22:前面是“轻轻的”,为什么后面用“悄悄的”?

生23:第四段为什么要用“揉碎”这个词?

师:我现在要调查一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提出问题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有问题吗?

生24:有。二三四段,为什么分别讲“金柳”、“青荇”、“余阴”,为什么讲这么多景物?

师:还有吗?

生25:题目是康桥,文章应该重点写康桥,可文章为什么重点写康桥边的景物?

师:同学应该知道,学习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大家都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公。还有谁没有提过问题呢?

生26:为什么在康河的波光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

生27:为什么在六段中要用“沉默”?

师:记住,以后我们都是学习的主人,不要沉默,不要做旁观者。指名读第二段

生28:“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师:你知道 “金柳”是什么吗?

生28:我知道。

师:为什么柳树是金色,是因为什么照耀着?

生29:夕阳。

师:夕阳下,柳树一片金色。“那河畔的金柳”用了一个“那”,就是要往远处看。你看到了吗?

生30:没有。

师:那么在什么地方?

生30:心里。

师:对。“新娘”知道吧?为什么看到金柳诗人就想到“新娘”,你们会想到新娘吗?

生:不会。(笑)

师:诗人看到金柳,就想到了新娘,为什么?

生31:应该是寄托思乡的感情。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思乡?

生31:因为我想家乡。

师:与你的情感有关吧,那诗人为什么想到新娘?与什么有关?

生32:情感。

师:对,肯定有一段感情在里面。诗歌与一般的文章不同,要你去猜。“艳影”是什么意思?

生33:美丽的影子。

师:谁美丽的影子?

生33:新娘的美丽的影子。

师:“我在心头荡漾”,“荡漾”是什么意思?

生34:水波动荡的意思。

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35:在我心里面来回想,徘徊。

生36:不停地在我心头出现。

师:就是在你心头萦绕。

生37:不可以忘记。

师:对,不可以忘记,很好。能不能读出水波荡漾的感觉来?

生:学生读“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好,一边读的时候,一边感受水波荡漾,新娘在他心里跳。齐读这段。

生:(读)

师:“在我的心头”应该停一停,(老师范读最后一句)“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再读)

师:你们是不是觉得小诗写得很有趣。现在学习第三节,请你读一读。

生38:(生读)

师:从感情的发展来说,你觉得这小节与前面相比是变得强烈了还是减弱了?

生38:强烈。

师:你怎么说是强烈?

生38:因为后面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

生38:甘心。

师:你说诗歌一开始,诗人看到了什么?

生38:天空。

师:天空没有什么意思。然后看到什么?

生38:金柳。

师:金柳好像下垂了,在看什么?

生38:水草。

师:金柳与水草你看着我,我看着我,好像人在交流感情呀。我们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如果是我,我也甘心做一条水草。

生:(笑)

师:你们愿意做水草吗?

生:不愿意。

师:你们还小。

生:(笑)

师:读第四段。

生:(读)

师:“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明明就是“清泉”,怎么就不是清泉了呢?原来是天上的虹。那虹揉碎了不是,为什么揉碎?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生:(讨论)

师:好,下面交流。

生39:我们这小组是这样理解的:天上虹是康桥在水中的倒影,因为水面反射出夕阳的光,柔波荡漾,那桥好像睡了一样,自己的梦想也像彩虹。

生40:揉碎的应该是内心的思想,要离别,很悲伤。彩虹是内心的追求。

生41:夕阳余光照射在湖面,湖面形成波光粼粼的样子。

师:理解这一小节很难吧。

师:“余阴下的一潭,那不是清泉”那明明就是清泉,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是什么呢?

生41:应该代表他的梦。

师:徐志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这里上学,有一些让他追求一生而无法实现的梦想。这康桥就是剑桥,剑桥大学,老师去过那地方,没有彩虹桥,只有一座很小的桥。剑桥大学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学,希望你们将来能够去那儿读书。

那余阴下的一潭,就是清泉,可作者偏偏说不是清泉,那意思是要提醒我们读者,你可千万不要把它看成是——

生:(无人举手)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这种情况,比如你到商店里看到一种你非常喜欢的笔,但是,这种笔很贵,你回家问爸爸妈妈要钱去买,可你爸爸妈妈说你不是有很多笔吗,不买!但是,有一天,你爷爷给你买来了这支笔,你非常高兴。以后你每次看到这支笔,你就认为这不是一支笔,而是——

生:爷爷的爱。

师:本来是一支笔,在你心里那不是笔,成了爷爷的爱。那么,这里作者说不是清泉,那是什么呢?

生42:象征着梦

师:什么梦?

生42:是……是……

师:象征着爱情,知道吗?

师:天上的虹,怎么揉碎了呢? 刚才说了是风吹,就不完整了,但这是表面的。破碎的是什么呢?

生43:爱情。

生44:希望,梦。

师:是消失了吗?

生45:没有,埋在心里。

师: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这种写作手法,不是徐志摩的独创,在宋代苏东坡写了一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杨花柳絮呀,同学们看过吧,我们看来,那就是杨花,可苏东坡却说不是杨花,是离人泪。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情”,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到了他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上。直接写太直白,没有意思,这样写,让我们去猜,越猜越有意思。以后同学们也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生46:快一点。

师:但不是轻快,而是什么感觉?

生47:忧伤。

师:为什么忧伤?

生47:因为美好的梦想破碎了。

师:而他又没有忘记,他埋在心里,心应该荡漾一下,对吗?

生:嗯。

师:荡漾了多少下才合适?你们荡漾过吗?

生:(笑)

师:你们太小了。把前面的连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出现了梦,下面的小节应该写什么?

生:寻梦。

师:请你读下这小节。

生48:(读)

师:好,我问你,作者是什么样的梦?寻梦,作者用的什么标点符号?

生48:问号。

师:问谁?

生48:问自己。

师:寻梦,你解释解释什么意思。

生48:寻找彩虹般的梦。

师:那是什么样的梦?下面有没有描述?

生48:星辉斑斓的梦。

师:那个梦好像与什么行动有关?

生48:划船。

师:我问你,划船,一个人好,还是两个人好?

生49:两个人。

师:同性的好还是异性的好?说心里话。

生49:同性。

师:哇,我好失望呀!

生:(笑)

师:划着划着,划到哪儿去了?

生:青草更深处。

师:没人的地方吧。划着划着天怎么样啦?

生:天黑了。

师:应该怎么样了?

生:回家。

师:回家了吗?

生:不想回家。

师:不想回家怎么样?感情加深了吧?干什么?

生:放歌。

师:齐读这小节。

生:(读)

师:同学们能不能体会到这一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能体会的举手。

生:(举手)

师:你说,你通过那几个字体会的?

生50:放歌。

师: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歌?

生50:愉快,特别高兴。

师:那是因为他回忆起了过去美好的情景。那你说,读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生50:声音大一点,站在徐志摩的角度,就是感情太多了,要宣泄出来。

师:宣泄出来,那手可以怎么放?

生50:(张开双手)

师:头应该怎么样?

生50:扬起来。

师:好,你这样读一读。

生50:(读)

师:请你也来读一读。

生51:(读,其余同学鼓掌)

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范读,很陶醉)

生:(鼓掌)

师:寻梦,诗人情不自禁地回忆这个情景,诗人想到这个场景,心都醉了。多好呀,这个场景。可是诗人放歌了吗?

生52: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放歌?读下面一小节。

生:(读)

师:但我不能放歌,与上节相比,来了一个多大的转折呀。一个人想要放歌,而不能放歌,内心是很压抑的,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内心还轻快吗?不能轻快了。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笙箫是什么?

生53:乐器。

师:你会吗?笙箫是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那么说,笙箫现在却沉默。下面一句是什么?

生54:夏虫也为我沉默。

师:夏天的虫子,蝉、蟋蟀呀,它们怎么叫?现在它们好像也理解徐志摩的心情,也沉默了。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55: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师:整个康桥今晚都一片沉默,为谁沉默?

生:徐志摩。

师:刚才想放歌,现在都沉默了,还高兴得起来吗?请你读这小节。

生:(读)

师 还没有沉默。你来读。

生:(读)

师 好。这说明我们的同学深入到诗歌的境界了。这样的意境不适合齐读,你们自己再读读。

生:(自由读。)

师:(老师在黑板上板书2、3、4、5、6,并画上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这是我们刚才研读的几个小节,这个箭头是表示感情,但是诗人的感情不是一条直线,想一想,应该怎么画。

生:(小组内讨论)

师:每一小组派代表板演。

生:(板演)

师:(老师逐个评判学生的板演)最后诗人说,说什么呢?我留一个问题,诗的最后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人到底是带走还是不带走?这个问题我留作同学们的作业。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

生56:(面对全体听课老师读,读完后全场鼓掌)

师:好。老师很高兴,这节课看出了大家的进步,从开始的时候对诗的不理解,到现在的基本上理解了,这就是进步。当然这个同学在读的时候还有个地方似乎处理得不是很好,就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高上去了,但是,后面没有下得来。(老师范读)几乎都是气声。

生:(练读)

师:好。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名师课堂的精彩从哪里来?

——程翔老师《<再别康桥>课堂实录》赏析

语文组 贾会彬

2010年7月12日,我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当代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其中,著名特级教师程翔上的《再别康桥》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程翔老师的课在上午第四节进行。上三、四节课的老师用同一个班的学生上同一节课。在第三节作课的是沈阳的刘树义老师,或许学生是初二学生而课文是高中课文,或许是放假期间被召集来心里不满——结果,学生启而不发,调而不动。尽管刘树义老师幽默风趣,尽管他教学经验丰富,采用了很多办法,学生依然低头不语。一节课下来,所有听课老师都认为授课教师的表现是超一流的,学生的表现是很“闷”的,如果让我们遇到这样一群学生是恐怖的。

第三节上完,已经是中午12点,听课学生和老师都有些困倦。这时,程翔老师上课了,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是,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奇的旅程开始了,在程老师的课上,学生都开始踊跃发言,精彩随处可见,《再别康桥》的美被充分发掘出来,听课教师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掌声。

同一个班的学生,同一篇课文,为什么程翔老师的课能上得如此精彩呢?经过很多天的反复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拉近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

若是在上课前几分钟才和学生初次见面,每一个上公开课的老师都会抓住一切机会和学生交流,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从而为课堂的顺畅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程翔老师也不例外,他有三个举动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

第一个举动,重新摆放课桌。上课前,程翔老师让学生把课桌重新摆放,最终放成一个正方形,中间没有课桌,程老师坐在靠讲台的一排中间。不得不承认,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站在前方,学生坐在座位上,教师和学生壁垒分明,无形中就有了一种距离感。而程老师让学生重新摆好课桌后,课堂倒像要开始一个“方桌论坛”。程老师坐在学生中间,给学生一种平等探讨问题的感觉,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第二个举动,自我介绍。程老师坐下后,开始了自我介绍:

师:我叫程翔,来自北大附中。程是前程的程——哪一个‘翔’字更好?大家猜猜。

生:飞翔的翔。

师:哦,你猜对了!我们有了默契。(学生和听课老师笑了)同学们很辛苦啊,刚才上了一节课,接着再上一节。

程老师的自我介绍很朴实,只不过,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让学生也参与了进来。学生正确的回答让程老师很惊喜:“我们有了默契。”这个评价让学生都笑了,紧张的气氛轻松了许多。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不经意地为课堂营造着和谐的气氛。

第三个举动,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在第三节课上,学生是拘谨的,是不自信的。第四节一上课,程翔老师就寻找机会鼓励学生。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把全诗来读一下,(问右边第一位同学)你来推荐一下,谁来读?

生:刘思雨。

师:为什么?

生:她读得好。

师:我觉得你推荐自己比较好。她读得好,不用读了,你不好才读。(众笑)这是什么精神?

生:毛遂自荐的精神。

师:很好。你读读。

生:(读)

从这段问答中,我们可以看出,程翔老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第一个同学来读,但他拐了一个弯,引导学生“毛遂自荐”。其实,这个片段的实质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打消学生怕犯错的顾虑,让学生明白:课堂是学生寻求进步的地方,犯错并不可怕。

二、指导诵读,体会语文的好玩。

在这节课上,程翔老师没有什么精巧的设计,只是以诵读为主线,很朴实地一节诗接着一节诗讲,但就是在这朴实的教法中,精彩纷呈,下面是程老师的一个指导诵读的片段。

师:小伙子请站起来,读这小节(第二节),你怎么进行技术处理?

生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读得不清晰。荡漾什么意思?

生1:(低头无语)

师:本意指水波动。这指水波动吗?

生1:心情波动。

师:你荡漾过吗?实事求是地说。(众笑)荡漾过,我们都荡漾过,只是荡漾的原因不一样。

生1:(低头无语)

师:这段诗应该是低着头还是抬着头读?(抬头)抬头正前方、斜着,带着一种什么?(生:憧憬)憧憬知道么?什么意思?你来憧憬一下,那个墙角。看那儿。

生2:那河畔的金柳……

师:读得不好,“那……”——一下子拉到那个境界里。

生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怎么读比较好?水波动荡,心也荡漾。怎么技术处理。“漾”能不能拉得长一点。

师:同学们抬头看老师。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程老师在范读中很陶醉,全场鼓掌。)你得想象,伴随朗读,想象美好的景色。一起读。

生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荡漾”没读好。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2: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语文课这样读是不是很好玩?语文课就很好玩。

这个成功的教学片段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 “荡漾”的诵读指导。很多老师都有过指导学生诵读的经历,也都有过失败的体验,尤其是面对程度不好且不活跃的学生时,我们几乎无计可施。但是,程翔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时,却成功了,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他的指导诵读小步前进,适合初二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进步。

首先,程翔老师先从内容和感情上进行分析。诵读从来不单纯是一项技术活,诵读总是和作者的感情联系在一起的,程翔老师深知这一点。他问:“荡漾是什么意思?”当学生回答不出时,程翔老师用了一个暗含选择的反问来启发学生:“本意指水波动。这指水波动吗?”学生自然能回答出是“心情波动”。其次,为了让学生体会得更深,程翔老师想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你荡漾过吗?”这个问题在羞涩的学生那里没有成功。于是程老师迅速转换问题,用诵读的动作来辅助诵读:“抬头正前方、斜着,带着一种什么?(生:憧憬)憧憬知道吗?”这是在引导学生进入那个场景。最后,程老师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水波动荡,心也荡漾,怎么技术处理。“漾”能不能拉得长一点。”随即,程老师又进行了精彩的范读,学生终于读出了“荡漾”那摇曳的感觉。叶圣陶先生有这样一番话:“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程翔老师的课堂无疑为这句话做了一个完美的注脚。

这个教学片段中,程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是:“语文课这样读是不是很好玩?语文课就很好玩。”是啊,语文课不是枯燥的,而是好玩的。有人问著名的逻辑学家金岳霖:“您为什么要搞逻辑?”金答之曰:“我觉得它很好玩。”金岳霖在觉得逻辑好玩,事实上是对逻辑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他成一代大家;同样,学生在好玩的课堂上也定能兴致盎然地学到更多的东西。

三、动作辅助,诵读中加深理解。

程老师指导诵读,方法多样,其中,他特别注重诵读动作的指导,请看他对诗歌第5节的诵读指导。

师:徐志摩内心保存一个梦,什么样的梦?要不要去寻找?谁来?咱们请一位。

生1: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师:你先不要坐,站着大家听清楚。寻梦问谁?(自己)寻怎样的梦?(美好的),请一个小伙子回答。

……

师:怎样读好?抬头好?手应该怎么放好?(学生把手垂下来)就这样垂下去好?(众笑)我觉得应该这样(双手伸开)。

生2:那样没法读。我要拿着念。

师:不用看书了。

生2:我不看不会。寻梦。(伸手)(众笑)

师:感情来得太快了,同学们分析。哪句开始伸手比较好?

生3:下句,“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

师:不同意见可以说。

生4:放歌。

生5:我不认同。我觉得在“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不行,因为你正划着船,一伸手,就没法划船了。(众笑)

师:我觉得请这个同学朗读。一只手拿着纸读。

生5: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师:感情太快了。(众笑)这就是朗读的技巧。寻梦是为了自己,情不自禁地自问。想起美好的梦,一生中,那个梦太重要。一生中,每个人都有一两个美好的梦,时间越长,越想越甜美。(范读)“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众鼓掌)“放歌”时伸开手,闭上眼,头摇一摇,表示自己陶醉了。

在这个指导诵读的片段中,程老师仍然从诗歌的感情出发进行指导诵读,但是,该片段最大的特色却是以诵读动作“伸手”来辅助诵读,其主问题是:“哪句开始伸手比较好?”这个问题事实上还隐含着另一个问题:“作者的情感在哪里达到了高潮?”学生的发言是精彩的,尤其是生5的发言让人眼前一亮,听课老师们都暗自佩服他的分析能力:“我觉得在‘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不行,因为你正划着船,一伸手,就没法划船了。”接着,程翔老师的范读感染了所有的人,学生伸着手诵读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程老师的动作辅助诵读法让学生在游戏般的诵读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在思考中自然而然地想象到了划船的画面,从而轻松地理解了文本。学生的思维在这个环节里被彻底打开了,他们早已经抛弃了拘谨和紧张,而变得敢于发言、争着发言了。

程老师的课之所以能让如此不爱发言的学生变得活跃,原因或许有很多,但他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最重要的原因,正缘于此,他用“方桌论坛”的方式和自我介绍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用一个巧妙的提问鼓励学生要有“毛遂自荐”的精神;整节课的指导诵读中,他准确地把握学情,引领着学生小步前进,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原发表于《青年教师》2010年第9期)

张玉新《阿房宫赋》课堂实录

授课教师:张玉新

授课班级:东北师大附中高二3班

授课时间:1992年6月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上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阿房宫赋》的前三个自然节,这堂课我们接着欣赏第四节。

版书:阿房宫赋

杜牧

师:在欣赏课文之前,我们先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和复习的情况。(幻灯片展示)请同学们回答下面几组字当中,有关字的意义。我们先看第一组:

六王毕,四海一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

师:找一名同学回答一下。

生1:“六王毕,四海一”其中的“一”是“统一”的意思。

师:实际这属于什么用法?

生1:数词的动用。第二句,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其是的“一”是每一个的意思。

师:“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中的“一”是什么意思?

生1:一把火。

师:一把火,数量词。“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这个“一”是什么意思?

生1:“整个”的意思。

师:好,请坐。下面,看第二组“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吾何爱一牛也

师:请同学回答一下。

生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其中的“爱”是“爱护”的意思。

师:“向使六国各爱其地”其中的“爱”是什么意思?

生2:爱惜,珍惜。

师:“吾何爱一牛也”其中的“爱”的意思?

