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字的来源,以及十二地支文字来源 - 天文知识 - 牧夫天文论 爱牧夫天文论坛
左青龙,右白虎,听起来很熟吧?
在天上的星座嘛,就是 东方苍龙,西方白虎了,在天赤道等分的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共七宿。。。
“龍”字的始祖,甲骨文,竟然是以天空中“东苍龙”的星座形状为原型的。。。
“龍”的左上的“立” 是由角宿和亢宿组成,左下的月,是氐宿房宿组成,右边那个爬虫一样的东西,其实是心宿尾宿箕宿(天蝎座)。。。
而且,著名的易经中,什么“初九潜龙勿用,九五飞龙在天”,竟然是几句天象农谚而已:
从乾卦的爻辞来看,从初九到用九,共7句,其实是完全可以从天象上来解释的:这里描述的是远古的人民从春到秋,在太阳落山后星星出现时(初昏),观察到的苍龙星座状态:
初九 潜龙勿用 春分日(3月21),角宿还没有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所以叫“潜龙”,由于这个时候大地才刚刚解冻,还没有大规模开始耕作。
九二 见龙在田 又过了一个月(这里的月应该是远古的十月历,每月36天)4月26,龙头(角宿)升起来了,刚刚超出地平线(田)
九三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又过了36日,6月1日,角(处女座)亢(天平座)都升起来了,卦爻辞的意译是指“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九四 或跃在渊,无咎 又过了36日,7月7日,连心宿(天蝎)都升起来了,这时候看到的龙星座,是头朝着右上方,尾巴还在地平线下面,这就是龙“跃”在渊了。
九五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又过了36日,8月12日,面朝南方看去,角宿在右边,尾宿在左边,整个龍的形象,在天空中是完全水平了,而且完全可见,这就是“飞龙在天”。
上九 亢龙有悔 又过了36日,9月17日,飞龙的形象已经变得倾斜,头低尾高,角宿一已经挨着地平线,马上要落山了,不言而喻,这就是“亢龙有悔”,这不就是快到秋分日了么?《说文》上面记载:“龙……春分而登天,秋分日潜渊,”
用九 见群龙无首,吉。 又过了36日,10月23日,角亢(龙头)已经落山,只能看到氐房心尾箕,这不就是群龙无首么?卦爻辞还说“吉”?吉什么吉啊?借用一句套话:秋天到了,丰收的季节~~
注:以上的月是按照十月历,据考证,在远古的中原是采用十月太阳历的(为什么天干只有十个?为什么后羿射十日?),《夏小正》中只有1到10月有天象观测资料,而且10个月天象就完成一周天,11月和12月没有天象资料,而且农景描述又与前面有很多重复,据信这里面的11月和12月是伪作,而易经的卦爻辞的形成时间,不会晚于夏小正。。。
关于地支的内容请看第三页
说起这个我正好有个疑问:民谚“二月二,龙抬头”,有说这个是指农历二月初二,角宿的龙头入夜时升上天空,视为春天来临。但是为啥这种黄道的天象会和阴历的日期挂起钩来呢?
这个,赞想象力……不过,认真点说,这个实在是太牵强了。
爻词,自然是用来描述爻的,每一句都是一个爻象的解说。这一点,在象传里说的很清楚,比如:“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开宗明义点出了“龙”就是阳爻的象,而非星像。
当然,我说的这些你肯定知道,只不过非要无视它,提出个一家之言而已。其实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想象力,最早闻一多就提出过,只是他那时候没有星空模拟软件,没那么精确罢了。。。后来研究古天文史的人也都赞成这个提法。。
google就能找到很多关于易经以及古代文献和天文的关系,其实易经也仅仅是把上古的一些生活经验农业经验天文经验,加上这样那样的解释罢了,大家都去研究算命,反而渐渐的忘了它的来源。。
发现之前有sagalliant同学发过图:
这个很好理解,“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话出现的时候,中原大地还是使用十月太阳历的,二月二,正是“九二 见龙在田 ”的时候,龙头刚升出来。。。
在民间百姓流传的谚语中,通常就忘记了和历法改革同步了,农谚,比如二十四节气(远古时是20节气),这些都是和季节有关的内容,而季节,又是与太阳有关,和月球无关,所以古时候世界各地都有使用10月历的。单论日期和天象,未必没有其他说得通的解释。如果按照正常的农历,二月二的时候,晚上9~11点前后,角宿升起,刚好是龙抬头。你按照太阳刚刚落山来定时间,我不知道有何根据,至少这个对“龙抬头”不合适。
因为“龙抬头”意味着每年的第一次见到角宿,那么,日期一定是越早越好,时间自然就是临睡觉之前。
“二月二,龙抬头”这句俗语,是显然的白话,而不是早期的古汉语,它不可能在远古时期就出现。白话成熟的时间应该是在明清两代,最早出现的时间勉强追溯到汉朝东方朔的传说,那个时候已经用12个月的历法至少千年了。
另外,这句话被记载和流传,往往和“正月不剃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每年二月二是剃头的日子。而“正月不剃头”是在清朝“留发不留头”的政策下产生的,是汉族人的反抗形式:在正月祭祖期间不剃头。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俗语,最远不可能追溯到汉朝之前,最可能出现的时间是在清朝。
因此,你以这句俗语作为论据,得到的结论自然不对。在民间百姓流传的谚语中,通常就忘记了和历法改革同步了,农谚,比如二十四节气(远古时是20节气),这些都是和季节有关的内容,而季节,又是与太阳有关,和月球无关,所以古时候世界各地都有使用10月历的。...
