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十大终极玄学问题,你就是奇人 古代十大奇人

形而上:誓求大道出迷途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充满各种各样的诱惑和陷阱,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攫取财富等种种现象已经让人麻木。万事皆有因果,人心思变,社会变化,其实也有其内在原因,但大家却视如寻常,大多数人不会在意研究现象背后的原因,更多的分析只是表面化的解析,无法触动根本,给人醍酻灌顶、当头棒喝般以足够的警醒。但中国古人早已意识到并解决了这一点,那就是佛、道中人对于生命本原的发明和探讨。古人说“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对于现代人所拥有的一切物质和科技来说,都不过是“形而下者”的“器”,但对“形而上者”,现代人却从来不闻不问,甚而至于无端的扣上一个大帽子。“形而上”似乎根本就是“假、大、空”,是不切实际,是迷信,是唯心主义。

然而,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所依凭的法则正是形而上,也就是所谓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万事万物中提拣出共性。所以“阴阳”如此,“五行”也如此,都是古人从万事万物中发现的客观规律。说到“阴阳五行”,有的人不免说:“这不是迷信吗?”为何要如此简单的下结论?现代人并不了解古人这些经典的哲学思想是如何产生的,连中医学院的老师也很难讲清“五行”为何是五个,而不是六个、七个……所以今人对古人的学术思想根本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根本就没有资格简单的下结论,一棍子打死。

事实上,中国古人不仅以“形而上”的学说来解释物质世界,而且用它来养生,用它来解释社会变化。那么对社会来说,如何用“阴阳五行”来分析呢?人们都说“物欲横流”、“世风日下”,却只是叹息,却感无处着手,无能为力。这些用“形而上”的观点都是可以分析的,并找到一定的解决办法。正如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样,不管是物质形态或社会形态,从最初到后来的发展过程都是如此,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这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总之,它是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但是这种变化是可以用“阴阳五行”之说来解释的。

比如一个社会刚刚建立,政治清明,百废待兴,那么此时它是处于一个“阳”性的初极阶段,这时候它的统治者务实有为,头脑清醒,社会经济发展很快,渐渐繁荣起来;当它发展到极度繁荣的时候,便已到达极“阳”的状态,再往以后,它便会走下坡路了,所谓物极必反的道理。因此便有各种“阴”性的事物来使它逐渐腐败堕落,走向衰亡。这被人称为“历史周期率”。这并非今人的总结,古人早已熟知这一点。虽然大体上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此,总的来说是“悲观”的,但古人其实也早已知道延长这种“历史周期率”周期的办法。使社会得以长治久安。老子说“无为而治”是解决办法之一,其实老子还说过一句话: “知其雄,守其雌”,这句话为我们指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所在。“雄”为阳,“雌”为阴,“知其雄,守其雌”的意思是“知道它是阳性的,却要预先看到它的阴性”。对于社会来说, “繁荣”即是“阳”,“衰亡”即是“阴”,所以在社会处于繁荣的状态时,也要以社会的衰亡来警示自己,也就是“居安思危”的道理,安为“阳”而危为“阴”。历史上大多数亡国案例,正是因为忘掉了“居安思危”,而推行 “即时行乐”,好逸恶劳,穷奢极欲,最终导致一个朝代的终结。

对于社会如此,对于人生亦是如此。尤其对于人的养生更为明显。古人追求“长生不老”,现代人常常以一哂了之,从未深入追求过其中的内涵和深义。在我看来,“长生不老”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关键是在于我们怎样去领悟古人的智慧。宋代养生大师张伯端的《悟真篇》向来为养生家们奉为圭臬。里面开篇即是一首七律,在此奉献给各位: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

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贪利禄求荣显,不顾荣颜暗悴枯。

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归根结缔,这里的“大道”,即是“长生不老”的养生之道,养生是对于“心”的修炼,其修炼方法即是“心法”。因此古人对心法有“法不传六耳”之说。

悟透十大终极玄学问题,你就是奇人

自古以来,通晓阴阳五行的人,都是奇人。

以下是本人十余年来苦苦思索的玄学问题,可以不夸张的说,悟透了这十大终极玄学问题,你就是奇人:

1.阴阳五行如何由来?与西方的“四元素”有何不同?阴阳论与二元论又有何不同?