生2:吝惜。

师:好,请坐。下面这几个“族”谁能回答一下?

族秦者秦也

谁得而族灭也

族庖月更刀

士大夫之族

生3:第一个“族”是“灭族”的意思。

师:灭族,使族灭。第二个呢?

生4:第二个“族”的意思是“使杀尽”的意思。

师:第三,族庖月更刀,这仆“族”呢?

生4:“一般地”的意思。

师:士大夫之族 中的“族”是什么意思?

生4:是“类”意思。

师:看来啊,大家还是做了预习的。通过上堂课的欣赏啊,大家对“赋”已经有所了解,“赋”在汉代啊,是盛行一时的文体。这种文体,它的内容,大多成了阿谀奉承,它的语言佶屈聱牙,犹如饭里夹沙,令人难以下咽。六朝人也写赋,但是呢,他们工于骈偶,走向极端,堕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我们要继续学习的这篇杜牧的《阿房宫赋》,它却既没有汉代大赋的那种形式主义的流弊,也没有六朝的工于骈偶的表面浮华的这种特点。它是借鉴了中唐古文运动的特点,把散文的写作方法引入了赋中。关于赋体本身的特点,上堂课我们在第一、第二自然节的欣赏过程中,已经有了集中的体现。这堂课我们就着重欣赏一下第四自然节,作为散文式的赋的特点。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课文的录音。

(放录音)(第四自然段)

师:好,下面我们就共同欣赏课文的第四自然节。“呜呼”是承上文继续发表作者的慨叹,什么慨叹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是什么样的句式?肯定判断还是否定判断,这样判断有什么好处?

生5:加强语气?

师:加强什么语气?

生5:肯定语气?

师:还有否定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说出了正反两个方面,能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生5:对比语气。

师:这个对比,可以增大反差。好请坐。那么大家再考虑一下:“灭六国者,六国也”从本篇文章的前几个自然节看,杜牧曾经归纳过六国的灭亡,但是呢,没有发表议论,这个句子是什么呢?谁说一下?

生6:“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赂秦力亏。”

师:本篇文章,大家想一想,“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实际,从表面上看,作者在写《阿房宫赋》,阿房宫出现的时候,曾经点过。

生7:“六王毕,四海一”!

师:从表面上看,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被秦灭。而在这里呢,作者却说了一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什么意思啊?

生8:六国灭亡了,除了秦把他们消灭以外,他们自己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师:啊,你的意思是说啊,重在指出,六国灭亡的内在自身的原因。好,请坐。那么,同样,下一句话“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与上文相对而言,道理呢,也是一样的。告诉我们秦国灭亡的原因,也不在于所谓的什么呢?从上个自然段找。

生9:“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师:好,请坐。从表面上看,作者曾经进行过描绘,“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是秦国灭亡的一个直接的导火索,一个外部的表现。作者曾经指出了,在这里呢,又加以否定,重在指出秦国灭亡的原因,同六国一样,都在于他的自身,而不在于其他。那么这个观点是否能立住脚呢?我们现在先不继续往下深究,我们看看下一句话怎么说的。

师:“嗟乎!”继续慨叹,“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解释六国灭亡的自身的原因。他是用什么样的一种语气表现的呢?借助假设。借助假设的含义是什么呢?如果真爱其人的话,便不能失败。那也就是说啊,你没有那么做,正是这个过错,所以说啊,六国的灭亡呢,关键在于不爱其人。

师:那么秦国如何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可递三世而至万世而为君”,六国已经被秦国统一了,为什么不爱六国之人呢?

生10:因为六国之人这时是天下百姓。

师:为什么是天下百姓呢?

生11:因为秦统一了六国,六国之人这时是天下百姓。

师:秦虽统一了六国,六国的各自百姓还在,为了对举,他提六国之人。作者在这里既谈六国灭亡,还谈秦灭亡,作者在这里,还是为了把矛盾的两个方面对举出来,也是加大了极化对比。那么无论是六国的灭亡还是秦的灭亡都是出于他自身的原因,由两个个别上升到一般,而这一般的结论是我们在读的时候读出来的。所以大家要注意本篇文章虽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这里的逻辑思维也颇值得我们借鉴。

师:“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里有四个后人,哪位同学说一下,这四个后人分别指什么?

生11: 第一个后人指的是当时的那些人。

师:当时的那些人指是是哪些人? 当时是哪个当时?

生12:指统治者。

生13:第一个后人指秦以的后人,第二个后人还是指秦以的后人,第三个后人指秦人的后人的后人。

师:我们体会一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这显然是秦以后的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这还是指的哀秦的人却不鉴秦,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个后人是像你说的秦以后的人,秦以后的更后的人,而最后这一个呢,复哀后人也,还是指秦的后人。也就是说,这第一个,第二个,第四个后人的含意都是相同的,而第三个呢与众不同,是指秦更后的人。这里面呢,通过这四个后人,两个含意,实际就突出了历史的一个发展过程,那么至此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否出来了,是什么样目的?

生14:借古讽今。

师:借什么古讽什么今?

生15:借秦朝的灭亡讽现在的今。

师:现在具体来说是什么时候?

生16:唐朝。

师:好,借古讽今的意思在这就表现出来了。实际上历史的回顾是有现实的用心的,尽管作者的描写极尽夸张之能事,他的目的是在后面的,借古讽今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而对阿房宫极尽夸张的描写是对后面议论的一个铺垫,或者说是一个必要条件。前面的描写夸张、比喻、排比越充分,后面的议论也就越发的充实,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能够实现。

师:下面我们就注意一下本自然段的论证结构。先是用呜呼慨叹,然后两句话两个观点,秦国灭亡六国灭亡的原因,然后再用一个嗟夫进一步的慨叹,最后对秦国灭亡原因六国灭 亡的原因进行假设性的论证,最后呢,提出四个后人的哀叹。大家掌握了这个结构以后呢,谁来背一遍?

(生单背诵,齐诵)

名师课堂 名师课堂八上英语答案
师:这个自然节的特点主要是借鉴了散文的特点。句式错落,和第一第二自然节那种赋的排比铺陈的手法大不相同。关于这个特点我们以前就对大家有所交待。我们在这里就不着重交待了。因为一会我们还要总结本篇文章的艺术特点。

师:大家想一下作为全篇的文章,尤其是前两个自然节作为赋的主体,它的描写层次和作者的文脉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下面我们通过检查大家对课文前几个自然节的背诵来归纳课文的脉络图。

请一位同学接着我背的,开始总结我背的这部分的它说的是什么?“六一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哪位同学给归纳一下,这四句说的是什么?

生:这四句写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师:写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六一毕,四海一的时代背景下,蜀山兀,还有建筑的过程。下面请一个同学接着我背的背,然后同学来归纳。

生: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师:好。这个部分写什么?

生:主要写阿房宫的外貌。

师:大致的容貌给你的整体的印象,实际上呢是阿房宫的总体的布局。那么二川溶溶起什么作用啊?过渡。由对阿房宫的总体描写转入对其内部描写。好,下面哪位同学接着背。

生:五步一楼——气候不齐。

师:好。他背的这部分写了阿房宫的内况。具体的有哪些描写呢?有建筑之奇,有构造之巧,有歌舞之盛还有桥梁之多,复道的多,等等我们就不一一的说了。我们看由二川溶溶过渡到建筑之奇,构造之巧,歌舞之盛。这是阿房宫赋的第一个自然节,实际上建筑过程和总体的布局,是写阿房宫的总体风貌。由二川溶溶过渡到对阿房宫内状的描写,那么下面请一个同学接着背诵第二个自然节。

生:背诵第二节。

师:他背的部分既写了阿房宫中宫人的来源——来源于六国。又写了宫内的人的生活。而这一部分我们概括一下都是写了阿房宫中宫人的情况。下面再请一位同学接着他背诵。

生:背诵。

师:背的部分既写了阿房宫中珍宝的来源,又表明了宫中珍宝的繁多。(板书)而这宫中珍宝的来源,和宫中珍宝的繁多又都是写了宫中珍宝的收藏。下面大家再进一步归纳:由阿房宫的宫貌过渡到内状,阿房宫的宫貌和内状作者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换一句话说是写阿房宫的什么样的特点?

生:壮美壮观。

师:壮美壮观或者说是盛大的气势。好,那么对宫人的描写和对宫藏的描写,又集中体现了阿房宫内宫人生活的奢侈。(板书)

那么大家再进一步概况,无论是盛大的气势,还是生活的奢侈作者有没有离开他要描写的主题啊?

生:没有。

师:都是围绕什么描写?

生:阿房宫。

师:下面我们体会一下围绕阿房宫,句句段段都是紧紧相连的,相辅相成的。从总结艺术手法上看,这是阿房宫手法上的什么样的特点?

生:环环相扣。

师:还有什么特点呢?二川溶溶,流入宫墙,随着溶溶的二川,我们从对阿房宫总体部局的观察,进入到了宫墙之内。还有歌舞之盛,是为了写下面的宫人做了一个恰如其分,自然的过渡。所以我们说《阿房宫赋》从结构上说,它是环环相扣的。从过渡上说呢,又中非常自然的。

师:既然这是一篇赋,它就要带有赋体的特点。那么《阿房宫赋》在描写上、在渲染上又有什么特点呢?这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

师:大家想一想,写这篇《阿房宫赋》从不同的角度,所以是一个多方的描写。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具体的手法呢,有排比,有夸张,有渲染,而且是反复的渲染。所以说,《阿房宫赋》呢,还有一个特点:多方的描写,反复的渲染。当然,作为《阿房宫赋》这样一篇名篇,它的艺术上的特点呢,是有很多的。我们如果总结起来,也不能一两句话就把它说完。在此呢,我们仅对在上堂课的基础上,我们欣赏的感觉比较深的两点,进行了一下简单的归纳。

师:下面,大家考虑一下,作者在《阿房宫赋》的后两个自然节,表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这种思想是紧紧地围绕着什么?

生:秦国的灭亡在于秦国的奢侈。还有不爱六国之人。

师:这是借古讽今,是让当时的统治者借鉴的,是为了本阶级的利益,或者说是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那么关于与此相类似的问题,像我们学过的贾谊的《过秦论》,它也探讨了秦国灭亡的原因。由于秦国,第一个奠定了封建的统治,这种统治,影响两千多年。所以很多人对秦国灭亡的原因都进行了探讨。也分别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下面我们就看一看其他人的观点,大家看完观点之后呢,请同学们对这些观点加以评述。

(幻灯片展示并解说)

商始兴,而太甲放;周始兴,而文王危;秦并天下而扶苏自杀……天下初定,人心未靖,则天命以之不康。汤、武且不能弭,后代勿论己。然后胡亥杀兄,旋以死亡;太甲、成王终穷其位;则伊尹、周公与赵高,相去不但若宵壤也。秦始皇之短祚(皇位、国统)也不一,而莫甚于不知人,非不察也,推其好谀也;托国于赵高之手,虽圣主不足以存,况胡亥哉?

(王夫之《读通鉴之一》)

师:那么哪位同学说一下,上述文字,表明秦国灭亡的观点是什么?

生:秦王没有知人善任,而任用奸臣。

师:好,请坐。下面我们看另外一篇文章。

(幻灯片展示并解说)

秦政如是,然卒亡其国,非法之罪也。六国公族散处闾巷[之间,秦以守法,不假以虚惠结人。公侯之欲复其宗庙,情也。且六国失道,不逮王纣,此战败而失其地,非其民倒戈也。审武王既没,成王幼弱,犹有商奄之变。周继世亦得胡亥者,国亦亡;秦继世而得成王,则六国亦何以仆之手?如贾生这过秦,可谓短识矣,秦微点(同“玷”)独在起阿房以及童女三千资徐福,诸巫食言,乃坑术士说百姓,其他无过。

(章太炎《秦论政》)

师:大家想一想,作者在这里的观点,是通过推理得出来的。是什么样的观点呢?

生:秦国的灭亡是和王位继承人有关系。

师:怎么推导出来的呢?大家想,秦国灭亡,表面上看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有民倒戈。由于倒戈,由于秦二世的无能,国家就灭亡了。而周成王的时候呢,也有人倒戈,但是由于接班人素质好,结果周朝继续兴盛。由此可见,接班人的素质,在国家兴亡这方面呢,是起到一个关键作用。

师:下面就请大家讨论一下,你对他们的观点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大家注意,我们不要脱离开材料和课文,现在开始讨论。

(讨论)

师:同学们静下来,哪位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A:秦国灭亡有多种原因,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就是不实行仁政。因为仁政是直接作用于百姓的,而国家的兴亡与百姓有直接关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师:好,你的中心意思就是贾谊说得对。好,请坐,有没有和他观点不同的?

生B:我认为是由于奢侈和勤检之间的关系造成的。就是因为它这么奢侈,所以它才灭亡。

师:你认为,勤俭可以兴国。好,请坐。还有没有其他的观点?

学生C:我认为并不是在于奢侈,而是因为接班人素质问题。假设如果胡亥是一个贤德的明君,一方面他可以除掉奸臣,一方面可以勤检持国。

师:有没有同学还有别的意见啊?

学生D:我认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任用奸臣。

师:奸臣误国。

学生E:我同意同学D的观点,虽然他说的不全面。在社会的形成,有两个阶级,一个是统治阶级,一个是被统治阶级。他们的阶级矛盾已经形成,秦国灭亡了和其他以后的各个国家灭亡了一样,都是由被统治阶级推翻统治阶级。

师:一言以蔽之。

学生E:秦朝的灭亡,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师:好,请坐。

学生F:我认为学生E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如果是仁君,就会缓和这种阶级的矛盾,还是接班人的素质问题。

学生G:接班人只是间接矛盾,抓住事物的本质,应该抓住最主要的本质问题。应该是最主要、最直接的。

师:那你说最主要,最直接的是什么?

学生G:就是仁政。

学生H:奸臣误国不可能是间接的原因,太甲如果没有伊尹的话,也不可能变成明君。还应该是奸臣误国。

学生I:我认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间接的原因。

师:大家注意,我们要围绕着材料,并且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篇文章当中,超越它,把它放在历史发展中去看。古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都看出了其中的一个方面。但他们又不全对,为什么?

学生J:秦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不可调手的产物,其他原因都是加速其灭亡的一种催化剂。

师:这个问题大家同不同意?

生:(齐答)同意!

师:当然了,阶级矛盾它最根本的表现是经济上的剥削,而经济上的剥削最根本上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必然会导致灭亡。

师:我们大家思考问题的方法,大家注意,语文课固然也要归纳历史的原因,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把它运用到我们文章的写作上,下面就给大家留一个作业。

题目:《从秦政之失谈起》

要求:1.自拟副标题;

2.注意立意的角度;

3.不少于800字。

这堂课我们就到这里,下课!。

(东北师大附中陆军整理)

登高》备课资料(附两节课堂实录)

悲凉——悲壮——悲咽 沉郁杜甫“沉郁顿挫”的主导风稳。“沉郁”是心情的沉重忧郁和文思的深沉郁积,“顿挫”是手法的凝炼含蓄和声势的抑扬转折,

悲景着笔,悲情落句

吴乔《围炉诗话》云:“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漂泊之途

24岁赴洛阳赶考,未能及第;35岁到长安求取官职,滞留10年,一再碰壁;43岁获得卑微官职,却又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被困长安;逃离长安,追随肃宗,因为直言又被厌弃;48岁弃官,11年漂泊直到死在漂泊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之上无人所知。,即766年,他五十五岁时,再度飘泊到了夔州(现四川奉节县),在此他带着一家老小从长安开始了“万里饥驱”的跋涉;他,旅居秦州,奔走陇蜀险途,暂居草堂,又才避难在夔州;这便是他“万里悲秋常作客”的生涯。“一生的艰难忧愁,已使这位55岁的老人身患多种疾病:疟疾、肺病、风痹、牙齿掉了一半,左耳也聋了”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

整首诗歌“悲”字是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大有高屋建瓴之形,坂上走丸之气势,这“悲”字是诗人感时伤怀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情的充分体现,这种质朴而博大的胸怀,让人品读咀嚼,至再至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胡应麟曾说这首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三四两句。

(作用: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对称美。)

二是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景物也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实到虚。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陆时雍在《诗镜总论》里说,“工部七律,蕴藉最深,有余味,有余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一咏之不尽”。《登高》诗,上四句写景,下四句抒情,景情貌分而神合,似离却粘。情藏景里,景在情中,情景相中生。上四句虽则笔笔写景,然而字字含情,尤其是那催人下泪的猿啸,牵人愁思的飞鸟,十分巧妙地传出诗人无限怅惘,真可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间词话》)。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使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登高》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则称此诗颈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独登台,无亲朋也。”

《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李震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老师拟了一副对联,请看:“茅屋连黎庶,腐儒孤舟叹人间疾苦;草堂铸诗魂,圣哲七律吟世事沧桑”。大家说我写的是谁呀?

生:杜甫

师:有何依据?

生: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圣”。

师:说得不错,“黎庶”就是“百姓”,杜甫的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尤其是在七律方面,杜甫的贡献最大,有“七律圣手”的美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杜甫最负盛名的七律——《登高》,先请同学们集体把这首诗朗读一遍。

(学生齐读,读得很有气势)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气势,但是这首诗中丰富的情感,大家还没有读出来,有人曾经评价“这首诗是杜甫用一生血泪铸就,沉郁悲凉,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大家想不想读出这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生:想(学生很兴奋)

师:要想读好一首诗,首先必须理解这首诗的诗意。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还有那些词语理解上的困惑与发现。

(学生主动自由的提问,非常踊跃)

生1:“渚清沙白”该怎么理解?

生2:为什么诗人说“百年多病”?

生3:“浊酒杯”怎么理解?

……

师:请大家思考这些问题,可以讨论。

(学生思考并讨论了大约五分钟,非常热烈)

师: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学生主动解答)

生1:我回答,为什么诗人说“百年多病”。“百年”就是晚年的意思,诗人的意思是说自己晚年多病。

师:你对百年的理解是对的,但是诗人为什么不直接说“晚年”呢?

生2:因为诗歌讲究对仗,前一句有“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这样写是为了与“万里”对仗。

师:你说得很好,希望大家以后思考问题都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全面,下面还有哪些同学为大家解答其它的问题。

生3:我回答……

(这一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的答案适时点拨即可,但是教师要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深刻性稍作要求,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多作规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这首诗的诗意,那么哪位同学能用概括性的语言告诉我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生:这首诗,杜甫前两联写景,通过描写自己登高所见所听的凄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因为身体多病和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而产生的悲苦之情。

师:说得很好,既然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诗意,我们再来读这首诗,看看效果如何,哪位同学把这首诗读一下。

(学生踊跃站起)

师:你要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读出来。

(学生读得很投入,但是由于对杜甫情感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所以还不太感人)

师:你的声音很有穿透力,我已经感受到了秋意,不过情感还不够丰富,你想不想读得更好?