打红字的这句话,我表示怀疑一下。
远古时期,对人们最有影响的,就是太阳与月亮。月亮的圆缺,很有规律。古人看得多,就自然会把它用到历法中。
而10月历,这个是从哪个天象来推导出来呢?似乎不是“太阳”吧。太阳每天都有升降,似乎没有36天一变的特别规律。月亮的变化与36也挂不上勾。那么36这个数,应当与行星有关了。具体是哪个行星,我也没仔细研究。
(中国有个少数民族,就是使用十月历的,在《中国天文学史大系.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这本书中,有关十月历,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抛弃变化规律很明显的“朔、望”天象,而采用视觉上变化不太明显的行星星像,我觉得古人不大可能喜欢“舍易就难”的。
所以cynosure朋友说古时候,全世界都有用10月历,进而推导出中国的古时候,就使用10月历,这个说法有点武断。如果改为“古时候,中国的有些地区的人们,采用10月历”,那么我倒是相信的。因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就有十月历。我个人觉得,中国的古时候,使用10月历的范围不会太广。且使用10月历的同时,可能12月历的历法已经使用很长时间了。原因见前述:月亮的相位变化很明显。而行星的相位变化不明显。
你的分析主要有两点:
1、这句话跟满清的剃头政策相关
——但是我搜了搜这句话的历史记载,查到的最早资料显示是元末《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只看到引文,没有查到原书),明朝的《帝京景物略》也有记载。所以跟清朝的剃头政策关系不是很大(或者说,如果有关系,也是后来才有的,跟其起源没有关系)
排除第一点后,就是第二点:这句俗语不可能出现在汉代,而是会很晚——即便出现得很晚,如果还是讲黄道星宿的升起问题,那么我的疑问还是这样:跟阴历挂钩起来,前后可能差一个月,升起的时间差两个多小时,属于严重不准了。而且对此民俗的普遍解释是:农历二月二适逢惊蛰前后,这等于是拿阴历和阳历往一起靠的做法。差距还是很大。
单论日期和天象,未必没有其他说得通的解释。如果按照正常的农历,二月二的时候,晚上9~11点前后,角宿升起,刚好是龙抬头。
说到要精确描述天象或季节,必须是太阳历才行,阴历或阴阳合历的日期误差太大,很不精确的说。。。当然,如果提出“二月二”问题的那位老兄接受此误差的话,那此问题可以就此了解。。。。。
你按照太阳刚刚落山来定时间,我不知道有何根据,至少这个对“龙抬头”不合适。
因为“龙抬头”意味着每年的第一次见到角宿,那么,日期一定是越早越好,时间自然就是临睡觉之前。
“初昏”在我国天文里,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要么说初昏,要么说旦,要么说中夜我国的天文史料描述季节的时候,基本上不会用其他的时间。。。
“二月二,龙抬头”这句俗语,是显然的白话,而不是早期的古汉语,它不可能在远古时期就出现。
语言如何描述,当然有可能具有时代的特点,但是语义,并不一定就是“不可能在更早时期出现”的。。
白话成熟的时间应该是在明清两代,最早出现的时间勉强追溯到汉朝东方朔的传说,那个时候已经用12个月的历法至少千年了。
另外,这句话被记载和流传,往往和“正月不剃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每年二月二是剃头的日子。
而“正月不剃头”是在清朝“留发不留头”的政策下产生的,是汉族人的反抗形式:在正月祭祖期间不剃头。
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俗语,最远不可能追溯到汉朝之前,最可能出现的时间是在清朝。
二月二当成特殊日子,不晚于唐,后来的岁月里,围绕此日期,当然有各式各样的演绎了。。。
因此,你以这句俗语作为论据,得到的结论自然不对。
推论到底是对还是错,已经很难考据了,不如就选一个可以接受的来相信吧。。。。
到要精确描述天象或季节,必须是太阳历才行,阴历或阴阳合历的日期误差太大,很不精确的说。。。当然,如果提出“二月二”问题的那位老兄接受此误差的话,那此问题可以就此了解。。。。。
“初昏”在我国天文里,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要么说初昏,要么说旦,要么说中夜我国的天文史料描述季节的时候,基本上不会用其他的时间。。。
民间俗语没必要很精确,“初昏”、“中夜”这样的精确时刻只有司天监才用。
即使到了近代,民间仍然靠听梆子估算夜晚时间,更不必说你说的远古时代了。语言如何描述,当然有可能具有时代的特点,但是语义,并不一定就是“不可能在更早时期出现”的。。如果这句话在流传过程中有了变化,当代的版本就更不能作为讨论问题的证据了。二月二当成特殊日子,不晚于唐,后来的岁月里,围绕此日期,当然有各式各样的演绎了。。。我很好奇二月二起源于什么朝代,前面azki给出的参考追溯到元末。你既然说不晚于唐,则应该同时给出文献参考。另外,即使如此,唐代也已经用12个月的历法两千年了。
推论到底是对还是错,已经很难考据了,不如就选一个可以接受的来相信吧。。。。
这个不是科学态度。
如果不知道对错,就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一个。
另外,你的观点显然不是一个容易被人接受的观点……
先说这个图,如果真的有左边三个的话,那更是龍字源于星座的更有力说明,之前我还奇怪为什么后面的弯钩怎么和天蝎是反的,现在看来,最早的甲骨文里,弯钩正和天蝎(心宿尾宿)一致。。。
下面这里是康殷的观点,说龙与蛇和虫的关系很多人都能接受,可是“鳞虫之长”怎么和兽又扯上关系了?和角亢二宿高度相似的部分被康先生理解为“辛”字符号,引申出“被驱使”之意,心宿尾宿那个壮观的S形,被解释为闪电和隆隆之声。。。嗯,我好像在前面听到有人说“牵强”?
