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未来》:重新认识我们自己

本来早就想写写这部片子的,感觉此片主体深邃,含义隽永,实乃众多科幻片中的异数。第一次看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她,心情非常激动,想写点什么,但又生怕让情绪左右了自己而不够理智,因此迟迟不敢动笔。昨日重温一遍以后,在这样一个夏日的雨夜里,写下自己对本片的一点感受。
本片是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在1997年“重操旧业”拍摄的一部科幻巨作(他还拍过科幻片历史上的另一部经典作品《回到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又是一个关于时空穿梭的作品,不过相对《回到未来》——《接触未来》的起点要高些,科学性也严谨一些。她根据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CarlSagan荣获普利策奖的同名小说改编,并由CarlSagan本人编写了一部分剧本和担任副制片人,不过感到遗憾的是在影片制作过程中,Carl就因病去世了。他本人没有能看到影片的公映。(这就是我们在结尾看到“献给卡尔”字幕的原因)
在《阿甘正传》大获成功之后,人们都在期待罗伯特·泽米基斯的下一部作品,罗导也花了近三年时间才推出部野心勃勃的大作,虽然票房也达到了1.66亿美元,但似乎确也未达到人们的预期水平。我想这不能归结于罗导的水平下降,而是这部《接触未来》并不像有些影片那样讨巧。的确,和一般的外星人科幻片相比,本片既没有光怪陆离的外太空场景(就象《火星任务》《绝世天劫》),也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飞船追逐场面(《星球大战》《星舰迷航》)——当然也没有面目可憎的外星人(《独立日》、《火星人玩转地球》)——这里的外星人竟然是以女主人公父亲的形象出现的!(此点将在以下详细论述),虽然本片的制作堪称精良,也体现了高科技的效果(如开头的一段和穿插的老花样克林顿参与“演出”)——但和其他的科幻片相比,本片显得有些冗长,节奏较慢,这是不太符合一般观众的口味的,而作为一部剧情片,她也不像《阿甘正传》或其他类似的影片一样能让人又哭又笑,受大及大感染,因而可看性不太强。但这些都不妨碍她成为一部为优秀影片,对以往的科幻片,特别是外星人类的科幻片作了一个新突破,原因如下:
一.主体的哲理性。
1.本片的主题是人类对外星生命的寻找,人类这种寻找实际上也是对自身的一种寻找,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基于此我们可以称本片为一部假现实主义作品,一部人类的寓言书,且看影片中的一些台词——“很久以来,我就一直想知道我们为什么会生活在这里,我们究竟是谁,”;“我们发现彼此的接触能够填补人们那空虚寂寞的心灵……亿万年来均是如此,而宇宙中如果只有我们的话,那岂不是太浪费地方了?”——这些话应该说已经清晰的表明了本片的主旨。这在一般的“弱智”科幻片中是不会出现过的。还有这样一个情节——当研究小组接收到来自于仙女座的外太空的脉冲信号,还原后竟然是1936年希特勒在柏林奥运会上的电视直播讲话,这不仅仅是外星人和地球人所开的一个玩笑,而似乎也在警醒我们:人类切不可滥用科学技术,否则就会受到打击(同时全力赞助科研小组进行探索外星生命的超级富翁夏顿的身份也似乎也意味着什么)。
2.宗教和科学的殊途同归。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身份设计是很有意思的,埃丽是个科学家,而庞马是神职人员,他俩之间虽然有爱情,但由于身份的水火不相容常常使他们充满分歧,庞马因为埃丽的不信仰宗教,甚至对她想上太空投了反对票,因为他不能“让一个不信神的人代表全人类去会晤外星人”,使埃丽没有成为星际旅行器的头班乘客(头班乘客埃丽的老师结果由于飞行器失事而丧身,而破坏这次旅行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个宗教狂热分子)。但在对于外星生命的态度上,两人又惊人的相似,庞马甚至说出了埃丽已故父亲说出的那句话:“宇宙中如果只有我们的话,那岂不是太浪费地方了?”,当埃丽会见外星人的情形不被人相信时,庞马又坚定地站在她一边。这似乎也说明了宗教与科学的共同之处:两者都是对人自身的寻找和探索,追究事物的根源,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
在这里我们可以一个得出一个结论——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本片看作《阿甘正传》的姊妹篇,虽然两个主人公智商要相差一倍以上,但他们都在执著的追求自己的梦想,进行人生的探索,只不过埃丽是有意识的去做,而阿甘是下意识的率性而为罢了。为此我们也不难理解这部影片的配乐为何与《阿甘正传》异常相似,这恐怕也不能用作曲者黔驴技穷来解释的(埃丽和阿甘小时候的命运也差不多,一个丧母,一个丧父,而对于相依为命的父亲和母亲他们都是非常的热爱,这种热爱甚至左右了他们各自的事业。)
二.外星人形象的新突破。
外星人的情节在科幻片中出现是屡见不鲜的,而电影对于外星人的描写无非是两类:一类是与人为友的便面貌可爱纯真,如《E.T.》、《第三类接触》;另一类就是与人为敌。于是就面目狰狞可怕如《火星人玩转地球》《异形》等——而本片中的外星人却是以人形——埃丽的父亲形象出现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会令埃丽好接受些,他告诉埃丽,星际旅行器的图纸是他发给埃丽的,依靠这个旅行器,人类在宇宙中就不会孤单寂寞,但他也不知道是谁制造了这个东西,他们只是发现了而已,和地球人一样——他们都离真相都很远,彼此的接触只是第一步,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埃丽乘坐星际旅行器会见外星人这一段戏是本片的高潮,有趣的是正如影片里众多人质疑埃丽是真的会见了外星人,还是仅仅是她的幻觉(梦境?)一样,观众也对这个场景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有多种看法。在上影视观摩课时,很多学生为此竟争了个面红耳赤。