2.“天人合一”启发了什么?

3.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如何证明?

4.老人与小孩有何共同点?

5.无论哪个国家,骂人的话为何都与“性”相关?

6.生物的生殖存在着什么现象和特点?

7.为何社会的兴衰都会有一个“周期率”?

8.如何实现长生不老?

9.物质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的“阴阳”例子。

10.有真正的房中术吗?如何实现?

以玄学济世

本人通过二十多年的深思彻悟,对中国古代玄学有了深刻的感悟。本人相信,真正的玄学,是可以指导人生修行,并能济世安民的。它并非算命风水之术。因为这些都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不能给人以当头棒喝,恰恰更易让人流于迷信,不知进取,算不上真正的玄学。

真正的玄学应该可以在现实社会的问题之中随机应变,对普通人的修身养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不是最纯粹的玄学。以后本人将陆续在此博发表系列文章,从玄学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和人生。

阴阳交感谓之变

何为“变化”,鄙人答曰:阴阳交感也。

那么何者为阴,何者为阳?答曰:阴阳互根互用,并无绝对。但阳主动而阴主静。

举例说明:现代社会物欲横流,这也是阴阳交感而生之“变”。又如某些人邪念极多,那他就应该要注意了,因为他要“变”了,不是变好,而是变坏。为何这样说呢?因为邪念即人身之“阳”,将人身之“阳”主动给出,与外界的“阴”相交通,能不变么?人要起善心善念,才会有益于身心健康。起恶念的人,其身体健康状况必然不佳。

所以《老子》说要“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也因而能够在其中生长。因此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恢复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万物的生长虽蓬勃而复杂,其实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根源都是最虚静的,虚静是生命的本质,这种生命的本质也是自然的常道。合乎这种自然常道的,是为明智。认识了常道,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包才能不偏不倚;不偏不倚才能顺应自然;顺应自然才能顺乎天道;顺乎天道才能长久,无疾而终。最好的结果是不好不坏,是没有变化。这也是古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根本。

可以肯定的说,老子当年一定有长生不老之术。

何谓“长生不老”?答曰:不“变”也。也即是不使自身阴阳与外界交感而生变化。

“变化”者,周易也。周而复始也。

玄学看“食色性也”

孔子曾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中则说得更简练一些:“食色性也”。这是古人对人性的看法。但仅仅只是一种概括而已,并不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相反倒是成了某些人大肆纵欲的借口。其实饮食与性生活并不能完全等同。人不能不吃饭,但却可以不过性生活。所以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差别的。在古人看来,“精气神”为人身三宝,而“性”必然伤及人的“精气神”,所以真正的修道之人都是要力求避免堕入色欲的深坑的。佛家说:“菩萨见欲,如避火坑。”道家则说:“一心动处即生火,万缘寂处才生春。”这里佛道两家都是讲究对“色欲”要不动心。而密宗有双修之术,没有达到极深的境界,是不可能传授双修之术的。因为他们认为双修之术若起心动念,“下地狱如箭”。

而中医则认为“肾主骨,生髓”。而髓与脑相通。所以肾气的充足与否关系到人的聪明与否和骨质的健康状况。所谓“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悬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地教君骨髓枯”。骨质疏松之类的疾病大都都由肾衰而来,也可以说有大部分的疾病都与肾气的衰弱有关。民间常有“一滴精十滴血”之说,很多人认为纯为无稽之谈,没有科学依据。但本人认为这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之谈,是有非常高明的见地的。当然不一定能为“现代”科学所解释,因为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多了去了,聪明的人不要因为“科学”这一叶而不见泰山。

在中国人全面向西方学习之后,中国人的传统教育也已经全盘西化。包括初中生们学的《生理卫生》之类,都将西方的生理解剖学作为源本,将中国古人们的智慧完全抛弃,因此他们认为纵淫无罪。岂不知有多少青少年被这些偏颇的看法所误导而在人生之路上误入歧途。

中国传统的思想对性是极其保守的,这虽然有不利的一面,但也有净化风俗,提高优生优育的一面。因为古人们早已对纵欲的危害洞若观火,他们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现在谨从玄学角度来分析食色性也,以及纵欲对人体的巨大伤害。