文字演化过程
甲骨文中“龙”字为兽首蛇身之状,头顶着一个表示刀状器的“辛”字符号(见右图,引之康殷著《文字源流浅说》)。
甲骨文“龙”字有形有声,既形象又高度概括。其一,兽以狰狞威猛著称,尤其长有獠牙巨齿的猛兽;层状闪电照亮云团时呈面状,与兽的面部相似,图中的兽首尤其着力刻画出牙齿,给人以苍天发怒的震撼力。其二,蛇的身体呈条形;条形闪电也呈条形。其三,蛇行走宛转曲折;条形闪电同样宛转曲折。其四,蛇隐蔽在阴暗的地方,现身突然;条形闪电隐身阴暗浓密的云层之中,现身更加突然。其五,蛇多剧毒,一击便会致人死命,非常恐怖,许多人甚至天生怕蛇;条形闪电同样极具威慑力量,闪电过后的雷声更加令人胆战之惊。人们见到猛兽或蛇时无不感到恐怖。甲骨文中用兽和蛇来形容龙,表示它是一种令人恐怖、令人敬畏的神秘力量。
在甲骨文中,“辛”字符号表示“被驱使”之意。甲骨文“龙”字表示这是一种被驱使的力量,驱使它的是天,是古人心目中最高神灵。有意思的是,在远神话传说中,龙确实被人驱使,如帮助大禹治水的应龙。天驱使龙干什么呢,自然就是古人所渴望的“兴云布雨”。
所以,甲骨文“龙”字表示这样一个概念:其一,它供天驱使;其二,它的声音是隆隆之声;其三,它的形象是闪电,头像兽类,身躯像蛇,隐身在云团之中;其四,它的工具是云团;其五,它的功能是接受天的旨意播洒雨水。古人如此刻画龙,意味着人们既惧怕它,又离不开它,对它敬畏有加。
很多东西由于年代久远,考古学家文字学家也都没有天象上的概念,无论怎么天马行空的“牵连”,都是可以的,在土里挖书里翻,也能做出一些不错的成绩,但只有抬起头看向天空,才真正能完全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这个三十六是从哪个天象中来的我也无法考证,不知道是否和4,9有关,三十六计的36怎么来的呢?36天罡72地煞呢?的确很神秘,但是古文里能找到些蛛丝马迹:《管子-五行篇》说:“日至,睹甲子,木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丙子,火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戊子,土行御…… 七十二日而毕;睹庚子,金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壬子,水行御……七十二日而毕。”这就将一年三百六十日分成五个七十二日,并分别用木、火、土、金、水五行与之相配,构成木季、火季、土季、金季和水季。每一季分成阴阳(月雄,月雌),就得到了每月36天的结果。。。
你说的有个少数民族,就是彝族,这个民族是仅存的到20世纪还在民间使用十月历的。。。。
“世界各地都有使用十月历的例子”这句话是我以前在日本大百科上看到的,不过现在我找不到实例来确认,窃以为,在历法纯粹为农业服务的时候,简单的太阳历就足够使用了,只需要简单测定日影就可以了,或者是日出方位(可参考陶寺天象遗址,此遗址只能观测出二十节气),月亮对于农业是很少影响的。。。而当历法需要为更神圣的目的服务时,必须计算出日月食,日月食就必须参考月亮的周期,而这个朔望月周期的精确测量是比日影测年更加困难,不够精确的话,几年就会累计出很大的误差。十月历后来在技术成熟的时候,逐渐让位于阴阳合历,而在某些偏僻的技术发展缓慢的地方,十月历也就延留下来了。
窃以为,在历法纯粹为农业服务的时候,简单的太阳历就足够使用了,只需要简单测定日影就可以了,或者是日出方位(可参考陶寺天象遗址,此遗址只能观测出二十节气),月亮对于农业是很少影响的。。。而当历法需要为更神圣的目的服务时,必须计算出日月食,日月食就必须参考月亮的周期,而这个朔望月周期的精确测量是比日影测年更加困难,不够精确的话,几年就会累计出很大的误差。十月历后来在技术成熟的时候,逐渐让位于阴阳合历,而在某些偏僻的技术发展缓慢的地方,十月历也就延留下来了。...
兄台的推论,我不太认同。
日,由天黑天亮,很容易定义。
年,由正午日影最长(或最短),也可以很容易定义。
或者“年”由气温来定义。比如黄河又结冰了,一年的冬天来了。
由物侯定义,比如桃花开了(或柳树绿了),一年的春天来了。
而月呢?
你说古代已经认识到了一年有360天(或365天)。那么说明,他们的天文知识已经相当高了。
他们难道不会把月圆月缺应用到历法中?
天上的“月亮”圆缺,这么好的天象,放着不用。
却去找一些不沾边的36来定义一个月。实在令人想不通。
如果你有足够多的史料,或许能令人信服:36是个不错的数字,用来定义月长有很意义。
请继续找资料吧。
你真的没搞明白“观象授时”的本质了。你说得对,观看月相,是会有误差。但月亮每月圆缺一次,是永远不会有误差的。(长期来看)。所以不可能每月累积一小时,一年差出一天、半天的。
观象授时,自动地调整了误差。但受条件限制,短期误差(比如你说的一小时),是存在的。
你只要把每月看不到月亮的那一天定为初一就行了。其它的日子,不用月亮来定义的。
是用太阳来定义。因为每次太阳上山,就是新的一天。
按你这么一说,太阳的上山时间,每天都不一样。这个“天”也会有误差啊。一年下来,累积误差得有多少大?但实际上,这个误差,也在“观象授时”过程中,自动调整了。
就假设今年多了几天,明年肯定会调整过来的。不可能一直累积下去的。
看来你真的太低估古人的观象授时能力了。
观象授时,观测时间越长,累积误差越小。你立个杆子,测日影,定冬至。可能会有几个小时误差。甚至会有一天误差。但若你连测十年,你的误差也至多是一天。连测一百年,误差也至多是一天。几百年测下来,年的长度就很精确了。为什么不会有累积误差呢?请你好好想一想。
郑文光在他的《中国天文学源流》里,也提出过十二个地支的甲骨文形状,来自于“十二个朔望月中的新月始见时(古代称为”胐“,即初三)其附近的星官”
国内十月历的提出,主要是源于世纪八十年代左右进行的大规模少数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当时一批学者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文化方面的,包括历法,计时,天象方面的调查。从之后发表的论文和书籍来看,肯定十月历的作者包括陈久金,卢央,刘尧汉等,他们也是参与调查的。但成果发表后,当然也是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在一些天文论集中,可能上一篇是肯定十月历的,下一篇是反对十月历的,所以争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google到的补充信息
十天干的含义
天干地支的含义,在《史记》、《汉书》中均有部分记载,大体含义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话说远古造字都是象形,这十个分别又是像那个形呢?