这段戏确实是解读本片的关键之处——当我们看到埃丽来到的织女星球竟然是她小时候所画的朋萨可拉的海边,而他看到的外星人竟然是她的父亲时,我们确实被搞糊涂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一段表现的到底还是真实场景还是幻觉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的主旨已经在这一段便显得很清楚了,这就够了。
影片结尾,还在执著的进行科学探索的埃丽向天真的孩子们做起了科普工作,她重复了他父亲(外星人?)和庞马的话——“宇宙中如果只有我们的话,岂不是太浪费地方?”,而此时夜幕也降临了,埃丽的手里握着一把闪光的沙土,望着星空,若有所思,影片打出字幕:(ForCarl)——献给卡尔(萨根),随即音乐响起,播放演职员表——而作为观映者的我那颗随着影片跌宕起伏的心却久久平静不下来。是的,人生短暂正如恒河里的细沙,唯有不断探索,人类才能不断前进。
还要赞一赞朱迪·福斯特的演技。对于这样一个执著的女科学家形象,表演上稍不注意就容易过火,而朱迪·福斯特却演活了这个勇于献身科学,但从不缺乏人情味的埃丽形象——这一方要归功于朱迪那近乎炉火纯青的演技,另一方面也恐怕由于朱迪身上多多少少也有埃丽的影子吧。其实在埃丽身上,我们也不难发现小说原作者卡尔·萨根的特征——坚持不懈做科学普及,即使不被人所理解,也决不气馁。正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人,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美好。
在看这部影片之前,便已经知道,美国人大部分相信这部影片所讲述的内容。我看完之后,我相信,不仅是老美,大部分看过这个电影的朋友都会惊讶于这部影片的“真实性”。
一、关于外星人接触
影片里有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当女主角的项目组找不到赞助经费的时候她说,去向好莱坞要赞助去,他们已经靠外星人赚了那么多的钱。
诚然,好莱坞这个巨大的电影机器,总是会在不时折腾点外星人来赚大家的眼球。过早的影片因为技术原因,很多已经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大概就从七十年代后回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和外星人有关的科幻片。
影片中的外星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善意的,一类是恶意的。而善意的外星人里面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便是斯皮尔博格指导的《E.T》和《第三类接触》,而恶意的外星人,也是广大观众最为喜爱的一种类型,这一类的影片往往有出色的声色效果,如近年来难得的科幻精品——十年前的《ID4》(中文译名为《天煞》或《独立日》),还有《火星人玩转地球》、《星河战舰》以及去年上映的《世界之战》,里面的外星人无一不是穷凶极恶的家伙。这一类影片,最为直接的反映了地球人对外来生命的一种恐惧,或者是便是一种对宇宙恐惧的客观反映。
上面提的这些我们所熟悉的外星人影片,可以说是一种具体化的第三类接触影片,其表现为:
1、影片内的外星人都是具有一个具体的形体,或者是被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不同于地球人体形的一种形体,这里除了《火星人玩转地球》以及《第三类接触》中还保留着较为强烈的人类沙文主义的痕迹,其表现为里面的外星人还有强烈的人类的形体特征,但随着特效技术的发展,影片里的外星人便越来越脱离人类形体特征,如《星河战舰》中的虫以及《世界之战》中的三足外星人。而较早的科幻片如改编自凡尔纳的小说而拍摄《月球旅行记》以及这类的影片,影片内的外星人便干脆是人类形体的模样,而近年来一些关于外星人的影片由于经费的限制,也被设计成人类的模样(如《K星访客》),其原因和早前的科幻影片差不多。
2、这些影片的外星人和人类大多无法找到一个和人类共同的沟通点。除了《第三类接触》中尝试用音乐来沟通之外,其他影片的人类与外星人的沟通基本是靠最为直接的形体动作来实现。从现在看来,斯皮尔博格在《第三类接触》中找到了外星人和地球人之间存在的最有可能产生共鸣的元素——音乐和数字这样——,其思想意识还是比较超前,也对沟通有了更为理性的探索,而他的另外一部作品《E.T》便显得浪漫的多。
这两个我暂且称为“两大原则”,供后面的文字引用。
这便是对大家所熟悉的外星人影片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二、颠覆“两大原则”
《超时空接触》和以往的科幻影片所不同的地方便是对我上面所提的“两大原则”进行了不小的颠覆。
首先便是外星人的形体问题。
到了影片的结尾,我们始终没有看到外星人的形体,外星人是化成人类形体的一种虚像来表现。这个手法,可以说是颇为吸引人的。因为这种处理方法,既保持了我们对外星人这种未知文明的神秘感,又保持了影片整体并不天马行空的一种基调。
再来便是影片最为出色的一个部分——外星人与地球人的沟通。
除了影片最后,外星人化为人类的形体与人类直接用英语沟通略有点脱离于科学之外,之前的沟通都是用一种真实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沟通最到的实现方式是电波。这也是最为被观众所接受的一个细节,经过诸多媒体的报道,大家几乎都明白,现在地球正在以电波的方式向宇宙发送沟通信息。
当接收到电波后,外星人是以数学中的质数这种几乎是宇宙共用的语言来进行初次沟通,这一个细节的处理上,使得影片的真实性又上了一层,从庸俗的角度来说,这给这部影片增加的科学性。
再来便是所反馈的电波,最早让人类看到外星人的图像化信息是1936年希特勒在柏林奥运会上的讲话。无线电波的速度接近光速,因此到了26光年外的织女星,织女星收到光波后再反馈信息直到我们收到,这一来一回去了52年,36年加上52年为88年,之间加上织女星人分析数据以及策划于地球人的沟通花个几年,电影里所表现的年份大约是在97年(这从影片内出现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便可以推算其年份),因此时间上也是相当吻合,这使得影片的可信度又高了一层。
