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汇编 旧日本陆海军航空母舰



本书以详尽的资料和图片,对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队曾经建造和装备过的各类母舰逐一进行了介绍,内容涵盖水上飞机母舰、舰队航母和改装航母三大类型,总计 30 余艘各类母舰。笔者在查阅了中、英、日文三方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比对,力求准确真实,全书共计 55,000 余字,116 张图片,是目前国内对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队母舰介绍最齐全,最完备的资料手册。

注:文中的“日本帝国海军”只是沿用二战日本海军的专有称谓,英文 Imperial Japanese Navy,并无其他含义,请勿上纲上线。本书原名《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队母舰汇编》。



目录

概要

水上飞机母舰

若宫号(Wakamiya)

能登吕号(Notoro)

神威号(Kamoi)

千岁号(Chitose)

瑞穗号(Mizuho)

日进号(Nisshin)

飞行艇母舰

秋津州号(Akitsushima)

舰队航母及商船改装航母

舰队航母列表(包括实际建造和未建造的)

实际建造的舰队航母(含轻型航母)

凤翔号(Hosho)

赤城号(Akagi)

加贺号(Kaga)

龙骧号(Ryujo)

苍龙号(Soryu)

飞龙号(Hiryu)

翔鹤号(Shokaku)

瑞鹤号(Zuikaku)

云龙号(Unryu)

天城号(Amagi)

葛城号(Katsuragi)

笠置号(Kasagi)

阿苏号(Aso)

生驹号(Ikoma)

大凤号(Taiho)

信浓号(Shinano)

祥凤号(Shoho)

瑞凤号(Zuiho)

龙凤号(Ryuho)

千岁号(Chitose)

千代田号(Chiyoda)

由商船改装的航空母舰

飞鹰号(Hiyo)

隼鹰号(Junyo)

大鹰号(Taiyo)

云鹰号(Unyo)

冲鹰号(Chuyo)

神鹰号(Shinyo)

海鹰号(Kaiyo)

参考书目概要

大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队(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かいぐんこうくうたい)是旧日本帝国海军下属的航空力量,它曾经一度以其精良的装备,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和所谓的武士道精神称雄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日本帝国过度膨胀的自信心而与美国开战,导致了日本帝国海军的覆灭。作为海军组成部分之一的海军航空队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灭顶之灾,其拥有的各种母舰绝大部分都被美国海军送到了太平洋海底,少数部分则有幸活到了战争结束。

日本帝国海军装备的母舰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大类:水上飞机母舰(含飞行艇母舰);正式的舰队航空母舰(含用改装航母和轻型航母)和由商船改装而来的护航航空母舰。它们各自有着其特点,而日本帝国海军对它们的使用方式也各不相同。在本文中,笔者将试图向读者逐一介绍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队曾经使用过的各种母舰,以飨读者。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难免存在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水上飞机母舰

在军舰上搭载飞机的尝试开始于 1911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相继改装了一些战舰以搭载水上飞机,日本的水上飞机母舰改装计划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到 1945 年旧日本帝国海军被摧毁为止,日本海军总共拥有过七艘水上飞机母舰,其中六艘参加了太平洋战争,后来全部沉没。

若宫号(Wakamiya)



若宫号(WAKAMIYA)水上飞机母舰

最早的水上飞机母舰“若宫”号原为英国商船莱辛顿(lethington)号(4,421 总登记吨位),1900 年在格拉斯哥的邓肯船厂建造,同年 9 月21 日下水,次年 10 月竣工。1905 年的日俄战争时期,在加地夫到海参崴的航程中在冲岛附近海面被日本的 72 号鱼雷艇俘获,后编入日本海军暂定名为冲岛丸。1905 年 9 月 1 日正式命名为若宫丸,1907 年加入日本邮船社。

1913 年(大正 2 年)转入日本海军并在 1914 年(大正 3 年)8 月 23 日在横须贺工厂改装完毕,将其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排水量 5,180 吨,在前桅和后桅前部各有一个用铁架帆布搭成的机库,载水上飞机 4 架(2 架置于甲板上,另外 2 架放在机库中)。飞机由舰上的吊车将其吊放到水面后自行起飞降落,再由吊车将其吊回母舰。

1914 年 9 月 5 日,若宫号上的舰载机作为最早的舰艇搭载飞机参加了对德国占领的青岛胶州湾攻击行动,它在行动中主要担负通信和指挥工作,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受到来到海上的空袭,在青岛观战的英国海军人员对若宫号的表现给与了肯定。1915 年起被作为水上飞机母舰使用。上甲板上加了两个帆布棚的临时机库。4 至 6 月在舰首加了 20 米长的起飞平台。