再看十二地支
《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郑文光认为,各个古老民族相互独立产生的古代天文学体系,虽有相异之处,但在研究共同的对象中也必然会有相似的地方,所以,“猜测我国的干支法来自巴比伦”是不科学的。他进一步考证认为“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记时中的反映。他根据郭沫若的甲、乙、丙、丁为“鱼身之物”;戊、己、庚、辛、壬、癸是武器的考释意见,认为“天干”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至于“十二地支”,郑文光认为它是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产生于殷商之前,并又演变为十二辰。十个太阳和十二个月亮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日月出没的时间认识。他强调指出,十二支主要是描绘了“十二个朔望月中的新月始见时(古代称为“胐”,即初三)其附近的星座”。按顺序把十二支的甲骨文字形与新月所在天区的星象比较后,郑文光认为,子与猎户座等相应的两者在形态图案上,都有相似之处。可见十二支的产生与观察天象有重要的联系。他还指出,“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因为亥是商族先祖的名字,他是个“二首六身”的怪物,当时,日益强大起来的商族已对夏族构成了威胁,所以,夏人故意把商族的先祖——亥(猪崇拜)贬之为十二支之末。
天干和地支究竟产生于何地,源于何事、何物,真是个谜!在google图书馆里自学了一下,还真有意思:
十二地支古文字起源考(文/李守力)
http://hi.baidu.com/lishouli/blo ... c1324feaf8f8f1.html
子 宝瓶
丑 摩羯座
寅 人马座
卯 天蝎
辰 天秤 相似度80%
巳 室女座 相似度80%
午 狮子
未 巨蟹 相似度90%
申 双子 相似度很高
酉 金牛 毕宿 相似度100%
戌 白羊
亥 双鱼
以下是西方十二星座与中国十二月将(十二次)甲骨文写法的对应。
1、雨水日缠亥宫初度,是为娵訾之次:
亥,雨水,2月19日——3月20日,双鱼座:
把双鱼座图案逆时针旋转90°,便得到与亥字甲骨文相似的图案。
亥字甲骨文:
2、春分日缠戌宫初度,是为降娄之次:
戌,春分,3月21日——4月19日,白羊座:
把白羊座顺时针旋转90°,便得到与戌字甲骨文相似的图案。
戌字甲骨文,右边一竖,两端有两个短横,完全符合胃宿和娄宿相连的形象。左边的三角形正是左更。
3、谷雨日缠酉宫初度,是为大梁之次:
酉,谷雨,4月20日——5月20日,金牛座:
金牛座即毕宿,将毕宿顺时针旋转45°,便得到与酉字甲骨文相似的图案。
4、小满日缠申宫初度,是为实沈之次:
申,小满,5月21日——6月20日,双子座:
井宿是双子座的主要组成部分,井宿逆时针旋转60°,便得到与申字甲骨文相似的图案。
5、夏至日缠未宫初度,是为鹑首之次:
未,夏至,6月21日——7月21日,巨蟹座:
巨蟹座形似一个人四肢张开的样子,未字甲骨文也是如此,只是稍微复杂一些。
6、大暑日缠午宫初度,是为鹑火之次:
午,大暑,7月22日——8月22日,狮子座:
狮子座由于位于三垣之太微垣右执法以及轩辕,取狮子座下边紧邻的张宿和星宿。
把张宿和星宿顺时针旋转90°,便得到甲骨文午字的形象:
后来,午对应的属相为马,马与狮子相近。
7、处暑日缠巳宫初度,是为鹑尾之次:
巳,处暑,8月23日——9月22日,室女座:
由于室女座位于三垣的太微垣,取室女座下邻轸宿。
轸宿与左邻平恰好组成了甲骨文巳字。
后来巳的属相为蛇,而轸宿下邻西方星座长蛇。
8、秋分日缠辰宫初度,是为寿星之次:
辰,秋分,9月23日——10月22日,天秤座:
只要把天秤座逆时针旋转90°,便得到甲骨文辰字。
9、霜降日缠卯宫初度,是为大火之次:
卯,霜降,10月23日——11月21日,天蝎座:
天蝎座与二十八星宿的房宿、心宿、尾宿对应,唯有房宿最靠近黄道,房宿两侧的东咸与西咸恰好组成甲骨文卯字。
10、小雪日缠寅宫初度,是为析木之次:
寅,小雪,11月22日——12月21日,人马座:
人马座又叫射手座,看甲骨文寅字多么象拉弓射箭啊!
11、冬至日缠丑宫初度,是为星纪之次:
丑将,冬至,12月22日——1月19日,摩羯座:
把摩羯座沿黄道逆时针旋转60°,便得到甲骨文丑字。
西方摩羯座与中国牛宿同宫,这或许是丑为牛的来历。
12、大寒日缠子宫初度,是为元枵之次:
子将,大寒,1月20日——2月18日,宝瓶座:
把宝瓶座顺时针旋转90°,便得到甲骨文子字的形象。
没错,有一些的确很牵强,但是这毕竟是人们对于了解星像和文字关联的一种尝试,每一个星次的星星很多,甲骨文上的文字形状也有好几个,要完完全全建立对应,是很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容易招来各种人的嘲笑的。
我更看重的是十二个字当中“未申酉”和星象在字形和排序上的完全对应,这三个字已经可以算作这位李先生的成果了。
科学的态度不是去嘲笑一个理论的不合理之处,而应该是去发现他的闪光点,对吗?你如果说“文化的态度”的话,的确是该看到每个事物的闪光点的。不过,“科学的态度”恰恰相反,科学的态度是要找出所有的毛病的,就是要穷追问底的。在科学的考验下能够生存的观点,都是值得信任的观点:检验标准严格,才能保证产品优质。所以,如果你仅从“戏说汉字文化”的角度在咖啡版发帖,是很好的;但千万不要在知识版声称这是对历史的“考证”,那样只会招来砖头。难怪陈久金十月历的问题在科学界招来了那么多砖头呢,大牛太多了啊。。。
李的12字理论的确有些字是牵强附会,但“未申酉”三字和星象的高度相似,只是巧合和牵强吗?史记中记叙十天干描述了一周年,这也是戏说?
笑话,知识版只能发已成定论没有疑问的内容吗?谁说不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料,让读者自己去判断真伪?