此时与外星人的沟通还仅仅是基础层面上的,影片到了这个时候用一个隐藏的波段,带出了与外星人沟通的一个飞跃,在其隐藏的波段中找到了图像,并加以解密。这时得到了一个“对”和“错”的沟通概念,到了这个时候,和外星人的沟通已经进入到相对先进的是非逻辑的层面上,而这个是否逻辑的发现,也是基于数学——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本片就沟通方面的层层叠进是比较严谨的。因此,影片的大半部分都在围绕在如何沟通这个问题上,而此时,观众虽然没有看到外星人,却已经无时无刻不感到外星人的存在。
到了是非逻辑的发现后,其他的沟通内容便顺其自然的一点点的向我们展现,这里,便不多作阐述了。如果别人要问,本片最大的看点是什么?那无疑便是地球人与织女星人之间的“沟通”,纵然,他们大部分时间没有正面沟通。
再值得一提的便是影片末尾人类与织女星的正面沟通。可以说,这里的沟通是最为游离于影片风格之外的一次沟通,也是最为“不科学”的一次沟通。但仔细想想,倘若织女星人的科技领先我们许多,那么找到一个可以和我们进行正常沟通的方式那也应该正常,当然,影片最后这种“沟通”方式也与影片的另一主旨有关,这里下面可以说到。
三、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这个也是本片所描述的一个重点。
到底科学和宗教是否有冲突,难道他们就不能找到一个共同点,让其和谐共存?影片让一对情侣,一个是宗教主义者,一个是科学家,如此两种不和谐的身份在影片内成为一对情侣,这便表达了本片的另外一个意图——科学和宗教其实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科学和宗教是谁也离不开谁。
可以说,这个主题是本片的一大内涵所在。
在影片里,女主角参加选拔的时候被问到“是否相信上帝”,这其实便涉及到一个信仰的问题了,而到了影片最后,女主角通过那个有强烈隐寓味道的飞行器,经过一系列的蠕虫隧道到织女星,本身就充满了宗教味道——代表着诞生——而诞生,便是宗教和科学的一个典型的“和谐”案例。这样看来,贯穿影片的一个主题,甚至可以说推动整部影片剧情发展的最关键的内涵便是“信仰”,科学家需要信仰,这和宗教人士离不开信仰一样的道理。而最后女主角在织女星上看到化身为自己父亲的外星人,本身就充满了天他及宗教的味道——因为女主角始终怀念他的父亲,并且脑海里始终有那副画的画面,因此织女星人根据他的脑袋里的所想给他构筑了一个几乎天堂般的世界,而这个天堂,也是因为女主角本身的信仰而“诞生”的。
看过此片的朋友一定忘不了影片内无所不在对这个世界的讽刺,包括普通人和政府,而被影片赏识的人,其实都是属于上面所说的有信仰的人,甚至可以说,讽刺众人只是一个幌子,最主要的还是突出信仰这个主题。
四、 视觉
再不科幻的科幻片,都总归有点视觉效果的,本片也不例外,可以说,本片大部分时间都不存在我们在其他科幻片中所看过视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在飞行器还没完工之前,这个片子看起来都象是一个科学记录片。
但后来影片的飞行器的制造,爆炸,以及女主角在隧道中穿梭,一直到最后在油画一般的“梦境”中与织女星人的对话,可以说都是一次视觉享受,可以说影片最后出现的太空的景色以及“油画”,都无一不给人天堂的感觉。也正是这种感觉,在这次纯科学旅行中找到了一点宗教的感觉,这和我上面所说的本片的主旨是一致的。
因此,本片的特效镜头不多,但都很出彩,有个词来表示就是——点题。
五、影片的开头
特意强调下影片的开头,一个相当精彩的开头。
也是一个地球的特写,然后镜头一直拉远,伴随着镜头的远去,背景有电波的声音,而镜头离地球越远,那电波里所传达的信息便越老——其实,影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电波飞向了太空,这便为后来的“沟通”埋下了伏笔——最后,镜头成了眼球,最后的这种处理方法很多影片常用,但多数是为了表现而表现,却没有多大的实质性意义,而用人的眼睛来包含整个宇宙,这本身就充满了哲学的味道,倘若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又可以理解为眼镜发现这个世界,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所见的,并不是所有——影片一开始便用这样一个四分钟的长镜头,一下便将整个影片的基调以及主题奠定。
六、源于真实
我想,《超时空接触》能被大部分观众所接受,还是源于这部影片的真实性,除了前面所说的科学方面的真实,还有就是镜头中无时无刻出现的克林顿,这和其他影片随便找个演员来扮演总统来得有说服力。很佩服这个导演,能够找到符合这部影片主题的克林顿镜头,并加以剪辑,和影片结合得如此完美,当然,也不排除找个长得特象克林顿的演员或者说真的是克林顿客串来着的可能,由于没有影片花絮,一切都只是猜测。但无疑这种手法,再和影片中那些真实的地方加以结合,便让我们感觉到了“真实性”,这种手法,其实早在《阿甘正传》中便用到。
七、 结语
科幻片,永远是电影人的宝藏,《超时空接触》告诉我们,其实科幻并不一定要靠出色的特效来吸引观众(至少,本片的卖点并不是视觉效果),科幻片,对于中国影片来说,几乎还是个空白,或许基于技术以及其他客观原因,我们还无法作出如《ID4》这样的影片,但《超时空接触》这样的影片,中国还是有能力拍摄的,然而,在这种影片面前,中国电影却不得不面对一个软肋——剧本。可以说,《超时空接触》的剧本是成就整部影片的基础,影片内对诸多细节的刻画也是现在诸多中国电影所无法做到的。看过《科幻世界》这本杂志后,发现中国还是有不少的科幻人才,至少,里面的不少文章都是可以加以改编,拍摄成如《超时空接触》这种类型的影片。至少,这样的影片比那些所谓华而不实的中国魔幻片来得更有意义一点。
生活在這個現實的世界裡,我們養成了凡事講證據的習慣。“你說你相信他,證據呢?”“如果有神,為什麼我看不見呢?”“給我點神跡看看先”……諸如此類的問題,我曾經問過,也被問過,那麼,什麼是答案呢?