生:想。

师:要想把一首诗读好,仅仅理解了诗歌表面的意思还不行,我们还必须深入体察情感,下面我们就来体察情感。刚刚让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下面请同学们解答一下老师的几个困惑。我的第一个困惑是:“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中,写“猿”的叫声为何用“啸”而不用“啼”?

(学生思考)

生1:之所以用“啸”是为了表现“猿”叫声的悲哀,而用“啼”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师:古人说“杜鹃啼血猿哀鸣”,用“啼”不是也能表现悲哀吗。

生2:“啸”与“啼”虽然都能表现悲哀的意思,但是“啸”与“啼”好像是不完全一样的“悲”。

师:那么“啸”是什么样的“悲”?

(学生茫然)

师:大家可以想一想以前读过的用“啸”的诗句,岳飞在《满江红》中说:

生:(七嘴八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师:很好,大家说“啸”中除了“悲”还有什么?

生1:愤怒。

生2:壮。

师:对,“啸”是“悲中有壮,悲中有愤”,既然我们揣摩出了这种情感,哪位同学把首联再来读一下?

(学生主动读且读得很悲愤)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们已经听出了悲愤之情,你能说一说,你为何要这样读吗?

生:我感觉“啸”字应该重读并且尽量拉长余韵,才能读出这种悲愤情感。

师:说得好,可见,因为对一个词有了深入的理解就可能对这句诗有了全新的情感把握,以后同学们在体察诗句情感的时候一定要从词语入手。

(学生若有所悟)

师:下面请同学解答一下老师的第二个困惑:情由景生,诗人首联写了六种景象,表现了孤独悲愤之情,而第二联却只有两种景象,这对于情感抒发是不是略显无力?

(学生思考)

生1:第二联虽然诗人只写了“落木”与“长江”两种景象,但是诗人说“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可见第二联所写景物种类虽少,数量上并不少。

生2:第二联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仅写到了落叶无边,还写到了落叶的声音,“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仅写到了江水的无穷无尽,还写到了长江的气势,这对情感的表现都是很有作用的。

师:那么你说第二联与第一联相比,诗歌的境界是渐大还是渐小?

生:我觉得渐大了。

师:为什么?

生:诗人见到了无边的落叶又想到了长江的无穷无尽,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比首联境界渐大。

师:既然这样,你可以为大家读出这种大境界来吗?

生:可以。

(学生有感情地读)

师:请你告诉我:这两句诗,诗人到底要抒发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有些茫然)

师: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你是杜甫,面对如此景象,你会想到什么?

生1:自己已经老了。

生2:生命真是短暂。

生3:感叹自己功业无成,报国无门。

师:看来这句诗中除了悲愤还有叹息啊!那位同学能读出这种悲叹之情?

(一学生自告奋勇且读得很投入,但是并没有完全读出悲叹之情)

师:怎样才能读出悲叹之情呢?哪位同学再来读一下。

(学生主动读且读得比较到位)

师:这一联既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又要读出悲叹之情,就必须将 “萧萧下”“滚滚来”读出余韵。

(教师范读,学生鼓掌)

师:下面请同学们解答一下老师的第三个困惑:有人说“这首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境界宏大,而后两联只感叹自己的命运,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样开阔,这首诗的前后境界并不吻合 ” 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学生非常茫然)

师:(点拨)写景往往为了抒情,然而应该大景配大情啊,诗人后四句到底是不是感叹自己个人的命运,抒发个人悲情?

生:是的,“悲秋”“常作客”“多病”“独登台”“霜鬓”“停浊酒”都是在写自己。

师:诗人为什么会这样呢?请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生:就是因为“艰难苦恨”。

师:诗人因何“艰难”,又“苦恨”什么?

生:世事艰难,“苦恨”自己历尽辛苦,两鬓苍苍,却功业无成。

师:说得很好,可见杜甫并非仅仅为个人而愁啊,他更是为国运而愁,为天下苍生而愁;诗人是把天地苍生都埋在胸中,这种思想感情是何其丰富深厚啊!由此可见,三四两联宏大境界有没有缩小?

生:没有。

师:后人都将杜诗这种境界开阔且基调悲慨、感情丰富深厚的特点叫“沉郁”,那么,我们该怎么把这种沉郁之情读出来呢?大家自己读一下,看看如何才能读出这种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

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范读一下。

(学生主动读且读得低沉而浑厚)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悲”“常”二字要重读;“病”“独”二字要重读,这样才能加重悲苦情绪。

师:你说得很好,看来呀,要想读出情感,重读一定要处理得好;不过我觉得最后一联,你读得还不是非常到位,同学们同不同意我的观点?

生:同意。

师:哪位同学再读一遍尾联。

(学生读)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艰难苦恨”四字应该重读。

师:那么“潦倒新停浊酒杯”呢?

(学生稍有点茫然)

师:诗人为什么要登高?

生1:为了思乡。

生2:为了排遣愁绪。

师:诗人有没有排遣愁绪?

生:没有。

师:诗人不仅没有排遣愁绪,反而增添更多新愁,大家说一般如何消愁?

生:喝酒。

师:但是诗人有没有喝酒?

生:没有。

师:诗人为什么酒杯已到唇边又轻轻放下?

生:说明诗人心事重重。

师:说得很对,诗人欲罢不能啊!所以当我们读到最后一句时,应该读出悲咽之声。哪位同学再把最后一句读一下。

(学生读)

(教师范读,学生鼓掌)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整首诗齐读一遍。

(学生读)

师:悲哀、悲愤、悲咽,让人倍感悲凉;悲秋、悲己、悲国,让人深陷悲思。同学们还想不想更深入的把握这首诗的韵味?

生:想。

师:如果能将自己融入诗歌的意境,我们会读得更好。老师深感这首诗天下第一七律的美誉,把它改成了一首五律,请看:“天高猿啸哀,风急鸟飞回。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来。万里悲秋客,多病独登台。潦倒又停杯,苦恨繁霜鬓。”大家说老师这首五律与杜甫的《登高》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生:我喜欢杜甫的诗,我感觉老师的诗太简单了,没有韵味。

师:为什么呢?我这首诗与《登高》意思并没有多大区别啊,为什么韵味全无呢?

生:老师的五律与杜甫的七律相比缺少了“萧萧”“滚滚”等词语,诗歌中的形象不生动了。

师:说得对,老师的五律缺少了情境化的词语,让读者失去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始终觉得诗人在诗外。由此可见,大家读这首诗也不能只读出秋景,或只读出秋情,还要读出景中的杜甫,情中的杜甫。现在就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穿越历史的隧道,来到1200多年前,让我们静静的聆听杜甫老人那沉重的叹息。

(音乐起,学生闭上眼睛)

师:(深情诉说)那是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长江之滨,面对无情的江流,耳畔不时传来凄厉的猿啸之声,他就是杜甫,此时,我们就是杜甫,客居他乡,老病孤舟。

(简短停顿,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非常感动)

师:此刻我们的心情都很悲怆,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把这首诗满怀深情地背诵出来,以表达我们对杜甫无限的缅怀之情!

(全体学生起立,师生共同背诵)

(音乐起)

师:“走在历史上那个悲怆的角落,一声凄厉的啸掸去记忆的尘,还有一只低回的鸟,一片秋天的叶,凝视着我。假如可以追寻,就让那穿透千世的遐思,那载负沉重的痛,都和着这有节奏的韵律,都化作这古朴的风。就让我漂泊在那个高台,静静地咀嚼——你如霜的两鬓!”

(下课铃声响起)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登高》课堂实录(韩军)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呀? 生:是杜甫。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什么比平时读得好吗?

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什么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 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 )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般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

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炼。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悠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师: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说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的很好。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

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

生: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你们大家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什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师: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略)

生: 登台,是 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什么(时间)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是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什么意思?

生: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 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师: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

依据韩军《登高》教学实录整理的教学设计

[日期:2012-10-29]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人的际遇,体会诗人的心境,感悟本首诗歌的深远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

教学工具:多媒体,音像资料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学生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放音乐《二泉映月》)师:(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这个老人是谁呀?

生:是杜甫。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诵读赏析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

要求:(投影诵读要领)

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对比几首诗歌中的鸟: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杜甫笔下是“鸟飞回”,有几只鸟?一只,把‘回’变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 “回”说明鸟在盘旋。曹操的《短歌行》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这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什么?是作者的孤单无依。

诵读指导:首联所表现的意境是很凄清的。可见诗人心中之寒,心中之哀,心中之孤。

我们读的时候,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诵读指导:我们重新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

穿插介绍杜甫生平和经历:

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诵读指导:九月九日重阳节,双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人们普遍把重阳节当作“老人节”,登高是为了祈求长寿,可是杜甫到了人生的秋天。穷愁老病,百业无成,颠沛流离,形影相吊,此刻登高有何乐可言,人生还有什么希望?人生的希望又在哪里呢?满纸悲凉,满腹悲凉。

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诵读指导: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总结:全诗在沉重的感叹中收结,结得如此悲愤深沉。

三、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全诗。(播放音乐《二泉映月》)

四、总结

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无奈

山东省优质课评选《登高》创新设计

授课者:高青一中 张晓

参与设计者:淄博教研室 王玉强

高青一中 孙延青 高青教研室 孔爱芳

导入:余光中诗:你的一炷至今未冷。

目标:诵读理解;体悟情感。

整体感知:

一、请一同学读一遍课文,同学先体味一下感情。

这位同学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你对文本的字词,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再找一同学读(进一步体会)

深入体悟:

二、本文“悲”在何处?

(你可以结合词句分析:词句、句意、情感)

1、 猿啸,为何不用啼?(啸,有嘶哑、粗犷、厚重之意)

总结:悲景——自然之悲

2、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何是千古名句?

(指四季是春夏秋冬,那么人生也是春夏秋冬,说明人生苦短;长江滚滚,说明时间流逝之快。喻指要珍惜时间,时不我待。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现实。体现了哲学的命题。)

总结:悲壮——自然

3、 分析“常”“独”。为何“台,高迥处也”也有“悲”意?(高出说明他胸襟宽广、高远,志向远大;不同与一般人。)

总结:悲苦——人生之悲

4、 “苦恨”是本文之根,含有何意?你能从前面的诗句找出来吗?(落木,恨人生苦短;滚滚,恨时间流逝之快;万里,恨到处飘零,家园难回,社会动荡,干戈不断;多病,恨际遇悲惨。)

总结:悲咽——社会之悲

总结——沉郁之感

三、作者之悲是如何表现的?为何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从手法上思考。

情景二端;首联尾联全部对偶;远近、动静、高低、纵横等。

总结——顿挫之气

主题深化:

四、让我们走进杜甫的内心,看看他“悲”源于何?

24岁赴洛阳赶考,未能及第;35岁到长安求取官职,滞留10年,一再碰壁;43岁获得卑微官职,却又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被困长安;逃离长安,追随肃宗,因为直言又被厌弃;48岁弃官,11年漂泊。55岁身患多种疾病:疟疾、肺病、风痹、牙齿掉了一半,左耳也聋了。直到59岁,死在漂泊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之上无人所知。

杜甫不仅仅写了个人之悲,而是写了整个社会之悲。

五、有人说,杜甫已经远离我们千年了,他已经不与我们同行了?也有人说,杜甫离我们很近,他仍然与我们同行。你同意那种观点,为什么?

六、集体背诵这首诗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获省初中优质课一等奖第二名)

淄博市高青县实验中学 段岩霞

【设计意图】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八十五字。然而这区区八十五字不仅记录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的空明月色,更记录了苏轼刹那间涌起的微妙曲折的动人情感:解衣欲睡之时,月色如老友不邀而至,叩响了苏轼的心扉,那份快乐强烈得难以自抑,于是他率性而为“欣然起行”;在“念无与为乐者”的思量、沉吟和瞬时搜寻后,他“遂”兴致勃勃地“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一个“亦”字道出了知己间心有灵犀的至巧至妙的欣喜;二人“相与步于中庭”开启了那夜悠闲、静谧、不可多言的月下神游,从而诞生了千古写月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以及“沉醉美景”后“恍然大悟”的发现的欣喜与审美快感。

至于文末的两问一答,既让我们看到了苏轼那坦然真诚的自得与自赏,更让我们顿悟:这摇曳多姿的“乐”源自于作者那颗处逆境而不悲忧、化苦难为诗意的“闲人”之心——这“闲”不止是不得签书公事的“清闲”,亦不止是超然于现实生活的“悠闲”,而是清空了世俗名利与个人得失的“宁静”“空灵”与“真淳”,是超越了生死的心灵的“大自由”、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本设计从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切入,立足学生的阅读初感,以品读作者的“乐”为主线,咀嚼字词、链接背景、涵泳比较、朗读体验,由“乐”及“闲”,还原文本中蕴含的美妙情思,走进作者细腻丰富的心灵,感悟苏轼从容面对人生的审美态度。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和写景语句。

2、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获得阅读的快乐。

【教学难点】“闲人”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他曾为妓女题诗,他和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

他是谁?

他就是多才多艺的苏轼、苏东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他在黄州写的一篇游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

二、展示自学之成果

1.询问:预习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2.检查预习情况。Ppt出示:

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准确解释:

月色入户 欣然 起行 遂至

怀民亦未寝 步于中庭 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

流利翻译: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意引导学生放慢语速,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同时注意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户”,联系《木兰诗》中“木兰当户织”“足不出户”;“盖”,联系《童趣》中的“盖一癞蛤蟆”和《狼》中的“盖以诱敌”;区别“行”“步”与“走”的含义;语句的理解要到位,关注“为乐”“闲人”,“庭下”一句要如实翻译,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用一句话简洁概括文章所写的这个生活片段。

明确:“苏轼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或“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与张怀民在承天寺月下散步”。

三、诵读文章之韵味。

1.请一生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韵味。其他同学从这几方面评价。

2.教师配乐范读,和学生分享对文章的理解与感受。

3.询问:你听出了苏轼夜游时的心情了吗?文中有没有直接表露这种情感的句子?(快乐;“欣然起行”。)

4.再请一名学生用欣然的愉悦的语气、学老师的样子再读一遍课文。播放《高山流水》古筝乐曲。

5.齐读体会,力求读出文言文的古雅韵味。

过渡:在朗读中,我们听出了苏轼内心的快乐。的确,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苏轼最快乐时就是写作之时”,“能使读者快乐是苏东坡作品的一大特点”。接下来,让我们潜入文本,细细品读。

四、品读作者之快乐

1. 逐字逐句反复品读,细细咀嚼,发现并还原作者蕴藏在文章词语和句子中的快乐。并以批注的形式在课文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理解。

教师示例:我在“欣然起行”一句中发现了苏东坡因月色入户而迅即产生的喜悦,以及迫切想与朋友分享的愿望。你看,他“欣然起行”,一个“起”字和一个“行”字说明他内心涌起的那份快乐是多么强烈,多么真诚!他是多么率真可爱!

2.学生自主品读赏析,然后小组互相启发完善。

3.师生交流,点拨提升。

①月色入户

这里的“入”不止是“射入”“照进”,更应该解释为拟人化的“走入”“进入”。这个“入”字写出了月色如老友般的善解人意,她知道,对月亮情有独钟的苏轼(残月,冷月,缺月,孤月,圆月,明月,这些月的意象里凝聚着他或悠闲或炽热的感情、豁达的胸襟和睿智的思想),是不会放弃一个美好的秋夜的;“她知道,一颗懂得美的心,绝不轻易在无边风月里合上外壳”。正是这个“入”字引发了苏轼无尽的惊喜——我本无意见月,月色自“入”我胸怀,不邀而至的月色带来了一份不期而至的快乐。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写出了苏轼瞬时的沉吟、思量与搜寻,正是这一转念间,张怀民“跃上”他的心头。“遂”和“寻”字写出了苏轼当时的兴致勃勃,而从“念”至“遂”也涌动着一份难以言表的快乐:月色常有,但又有谁能和你共赏呢?如果没有此人,那快乐真要减却几分,可是苏轼找到了可以分享无边风月的人,怎能不快乐万分?

追问:苏轼赏月,为什么单单去寻张怀民呢?

课下注释提示为:张怀民是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此其一。

ppt出示张怀民的相关背景资料:

张怀民,1083年贬黄州,起初寓居承天寺,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为品格清高超逸之人。

学生阅读,明确:其二就是张怀民和苏轼一样心胸坦然,爱好山水,不挂怀贬谪之事,同为品格清高超逸之人。两人人处境相似,志趣相投,是人生知己,也是审美知己。明月相邀,知己相伴,自是人生一大乐事!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亦”字中蕴含着至巧至好的快乐,写出了知己间心有灵犀的妙趣!而“相与步于中庭”是两个热爱山水、心有诗意的人在月下并肩漫步的静谧画面。

点拨:这里的“步”与“欣然起行”中的“行”能否交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行”写出了苏轼心中强烈的欣喜,迅即起行,不假思索,率性而为;而“步”则写出了苏轼与张怀民月下漫步时的悠闲、从容、惬意。

探讨:这里有没有写二人如何“交谈取乐”?为什么?

明确:没有写二人交谈取乐。一为留白,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最重要的是他们心意相通,会心一笑胜过千言万语,宁静之中更显情味悠悠。

指导朗读:指名读,重读“亦”,体会“怀民亦未寝”的惊喜。师生对读“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体会二人的默契。全体朗读记叙部分,体会作者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快乐。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个看似平淡的句子中蕴藏着令人惊喜的情感波澜:庭院下恰似有一汪澄澈空明的积水,积水中还有纵横交错的藻、荇,仔细一看,那婆娑的阴影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啊!这个波澜,来自苏轼的真实感受,也带动着我们的惊喜。所以这里适宜采用比较的方法体验探究作者的快乐。

探究一,ppt出示:

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改文: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竹柏影也。

细心的你能否发现改动后,我们阅读的感觉发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补出了月色,失去了惊喜;不补出来,更能真实的体现作者当时的感受,因为作者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那是月色,这更能衬托“十月十二日”那晚月色的澄澈空明。“盖”换用“是”,语势变平淡,没有了“沉醉”和“发现”的双重审美快感。

探究二,ppt出示:

请同学们试着在这句话的空白处填两个语气词,把作者的情感波澜补出来。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指导朗读原文,读出作者“沉醉美景”与“发现真相”的惊喜。

追问:为什么苏轼没有用语气词?