在阴阳学说里面。男人和女人是分属于阴和阳的两个看似不同的对立面,实则不然,因为阴阳互根互用,男人和女人其实只差了一点:一个有真阴,而另一个有真阳。真阴真阳相交,便会生男生女。道家有“男女阴阳合则生男生女,自身阴阳合则生仙生佛”之说。而人体本身也会因为真阴真阳的消耗,而加快衰老,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修道之士要修炼精气神的原因。因此道家提倡“顺则凡,逆则圣”,“男女阴阳合”是顺是凡,而“自身阴阳合”为逆为顺。

《西游记》中有一句话:“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而其中的金木水火则是四象,四象加上土,是为五行。对于“食”与“色”来说,大致相当于其中的“金”和“水”(两者有相生的关系)。金可以生水,也即 “食”可生“色”,古人说“饱暖思淫欲”正可以作为这一论证的注解。人们吃的东西多是植物一类的东西,可以称之为“木”,人的“食”即是“金克木”。如此,人的“食”与“色”都是在五行之内的,(是金木水火四象之中的其中两象,两者有相生的关系)它们都受阴阳五行的制约,因此不可能做到 “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因此对修道之士来说,对“食”是有所控制的,有的东西不能吃,因为会对修练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就应该清心寡欲,这方面完全可以从每个人的亲身体验实证而得。古人在养生方面的智慧远远超越今人,这就是我的看法。

谈“性”:存在即因果

现在社会物欲横流,肉欲横流,众人皆醉而只有少数人能有清醒的认识。西方人有句话叫:“存在即合理”,我要说:放他娘的狗屁!某些人就是具有奴性思想,以为西方的东西什么都好,自己祖宗的传家宝一文不值,因此可以轻之贱之辱之废之矣。对祖宗的遗产没有好好继承,不能合理评判,就来一句 “迷信”或“伪科学”就OK了,自己狗屁不通,还不准老祖先们有话语权,认为自己一定比老祖先聪明,实则不知自己有多愚蠢。以上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某些人的写照。
悟透十大终极玄学问题,你就是奇人 古代十大奇人

我们要质疑传统文化,当然可以;但你对传统文化一窍不通,你凭什么置疑?某些人就凭根深缔固在脑中的西方思维来“质疑”.“质疑”是说得太轻了,是麻木不仁的对很多传统文化一概否定之,大帽子扣之,只要安上一个“伪科学”的名头,永世不得翻身。中国人善于给自家人扣大帽子,自古皆然。外国人这方面幸运得多,他们可以争论、讨论、固执己见。只是在中世纪的时候因为科学与宗教的对立,也出现过类似的“大帽子”现象。

当一种思维占据主流地位的时候,它就不容许别的意识形态对它的地位发起挑战,而一定要扼杀它于萌芽状态之中。这些扼杀在后世的人们看来,不过是顽固不化,愚蠢可悲之举罢了。

现在回头来看,“存在即合理”对吗?据说这是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的至理名言。其原话是:“凡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很多人会不假思索的说当然对。但“合理”现在已经被假定义为“正确”的同义词了。“合乎理性”其实只是一个中性词,犹如儒家所倡导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如若处置不当,尚可能有偏颇,最后导致错误。那么黑格尔这位老兄说的“合理性”难道就不会出现有失偏颇和出现错误吗?难道存在真的就是“正确”吗?当然不是。

在此,我借用佛家的一个词汇“因果”来表达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存在无所谓合不合理,存在即是存在,存在的验证便是有因即有果。存在时你种了恶因,自然会有恶果;存在时你有善因,自然会有善果。哪有什么“合理”“不合理”之分?

