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死亡如秋叶般静美
——浅析影片《入殓师》的叙事及“死亡”印象
当一切的一切的都已不再存在,
当曾经的曾经都已成过往云烟,
当永恒的永恒不再闪现光芒,我们只能低头默哀。
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让一切的不解和误会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的烟消云散。
——题记
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入殓师》改编自日本小说《纳棺夫日记》。纳棺夫,即负责殓葬事宜的礼仪师。“汤灌”和“纳棺”为葬礼前两大重要步骤,即为亡者整理仪容,以酒精为之净身,让死者展现祥和庄严的容颜,《纳棺夫日记》一书作者为日本作家、诗人青木新门,即是一名资深纳棺夫。他将自己的日记改编成书,并后来被拍摄成为电影《入殓师》。
一、首先,我想谈谈它的叙事:
1,采用倒叙的叙事形式
开场至出现影片标题字幕前,我们就看到了主角大悟在为一个被打扮成少女的的青年(男性)入殓,然后,当电影片名升起,故事回到了大悟乐团大提琴手的情节,开始了故事的发展。而在故事慢慢发展到大悟成为一名纳棺师之后,我们又在影片中看到了这一段落的完整部分。影片的一开始,导演首先让我们进入到了纳棺的氛围之中,也用了这样一种仪式化的镜头影像奠定了这样的影片风格,展现了日本所重视的仪式化情节。
2,古典的叙事模式
该电影所采取的是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通过对比反差而形成了丰富的张力,但是这一结构又不是单一的,而是采取复式交叉结构,将各种矛盾糅合在一起。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叫小林大悟的大提琴手在失业后阴差阳错地成为一名入殓师的故事。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清晰明朗,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三个矛盾是:一、大悟对入殓师这一职业的抗拒与恐惧;二、朋友的排斥与妻子的误解;三、大悟对父亲的怨恨。看似平淡的故事情节却有着它独立的叙事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一个个解决,非常简单而且符合逻辑地进行。A,大悟通过几次纳棺的经历之后,对于生命和死亡有了自己全新的诠释。B,妻子怀孕后回到家中,这时洗澡堂老板娘的去世给了大悟证明给妻子、朋友的机会,也正是通过这次的纳棺让周围的人对于大悟的态度有了改观。C,大悟对于父亲的怨恨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也正是因为大悟成为纳棺师—亲自为父亲纳棺—发现父亲临终时手中握着自己的石子,大悟才揭开了对于父亲的心结。
故事具有两条叙事线索:a,大悟机缘巧合成为纳棺师时自己的内心斗争和后来通过自己的行为让身边的人改变了看法。b,大悟对于父亲的怨恨,这是改变和控制大悟思想变化的原动力,也是影片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这两条线索是相互交织并且互相作用的。因为父亲所以大悟拉起了大提琴——失业后成为纳棺师——成为别人鄙视的对象,想起了父亲的离去——努力的证明自己,诠释生命和死亡的主题——为父亲纳棺,解开多年的误解。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入殓师》中的确没有反派角色,也没有特别激烈的正面冲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所谓的矛盾更多是精神上的矛盾,理念与理念的矛盾,矛盾的解决也是顺其自然地解决。这部电影用一个极少为人所知的职业加上简洁的叙事结构和一个朴雅的乡村环境营造出一种与现代社会有一定距离的另一个“现实世界”。我们能从那个不曾接触的世界里体会到现实的冷暖,因为面对生死,很多人都已经有所体验。这个故事是从大悟的主观理解这个视点进行叙事的。大悟对生与死的理解的变化、对情感的理解的变化也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暗线。他始终是故事的重心。他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大提琴手,没有什么复杂的心思,大悟这个角色给人一种似实非实的感觉,从而使这部电影与观众产生了一定的审美距离。导演似乎想要给每一组矛盾冲突都做出一个完美的诠释,我们观众分明可以看到矛盾一个一个被解决的痕迹。
3,景别改变节奏