明确:作者已把心理的波澜寓于这种曲折动人的描写和特殊的行文顺序中,不需加语气词。而且不加语气词,更能体现文言的简洁与韵味。

4.小结:区区85字,竟然蕴含了这么多的快乐:月色不期而至的快乐、朋友心意相通的快乐、知己相伴悠闲漫步的快乐以及沉醉月下美景、因错觉而引发的意外的发现的快乐。

随《高山流水》的音乐再读全文,展现这份曲折流动、摇曳多姿的快乐。

五、探寻“闲人”之魅力

1.面对如此空明之境,苏轼抒发了内心怎样的感慨?

明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追问: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美丽的风景时时处处与我们相伴,只是缺少像我和怀民这样的闲人来欣赏,真是可惜啊!

3.解读“闲人”之“闲”。

①“闲人”是什么意思?(清闲的人。)

②“闲”仅指“时间上、事务上的清闲”吗?一个人只有在怎样的心境下才能看得见这样空明的月色、优美静谧的景色?适时链接苏轼的生活背景,ppt显示: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为被人指出用诗歌来诽谤新法,其政敌以“讪谤朝政”的罪名把苏轼投进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审讯历时五个月,在多方营救下,加之神宗皇帝怜惜其才,苏轼幸而死里逃生,被贬往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宋代闲散不管事的官职),但不准擅离该地,并无权签署公文,没有薪俸。他租数十亩荒地经营,筑水坝,建鱼池,移树苗,种植稻麦和蔬菜,并在坡边自筑茅屋,号“东坡居士”。

明确:这“闲”不止是不得签书公事的“清闲”,还是面对逆境的“从容”,是超然于劳累的身体生活的“悠闲”,是诗意面对逆境、率性面对生活的“真淳”,是清空了世俗名利的“宁静”与“空灵”,是超越了生死的心灵的“大自由”。这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3.请你以苏轼的身份,用合适的语气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这份感慨。

苏轼可能有过失落,有一丝自嘲——能够在此种境遇中自嘲也是一种洒脱;但此时此刻,在这个美好的瞬间,他更多的是一份自得,几许自赏,内心的愉悦、满足和陶醉。

齐读体会苏轼的自得自赏。

4.拓展:不止是此夜,不止是此文,翻开《东坡志林》,翻开苏轼煌煌近百万字的诗文著作,这样美妙动人的瞬间比比皆是。

当他初贬黄州寓居临皋亭时,他遍赏江山风月——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苏轼《东坡志林?临皋闲题》

当他乘月至溪桥时,他“醉眠芳草”一夜至春晓——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东坡志林?西江月》

当他夜饮醉归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时——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苏轼《临江仙》

5.总结结:这就是苏轼苏东坡:

他率性自然,敢于袒露真性情;他诗意面对逆境、智慧面对得失;他超然于世俗名利、拥有空明自由的心灵;他始终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身在俗世却能发现别人即便在天堂也无法感到的美 ……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的一生!

让我们背熟全文,用一生去慢慢体会他那如汩汩清泉流泻而出的美妙情感,那如空明月色倾泻而下的快乐!

六、推荐阅读:

林语堂《苏东坡传》;

苏轼《东坡志林》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全国赛课一等奖--柳永《雨霖铃》导学案

柳永《雨霖铃》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品鉴意象

二、体味情感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刚考试完,很累吧。星期六还在这儿听我的课,很辛苦啊!)我给大家放首歌,轻松一下,好不好?

生:(欢呼)好!

师:(播放邓丽君演唱的《雨霖铃》)(幻灯1:“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师生听歌)

师:邓丽君深情、甜美的演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是谁为她作的词呢?

生:柳永。

师:对啊!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凡有井水处都唱柳词”。他的歌覆盖了当时所有的官家和民间的歌舞晚会,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征服了所有的歌迷。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烟云,回到宋朝,去聆听柳永的歌曲吧!(板书:课题、作者)(幻灯2:“课题、作者”)这节课我们主要“品鉴意象、体味情感”。(幻灯3:【学习目标】“品鉴意象、体味情感”)

二、整体感知

师:《雨霖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以至于邓丽君和柳永穿越时空合作了这首歌曲呢?我们走近文本,触摸一下柳永的情感脉搏吧!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范读,可以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离别心情的一句话。(幻灯4:“文本、录音”)(播放曹灿范读)

生:(听)

师:(听)

师:那么,词中哪句话集中表现了作者和恋人离别的心情呢?请大家找出来。

生1:多情自古伤离别。

生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明确)大家听得很用心,也很善于动脑,作者的心情在词的下片表露无疑,那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板书,并提醒同学在书上标画出来)(幻灯5:【整体感知】 “多情自古伤离别”)大家齐读一下这句话。

师:这句话表露出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伤心,凄凉。

师:是啊!佛言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求不得。其中最苦是“爱别离”。“多情自古伤离别”就是对这种心情的经典概括。我们还学过哪些表现离别的名言呢?请同学回忆,举几个例子。

生1(预设):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生2(预设):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生3(预设):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生4(预设):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师:很好!大家的知识面很广。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因离别而感伤的心情是非常普遍的。而柳永的这种“伤离别”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我们投入感情再来读读这句话,品品柳永独特的离别情。

师生:(齐读)“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大家品出柳永与众不同的情感来了吗?想好了,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预设):我觉得柳永的“伤离别”比一般人更重,“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明柳永的离别是在凄冷的秋季。文人感秋则悲,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和心爱的人离别呢?真是双重的痛苦啊!

三、重点探究

师:说得真好啊!说你是柳永的知音也不为过啊!那么柳永和爱人的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词的上片,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

生:(读)

师:(巡视点拨)好!大家读得很认真。词的上片作者描写了哪些意象呢?

生: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板书)

师: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凄凉、沉寂。

师: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生: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

师: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借以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我们要了解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

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味。

1、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2、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吗?为什么?

3、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实际上有千言万语。此时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你能否试着代他说两句?展开想象写一写,和大家分享。(幻灯6:【重点探究】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三个问题)

生:(就上述问题分组展开讨论,然后和大家交流。)

师: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大家丰富的想象填充了柳永留下的艺术空白。那么,与恋人离别后,作者的痛苦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呢?请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词的下片。

生:诵读。

师:好,读得很有感情。思念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痛,而柳永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生1(预设):我认为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

师:前面我们分析了,这句最能体现作者的离别情绪。

生2(预设):我认为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幻灯7:【重点探究】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师: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经你一分析,当之无愧啊!“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的心却是悲苦的。

生3(预设):我认为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尘万丈,我非你不爱。恋人离开,百无聊赖。正可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师:非常有文采的见解啊!谢谢你和大家分享!

生4(预设):我就说说对最后一句的理解吧!“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一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的无奈与孤寂在里面。以问句作结,引人思考,余味无穷。

师:能用所学知识相印证,并有自己的感悟。很好!我们无论选哪一句,都能体味到柳永那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的相思苦和离别情。带着柳永的离情别绪,我们再一次来齐读这首词吧。

四、综合领悟

师: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假设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呢?请说明理由。(幻灯8:【综合领悟】 “问题:拟题目”)

生1(预设):秋别。因为这是一个发生在秋天的关于离别的故事。

师:很切题,好!

生2(预设):伤别。因为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就是“伤离别”。

师:能扣住情感拟题,读的深入。

生3(预设):思念。因为词人对恋人的思念无处不在,我觉得用“思念”比较好。

师:不错。我给你改一个字,改成“相思”是不是更好呢?我觉得柳永和恋人是彼此思念,这样更能说明两人情深意长。

五、拓展应用

师:词还有个别名,大家知道叫什么吗?

生:“诗余”

师:对,“诗余”。可见诗词本是一家,那么大家能不能选取《雨霖铃》中的意象,把这首词改写成诗呢?试试看吧!(幻灯9:【拓展应用】 “词改诗”)

示例1:

别佳人

帐饮都门外,相望兰亭边。凝噎留意处,执手望泪眼。

晓风杨柳岸,良景徒虚年。纵有千番情,更与何人言。

示例2:

长亭别

寒蝉凄切骤雨歇,执手相望语凝噎。

杨柳晓风残月夜,那堪冷落清秋节。

生:(创作,展示)

师:(交流,评点)

师:(总结)

我曾在《忆柳永》中这样写道:“忍把浮名换浅唱,只为儿女道情长。烟花巷陌君常在,倚翠偎红平生畅。奉旨填词无冕王,井水歌罢美名扬。多情最是雨霖铃,至今想念柳七郎。” (幻灯10:【总结】“《忆柳永》”)什么是经典呢?我想应该是指那些历经时光打磨和岁月淘洗而依然名之为典范的作品。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读这首词,我们知道,人世间有一种情感叫离别,有一种感觉叫心痛,有一种心情叫相思。字里行间弥漫的是柳永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尽的相思苦。在这样的经典里沉醉千年又何妨!让我们投入地走进《雨霖铃》,用我们的深情诵读向那位伟大的词人柳永致敬吧!(师生齐读)

六、布置作业

阅读柳永的《蝶恋花》,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鉴赏短文。(幻灯11:【总结】“《忆柳永》”)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附:板书

雨霖铃

柳永

多情自古伤离别 意象 意境 情感

名师课堂

1、韩军《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

师:哪位同学说说苏轼?

生:苏轼是宋代词人。

生:苏轼是八大家。

师:应该说是八大家之一。哪八大家?说说。

生:苏洵、苏辙…… 生(插话) :欧阳修、王安石…… 生(插话):韩愈、柳宗元、曾巩。

师:他们是什么方面的八大家?

生:文学。

师:当然是文学方面,他们应该是散文方面的八大家。

师:他们谁是唐代,谁是宋代?生: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剩下的是宋代。

师:回答不错。

师:《念奴娇?赤壁怀古》 ,看看“念奴娇”和“赤壁怀古” ,哪个是题目?

生: “赤壁怀古”是题目。

师:题目和词牌,哪个与内容相关?

生:题目与内容相关。

师:看看注释,这首诗是苏轼在什么境况下写的?

生:这首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时所作。

师:也就是说,是苏轼在人生的得意还是在失意时所作?

生:失意时。

师:请一个同学把全词读一下。(一生读)

师:读的非常流畅。可是有个字读错了。

生: “羽扇纶巾”的“纶(guān),他读成 l?n 了。 ”

师:另外,我提点意见,还应该读出点气势。(示范第一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师:(故意说)这一句的意思是――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大浪淘洗尽了千百年来江水中的风流人物。

生:不对吧?

师:怎么不对?

生: “浪”应该是比喻吧?

师:比喻什么?

生:比喻时光。

师:对了。这里不能把浪解释为江水中大浪,应该是时光。你还知道用水比喻时光的句子吗?比如孔子曾经说过的, “子在川上曰…… 生: “子在川上曰,逝如斯夫” 。

师:苏轼劈头一句,非常有气势。江,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这句,很少有人能够比,能够写得出来。苏轼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想起这句“大江东去” 如此的气势、如此的磅礴,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句,写黄河的,―――

生: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二者是一样的,都是大气磅礴的。苏轼和李白都不是“人”,我是说,他们不是凡人。 他们都是“仙” 。

生:李白叫诗仙。

师:李白或者叫谪仙,天上下凡的。苏轼叫坡仙。只有仙人才能写出如此超凡脱俗、鸟瞰大地。这两句似乎很熟悉,(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学生响起了掌声。 )

生:是《三国演义》的插曲。

师:是片头曲。这段歌词就在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大家看看,这两句,跟苏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 “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

师:一样呀,好,那么,咱们就用《三国演义》的这两句来代替、来改写苏轼这两句吧,看看行不行。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 ,大家觉得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你说说,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

生: “风流人物”就是“英雄人物” ,都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

师:大家是否同意他的意见。

生:同意!

师:我不同意!我觉得,如果“风流人物”就等同于“英雄人物”,那么,苏轼何必不干脆用作“英雄人物”呢。

生:可能出于音律考虑吧!

师:读一读, “英雄”和“风流” ,分别是几声?

生:都是一声和二声。

师:音律上一样,苏轼就是不用“英雄” !一定有原因。

生: “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就是不一样.!

师:反正就是不一样。(生笑)(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 ,究竟怎样不同,我提醒接着往下看)

师: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里已经把前三个小句子具体化了,怎么具体化的?分别看看。

生: “大江”具体化为“故垒” ,

生: “千古”这里具像化为“三国” ,

生: “风流人物”这里具像化为“周郎” 。

师:如果说,前面是大场景、远景,而这里就是……

生:是小场景、近景了,如同镜头拉近了。

师: “故垒”是“旧战场”“赤壁”就不是周瑜跟曹操打仗时的那个赤壁了。那个“赤壁”,在哪里?

生:在湖北蒲圻。

师:那么,也就是说,苏轼游览的不是真赤壁。不是真赤壁,苏轼还怀想什么古人呀,这不有点做伪吗?不对,实际上,苏轼是知道他所游览不是真正的赤壁的, “人道是”三个字就特意说明“是人们说” ,不是“我以为” 。

师: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生:不能, “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

师: “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 ,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不闻名。

生: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师:反过来说呢?

生: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师:非常好。那么, “赤壁”是一种什么景观呢?接下来就进行具体描写了。我们一起来读、背。

生: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师:大家考虑,这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譬如, “乱石穿空”是从形角度写的,写出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那种参差交错。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战场的景观特点。

生: “惊涛拍岸”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

师: “惊”的繁体字怎么写?只有知道繁体字才知道这“惊”的意义,这里是“惊马”的意思,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这是一江怒涛。考虑,这两句分别从什么视角来写的。

生: “乱石穿空”是仰视, “惊涛拍岸”是俯视。

师:一个往高处写,一个往低处写。而“卷起千堆雪”是往深处写,写颜色。穿空、惊马一样的波涛、浪花如雪,都是往极处写。这样,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 “赤壁”古战场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就形成了。所以,紧接着一句――“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概括, “一时多少豪杰”是对下阕写人的开启。 “如画的江山”是一个舞台,是风流人物活动的一个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是如画的江山蕴育、塑造了风流人物。 “一时” ,指的当然是三国这段时期,而下片就集中笔墨描绘周瑜。上片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下片主要塑造的是周瑜这个人。我们还是把上片一起来背诵一下。要读了豪情,读出气势。(接着)再试着朗读、背诵下片。

师:试着修改一下原词,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我们能否把“公瑾”换成“周郎” ,能否把“初嫁”换成“出嫁” 。生:不能换。公瑾是字,这里带着尊敬的态度去写。

生:而且再用“周郎”就与前面重复了。

生: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则没有这种刚出嫁的意思。师:有句话,新婚新婚燕尔!这里就突出强调小乔的年轻,刚刚嫁给周瑜,周瑜还在度蜜月呢!(学生笑)

师:如果用“出嫁” ,那就体现不出是小乔,而是老乔了。(学生更笑得欢)可是,我要告诉大家,这里,苏轼是真的“错”了,在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小乔并不是刚刚嫁给周瑜,而是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发生,而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已经真的不是小乔,的确是老乔了。

生:啊!(学生惊讶)

师:大家主要考虑一下,此处,苏轼恐怕不是真的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那么,苏轼为什么非得那样写不可呢?

生:是不是还是强调周瑜仍然沉浸在热恋当中。(学生大笑)师:情感如火,十年依然,十年不减。(学生还笑)―――这种理解,贴近但是不准确。其实,苏轼这里是故意为错,有意如此去写。大家是否忘了开头我提的 4 个字,为什么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 ,而不用“英雄人物” 。

生:我知道了。 “风流人物”就是跟美女与英雄有关,是用美女来陪衬英雄吧,说明周瑜是特别懂得情感的,是懂得爱情的。(有学生又笑)

师:这就对!

师:在苏轼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须得有儿女情长。正如刚才同学所说,懂得感情,懂得爱情,他不仅仅是勇武有力“风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肠。如果说,美女陪衬英雄,也不能说错。所以,苏轼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的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块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那“儿女情长”的一面。 “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忍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就如同词中四字写英雄气概英雄气概。 生: “雄姿英发” 。

师:是。 “雄姿英发”描写的又是风流人物的另一面,即英雄气概的一面。那么“羽扇纶巾”说的是“风流人物”的哪一面呢?“羽扇纶巾”实际不是武将的装扮,而是文臣的装扮。

生:是不是说周瑜有文采的一面?

师:说正是!这里表面上写周瑜的外在装扮,其实以此来写周瑜智慧与聪明的一面。如果说,前面两句“雄姿英发”和“小乔初嫁了” ,写周瑜既有刚,又有柔的话,那么,后面两句, “雄姿英发”与“羽扇纶巾” ,就是写周瑜什么呢?

生:既能武,又能文。

师:好。同学们,这样,我们就已经把“风流人物”解释清楚了。苏轼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风流人物” !大家再拓展开想想,我们在哪里,还曾经学过“风流人物”?

生:在初中,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里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师:大家想想,毛泽东诗词里的“风流人物” ,能不能这样理解?给大家一段时间,回忆一下毛泽东的原词,认真对比二者提到的“风流人物”是否一样。其实,这就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大家可以试一试,不怕说错,只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约两分钟后,有学生举手)

生: “风流人物” ,都不能解释成一般理解中的“英雄人物” ,那样解释,都是一种简单化。毛词中的“风流人物” ,当然不能等同于苏轼词中的“风流人物” ,毛泽东的词中的“风流人物”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指才能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毛泽东在词中也一一列举历史上的“唐宗宋祖,略输文采” “成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 ,说他们够不上“风流人物” ,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是“武”有余而“文”不足,只有武略,而缺少文韬。所以,毛泽东才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老师非常同意你的见地!

师:接下来,苏轼仍然围绕着周瑜进行细致描写,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如果说前面几句属于正面描写的的话,那么,这一句就应当属于……

生:是侧面描写。用“樯橹灰飞烟灭”来衬托他的指挥艺术。

师:这么说,这句还有衬托对比啦?