《超時空接觸》裡的女科學家也這麼質疑過,更嘗試用科學的方式去證明去否定,可當她經歷過一次無法言語的體驗後,她被她曾經崇尚的經驗論所斥責,才發現渺小的人類是多麼幼稚,我們的所謂的智慧是多麼的有限。
奧古斯丁說過,相信你所看不見的,然後看見你所相信的。這就是信仰,是融化在心裡無法言語的美妙,是只有親身經歷才能得到的體驗,是即使無法證明也矢志不渝的追求。
電影名為“Contact”也別具深意。男牧師留下一張電話號碼,但女主角並沒有聯繫,反而一心追求去接觸外太空的人,從而遠離人群。這就是我們,常常因為虛無縹緲的追求,而忽略了對身邊人的珍惜,經歷過之後,才發現所學到的是:放慢腳步。因為夢境般的理想已經在你的周圍,只要你懂得如何去愛。
To be, ornot to be,这是莎士比亚的名句,翻译过来就是“生存或者死亡”,在这里,我就将它简单的理解为“真实或者虚假”。
真假之争是影片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
但我相信多数人不会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导演不过想借助这些来展现“人”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关于《英国病人》的影评,里面说:好的电影不外乎是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讲清楚一方面就是成功的,讲清楚多方面就是经典的,而讲的清楚透彻则是传世之作
电影里,没有什么正反派,正因如此矛盾就显得很脆弱;准确的说,他们是因为各自的理念不同所造成的矛盾,这样就不关乎对错了
影片最后,告诉了我们理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无论别人信不信,也不论这是真或假,人们在心中至少都坚定了一种力量,明确了人类前进的方向
罗伯特·泽米基斯也算是位功成名就的大导演了,光是一部《阿甘正传》就足以令他名垂青史、万世流芳,接下来的《荒岛余生》更是利用汤姆汉克斯打造了一个不屈不挠、挣扎求生的现代鲁滨逊。目前泽米基斯导演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动画制作上,当年的《极地特快》打造了大雪纷飞的圣诞夜车,《贝奥武夫》则是像栩栩如生的真人进行的技术挑战,最新的《圣诞颂歌》更是令人翘首盼望。
但是,我最爱的,却始终是泽米基斯的科幻系列,一套早期的《飞向未来》,结合科幻和动作喜剧,惊心动魄,精彩纷呈,是为当时的科幻经典,而后期的《超时空接触》,也是不输《第三类接触》的佳作。
自小跟随父亲观测太空并摆弄无线电的艾莉,始终相信外太空有“小绿人”及另一个世界的存在,长大后她成了一名出色的天文学家,不顾政府的反对与预算,执意进行寻找星际电波的研究,当她的事业陷入低谷时,忽然从望远镜里听到了来自另一个星球的“Hello”。。。
但是影片并没有将重点放在这次神奇的超时空接触上面,影片更多的是探讨了艾莉这个个体以及科学、宗教、政治这四者遭遇“小绿人”的集体反应。艾莉是个科学家,所以从不相信宗教,父亲去世后,神父安慰她人各有命,艾莉可以非常理智的反驳,但艾莉的内心中却强烈希望从无线电中找到死去父母的痕迹,这也是后来艾莉上了外空之后,在织女星上看见父亲的最重要缘由。
但宗教,对天外来信则没有那么友好,重大的科学认识,面临着颠覆上帝的可能,各地宗教分子群起而讨伐之,邪教则大规模行动,宣扬末世理论。而某个宗教领袖,为了不让飞船起飞,为了不颠覆上帝的概念,整天游行集会,最后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甚至跑去炸飞船。
科学和宗教对待小绿人的矛盾,还显现在艾莉的爱人帕默身上,他是政府的首席宗教顾问,他坚信人类需要宗教,以抵消对未知真理与人生意义的迷茫。为了不让艾莉离开他,他陷害艾莉的方式,就是问艾莉是否相信宗教,艾莉因为不能回答,被取消了第一批上天的资格,因为政府要选择最能代表人类的人,而地球上95%的人都具有宗教信仰。
不管是上帝,是真主,是神,是theone,那一定是究极真理,而人们,为寻找最终态,必然要孜孜寻找,可以像众人一样满足于经卷告诉你的事情,也可以像艾莉一样,赌上一切科研生命,只为寻找一个答案。
本片对政治的表现,就像任何片中一样,代表了人类进步的最大阻碍,也是人类短见与自私的最直接体现。首先是美国政府得知艾莉的重大发现,马上指示不要向外公布,以免人心惶惶、民意下降,不要和其他国家科学工作者分享消息,因为这是小绿人给美国的消息,完全不顾艾莉强调科学发现是全世界的抗议。选择的宇航员候选人也大多数是美国人,大国强权一览无遗,直到美国一个人无法独自完成这项计划,才邀请其他国家一起进来合作。再来就是艾莉回来后,出于各种考虑,政府埋没了虫洞的机密信息,并假意对艾莉进行大规模听证调查,探索太空的任务就这样不了了之。
人真的需要其他种群的朋友么,如果需要的话,又怎么可能对地球上其他种群的动物那么苛刻残忍,答案是,人并不需要其他朋友甚至是潜在的敌人,人只需要在目光可及的范围内“平淡是福”。
本片一直营造着良好的科幻氛围,但唯一的缺憾就是最后的外星人,以艾莉父亲的样子出现,而且织女星的表面,梦幻而且虚幻,别说影片里面的高层不相信,连我都不相信。也许是为了尊重目前太空计划的现实,关于小绿人的话题最终还是会不了了之,对于本片中织女星最合理的解释,就是飞船真的掉进虫洞18个小时,而那期间艾莉做了一个很美好的梦,她的心中一直对父亲的离去无法释怀,而在梦中,她终于美梦成真,放下心头重担。还有一个bug,片中的宗教领袖竟可以轻易混进NASA的飞船发射中心,并炸掉飞船,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关于本片的表演,本片基本上是朱迪·福斯特的个人秀,这位智商180的才女,其实长相非常一般,高颧骨,薄嘴唇,但是她的知性气质及表演天分,愣是把这样一部电影独自挺起来了,无论是内心的些许迷茫,还是追求真相一意探索的勇敢,在她的演绎下竟然都多了一些深层次的东西,莫名撼动内心。嘿嘿,片子里面还有《越狱》里的马洪哥,演个弱视的人,温暖内敛,不错不错。
“宇宙是非常大的地方,比任何东西都大,若是只有我们,那就太浪费地方了。”外星人是否存在,他们在哪里呢?