这部电影具有众多审美元素,许多镜头都拍得细腻柔和,电影中特写镜头不多,大特写镜头则寥寥可数,远景或者大远景镜头也不多,主要是中景镜头和全景镜头。特写镜头往往会夸张事物的重要性,有象征意义或放大一种情绪,可以改变叙事的节奏和力度,甚至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比如说电影的开始部分,这段在车内的镜头都没有拍摄主角小林大悟的正面,只是侧面特写,然后配以独白,观众的视角就好像是与他一起乘车,坐在他旁边看他一样,这样的视角感觉很自然、真实,虽然气氛有些压抑。导演要在影片的开头部分就奠定这样的影片氛围。这根大悟的命运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大悟最后一次的乐团演奏时,乐团负责人的特写镜头——呆滞而无奈的眼神,已经暗示了故事的发展——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然后果不其然,乐团解散了,大悟的惊讶的表情的特写镜头虽然就只有一个,但是就能很好地放大了这种命运弄人的难以接受的感情。
两级镜头往往会改变影片的节奏,尤其是特写和远景镜头的组接可以使影片的节奏瞬间加快。而这部影片多用的中景则很好的配合了影片的节奏,《入殓师》中中景镜头主要是二人镜头,这些镜头给人一种亲密的感觉、贴近但是保持一种平等的心理距离。如大悟因为第一次接触入殓师工作后被一具腐烂的尸体所惊吓,被死亡的恐惧所笼罩,他一个人在深夜里拉起了大提琴,镜头也是以中景和全景为主。虽然我们离他并不是很近,但我们足以强烈的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的变化。影片开始运用了特写、近景,吸引我们的是人物的命运变化,我们未知的故事走向。当大悟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之后,导演要用仪式化的告别来展现日本的文化和提出一种思想的时候,我们可以感觉到景别变了,中景居多,不再压抑了,导演更想让大悟接近我们、接近我们的心灵,用一种更平和的方式接受死亡、告慰生命。
二、 死生亦大矣——日本人的生死关
关于“死亡”,凡是读过村上春树作品的人想必都知道那句注明的论断:“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日本人的生死观,委实是我们中国人难明,据说“他们将死亡看作是一种解脱,一种很美丽的事情。总之,日本人对死亡有一种病态的迷恋。”放到此片具体的情境下,倒稍稍有些了解。生命如许寂寞,死亡更象是一个温暖的归宿。就像我们在影片的开头所看到的一样,一个少女装扮的男孩用死亡的方式来实现一种生命的寄托。我们可以从家人的话中读出日本人对于死亡不一样的理解。孩子的妈妈说:“如果当初把他生成女孩不就好了吗?”面对死亡,他们可能更多的是觉得死者去还原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了。当然,他们也会悲伤,但是他们依然觉得死亡时美丽的。
作为一部以殡葬业工作者为主角的电影,“死亡”是《入殓师》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然而“死亡”却绝非影片真正的主题,“死亡”在这里单纯的只是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所能看到的,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片中有这样一幕场景,小林大悟第一次处理完尸体回到家中,面对着桌子上已经死去的家禽,开始呕吐反胃,继而在妻子的身上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在深夜的床头回忆起了自己的过去,他想到了已经死去的母亲、看到了父亲模糊的脸。镜头中首先聚焦了小林大悟在黑暗的房间中拥抱着自己的妻子,镜头静止,文字独白响起,紧接着的下一个镜头转换成了独自坐着的小林,依然是静止镜头,随即切换到母亲的相片,再回到抱肘静坐的小林,镜头一如既往的静止,构成了四幅具有内在联系的静态画面,继而吊灯亮起,小林拿出了那台大提琴,镜头也随之开始了运动。大提琴、石头、这些具有意象意义的物件一一展现在了观众的眼前,儿时的画面开始在这种静谧的气氛中逐渐呈现。大提琴略带沉重的音符所流露出的是对生命以及生活的迷茫与困惑。导演借助大悟这个人物的个体形象作为代表,让我们或者说是引领我们进行思考,思考有关生死的话题。他将影片的基调设定的悲凉、伤感。此时我们所看到的小林大悟也是懵懂的、困惑的,随着影片的进行我们和小林大悟一起进行了一次有关生死的参透,这也是导演所要展现、表达的日本人的生死观。
我们所看到的《入殓师》影片的基调是悲凉的、伤感的,说得再唯美一点应该是忧伤的。但是,导演在不断地向我们渗透着希望,就是我所说的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希望的开始。