以乾卦的爻辞解释天像有点道理,但不能说只是几句天象农谚吧。
“昔者伏羲,仰观天象,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做八卦”,可见天象只能算卦象的一小部分~64卦的爻辞大多与天象完全不占边
顶楼主,辩论是很有益于完善,即便是吹毛求疵,也看成是鞭策。
对你的观点表示赞赏,不过我是行外人士。
对于易经,如果起源于天象,可能更合理。所谓考证,不可能1是1,2是2这么分明确,别说考证几千年的,即便是考证几十年前的,能明确的都不容易。研究,就是要抓住灵感的火花,如果大家都按照所谓的科学的手段生搬硬套,科学就不会到今天这个程度。
前面也说过,卦爻辞不过是给一些普通现象(比如天象农谚)加上了一些解释罢了,在若干人的不断添加到解释中,当然也有一些巫卜的内容,但是今人要把易经当作推算天命的工具,那就大错特错了。
而“初九潜龙勿用,九五飞龙在天”,的确就是天象农谚一类的内容。。。
我前面帖子说的“更严格的标准”,就是指:有一个根本错误,就是全错,其他都不必看。
必须说明的是,只有科学和历史有这样严格的标准,文化或者艺术都不会这样严格,因为前两者是客观确定的,容不得半点主观臆断。
你似乎把我讨论的内容都忽略掉了,才说只有砖头没有讨论。
我自己引用来你再仔细看看:
太牵强了,只能评价“想象力丰富”,没有学术价值。
什么寅像拉弓射箭,跟人马座对应,太雷人了……
哪怕说这个字像个勺子,跟南斗对应,才算是认真的搞笑。
前一句是定性,就是你说的砖头,后面我也讲了这个砖头是必须的。
第二句具体的指出问题:中国古代对西方后来的人马座不知情,这样的对应显然是错误的。
第三句指出中国古代对人马座的认识:南斗六星,而且进一步说明,即使找到勺子形状的汉字,也无法说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同时指出这样的研究是极其不认真的,不值得理会。
至于你从里面挑出三个字来,说可能这部分是对的,我刚刚的阐述正好应对你的观点:我前面帖子说的“更严格的标准”,就是指:有一个根本错误,就是全错,其他都不必看。必须说明的是,只有科学和历史有这样严格的标准,文化或者艺术都不会这样严格,因为前两者是客观确定的,容不得半点主观臆断。
想起来以前课文里的一句谚语:我们不需要把一个臭鸡蛋全部吃光之后才能判断这个鸡蛋是臭的。
在作者都不是认真写的垃圾文章里寻找可以相信的知识,是缘木求鱼。
本帖最后由 cynosure 于 2010-10-20 14:11 编辑
是不是甲骨文只要有一个字没翻译出来,目前所有的甲骨文研究就都是谎言?
您说“根本错误”,我看12字里面根本不像的部分与其余三字有根本冲突吗?
上古不会知道西方的射手,这谁都看的出来,这是寅推论的根本错误,也只能说寅找错了,能说明酉也错了吗?
所谓那三个字的猜测的根本(基础),应该就是“郑文光提出的字星对应理论”,目前有谁证明他是错的呢?
前面的李先生,毕竟还是翻阅了不少资料,古文,对于易经,国学也有不少自己的见解,虽然这十二字内有些推论禁不起推敲,但是粗暴的说人家是“不是认真写的垃圾文章”,闻起来实在是有点儿。。。。
且慢,之前,我的确同意中国古代应该不知道“射手”这个词,但是,现在看起来,情况似乎有些不同。。。。
众所周知,射手座是西方星座名,但是在实际的星星连线中,连线并不像喀容的人马形象,也没有形似箭头的星星排列,但是的的确确,Sagittarius就是“弓箭”的意思(Sagitta是天箭座,射手座对着天鹰座拉弓,箭矢穿过天鹰,在另一边。)但是为什么中西方关于此星座(射手宫=寅宫)的图例竟然如此相似?这巧合也太。。。。
射手座(又名人马座),11月23日~12月21日(Sagittarius)
小雪日缠寅宫初度,是为析木之次:寅,小雪,11月22日——12月21日,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再看看:
《尔雅=释天》: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这诡异的摄提格是什么? 射手座Sagittarius的音译是啥? 撒格塔?为何这么相似?(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还曾论述过其他如阉茂和埃及白羊座的阿蒙等西方12星座的对应关系)
人都说,第一次是巧合,第二次,是缘分,第三次四次,那就是故意了。。。
现在看起来,中国古代的天文中有许多内容是和西方天文学纠缠不清的关系的,这种根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厚。。。找到一份资料,相信没有和郭沫若勾结起来骗我们:
While I am at it I may as well tell you that the Babylonians had a list of 18 zodiac signs.Most of the 12 Greek constellations that make up the Zodiac that weknow today, can be found in a Babylonian star-list from the 7thcentury, known as the MUL.APIN, but which is thought by scholars tohave been compiled around 1000 BCE. The list consists of 17 or 18ecliptic constellations through which the Moon was seen to pass. TheZodiacal constellations found in Greek astrology are among them,although six have different names. In The Origins of the Zodiac, RupertGleadow lists them as follows:
Zappu, meaning tuft of hair = Pleiades
Gud-an-na, meaning bull of heaven = Hyades
Sib-zi-an-na, meaning faithful shepherd of heaven = Orion(猎户,参宿,Sib-zi-an-na音近 实沈 左传写到:高辛氏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心宿;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宿,)
Sugi, meaning charioteer = Perseus
Gamlu, meaning scimitar = Auriga
Mas-tab-ba-gal-gal, meaning great twins = Gemini
Al-lul, meaning crab(?) = Praesepe
Ur-gu-la, meaning lion or lioness = Leo
Ab-sin, meaning furrow = Virgo
Zibanitu, meaning horn or scales = Libra
Gir-tab, meaning scorpion = Scorpio(天蝎,心宿,Gir-tab音近 阏伯 E Bo 左传写到:高辛氏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心宿;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宿,)(另有"太岁在卯曰单阏"一说,天蝎座在以色列叫做“Dan”,《创世纪》第49章,补:阏有多个读音:阿葛切,音遏,依倨切,音飫,因蓮切,音煙 单也有多音:Dan,Chan,Shan)
Pa-bil-sag, meaning unknown = Sagittarius (《尔雅=释天》: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射手座由小雪日开始,而古文曰:小雪日缠寅宫初度)
Suhur-mas, meaning goat-fish = Capricorn
Gu-la, meaning giant(?) = Aquarius
Zibbati, meaning tails = Pisces
Sim-mah, meaning great swallow = southern fish
Anunitum, meaning a goddess = northern fish
Hunga or agru, meaning hireling = Aries
这种研究方式就是我所说的:“不认真”。
既然引用网上的未署名文章,为什么不引用其他看起来更专业些的文章?