生: “谈笑间”与“樯橹灰飞烟灭”就是对比。前面十分轻松,跟玩似地,后面就出现了那么强烈的效果。

师:跟大家的讨论,很长见识。(我突然想到一个决定:剩下的下面几句话,就交给大家自己讨论辨析。)(下面的几句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还有刚 才的“樯橹灰飞烟灭” ,存在着争论,我把学术界的一些?争论的观点公布给大家。我提醒大家认真思考,择善而从,能够展开交锋和争论。 第一,由于版本不同, “樯橹”有的版本作“强虏” 。这两个词,你觉得哪个更好? 第二, “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周瑜还是苏轼? , 第三, “多情应笑我” ,这句怎么理解?存在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 “应笑我多情” ,即苏轼在人生失意、人生低潮、年华老大的时候,还怀想什么 “风流人物” ,太多情了,也就是说,是苏轼“多情” 。 第二种理解是, “多情应笑”后面应当是逗号, “我”应当归属下面,形成“我早生华发” 。 “多情”实际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 ,第四、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首先讨论, “樯橹”好,还是“强虏”好。 )

生:我觉得“强虏”好,强调了人的强大,恰好与“灰飞烟灭”形成一种强烈的效果,敌人非常强大,但是,在周瑜的镇定自若的指挥下,强大的敌人“灰飞烟灭” ,变成了烟云。

生:我也同意用“强虏”好,直接写了人的强大,并且“樯橹”这个词太不自然,太小了, “樯橹”不是代指舰船吗?让人想不到人,想不到全副武装,想不到铠甲,想不到精锐武器之类的。

生:我不同意, “樯橹”更巧妙,更含蓄。大家都知道,文章的用词,直接好呢,还是含蓄好?当然还是含蓄更好。樯橹,这里不应该只指舰船,更应当指曹操的所有八十万水军。樯橹,更能够体现曹军的“水军”的特点。樯橹,更可以让我们想起曹操的武装,就如同现在的什么驱逐舰、巡洋舰、鱼雷艇之类的…… (学生笑)

生:那时候,哪有什么驱逐舰、巡洋舰呀!

生:(还是刚才那位同学)我只是比方,反正看到“樯橹”二字,更含蓄,更让我们想到水军,想到曹操的舰艇等各种全副武装的武器。

师:让我发表意见,我更倾向于用“樯橹” ,理由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体现“水战”特点,又含蓄,而“强虏”过分直白了。(仍有同学表示不同意)

师:让我发表意见,我更倾向于用“樯橹” ,理由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体现“水战”特点,又含蓄,而“强虏”过分直白了。(仍有同学表示不同意)不同意的同学也好,我不主张,同学们轻易改变自己已经深思熟虑的观点。如果你不满意,请把你的意见写成文字,写在周记本上,一边是“樯橹派别” ,一边是“强虏派别” ,呀,请 别误会,我不是说你们是“强虏”呀! (同学们大笑) (接下来,讨论“神游者”和“多情者” 。请发言)

生:我觉得,还是同意课本上的解释。 “神游者”应当是苏轼,苏轼从上片的来到大江边, 描写长江的景观, “乱石穿空”什么的,然后又怀想英雄豪杰,怀想风流人物,也就是怀想周瑜,想做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这些,都是苏轼在“神游”吧。就是苏轼的精神在这个旧战场上巡游。

师:你同意课本上注释中“故国”二字就是“旧战场”的意思。 生:是。

师:同学们,这里关键是“故国”二字怎么解释,如果当成“曾经的故土”讲呢,那么,这里显然不是苏轼的“曾经的故土” ,而只能是周瑜曾经领兵打仗的地方。

生:老师说得正是。我不同意课本上的解释。我同意把“神游人”理解成周瑜。因为,这里的“故国”只能是周瑜的故土,不是苏轼的故土。

师:可是你还讲不通呀,如果是“神游者”是周瑜的话,周瑜死去了,怎么神游呀?

生:(学生有点急)是周瑜的灵魂嘛!苏轼是假设周瑜死后还有灵魂。苏轼是假设如果周瑜的神灵还在旧战场上的话,知道苏轼在怀想他,那么苏轼就想,周瑜会笑他,并且, “多情” 二字正好扣合着前面“风流人物” ,周瑜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师:这样说来,你把第三个问题也回答了,你认为“多情人”是周瑜,是“多情人”周瑜笑苏轼。你再具体谈。

生:我是这样想的, “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就是“多情人” ,是名词。如果理解成“应笑我多情” ,那么,就是苏轼“多情”“多情”就是动词了。

师:他非常有见地。如果“神游人”是苏轼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写成“故国”了,而是写成“古国”“古国”才能是“旧战场” ,而“故国”一般应解释成“故土” “故乡” , 或者引申解释成“故地” ,即曾经到过的地方。此地是周瑜的“故地”而非苏轼的“故地” 。

生:老师,你同意把“神游人”解释成周瑜?

师:不是下结论的时候,而且最好别轻易下结论。何况大人们还没有一个定论,学术界的争论还在继续。我觉得,你们争论是有益的,说的都有些道理。我只是倾向于把“神游者”理解成周瑜。我的道理,从句逗得出的。我看过一个资料,有人查阅了统计了几百首《念奴娇》词,当然是不同人写的,这两句的句逗 90%都是前四后五式,就是上句是四字,下句是五字。只有一首例外,是前五后四式。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在填写《念奴娇》词时,在这里是用前四后五式。我还有一个逆向的推法。就是,即使句逗按照前五后四式, “多情应笑我”读成“应笑我多情” ,太牵强,理解起来别扭,不自在。我的看法,只能是我的看法,希望你们继续思考争论下去,可以写成小论文,题目就是《 “神游者”是谁?》《谈谈“多情”与“神游”》继续讨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句,也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

生:我同意第一种。

师:具体说。

生:我是从整个诗的格调来理解的。全诗比较格调比较昂扬向上。生:我也同意。苏轼还是比较积极的。

师:没有不同意见?都同意苏轼比较达观的说法。如果谈我个人的意见,我个人觉得,两方面都得顾及到才好,不能过分强调哪一方面。不是老师折衷。大家想想,苏轼此时已经 47 岁了,他被贬谪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深深感到特别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肯定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的消极,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著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下面我们一起背诵全诗。(响起背诵的声音。)

程翔《再别康桥》教学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坐下。今天上课的格局不同于往常,喜欢吗?(学生四人一组,面对面坐。)

生:喜欢。

师:这叫小组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不是你们听老师讲,主要是小组之间交流学习,有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好吗?

喜欢语文课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

师:不喜欢的举手。

生:(没有举手的)

师:这说明你们老师语文教得好。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再别康桥》,这首诗以前知道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知道呀。说说,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生1:有一次电视上刚好有这首诗。

师:那是在什么时候?

生1: 一年以前。

师:你呢?

生2:我接触过几次。

师:(惊讶的)几次呀!最早呢?

生2:最早是小学,是一个同学在广播站朗读了这首诗。

师:以前知道这作者是徐志摩的举手。

生3:(举手)

师:请你将他的名字写一遍。知道为什么要写一遍吗?这个“摩”字要注意是吗?

生3:(板演)

师:好。记住了,徐志摩。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将诗歌朗读一遍。

生:(读)

师:有不认识的字举手。

生:(没人举手)

师:没有不认识的字,是吗?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一个同学来读一遍。

生4:(举手)

师:你推荐谁?

生4:我推荐***

师:你为什么推荐他?

生4:因为他读得还可以?

师:你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4:嗯……

师:那你推荐谁?

生4:推荐我自己。

师:有勇气,同学们为她鼓掌。

生4:(读课文)

师:好。谢谢你。读得不错吧?

生:(全体鼓掌)

师:有读错的吗?

生5:第五段“满载一船星辉”, 她读成了“满载一城星辉”。

师:嗯。还有吗

生6: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她读成“青枣”。

师:嗯。还有一个地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我们看应该读“似(sh?)的”,还是“似(s?)的”?

生6:是“似(sh?)的”。

师:对,彩虹似(sh?)的。什么时候读“似”?

生6:相似(s?)。

师:下面小组交流一下。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喜欢?

生:(小组交流)

师:好。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我们简单地交流一下。喜欢这首诗的举手。

生:(举手)

师:不喜欢的举手

生:(没举手的)

师:没有不喜欢的。为什么喜欢?

生7:首先我喜欢是因为是抒情的诗,更喜欢二三四段,把景物写活了。

生8:我觉得这首诗给人一种做梦的感觉。

师:做梦的感觉,很好。还有这种感觉的同学举手。

生9:我觉得有音乐感。

师:还有这种感觉的同学举手

生10:我喜欢这首诗,前后呼应,中间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

生11:这首诗很缓慢,读的时候很享受,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师:我们读了这首诗的初步感受很好。接下来要做什么呢?你读了这首诗,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小组交流一下。

生:(小组讨论)

师:好,同学们都写了很多问题,有的同学写了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提问题

生1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星辉斑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境?

师:你是不理解“星辉斑斓”的意思,还是不理解这个意境?

生13:意境。

师:这是怎样的意境?在这个意境里怎么想到要放歌呢?这个问题好,继续提。

生14:前面说“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后面又说“但我不能放歌”,这不矛盾吗?

师:哦,矛盾,问得好。

生15:第三段,在“康河的柔波里”,我们知道大海的波浪是汹涌澎湃的,为什么这里说是柔波?

师:大海的波浪是汹涌的,是吧?小河里的波浪会是什么样?是不是柔波?

生16:为什么说余阴下不是清辉,又是清辉?

生17:为什么是再别康桥?

师:以前来过,离开了;这次又来了,又要离开了。

生18:第五段的“寻梦”,寻的什么梦?

生:第六段的最后一句“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不懂。

生19:我想提两个问题,一个是,徐志摩写这首诗的背景;第二个是,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为什么要重复地用“轻轻的、悄悄的”?

生20:青草为什么是柔柔的,应该是光亮的?

师:还有新问题吗?

生21:为什么用荡漾?

生22:前面是“轻轻的”,为什么后面用“悄悄的”?

生23:第四段为什么要用“揉碎”这个词?

师:我现在要调查一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提出问题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有问题吗?

生24:有。二三四段,为什么分别讲“金柳”、“青荇”、“余阴”,为什么讲这么多景物?

师:还有吗?

生25:题目是康桥,文章应该重点写康桥,可文章为什么重点写康桥边的景物?

师:同学应该知道,学习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大家都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公。还有谁没有提过问题呢?

生26:为什么在康河的波光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

生27:为什么在六段中要用“沉默”?

师:记住,以后我们都是学习的主人,不要沉默,不要做旁观者。指名读第二段

生28:“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师:你知道 “金柳”是什么吗?

生28:我知道。

师:为什么柳树是金色,是因为什么照耀着?

生29:夕阳。

师:夕阳下,柳树一片金色。“那河畔的金柳”用了一个“那”,就是要往远处看。你看到了吗?

生30:没有。

师:那么在什么地方?

生30:心里。

师:对。“新娘”知道吧?为什么看到金柳诗人就想到“新娘”,你们会想到新娘吗?

生:不会。(笑)

师:诗人看到金柳,就想到了新娘,为什么?

生31:应该是寄托思乡的感情。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思乡?

生31:因为我想家乡。

师:与你的情感有关吧,那诗人为什么想到新娘?与什么有关?

生32:情感。

师:对,肯定有一段感情在里面。诗歌与一般的文章不同,要你去猜。“艳影”是什么意思?

生33:美丽的影子。

师:谁美丽的影子?

生33:新娘的美丽的影子。

师:“我在心头荡漾”,“荡漾”是什么意思?

生34:水波动荡的意思。

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35:在我心里面来回想,徘徊。

生36:不停地在我心头出现。

师:就是在你心头萦绕。

生37:不可以忘记。

师:对,不可以忘记,很好。能不能读出水波荡漾的感觉来?

生:学生读“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好,一边读的时候,一边感受水波荡漾,新娘在他心里跳。齐读这段。

生:(读)

师:“在我的心头”应该停一停,(老师范读最后一句)“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再读)

师:你们是不是觉得小诗写得很有趣。现在学习第三节,请你读一读。

生38:(生读)

师:从感情的发展来说,你觉得这小节与前面相比是变得强烈了还是减弱了?

生38:强烈。

师:你怎么说是强烈?

生38:因为后面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

生38:甘心。

师:你说诗歌一开始,诗人看到了什么?

生38:天空。

师:天空没有什么意思。然后看到什么?

生38:金柳。

师:金柳好像下垂了,在看什么?

生38:水草。

师:金柳与水草你看着我,我看着我,好像人在交流感情呀。我们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如果是我,我也甘心做一条水草。

生:(笑)

师:你们愿意做水草吗?

生:不愿意。

师:你们还小。

生:(笑)

师:读第四段。

生:(读)

师:“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明明就是“清泉”,怎么就不是清泉了呢?原来是天上的虹。那虹揉碎了不是,为什么揉碎?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生:(讨论)

师:好,下面交流。

生39:我们这小组是这样理解的:天上虹是康桥在水中的倒影,因为水面反射出夕阳的光,柔波荡漾,那桥好像睡了一样,自己的梦想也像彩虹。

生40:揉碎的应该是内心的思想,要离别,很悲伤。彩虹是内心的追求。

生41:夕阳余光照射在湖面,湖面形成波光粼粼的样子。

师:理解这一小节很难吧。

师:“余阴下的一潭,那不是清泉”那明明就是清泉,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是什么呢?

生41:应该代表他的梦。

师:徐志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这里上学,有一些让他追求一生而无法实现的梦想。这康桥就是剑桥,剑桥大学,老师去过那地方,没有彩虹桥,只有一座很小的桥。剑桥大学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学,希望你们将来能够去那儿读书。

那余阴下的一潭,就是清泉,可作者偏偏说不是清泉,那意思是要提醒我们读者,你可千万不要把它看成是——

生:(无人举手)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这种情况,比如你到商店里看到一种你非常喜欢的笔,但是,这种笔很贵,你回家问爸爸妈妈要钱去买,可你爸爸妈妈说你不是有很多笔吗,不买!但是,有一天,你爷爷给你买来了这支笔,你非常高兴。以后你每次看到这支笔,你就认为这不是一支笔,而是——

生:爷爷的爱。

师:本来是一支笔,在你心里那不是笔,成了爷爷的爱。那么,这里作者说不是清泉,那是什么呢?

生42:象征着梦

师:什么梦?

生42:是……是……

师:象征着爱情,知道吗?

师:天上的虹,怎么揉碎了呢? 刚才说了是风吹,就不完整了,但这是表面的。破碎的是什么呢?

生43:爱情。

生44:希望,梦。

师:是消失了吗?

生45:没有,埋在心里。

师: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这种写作手法,不是徐志摩的独创,在宋代苏东坡写了一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杨花柳絮呀,同学们看过吧,我们看来,那就是杨花,可苏东坡却说不是杨花,是离人泪。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情”,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到了他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上。直接写太直白,没有意思,这样写,让我们去猜,越猜越有意思。以后同学们也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生46:快一点。

师:但不是轻快,而是什么感觉?

生47:忧伤。

师:为什么忧伤?

生47:因为美好的梦想破碎了。

师:而他又没有忘记,他埋在心里,心应该荡漾一下,对吗?

生:嗯。

师:荡漾了多少下才合适?你们荡漾过吗?

生:(笑)

师:你们太小了。把前面的连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出现了梦,下面的小节应该写什么?

生:寻梦。

师:请你读下这小节。

生48:(读)

师:好,我问你,作者是什么样的梦?寻梦,作者用的什么标点符号?

生48:问号。

师:问谁?

生48:问自己。

师:寻梦,你解释解释什么意思。

生48:寻找彩虹般的梦。

师:那是什么样的梦?下面有没有描述?

生48:星辉斑斓的梦。

师:那个梦好像与什么行动有关?

生48:划船。

师:我问你,划船,一个人好,还是两个人好?

生49:两个人。

师:同性的好还是异性的好?说心里话。

生49:同性。

师:哇,我好失望呀!

生:(笑)

师:划着划着,划到哪儿去了?

生:青草更深处。

师:没人的地方吧。划着划着天怎么样啦?

生:天黑了。

师:应该怎么样了?

生:回家。

师:回家了吗?

生:不想回家。

师:不想回家怎么样?感情加深了吧?干什么?

生:放歌。

师:齐读这小节。

生:(读)

师:同学们能不能体会到这一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能体会的举手。

生:(举手)

师:你说,你通过那几个字体会的?

生50:放歌。

师: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歌?

生50:愉快,特别高兴。

师:那是因为他回忆起了过去美好的情景。那你说,读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生50:声音大一点,站在徐志摩的角度,就是感情太多了,要宣泄出来。

师:宣泄出来,那手可以怎么放?

生50:(张开双手)

师:头应该怎么样?

生50:扬起来。

师:好,你这样读一读。

生50:(读)

师:请你也来读一读。

生51:(读,其余同学鼓掌)

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范读,很陶醉)

生:(鼓掌)

师:寻梦,诗人情不自禁地回忆这个情景,诗人想到这个场景,心都醉了。多好呀,这个场景。可是诗人放歌了吗?

生52: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放歌?读下面一小节。

生:(读)

师:但我不能放歌,与上节相比,来了一个多大的转折呀。一个人想要放歌,而不能放歌,内心是很压抑的,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内心还轻快吗?不能轻快了。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笙箫是什么?

生53:乐器。

师:你会吗?笙箫是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那么说,笙箫现在却沉默。下面一句是什么?

生54:夏虫也为我沉默。

师:夏天的虫子,蝉、蟋蟀呀,它们怎么叫?现在它们好像也理解徐志摩的心情,也沉默了。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55: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师:整个康桥今晚都一片沉默,为谁沉默?

生:徐志摩。

师:刚才想放歌,现在都沉默了,还高兴得起来吗?请你读这小节。

生:(读)

师 还没有沉默。你来读。

生:(读)

师 好。这说明我们的同学深入到诗歌的境界了。这样的意境不适合齐读,你们自己再读读。

生:(自由读。)

师:(老师在黑板上板书2、3、4、5、6,并画上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这是我们刚才研读的几个小节,这个箭头是表示感情,但是诗人的感情不是一条直线,想一想,应该怎么画。

生:(小组内讨论)

师:每一小组派代表板演。

生:(板演)

师:(老师逐个评判学生的板演)最后诗人说,说什么呢?我留一个问题,诗的最后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人到底是带走还是不带走?这个问题我留作同学们的作业。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

生56:(面对全体听课老师读,读完后全场鼓掌)

师:好。老师很高兴,这节课看出了大家的进步,从开始的时候对诗的不理解,到现在的基本上理解了,这就是进步。当然这个同学在读的时候还有个地方似乎处理得不是很好,就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高上去了,但是,后面没有下得来。(老师范读)几乎都是气声。

生:(练读)

师:好。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名师课堂的精彩从哪里来?