在不少人的眼里, “存在即合理”成了他们犯罪和作恶的托辞,成了他们自以为是的遮羞布。现在我将这块遮羞布给这些人揭了,让他们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是啊,存在即合理,所以我想杀人的念头“存在”了,所以我可以“合理”地杀人;我想用卑鄙手段达到目的的心思有了,所以我可以理自气壮的卑鄙了。这句话还真是心理阴暗者们的万应灵药。

而今社会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物流肉欲横流。君不见,三天两头出来什么“艳照门”、“摸奶门”、挤奶门,这门那门,听得都可以让人耳朵都起茧子。虽然很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但乐在其中者却认为“存在即合理”,你一边凉快去吧!一句话能让人噎个半死。要不就是说你“假道学”,自己心里其实很龌龊,假装正经。

不可否认,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任何人都是有“性”生物。但是“性”的本质是为了繁衍,而非淫乐。性行为过程中的快乐是以身体的损耗为高昂代价的,只不过无知者们认识不到罢了。这种道理可以在中医或道家的理论体系中找到解释,但“现代科学”却对此知之甚少。“性”是发育成熟个体才能享有的特权,而非那些年纪幼小者们所应该接触的,现在这种对“性”的肆无忌惮的传播,会对他们的身心有多大的伤害?过早的接触性对其生理和心理都有巨大的损害,必然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古人说“万恶淫为首”是有相当道理的,没有“淫”也就不会有人类的繁衍,而淫欲泛滥,却最终会影响到个体的健康,往大了说可以影响人类的生存。

“性”本身便是双刃剑,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刀背,而没有看见刀刃。

玄学到底有什么作用

说到玄学,无知者常以 “迷信”一言而敝之;肤浅者则以“算命”、“风水”之类为玄学正宗。诚然,算命、风水也属于玄学的应用范畴,而且千百年来也确实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休养生息。中华民族到如今如此壮大,玄学应该有很大的功劳。这里的玄学,包括了道、佛和中医等等。但我更关心的是玄学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的影响,对中华文明的承载。

我相信古人在研究和总结玄学规律的时候,不单单看到了算命、风水,还看到了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良性影响作用。小的来说,玄学可以帮助一个人修身养性,保持身体的健康,实现长寿的愿望;大的来说,玄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防微杜渐,长久保持繁荣。

可能有人不相信,那么我先就这两方面作一下分析。按玄学的阴阳观点来说,如果人自身阴阳调和,水火既济,便会百病不生。而疾病的产生根源也就在于“阴阳不和”,比如身体得了什么疾病,这都是因“阴阳不和”而产生的结果,细菌、病毒这些只是西方思维的说法。中国古代玄学只认“阴阳五行”。换言之,只要“阴阳调和”,“水火既济”,身体自身便会产生抵抗疾病和修复肌体损伤的物质,这些物质和那些致病的细菌、病毒正好是“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古人说人自身便有 “大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只不过你不会利用罢了。真正理解了玄学之后,通过自身的修炼,可以说几乎所有疾病都是可以做到“不药而愈”的。这就是玄学对于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往大的来说,玄学可以启迪我们观察社会现象。比如历史上的朝代都有从兴旺发达到衰朽灭亡的所谓“历史周期律”。这也可以用玄学来解释。在兴旺发达的时期,可以视为当时社会处于“阳”性的阶段,而到社会腐化衰败的时期,则可以视其处于“阴”性的阶段。所以世间万物总是处于从阳性到阴性,再从阴性到阳性这么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但我们在乎的是如何尽量延长这一循环的周期,使“阳”性的阶段保持得更为长久。其实这也是有方法可循的,这就是“居安思危”。“安”是“阳”,而“危”是“阴”。所以老子曾说“知其雄,守其雌”,雄为阳,雌为阴,这里两者互通款曲。因此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要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审慎态度,那么这个社会就可以真正的“和谐”了。

老子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人可以做到“无疾而终”,“没身不殆”,社会也可以长久保持“和谐”和健康发展。

当科学遇上玄学:“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据最近的新闻,科学家说是“先有鸡”,本人说那是错的。应该是鸡与蛋同时产生,蛋只是鸡的一种生殖功能罢了。

任何生物从一开始都必然具备发育的能力和繁衍后代的潜在能力(只不过后者是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具有功能),犹如一分为二的阴与阳两个方面,彼此缺一不可。所以鸡和蛋是同时有的。

正如中国玄学中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一样。不可能说阴与阳谁先谁后,两者是由一(即太极)分为二而来,是无先后之别的。