随便一搜就好多: http://www.studa.net/gudai/080814/16422236.html
科学的本质在于怀疑。不光是怀疑别人的观点,更是怀疑自己的观点。
你只要稍微认真一点,查一下手头的字典,就会发现在英语中Sagittarius中g的读音是“吱”、第二个“a”的读音是“艾尔”。你如果能再认真一点,就会发现这个词的来源是拉丁语的sagitta,而且经历了英语500年前的语音大变迁。你需要更认真一些,才能发现,其实在当代拉丁语中,这个词的谐音更像些。同样的结论,你如果是这样得到的,才会被认真的对待。这种研究方式就是我所说的:“不认真”。
既然引用网上的未署名文章,为什么不引用其他看起来更专业些的文章?
随便一搜就好多: http://www.studa.net/gudai/080814/16422236.html
如果您够认真的把文章读完的话,就能发现这篇文字里面关于摄提和摄提格也没有说明最终结论。
科学的本质在于怀疑。不光是怀疑别人的观点,更是怀疑自己的观点。你只要稍微认真一点,查一下手头的字典,就会发现在英语中Sagittarius中g的读音是“吱”、第二个“a”的读音是“艾尔”。如果你够认真的话,能知道研究古音的人,通常辅音和元音是分开来研究的。。郭的人品且不论,但是他的署名文章里,注意,是署名文章!研究这十二个对应,全是取声母。你如果能再认真一点,就会发现这个词的来源是拉丁语的sagitta,而且经历了英语500年前的语音大变迁。如果你够认真的话,还能发现更早的来源,如果你够认真的话,还能发现汉字发音也经过了2000年的语音大变迁,声母和韵母,哪些改变了呢?你需要更认真一些,才能发现,其实在当代拉丁语中,这个词的谐音更像些。
同样的结论,你如果是这样得到的,才会被认真的对待。
如何才能够更认真?我们都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不给出结论,是科学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像你这样鲁莽的下结论,反而是不可取的。
另外,我希望你看到的不是结论,是这篇文章中引用了很多个“摄提”的出处,其中观点纷杂,不可一而概之。
比如,这个“摄提”可能是指太岁、也有指亢宿、或者指时间的,这些观点都是一家之言,但都有可考的根据。
你只是摘取了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证据,而忽略了其他证据,这个往轻了说是不认真,往重了说……就不说了。
顺便说,如果你能认真点的话,就会看出我举的两个读音中,一个是辅音,一个是元音,你的反驳不沾边。
如果你再认真些的话,就会看出我说的是英语500年前因鼠疫流行而造成的民族融合时的那一次语音大变迁,而不是长期的缓慢发展。
如何才是认真的做研究,你该认真的思考一下了。不给出结论,是科学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像你这样鲁莽的下结论,反而是不可取的。
我只是列举了李郭郑闻等人的资料和推论,何谈下结论了?要是有结论,那我的结论就是“他们说的都是有道理的,不是胡说,不是写的垃圾文章”(蓝色部分是您作出的结论)
另外,我希望你看到的不是结论,而是这篇文章中引用了很多个“摄提”的出处,其中观点纷杂,不可一而概之。比如,这个“摄提”可能是指太岁、也有指亢宿、或者指时间的,这些观点都是一家之言,但都有可考的根据。好,我很高兴您每次举的例子都能为我引用的东西起到证明作用,您也看到这文章列举了很多一家之言,相互排斥,为什么?因为后世的学者,总想着“望文生义”,每一个字都要说明他的意思,一旦词语起源不是汉语,那这些学者就永远找不到答案了。那个姓爱的大科学家说过,逻辑可以让你从A走到B,但是想象力可以让你走到任何地方。。。看看吧,文字学家始终找不到一些甲骨文象形的起源,结合天文界给的建议看看,还真有些说的通的;天文学家遇到闹成一团各说各话的问题,让外国语文学家插了一句嘴:“你这可能是外来词”,嘿,郭某等人还真能找到更有说服力的内容。。。。如果摄提格要逐字释义的话,那“阉茂 大渊献 困敦 赤奋若”这些词语,情何以堪?
你只是摘取了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证据,而忽略了其他证据,这个往轻了说是不认真,往重了说……就不说了。
你只是摘取了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证据来反驳,而忽略了其他对自己不利的证据(搬出“一个根本错就全部错”的理由,高明啊),这个往轻了说是不认真,往重了说……就不说了。
顺便说,如果你能认真点的话,就会看出我举的两个读音中,一个是辅音,一个是元音,你的反驳不沾边。
你还是没搞明白音韵学,你举的两个读音,都只是元音不同而已,你写作吱,其实不念Zhi,应该是哥衣切,声母依然是G, 所以才有 Sgt vs Stg 只说。。
如果你再认真些的话,就会看出我说的是英语500年前因鼠疫流行而造成的民族融合时的那一次语音大变迁,而不是长期的缓慢发展。
这个回不回你都无所谓
如何才是认真的做研究,你该认真的思考一下了。
lz所谈的这种龙字起源,我曾在陈久金老师的书中看到过,论据虽不能说充分,但确实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观点
另外十月历的内容,学术上争论比较多,我个人偏向赞成十月历的态度。只是陈久金、卢央等老师多次以山海经为论据,比较难以服人,但论据真的颇有意思。对于《夏小正》的考证我个人觉得比较靠谱。那个,算我鸡蛋里挑骨头sagittarius , 拉丁语读法里,g发音确实是/g/,另外拉丁语中a发音是不会发双元音的,只有单一发音/a:/,拉丁语在500年前定形了,之后就没有了变化,包括读音。现在欧美人习惯按照英语的读法读拉丁语,这个不算。
这个帖子不会有啥结果,希望大家得到的是一个态度。
一些文化类学术观点,不必全信,也不要急着否定,很多时候考证结果很令人沮丧,真不必刨根问底。这时候最好不用科学的态度去处理,文化的东西,没有对错之分。倘若自己提出观点,便属于研究范畴,需要非常谨慎。
中学都学过《石钟山记》,最后苏轼笑话了一通别人,自以为自己对了。却不知他当时悟到的也不对。
另外我建议,古天文和天文文化的东西,最好另开板块。虽然牧夫有不少像nngs、熊猫这样的天文业人士,但对于天文文化领域来说,都是还是门外汉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路。
考古亦然,考古的结论没有对和错,认同的人多了,就成了对的,个人观点左右不了别人。
比如:“日”字而言,后人归于象形字,如果100%的受众认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那么这个说法在这些受众那里就是错的。正象精神病的人反认为别人神经不正常一样。
再如:《神话》中提出,“出”和“重”2字被仓颉颠倒了,说的挺像回事的,如果真是被仓颉弄颠倒了,今人能不能把这两个字再颠倒回来呢?不能,受众已经习惯了,只能将错就错,否则交流就成了问题。如果有神仙,是否会笑话中国人?
