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是词牌名,也是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南曲比较常见,属于中吕宫,分为两种:一种字句和格律与词牌相同,用作引子。一种字句和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据说这首曲在北宋比较流行,晏殊、欧阳修都有填词。其中晏殊有词句:神仙一曲渔家傲。因此取名渔家傲。
范仲淹(公元989年-1052年)字希文。宋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年时期家境贫困,但他十分好学,考上秀才后,就以天下为己任,敢作敢言,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他带兵镇守西北边关,羌人称他“龙图老子”,夏人称他“小范老子”。据说他喜好弹琴,但平日只弹一首叫履霜的曲子,所以有范履霜之称。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词。以西北地区秋天苍凉的背景,表现镇守边关的将士们艰苦的军旅生活,以及他们的英雄气概。豪迈苍劲的羌笛管乐声吹响,一个深沉浑厚的男高音开唱:
第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随着秋天的到来,西北边塞的风物和景色出现了奇妙的变化,向着湖南衡阳方向飞去的雁群,似乎对此地丝毫没有留恋的意愿,一去不返。
第二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随着军号声响起,边塞特有的各种风声、马嘶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在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环抱之中,矗立着一座孤城。孤城被弥漫的烟雾笼罩,天空布满日落的霞彩。
这是第一段,描写西北边塞秋天的景色。抬头望天空飞过的大雁,低头看大地的寂静荒凉,给人一种冷落悲凉的感觉。在这种异域一样恐怖的地方,怎么能呆得下去呢?因而勾起人们的心思,作者想要离开,还是要留下?大家都想知道。于是第二段,继续唱:
第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坐下来吧,我是不能离开的呀,只能斟上一杯浊酒,对万里之外的家乡,寄托思念的情怀。为什么?因为边患未平,功名未立,怎敢盘算回归家乡的日期呢?
第二句: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忽然传来凄怨悠扬的羌笛声,那声音在孤城的夜空中回响,大地仿佛被寒霜覆盖了一样。此时,虽然夜已深,但谁能入睡?领军的将帅已经愁白了头发,出征的战士洒下了满腔的热泪。
当年宋朝为了阻止西夏人入侵中原掳掠百姓当奴役,派兵镇守边关。但远离家乡的将士们深受思乡的精神折磨。身为将帅的作者听到如泣如诉的羌笛声,联想到了士兵们内心的痛苦,猜想他们在流泪,感到无比内疚!
宋朝所有的官员都是科举选拔出来的,中举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所谓一举成名天下知。因此他们自称父母官,爱民如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反过来看更清楚,因为他们明白,是百姓养活官员,而不是官员养活百姓!这是多么先进的思想意识!这是多么伟大的历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