从小就对宇宙天文感兴趣,那浩瀚的星系空间,充满了神秘和未知,也吸引着好奇的人类,不断去探索。本片虽然也是科幻片,但它有别于其他一些描述星系、宇宙的电影,在于它更加真实,更贴近人类的思想,所有的过程都是人类想要去做的,而且并非遥不可及。女科学家对外星生物的探索,也是人类自己想要知道的,究竟外星人在哪里,怎么去联系。
影片看完,有些意犹未尽,脑海里闪过了一个补充的结局,就是未来的多少年里,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些信号,就是女科学家在星际往返所说的话,也证明了当初她的表述是真实的。当然,反过来说,她那一瞬间的经历,也可能的确是幻觉,是庞大机器作用下的脑部幻觉。她长期对星际的研究以及长年对父亲的思念,组合成了那段影像。不过无论如何,人类宁愿相信她说的话,因为那才是希望所在。
一直有这感觉,不是外星人不来访问地球或者不和人类联系,而是地球在宇宙中实在微不足道,这个角落没被发现而已,就像打扫屋子,有些角落很明显却从不去碰。也许有一天,哪个星系的人途中路过时,飞行器出故障,咱蔚蓝的地球也就呈现在他面前了。
片头很赞,空间从小到大,显示出人类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以及对外太空的无限遐想。
我们需要信仰,有人信仰宗教,有人信仰科学,我是后一种。那男人说宗教和科学的共同点都是寻找真理,在我看来,真理就是:他们的上帝是外星人。说笑而已。有些科学家搞研究是为了探索“上帝定下的规律”,而像我这样不信神的科学家探索的是万物的规律,这二者之间有区别吗?不都是规律、真理?不,真正的科学是研究“上帝”,而不是他定下的“规律”。不过也没关系了,反正动力是一样的。只是,现在的宗教不是那些信教科学家们的宗教。他们信教,不是信具体的神,而是他们保存了一种对世界的敬畏。
相信梦想,梦想即是信仰。
《接触未来》:重新认识我们自己
要是外星人都像片中那个一样善解人意且没有恶意,那是好事。片中的那个外星人,不仅只是为了圆主角的梦,而且抛出更多问题给人类,让人类继续保存自己美丽的幻想。这不就是导演认为的“上帝”么?
我们寻找外星人干啥?为了像崇拜上帝一样崇拜它们?我们找到它们又怎样呢?找到它们,科学家又该干啥?找到它们,那我们的意义何在?
悲哀啊,我们可爱的大卫叔叔出场不久,就找上帝去了。不过也好,后来他也成上帝了。虽然我们都知道那只是外星人,但我们能否认那就是大卫叔叔么?
这片是偶然在电影频道看到的,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欣赏到这部影片。此片是少有的从梦想到成真的科幻片,越看到后面越新奇让人觉得很过瘾,当然光靠这些表面的东西是不能让人记忆深刻的。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执着的对所爱事业的追求才是最动人的。片中的女主人公生活的酣畅淋漓,当她追逐一生的梦想就在眼前时,她哽咽了,她是多么的幸福,并且这份幸福已经到了极致。试想一个人一生都只在追求金钱和地位是多么的可悲!人类的悲欢离合在整个宇宙背景下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我一直觉得研究宇宙科学是一项相当伟大的事业,这可能会使人超脱,摒弃世俗。
我们是要适应这个社会,但我们绝不能没有理想!
《超时空接触》:科学的信仰问题
《超时空接触》(Contact)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
单看名字,会以为是一部科幻作品,可很多人看了之后都觉得上当,因为“幻想”的部分只占很少部分,而且其情景与想象的“第三类接触”也很不一样。然而,就题材与内容而言,这又是一部最纯粹的科幻电影,纯粹到“原教旨”的程度。
因为,本片触及了一切科学研究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是真相?
一般来讲,科学是探究真相的最有力工具。科学揭穿了无数被宗教掩盖的真相,从而造成一种科学与宗教对立的想法。而事实上,许多著名的大科学家却又是虔诚的信仰者,如牛顿,如爱因斯坦。这个矛盾怎么解释呢?