既然仓颉也会出错,为啥不允许仓颉把其他字弄错了呢?
楼主的关于“龙”字的解说,我个人是相信的,也解开了我的脑海中“龙”的原型。臆测:龙字在《易经》或其前版中是第一次使用;节气和那个龙形天象的同步循环,让人崇拜了“龙”字,用作图腾;造出龙这种动物,是为了让图腾活,神灵有以附体。我只能臆测到这里,至于为啥让龙管水,我就臆测不出了,也许和上古水患严重有关吧。
龙的原型,到不一定纯粹是臆测,也许是先有了地上的图腾崇拜,再神秘化,而甲骨文中也有纯粹的虫型龙字(甲骨文中往往一个字有很多种样式,不知道是同时存在呢,还是字形在逐渐演化),我想,还是神秘化之后再舍弃了实物象形,改用星图象形了吧。。。
没错,有时候,研究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特别是考古)态度是不应该全等的。。。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纯客观的,人文科学是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重复再现的“可验证科学”,考古的对象有很多是主观内容,因为他们的客观对象早就不存在了,所剩下的都是前人的记录而已,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你不知道真相,那么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真相。。。人文的东西,历史上前人的记录本来就众说纷纭,要有“目前我们所知都是错误”的觉悟。。。
唉,你也是个回帖不看帖的。
我从头到尾都没有反对楼主的论点,所有的评论都是针对他的论据和论证的。
那个拉丁文的读音,我在回帖里已经提到了:证据是支持他的观点的,但他没有用那个正确的证据,他的研究过程是草率不认真的。熊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自然不会去针对论点发表意见。
但在研究方法方面,各“严肃”学科是相通的,其中一点是:论据必须充分,否则不可以下结论。
你把这个问题归类为文化,熊不敢苟同。这里一并回答后来回帖的langyan和cynosure同好:
文字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文字起源的研究”是文化史,是历史的一部分。“出”和“重”二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是文化,考察的是社会背景;但考证它们原来是代表什么意思,是历史,考察的是客观证据。
所谓“考证”,按新华字典的说法:用实物或资料论证说明。
历史是客观的,无论是谁用什么方法研究,已经发生的,就是那个样子,无法改变。
所以,在历史问题上,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有些观点你可能不知道是对是错,但它实际上总还是有个对错的。
那些我们已经注定无法知道的事情,就老老实实的说一句“不知道”罢,这才是认真负责的态度。
顺便再说,重复实验并非科学研究的必需要素,比如天文学的大部分方向都无法设计实验,但被动的观测(也就是“考证”)仍然可以保证研究的客观与严密。
不能因无法实验就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1 我所说的问题,既不是论点,也不是论据。熊同学的评论我都细看过,有疑问的地方我还特地找以前的书求证过。同样,LZ的一些论据我也找书求证过,但我对一些书中的论据也不很赞同。
2 我所说的是一种态度问题。凡是研究的东西,提出假设,寻找论据,证明观点,这个是相通的,不假。然而论据是否充分,并无一个衡量的标准,而且一个结论必定有与他相左的论据。LZ并非自然科学史的专业研究者,这个过程把握上出的问题,我们可以理解。
3 至于这个问题是否属于文化,我不坚持自己的观点。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是多源的,这点和科学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4 说“不知道”,这句话,怕是说出来没有人会信服,我们不能背离探究的本性。
另外我也多说一句。
对个人研究爱好者:你们应该做的,是协助研究,寻求资料和论据,而不是下结论。对于这个帖子的的内容,LZ除了了解专家们已经考据过的东西,可以试试发掘一点新的线索。
对科学专家:布鲁诺被处死的时代,科学是弱势群体,那时我们要做的是科学普及。然而如今,科学已经是主流,此时我们要做的,是科学自身的反思。既然你说到了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个话题不小,详细讨论一下也许会有很大的启发。那么,我就先讲一讲为什么非要在这个帖子里纠缠不休吧:
在5、7、12、17等楼的回复,让我觉得,这个帖子,除了阐述了楼主的观点之外,还成功的让不少人直接接受了。
如果是一个已经被公认的观点,被别人接受自然是好事。但一个尚有争议的观点,甚至错误的可能性非常大的观点,因为楼主言之凿凿的推销,而被很多人无怀疑的接受了。这就不是好事了。百家争鸣是好事,但任何一个在学术圈仍有大量争议的观点都不该直接以确定的口吻宣传给大众!