——程翔老师《<再别康桥>课堂实录》赏析

语文组 贾会彬

2010年7月12日,我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当代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其中,著名特级教师程翔上的《再别康桥》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程翔老师的课在上午第四节进行。上三、四节课的老师用同一个班的学生上同一节课。在第三节作课的是沈阳的刘树义老师,或许学生是初二学生而课文是高中课文,或许是放假期间被召集来心里不满——结果,学生启而不发,调而不动。尽管刘树义老师幽默风趣,尽管他教学经验丰富,采用了很多办法,学生依然低头不语。一节课下来,所有听课老师都认为授课教师的表现是超一流的,学生的表现是很“闷”的,如果让我们遇到这样一群学生是恐怖的。

第三节上完,已经是中午12点,听课学生和老师都有些困倦。这时,程翔老师上课了,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是,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奇的旅程开始了,在程老师的课上,学生都开始踊跃发言,精彩随处可见,《再别康桥》的美被充分发掘出来,听课教师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掌声。

同一个班的学生,同一篇课文,为什么程翔老师的课能上得如此精彩呢?经过很多天的反复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拉近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

若是在上课前几分钟才和学生初次见面,每一个上公开课的老师都会抓住一切机会和学生交流,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从而为课堂的顺畅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程翔老师也不例外,他有三个举动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

第一个举动,重新摆放课桌。上课前,程翔老师让学生把课桌重新摆放,最终放成一个正方形,中间没有课桌,程老师坐在靠讲台的一排中间。不得不承认,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站在前方,学生坐在座位上,教师和学生壁垒分明,无形中就有了一种距离感。而程老师让学生重新摆好课桌后,课堂倒像要开始一个“方桌论坛”。程老师坐在学生中间,给学生一种平等探讨问题的感觉,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第二个举动,自我介绍。程老师坐下后,开始了自我介绍:

师:我叫程翔,来自北大附中。程是前程的程——哪一个‘翔’字更好?大家猜猜。

生:飞翔的翔。

师:哦,你猜对了!我们有了默契。(学生和听课老师笑了)同学们很辛苦啊,刚才上了一节课,接着再上一节。

程老师的自我介绍很朴实,只不过,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让学生也参与了进来。学生正确的回答让程老师很惊喜:“我们有了默契。”这个评价让学生都笑了,紧张的气氛轻松了许多。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不经意地为课堂营造着和谐的气氛。

第三个举动,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在第三节课上,学生是拘谨的,是不自信的。第四节一上课,程翔老师就寻找机会鼓励学生。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把全诗来读一下,(问右边第一位同学)你来推荐一下,谁来读?

生:刘思雨。

师:为什么?

生:她读得好。

师:我觉得你推荐自己比较好。她读得好,不用读了,你不好才读。(众笑)这是什么精神?

生:毛遂自荐的精神。

师:很好。你读读。

生:(读)

从这段问答中,我们可以看出,程翔老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第一个同学来读,但他拐了一个弯,引导学生“毛遂自荐”。其实,这个片段的实质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打消学生怕犯错的顾虑,让学生明白:课堂是学生寻求进步的地方,犯错并不可怕。

二、指导诵读,体会语文的好玩。

在这节课上,程翔老师没有什么精巧的设计,只是以诵读为主线,很朴实地一节诗接着一节诗讲,但就是在这朴实的教法中,精彩纷呈,下面是程老师的一个指导诵读的片段。

师:小伙子请站起来,读这小节(第二节),你怎么进行技术处理?

生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读得不清晰。荡漾什么意思?

生1:(低头无语)

师:本意指水波动。这指水波动吗?

生1:心情波动。

师:你荡漾过吗?实事求是地说。(众笑)荡漾过,我们都荡漾过,只是荡漾的原因不一样。

生1:(低头无语)

师:这段诗应该是低着头还是抬着头读?(抬头)抬头正前方、斜着,带着一种什么?(生:憧憬)憧憬知道么?什么意思?你来憧憬一下,那个墙角。看那儿。

生2:那河畔的金柳……

师:读得不好,“那……”——一下子拉到那个境界里。

生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怎么读比较好?水波动荡,心也荡漾。怎么技术处理。“漾”能不能拉得长一点。

师:同学们抬头看老师。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程老师在范读中很陶醉,全场鼓掌。)你得想象,伴随朗读,想象美好的景色。一起读。

生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荡漾”没读好。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2: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语文课这样读是不是很好玩?语文课就很好玩。

这个成功的教学片段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 “荡漾”的诵读指导。很多老师都有过指导学生诵读的经历,也都有过失败的体验,尤其是面对程度不好且不活跃的学生时,我们几乎无计可施。但是,程翔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时,却成功了,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他的指导诵读小步前进,适合初二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进步。

首先,程翔老师先从内容和感情上进行分析。诵读从来不单纯是一项技术活,诵读总是和作者的感情联系在一起的,程翔老师深知这一点。他问:“荡漾是什么意思?”当学生回答不出时,程翔老师用了一个暗含选择的反问来启发学生:“本意指水波动。这指水波动吗?”学生自然能回答出是“心情波动”。其次,为了让学生体会得更深,程翔老师想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你荡漾过吗?”这个问题在羞涩的学生那里没有成功。于是程老师迅速转换问题,用诵读的动作来辅助诵读:“抬头正前方、斜着,带着一种什么?(生:憧憬)憧憬知道吗?”这是在引导学生进入那个场景。最后,程老师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水波动荡,心也荡漾,怎么技术处理。“漾”能不能拉得长一点。”随即,程老师又进行了精彩的范读,学生终于读出了“荡漾”那摇曳的感觉。叶圣陶先生有这样一番话:“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程翔老师的课堂无疑为这句话做了一个完美的注脚。

这个教学片段中,程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是:“语文课这样读是不是很好玩?语文课就很好玩。”是啊,语文课不是枯燥的,而是好玩的。有人问著名的逻辑学家金岳霖:“您为什么要搞逻辑?”金答之曰:“我觉得它很好玩。”金岳霖在觉得逻辑好玩,事实上是对逻辑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他成一代大家;同样,学生在好玩的课堂上也定能兴致盎然地学到更多的东西。

三、动作辅助,诵读中加深理解。

程老师指导诵读,方法多样,其中,他特别注重诵读动作的指导,请看他对诗歌第5节的诵读指导。

师:徐志摩内心保存一个梦,什么样的梦?要不要去寻找?谁来?咱们请一位。

生1: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师:你先不要坐,站着大家听清楚。寻梦问谁?(自己)寻怎样的梦?(美好的),请一个小伙子回答。

……

师:怎样读好?抬头好?手应该怎么放好?(学生把手垂下来)就这样垂下去好?(众笑)我觉得应该这样(双手伸开)。

生2:那样没法读。我要拿着念。

师:不用看书了。

生2:我不看不会。寻梦。(伸手)(众笑)

师:感情来得太快了,同学们分析。哪句开始伸手比较好?

生3:下句,“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

师:不同意见可以说。

生4:放歌。

生5:我不认同。我觉得在“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不行,因为你正划着船,一伸手,就没法划船了。(众笑)

师:我觉得请这个同学朗读。一只手拿着纸读。

生5: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师:感情太快了。(众笑)这就是朗读的技巧。寻梦是为了自己,情不自禁地自问。想起美好的梦,一生中,那个梦太重要。一生中,每个人都有一两个美好的梦,时间越长,越想越甜美。(范读)“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众鼓掌)“放歌”时伸开手,闭上眼,头摇一摇,表示自己陶醉了。

在这个指导诵读的片段中,程老师仍然从诗歌的感情出发进行指导诵读,但是,该片段最大的特色却是以诵读动作“伸手”来辅助诵读,其主问题是:“哪句开始伸手比较好?”这个问题事实上还隐含着另一个问题:“作者的情感在哪里达到了高潮?”学生的发言是精彩的,尤其是生5的发言让人眼前一亮,听课老师们都暗自佩服他的分析能力:“我觉得在‘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不行,因为你正划着船,一伸手,就没法划船了。”接着,程翔老师的范读感染了所有的人,学生伸着手诵读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程老师的动作辅助诵读法让学生在游戏般的诵读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在思考中自然而然地想象到了划船的画面,从而轻松地理解了文本。学生的思维在这个环节里被彻底打开了,他们早已经抛弃了拘谨和紧张,而变得敢于发言、争着发言了。

程老师的课之所以能让如此不爱发言的学生变得活跃,原因或许有很多,但他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最重要的原因,正缘于此,他用“方桌论坛”的方式和自我介绍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用一个巧妙的提问鼓励学生要有“毛遂自荐”的精神;整节课的指导诵读中,他准确地把握学情,引领着学生小步前进,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原发表于《青年教师》2010年第9期)

张玉新《阿房宫赋》课堂实录

授课教师:张玉新

授课班级:东北师大附中高二3班

授课时间:1992年6月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上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阿房宫赋》的前三个自然节,这堂课我们接着欣赏第四节。

版书:阿房宫赋

杜牧

师:在欣赏课文之前,我们先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和复习的情况。(幻灯片展示)请同学们回答下面几组字当中,有关字的意义。我们先看第一组:

六王毕,四海一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

师:找一名同学回答一下。

生1:“六王毕,四海一”其中的“一”是“统一”的意思。

师:实际这属于什么用法?

生1:数词的动用。第二句,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其是的“一”是每一个的意思。

师:“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中的“一”是什么意思?

生1:一把火。

师:一把火,数量词。“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这个“一”是什么意思?

生1:“整个”的意思。

师:好,请坐。下面,看第二组“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吾何爱一牛也

师:请同学回答一下。

生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其中的“爱”是“爱护”的意思。

师:“向使六国各爱其地”其中的“爱”是什么意思?

生2:爱惜,珍惜。

师:“吾何爱一牛也”其中的“爱”的意思?

生2:吝惜。

师:好,请坐。下面这几个“族”谁能回答一下?

族秦者秦也

谁得而族灭也

族庖月更刀

士大夫之族

生3:第一个“族”是“灭族”的意思。

师:灭族,使族灭。第二个呢?

生4:第二个“族”的意思是“使杀尽”的意思。

师:第三,族庖月更刀,这仆“族”呢?

生4:“一般地”的意思。

师:士大夫之族 中的“族”是什么意思?

生4:是“类”意思。

师:看来啊,大家还是做了预习的。通过上堂课的欣赏啊,大家对“赋”已经有所了解,“赋”在汉代啊,是盛行一时的文体。这种文体,它的内容,大多成了阿谀奉承,它的语言佶屈聱牙,犹如饭里夹沙,令人难以下咽。六朝人也写赋,但是呢,他们工于骈偶,走向极端,堕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我们要继续学习的这篇杜牧的《阿房宫赋》,它却既没有汉代大赋的那种形式主义的流弊,也没有六朝的工于骈偶的表面浮华的这种特点。它是借鉴了中唐古文运动的特点,把散文的写作方法引入了赋中。关于赋体本身的特点,上堂课我们在第一、第二自然节的欣赏过程中,已经有了集中的体现。这堂课我们就着重欣赏一下第四自然节,作为散文式的赋的特点。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课文的录音。

(放录音)(第四自然段)

师:好,下面我们就共同欣赏课文的第四自然节。“呜呼”是承上文继续发表作者的慨叹,什么慨叹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是什么样的句式?肯定判断还是否定判断,这样判断有什么好处?

生5:加强语气?

师:加强什么语气?

生5:肯定语气?

师:还有否定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说出了正反两个方面,能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生5:对比语气。

师:这个对比,可以增大反差。好请坐。那么大家再考虑一下:“灭六国者,六国也”从本篇文章的前几个自然节看,杜牧曾经归纳过六国的灭亡,但是呢,没有发表议论,这个句子是什么呢?谁说一下?

生6:“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赂秦力亏。”

师:本篇文章,大家想一想,“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实际,从表面上看,作者在写《阿房宫赋》,阿房宫出现的时候,曾经点过。

生7:“六王毕,四海一”!

师:从表面上看,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被秦灭。而在这里呢,作者却说了一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什么意思啊?

生8:六国灭亡了,除了秦把他们消灭以外,他们自己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师:啊,你的意思是说啊,重在指出,六国灭亡的内在自身的原因。好,请坐。那么,同样,下一句话“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与上文相对而言,道理呢,也是一样的。告诉我们秦国灭亡的原因,也不在于所谓的什么呢?从上个自然段找。

生9:“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师:好,请坐。从表面上看,作者曾经进行过描绘,“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是秦国灭亡的一个直接的导火索,一个外部的表现。作者曾经指出了,在这里呢,又加以否定,重在指出秦国灭亡的原因,同六国一样,都在于他的自身,而不在于其他。那么这个观点是否能立住脚呢?我们现在先不继续往下深究,我们看看下一句话怎么说的。

师:“嗟乎!”继续慨叹,“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解释六国灭亡的自身的原因。他是用什么样的一种语气表现的呢?借助假设。借助假设的含义是什么呢?如果真爱其人的话,便不能失败。那也就是说啊,你没有那么做,正是这个过错,所以说啊,六国的灭亡呢,关键在于不爱其人。

师:那么秦国如何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可递三世而至万世而为君”,六国已经被秦国统一了,为什么不爱六国之人呢?

生10:因为六国之人这时是天下百姓。

师:为什么是天下百姓呢?

生11:因为秦统一了六国,六国之人这时是天下百姓。

师:秦虽统一了六国,六国的各自百姓还在,为了对举,他提六国之人。作者在这里既谈六国灭亡,还谈秦灭亡,作者在这里,还是为了把矛盾的两个方面对举出来,也是加大了极化对比。那么无论是六国的灭亡还是秦的灭亡都是出于他自身的原因,由两个个别上升到一般,而这一般的结论是我们在读的时候读出来的。所以大家要注意本篇文章虽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这里的逻辑思维也颇值得我们借鉴。

师:“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里有四个后人,哪位同学说一下,这四个后人分别指什么?

生11: 第一个后人指的是当时的那些人。

师:当时的那些人指是是哪些人? 当时是哪个当时?

生12:指统治者。

生13:第一个后人指秦以的后人,第二个后人还是指秦以的后人,第三个后人指秦人的后人的后人。

师:我们体会一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这显然是秦以后的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这还是指的哀秦的人却不鉴秦,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个后人是像你说的秦以后的人,秦以后的更后的人,而最后这一个呢,复哀后人也,还是指秦的后人。也就是说,这第一个,第二个,第四个后人的含意都是相同的,而第三个呢与众不同,是指秦更后的人。这里面呢,通过这四个后人,两个含意,实际就突出了历史的一个发展过程,那么至此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否出来了,是什么样目的?

生14:借古讽今。

师:借什么古讽什么今?

生15:借秦朝的灭亡讽现在的今。

师:现在具体来说是什么时候?

生16:唐朝。

师:好,借古讽今的意思在这就表现出来了。实际上历史的回顾是有现实的用心的,尽管作者的描写极尽夸张之能事,他的目的是在后面的,借古讽今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而对阿房宫极尽夸张的描写是对后面议论的一个铺垫,或者说是一个必要条件。前面的描写夸张、比喻、排比越充分,后面的议论也就越发的充实,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能够实现。

师:下面我们就注意一下本自然段的论证结构。先是用呜呼慨叹,然后两句话两个观点,秦国灭亡六国灭亡的原因,然后再用一个嗟夫进一步的慨叹,最后对秦国灭亡原因六国灭 亡的原因进行假设性的论证,最后呢,提出四个后人的哀叹。大家掌握了这个结构以后呢,谁来背一遍?

(生单背诵,齐诵)

师:这个自然节的特点主要是借鉴了散文的特点。句式错落,和第一第二自然节那种赋的排比铺陈的手法大不相同。关于这个特点我们以前就对大家有所交待。我们在这里就不着重交待了。因为一会我们还要总结本篇文章的艺术特点。

师:大家想一下作为全篇的文章,尤其是前两个自然节作为赋的主体,它的描写层次和作者的文脉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下面我们通过检查大家对课文前几个自然节的背诵来归纳课文的脉络图。

请一位同学接着我背的,开始总结我背的这部分的它说的是什么?“六一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哪位同学给归纳一下,这四句说的是什么?

生:这四句写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师:写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六一毕,四海一的时代背景下,蜀山兀,还有建筑的过程。下面请一个同学接着我背的背,然后同学来归纳。

生: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师:好。这个部分写什么?

生:主要写阿房宫的外貌。

师:大致的容貌给你的整体的印象,实际上呢是阿房宫的总体的布局。那么二川溶溶起什么作用啊?过渡。由对阿房宫的总体描写转入对其内部描写。好,下面哪位同学接着背。

生:五步一楼——气候不齐。

师:好。他背的这部分写了阿房宫的内况。具体的有哪些描写呢?有建筑之奇,有构造之巧,有歌舞之盛还有桥梁之多,复道的多,等等我们就不一一的说了。我们看由二川溶溶过渡到建筑之奇,构造之巧,歌舞之盛。这是阿房宫赋的第一个自然节,实际上建筑过程和总体的布局,是写阿房宫的总体风貌。由二川溶溶过渡到对阿房宫内状的描写,那么下面请一个同学接着背诵第二个自然节。

生:背诵第二节。

师:他背的部分既写了阿房宫中宫人的来源——来源于六国。又写了宫内的人的生活。而这一部分我们概括一下都是写了阿房宫中宫人的情况。下面再请一位同学接着他背诵。

生:背诵。

师:背的部分既写了阿房宫中珍宝的来源,又表明了宫中珍宝的繁多。(板书)而这宫中珍宝的来源,和宫中珍宝的繁多又都是写了宫中珍宝的收藏。下面大家再进一步归纳:由阿房宫的宫貌过渡到内状,阿房宫的宫貌和内状作者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换一句话说是写阿房宫的什么样的特点?

生:壮美壮观。

师:壮美壮观或者说是盛大的气势。好,那么对宫人的描写和对宫藏的描写,又集中体现了阿房宫内宫人生活的奢侈。(板书)

那么大家再进一步概况,无论是盛大的气势,还是生活的奢侈作者有没有离开他要描写的主题啊?

生:没有。

师:都是围绕什么描写?

生:阿房宫。

师:下面我们体会一下围绕阿房宫,句句段段都是紧紧相连的,相辅相成的。从总结艺术手法上看,这是阿房宫手法上的什么样的特点?

生:环环相扣。

师:还有什么特点呢?二川溶溶,流入宫墙,随着溶溶的二川,我们从对阿房宫总体部局的观察,进入到了宫墙之内。还有歌舞之盛,是为了写下面的宫人做了一个恰如其分,自然的过渡。所以我们说《阿房宫赋》从结构上说,它是环环相扣的。从过渡上说呢,又中非常自然的。

师:既然这是一篇赋,它就要带有赋体的特点。那么《阿房宫赋》在描写上、在渲染上又有什么特点呢?这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

师:大家想一想,写这篇《阿房宫赋》从不同的角度,所以是一个多方的描写。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具体的手法呢,有排比,有夸张,有渲染,而且是反复的渲染。所以说,《阿房宫赋》呢,还有一个特点:多方的描写,反复的渲染。当然,作为《阿房宫赋》这样一篇名篇,它的艺术上的特点呢,是有很多的。我们如果总结起来,也不能一两句话就把它说完。在此呢,我们仅对在上堂课的基础上,我们欣赏的感觉比较深的两点,进行了一下简单的归纳。

师:下面,大家考虑一下,作者在《阿房宫赋》的后两个自然节,表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这种思想是紧紧地围绕着什么?