如:影片中入殓师的太太美香温柔贤惠,她的每一次出现都给人以一种强烈的希望感。1,在影片的开头,邻居家的阿姨给了她一只刚钓上的章鱼作为晚餐,当美香发现章鱼还活着的时候,她选择了放生,。2,当她发现自己怀有身孕的时候,她还是毅然回到丈夫的身边,试图说服丈夫放弃手上这份不雅的工作,理由是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背景。直到她亲眼目睹了作为入殓师的丈夫为澡堂老板娘做仪式的那一刻,她改变了,她给予大悟力量、支持。3,当她接到大悟父亲死亡的消息时,她来到大悟的工作场所(她第一次出现在这里)鼓励他为自己的父亲送行。影片赋予了她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这是美香对于生命态度的一种暗示。美香很少去过问丈夫具体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默默地支持着他,给予他最诚挚的关怀。如果说作为入殓师的丈夫始终都以低音的方式在解读生命的话,那么作为家庭主妇的美香就是用舒缓的曲调在辅衬丈夫。影片最后的结尾也是在象征着生命的美香这里落下了帷幕,当那块光滑的石头在她手中被合拢的时候,她所握着的是世上最美丽的东西,是理解、希望、重生······
跳开角色部分,这部电影文本也涉及了日本文化中的生死观与入殓这种仪式。日本学者立川昭二说:“对于日本人来说,生和死的世界不是完全隔绝的,而是认为在某个地方是轮回相通的。实际上‘生死观’这个词也是日语独有的。所谓生死,不是将生与死截然分开,而是认为由生到死,由死到生是延续相关的,并不认为生与死之间是完全隔断的。”日本人将武士比做樱花,也有寓意人生的悲观无常和凄美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悲情心结之意,所以说,日本人可以把死亡看作是樱花陨落时的璀璨悲壮的一种景观,而这种超越生死的超然心态从日本人与佛教的关系中也能找到根据,日本人出生的时候去神社洗礼,结婚时又大都采用教会式,而当吹灯拔蜡时又毫无例外的都用佛教仪式做最后的生命告别,外人对日本人的宗教观百思不解而日本人自己却乐在其中。影片《入殓师》中就有大段大段的这样仪式化的描绘,勾勒出死亡时人们如何用这样的仪式祭奠死者,做一个生命的告别。
“死亡”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任何人的死亡都会对其他人产生深刻的影响,令人无法抗拒。它所反应的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是一种困惑与选择。“死亡”在影片《入殓师》中所赋予的内容与意义,将影片中的所有人物都推向了一个更深、更远的价值领域去思考,生命领域的思考。“死亡”是每一段故事的切入点,也是透析每一个人物生存状态的最佳路径。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看到:有着男性生殖器的两性人、无人认领的腐烂孤老、误入歧途的青春少女、年轻孩子的母亲······这些逝去的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命故事,入殓师送他们走完人生旅途中的最后一程,让那些已经冰冷的身体再度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他冷静、细致、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别的时候送别故人,那份静谧地美,是他在生命的故事上画下的最后一笔浓墨。
《入殓师》部分问题的浅析
一、影片《入殓师》的几处细节意象
虽然《入殓师》的故事与情节很简洁,角色也少,但是从电影中精心设计可以更深入读出文本意义,用符号学理论来说就是,电影中每一个镜头(画面)都包含着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切题原则”先分解出首要符号并解说其意义,再研究次要的符号。下面,我先从在电影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举出几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细节并阐述其象征意义的符号。
1,被放生的章鱼
这是邻居送给大悟妻子的食材,结果发现还活着,于是夫妻两人想把章鱼放生,放进海里后却发现章鱼已经死了。这里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A,在发现章鱼还活着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放生。这是导演赋予美香“希望”的重要一点。看完全篇我们不难发现,影片中入殓师的太太美香温柔贤惠,她的每一次出现都给人以一种强烈的希望感。放生——怀孕——理解大悟的工作——为父亲入殓——手握石子······影片赋予了她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这是美香对于生命态度的一种暗示。
海是章鱼生存的地方,被人抓起来,离开了海,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支撑,所以无论如何挣扎都会死亡。看到这一被放生却死亡的章鱼,大悟有所感触,决定放弃大提琴,回到乡下。因为,对于他来说,大提琴就好像是鱼饵——让他离开家乡前往大都市,他以前还曾到过欧洲学习,但是最后还是被解雇,没有容身之所,也有人说他可以改行然后在东京待下去,但是这对于他来说,失去了梦想支持,大城市只会令自己窒息,就像章鱼一样。而从更深层次的符号来说,这一被放生却死亡的章鱼也在传达“只有自然才是生命的归宿。”
