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钙化灶的临床分析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分析肝内钙化灶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方法 对我科近6年来在住院病人中发现的17例肝内钙化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钙化灶单发6例,多发11例;位于肝右叶13例,左叶2例,左右叶均有2例;肝包膜下3例,肝实质内14例;直径5~40mm不等。B超表现为肝内强回声后方伴声影;CT表现为肝内极高密度影,CT值约100~200HU,明显高于肝组织及肝内胆管结石密度;ERCP、MRCP未见钙化灶所在区域肝内胆管扩张及充盈缺损。其中1例行肝右叶病灶局部切除,见钙化灶多发,呈乳白色,界限清楚,无包膜,质地较硬。结论 肝内钙化灶是肝脏某些病变稳定或愈合后的一种病理改变,临床上易与肝内胆管结石混淆,典型的根据B超、CT表现可明确诊断。钙化灶形成后即稳定存在,对身体无明显不利影响,一般不需外科治疗。

【关键词】 钙化;肝脏;诊断

随着B超、CT的广泛应用,肝内钙化灶的检出日渐增多,其影像学表现同肝内胆管结石相似,容易与之发生混淆。临床上肝内钙化灶常被误诊为肝内胆管结石,因二者处理及预后截然不同,因此正确作出诊断与鉴别诊断有着重要临床意义[1]。临床医师对肝胆管结石病的认识已经较为深入,然而,关于肝内钙化灶的成因、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目前未见详细的文献报告。我科近6年来在住院病人中共发现肝内钙化灶17例,现将其临床和影像特征简要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12~64岁,平均47岁。病史中有明确乙肝史2例,肝血吸虫病史1例,肠道蛔虫病史1例。因右上腹隐痛不适就诊4例,健康体检发现4例,余9例均因肝胆结石病就诊时发现,其中胆囊结石4例,胆总管结石2例,肝内胆管结石3例。钙化灶单发6例,多发11例;位于肝右叶13例,左叶2例,左右叶均有2例;肝包膜下3例,肝实质内14例;直径5~40mm不等。

1.2 B超表现 所有病例入院后均行B超检查,检出15例。表现为肝内强光点、强光团或强光带,大部分后方伴明显声影;多发的一般呈散在分布,有的相互靠近呈条索状或串珠状排列;实质内病灶多位于肝内管道附近,但局部胆管不扩张。诊断肝内钙化灶4例,肝内胆管结石10例,肝血管瘤1例。

肝内钙化灶的临床分析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CT表现 13例行CT检查,检出12例。平扫表现为肝内点状、片状或团块状极高密度影,CT值测定约100~200HU,明显高于周围肝组织密度(CT值约40~70HU);边界清晰,外形多不规则,密度较均匀;多发病灶有的呈散在分布,有的则相互融合呈月牙状或串珠状排列;部分病灶靠近或紧贴肝内管道结构,但局部胆管未见扩张表现;增强扫描始终无强化,密度仍明显高于强化的肝组织。诊断肝内钙化灶10例,怀疑肝内胆管结石2例。

1.4 胆管影像学检查 8例ERCP、1例MRCP检查,均未见病灶所在区域肝内胆管扩张及充盈缺损影。

1.5 处理结果 9例有肝胆结石病的患者住院中均做了相应外科处理,其中1例胆囊结石患者因其肝内钙化灶较多且相对局限,行胆囊切除的同时予肝右叶病灶局部切除。观察肝脏标本,肉眼未见明显肝损害表现,肝实质内见小结节样病灶多个,呈乳白色,界限清楚,无包膜,结构致密,质地较硬,部分排列呈串珠状,有的靠近肝内Glisson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1188.html

更多阅读

内双眼线的画法 内双眼线的画法步骤图

内双眼线的画法——简介内双眼皮的女生有先天的优势,化妆造型画眼线效果会更加好!赶快来学习一下眼线的画法,打造出明媚双眸!只要掌握好画眼线的技巧,用好工具,双眼线的女生就能打造出水灵的大眼妆,让眼睛更加有神采!内双眼线的画法——方

内增高鞋的作用和优势是哪些? 艾艾贴的作用和优势

增高鞋它也是鞋,增高鞋是一种在普通鞋子基础上通过巧妙设计后,适合加入增高层,穿上后立即有穿高跟鞋一样达到增高效果,但从外形上看非常接近普通鞋,所以又有人将增高鞋称为隐形增高鞋。由于采用鞋内加增高层的物理增高方式,与高跟鞋原理一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 甲功七项的临床意义

卢喜烈教授谈: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卢喜烈  2011-10-12起源于希氏束部位以下、无保护机制的期前搏动,称为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VPB),又称室性期前收缩(ventricular extrasystole)等。室性早搏可对

声明:《肝内钙化灶的临床分析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为网友爱笑的男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