《超时空接触》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以女主人公的遭遇说明了一个看似浅显实则深刻的道理:现有的科学并不能解释一切。至少,女主人公无法解释她的时空旅行、无法解释她与亡父(实际上是外星人)的接触,因为她在已知的科学系统中找不出证据。她只能“坚信”她是有过时空旅行的。但怎么能证明她的“坚信”不是一场梦呢?这是一个“庄周梦蝶”般的困境。
科学到这个程度,其实已经与信仰混为一体了。因为在这个程度,科学认知上的“真相”充当了宗教系统中“先知”的角色:你怎么向后知后觉们解释你的先知先觉呢?到了这个份上,“时空旅行见外星人”和“碰见上帝”已经没有任何本质区别了。
原著作者卡尔萨根(美国著名天文学家与天文物理学家)借助这个故事,让我们同时认清了科学与信仰的本质:科学是总结已知探究未知的途径,信仰是对未知的崇拜与尊重。那个著名的“圆周”比喻大家都是听过的:圆周内是已知的知识,圆周外是未知的领域,圆周越大,表明科学的认知范围越大;但同时,能够接触到的未知领域也更多了。对待未知的茫然、特别是在穷尽科学之后仍然觉得茫然的情绪,会激发出“宇宙真他妈的神奇”的自然想法,从而发展出对神奇宇宙的无限崇拜。但是,这种崇拜,不是以一个“人格化的神或上帝”作为诉求对象的,它纯粹是一种最原始但有最彻底的尊重感悟——这种感悟正是最原始宗教的本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是“信教”的,但他信仰的不是人格化的基督,而是一个只存在他脑海中的完整神秘的宇宙本体。
对于信仰的狂热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什么人最虔诚?回答是:最不懂科学的人,以及最懂科学的人。只是,这两类人信仰的完全是不同的东西,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举个简单的类比:很多人信佛是求得佛祖保佑,而极少数人信佛,是想从佛法中探究生命及存在的本相。前者是无知者的茫然恐惧,后者是求知者的钻研,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信仰也是有不同层次的。科学本身不仅存在信仰问题,还存在如何“科学地信仰”的问题。对宇宙万物保持必有的敬畏心态,这不是无知与懦弱,恰恰是真正的科学探索精神。正所谓“无知无畏不算勇,有知有畏方成圣”。
当然,电影在用故事与图像表现这种辩论的时候,个人认为,还是存在硬伤的。例如相对论的原理,科学界的同志们都是懂得一些的。那么,这群懂得相对论的同志们,怎么可能在最后的听证会上集体质疑女主角所说的地球一秒钟内所经历的10小时地外旅行呢?这帮家伙怎么能否定瞬间空间旅行的可能性呢?最关键的是,如果不相信相对论的时空穿梭推论,那凭啥相信外星人的穿梭器管用而不惜投入巨资呢?在这个意义上,剧本颇有些自相矛盾。很明显,最后的这种局面,只是为了营造强烈的戏剧冲突,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剧本在逻辑上的严谨性。
其实不止逻辑问题,剧本在桥段设计方面,也有些庸俗化的迹象。最典型的就是那个混进发射台搞恐怖爆炸的“宗教原教旨”人士。很难想象,如此重大级别的机密场所,会让他堂而皇之的混进来。这也只能说是剧本为了制造转折而搞的噱头了。
不过,在另外的剧情元素上,本片的确做得异常真实,例如关于宇航员资格的问题。挑选代表最前沿科学研究的宇航员却要求持有一定的宗教信仰,这看起来非常矛盾,实际上是对现实世界的最真实写照。作为科学家的卡尔萨根没有想当然地唯科学化,他在故事中尽可能地引进了真实的政治与社会因素。在美国这样自命民主的国家,大众思维的确会很慎重考虑“代表性”问题。因为“外星接触计划”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项目,它还带有浓厚的政治与文化意味,各种势力的参杂也就毫不奇怪了。
影片在特效方面也做得相当不错(当年还不算太出名的WetaDigital有参与),尽管那个外星人提供图纸的发射台在远景的时候显得特别“单薄”——明显是作为背景叠加上去的。但在影片其他很难意识到的地方,导演则米司机同学还是痛玩了一把蛊惑特效。片中有一段当时克林顿总统的电视讲话画面,其实是根据真实的录像重新剪辑然后更改嘴型而成,原始素材是克林顿同学在火星登陆计划方面的演讲。另外有一些则是需要对镜头特别敏感才能发现的。例如当少女时期的主人公发现父亲倒在地下室时,有一个她从地下室一直跑上两层楼到洗手间拿药物的长镜头,镜头始终对准、跟随她的身影,最后现出的却是从洗手间玻璃窗上映出的图像——这在实际拍摄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乃后期数码合成的产物。有了数码合成这件利器,现在的确可以明确地说:没有什么镜头是不能实现的了。
凭借真正的科学精神与探讨勇气,《超时空接触》成了最特别的科幻电影。它将科学探索中最前沿的问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虽然为了情节牺牲了小部分严谨性,但仍然可算作好莱坞制作的、最具科学性的科幻片。
埃莉是一位对宇宙生命充满探索欲望的天文学家。她母亲因生她时难产死去,她由父亲抚养长大。她自幼沉迷于用无线电波与外面的世界、不认识的人“联系”,甚至有过通过无线电波联系到母亲的想法。八岁那年,对她产生深远影响的父亲因心肌梗塞去世。她对科研的投入更加上了对父亲的强烈怀念。她决心找到外太空生命迹象的努力,只得到少数人的理解,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她的行为是疯狂的。
在她的追寻过程中遇见了PalmerJoss(因为我看的那个版本翻译实在是太烂了,干脆用英文)。Palmer是一个神学家。两人虽然观点不同但相互吸引。这短暂的恋情很快随着埃莉的工作变化结束。她为了研究工作去了新墨西哥州。
但埃莉费了很大力气才得来了项目资助,却一直没有研究成果。政府开始考虑收回借给她的雷达。终于有一天,埃莉的研究有了突破,她收到了来自外太空的信号。起初是声音代表的一组素数/质数,后来又有了图像。这一发现惊动了美国政府,官员们决定关注这一事件。但埃莉的功劳却被另一位科学家DavidDrumlin抢了不少。与此同时,埃莉再次邂逅了Palmer,后者已经是位知名作家和神学家了。显然两人旧情难忘。
埃莉在她的资助人那里得到了提示,破译了外太空的信号,发现可以造出一艘宇宙飞船。美国政府和各国商议,共同出资制造飞船送人类上太空。而去太空的人选则在全球选拔。虽然埃莉是候选人之一,却因为评委会委员Palmer一个提问而受到质疑,输给了David。
David在试飞的过程中因为极端分子炸掉了飞船而丧命,机会终于落到了埃莉头上。她终于重视实现了夙愿——contact。
人们却不相信埃莉所叙述的太空经历,因为他们看到她的飞船直接从发射塔上掉下来,认为她根本没有上太空。埃莉也无法给出任何证据,而且当时飞船内的所有录音机和摄像头都因为电磁波干扰一类原因没有留下任何记录。更可怕的是有人指控所有事件的幕后黑手都是埃莉的资助人、一位俄罗斯富豪的捣鬼,仅为了满足他不切实际的幻想。埃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谁会相信她?