2,逆流而上回归故乡的鲑鱼
对入殓师的职业依然有所抗拒的大悟在桥上看河里那些逆流而上要回归故乡的鲑鱼,明明已经有因此死去的同伴在旁边流过,活着的鲑鱼依然拼命往上游。即使是死亡也要回到自己最初的故乡,其实在这里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回故乡”的意思了。还是象征着一种生命的定律:死是必然的,但是活着就要努力生存。
3,大提琴和石子
在这部电影中,这两者都是象征父亲的符号。
A,尽管大悟已经记不起父亲的模样,还没有完全原谅他抛弃妻儿,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悟对于父亲的回忆多过母亲的,大悟还说过大提琴是“我爸硬逼着我去学的。”这些都暗示了父亲对大悟的影响之深,而温柔哀伤的大提琴声某种意义上也象征了大悟对父亲的思念。
B,儿时用的大提琴琴盒中用琴谱包裹着的石头是父亲当年送的,在父亲离家后也没有扔掉反而小心保存下来,尽管大悟仍抱怨:“父亲说好了每年都送,结果只有这一块。”但是,我们知道他只是在渴望父亲的归来。这块石头与大悟儿时与父亲交换的小石头就构成了父子间持久的羁绊,所以,直到电影的最后,大悟的父亲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就离开人世,那块紧握在手中的大悟儿时送的石头就已经把父爱留了下来,没有语言,但是足矣。直到影片最后的结尾在象征着生命的美香这里落下了帷幕,当那块光滑的石头在她手中被合拢的时候,她所握着的是世上最美丽的东西,是父爱、理解、希望、重生······
4,社长食用的河豚的精子
日本人把河豚的精子叫做白子,吃鱼的精子听上去有点匪夷所思,日本人却视为珍品,价格不菲。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社长喜欢食用河豚的精子,并且将他推荐给大悟。在日本食用河豚被视为一种拼命之举,河豚有剧毒而且毒素的成分主要就是集中于卵巢、肝脏的部位。社长和大悟同样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他们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在这里导演借助这样一种食物来解读他们的行为意识。道理很明显:要想获得美味,势必要冒着风险。可能当下有很多人不能理解我们的行为,可是当你亲身经历之后才能明白其中的真谛、美好,甚至是高尚。
二、从影片看日本的仪式文化
意识形态通常被定义为反映社会需要和个别的个人、团体、阶级或文化向往的一组意念。《入殓师》作为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经常出现象征日本的符号,如日本女儿节人偶和樱花,只是电影没有明示其意识形态,而是随故事展开、了解了角色才能从中发现。另一方面,这部电影也有所创新,加入了西方的审美元素与东方的仪式符号。
1,在《入殓师》中,虽然主角大悟的父亲在他6岁就离家,母亲也已经离开人世,看上去家庭价值的文化传统被削弱,但是,社长这一角色,很大程度上就充当了“父亲”的存在。他在大悟失业的时候给予他工作,在大悟第一次面对尸体时严厉指导,在大悟迷茫时也出现了并给予了提点,他说话不是很多,认真果断,同时富有同情心。这样的他让大悟明白了活着的尊严与人性的温暖,也让大悟明白了死亡的无情和严肃。所以,社长的角色在电影中是举足轻重的,他代替了大悟的父亲,给他带来了“父爱”的关怀与指导,而且,大悟继承了他的入殓师事业,很大程度上也是父权社会的“子承父业”这一理念的体现。
2,跳开角色部分,这部电影文本也涉及了日本文化中的生死观与入殓这种仪式。日本学者立川昭二说:“对于日本人来说,生和死的世界不是完全隔绝的,而是认为在某个地方是轮回相通的。实际上‘生死观’这个词也是日语独有的。所谓生死,不是将生与死截然分开,而是认为由生到死,由死到生是延续相关的,并不认为生与死之间是完全隔断的。”日本人将武士比做樱花,也有寓意人生的悲观无常和凄美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悲情心结之意,所以说,日本人可以把死亡看作是樱花陨落时的璀璨悲壮的一种景观,而这种超越生死的超然心态从日本人与佛教的关系中也能找到根据,日本人出生的时候去神社洗礼,结婚时又大都采用教会式,而当吹灯拔蜡时又毫无例外的都用佛教仪式做最后的生命告别,外人对日本人的宗教观百思不解而日本人自己却乐在其中。影片《入殓师》中就有大段大段的这样仪式化的描绘,勾勒出死亡时人们如何用这样的仪式祭奠死者,做一个生命的告别。
在日本,对待遗体比欧美更加体贴入微,以此表达对死者的敬意。另外,日语里的“死尸”是对物体的语言表现,而对于“遗体”则是作为有人格的,必须怀有敬意和关怀的心情来对待。《入殓师》中虽然有大量入殓仪式过程的镜头,但是一般会把柔和的光影与纯净的色彩作为背景环境,使得入殓更加仪式化,具有严肃的神圣意义,上升到一种人类终极关怀。这也是使很少为人所知甚至不被人理解的入殓师这个职业多了一分神圣感,也使生死的尊严得到凸显,这些也是这个电影文本中,比起角色代表的文化定位,更容易被人解读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