青岛战役时,若宫号上所搭载的 MF(Maurice Farman)水上飞机

1920 年 4 月 1 日,修改了飞机发射平台的若宫丸重新命名为若宫,舰籍为水上飞机母舰。该舰为日本后来的凤翔号航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24 年后主要作为试验舰使用,1931 年 4 月 1 日退役后拆毁。



若宫号(WAKAMIYA)水上飞机母舰模型

该舰主要性能数据为:

排水量:5,180 吨(标准),5,895 吨(满载)

长×宽×吃水:111.25m×14.68m×5.8m

动力:1 座直立三气筒三段臌胀式蒸汽机,3 台燃煤锅炉,1,591 马力

航速:10 节

火力:2 座单管阿姆斯特朗式 80 毫米 L/40 速射炮,2 座单管 50 毫米高炮

舰载机:水上飞机 2 架,另有 2 架备用

舰员:234 人

能登吕号(Notoro)



能登吕号(NOTORO)水上飞机母舰

能登吕号原为“八八舰队辅助舰艇计划”中所列的1艘给油舰(油料舰),由川崎造船所制造,1920 年(大正 9 年)竣工。此时日本海军唯一的一艘水上飞机母舰若宫日益老朽,遂决定将能登吕号改造为水上飞机母舰。

1924 年(大正 13 年),能登吕号在佐世保工厂实施了水上飞机母舰改装工程,内容与若宫的改造相同(设置飞机起飞甲板,在舰体内部设置机库、零件库、汽油库和航空人员住舱),不过由于本舰体型较大,载机数量可以达到若宫号的两倍,除搭载水上飞机外,本舰还可继续作为给油舰使用。

1934 年(昭和 9 年),能登吕的舰籍由特务舰变更为水上飞机母舰,此后该舰参加了 1937 年第二次中日战争中的上海、广东及长江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本舰主要用于飞机和燃料运输。

1943 年 1 月 9 日,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望加锡海峡被美军“雀鳝号”(Gar SS-206)击伤后到新加坡修理。同年 9 月 20 日,被美军“座头鲸”号(Haddock SS-231)跟踪击伤后到广岛县的因岛修理;1944 年 6 月 29 日,在新加坡东南面再次被美军“三尾叶鱼号”【也有译作“闪光”号的】(Flasher SS-249)潜艇击伤,并于第二天再次到新加坡修理(三次被击伤却没被击沉,不知道是算这艘船倒霉还是算它幸运)。

1944 年 11 月 5 日,能登吕在新加坡遭美军陆军航空队轰炸,受重创,此后不再修复,作为预备舰搁置。日本投降后能登吕号由英军接收,1947 年 1 月 12 日凿沉于马六甲海峡。



能登吕号水上飞机母舰,1931 年(昭和 6 年)



能登吕号(NOTORO)水上飞机母舰模型

该舰主要性能数据为:

排水量:12,786 吨(常备)

长×宽×吃水:138.68m×17.68m×8.08m

动力:1 台直立型三段膨胀往复式蒸汽机,6 座宫原式锅炉,5,850 马力

航速:12 节

火力:2 座单管 120 毫米 L/40 速射炮,2 座单管 80 毫米 L/40 高炮;1937 年后撤除 120 炮,并加装 10 座双联装九六式 25 毫米高炮

舰载机:水上飞机 4 架,另有 4 架备用。

舰员:324 人

神威号(Kamoi)



神威号(KAMOI)水上飞机母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89748.html

更多阅读

二战日本太平洋岛屿防御技术研究 二战防御重机枪配置

前言迄今为止,已经有上百本着作在描述二战太平洋战场美、日之间惨烈的岛屿攻防战。几乎所有的作者都竭尽所能的渲染日军在防御战中所展现出之娴熟的伪装技巧、精妙的野战工事配置、对地形令人印象深刻的利用、不断增强的阵地间配合及

由《料理仙姬》看日本伙食 二战日本海军伙食

鸡素烧:这算火锅吧。在一般店是大杂烩,在一升庵成了行为艺术。用炭火烧热砂锅,用肥油擦一遍,防止糊锅底(欧仙桑说砂锅不会糊,暂存疑,咱没用过哪么高级的),五花牛肉切为一口大小,两面烤过,加特制汤汁,稍煮即可食。吃完牛肉再放油炸过的豆腐块和

东瀛花机关--二战日本南部100式冲锋枪 二战冲锋枪

二战日本南部100式8毫米冲锋枪1931年,日军入侵我国东北,当时日军在东北军的仓库中找到了许多的先进武器(均为张作霖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西方国家进口),其中就包括法制雷诺 FT-17轻型坦克、捷克斯洛伐克ZB-26型7.92毫米轻机枪,以及一些

声明:《二战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汇编 旧日本陆海军航空母舰》为网友殘蒛悻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