最后的剧透:
当然,Palmer相信了她。虽然立场不一样,但还是相信。
而且,不能说是没有证据……虽然人们见到太空飞船直接落下只是一瞬间,根据相对论埃莉可是度过了十八个小时。于是,即使她的录音机只录下了静电,那也是十八个小时的静电……
说这是一部真正的科幻是有理由的。探索太空不是儿戏,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还需要许多团体的合作。像《世界末日》中随便就飞向太空的本事还真只能当娱乐看。而尝试与外星人的接触,更像一个缓慢、长期、不可预知的工作。我们哪能指望有一天外星人突然出现在纽约市上空向我们说“你好”或者射下可怕的激光呢?事实上大部分科幻片的很“幻”,把科学的发展想得神奇而简单。这一部算是难得的现实主义佳作吧。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政府公布收到外星人信号后大众的反应。可以说是什么样的都有,即搞笑又真实。而神学家与科学家的恋情也引人注目,只是最后……到底导演又没有把他们放在一起啊……个人YY但愿有,可是99.9%的可能是“no”。有时候真希望这是一部商业片……可以满足我的八卦情怀。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朱迪·福斯特的声音不够好听。又开始缅怀GA的scully了……
有人说,不了解西方人的信仰情结,你就很难真正读到西方文艺作品的精髓。这一点是中肯的。带着信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西方电影,可以看到许多以往被我们忽略的内容,而有些内容很可能又是作品的最终指向。这也许是东方人看西方电影时有时会觉得莫名其妙的原因所在吧。
这部《超时空接触》人们常常把她归入科学幻想片,但在我看来,影片试图表达的绝不仅仅是科学的好奇心。在我看来,她更像一个心灵幻想片,她像是借助于有形的宇宙探索,去探讨无形的人心世界及无形的超自然力量——一个敏感的关于“科学和上帝”的问题:科学和宗教真的是水火不容的吗?科学家真的会摒弃上帝吗?科学真的是万能的吗?
如果影片的创作人员也同我们一样,相信上帝在科学面前已经一败涂地的话,那么做为科学家的艾莉也不会钟情于一个“高级神父”,且二人亲密、合谐、相互信任。片中有许多极富哲理的精彩对白。例如晚会中艾莉对男友帕姆说:“我需要上帝存在的证据。”帕姆反问:“你爱你的父亲吗?”当艾莉回答“当然”后,帕姆说:“证据呢?”我相信任何一个崇尚理性的人都会像艾莉一样哑然而止——因为任何来自感觉的证据都不能被称之合法的证据。我认为帕姆的意思可以表达如下:上帝存在于理性以外,你如果一定要我给你一个上帝存在的理性证据,那我的回答只有一个——我没有证据。
事情发展到这里就给观众留下一个玄念:我们要相信什么呢?心灵的感觉?还是科学的理性?同样这也是艾莉面临的问题。
这个问题艾莉在她的星际旅行中显然找到了某些答案,或某些关于答案的线索。君不见朱迪*辐斯特在片尾的夕阳剪影里,手握沙石,脸上露出的会心微笑吗?
那个答案或那种会心,艾莉已经不需要向听证会委员做出任何解释了。宁可,学术权威的委员们将一秒种的自由落体及监控器里的噪音做为判断艾莉出现心理妄想证的合理证据。当然,如果你是彻头彻尾的科学理性主义者,你一定也会将艾莉十八个小时的星际旅行当做心理妄想。
让我们看一下片中另一个主角,我们的神父帕姆,艾莉的亲密男友,他会说什么呢?显然,他对媒体的摄像头坦然地说:“我相信她。”这是种超越理性的信任。如此看来,一个科学家的证言在科学和政治面前被证“伪”的同时,在神学面前却被证为了“真”。
帕姆另一句对媒体的话也说得好:“科学和神学虽然研究不同的内容,但我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寻找真理。”也许我们还在念念不忘布鲁诺被烧死的残忍镜头及伽俐略被教会囚禁到死,但我们是否知道同样这二人,前者居然是个教士,后者不仅至死不放弃他对上帝的信仰,并还有如下的话:“《圣经》道理是绝对和不可侵犯的真理……有误的只有那些解经家和解释的人……”
如此,被隐藏的历史和现代的文艺作品不谋而合了。科学和宗教不仅不是水火不容,而且是可以非常和谐的。另外,我对影片结尾一个小细节很感兴趣,艾莉而对参观射电望远镜的小男孩有关是否有外星人的提问回答说:“你说呢?”
同样,从影片的光影中走入现实的我们,面对这样一个面对错综变化的社会,面对我们复杂的内心世界、面对皓渺的宇宙和神密而有序的自然规律,你是否有一颗寻求真理的心呢?你相信谁是真理呢?你说呢?