只不过最先鸡不象鸡,蛋不象蛋,最后两者逐渐演变为现在的鸡和蛋。

从玄学角度理解“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由被称为“古今完人”的明代著名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王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所创立的“心学”中的重要论断,对后世影响巨大。但后人对“心学”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正应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句古话。

本人对“知行合一”理论有所感悟。我以为“知行合一”其实就是玄学中的“阴阳互根互用”。

知为阴主静,行为阳主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以必须“知行合一”。阴与阳是互为因果的,缺此彼也无用,只有同时存在才可以“生”“长”,才可以进步。所以阳明先生是真正掌握了这个道理。而朱熹则未明白这个道理。阴阳互生,所以知与行可以相互促进。阴阳的要义在于:阴阳本就是一家,是不能分开而谈的。“知行本是一”,阴阳也本是一”。

无极非阴非阳,太极既阴既阳。知行两者应是太极所生的两仪。所谓“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但无极和太极是“我生”和“生我”之间的关系。

玄学:欲念即真阳

曾经思考过很多玄学问题,对佛、道两家所追求的 “不入相”、“虚无” 有所感悟。佛、道所追求的其实是同一目标,那就是“不入相”,不动心。为什么佛、道两家都追求这一境界?这种道理可以用道家的理论来解释。

道家说“一心动处即生火”,就是说若人的思维一旦发动,都会产生对身体有影响的“火”,这个“火”是一种作用效果,而非具体的某种物质。比如人一生气,便会心跳加速,脸红脖子粗,呼吸急促,这就是 “火”的作用结果。 人们称之为动了 “肝火”。

在中医的理论里面(中医与道家关系极为密切),五行之中,肝属木,而“木曰曲直”,就是木有伸张弯曲的特性,因此人的筋脉都属木。而人发怒则引起肝气的舒张,必然伤身。而肝经络阴器,阴器即生殖器官,所以性行为过程中男女性器官的充血膨胀及勃起都与肝气的舒张有关,而人发怒生气也属于肝气的舒张,两者都与人体肝气有关,因此无论民族、国度不同,那些污辱人的脏话都涉及到“性”。这就是前文“十大玄学问题”之一的答案。

中医认为“七情六欲”调节不当都会伤及身体健康。

不管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哪一种情绪,都属于“心动”,都属欲念的发动。这所有的欲念其实都是“真阳”的表现。阳主动,欲念所表现出来的倏来倏去正印证了这一点。道家提倡“抱元守一”,佛家唱念佛号,其目的就是要达到以“一念代万念”,进而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守住人身的真阳。因为真阳一旦失守,必然会与外界的真阴相交感,从而产生“变化”。《易经》将人的生死解析为由泰卦到剥卦的过程,地上天下为泰,天地可交通,生生不息;天上地下为剥,天地无法交通,人便会死亡。

人自身犹如八卦中的坎、离二卦,将坎卦中的阳爻剥离而出,纳入阴爻,那么人便由坎而变化为坤,自身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按佛家的话来说,这便是已经“入相”、“入了轮回”。所以《金刚经》说“心无所住,即生实相”,这里的实相,其实就是“虚无”,就是毫无欲念。

但万物都在欲念之中而不自觉,因此万物都在轮回之中而也不自觉,甚至去追求欲念,因为欲念的产生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人自身陷入这种感受之中无法自拔。比如现实中的男女情色只不过是人自身有某种快感罢了,殊不知真阴真阳便在这种快感中轮回流逝。

古今中外对太阳和月亮认识的差异:

玄学莫大乎日月

月亮在中国人眼中基本上是美好的.古人咏月诗篇之多便是明证。中国人认为月亮冰清玉洁,是纯洁美丽团圆的象征。“花好月圆”是中国人对幸福的描绘。当然这是在民间,在中国的玄学史上,一直是将太阳和月亮相提并论的,合称为“日月”,而“明”这个字也正是由日、月二字合成。不管从何种角度而言,月亮和太阳都成为了“阴”与“阳”的最典型的代表物,所以《易经》上有一句话叫做“玄象莫大乎日月”,也就是说日月是最大的“玄象”。

在欧洲的传统文化中,有人认为月亮是乱人心智的妖魔。因为西方人发现每到月圆之夜,就会有更多人精神错乱,行为怪异,因此才对月亮的怪异有所猜测。现代科学也发现月亮确实能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月圆之夜,犯罪率会显著上升;而在地球上则会相应出现潮汐等现象。而女性的月经周期也严格与月亮的圆缺相关,这所有的一切难道都是偶然的吗?或者说月亮的这些影响都是负面的吗?