生:秦国的灭亡在于秦国的奢侈。还有不爱六国之人。

师:这是借古讽今,是让当时的统治者借鉴的,是为了本阶级的利益,或者说是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那么关于与此相类似的问题,像我们学过的贾谊的《过秦论》,它也探讨了秦国灭亡的原因。由于秦国,第一个奠定了封建的统治,这种统治,影响两千多年。所以很多人对秦国灭亡的原因都进行了探讨。也分别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下面我们就看一看其他人的观点,大家看完观点之后呢,请同学们对这些观点加以评述。

(幻灯片展示并解说)

商始兴,而太甲放;周始兴,而文王危;秦并天下而扶苏自杀……天下初定,人心未靖,则天命以之不康。汤、武且不能弭,后代勿论己。然后胡亥杀兄,旋以死亡;太甲、成王终穷其位;则伊尹、周公与赵高,相去不但若宵壤也。秦始皇之短祚(皇位、国统)也不一,而莫甚于不知人,非不察也,推其好谀也;托国于赵高之手,虽圣主不足以存,况胡亥哉?

(王夫之《读通鉴之一》)

师:那么哪位同学说一下,上述文字,表明秦国灭亡的观点是什么?

生:秦王没有知人善任,而任用奸臣。

师:好,请坐。下面我们看另外一篇文章。

(幻灯片展示并解说)

秦政如是,然卒亡其国,非法之罪也。六国公族散处闾巷[之间,秦以守法,不假以虚惠结人。公侯之欲复其宗庙,情也。且六国失道,不逮王纣,此战败而失其地,非其民倒戈也。审武王既没,成王幼弱,犹有商奄之变。周继世亦得胡亥者,国亦亡;秦继世而得成王,则六国亦何以仆之手?如贾生这过秦,可谓短识矣,秦微点(同“玷”)独在起阿房以及童女三千资徐福,诸巫食言,乃坑术士说百姓,其他无过。

(章太炎《秦论政》)

师:大家想一想,作者在这里的观点,是通过推理得出来的。是什么样的观点呢?

生:秦国的灭亡是和王位继承人有关系。

师:怎么推导出来的呢?大家想,秦国灭亡,表面上看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有民倒戈。由于倒戈,由于秦二世的无能,国家就灭亡了。而周成王的时候呢,也有人倒戈,但是由于接班人素质好,结果周朝继续兴盛。由此可见,接班人的素质,在国家兴亡这方面呢,是起到一个关键作用。

师:下面就请大家讨论一下,你对他们的观点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大家注意,我们不要脱离开材料和课文,现在开始讨论。

(讨论)

师:同学们静下来,哪位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A:秦国灭亡有多种原因,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就是不实行仁政。因为仁政是直接作用于百姓的,而国家的兴亡与百姓有直接关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师:好,你的中心意思就是贾谊说得对。好,请坐,有没有和他观点不同的?

生B:我认为是由于奢侈和勤检之间的关系造成的。就是因为它这么奢侈,所以它才灭亡。

师:你认为,勤俭可以兴国。好,请坐。还有没有其他的观点?

学生C:我认为并不是在于奢侈,而是因为接班人素质问题。假设如果胡亥是一个贤德的明君,一方面他可以除掉奸臣,一方面可以勤检持国。

师:有没有同学还有别的意见啊?

学生D:我认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任用奸臣。

师:奸臣误国。

学生E:我同意同学D的观点,虽然他说的不全面。在社会的形成,有两个阶级,一个是统治阶级,一个是被统治阶级。他们的阶级矛盾已经形成,秦国灭亡了和其他以后的各个国家灭亡了一样,都是由被统治阶级推翻统治阶级。

师:一言以蔽之。

学生E:秦朝的灭亡,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师:好,请坐。

学生F:我认为学生E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如果是仁君,就会缓和这种阶级的矛盾,还是接班人的素质问题。

学生G:接班人只是间接矛盾,抓住事物的本质,应该抓住最主要的本质问题。应该是最主要、最直接的。

师:那你说最主要,最直接的是什么?

学生G:就是仁政。

学生H:奸臣误国不可能是间接的原因,太甲如果没有伊尹的话,也不可能变成明君。还应该是奸臣误国。

学生I:我认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间接的原因。

师:大家注意,我们要围绕着材料,并且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篇文章当中,超越它,把它放在历史发展中去看。古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都看出了其中的一个方面。但他们又不全对,为什么?

学生J:秦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不可调手的产物,其他原因都是加速其灭亡的一种催化剂。

师:这个问题大家同不同意?

生:(齐答)同意!

师:当然了,阶级矛盾它最根本的表现是经济上的剥削,而经济上的剥削最根本上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必然会导致灭亡。

师:我们大家思考问题的方法,大家注意,语文课固然也要归纳历史的原因,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把它运用到我们文章的写作上,下面就给大家留一个作业。

题目:《从秦政之失谈起》

要求:1.自拟副标题;

2.注意立意的角度;

3.不少于800字。

这堂课我们就到这里,下课!。

(东北师大附中陆军整理)

登高》备课资料(附两节课堂实录)

悲凉——悲壮——悲咽 沉郁杜甫“沉郁顿挫”的主导风稳。“沉郁”是心情的沉重忧郁和文思的深沉郁积,“顿挫”是手法的凝炼含蓄和声势的抑扬转折,

悲景着笔,悲情落句

吴乔《围炉诗话》云:“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漂泊之途

24岁赴洛阳赶考,未能及第;35岁到长安求取官职,滞留10年,一再碰壁;43岁获得卑微官职,却又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被困长安;逃离长安,追随肃宗,因为直言又被厌弃;48岁弃官,11年漂泊直到死在漂泊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之上无人所知。,即766年,他五十五岁时,再度飘泊到了夔州(现四川奉节县),在此他带着一家老小从长安开始了“万里饥驱”的跋涉;他,旅居秦州,奔走陇蜀险途,暂居草堂,又才避难在夔州;这便是他“万里悲秋常作客”的生涯。“一生的艰难忧愁,已使这位55岁的老人身患多种疾病:疟疾、肺病、风痹、牙齿掉了一半,左耳也聋了”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

整首诗歌“悲”字是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大有高屋建瓴之形,坂上走丸之气势,这“悲”字是诗人感时伤怀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情的充分体现,这种质朴而博大的胸怀,让人品读咀嚼,至再至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胡应麟曾说这首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三四两句。

(作用: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对称美。)

二是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景物也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实到虚。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陆时雍在《诗镜总论》里说,“工部七律,蕴藉最深,有余味,有余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一咏之不尽”。《登高》诗,上四句写景,下四句抒情,景情貌分而神合,似离却粘。情藏景里,景在情中,情景相中生。上四句虽则笔笔写景,然而字字含情,尤其是那催人下泪的猿啸,牵人愁思的飞鸟,十分巧妙地传出诗人无限怅惘,真可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间词话》)。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使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登高》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则称此诗颈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独登台,无亲朋也。”

《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李震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老师拟了一副对联,请看:“茅屋连黎庶,腐儒孤舟叹人间疾苦;草堂铸诗魂,圣哲七律吟世事沧桑”。大家说我写的是谁呀?

生:杜甫

师:有何依据?

生: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圣”。

师:说得不错,“黎庶”就是“百姓”,杜甫的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尤其是在七律方面,杜甫的贡献最大,有“七律圣手”的美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杜甫最负盛名的七律——《登高》,先请同学们集体把这首诗朗读一遍。

(学生齐读,读得很有气势)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气势,但是这首诗中丰富的情感,大家还没有读出来,有人曾经评价“这首诗是杜甫用一生血泪铸就,沉郁悲凉,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大家想不想读出这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生:想(学生很兴奋)

师:要想读好一首诗,首先必须理解这首诗的诗意。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还有那些词语理解上的困惑与发现。

(学生主动自由的提问,非常踊跃)

生1:“渚清沙白”该怎么理解?

生2:为什么诗人说“百年多病”?

生3:“浊酒杯”怎么理解?

……

师:请大家思考这些问题,可以讨论。

(学生思考并讨论了大约五分钟,非常热烈)

师: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学生主动解答)

生1:我回答,为什么诗人说“百年多病”。“百年”就是晚年的意思,诗人的意思是说自己晚年多病。

师:你对百年的理解是对的,但是诗人为什么不直接说“晚年”呢?

生2:因为诗歌讲究对仗,前一句有“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这样写是为了与“万里”对仗。

师:你说得很好,希望大家以后思考问题都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全面,下面还有哪些同学为大家解答其它的问题。

生3:我回答……

(这一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的答案适时点拨即可,但是教师要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深刻性稍作要求,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多作规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这首诗的诗意,那么哪位同学能用概括性的语言告诉我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生:这首诗,杜甫前两联写景,通过描写自己登高所见所听的凄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因为身体多病和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而产生的悲苦之情。

师:说得很好,既然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诗意,我们再来读这首诗,看看效果如何,哪位同学把这首诗读一下。

(学生踊跃站起)

师:你要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读出来。

(学生读得很投入,但是由于对杜甫情感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所以还不太感人)

师:你的声音很有穿透力,我已经感受到了秋意,不过情感还不够丰富,你想不想读得更好?

生:想。

师:要想把一首诗读好,仅仅理解了诗歌表面的意思还不行,我们还必须深入体察情感,下面我们就来体察情感。刚刚让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下面请同学们解答一下老师的几个困惑。我的第一个困惑是:“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中,写“猿”的叫声为何用“啸”而不用“啼”?

(学生思考)

生1:之所以用“啸”是为了表现“猿”叫声的悲哀,而用“啼”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师:古人说“杜鹃啼血猿哀鸣”,用“啼”不是也能表现悲哀吗。

生2:“啸”与“啼”虽然都能表现悲哀的意思,但是“啸”与“啼”好像是不完全一样的“悲”。

师:那么“啸”是什么样的“悲”?

(学生茫然)

师:大家可以想一想以前读过的用“啸”的诗句,岳飞在《满江红》中说:

生:(七嘴八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师:很好,大家说“啸”中除了“悲”还有什么?

生1:愤怒。

生2:壮。

师:对,“啸”是“悲中有壮,悲中有愤”,既然我们揣摩出了这种情感,哪位同学把首联再来读一下?

(学生主动读且读得很悲愤)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们已经听出了悲愤之情,你能说一说,你为何要这样读吗?

生:我感觉“啸”字应该重读并且尽量拉长余韵,才能读出这种悲愤情感。

师:说得好,可见,因为对一个词有了深入的理解就可能对这句诗有了全新的情感把握,以后同学们在体察诗句情感的时候一定要从词语入手。

(学生若有所悟)

师:下面请同学解答一下老师的第二个困惑:情由景生,诗人首联写了六种景象,表现了孤独悲愤之情,而第二联却只有两种景象,这对于情感抒发是不是略显无力?

(学生思考)

生1:第二联虽然诗人只写了“落木”与“长江”两种景象,但是诗人说“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可见第二联所写景物种类虽少,数量上并不少。

生2:第二联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仅写到了落叶无边,还写到了落叶的声音,“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仅写到了江水的无穷无尽,还写到了长江的气势,这对情感的表现都是很有作用的。

师:那么你说第二联与第一联相比,诗歌的境界是渐大还是渐小?

生:我觉得渐大了。

师:为什么?

生:诗人见到了无边的落叶又想到了长江的无穷无尽,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比首联境界渐大。

师:既然这样,你可以为大家读出这种大境界来吗?

生:可以。

(学生有感情地读)

师:请你告诉我:这两句诗,诗人到底要抒发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有些茫然)

师: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你是杜甫,面对如此景象,你会想到什么?

生1:自己已经老了。

生2:生命真是短暂。

生3:感叹自己功业无成,报国无门。

师:看来这句诗中除了悲愤还有叹息啊!那位同学能读出这种悲叹之情?

(一学生自告奋勇且读得很投入,但是并没有完全读出悲叹之情)

师:怎样才能读出悲叹之情呢?哪位同学再来读一下。

(学生主动读且读得比较到位)

师:这一联既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又要读出悲叹之情,就必须将 “萧萧下”“滚滚来”读出余韵。

(教师范读,学生鼓掌)

师:下面请同学们解答一下老师的第三个困惑:有人说“这首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境界宏大,而后两联只感叹自己的命运,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样开阔,这首诗的前后境界并不吻合 ” 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学生非常茫然)

师:(点拨)写景往往为了抒情,然而应该大景配大情啊,诗人后四句到底是不是感叹自己个人的命运,抒发个人悲情?

生:是的,“悲秋”“常作客”“多病”“独登台”“霜鬓”“停浊酒”都是在写自己。

师:诗人为什么会这样呢?请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生:就是因为“艰难苦恨”。

师:诗人因何“艰难”,又“苦恨”什么?

生:世事艰难,“苦恨”自己历尽辛苦,两鬓苍苍,却功业无成。

师:说得很好,可见杜甫并非仅仅为个人而愁啊,他更是为国运而愁,为天下苍生而愁;诗人是把天地苍生都埋在胸中,这种思想感情是何其丰富深厚啊!由此可见,三四两联宏大境界有没有缩小?

生:没有。

师:后人都将杜诗这种境界开阔且基调悲慨、感情丰富深厚的特点叫“沉郁”,那么,我们该怎么把这种沉郁之情读出来呢?大家自己读一下,看看如何才能读出这种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

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范读一下。

(学生主动读且读得低沉而浑厚)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悲”“常”二字要重读;“病”“独”二字要重读,这样才能加重悲苦情绪。

师:你说得很好,看来呀,要想读出情感,重读一定要处理得好;不过我觉得最后一联,你读得还不是非常到位,同学们同不同意我的观点?

生:同意。

师:哪位同学再读一遍尾联。

(学生读)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艰难苦恨”四字应该重读。

师:那么“潦倒新停浊酒杯”呢?

(学生稍有点茫然)

师:诗人为什么要登高?

生1:为了思乡。

生2:为了排遣愁绪。

师:诗人有没有排遣愁绪?

生:没有。

师:诗人不仅没有排遣愁绪,反而增添更多新愁,大家说一般如何消愁?

生:喝酒。

师:但是诗人有没有喝酒?

生:没有。

师:诗人为什么酒杯已到唇边又轻轻放下?

生:说明诗人心事重重。

师:说得很对,诗人欲罢不能啊!所以当我们读到最后一句时,应该读出悲咽之声。哪位同学再把最后一句读一下。

(学生读)

(教师范读,学生鼓掌)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整首诗齐读一遍。

(学生读)

师:悲哀、悲愤、悲咽,让人倍感悲凉;悲秋、悲己、悲国,让人深陷悲思。同学们还想不想更深入的把握这首诗的韵味?

生:想。

师:如果能将自己融入诗歌的意境,我们会读得更好。老师深感这首诗天下第一七律的美誉,把它改成了一首五律,请看:“天高猿啸哀,风急鸟飞回。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来。万里悲秋客,多病独登台。潦倒又停杯,苦恨繁霜鬓。”大家说老师这首五律与杜甫的《登高》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生:我喜欢杜甫的诗,我感觉老师的诗太简单了,没有韵味。

师:为什么呢?我这首诗与《登高》意思并没有多大区别啊,为什么韵味全无呢?

生:老师的五律与杜甫的七律相比缺少了“萧萧”“滚滚”等词语,诗歌中的形象不生动了。

师:说得对,老师的五律缺少了情境化的词语,让读者失去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始终觉得诗人在诗外。由此可见,大家读这首诗也不能只读出秋景,或只读出秋情,还要读出景中的杜甫,情中的杜甫。现在就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穿越历史的隧道,来到1200多年前,让我们静静的聆听杜甫老人那沉重的叹息。

(音乐起,学生闭上眼睛)

师:(深情诉说)那是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长江之滨,面对无情的江流,耳畔不时传来凄厉的猿啸之声,他就是杜甫,此时,我们就是杜甫,客居他乡,老病孤舟。

(简短停顿,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非常感动)

师:此刻我们的心情都很悲怆,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把这首诗满怀深情地背诵出来,以表达我们对杜甫无限的缅怀之情!

(全体学生起立,师生共同背诵)

(音乐起)

师:“走在历史上那个悲怆的角落,一声凄厉的啸掸去记忆的尘,还有一只低回的鸟,一片秋天的叶,凝视着我。假如可以追寻,就让那穿透千世的遐思,那载负沉重的痛,都和着这有节奏的韵律,都化作这古朴的风。就让我漂泊在那个高台,静静地咀嚼——你如霜的两鬓!”

(下课铃声响起)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登高》课堂实录(韩军)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呀? 生:是杜甫。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什么比平时读得好吗?

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什么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 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 )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般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

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炼。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悠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师: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说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的很好。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

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

生: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你们大家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什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师: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略)

生: 登台,是 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什么(时间)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是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什么意思?

生: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 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师: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

依据韩军《登高》教学实录整理的教学设计

[日期:2012-10-29]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人的际遇,体会诗人的心境,感悟本首诗歌的深远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

教学工具:多媒体,音像资料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学生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放音乐《二泉映月》)师:(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这个老人是谁呀?

生:是杜甫。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诵读赏析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

要求:(投影诵读要领)

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对比几首诗歌中的鸟: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杜甫笔下是“鸟飞回”,有几只鸟?一只,把‘回’变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 “回”说明鸟在盘旋。曹操的《短歌行》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这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什么?是作者的孤单无依。

诵读指导:首联所表现的意境是很凄清的。可见诗人心中之寒,心中之哀,心中之孤。

我们读的时候,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诵读指导:我们重新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

穿插介绍杜甫生平和经历:

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诵读指导:九月九日重阳节,双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人们普遍把重阳节当作“老人节”,登高是为了祈求长寿,可是杜甫到了人生的秋天。穷愁老病,百业无成,颠沛流离,形影相吊,此刻登高有何乐可言,人生还有什么希望?人生的希望又在哪里呢?满纸悲凉,满腹悲凉。

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诵读指导: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总结:全诗在沉重的感叹中收结,结得如此悲愤深沉。

三、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全诗。(播放音乐《二泉映月》)

四、总结

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无奈

山东省优质课评选《登高》创新设计

授课者:高青一中 张晓

参与设计者:淄博教研室 王玉强

高青一中 孙延青 高青教研室 孔爱芳

导入:余光中诗:你的一炷至今未冷。

目标:诵读理解;体悟情感。

整体感知:

一、请一同学读一遍课文,同学先体味一下感情。

这位同学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你对文本的字词,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再找一同学读(进一步体会)

深入体悟:

二、本文“悲”在何处?

(你可以结合词句分析:词句、句意、情感)

1、 猿啸,为何不用啼?(啸,有嘶哑、粗犷、厚重之意)

总结:悲景——自然之悲

2、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何是千古名句?