我们被生活中的欢乐、痛苦、爱、恨所折磨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们人类在宇宙中是多么的普通。而假如我们把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无聊的色情网站和恋爱的烦恼之中是多么的浪费。
我突然意识到,在宇宙中如果不存在100万个文明是多么的不可能。然而既然外星文明是那么的可能,那么推论就是,人类发展的道路是多么的漫长。
想一想,我们是地球45亿年的进化结果。然而如果我们世界爆发了核战争,或者任由环境污染,温室效应恶化下去。那么人类的灭绝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什么叫物种选择?如果科技能导致人类的灭绝,那只能说明人类还没有进化出足够驾驭现代文明的能力。只能被淘汰。
如果我们还是那么的自私、盲目,我们距离灭绝的时间已经不久了。
应当感谢卡尔萨根,他告诉了我们人类的使命,告诉了我们人类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告诉了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人,在这千百亿个行星,亿万年的时间长河之中是多么地难能可贵。
作为一个能够思考的人。我们要有尊严地活着。好好地活着。
睁开眼睛就能看到星空,但都市的灯红酒绿掩盖了繁星的灿烂。记得小时候在河南山里,漫天的星星多得就象大饼上的芝麻一样密集,银河清晰地贯穿天际。那时候的我,和许多孩子一样幻想着长大后能和宇宙接触得更近,只可惜世界上很少人能做到这一点。而实际上接触宇宙并不象大家想象得那样梦幻神奇。
1997年朱迪·福斯特主演的影片《接触》也许是最能体现人类渴望接触宇宙思想的一部影片。影片讲述了幼时的伊莉(朱迪·福斯特)在父亲的引导下,对宇宙有着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投身于对宇宙的研究中,致力倾听宇宙中的各种声音,寻找外星生命的讯息。在研究经费即将被终止的情况下依旧不屈不挠。对群星的搜寻间她从织女星接收到一个强大而又清晰的讯息,经转换是一张载人用交通工具的工程蓝图。人类终于开始向宇宙进发。
影片选择朱迪·福斯特担任女主角是最明智的选择。就象是《被告》中那个誓将恶少绳之以法的小太妹,《沉默的羔羊》中孤军作战的FBI探员一样,影片中福斯特消瘦的身躯、薄薄的嘴唇在固执眼神的配合下成为一种坚强的象征。影片中有这样的镜头:在沙漠里巨大的碟状天线群下,伊莉头戴耳机凝神聆听来自宇宙的杂音。高大的天线与她瘦小的身躯形成强烈的对比,这让人想起在《沉默的羔羊》的电梯里,福斯特与众多身体强壮的FBI男探员之间形成的反差,这种对比突出了福斯特所表现出的坚定内心。影片中伊莉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包括父亲的死、研究经费的短缺、工程蓝图的技术难关、因宗教信仰的落选、政府对她接触经历的不信任等等,朱迪·福斯特赋予伊莉的始终是一种不问后路的勇气。而正是凭借这种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心,伊莉最终实现了她接触宇宙的梦想。这种对比也可以引申到弱小的人类和庞大的宇宙之间的对比,显示人类征服宇宙的决心。
狂热沉醉于科学研究的伊莉显然不善于人情事故,这种缺陷使得她在政府科学基金会削减她科学预算时一筹莫展,也因为固执于自己的“无神论”而在第一次接触实验中落选。相反汤姆·斯凯里特扮演的科学家却能在科学和政府、民众之间游刃有余,并成为人类与宇宙第一次接触实验的先驱,在这里影片想表达两层含义。第一,相对于科学发展的早期而言,现在的宇宙科学的研究与社会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远,科学家不应该只着眼于科学研究,还需要多与民众接触,在提高人类整体科学水平的同时获得大众对科学研究的支持。
另外,影片中汤姆·斯凯里特在第一次接触实验因为异教徒的破坏而殉职,他因此而成为为科学献身的人类英雄。可见影片对这一部分科学家也抱宽容之心,即使科学家中好名者有之,好利者有之,但毕竟他们为人类做出的科学贡献是首要的。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成绩。
作为一部科幻影片,《接触》中科学的成分远大于幻想的成分,而影片中幻想的成分也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与好莱坞其他科幻商业片相比要高了一个层次。影片中没有浑身黏液的吃人怪物,也没有一心占领地球的太空蝗虫,更没有激光交错的星球大战。《接触》中的科学幻想细微而合情合理,有的更作为推动影片情节发展的关键而成为不可替代的元素。
在影片一开始,镜头从地球上拉开,耳边伴随的是代表人类文明的各种声音。镜头远离地球向宇宙的深处倒退,声音也逐渐向历史追述,80年代、70、60…年代,终于没有任何声音。人类的历史已经倒退到了起点,而宇宙却更穷尽。这一组镜头将人类贬低得无以复加的渺小。配合伊莉父亲所说的:如果宇宙中只有我们人类,不是太浪费了吗?激起我们探索宇宙的无比雄心。
影片中按照外星人给出图纸而建造的交通工具以及其运作的过程更象是人类受精孕育新生命的一种象征。伊莉乘坐的小球进入两个旋转光环所形成的球体中心,意味着精子穿透进入卵子,象征着这一过程为人类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天地。工程蓝图的三维拼接也使我耳目一新。从此知道不拘常理而能换个角度看问题。而伊莉与外星人的接触更是影片扬长避短,发挥科学想象力,虚写未来的一种典范。
本片是由天文学作家卡尔·赛耿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来。作为一部科学幻想影片,两个半小时并没有使我觉得漫长,相反,层层推进的情节,不断出现的难题和豁然开朗的局面使得我对影片始终保持着浓厚的观赏兴趣。更难得的是影片将最后一个难题的悬念释放放在了影片的最后:政府监控伊莉的接触过程似乎并没有成功,小球垂直掉落在海面上,而伊莉佩带的摄像机也一片雪花,没有任何图象。但在政府质疑时我已经隐隐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头了。而影片最后揭开答案时,我不仅佩服编导在此对时空做了最精彩的诠释。
看完这部电影,别的不想说
只想在too……to中间加上一长串的修饰词:
Men aretoo
自私
幼稚
复杂
愚蠢
道德败坏
目光短浅
……
to
contactE.T.
Sigh...
为什么一直以来都难寻外星人的踪迹?
也许不是因为他们不想
而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资格
不光是科技上的
更是道德上的没有资格
我们可以没有他们聪明、发达
但我们可以比他们更善良与纯洁
这也许也是他们愿意与我们接触的原因
因为这是我们可以与他们相媲美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比他们更邪恶
这也让他们害怕而不愿与我们接触
试想如果让那个可恶的老教授去执行这次任务
他会在外星人面前做出怎样的让我们感到汗颜与羞愧的事来呢
只可惜有些刻意制造的情节影响了全片的逻辑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89725.html

更多阅读

《闽南日报》:“面粉枣”还能飘香多久?

《闽南日报》:“面粉枣” 还能飘香多久?  说起面粉枣,很多年轻人可能闻所未闻,但是对于40岁以上的漳州老市民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道传统小吃了。早期在中山公园门口、新华北路“圆圈”及

食指的诗《相信未来》 食指的诗 pdf

《相信未来》 食指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

《爱情盛宴》:原来人间情爱是希腊众神郁闷的产物

相关影评: 更多>> 我也看过这部电影 《爱情盛宴》:原来人间情爱是希腊众神郁闷的产物(FeastofLove)车厘子/编译影片改编自查尔斯•巴克斯特2000年的同名畅销小说。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郊外的一家咖啡馆里,透过教授兼作家哈利(Harry,st

声明:《《接触未来》:重新认识我们自己》为网友罙海不怕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