牧夫的知识版是一个相对比较严肃的版面,根据目前的版规(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141603-1-1.html ),“不提倡”“学术界尚悬而未决的问题”、“禁止发布个人研究学术性文章”。
这个规定的目的显然是希望以高审核标准来保证帖子的内容对读者的影响是帮助而非误导。
所以,我在回帖中建议这个帖子最好发在咖啡版。当然,现任版主和前任版主都对此表示宽容态度,我也无权越俎代庖。但是,我希望我的回帖能够警示其他人:楼主的观点非公认观点、研究方法不严密,因此不要无条件的直接相信。
以上关于这个帖子,以下是更广一点的讨论:
布鲁诺被处死的时代,科学是弱势群体,那时我们要做的是科学普及。然而如今,科学已经是主流,此时我们要做的,是科学自身的反思。这个观点我非常不同意,但这个“不同意”其实本质上是对“科学”二字的定义不同。
人们说到“科学”,往往指科学的一部分产品:“科学知识”,以及它衍生出的技术和工程。它们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是主流的。但是,这些是科学的皮毛,是在大众眼中的表象而已。而精髓的“科学精神”在大众中仍未启蒙。
如果把科学(精神)理解为“逻辑和实证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那么,我可以很明确的指出:即使如今,科学仍不是主流。
现象一:人们往往轻信。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怀疑,是用逻辑思维去求本溯源,是对实证的要求。大众的怀疑精神的缺失,从上面的回帖中即可见一斑。
现象二:人们往往主观。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极少有人会以第三方的角度仔细审视自己的每个观点。在“身在此山中”的迷惑下,“三省吾身”仍然只是一句空话。
现象三:人们往往浮躁。大胆假设的多,小心求证的少。观点(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往往来自于拍脑袋的灵光,而不是脚踏实地的积累。
这些,都是源于“科学精神”尚未在大众的意识(或潜意识)里安家落户。
我一直不喜欢知识灌输型的科普:“得到了知识,却失去了智慧”。
真正的科普,普及的是科学精神,是思考问题的方式。
“授人以渔”才是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
所以你会看到,我参与的大部分争论的(严肃主题的)帖子,批驳的往往是对方的论据和论证,很少有直接批驳论点的(除非论点的错误太明显了)。研究方法比研究成果更重要,宣传科学方法比宣传科学知识更有意义。这是我的观点,也是我的做法。
说得挺好,鼓掌。有空出来聊聊?下次去国台,先和我联系下,我请你吃饭
嗯,我现在在美国,回国后有机会去找你玩吧。
在5、7、12、17等楼的回复,让我觉得,这个帖子,除了阐述了楼主的观点之外,还成功的让不少人直接接受了。如果是一个已经被公认的观点,被别人接受自然是好事。但一个尚有争议的观点,甚至错误的可能性非常大的观点,因为楼主言之凿凿的推销,而被很多人无怀疑的接受了。这就不是好事了。百家争鸣是好事,但任何一个在学术圈仍有大量争议的观点都不该直接以确定的口吻宣传给大众!
lz发的这个帖子,也仅仅是向观众提供一些前人的研究信息而已,如果“有争议的东西就不能见天日”,那么是否闻说的就是屁话?郭写的文章就该烧毁?陈的书应该丢到茅坑?
您不必觉得观众都很不如自己聪明,盲从,盲信,这儿没有谁比谁蠢,他们都有自己的判断,各人举出自己的论据,他们会自己选择更能接受的部分。。。
牧夫的知识版是一个相对比较严肃的版面,根据目前的版规,“不提倡”“学术界尚悬而未决的问题”、“禁止发布个人研究学术性文章”。这个规定的目的显然是希望以高审核标准来保证帖子的内容对读者的影响是帮助而非误导。
只是因为本帖与自己的固有观点相左,就断言对别的读者是误导而非帮助?传言中的“学霸”是怎么来的?
所以,我在回帖中建议这个帖子最好发在咖啡版。当然,现任版主和前任版主都对此表示宽容态度,我也无权越俎代庖。但是,我希望我的回帖能够警示其他人:楼主的观点非公认观点、研究方法不严密,因此不要无条件的直接相信。
lz始终说了,这不是lz提出的观点,lz只是借“知识版”这个平台向读者介绍某一个很多前人都提出过的观点,同时把自己发现的一些与此观点高度有关的内容也一起介绍给大家罢了,lz至少比信口开河说什么“用太阳落山定时间,我没看出有啥依据”的那些思想更严密,lz至少不会比随意断言别人“不认真写出来的垃圾文章”的思想更垃圾,闻郭郑陈的这些观点,不光是版主,整个学术界也有不少对此表示宽容的学者,当然,我也是对此观点表示宽容甚至赞同的,您可以不宽容,所以请您绕道吧。。。
我一直不喜欢知识灌输型的科普:“得到了知识,却失去了智慧”。真正的科普,普及的是科学精神,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授人以渔”才是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
所以你会看到,我参与的大部分争论的(严肃主题的)帖子,批驳的往往是对方的论据和论证,很少有直接批驳论点的(除非论点的错误太明显了)。研究方法比研究成果更重要,宣传科学方法比宣传科学知识更有意义。这是我的观点,也是我的做法。
lz本不想针对您个人的,不过既然您谈到了您的做法,那我们还是来研究研究您的金玉良言吧:
这一点,在象传里说的很清楚,比如:“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开宗明义点出了“龙”就是阳爻的象,而非星像。 按照太阳刚刚落山来定时间,我不知道有何根据,至少这个对“龙抬头”不合适。 因为“龙抬头”意味着每年的第一次见到角宿,那么,日期一定是越早越好,时间自然就是临睡觉之前。 “二月二,龙抬头”这句俗语,最远不可能追溯到汉朝之前,最可能出现的时间是在清朝。 古人不会在这种民间俗语上较真精确的天象的 民间俗语没必要很精确,“初昏”、“中夜”这样的精确时刻只有司天监才用。 你的观点显然不是一个容易被人接受的观点 我不知道这个康殷在古文字方面的权威如何,但如果他的这个图是有考据的,楼主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什么寅像拉弓射箭,跟人马座对应,太雷人了 我觉得,这个帖子,除了阐述了楼主的观点之外,还成功的让不少人直接接受了。
lz不想逐条为您评语,您,以及其他读者,都可以看到,这里面,有多少是“拍脑袋的灵光”式的断言?
更多阅读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来历 十二天干地支怎么读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来历
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十二生肖※六十干支、五行、 十天干十二地支
“干支”,即“天干地支”的简称。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天
杨澜说,爱情是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铭心刻骨的 爱情是狗娘迅雷下载
一种爱情,一种家庭 作者: 丁卉下午天快黑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到了R女士的家。庭院不大,灌木却修剪得齐整,在粉色的霞光里,透着一股盎然生机。R女士是位非常有名的familylawyer,和我们的老师是好朋友。这段时间她在休假,顺便给新书写结
十二地支六合与地支六合的用法 十二生肖猴对应的地支
十二地支六合六合共有六组:子丑、寅亥、卯戌、辰酉、午未、巳申地支六合的作用意义:地支六合是八字中最紧密的合,与天干合也是一样,象征结亲、和好、亲近、羁绊之意,使用时要仔绌分辨。1、助合:辰与酉合,酉金逢助,辰土因合而泄,自己作用减
十天干、十二地支对应方位图 八卦五行天干地支方位
(2011-09-17 11:36:07)转载▼标签:天干地支学易玩易文化分类:玩易心得十天干所对应方位甲、乙为东方木;丙、丁属南方火;戊、己为中央土;庚、辛为西方金;壬、癸为北方水。十二地支所对应方位亥、子对应北方水;寅、卯对应东方木;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