(指四季是春夏秋冬,那么人生也是春夏秋冬,说明人生苦短;长江滚滚,说明时间流逝之快。喻指要珍惜时间,时不我待。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现实。体现了哲学的命题。)

总结:悲壮——自然

3、 分析“常”“独”。为何“台,高迥处也”也有“悲”意?(高出说明他胸襟宽广、高远,志向远大;不同与一般人。)

总结:悲苦——人生之悲

4、 “苦恨”是本文之根,含有何意?你能从前面的诗句找出来吗?(落木,恨人生苦短;滚滚,恨时间流逝之快;万里,恨到处飘零,家园难回,社会动荡,干戈不断;多病,恨际遇悲惨。)

总结:悲咽——社会之悲

总结——沉郁之感

三、作者之悲是如何表现的?为何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从手法上思考。

情景二端;首联尾联全部对偶;远近、动静、高低、纵横等。

总结——顿挫之气

主题深化:

四、让我们走进杜甫的内心,看看他“悲”源于何?

24岁赴洛阳赶考,未能及第;35岁到长安求取官职,滞留10年,一再碰壁;43岁获得卑微官职,却又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被困长安;逃离长安,追随肃宗,因为直言又被厌弃;48岁弃官,11年漂泊。55岁身患多种疾病:疟疾、肺病、风痹、牙齿掉了一半,左耳也聋了。直到59岁,死在漂泊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之上无人所知。

杜甫不仅仅写了个人之悲,而是写了整个社会之悲。

五、有人说,杜甫已经远离我们千年了,他已经不与我们同行了?也有人说,杜甫离我们很近,他仍然与我们同行。你同意那种观点,为什么?

六、集体背诵这首诗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获省初中优质课一等奖第二名)

淄博市高青县实验中学 段岩霞

【设计意图】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八十五字。然而这区区八十五字不仅记录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的空明月色,更记录了苏轼刹那间涌起的微妙曲折的动人情感:解衣欲睡之时,月色如老友不邀而至,叩响了苏轼的心扉,那份快乐强烈得难以自抑,于是他率性而为“欣然起行”;在“念无与为乐者”的思量、沉吟和瞬时搜寻后,他“遂”兴致勃勃地“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一个“亦”字道出了知己间心有灵犀的至巧至妙的欣喜;二人“相与步于中庭”开启了那夜悠闲、静谧、不可多言的月下神游,从而诞生了千古写月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以及“沉醉美景”后“恍然大悟”的发现的欣喜与审美快感。

至于文末的两问一答,既让我们看到了苏轼那坦然真诚的自得与自赏,更让我们顿悟:这摇曳多姿的“乐”源自于作者那颗处逆境而不悲忧、化苦难为诗意的“闲人”之心——这“闲”不止是不得签书公事的“清闲”,亦不止是超然于现实生活的“悠闲”,而是清空了世俗名利与个人得失的“宁静”“空灵”与“真淳”,是超越了生死的心灵的“大自由”、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本设计从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切入,立足学生的阅读初感,以品读作者的“乐”为主线,咀嚼字词、链接背景、涵泳比较、朗读体验,由“乐”及“闲”,还原文本中蕴含的美妙情思,走进作者细腻丰富的心灵,感悟苏轼从容面对人生的审美态度。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和写景语句。

2、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获得阅读的快乐。

【教学难点】“闲人”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他曾为妓女题诗,他和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

他是谁?

他就是多才多艺的苏轼、苏东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他在黄州写的一篇游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

二、展示自学之成果

1.询问:预习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2.检查预习情况。Ppt出示:

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准确解释:

月色入户 欣然 起行 遂至

怀民亦未寝 步于中庭 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

流利翻译: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意引导学生放慢语速,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同时注意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户”,联系《木兰诗》中“木兰当户织”“足不出户”;“盖”,联系《童趣》中的“盖一癞蛤蟆”和《狼》中的“盖以诱敌”;区别“行”“步”与“走”的含义;语句的理解要到位,关注“为乐”“闲人”,“庭下”一句要如实翻译,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用一句话简洁概括文章所写的这个生活片段。

明确:“苏轼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或“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与张怀民在承天寺月下散步”。

三、诵读文章之韵味。

1.请一生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韵味。其他同学从这几方面评价。

2.教师配乐范读,和学生分享对文章的理解与感受。

3.询问:你听出了苏轼夜游时的心情了吗?文中有没有直接表露这种情感的句子?(快乐;“欣然起行”。)

4.再请一名学生用欣然的愉悦的语气、学老师的样子再读一遍课文。播放《高山流水》古筝乐曲。

5.齐读体会,力求读出文言文的古雅韵味。

过渡:在朗读中,我们听出了苏轼内心的快乐。的确,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苏轼最快乐时就是写作之时”,“能使读者快乐是苏东坡作品的一大特点”。接下来,让我们潜入文本,细细品读。

四、品读作者之快乐

1. 逐字逐句反复品读,细细咀嚼,发现并还原作者蕴藏在文章词语和句子中的快乐。并以批注的形式在课文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理解。

教师示例:我在“欣然起行”一句中发现了苏东坡因月色入户而迅即产生的喜悦,以及迫切想与朋友分享的愿望。你看,他“欣然起行”,一个“起”字和一个“行”字说明他内心涌起的那份快乐是多么强烈,多么真诚!他是多么率真可爱!

2.学生自主品读赏析,然后小组互相启发完善。

3.师生交流,点拨提升。

①月色入户

这里的“入”不止是“射入”“照进”,更应该解释为拟人化的“走入”“进入”。这个“入”字写出了月色如老友般的善解人意,她知道,对月亮情有独钟的苏轼(残月,冷月,缺月,孤月,圆月,明月,这些月的意象里凝聚着他或悠闲或炽热的感情、豁达的胸襟和睿智的思想),是不会放弃一个美好的秋夜的;“她知道,一颗懂得美的心,绝不轻易在无边风月里合上外壳”。正是这个“入”字引发了苏轼无尽的惊喜——我本无意见月,月色自“入”我胸怀,不邀而至的月色带来了一份不期而至的快乐。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写出了苏轼瞬时的沉吟、思量与搜寻,正是这一转念间,张怀民“跃上”他的心头。“遂”和“寻”字写出了苏轼当时的兴致勃勃,而从“念”至“遂”也涌动着一份难以言表的快乐:月色常有,但又有谁能和你共赏呢?如果没有此人,那快乐真要减却几分,可是苏轼找到了可以分享无边风月的人,怎能不快乐万分?

追问:苏轼赏月,为什么单单去寻张怀民呢?

课下注释提示为:张怀民是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此其一。

ppt出示张怀民的相关背景资料:

张怀民,1083年贬黄州,起初寓居承天寺,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为品格清高超逸之人。

学生阅读,明确:其二就是张怀民和苏轼一样心胸坦然,爱好山水,不挂怀贬谪之事,同为品格清高超逸之人。两人人处境相似,志趣相投,是人生知己,也是审美知己。明月相邀,知己相伴,自是人生一大乐事!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亦”字中蕴含着至巧至好的快乐,写出了知己间心有灵犀的妙趣!而“相与步于中庭”是两个热爱山水、心有诗意的人在月下并肩漫步的静谧画面。

点拨:这里的“步”与“欣然起行”中的“行”能否交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行”写出了苏轼心中强烈的欣喜,迅即起行,不假思索,率性而为;而“步”则写出了苏轼与张怀民月下漫步时的悠闲、从容、惬意。

探讨:这里有没有写二人如何“交谈取乐”?为什么?

明确:没有写二人交谈取乐。一为留白,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最重要的是他们心意相通,会心一笑胜过千言万语,宁静之中更显情味悠悠。

指导朗读:指名读,重读“亦”,体会“怀民亦未寝”的惊喜。师生对读“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体会二人的默契。全体朗读记叙部分,体会作者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快乐。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个看似平淡的句子中蕴藏着令人惊喜的情感波澜:庭院下恰似有一汪澄澈空明的积水,积水中还有纵横交错的藻、荇,仔细一看,那婆娑的阴影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啊!这个波澜,来自苏轼的真实感受,也带动着我们的惊喜。所以这里适宜采用比较的方法体验探究作者的快乐。

探究一,ppt出示:

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改文: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竹柏影也。

细心的你能否发现改动后,我们阅读的感觉发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补出了月色,失去了惊喜;不补出来,更能真实的体现作者当时的感受,因为作者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那是月色,这更能衬托“十月十二日”那晚月色的澄澈空明。“盖”换用“是”,语势变平淡,没有了“沉醉”和“发现”的双重审美快感。

探究二,ppt出示:

请同学们试着在这句话的空白处填两个语气词,把作者的情感波澜补出来。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指导朗读原文,读出作者“沉醉美景”与“发现真相”的惊喜。

追问:为什么苏轼没有用语气词?

明确:作者已把心理的波澜寓于这种曲折动人的描写和特殊的行文顺序中,不需加语气词。而且不加语气词,更能体现文言的简洁与韵味。

4.小结:区区85字,竟然蕴含了这么多的快乐:月色不期而至的快乐、朋友心意相通的快乐、知己相伴悠闲漫步的快乐以及沉醉月下美景、因错觉而引发的意外的发现的快乐。

随《高山流水》的音乐再读全文,展现这份曲折流动、摇曳多姿的快乐。

五、探寻“闲人”之魅力

1.面对如此空明之境,苏轼抒发了内心怎样的感慨?

明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追问: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美丽的风景时时处处与我们相伴,只是缺少像我和怀民这样的闲人来欣赏,真是可惜啊!

3.解读“闲人”之“闲”。

①“闲人”是什么意思?(清闲的人。)

②“闲”仅指“时间上、事务上的清闲”吗?一个人只有在怎样的心境下才能看得见这样空明的月色、优美静谧的景色?适时链接苏轼的生活背景,ppt显示: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为被人指出用诗歌来诽谤新法,其政敌以“讪谤朝政”的罪名把苏轼投进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审讯历时五个月,在多方营救下,加之神宗皇帝怜惜其才,苏轼幸而死里逃生,被贬往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宋代闲散不管事的官职),但不准擅离该地,并无权签署公文,没有薪俸。他租数十亩荒地经营,筑水坝,建鱼池,移树苗,种植稻麦和蔬菜,并在坡边自筑茅屋,号“东坡居士”。

明确:这“闲”不止是不得签书公事的“清闲”,还是面对逆境的“从容”,是超然于劳累的身体生活的“悠闲”,是诗意面对逆境、率性面对生活的“真淳”,是清空了世俗名利的“宁静”与“空灵”,是超越了生死的心灵的“大自由”。这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3.请你以苏轼的身份,用合适的语气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这份感慨。

苏轼可能有过失落,有一丝自嘲——能够在此种境遇中自嘲也是一种洒脱;但此时此刻,在这个美好的瞬间,他更多的是一份自得,几许自赏,内心的愉悦、满足和陶醉。

齐读体会苏轼的自得自赏。

4.拓展:不止是此夜,不止是此文,翻开《东坡志林》,翻开苏轼煌煌近百万字的诗文著作,这样美妙动人的瞬间比比皆是。

当他初贬黄州寓居临皋亭时,他遍赏江山风月——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苏轼《东坡志林?临皋闲题》

当他乘月至溪桥时,他“醉眠芳草”一夜至春晓——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东坡志林?西江月》

当他夜饮醉归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时——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苏轼《临江仙》

5.总结结:这就是苏轼苏东坡:

他率性自然,敢于袒露真性情;他诗意面对逆境、智慧面对得失;他超然于世俗名利、拥有空明自由的心灵;他始终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身在俗世却能发现别人即便在天堂也无法感到的美 ……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的一生!

让我们背熟全文,用一生去慢慢体会他那如汩汩清泉流泻而出的美妙情感,那如空明月色倾泻而下的快乐!

六、推荐阅读:

林语堂《苏东坡传》;

苏轼《东坡志林》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全国赛课一等奖--柳永《雨霖铃》导学案

柳永《雨霖铃》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品鉴意象

二、体味情感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刚考试完,很累吧。星期六还在这儿听我的课,很辛苦啊!)我给大家放首歌,轻松一下,好不好?

生:(欢呼)好!

师:(播放邓丽君演唱的《雨霖铃》)(幻灯1:“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师生听歌)

师:邓丽君深情、甜美的演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是谁为她作的词呢?

生:柳永。

师:对啊!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凡有井水处都唱柳词”。他的歌覆盖了当时所有的官家和民间的歌舞晚会,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征服了所有的歌迷。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烟云,回到宋朝,去聆听柳永的歌曲吧!(板书:课题、作者)(幻灯2:“课题、作者”)这节课我们主要“品鉴意象、体味情感”。(幻灯3:【学习目标】“品鉴意象、体味情感”)

二、整体感知

师:《雨霖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以至于邓丽君和柳永穿越时空合作了这首歌曲呢?我们走近文本,触摸一下柳永的情感脉搏吧!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范读,可以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离别心情的一句话。(幻灯4:“文本、录音”)(播放曹灿范读)

生:(听)

师:(听)

师:那么,词中哪句话集中表现了作者和恋人离别的心情呢?请大家找出来。

生1:多情自古伤离别。

生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明确)大家听得很用心,也很善于动脑,作者的心情在词的下片表露无疑,那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板书,并提醒同学在书上标画出来)(幻灯5:【整体感知】 “多情自古伤离别”)大家齐读一下这句话。

师:这句话表露出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伤心,凄凉。

师:是啊!佛言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求不得。其中最苦是“爱别离”。“多情自古伤离别”就是对这种心情的经典概括。我们还学过哪些表现离别的名言呢?请同学回忆,举几个例子。

生1(预设):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生2(预设):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生3(预设):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生4(预设):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师:很好!大家的知识面很广。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因离别而感伤的心情是非常普遍的。而柳永的这种“伤离别”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我们投入感情再来读读这句话,品品柳永独特的离别情。

师生:(齐读)“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大家品出柳永与众不同的情感来了吗?想好了,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预设):我觉得柳永的“伤离别”比一般人更重,“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明柳永的离别是在凄冷的秋季。文人感秋则悲,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和心爱的人离别呢?真是双重的痛苦啊!

三、重点探究

师:说得真好啊!说你是柳永的知音也不为过啊!那么柳永和爱人的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词的上片,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

生:(读)

师:(巡视点拨)好!大家读得很认真。词的上片作者描写了哪些意象呢?

生: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板书)

师: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凄凉、沉寂。

师: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生: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

师: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借以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我们要了解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

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味。

1、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2、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吗?为什么?

3、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实际上有千言万语。此时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你能否试着代他说两句?展开想象写一写,和大家分享。(幻灯6:【重点探究】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三个问题)

生:(就上述问题分组展开讨论,然后和大家交流。)

师: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大家丰富的想象填充了柳永留下的艺术空白。那么,与恋人离别后,作者的痛苦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呢?请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词的下片。

生:诵读。

师:好,读得很有感情。思念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痛,而柳永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生1(预设):我认为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

师:前面我们分析了,这句最能体现作者的离别情绪。

生2(预设):我认为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幻灯7:【重点探究】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师: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经你一分析,当之无愧啊!“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的心却是悲苦的。

生3(预设):我认为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尘万丈,我非你不爱。恋人离开,百无聊赖。正可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师:非常有文采的见解啊!谢谢你和大家分享!

生4(预设):我就说说对最后一句的理解吧!“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一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的无奈与孤寂在里面。以问句作结,引人思考,余味无穷。

师:能用所学知识相印证,并有自己的感悟。很好!我们无论选哪一句,都能体味到柳永那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的相思苦和离别情。带着柳永的离情别绪,我们再一次来齐读这首词吧。

四、综合领悟

师: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假设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呢?请说明理由。(幻灯8:【综合领悟】 “问题:拟题目”)

生1(预设):秋别。因为这是一个发生在秋天的关于离别的故事。

师:很切题,好!

生2(预设):伤别。因为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就是“伤离别”。

师:能扣住情感拟题,读的深入。

生3(预设):思念。因为词人对恋人的思念无处不在,我觉得用“思念”比较好。

师:不错。我给你改一个字,改成“相思”是不是更好呢?我觉得柳永和恋人是彼此思念,这样更能说明两人情深意长。

五、拓展应用

师:词还有个别名,大家知道叫什么吗?

生:“诗余”

师:对,“诗余”。可见诗词本是一家,那么大家能不能选取《雨霖铃》中的意象,把这首词改写成诗呢?试试看吧!(幻灯9:【拓展应用】 “词改诗”)

示例1:

别佳人

帐饮都门外,相望兰亭边。凝噎留意处,执手望泪眼。

晓风杨柳岸,良景徒虚年。纵有千番情,更与何人言。

示例2:

长亭别

寒蝉凄切骤雨歇,执手相望语凝噎。

杨柳晓风残月夜,那堪冷落清秋节。

生:(创作,展示)

师:(交流,评点)

师:(总结)

我曾在《忆柳永》中这样写道:“忍把浮名换浅唱,只为儿女道情长。烟花巷陌君常在,倚翠偎红平生畅。奉旨填词无冕王,井水歌罢美名扬。多情最是雨霖铃,至今想念柳七郎。” (幻灯10:【总结】“《忆柳永》”)什么是经典呢?我想应该是指那些历经时光打磨和岁月淘洗而依然名之为典范的作品。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读这首词,我们知道,人世间有一种情感叫离别,有一种感觉叫心痛,有一种心情叫相思。字里行间弥漫的是柳永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尽的相思苦。在这样的经典里沉醉千年又何妨!让我们投入地走进《雨霖铃》,用我们的深情诵读向那位伟大的词人柳永致敬吧!(师生齐读)

六、布置作业

阅读柳永的《蝶恋花》,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鉴赏短文。(幻灯11:【总结】“《忆柳永》”)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附:板书

雨霖铃

柳永

多情自古伤离别 意象 意境 情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89708.html

更多阅读

语文资源与评价八下参考答案 语文习题册参考答案

语文资源与评价八下参考答案一海燕1.D2.C(A.翡;B.震;D.轰)3.(1)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比喻精确、传神,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是拟人的写法。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

孙老师英语课堂 孙老师英语的三种句型

孙老师英语课堂孙老师简介:孙伟,1979年开始从事英语教学及翻译工作。而后进入美国西雅图波音公司任翻译,获该公司四种专业翻译执照。1988年只身赴英国,在英国伦敦大学进修教育学,主修中西方比较文学。1994年回国从事教育工作。1996年赴加

2015年1月汉阳区八上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A.惶惑俨然(yán)辩伪去妄屏障(píng)B.宛转羞赧(nǎn)别出心裁馈赠(kuì)C.肃穆吝惜(lìn)流光溢彩捷径(jìng)

声明:《名师课堂 名师课堂八上英语答案》为网友谱写我们的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