然而按中国人玄学上的传统研究方法——即“取类比象”来说,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月亮对地球的生命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但话又说回来,古人将日月并举,现代却有些懂得“科学”的人却认为月球根本就是祸害,主张将月球销毁,把它“从太空中抹去”。我想在这一点上,崇尚“阴阳”学说的古人们绝对是会极力反对的。因为古人认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太阳之所以称为“太阳”,不就是在于它有一个“阳”字么?而月亮呢,它的真名应该叫做“太阴”,所以摧毁月亮便等于将“阴阳”中的“阴” 去掉,使之成为 “独阳”,那么在古人看来,必然会致“独阳不长”的严重后果,这种严重后果便是地球生物的灭绝。

现代科学也证明:月球引潮力能使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保持稳定,从而使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如大家所知,月球和地球作为两个不同的天体,相互之间具有引力作用,现在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变化在5度以内。但是如果没有月球,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会以数百万年为一周期由0—50度变化,地球气候因而也会大幅度变化,最终将使地球成为生物无法生存的环境。

可能我这种说法有点危言耸听,但我认为古人的“阴阳”理论是很有道理的。其“玄象莫大乎日月”的总结也是真知灼见。但现代科学已经知道太阳的直径比月球的直径大了400倍,两者大小相差悬殊,怎么能相提并论呢?有人单从这点出发便认为古人愚蠢,而现代科学高明。然而两者距离地球的距离也是相差悬殊,两者与地球的距离之比也与两者自身的的直径略成正比。太阳半径为696000千米,地日距离为1.5亿千米,二者的比值为0.00464;而月球的半径为1738.2千米,而月地距离为38.4万千米,二者的比值为0.00453。因此太阳看上只去比月球稍大一点,用肉眼几乎分辩不出来。正是这样,才会出现日全食等天文现象。也许这不仅仅是巧合,而是有其必然之理。

古人以“取类比象”的思辩方法认识到太阳和月亮处于同等地位,二者对于地球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但如果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恐怕很多人会认为这就是无稽之谈了。但不得不说:由于在地球上看来,太阳和月亮的表面积差不多,因此实际上从引力或磁力上来说,两者对地球的影响仍然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两者仍然可以相提并论。并且,月亮自身并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现代科学从来没有去研究过太阳光与月光之间有什么不同。也许真正的答案便藏在这里,而古人只是通过比较抽象的“取类比象”的推理便得出了太阳和月亮之间的辩证关系,不得不说古人确实有高明之处,当然这种高明之处有待于现代科学的证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89985.html

更多阅读

服装搭配:下一秒,你就是蜕变的林品如

近年荧屏收视的一朵奇葩《回家的诱惑》,剧情百转千肠。自私与正义的较量,女人的坚强与男人的懦弱反照,教观众欲罢不能,弃之可惜。尤其是女主角华丽变身反击负心汉与情敌的情节,实在大快人心。看《回家的诱惑》不仅教人如何扳倒小三,而且教

排出体内的11种毒,你就是天山童姥! 天龙八部 天山童姥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大熔炉,吃进去的食物,身体接触的细菌……统统融在体内,如果不及时排出“废物”,毒素将在体内引起一系列的病变,导致生病,加速人体衰老,危害健康。如果你想百病不生,你想青春永驻,就必须想办法清除身体内的这些毒素。我们的

大学里……小月月,你就是小月月吧? 小月月车祸

小月月,我不很了解,笼统地来说,就是一个没有任何教养和素质的农村打工妹。。。很多人说,小月月风波只是一场炒作,话是没错,可是,小月月身上的各种令人厌恶的行为,不正是现实中某些人所共有特征吗?大学校园里,小月月们更是层出不穷,她们并非单

声明:《悟透十大终极玄学问题,你就是奇人 古代十大奇人》为网友森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